企业变革-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 精品
第3讲---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ppt文档)
二、查尔斯·巴比奇
❖ 查尔斯·巴比奇(Babbage.Charles,1792— 1871)是英国的数学家、发明家和科学管理的先 驱者。
❖ 巴比奇在管理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名著 《论机器和制造业的节约》于1832年出版。
❖ 巴比奇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他进 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在劳 资关系方面,提出了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 制度。
❖ 巴比奇在对制造业的研究中采取了科学分析的方法,认 识到为争取工人的合作必须提供新的刺激,他努力寻求 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建立新的和谐关系,所有这些使 他在管理方面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
三、威廉·杰文斯
❖ 威廉·杰文斯(Jevons.William,1835—1882) 是英国的经 济学家和逻辑学家,他把数学方法引进经济学,在经济学方面 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原理》。
❖ 詹姆斯·斯图亚特最早研究分工问题,发现货币流通规律,反 对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提出工作研究和物质 刺激(计件工资制),提出管理人员与工人的分工。
❖ 詹姆斯·斯图亚特论述了工人由于重复操作而使作业动作更为 灵巧。詹姆斯·斯图亚特还提出了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分工 问题。关于机器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问题,詹姆斯·斯图亚特指 出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不会使工人失业,反而会有更多的 就业机会。
❖ 亚当·斯密提倡经济人概念和经济自由思想。
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 的好处的论述
❖ 亚当·斯密的著作涉及到许多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 ❖ 他以大头针的制造为例,论述了劳动分工及其经济效果。
❖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在管理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 处:
❖ 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很快地提高;
企业管理要坚持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企业管理要坚持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六个关系事物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事物之间也相互联系,这决定了我们看问题、做事情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坚持发展、联系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这样看问题才能看到本质、抓工作才能抓住关键。
这些年,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反复强调要正确处理一些两难问题和辩证关系,比如规模与质量、机遇与风险、合作与创新、制度与文化、合规与效率等,全公司上下的认识在转变、实践在深入,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发展的稳健性。
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XX公司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各项工作头绪杂、任务重,一些深层次矛盾、新旧问题将交织出现。
化解这些矛盾、解决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以辩证的思维来认识和研究。
这里,突出强调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1. 市场需求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创造价值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必须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一切经营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通过创造价值来实现。
只有创造了满足市场需求的价值,才能实现企业自身价值。
理解两者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并不是企业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
XX公司身处工程建设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1 -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谁就能赢得发展。
大家都有体会,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像服务业,不仅要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控成本,还要帮助业主协调各方关系,甚至业主没有资金还要帮着融资,服务意识差一点、能力上有欠缺,都可能被竞争对手所超越。
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扭转博弈心理,将客户与我们的价值链接,融合为一体,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企业自身价值。
另一方面,要善于通过价值创造来培育市场需求,让市场围着我们转,这是摆脱低层次竞争、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努力方向。
苹果公司通过独创的一系列电子产品改变了消费习惯,打造了新的生态链、价值链,使智能手机市场迅速发展起来。
阿里巴巴也是如此,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彻底改变了商品销售模式和交易方式,从而创造了“双11”这样的商业奇迹。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标要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学习目标1.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阶段科技发展的概况,感知现代科技进步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全面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以唯物史观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3.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流程板块一激趣导新播放“中国科技高光时刻”视频。
板块二自主学习互学探究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根据教科书P.29-32梳理,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填空。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以来现代科技进步的原因。
材料一(1)理论基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提供理论基础。
材料二(2)国际时势:战争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刺激;材料三(3)原子能等开发与利用;原子能给人类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①积极: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事业,应用于生产生活:A.可以应用于医学研究与诊断治疗,造福人类健康;B.可以服务于很多生产领域,提供新能源;C.可以为新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等。
②消极:原子能的滥用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材料四(4)政策鼓励:各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支持;材料五那些高风险、高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几乎都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兴建的。
这种做法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占有之间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企业文化的变革管理精品多篇
企业文化的变革管理精品多篇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篇一一、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它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行为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复合体。
文化与制度之间是一种蕴含与互动的关系,文化中蕴含着制度,制度中也体现了文化。
没有文化的制度与没有制度的文化都是不可想象的。
文化理念形成管理制度,即文化理念是管理制度形成和创新的依据,而管理制度又要反映文化理念的要求;管理制度强化文化理念,即管理制度是文化理念的产物和载体,对文化理念特别是对新文化理念的巩固与发展又具有强化作用。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去完善和改革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如果不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企业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
一定企业制度的建立,又影响人们选择新的价值理念,成为新的文化理念的基础。
企业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脱节造成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如果违背企业的文化理念,那么企业将陷入“知行不一”的病态文化之中,阳奉阴违、溜须拍马将成为员工们的“理性选择”。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企业文化只有转化为管理制度才具有生命力,同时,任何管理制度都是在某种具体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的,因而都有文化的底蕴。
