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集热器性能计算

合集下载

太阳能集热器月平均集热效率计算方法、热水系统热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太阳能集热器月平均集热效率计算方法、热水系统热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附录E 太阳能集热器月平均集热效率计算方法E.0.1 太阳能集热器月平均集热效率,应根据集热器瞬时效率方程(瞬时效率曲线)实际检测结果,按下式计算:η = η0-U ×(ti - ta) / G式中η—基于采光面积的集热器月平均集热效率(%)。

η0—基于采光面积的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截距(%)。

(式E .0.1)U —基于采光面积的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斜率[W/(m2·℃]。

t i —集热器工质进口温度(℃)。

t a —月平均环境空气温度(℃)。

G —月平均日总太阳辐照度(W/m2)。

(t i −t a)/G—归一化温差[(℃·m2)/ W]。

E.0.2 归一化温差计算的参数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1 月平均集热器工质进口温度应按下式计算:t i = t l/3+2 ti/3式中:t i —集热器工质进口温度(℃)。

(式 E.0.2-1)t l —冷水计算温度(℃,取所在地统计数据)。

t r —热水设计温度(℃)。

2 月平均环境气温(应取项目所在地气象统计数据)。

3 月平均日总太阳辐照度应按下式计算:G =JT ×1000 /(Sy×3.6) (式E.0.2-2)式中:G —月平均日集热器采光面上的总太阳辐照度(W/m2)。

J T—月平均日太阳辐照量[MJ/(m2·d)]。

Sy—月平均日照小时数(h/d)。

附录F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快速检测方法F.1 一般规定F.1.1 本方法适用于晴天条件下对采用平板或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构成的太阳能集中、以及分户储热水箱为闭式承压水箱的太阳能集中—分散和分散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日热水温升快速检测。

F.1.2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快速检测内容应包括:1 集热器类型,是否带反光板;总采光面积,总面积。

2 储热水箱规格,数量,有效水量。

3 无辅助热源补充条件下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日热水温升。

F.1.3 同一类型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系统抽检量不应少于1%的该类型系统总数量,且不得少于1套。

太阳能热发电的应用前景及槽式集热器实验研究

太阳能热发电的应用前景及槽式集热器实验研究

generation is a technology-mature and economy-feasible solar thermal power technology and has been verified through commercialization in the past 30years.The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solar parabolic trough power generation.A test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for evaluat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The tes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 has a high thermal performance with the overall conversion ratio from solar radiation to high temperature heat exceeding 70%;some solar collector tubes are aged rapidly by the 320℃thermal oil,which reduces the overall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Program on Key Basic Research Project (2010CB227103).Keywords: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parabolic trough thermal collector;thermal performance收稿日期:2011-06-150引言能源是支撑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太阳能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的热效率研究

太阳能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的热效率研究
(1) 式中: —管外对流换热系数;
(2)
(V 为风速,L 为吸收管长度) 线性辐射系数 :
(3)
(4) —吸收器的平均表面温度,由吸收器表面 温度和环境温度确定; —吸收器表面发射率;
—由导热引起的损失系数必须根据具体 结构计算和测量。
因为在聚光系统中热流可能很高,所以从接收 管外表面到流体的热阻中应考虑管壁的热阻。从环 境到流体的总传热系数为
研究与探讨
江西能源 2009( 2 )
·17·
图 1 效率随反射率的变化 Fig.1 variations of efficiency with reflectivity
图 2 效率随流量的变化 Fig.2 variations of efficiency with flux
图 3 效率随聚光面积的变化 Fig.3 variation of efficiency with concentrating areas
投稿时间:2009- 05- 06 作者简介:周希正 (1974-),男,江西吉安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太阳能利用及热发电研究。
研究与探讨
江西能源 2009( 2 )
·15·
型,分别计算分析多种因素对聚光系统加热黑铜管 和全玻璃真空管热效率的影响程度,指出影响关键 要素,以期使槽式聚光的热效率得到提高。
(1. School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Yichun University,Yichun 331200; 2.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1200)
54.1
54.2
52.3

50MW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

50MW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

50MW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发表时间:2019-05-28T11:01:59.4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作者:李迪[导读] 摘要: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最早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相对于其他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它具有技术成熟、发电成本低和容易与化石燃料形成混合发电系统的优点。

