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的创造性
论翻译的创造性PPt
在保持语言流畅自然的同时,还应追求行文的流畅和节奏感,使译文读起来更加顺口、有韵律感。
04 创造性翻译的影响与价值
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促进文化理解
创造性翻译能够将原作的文化内涵准确传达 给目标语言读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异域 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打破文化障碍
创造性翻译能够化解文化冲突和误解,打破语言和 文化的障碍,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 和沟通。
翻译时应注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包括语言特征、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等, 以再现原作的艺术魅力。
传递原文的情感色彩
在保持原文语言风格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传递原文的情感色彩,使译文读者能 够感受到原作的情感表达和氛围。
语言流畅自然
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为了使译文流畅自然,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避免生硬直译,使译文更加地道、易 于理解。
丰富语言学习素材
创造性翻译可以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和案例,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技巧,提高 语言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05 创造性翻译的挑战与未来 发展
翻译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文化差异
翻译过程中,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语义误 解或信息丢失。
文化融合
通过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译者能够更好地传 达原文的意图和情感,实现文化融合。
感谢您的观看
风格再创造
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各异,译者 需在译作中创造性地再现原作的 风格特点,以使译作在风格上与 原作保持一致。
创造性翻译的实例
诗歌翻译
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富有节奏感 ,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运用创 造性,再现原诗的意境、韵律和风格 。
小说翻译
翻译理论论文-郭沫若创造性
一、郭沫若译著简介郭沫若的译作覆盖面广,包括戏剧、小说、诗歌、文艺理论、马列著作与科技作品等不同体裁。
他精通日、德、英等国文字,译作颇为丰富。
代表译作有歌德的《浮士德》(上卷1928年,下卷1947 年) 、《少年维特之烦恼》(1922 年)、雪莱《雪莱诗选》(1926 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931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1931 年)等。
在翻译的选材上,郭沫若非常注意作品的时代性,总是选择与自身生活时代极为相似的作品作为折射。
郭沫若选译的原著大多深刻反映下层人物的悲惨遭遇,对社会下层人物寄予了深厚同情的作品,借以揭露和控诉黑暗的旧制度和吃人的剥削社会;符合当时读者渴望自由平等、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潮,宣扬平等自由,号召反帝反封建,打碎旧世界,建立新社会。
也与他本人具有的反抗性浪漫主义精神紧相吻合。
加以他深厚的中文功底,因此译来有如神助。
他的文学译品,尤其是译诗,大多具有很强的魅力,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中国翻译词典》257 页)。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宣扬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这些激进的思想在郭沫若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他选择翻译歌德的《浮士德》,是认为当时中国的五四运动很像歌德青年时代的狂飙突进运动,是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变的历史转折时期,是反对封建束缚和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文化运动。
20 世纪20 年代前期,浪漫主义对我国文坛影响巨大。
郭沫若是受惠特曼影响最大的中国现代诗人,曾被称为“中国的惠特曼”。
惠特曼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对个性解放和自我的张扬,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的信念,都是和“五四”前后的时代精神,和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革命要求相适应的。
郭沫若是新文学积极浪漫主义的主将,他的译论自然也带有这一色彩。
然而,受他当时文艺思想中宗派主义和唯心主义成分的影响,郭沫若的翻译理论也含有这样一些消极因素。
[文学,翻译,创造性,其他论文文档]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精品源自数学科摘要:文学的翻译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把厡作者的意图艺术地传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作者那样如身临其景,有同感同悟,是译者在理解、解释原文基础上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对译文创造性叛逆的理解和反应的过程,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叛逆的限度与可接受性必须符合以下及格标准:符合知识的客观性,遵守理解的合理性、文本解释的普遍有效性,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可接受性一、文学翻译是创造性叛逆(一)文学翻译的创造性。
任何翻译,不管是一般的日常翻译、科技翻译,还是文学翻译,其本质其实都是把一种语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信息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但是文学翻译区别于其他翻译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文学翻译不是机械的去堆砌语言,而是为了给读者带来能够领略异国风情和不同民族文学的“创作”工作。
然而,已有的翻译实践表明,现有的文学翻译作品和文学翻译要达到的要求始终存在这一定的差距。
(二)文学翻译的叛逆性。
如果说,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那么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就是反应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
但是,这仅仅是从理论上而言,在实际的文学翻译中,创造性与叛逆性其实是根本无法分隔开来的,它们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
因此,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提出了一个术语——“创造性叛逆”(CreativeTreason),并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最根本的特点是:“它把原作引入了一个原作者原先所没有预料到的接受环境,并且改变了原作者原先赋予作品的形式。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意义是巨大的,正如埃斯卡皮所说:“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指语言);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论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