二、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作用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企业建设成一个内外协调、上下同心的团队,但单靠物质激励和管理制度是很难做到的。
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强力黏合剂,它可以把企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团结在企业周围,从而产生一种凝聚力。
企业文化会改变员工与公司的关系。
员工将不再视“公司”为“老板的公司”,而是称为“我们的公司”。
员工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
他们会心存感恩,真正做到以企业为家,为自己工作。
他们会主动加班,会对公司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在萌芽时就会先于领导发觉并及时消除。
《工业生产方式方法的变革 历程与感想》
《工业生产方式方法的变革历程与感想》工业生产方式方法的变革历程与感想--------科技引领进步工业生产在人类社会形态的位置1234渔猎社会-人类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农业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第一次转折工业社会-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信息社会-即将到来,378700000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三次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二十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378700000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开始由手工作坊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变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进入钢铁时代资本开始积累,378700000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进步纺织工业、冶金工业、采矿交通运输的革命、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劳动力的工业的不断发展解放和资本的不断积累同时,为西方的殖民主义掠夺奠定了基础,378700000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信息革命科学开始大大地影响工业生产咨询革命科学理论的指导,378700000大量生产为特点美国在此方面领先。
巨大的原料宝库德国在技术方面领先。
大量的廉价移民劳动力巨大的国内及国际市场,378700000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都发起于美国。
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
第二种方法是设计出流水线。
,378700000时代的进步者美国发明家伊莱·惠特尼就是在19世纪开始时用这种方法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
亨利·福特因为发明了能将汽车零件运送到装配工人所需要的地点的环形传送带,获得了名声和大量财产。
,378700000工业生产方式发展对人类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产水平的提高。
殖民侵略达到鼎盛时代,世界上少数工业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大部分。
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创新——数字经济的创新逻辑(五)
第20卷第1期2021年1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B e i j i n g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V o l .20 N o .1 J a n .2021收稿日期:2020-10-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互联网环境下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理论㊁方法和应用研究 (7183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适应性变革研究 (7203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互联网情境下企业与特殊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营销价值共创的机制研究 (71802204);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项目(M 01200001)㊂作者简介:谢康,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信息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㊂研究方向:信息经济学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㊁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㊂吴瑶,女,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山大学信息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㊂研究方向:社交商务与大数据合作资产㊁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㊂通讯作者:肖静华,女,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信息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㊂研究方向: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㊁企业I T 管理㊂e m a i l :l n s x j h @m a i l .s y s u .e d u .c n 编者按:在大数据㊁物联网㊁移动支付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数字经济已全面渗入中国社会方方面面,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并持续释放活力㊂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科学研究与时俱进,为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本刊推出 数字经济研究 专栏,聘请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㊁中国信息经济学乌家培资助计划评选委员会主任㊁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谢康教授担任主持人㊂谢康教授及其团队早在2016年就提出 大数据合作资产 的原创理论概念,并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不断扩展和深化这一理论概念,其理论成果2020年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学一等奖,成为该奖项自1995年设立以来首个获得管理学一等奖的工商管理案例研究成果㊂数字经济研究 专栏,旨在探究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逻辑,解释数字经济发展的 新现象 ,传播数字经济领域优秀学术成果,推动具有全局性㊁前瞻性㊁战略性的数字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术研究与创新,为构建和完善数字经济理论体系和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㊂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㊁指正和投稿![数字经济研究㊃主持人语] 数字经济理论创新是当前经济学㊁管理学㊁社会学㊁哲学㊁通信技术㊁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前沿课题㊂从要素-产品-资产视角剖析数字经济生产力的数字化转型及适应性创新,从劳动-组织制度-契约治理视角探讨经济生产关系的数字化转型及适应性创新,由此,可构建数字经济生产方式的适应性创新分析框架㊂根据分析框架以数字经济的适应性创新为研究对象,阐述数字经济创新与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构成数字经济的新政治经济分析㊂如何将数字经济的研究成果与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相结合,成为数字经济新政治经济分析的一个主要挑战㊂同时,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算力网络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构建国家核心竞争力,助推数字中国战略有着重要意义㊂算力网络既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也有重大商业创新蕴含其中㊂为此,本期专栏以 数字经济基础与适应性创新 为主题,发表4篇文章㊂谢康教授等从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创新视角,探讨了数字经济创新逻辑的新政治经济分析框架,形成对数字经济创新特征研究的理论整合;吕廷杰教授等从算力网络的内涵㊁价值㊁驱动力等方面讨论去中心化算力网络形式,区块链驱动的分布式算力网络方案设计等,为数字经济的产品适应性创新研究提供了技术原理的知识基础;张新教授等从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视角探讨当前数字经济研究中产品适应性创新的前沿问题,提出具有较好解释力的产品适应性创新机制模型,丰富了数字经济的产品适应性创新理论;齐佳音教授等对新冠病毒数字化接触者追踪A P P 迭代开发及应用的案例研究,基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 行动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结构 的三层逻辑提出的人工智能产品适应性创新理论框架,对于数字经济中越来越广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会自适应创新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解释,显著推进了数字经济自适应创新理论的发展㊂期望对这些前沿问题的探讨可以从多个角度阐述数字经济 新现象 ,为数字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㊂ 谢 康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创新 数字经济的创新逻辑(五)谢 康,吴 瑶,肖静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摘 