(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摘要: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最早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相对于其他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它具有技术成熟、发电成本低和容易与化石燃料形成混合发电系统的优点。

本文从技术层面对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关注镜场布置的设计和计算,以西藏拉萨地区为例,设计一个50MW的槽式光热发电系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准确的理论计算基础。

1.计算条件:选定西藏拉萨地区,设计一个50MW槽式发电系统。

设计具体参数假定如下:(1)系统输出电功率为50MW;(2)采用导热油VP-1作为传热介质;(3)采用无蓄热系统及辅助锅炉;(4)槽式集热系统导热油温度最高可达400℃,实际参与换热的导热油温度一般为393℃。

综合考虑导热油温度和汽轮机的最大热效率,蒸汽轮机的进汽参数定为370℃,3.6MPa;(5)背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为80%,忽略发电机机械损失及系统内部其他管道以及换热器的热损失;原则性热力系统图:2.系统组成2.1槽式太阳能镜场根据发电量50MW计算出需要进入发电系统的热量165.31MW,这些热量全部由镜场提供。

槽式太阳能发电所需要的集热面积,计算公式如下:Qturbine-input为汽轮机设计热输入,W;QDNI为直接辐射,W/m2;QHCEtl为集热单元热损失,W/m2;QSFPtl为电站管道热损失,W/m2;ηop为光学效率。

F0为集热器的失配因子;f1为集热管外管的灰尘系数;f2为集热管遮挡系数;f3为集热管外管投射率;f4集热管吸收率;f5为其他因素;f6为跟踪和机械转动误差;f7为几何误差;f8为镜面反射率;f9为镜面灰尘系数;f10为集中因子。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传热计算与分析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传热计算与分析

Tl 。 l _ h n e r mo d  ̄ y n a mi " c c a l c ul a t i o n a nd n a n a ’ l y s l ‘ s o 0 f Pa r a b ol i e Tr 1 r o ug h So l a r Co l l e e t o r s
Ab s t r a c t: S o l a r t h e r m a l p o w e r p a r a bo 1 i c t r o u g h s y s t e m w a s i n t r o d u c e d . S E G S wi t h h e a t c o n d u c t i o n o i 1 a n d D S G wi t h w a t e r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c o l l e c t o r s , b a s i c p r i n c i p l e o f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成, 反射镜装在支架上, 由跟 踪 装置 自动 跟 踪 太 阳 。
系统进行 了传热计算和分析 , 证 明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1 槽式 S E G S太 阳能 发 电技 术
槽式抛物面 反射镜太 阳能 热发 电系统简称槽 式太 阳能热发 电系统( S E G S ) 。 它是将众 多的槽 型抛物面 聚光集 热器, 经过 串并 联的排列 , 从而可 以收集较高温度 的热能, 加热工 质, 产生蒸汽 , 驱动汽轮机发电机 组发电。 系统的吸热工质 为油 时需要采用双 回
低成本 , 提高光 热转 换效率 。 因此, 有必要对集热器传热特性进一 步研究 。 本文对 槽式太 阳能集 热系统 提 出了一种热力 计算 的方

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热功率

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热功率

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热功率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热转换的装置,通过集中反射太阳光线,将光线聚焦到一个小区域内,提高光照强度,从而实现高效的热能转换。

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就是热功率,它反映了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果和热能输出能力。

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功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集光面积、镜面反射率、镜面形状、太阳入射角等。

首先,集光面积是影响热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集光面积越大,可以接收到的太阳光就越多,从而产生更多的热能。

其次,镜面反射率也对热功率有重要影响。

高反射率的镜面可以更好地将太阳光线聚焦到集热器的小区域内,增加热能的收集效率。

而镜面形状的设计也是影响热功率的因素之一,合理的形状可以使光线更好地聚焦,提高集热效果。

此外,太阳入射角的大小也会对热功率产生影响。

太阳入射角越小,光线在镜面上的反射角度越大,集热效果越好,热功率也就越高。

为了提高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功率,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增加集光面积来提高热功率。