及美学效果 等层面进行能动 的阐释和建构 而完成 的创造 性 翻译行 为。 在《 译介学》 谢 天振(9 9将译者 的创造性叛逆概 括 中, 19 )
3 创造 性 叛逆 的研 究价 值和 意 义
文学翻译 中的误译 多数是无意识 型的 ,属 于文化性质
为两种情 形 : 意识 型和无意识型 , 有 又进 而将其具体 表现归
纳 为个 性化翻译 、 译与漏译 、 误 节译与编译 以及转译 与改编
四种 类 型 。
的误译 , 它们 在很 大程度上是 由于译者对原作 的误读所致 。
这 种类型的误译往往是 由于译者对原 作文化背景缺 乏深入 了解 ,或是出于对某一领 域知识 的缺 乏也就是 文化 障碍造 成的。可以说 , 叛逆 性” 其“ 多于“ 创造 性” 与创造性 叛逆的 。 精 神实质并不吻合 ,无 意识 误译反 映了译者对异 质文化的
论翻 译 过 程 中 的创 造 性 叛 逆
陈 丽琼
( 汉 大 学 东湖 分校 外 国语 学 院 武
中图分类号 : 1 . H3 9 5 文献标识 码 : A
湖北・ 武汉
40 1 ) 3 2 2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2 1 7 0 1 7 — 8 4 2 1 3 — — 2 0 2
命 题只限于语言环境 和语 言外壳转换层 面 ,同时 又与解构 主义翻译观 中的 “ 文不是对原 文的模仿 与复制 , 是原 文 译 而
的再生 ” 的观点相吻合。
谢 天振 在其《 介学 》 书中指 出: 文学翻译 中的创造 译 一 “
性 表 明 了译 者 以 自己 的艺 术 创 造 才 能 去 接 近 和 再 现 原作 的
翻译理论概要-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及叛逆
由很简单,林纾的中文文笔比哈葛德的英文文笔 高明的多。(钱钟书:1984)
• 文学语言的含蓄性和模糊性译者所处的时代 文化历史时期不同,个人思维习惯和生活经 历不同,会产生不同版本的译文。
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 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 ——卞之琳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
翻译是一个和语言有关的活动,而语言 又深深植根于和它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文化 之中,所以,译者本身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则 必然带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案例
许渊冲先生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译文如下:
“I live upstream and you downstream, From night to night of you I dream. Unlike the stream you ‘re not in view, Though both we drink from River Blue.”
案例——散文诗
A Red Red Rose —— Robert Burns O,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 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翻译因为通常被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意。
但是近些年来,这种看法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
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
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
在由Ann Beylard-Ozerfoff等大主编的题为《翻译者的策略与创造性》一书中,就有专门文章来讨论翻译与创造性的问题。
在谈论翻译的创造性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界定什么是创造性。
该书中有关文章对创造性行为的认定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性指一个人产生新的或原创思想、艺术创造的能力O。
一个创造性的构想一般定义为这样一种构想,它是"有新意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其所出现于其中的情景有用或合适"。
2.创造性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定义,它指把原先存在的一些构想以新奇的方式加以组合。
3.一种学科的规则与约束,不仅不与创造性对立,而且还使创造性成为可能。
每一件音乐作品的创作都不能超出音符系统的范畴。
一个文学作品,即使它是标新立异之作,也总是要符合它所成文语言的语法规则。
但须在掌握了某一学科规则之后,方有可能来打破这种规则,这又是一种体现,创意的方式。
4.创造性行为还可以界定为一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形式。
5.翻译的过程是将源语转变成为目的语的过程。
这一转换过程导致一个新的文本的产生,这个新文本在内容上虽与原作相同,但却是一个崭新的作品。
从这一点上说,这就是一件创造性的作品。
它是在词、句、语义三个层面上重构信息的结果。
语言结构重组的程度越高,这个转换过程的创意便越大。
应该说,以上五点对创造性与翻译关系的看法是相当有道理的。
其中第三点与第五点更有说服力。
笔者还在另一本欧洲最新出版的翻译研究的论文集中看到对这两点的扩展性讨论,而且似乎可以说是对翻译创造性本质迄今为止最具揭示性的讨论,因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将其核心内容作如下陈述:提起翻译与原著创作,一般人会产生两种想法。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实现翻译的创造性。
我们将首先界定“创造性叛逆”的概念,明确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揭示创造性叛逆在翻译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如增强译文的表达力、丰富译文的文化内涵等。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翻译的创造性。
我们将总结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期对文学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创造性叛逆是一种独特且必要的现象。
这并非是对原文的背叛,而是翻译者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融入自身理解、审美和文化背景,对原文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这种叛逆,实际上是翻译者对原文的深度解读和个性化表达,使得译文在保持原文精神的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期待。
创造性叛逆体现在翻译者对原文语言、结构、风格、意象等多个方面的处理上。
在语言层面,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对原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转换,使得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在结构和风格层面,翻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在逻辑和风格特点,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将原文的精神和韵味完整地传达给读者。
在意象层面,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对原文中的意象进行恰当的转换和再现,使得译文在保持原文意象的更加贴近目标读者的审美体验。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体现了翻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然而,这种叛逆并非无章可循,它需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违背翻译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因此,翻译者在进行创造性叛逆时,需要充分考虑原文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以及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期待,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学翻译的目的,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翻译中的创新与自我表达当我们探讨文学翻译时,我们不仅要语言的转换,还要其中所涉及的创造性叛逆。