要:本文通过提出和阐述数字经济技术-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及理论,从要素-产品-资产视角剖析数字经济生产力的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创新,从劳动-组织制度-契约治理视角探讨数字经济生产关系的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创新,由此,构建数字经济生产方式的适应性创新分析框架㊂根据分析框2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架及研究结论认为,基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以数字经济的适应性创新为研究对象,阐述数字经济创新与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构成数字经济的新政治经济分析㊂同时认为,数字经济的创新逻辑是数字经济新政治经济分析的基本问题㊂关键词:数字经济;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适应性创新;新政治经济分析中图分类号:F49;F4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06(2021)01-0001-10现有研究对生产方式的概念有不同理解[1-2],本文遵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生产方式的定义,即 从一般意义上说,生产方式可以定义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某一具体组合 [3]㊂因此,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创新,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具体组合的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变革,既包括生产力也包括生产关系,及其二者具体组合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变革㊂其中,要素适应性创新㊁产品适应性创新和资产适应性创新,构成数字经济生产力适应性创新的三种主要形式[4-6];劳动适应性创新㊁组织制度适应性创新和契约治理适应性创新,构成数字经济生产关系适应性创新的三种主要形式[7-8]㊂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拟从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创新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创新逻辑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形成对数字经济创新特征的理论认识㊂本文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出并阐述了数字经济技术-经济基础的概念及理论,从经济理论上将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社会化特征与社会主体的行为选择联系起来,解释了数字化技术创新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的社会化结构影响经济主体的选择行为,以及数字经济为何能够重构资源配置方式,进而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技术经济逻辑;第二,与经典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或价值创造-分配-实现等分析框架不同,本文从适应性创新角度界定并论述了数字经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涵,探讨了数字经济生产方式的适应性创新概念及理论,为数字经济生产方式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组合框架而形成理论创新,并将其定义为数字经济的新政治经济分析㊂一、数字经济的技术-经济基础数字经济的技术-经济基础指数字化技术与经济融合形成的数字经济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泛在环境与条件㊂这个概念受卡萝塔㊃佩蕾丝(C a r l o t aP e r e z)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一书中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的启发,但前者强调的是作为经济形态的技术与经济融合的环境与条件,后者强调以某类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9]㊂以下,分别从数字化技术的泛在特征㊁数字化技术的创新特征及数字化技术的社会化结构特征三个方面探讨数字经济的技术-经济基础㊂(一)数字化技术的泛在特征数字化技术的泛在特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从社会主体的供给与需求,或生产㊁分配㊁交换㊁消费过程;二是从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行为过程㊂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数字化技术及其应用都广泛存在,且对社会主体和个人的行为选择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㊂其中,以智能制造㊁工业互联网㊁物联网㊁云计算㊁生产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形成的制造服务生态系统,为数字经济供给端的数字化生产方式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泛在环境和条件㊂以5G网络㊁边缘计算㊁人工智能(A I)㊁区块链㊁消费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形成的消费服务生态系统,则为数字经济需求端的数字化生产方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泛在环境和条件㊂尤其是情感计算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突破形成的泛在感知场景,将重塑社会主体的行为选择及方式,作为现实劳动主体的人与作为虚拟劳动主体的机器人协同活动,将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进一步凸显了数字化技术的泛在特征㊂5G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实现核心网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及功能集中部署的5G架构,按需配置端到端系统网络的网络切片实现方式,网络功能虚拟化(N F V)/软件定义网络(S D N)技术,多接入边缘计算及设备对设备(D2D)通讯等㊂这些关键技术使5G网络具有设备高连接密度㊁低功耗㊁通信质量高可靠性㊁超低延迟㊁高传输速率等特征,并极大促进边缘智能㊁情感智能等A I技术的进步㊂边缘智能的基础是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指在网络边缘执行计算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型[10]㊂其有三个主要特征:在网络边缘处理大量临时数据,在靠近数据生产者处处理数据,将用户隐私存储在网络边缘设备上且不再上传[11]㊂因此,与一般网络终端节点不同,边缘节点具有泛在感知能力㊂当这种泛在感知能力与A I 个性化情感计算技术相结合,边缘A I 计算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将在网络各个边缘节点形成泛在边缘智能,从而为社会主体形成千变万化的自适应创新提供环境和条件㊂据思科公司预测,到2021年,5G 网络将承载10亿个场所的连接㊁50亿人的连接,及500亿物的连接㊂基于这种万物互联的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基础设施,尤其是边缘智能等技术进步,支撑起社会主体自适应创新的泛在环境和条件,构成数字经济的技术-经济基础之一㊂(二)数字化技术的创新特征数字化技术具有可重新编程性㊁数据标准化和数字技术自参照性三个显著特征㊂这三个特征与物理产品创新和社会行为相结合而形成数字化技术创新㊂虽然可以举出诸多数字化技术的创新特征,但本文认为分层模块化结构是数字化技术创新最显著的特征之一㊂分层模块化结构指数字化技术催生的一种新型产品架构㊂具体地,指物理产品的模块化架构与数字技术的分层架构的混合体,通过集成由数字化技术形成的设备㊁网络㊁服务和内容四个松散耦合层,扩展了物理产品的模块化架构,使产品架构产生了创生能力[12-13]㊂模块化允许物理产品被分解为接口标准化的多个功能组件[14],分层架构支持以下两种分离:一是由于可以重新编程,使物理设备与服务之间可以分离;二是由于数据标准化,使网络与内容之间可以分离[15]㊂分层架构为模块化增加了创生性(G e n e r a t i v i t y ),使数字化技术可以同时是产品㊁服务或平台[16],这是数字化技术与早期信息技术相比的本质区别,也构成数字化技术创新的显著特征之一㊂创生性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其在创新领域的含义是指通过大量异质用户的参与和多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形成多样化的分散决策和多样化的创新成果,以应对创新的不确定性[17]㊂数字化技术之所以具有创生性,在于其具有的内在动态性㊁交互性和延展性可支持大量异质用户的参与,不断拓展产品边界,使产品处于无限变化的过程中,从而提高产品灵活性和多样性[18]㊂可以说,如果没有理解或把握好这一点,就难以深入剖析数字化技术创新的源头所在,也难以清晰解释为什么数字经济中存在大量跨界创新的商业逻辑㊂由此,基于分层模块化架构的数字化技术形成大众参与的创生能力,使创新活动大众化㊂同时,产品创新的分层模块化架构逻辑不仅改变了建立在此之上的服务创新逻辑,而且促使企业变革原有的组织运行逻辑,形成企业数字化创新活动的分层模块化结构特征[12]㊂数字化创新的分层模块化结构,就是数字化技术与具有属性功能的物理组件之间的某一具体组合结构,通过组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形成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使数字化创新具有显著的重组㊁跨界㊁聚合及分散特征[19]㊂同时,基于数字化技术或数据平台大量异质主体参与创新的生成性,使数字化创新具有高度动态性或不完整性,产品或服务似乎永远处于创新过程中,即不断通过资源整合或重组创造更多的创新机会,产生数字化创新的聚合效应[20]㊂从产业经济视角来看,这实质上就是通常所说的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品创新实现过程㊂这样,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产品分层模块化架构形成的数字化技术创新的分层模块化结构,支撑起数字经济创新活动的泛在环境和条件,构成数字经济技术-经济基础的一般结构形式㊂(三)数字化技术的社会化结构特征数字化技术创新的分层模块化结构改变组织结构和制度的显著结果之一,是催生出数字经济的分层模块化组织制度或社会结构㊂例如,当前各类数字平台的创生能力,充分反映了数字化技术具有的动态性和延展性,通过延迟绑定㊁创新唤醒和数字痕迹等方式,使大量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组织或个体实现跨层级的异构资源整合,形成区别于基于非数字化技术的价值创造模式[21]㊂这里,我们将Y o o 等[12]提出的分层模块化概念进行拓展,认为数字化技术不仅催生产品创新的分层模块化架构,而且催生经济社会组织的分层模块化结构,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各类社会组织及其行为活动呈现出分层模块化的结构特征㊂在以往的工业经济中也存在局部的分层模块化结构,如大工业制造中的福特制或丰田制(T o yo t a 3第1期 谢 康等: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创新 数字经济的创新逻辑(五)P r o d u c t i o nS y s t e m ,T P S )①,具有模块化生产的特征㊂这两种生产制度代表着互为补充的科学主义产业哲学和人本主义产业哲学[22],均追求生产制造的分层模块化结构㊂然而,丰田制或福特制的分层模块化结构不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的分层模块化架构基础上的,因此,没有形成社会化的泛在分层模块化结构㊂唯有数字化技术的兴起和普及,并与经济融合形成社会化分层模块化结构,才构成数字经济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泛在环境和条件,即构成数字经济技术-经济基础的社会结构㊂这具体表现在基于物联网㊁数字孪生等的智能制造,到基于5G 网络㊁边缘计算等的服务活动,再到基于区块链㊁A I 等的社会生活的分层模块化结构,也表现在生产㊁分配㊁交换㊁消费全过程的社会分层模块化结构,构成数字经济创新活动的社会化环境和条件㊂综上,数字经济的技术-经济基础有三:一是工业互联网㊁云计算㊁5G 网络㊁大数据㊁边缘计算㊁A I ㊁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支撑起社会主体自适应创新的泛在环境和条件;二是数字化技术创新的分层模块化结构,提供了数字经济创新活动的结构环境和条件;三是数字化技术与经济融合使社会组织及其行为活动呈现出分层模块化结构,构成了数字经济创新活动的社会化环境和条件㊂同时,社会主体自适应创新的泛在环境和条件㊁数字经济创新活动的结构环境和条件㊁数字经济创新活动的社会化环境和条件三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泛在环境为结构和社会化环境提供基础,社会化环境为泛在环境和结构环境提供应用场景和价值实现,结构环境为泛在环境和社会化环境提供价值实现的具体途径㊂三者重构资源配置方式,共同构建起数字经济的技术-经济基础,进而催生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㊂二、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本文使用的生产方式定义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某一具体组合㊂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具体组合的数字化转型㊂下文分别探讨生产力㊁生产关系及二者具体组合的数字化转型问题㊂(一)生产力的数字化转型根据本研究团队之前对数字经济创新逻辑的探讨[4-6],提出如图1所示的生产力数字化转型的 要素-产品-资产 分析框架㊂图1简要刻画了要素㊁产品和资产三者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其中,要素数字化转型是产品和资产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产品和资产数字化转型是要素数字化转型的结果,且二者之间构成相互作用的关系㊂图1 生产力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结构首先,数据已作为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与再分配,这构成生产力数字化转型的基础㊂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都存在数据,但这些经济中的数据是不连续㊁不完备的,难以整合成精细颗粒化的近似全局的数据,难以形成对现实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即时精确刻画,因此,也难以独立发挥作用㊂基于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形成的大数据,可以对市场参与者行为进行近似全局的精确刻画,利用大数据和A I 构造多维赢利模式,这与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数据价值存在本质区别㊂然而,数据从可能的生产要素转变为现实生产要素,需要企业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并通过组织学习和组织惯例的更新来实现[4]㊂总体而言,要素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更重要的是数据在要素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桥梁性作用,通过提高劳动㊁资本㊁土地㊁技术㊁知识和管理要素之间的协同效率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㊂只有要素实现数字化转型,才能形成产品和资产的数字化转型㊂其次,产品的数字化转型是生产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㊂产品数字化转型的标志之一是产品具备适应性调整的特征,由此,从传统的成品逐步转向成长品㊂成长品具有发展方向难以预测㊁即时反馈㊁即时调整三个主要特征[23]㊂成品与成长品之间的产品状态可称为产品适应性创新水平[5]㊂例如,典型的成长4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①也有译为丰田生产方式,为避免与本文所述的生产方式概念相混淆,译为丰田制㊂品或高适应性创新产品包括程序化创意广告㊁ 我的世界 等游戏产品㊁边缘智能驱动的个性化美妆产品㊁沉浸式新闻服务和无人驾驶服务等㊂随着5G 网络和边缘计算的普及和应用,基于工业互联网㊁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产品适应性创新形式将越来越多,随着创新的深度发展,将形成更复杂的成长品,拓展产品的边界和内涵㊂以成长品为代表的产品适应性创新,构成产品层面的生产力数字化转型㊂最后,资产的数字化转型是生产力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重要体现㊂数字化技术使劳动与劳动关系转化为数字化形式而存在,数字劳动与劳动数字化必然产生数字资产㊂在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乃至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大数据合作资产㊂大数据合作资产指合作者之间在数字化服务交互中成为能够被另一方所拥有和利用㊁并能创造当前或未来经济收益的数字化资产[24]㊂大数据合作资产是在数字化情境下结合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和资产特征提出的,用以反映数字经济价值㊂具体而言,数字化技术构成大数据合作资产的技术基础,基于数字化技术形成的合作者之间的服务交换构成大数据合作资产的互动特征,数字化资源使用权的可转移性构成大数据合作资产的互动条件[6]㊂大数据合作资产构成资产层面生产力数字化转型㊂由此,通过要素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产品和资产的数字化转型,构成生产力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结构,使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㊂工业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竞争优势创造方式主要以原有资源组合为基础,通过企业战略㊁产品创新㊁用户需求三者之间的异步串联和供应链协同模式来获取竞争优势㊂基于生产力的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竞争优势转变为以要素数字化和数据要素来重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企业战略㊁产品创新㊁用户需求三者之间的同步并行和供应链智能模式来获取竞争优势㊂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分层模块化结构,这种生产力数字化转型通常与生产关系数字化转型紧密结合在一起㊂这样,数字经济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将变得不像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中那么清晰,这是数字经济的新政治经济分析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方向之一㊂(二)生产关系的数字化转型根据之前对数字经济创新逻辑的初步探讨[7-8],本文提出如图2所示的生产关系数字化转型的 劳动-组织制度-契约治理 分析框架㊂图2简要刻画了劳动与劳动关系数字化转型㊁组织制度数字化转型和契约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相互关系㊂图2 生产关系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结构首先,生产关系的数字化转型体现在劳动与劳动关系的数字化转型上㊂所谓劳动与劳动关系数字化转型,指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劳动与劳动关系的数据化和虚拟化过程㊂劳动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的内涵,而且改变了劳动市场调节劳动供给与需求的生产关系内涵㊂互联网线上劳动㊁受众劳动和玩劳动等形式的劳动[25],是劳动数字化的典型反映㊂劳动数字化不仅改变了传统雇佣关系与非雇佣关系的社会结构,而且强化了劳动关系的分层模块化结构特征,形成多样化的工作时间模式和工作方式,使劳动关系在时空上分散化和虚拟化,从而推动企业内外部雇佣关系的灵活化,形成多种形式的内外部雇佣及非雇佣关系[26]㊂由此,生产关系数字化通过释放人的劳动潜力而促进经济发展㊂德国劳动力市场4.0研究表明,与工业4.0匹配的劳动数字化可以形成就业稳定㊁收入合理㊁工作时间减少㊁工作效率提高等较为理想的劳动图景㊂以2030年为例,与常态发展模式相比,德国劳动力4.0将使就业人数增加26.3万,失业率降低20%,工作时间减少0.2%,工作效率提高4.6%,人均收入提高4%,价格指数下降0.2%[26]㊂其次,生产关系的数字化转型也反映在组织制度的数字化转型上㊂例如,平台型组织㊁生态型组织㊁网络化组织㊁虚拟组织等,均是组织制度数字化转型的表现形式㊂组织制度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从科层制(B u r e a u c r a c y )向网格制(G r i d s t i t u t i o n )转变㊂就像本研究团队之前论述的那样,科层制是在工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㊁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规则进行管理运作的组织体制㊂这种组织制度通过效率优先,追求精确性㊁持续性和统一性,与工业化规模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使之成为工业经济的制度5第1期 谢 康等: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创新 数字经济的创新逻辑(五)。
企业变革——四个步骤及八个问题
企业变革——四个步骤及八个问题变革的四个步骤模式转换意味着整体性的变革,涉及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过程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转换分为四个步骤。
提出问题这里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而是有意识地使矛盾、不平衡或挑战明朗化、尖锐化,为变革创造条件。
差异、矛盾和不平衡是企业变革的时机,是除旧布新的机会。
特别是当企业发展形成某种固定的模式时,同时也意味着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增大。
这时,依靠企业内部自然演变的方式无法解决矛盾,不能进一步发展,必须创造条件,转换经营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转换不是个别领导人的事情,牵涉企业内部上下左右各方面,是整体性质的变化。
这种重大的、根本的变革必须依靠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出问题,使各层次明确企业面临的处境,突出矛盾和危机,使企业上上下下都意识到问题的深刻性和严重性,为转换和变革创造条件。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主要管理者的作用。