增大集光面积可以提高集热器的太阳能接收能力,从而增加热能的输出。

其次,可以选择具有高反射率的镜面材料,如银镜等,来提高热功率。

高反射率的镜面可以更好地将太阳光线聚焦到集热器的小区域内,从而提高集热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镜面的形状,使其能够更好地聚焦光线,提高集热效果,进而提高热功率。

最后,合理调整集热器的安装角度,使太阳光线以最佳入射角度照射到镜面上,可以进一步提高集热效果,提高热功率。

除了上述因素外,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功率还受到太阳辐照强度和天气条件的影响。

太阳辐照强度越高,集热器可以接收到的太阳能就越多,热功率也就越高。

而天气条件的变化也会对热功率产生影响,如阴天或多云天气下,太阳光的强度减弱,从而影响热功率的输出。

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功率是衡量其集热效果和热能输出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优化集光面积、镜面反射率、镜面形状和太阳入射角等因素,可以提高热功率。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传热数学模型研究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传热数学模型研究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传热数学模型研究王修彦;韩露【摘要】为了计算分析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传热特性,将金属吸热管表面的热流密度不均匀特性考虑在内,建立了一种传热数学模型;该模型将金属吸热管管壁所能接受到的热流密度简化为矩形分布,考虑了管壁的周向和径向导热.本文以Dudley的试验数据为依据对其进行计算验证,同时也进行了不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槽式太阳能吸热管的管内流动模拟研究.计算结果和模拟结果都与文献提供的数据有较好的吻合度,集热器出口流体温度和效率与试验数据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91%和4.79%.该传热数学模型可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传热热性的计算分析.%In order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parabolic trough solar collector (PTC),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heat transfer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the circumferentially non-uniform heat flux boundary condition.The model putted the heat flux of absorber simplified to the rectangular distribution and considered circumferential and radial heat conduction of tube wall.The work i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eof Dudley and the reasonability is verified.This paper presented numerical studies of the turbulent heat transfer in solar thermal absorber.PTC outlet fluid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efficiency are calculated and simulated by us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an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eof Dudley,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deviation are about 0.91%and 4.79% respectively.The heat transfer mathematical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期刊名称】《节能技术》【年(卷),期】2017(035)002【总页数】5页(P103-107)【关键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非均匀热流密度;传热数学模型;FLUENT模拟;传热特性【作者】王修彦;韩露【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2206;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513.1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是能源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抛物型聚光反射器将太阳光聚焦到位于焦线的集热器金属吸热管表面加热管内工质,管内工质将水加热为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实现光电转换。

槽式光热发电技术方案简介

槽式光热发电技术方案简介

槽式光热发电电站总体技术方案1 聚光系统1.1 聚光吸热系统的分层结构由28个反射镜面(RP)和3个吸热管(HCE)组成太阳能集收元件(SCE),由12个SCE连接构成太阳能集收组合(SCA),4个SCA组成一个回路(LOOP),156个回路的集合构成太阳集热场区(SOF)。

1.2 聚光系统聚光系统是本工程的核心系统,由槽式抛物面反光镜跟踪装置构成。

跟踪方式通常采用一维跟踪,有南北、东西布置方式。

根据太阳能热发电站年上网电量应不低于1.2亿kW.h,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平均效率不低于11%的要求,计算后的年平均效率,计算后需要50余万平米的反光镜集热面积。

即需要624个集热器,156个回路数。

(根据η总=年上网发电量/ 年直射辐射总量×反光镜总采光面积,集热场主要系统图见下图)。

1.3 设备的选型太阳能集热器组合(SCA)包括:镜面、背架、集热管(吸热系统章节进行详细阐述)、跟踪系统(包括:驱动、控制和传感器)。

(1) 反射镜面玻璃镜面的技术要求:4-5mm厚度,反射率93%,强度、刚性和耐老化符合25年使用要求,重量约11 kg/m²。

经过对国内镜面厂家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大镜面厂家都掌握镜面镀膜的生产技术,都在建设厂房,引进国外生产线,预计明年可实现量产。