这种叛逆性并非对原作的背叛,而是翻译者在理解和表达原作时的创新和个性化。
关键词: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翻译者,理解,表达文学翻译并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要求翻译者在理解和表达原作时展现出独特的创新。
创造性叛逆,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允许翻译者在忠实于原作的同时,通过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创造性叛逆的背景创造性叛逆最早由意大利作家安东尼奥·布奇奥里提出。
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表达会受到个人背景、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忠实于原作,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再创造。
创造性叛逆的主体创造性叛逆的主体是翻译者。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原作,还要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原作的意义和精神。
创造性叛逆允许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观点、情感和理解,从而使译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创造性叛逆的结论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鼓励翻译者在忠实于原作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化,使译文更具创新和生命力。
通过创造性叛逆,翻译者不仅可以传递原作的意义和精神,还可以通过译文向读者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视野。
然而,创造性叛逆并不意味着随意篡改原作。
翻译者在进行创造性叛逆时,仍需尊重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以避免对原作的误解或歪曲。
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翻译者应尝试找到一种既能表达原作精神又能体现自己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语言。
创造性叛逆还要求翻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
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储备,翻译者才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充分理解和表达原作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在总结中,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翻译策略。
它鼓励翻译者在理解和表达原作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化,从而使译文更具创新和生命力。
论翻译的创造性-最新文档资料
论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创造性翻译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艺术。
之所以说它是一门艺术,和翻译本身具有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发扌车其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阐释和再现。
旨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来再现原作中的精神内涵与意境风貌。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写道: “翻译与其说是出自原作之生命,不如说是出自其生命的延续。
”。
“译者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翻译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翻译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随意的更改和延伸。
翻译的创造性要始终以原作为依据。
因此翻译中的创造也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创造。
正如英国诗人莱德顿所比喻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翻译的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一)词义的延伸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词典中的意思放到另一种语言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翻译过来, 放到具体语境中,会出现意思不通的情况。
这时候就要求对英语某些词语的语义进行适度的延伸。
如以下的情况:例1: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
名词deficit 在词典上意思是“赤字”,“亏损”或“逆差”。
但放在上面的句子中,显得很生硬,读起来很拗口。
因此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在句中译为“短缺”。
例2:The man was lured to north London house and secretly filmed in a compromising position with the woman.这位男子被(一女人)引诱到北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
他与这个女子在一起有卿卿我我之嫌的情景被人偷偷地拍录下来。
英语中单词compromise 常常可以作“妥协”,“损害”讲,也可以表示“放弃”,“改变”,“修正”,“修改”的意思。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创造性叛逆”这一术语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Robert Escarpit 提出的。
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系统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
此前,法国文学家瓦莱里用“创造性误解”一词指出过这种想象,“允许对作品作千种解释”。
更甚的是早在1917年,文学史家朗松就在“在法国文学发展中的外国的影响作用”一文里提出“重要的不是原模原样地照搬外国文学及其思想,而只是汲取于我们有用之处。
至于我们对外国文学的理解正确与否,这无关紧要”。
将创造性叛逆的命题介绍到中国的是谢天振教授于1992年撰写的《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在2000年出版的《译介学》中,他进一步阐述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明确提出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叛逆性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
本文根据谢天振在《译介学》里提出的创造性叛逆这一命题,分析创造性叛逆与文学翻译的关系。
从符号学,文化语言以及译者的主体性这三方面阐述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不可避免性。