一个企业能否把握适当的时机,适应环境的变化,迅速调整自身,实现经营管理革新,关键在于主要领导者。
主要领导者的预见能力、胆略和气魄,在这一阶段起决定性作用。
探索变革经过充分的舆论准备,转换或变革的实际过程从部分探索、试验开始。
没有不经过探索和试验而能实现变革的。
在这一阶段,充当探索和变革主体的,往往是企业当中某一个部门或更小规模的单位。
这种部门或单位,往往是处在环境变化前沿地带,与环境变化关联性较强的单位。
这种探索和试验或者是经营方式方面的,或者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型服务方面的。
但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都预示着企业管理基本方面的转换。
这种起探索和试验作用的单位,有几个共同的特征:-这些单位往往是受原模式控制和影响较轻的单位。
-这些单位往往是那些规模较小的单位,因为大的单位内部保守、制约作用大,不易调整。
-单位内部异质性强,同质性强的单位和部门缺乏创造性,异种交配往往能创造新事物。
-面临巨大挑战时更容易有所突破,有些情况下,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或较大的危机压力反而能导致奇迹出现。
企业变革的感悟-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企业变革的感悟-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企业变革是指企业在面临市场环境、技术条件、竞争压力等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对内外部因素进行调整和改变,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的过程。
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中,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变革,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概述部分将从企业变革的背景和原因入手,简要介绍企业在当前如此快速变化的世界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其次,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那些不能及时适应技术变革的企业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此外,全球化的趋势也要求企业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其市场份额。
在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中,那些不敢变革和适应新的环境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企业变革的原因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内部的因素。
例如,企业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都需要进行变革。
在组织内部,人才的流动和竞争也要求企业进行变革,以保持员工的激情和创新的动力。
总之,企业变革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只有不断地变革,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通过变革,企业可以保持竞争力,掌握新的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在这里,我们可以阐述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方式。
2. 正文部分将会包括两个要点来深入探讨企业变革的感悟。
每个要点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变革的重要性和影响。
具体的内容安排如下:2.1 第一个要点:企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因素在这个要点中,我们将分析企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市场变化、竞争压力、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等。
我们将探讨这些因素如何推动企业进行变革,并具体介绍一些成功的企业变革案例。
同时,还将探讨企业变革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和经验分享。
2.2 第二个要点:企业变革的关键要素和实施方法在这个要点中,我们将深入研究企业变革的关键要素和实施方法。
第二讲 生产方式与生产管理模式的变革
在指挥方面,强调下级服从上级,下级完全 处于被动地位。下级只有服从和执行上级指 令的职责,而没有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余 地。企业内实行严格的等级制,每级组织只 对其上一级组织负责。 在协调方面,强调通过正式的组织结构,同 级之间一般不发生直接联系。分工越细,协 作就越紧密,协调就越复杂。福特是靠精心 设计的高效的刚性流水生产线,来协调每个 工人的操作的。
但分散的决策有时会造成总体上的不一致。这 就需要在企业内建立共同的愿景,要求员工具 有全局观念,要求上下沟通,并要求各级管理 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 由于决策的适度分散,计划就不能完全是指令 性的,有部分计划只能是指导性的。 要做到快速响应,还需要对组织进行重构,形 成多功能团队。组织从效率型的“机械组织” 向适应型的“有机组织”转变
生产管理 模式
企业为中心 的管理
顾客为中心 的管理
人与环境和 谐的管理
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变革和主要竞争因素的关系
四、生产管理模式的变革
企业为中心的管理 顾客为中心的管理
(一)企业为中心的管理
企业为中心的管理的特点
传统管理以优化企业内部资源为中心,它强 调的是内部效率 在短缺经济时代,企业只要低成本、高效率 地提供产品和服务,就能占领市场,赢得竞 争 注重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企业管理的中 心
因素 价格
竞争的方式 基于成本的竞争 竞 争 方 式 的 变 化 趋 势 基于 基于 基于 基于 基于 的竞争 的竞争 的竞争 的竞争 的竞争
主 要 竞 争 因 素 的 变 化 品种
环保
信誉 时间
质量
价格 低 1 2 3 4 5 6 消费水平 高
主要竞争因素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主要竞争 因素
价格
质量 基 质 于 量 的竞争
2022-2023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2022-2023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从探讨组织变革中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经历三个阶段的企业变革模式是()。
A.卡斯特变革模式B.库特·卢因模式C.约翰·科特变革模式D.彼得·圣吉模式【答案】 B2、为使企业库存量保持最小,就需要遵循()。
A.连续性原则B.节奏性原则C.准时性原则D.柔性原则【答案】 D3、工作说明书编写的原则不包括() .A.准确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统—性原则D.及时性原则【答案】 D4、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原则又称为()。
A.连续性原则B.节奏性原则C.比例性原则D.准时性原则【答案】 B5、()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A.财务管理B.财务预测C.财务活动D.财务预算【答案】 A6、下列属于德尔菲法的缺点的是()。
A.匿名性B.反馈性C.专家咨询费用高D.时间短【答案】 C7、某企业采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对一种零件进行加工,该零件投资批量为6件,有4道加工工序:按照加工顺序,单件每道工序作业时间依次为20分钟.10分钟.25分钟.15分钟,假设零件移动用时为零。
将一个批次的该零件全部生产出来所需要的时间为()分钟。
A.120B.200C.245D.300【答案】 C8、某企业批量生产一种零件,投产批量为20件,有4道加工工序,按照加工顺序,单件每道工序作业时间依次为25分钟、15分钟、10分钟、15分钟,假设零件移动时间为零。
A.1285B.1300C.1325D.1350【答案】 B9、企业规章制度的核心是()。
A.法人管理制度B.责任制度C.财务制度D.薪酬制度【答案】 B10、(第八章财务管理)A.标准成本控制法B.责任成本控制法C.作业成本法D.目标成本控制法【答案】 A11、企业实现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是()。
A.利润最大B.每股收益C.股东财富D.企业价值【答案】 B12、李某和张某共同出资创办一个合伙企业,其中,李某出资25万元,张某以其专利作价15万元出资,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出现较为严重的亏损,累计负债20万元。
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之间的联系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之间的联系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企业变革过程中的三个关键要素。
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展开,详细探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之间的联系。
首先,我们要明确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概念。
质量变革是指企业通过改进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效率变革是指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
动力变革是指企业通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过程。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首先,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是相辅相成的。
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不仅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还可以降低售后服务成本和客户投诉率,提高效率。
而提高效率,则可以为质量提升提供更好的支持,例如通过优化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缺陷和废品率。
因此,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共同推动企业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其次,动力变革是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的内在动力源。
企业要实施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需要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投入。