以51.75万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面积计算,玻璃镜面:559593m²。

各参数数据见下表:槽式抛物面聚光反射镜性能参数表(2) 聚光器槽式抛物面聚光器由钢结构支架及旋转动力源,聚光器跟踪控制和吸热管金属管活动接头组成。

聚光器跟踪控制采用DCS控制,下表为其具体性能参数。

槽式抛物面聚光器性能参数表(3) 集热管本项目,真空管技术参数见下表。

直通式真空吸热管性能参数表一般采用集热器(SCA)轴线南北线水平布置,由东向西跟踪太阳。

也有的集热器(SCA)轴线南北线以一定倾角(小于8°倾角)放置,由东向西跟踪太阳,未得到实际应用,仅处在概念设计或试验研究阶段;槽式集热器也有采用双轴跟踪的,但这种跟踪方式从经济角度考虑是不可行的。

槽式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站聚光器集热效率测试方法

槽式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站聚光器集热效率测试方法
聚光器是槽式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站的关键设备之一,目前国内尚无比较可靠简捷的测试方法来检测聚光器的集热效率。按照常规的检测是做整个光场聚光器检测,这样带来检测系统所需导热油量很大,系统设备较为庞大,设备技术要求也大大提高。
槽式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站聚光器集热效率测试方法适用于槽式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站聚光器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效率检测,以150米光场作为测试单元,使聚光器检测系统和设备小型化,更为便捷。本方法填补国内该领域应用的空白,对于聚光器设计和改进,提高集热效率有重要促进作用。随着国内槽式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站的逐步兴建,使用将越来越广泛,同时能为槽式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站的高效安全运行提供分析、改进依据。
本测试方法选取150米聚光器测试,根据光场特性,选择一个较低的聚光器进口温度Tin,间隔ΔTin℃测试,得到n组不同进口温度Tin(Tin0,Tin1,Tin2,Tin3,…,Tinn)时聚光器出口温度Tout(Tout0, Tout1, Tout2, Tout3,…,Toutn)。
3.数据处理
测试记录以下每组数据:DNI值X,测试时间t,聚光器进口温度Tin,聚光器出口温度Tout;t时间内导热油的累计质量流量mt;
根据测试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聚光器平均导热油温度Tfi(Tf0, Tf1, Tf2, Tf3,…,Tfn)下聚光器集热效率ηi(η0,η1,η2, η3,…,ηn)。
在坐标图上(图一)表示出各点(Tf0,η0),(Tf1,η1),(Tf2,η2),
(Tf3,η3),…,(Tfn,ηn)。
图一聚光器集热效率η和平均导热油温度Tf
2.本测试方法是以150米聚光器为单元进行测试。
3.本测试方法是通过测试聚光器进出口温度差值,流量等参数来计算导热油在聚光器集热管内获得热量,对比在t时间内太阳能辐射值下聚光器设计效率计算出的理想集热值,得出聚光器的集热效率。

槽式集热器计算公式

槽式集热器计算公式

槽式集热器计算公式槽式集热器是一种常用的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它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热水等用途。

在设计和使用槽式集热器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以确保其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槽式集热器的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设备。

槽式集热器的计算公式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热传导和热平衡原理。

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槽式集热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槽式集热器通常由集热板、集热槽、覆盖材料和绝热层组成。

当太阳光照射到集热板上时,集热板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集热槽传递给工作介质,最终实现热能的利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槽式集热器的热损失计算公式。

槽式集热器在工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热损失,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补偿。

槽式集热器的热损失主要包括导热损失和辐射损失两部分。

导热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_cond = U A (T_m T_a)。

其中,Q_cond为导热损失,U为导热系数,A为集热板的表面积,T_m为集热板的平均温度,T_a为环境温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槽式集热器在导热过程中的热损失。

另外,槽式集热器还会有一定的辐射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_rad = εσ A (T_m^4 T_a^4)。

其中,Q_rad为辐射损失,ε为集热板的辐射率,σ为史蒂芬-玻尔兹曼常数,A为集热板的表面积,T_m为集热板的平均温度,T_a为环境温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槽式集热器在辐射过程中的热损失。

除了热损失外,槽式集热器的热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热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η = (m c ΔT) / (A G (t_o t_i))。

