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论文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摘要:人力资源已成为社会第一资源,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影响,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乃至我国发展问题的最根本出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但目前我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正处于起步接待,且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因此,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对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加之我国是农业大国,开发、配置和利用好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如何开发、利用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力资源,让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是一项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字: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开发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迫切性

“三农”问题不断地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政策的偏重点也逐渐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确定为一项重大战略方针。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的发展,农业农村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开发创新的致富之路。我国农村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耕地等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而人口多、潜在人力资源丰富。但是靠开发耕地等物质资源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余地很少,而靠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则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在我国不同区域,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农民的人均收入间存在一种正比关系。2006年,农业部对中国农民大学函授学院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收入逐渐增加,具有高中学历的农民在收入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受教育程度低或没接受教育的人(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年人均收入比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低800元左右);农民收入的地域差距突出,东部地区特别突出,表现为东部地区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农民的年人均收入(2601.45元)高于全国高中以上学历农民年人均收入(2575.78元)水平,东部地区高中以上学历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是该地区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农民的2.3倍(图1)。另外,我国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靠粗放型的增加投入方式进行,而对从事农业劳动的主体农民投入的不够,这对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适应。可以说,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农业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巨大,但受教育程度普遍低,整体素质不高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是农业人口大国。根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总人口为12.6583亿,乡村人口为8.0739,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3.78%,这其中不包括处于城乡之间的人口;2004年,全国总人口为12.9988亿,而乡村人口为7.5705亿,仍占全国总人口的58.24%;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544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7.01%。与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8个百分点,但可以看出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仍占有很高的比例,这主要由人口基数大造成的。

三、更新观念

(一)树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取消对农民就业的种种限制和歧视,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实现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

(二)转变农民观念。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保持稳定的根本。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高农民思想意识,必须加强对各种国家政策特别是新政策的宣传,增强农民创新意识,改变农民受地理条件影响所形成的安于现状、经济意识差的思想,树立起开拓创新和市场竞争意识,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人的思想解放、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制定长远规划。当前我国有些农村地区负责人,当上级下达了有关农村的学习或培训活动的文件时,他们只是简单地从城里面购进几台电脑等,完全当成一种形式,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农村的良性发展。我国农村要发展,就必需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各级农村组织应该改变过去那种随机性和盲目性及只重硬件而轻视意识转变、思想培训的做法,切实制定出农民培训的长远规划,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四)加大教育投入

1、强化农村的基础教育,在农村地区普遍实行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很薄弱。一些地区的农村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青少年失学现象还较为严重,这与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相差甚远。同时,虽然目前我国已在一些地方实现了义务教育,但还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因此,必须继

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2 、培养农村的科技人才,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长期以来,农村的基础教育为我国高等院校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优秀生源,农村人口中的受教育者能成为社会杰出人才的也不少,但毕业后回农村工作的却为数极少,同时大量没有考上高等院校的农村青年却没有机会或很少受到职业技能培训。因此,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应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吸引科技人才到农村就业,这对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满足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3、建立和发展农村的成人教育体系。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分三个层次来实施:①扫盲教育。主要对象是农村中文化知识水平最低的成人,可以利用晚上和农闲的时间教一些文化常识和简单的农业技术、专业技术和实用的经济知识与法律知识。②提高教育。主要对象是一些回乡知识分子和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主要依靠农业站、文化站及初高中学校来教授一些专用技术和实用的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③社会教育。主要是以农业大中专院校为主,采取函授和委托培养等方式,对农村一些优秀青年进行较为系统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农村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教育。

(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产业开发相结合。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我国农民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如有些农民已经逐渐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当中,从生产领域转移到加工销售领域,并且参与其中的利润分配,增加了收入。政府应该在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信息的基础上,注重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处在各环节的农民开展经常性培训,以此带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人力资源开发与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训方式。运用这种培训方式及其延伸方式,从多方面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培训,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提高,并且在组织方式上鼓励科技推广人员与农业企业相结合,能够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铺平道路。

3、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具有基础性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持续进行。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及发展人力资本的渠道畅通就要进行各项制度创新,创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条例,以此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带动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推进城乡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