而提高员工的动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动力变革的核心内容。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增强员工的动力,推动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的实施。
另一方面,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的成果,也会反馈到员工身上,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动力和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之间也存在相互促进和加强的关系。
质量变革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提高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而效率变革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进而增加利润和回报,为动力变革提供更好的条件。
而动力变革则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推动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
总结起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数字化转型背景 (2)2. 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 (2)二、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 (4)1. 技术创新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5)2. 数据驱动提升生产效率 (6)3. 网络化协同优化资源配置 (7)4. 智能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 (8)5. 开放创新构建新的生产体系 (10)三、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12)1. 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3)2. 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14)3. 培育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15)4. 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6)5. 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 (17)四、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挑战与对策 (18)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20)2. 技术更新与人才培养 (21)3.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22)4. 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合作 (23)五、结论 (25)1. 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26)2.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27)一、内容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当前的新质生产力转型过程中,数字化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
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数字化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分析其内在逻辑,并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
1. 数字化转型背景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数据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对企业决策至关重要。
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压力不断增大,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管理效率。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外部因素。
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以提升数字化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
2. 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逐渐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力量。
这种赋能作用体现在多个层面,不仅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更在深层次上重塑了企业的运营理念和竞争优势。
《生产方式的变革》课件
第三部分 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未来展望
生产方式的变革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生产 方式的彻底变革,产生全新的生 产模式。
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和挑战,需要科技创新和人才的 积极参与。
未来生产方式的前景展望
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将 是未来生产方式的发展方向。
结语
1 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大势所趋
1 传统生产方式的特点
重资产、高耗能、高人力成本、非灵活性、生产效率低下。
2 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资源浪费、环境负担、市场需求变化困难、竞争力下降。
第二部分 信息化技术为生产带来的变革
1
信息化技术与生产
信息化技术与生产已经密不可分,成为
人工智能
2
现代生产的核心驱动力。
智能化的机器和算法使得生产过程智能
生产方式的变革
引人入胜的PPT课件,探讨生产方式的变革,揭示信息化技术对生产的革命性 影响。
导言
传统生产方式的弊端
传统生产方式的限制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我们需要一种更新、更高效的方式。
信息化技术为生产带来的变革
信息化技术的飞速生产方式的弊端
化、自动化,提高效率和质量。
3
物联网
物联网连接设备和系统,实现实时监控
机器人
4
和远程控制,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
机器人在生产中承担重复、危险和高精
度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5
制造执行系统(MES)
MES提供全面的生产信息和控制,优化生
3 D打印技术
6
产计划和资源调配。
3D打印技术改变了产品设计、原型制作 和定制生产的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生产方式将被完 全颠覆,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这一变革。
浅谈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浅谈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生产经营科庹剑品)随着地质勘查科技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勘探行业的产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的专业性分工协作、可支配资源的优化利用、劳动生产效率的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流程的程序化规范、避免过程内耗等方面有着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特别是企业在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发展需要调和时,除了要求企业硬件配置的与时俱进,更需要企业软件的变革与之配套适应。
在企业历经高速发展的一定阶段后,会有一个时间段的发展停滞制约的瓶颈出现,这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修复与储能调整阶段,也是一个总结的过程和为确定下一个目标冲刺而进行生产组织与资源准备的节点。
我们的企业正处在这样的一个节点之上,为了谋求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抓住发展的机遇,让企业由大做强,我们应考虑调整企业内部游戏规则以达到变革企业软件的目的来适应社会的发展环境要求,促进企业的再次发展,通过对企业生产组织形式按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期在短期内使企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两种生产组织形式与基础概念众所周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由生产任务承担者对其生产成果负责并按产量或产值计算劳动报酬的一种生产责任制。
在打破“大锅饭”特定的历史时期,解放了生产力,极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
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小规模经营的长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工程施工企业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理解为按发展规模划定小团队并形成各自的发展板块,在既定的领域和目标内充分自主进行小规模分线的全面发展,各自集成为体制相对独立且功能小而全的经济实体,与企业系统内友邻业务单位平行运行,仅对所承但分解任务负责,并对范围内实行灵活的分配形式,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对内管理以及对外经营都呈现企业的局部特征。
“流水线生产”是社会工业化程度发展划时代的标志,流水线生产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方法,包括使用通用的设备,使生产线上的每项任务都有稳定的周期时间,并按照加工工序的顺序,使产品能够迅速、平稳的由一个工位“流动”到下一个工位。
企业管理的变革
第一讲企业管理的变革1.1 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企业管理按照所关注的对象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生产时代、产品时代和顾客时代。
1.1.1 生产时代这一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低,社会生产力欠发达,物质尚不充裕和丰富,企业面对的是一个需求巨大,而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提高产品产量很自然成为管理的中心,企业管理基本是产值的管理。