其中,η为热效率,m为工作介质的质量流量,c为工作介质的比热容,ΔT为工作介质的温度差,A为集热板的表面积,G为太阳辐射强度,t_o为出口工作介质的温度,t_i为入口工作介质的温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槽式集热器的热效率,从而评估其性能和效果。

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热性能实验研究

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热性能实验研究

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热性能实验研究李珂;匡荛;仇秋玲【摘要】针对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确定其室外热性能测试的实验系统方案,通过测试实际工况下集热器运行数据,分析集热器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水的流量、太阳辐射强度对集热器热效率影响很大,流量由0.32 m3/h增大到0.65 m3/h时,集热效率有所降低,最大偏差为3.1%;集热器热效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趋势相同,集热器热效率最大达到46.6%.【期刊名称】《发电设备》【年(卷),期】2017(031)004【总页数】5页(P245-249)【关键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损失;集热效率【作者】李珂;匡荛;仇秋玲【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东南大学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东南大学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515槽式聚光集热器是整个槽式热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一般由抛物面槽式聚光镜、支架、集热管、跟踪系统(包括驱动、控制和传感器)组成。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作为热发电系统能量来源,其成本占电站初期总投资的40%以上,因此提高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整体性能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国内外已经成功研发了用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各种结构不同的太阳能聚光集热器或系统,并分别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Kalogiron等[1]研究了以水为工质的槽式聚光集热器产生蒸汽的系统,通过对整个系统进行建模分析;Valenzuela等[2]对一大型的槽式聚光集热器(长度大于100 m)进行了室外光热性能测试实验;熊亚选等[3-4]对一大型槽形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的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笔者从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来全面研究新型槽式聚光集热器的热性能,设计室外新型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热性能实验平台,对集热器进行室外热性能测试实验,并通过测试实际工况下集热器运行数据,分析集热器运行特性。

太阳能热发电站聚光器技术的简述

太阳能热发电站聚光器技术的简述

《太阳能热发电站》结课论文题目:关于槽式热发电站中太阳能聚光器技术的简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能科-1403学校: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6月5日[摘要]本文对槽式热发电站中的主要聚光器技术进行简述及比较。

[关键词]槽式热发电站;聚光器技术;聚光器技术比较。

一引言太阳能热发电是通过对太阳光聚焦,获得几十倍,几百倍的太阳辐射能量进而进行热功转换,带动发电机发电。

对于槽式热发电站,聚光集热系统以线聚焦代替点聚焦,而聚光的关键在于聚光器技术。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由多个太阳能集热器组合SCA(Solar Collector Assembly)组成而每个太阳能集热器组合又由若干个太阳能集热器单元SCE(Solar Collector Elements)构成。

太阳能集热器组合包括聚光器,集热管和跟踪系统。

聚光器由反光镜和支架两部分组成。

聚光器应具有以下几点要求:①具有较高的反射率②具有良好的聚光性能③具有足够的刚性④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⑤具有良好的抗风载荷能力⑥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⑦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⑧具有良好的保养,维护,运输性能如图1是一个基本的聚光器结构和一个实例。

二发展历史及现状世界上第一台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由美国工程师Ericsson建造于1870年,输出热功率为373W。

1912年,另一位美国发明家FrankSchuman在埃及建立了一个小型太阳能聚光器。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加速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在8O年代中期,抛物面槽式太阳能聚光器进入商业化阶段。

美国Luz公司自1984一1991年陆续建立装机总容量为354MV的SEGS槽式电站,至2013年底已经商业化运营30年。

SEGS电站中的槽式太阳能聚光器有3种型号,包括LS-1,LS-2和LS-3,其中LS-2和LS-3是主要型号,由于SEGS是最早的商业化电站,囚此这两种型号也成为事实的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标准规格。

在这两种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基础上,各种新型、优化的槽式太阳能聚光器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10)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聚光集热器