消费者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处于被动消费阶段。
1.1.2 产品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产品逐渐变得丰富,消费者挑选余地增多,开始关注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的中心也转化为追求提高产品质量,内部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外部强化推销观念。
但是质量竞争的结果是产品成本越来越高,销售竞争的发展使得费用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企业的销售额不断提高,但是利润却不断下降,于是作为销售额中心论的修正版本——利润中心论登上企业管理的舞台。
这一时期,客户的消费行为是很理智的,不但重视价格,而且更重质量,追求物美价廉和经久耐用。
1.1.3 顾客时代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企业发现消费者是产品生产、渠道选择、售后服务等企业活动的决定力量,企业的经营观念核心开始从产品、生产导向转移到消费者导向,于是顾客的地位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顾客中心论被确立。
从消费者来看,越来越重视心灵上的充实和满足,对商品的需求已经超出价格和质量、形象和品牌的考虑,对无形的价值如售后服务,销售人员的态度好坏等提出要求。
1.2 从交易营销到关系营销在交易营销模式下,企业关注的是订单和交易。
企业要不断寻找有需求的新客户,从一个市场转向另一个市场,寻找新客户的成本越来越高。
Daniel Charmichael曾经用"漏桶"形象地比喻这种营销方式。
一只水桶,桶上有许多洞,这些洞的名字是:粗鲁、没有存货、劣质服务、未经训练的员工、质量低劣、选择少等,而洞中流出的水,则是企业的客户。
精益生产的发展与变迁
世界级制造总准则: 准则1:依照客户或产品族成立团队,团队中包含客户代表 准则2:获得和运用有关客户、竞争力分析和最佳实践的信息资料 准则3:专注于在质量、快速反应、柔性、价值方面持续与快速的改善
准则4:一线员工参与到所有的变革和战略规划活动内以协助实现企业一致的目标
一、世界级制造
全世界中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生产方式 和相关企业的经营者领导力,独特的文化 等相结合而形成的制造系统。 先进企业为了达成World Class Manufacturer,已经构筑了固有的生产方 式。 根据各国文化、技术积累、产业集群和民 族性格等特点,形成了各国的精益生产方 式。世界级制造和精益制造最终融合到了 一起,形成21世纪企业在竞争获胜的新的 强大武器——世界级制造将成为二十一世 纪优秀制造的新标准。
詹姆斯·沃麦克
二、精益生产的定义
2. 精益生产的演进史
1989,沃麦克教授出版 《改变世界的机器》一 书,在书中首次详细描 述和介绍了精益生产方 式,宣布精益生产方式 的原理同样可以用于全 世界每一种行业。 1996年,出版《精益 思想》,总结出精益 生产方式的5个基本原 则,将精益方式扩大 到制造业意外的所有 领域 沃麦克教授开始将精益思想 发展至消费者与供应链的问 题解决上——解决消费者和 供应商的问题,他将“精益 消费”和“精益供应”联结 为一体,塑造了一种全新的 强有力的竞争模式。
高层
系统层次
中层
工具与技术层次
5S,看板,JIT,快速换模,目视化, • 利用精益工具和方法进行点滴改善 标准化,安灯,QCC,PDCA,QCD, 价值流图,PMC,TPM等
基层
3. 推进精益三个阶段
阶段一:准备阶段 创造精益变革环境
• 产生紧迫感。识别并 讨论挑战和危机、公 司现状及机会,创造 紧迫感,转变意识; • 建立领导联盟。建立 一个由一把手挂帅的、 来源广泛的领导联盟 来统领变革协同作战; • 打造愿景规划。建立 公司的愿景规划指导 精益变革,设计实施 这一愿景的战略规划。
生产方式的变革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方式的变革
精细生产方式的产生
l 能源紧张、原料价上涨、工资提高、消费多样。 l 精细生产(Lean Production,LP)
l 《改变世界的机器》:对准时生产(JIT)方式进行提炼。 – 1950年丰田喜一郎参观福特汽车公司 l 大量生产方式不适于日本 l 这里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l 生产方式:在一种基本思想指导下的由一套方法、规则 构成的体系,涉及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项活动。
l 两种生产活动管理模式
– 推动式(push) – 拉动式(pull )
大量生产方式:
1. 劳动者:体力劳动者 和脑力劳动者分工,体力 劳动者重复生产 2. 劳动对象:单一 3. 劳动工具:流水线
PPT文档演模板
分层的
买方
供应商
供应商
供应商
供应商
供应商 供应商
供应商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方式的变革
准时生产的条件
l 管理工具——看板管理
– 传送看板用于指挥零件在前后两道工序之间移动 l 只在上道工序的出口存放处与下道工序的入口存放处往返。 l 每个传送看板只对应一种零件
– 生产看板用于指挥工作地的生产 l 规定了所有生产的零件及其数量 l 只在工作地和出口存放处之间往返
搬运的浪费
等待(闲视)的浪费
动作、加工的浪费
不良的浪费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方式的变革
l 制造系统中的浪费情形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方式的变革
精细生产的特征
l 以用户为“上帝” l 以“人”为中心 l 以精简为“手段” l 以零缺陷为目标
锯床组
1
门
2
车床组
PPT文档演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不同分析框架的比较和新框架的提出刘刚*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76826 日照[关键词]: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分工、交换、技术、制度[摘要]:本文以近年来提出的生产方式的新概念为基础,以“分工-交换”为考察生产方式问题的关键角度,比较了斯密定理、杨格定理以及马克思对“分工-交换”问题的分析,确定了分工与交换之间“互为条件”的紧密联系。
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以原始部落为历史和逻辑的起点,分析了生产方式变革中,技术进步、分工深化、交易范围扩大与制度变迁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明确了分析生产方式变革问题的分析框架,并阐述了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而明确了考察生产方式先进与落后的关键标准。
本文还以此为基础,概括列举了生产方式变革中的基本问题。
引言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领域永恒的主题,而经济发展必然对应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
“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是一个频繁出现的提法,尤其反复出现在近年来的政府文件与学术研究中。
而遗憾的是,在现有文献中,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经验的总结和一般性的讨论上,缺乏理论深度。
这一现状存在,主要由于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框架难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从而导致现有的讨论难以从经济学基础理论中获得深入分析所需的分析框架。
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传统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难以分析生产方式变革问题的原因;其中,传统政治经济学对生产方式的定义是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障碍,本文第二部分则简要介绍和总结了理论界突破这一障碍,对于生产方式概念的新的认识;基于这些新的认识,本文第三部分,通过比较西方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生产方式的研究框架上的不同观点,提出了分析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新的框架下,本文第四部分本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理,在动态演变的分析思路下,进一步展开讨论了生产方式变革中的基本逻辑关系;作为全文的总结,本文第五部分重新概括了在这个新的框架中影响生产方式变革的各类因素,提出了生产方式变革中的基本问题。
一、理论的困境对生产方式变革问题的研究,之所以缺乏理论深度,是由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范畴与分析框架,都难以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产方式变革问题。
1、传统的政治经济学难以明确界定我国现存的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我们所讲的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是指,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所确立的政治经济学初级教科书中的分析框架。
接触过初级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人大多会认为,在这一分析框架中,界定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并非难事――生产方式不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吗?因此,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则不过是提高生产力,确立更为先进的生产关系而已。
但是,只要仔细翻阅一下关于“转变传统(落后)生产方式”的相关文献,我们就会发现,多数文献并不是沿着“提高生产力,确立先进的生产关系”的思路展开的。
其原因就在于,上述生产方式的定义对于讨论生产方式变革问题造成了明显的理论障碍:既*我的同事任洲鸿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文献检索与分析思路上的帮助,刘冠军教授阅读并评论了本文,使笔者受益匪浅,在此谨表感谢;但文责自负。
然把生产方式界定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那么对生产方式的研究,就只能落脚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考察上;因此要解释“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就必须界定传统(落后)的生产力,和传统(落后)的生产关系;如果说生产力的先进与落后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来比较,那么什么又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呢?尤其是在我国已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已经确定了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去界定现存的传统(落后)的生产关系,从而分析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呢?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困境。