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10)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聚光集热器
:!!:坚!:。!。:!:茎!:i!
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10)
SOLJ气R ENERGY
槽式泰隅熊o.?’+±,jiI{。≯。 热发龟书酌聚光集热器
河海大学南京中材天成新能源有限公司 ■王军张耀明张文进孙利国安翠翠
摘要:介绍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DsG技术的三种实现方式;对比了再次循环方式中饱和蒸汽发 电和过热蒸汽发电;介绍了DsG技术的实践和应用研究项目。
管内的工质凝结成液体后依靠自身重力,流回蒸发 段重新循环工作。目前,我们已设计了适合于槽式
DSG技术的普通型、一字型、聚焦式、螺旋翅片式
等热管式真空集热管和适合于碟式DSG技术的普通 型、十字型、螺旋翅片式等热管式真空集热管。
3聚焦式真空集热管
集热温度主要受聚光比和吸收涂层的发射率控 制。在槽式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由于受到种种因
图4槽式聚光器原理
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定日镜相比,槽式太阳 能热发电聚光器的制作难度相对更大:一是抛物面 镜曲面比定日镜曲面弧度大;二是平放时,槽式聚 光器迎风面比定日镜要大,抗风要求更高;三是运 动性能要求更高。
聚光器由反射镜和支架两部分组成。 1反射镜 反射率是反射镜最重要的性能。反射率随反射 镜使用时间增多而降低,主要原因是:(1)因为有灰 尘、废气、粉末等引起的污染;(2)紫外线照射引起
4双层玻璃真空集热管 我国在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应用方面已取得了辉 煌成果,但现有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只能承受低压, 因而只能在太阳能热水器等低温场合下使用。我们 设计了系列双层玻璃式真空集热管,采用金属与双 层玻璃配合使用的方法,金属管承压,双层玻璃管 扼制对流散热,提高了集热和使用温度。在已进行
万方数据
开口宽度(m)
长度(m)
接收管直径(m)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集热器性能计算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集热器性能计算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集热器性能计算崔文智;陈庚【摘要】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xisted model, a heat transfer model was created by choosing some experimental correlations all over again. The comput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ew model is superior to the existed one. Then the new model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efficiency and the outlet temperature of parabolic trough solar receiver heat-transfer fluid with different solar irradiation, flow rate and heat-transfer fluid inlet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llation of these data,non-linear Nelder Mead method was used to obtain multivariate relationships of efficiency and heat-transfer fluid outlet temp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will b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the setting experiment parameter and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parabolic trough receiver.%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重新选择实验关联式,建立了计算模型.求解后,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证明该模型优于原有模型.使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辐射强度、工质入口温度、流量下的效率与出口温度,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整理,采用非线性Nelder Mead算法进行拟合,得出了以辐射强度、工质入口温度、流量为变量的LS-2型集热器效率和工质出口温度的多变量关系式.该关系式对设定实验参数及进一步提高聚光集热器性能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电源技术》【年(卷),期】2013(037)002【总页数】3页(P266-268)【关键词】太阳能;横式聚光集热器;数值计算【作者】崔文智;陈庚【作者单位】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5太阳能热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重要方式,可分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碟式太阳能热发电[1-3],其中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是目前唯一实现了商业化运行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聚光传热特性浅析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聚光传热特性浅析

t u b e s o f p a r a b o l i c t r o u g h s o l a r c o l l e c t o r s .
K e y wor d s: p a r a b o l i c t r o u g h s ol a r c o l l e c t o r; r a y t r a c i n g m e t h o d:f l u x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不考虑p 的遮蔽效应, 由式( 1 ) 可得
符 号 说 明 L 一一吸 热管长度 ,m d 一 一 集 热 器 开 口深 度 ,m
f 一一焦距,m D 一 一 直 径 ,m A a 一 一 聚光 器 的
B 一一集热器开 口宽度 ,m
t ’

因为吸热管 吸收所有反射光线 的最小直径是 :
2 一
旦 s l n 0 . 2 6 … 7
( 5 )
有 效 面 积 ,m A r 一 一 吸 热 管 的 表 面 积 ,m
一 一
C 一 一 几 何 聚 光 比
其中0 . 2 6 7 。指太 阳光不平行夹角的角半径, 即l 6 。 所 以几 何聚光 比的理论最大值

zD
( 1 )
图 1槽式真空集热器截面示 意图
Fi g . 1 S c h e m a t i c o f c r o s s — s e c t i o n o f p a r a b o l i c t r o u g h
一——T



j -
了槽式真空集热器 的模型 , 并分析 了集热管吸热面热流 的分布特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