2、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能用于分析生产方式的变革我们所指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主要是指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这一分析框架对于分析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经济发展问题有着明显的困难:这一分析框架的前提假设中,完备的市场机制已经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劳动力市场已经确立,即以劳动雇佣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形成。
因此,这一分析框架,难以用于分析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或尚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重新讨论市场机制、现代经济制度从无到有的变革过程①,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则只能讨论这些变革已经结束后的资源配置问题。
这也正是发展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分离的理论根源所在。
二、生产方式概念的新解释依据前面的介绍可以发现,源自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生产方式概念,难以界定我国现存的落后生产方式。
但是,依据近年来政治经济学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将生产方式的概念理解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其实并不准确。
自1997年吴易风教授发起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生产方式”概念的讨论以来,理论经济学界已经就“生产方式”的概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这些讨论基本上修正了原有的生产方式概念,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
从新的观点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生产方式既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也可以不把它归结为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的观点”[2]P77。
生产方式的正确概念应当理解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就其内容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生产的技术方式和劳动方式,即适应特定技术要求的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协作形式,以及人与劳动资料的技术组织形式;另一方面是指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过程中人对人的支配形式,以及人与人之间对物的占有形式、交换形式和利益的分割形式②。
简言之,对生产方式的正确理解应当是,生产方式即一般而言的生产的技术方式与社会形式,是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相结合而进行生产的方式。
吴易风与孟捷还进一步比较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所讲的生产方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所讨论的资源配置方式之间的关系:“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在下述意义上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在微观层面是指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以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方式。
在宏观层面,生产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是指经济资源以何种方式分布于生产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分工各部门”[3]P26。
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生产方式概念与新古典经济学中所讨论的资源配置方式概念之间也有本质在的区别――在这一点上学者们具有比较普遍的共识:即生产方式概念中的劳动者具有主观的能动性,是生产活动的主体,生产过程也就是劳动的过程;而在资源配置方式的概念中,劳动与土地、资本一样是被配置的生产要素,是被动的客体。
这一差异,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差别之一。
也正是这一差异,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对分工问题的不同态度――将生产过程理解为劳动过程,劳动者之间的①实际上这也正是生产方式变革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②具体的分析和文献综述可见包先建2005,这一概念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将在后面的分析中体现出来,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分工协作也自然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由于只将劳动力作为被配置的要素,新古典经济学基本上不再关心劳动分工问题①。
三、生产方式的研究框架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都难以分析生产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发展问题。
为了进一步寻找有效的分析框架,还需要从更为包容的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典范式中寻找答案。
1、斯密定理及其逻辑倾向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自然也非常强调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
因此,作为分析劳动方式的关键角度,分工协作问题在古典经济学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其《国富论》开篇,亚当斯密就指出工厂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是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重要力量。
斯密还认为:分工“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4]P17――这也就是所谓的“斯密定理”。
依据“斯密定理”,在分工与市场交易之间,分工单向的取决于市场规模②――这难免会造成这样的逻辑倾向:社会总财富的增加,虽然在量上依赖于生产要素(包括人口)总量的增加,但在质上却取决于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以分工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条件;而分工又受制于市场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说,要想增加国民财富水平,从根本上讲,需要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交易效率,推动分工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技术的进步。
在这个逻辑链条中,市场规模成为决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进而影响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外在因素。
因此,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交易效率,为市场交易扫除一切障碍,就成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那么,大力倡导自由贸易,也就是理所当然的要求了。
显然,过度强调市场交易,是斯密的分析框架中必然的逻辑倾向。
在斯密的逻辑倾向上,新古典经济学走得更远。
新古典经济学基本上放弃了对分工问题的讨论,把对资源配置方式(生产方式)的研究集中在了市场交易方面,通过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分析,来研究生产要素如何配置③到效率高的企业和部门。
那么各部门效率高低的差异又如何解释呢?由于放弃了对分工问题的研究,难以内生的解释技术进步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很难把决定经济效率水平的关键变量――技术进步问题,内生地纳入其分析框架④。
因此,要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中讨论先进与落后的差异,以及生产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由落后到先进的变革――这种发展命题――是很困难的。
所以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刘易斯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最终选择了回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他宣布其代表作“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是按古典学派的传统写成的,做出古典学派的假设,并提出古典学派的问题”[5]P1――这种明显的区别,也标志着发展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离。
2、杨格定理其实,除了新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界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还出现过其他的思路。
杨格定理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杨格定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林·杨格于1928年提出的,他并没有沿着斯密的分工单向地受制于市场规模的逻辑走下去,而是超越了斯密的思想,提出分工的深化也会扩大市场的交易规模,从而将分工与市场交易的关系,确定为双向互动的关系,为分析经济发展的“自我演进”机制提供了思路。
“杨格定理可以表述为,市场规模引致分工的深化,分工的深化又引致市场规模的扩大,这是一个循环累积、互为因果的演①具体分析见本文第三部分。
②所谓“单向的取决于”是指在斯密的分析中市场规模影响分工,而没有讨论分工对市场规模的“反作用”。
③确切得说,新古典经济学对“配置”的讨论更多的是分析资源的流动问题,即使其“生产理论”也只是讨论如何确定各类要素最优的使用量,即确定流动到某一生产领域的要素的最合适的数量。
④新增长理论的出现,也正是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而新增长理论也只能解释,技术进步与技术投资之间的关系,无法解释生产方式的变革,市场的形成等经济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