正确理解了创造性叛逆,译者就能在充分发挥主体性因素的同时把握创造性叛逆的限度,以便在最大范围内达到翻译目的并取得良好的文学,文化及社会效应。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文学翻译的定义和过程解释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拟对创造性叛逆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从符号学和文化差异这两方面分析创造性叛逆的不可避免性。
根据相关学者在这一命题上的研究,结合各种题材的文学翻译的实例,分析创造性叛逆四种类型的正反面作用。
通过对比忠实和主体性,论述译者要如何把握创造性叛逆的限度。
AbstractThe term “creative treason”was first coined by Robert Escarpit, the French sociologist, who states that translation is always a kind of creative treaso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translating is complicated and 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steps: comprehending and expressing. These two processes are creative, which determine the unavoidability of creative treason.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unavoidability from two angles: semiology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Creative treason is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by Professor Xie Tianzhen: individualized translation, mistranslation, omission, and translation editing. Individualized translation include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mistranslation consists of unconscious mistranslation and conscious mistranslation; translation editing, to some extent, is a kind of omission. Faithfulness is the first principle that the translator has to consider; however, creative treason is a conscious conduct made by translator to achieve specific goals either for being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or for satisfying the target reader. According to the examples, the author will illustrate these contradictions and conclude the methods to control the limit of creative treason.“创造性叛逆”这一术语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罗伯特•埃斯卡尔皮提出的。
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摘要】翻译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在西方,翻译通常被看作一种“创造性的叛逆”。
本文旨在用若干个实例透析《生死疲劳》里习语的翻译,其切入点是在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的视角下“译者的叛逆”。
本篇论文的实例以中国的四字成语翻译为主,以其他的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为辅,对译者为什么要这么译、为什么不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 不忠漏译误译一、引言《生死疲劳》是我国当代“乡土寻根文学”作家莫言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它让莫言登上了写手们的最高荣誉殿堂——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习语在《生死疲劳》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译者在翻译时候,多数采纳了以译者为主体的“创造性叛逆”翻译观。
“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最早源自于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他说过“如果愿意承认翻译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背离,那么那个使人恼火的翻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艾斯卡皮,2002)”。
文学翻译其中的奥秘深不可测,“对于比较文学而言,文学翻译中的“不忠”尤其具有研究价值”(谢天振,宋炳辉,2008:45)。
二、以实例分析《生死疲劳》里习语的漏译及误译案例一:源文本:又一想,被斗争被清算被扫地出门被砸了狗头的地主村村皆有,屯屯不虚,普天之下,千百万数,难道这些人都做了恶事遭此报应不成?(莫言,2012:36)目标文本:…whose “dog heads”were beaten bloody,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them,and I wondered…?(Goldblatt,2008:29)分析:中文写作中,通常会用排比或者重复的修辞手法来加强语句气势,划横线的句子即是体现此功效,强调被批斗枪毙的地主阶级比比皆是。
更深层次地,笔者读出了西门闹怒气填胸,感叹世道变态扭曲的强烈情感,以及西门驴对其妻子和儿女的怜悯和歉意。
译文中,译者漏译了“村村皆有,屯屯不虚,普天之下”,只是轻描淡写地将“千百万数”译成“thousands and thousands”,不作强调。
翻译的特征概念
翻译的特征概念翻译的特征概念是指翻译过程中所具备的特点和特征。
在不同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翻译的特征概念往往会有一些差异,但基本的特征概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语言中介性:翻译是一种将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中的信息的过程。
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同时具备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转达源语言的含义和表达形式。
2. 文化转移性: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还涉及到跨文化的转移。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个概念或者事件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将源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转换为目标语言中的相应内涵和方式。
3. 可信度与准确性:翻译的特征之一是准确性和可信度。
译者需要尽可能地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含义和信息,以确保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翻译结果。
翻译的准确性不仅仅体现在语言文字上,还包括对文化内涵、特定领域知识和语境的准确理解和表达。
4. 忠实性与自由度:翻译既要忠实于源语言的原意,又要具有一定的翻译自由度。
译者需要在保持源语言含义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语言习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自由翻译,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习惯和理解。
5. 可读性与可译性:翻译应该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即翻译结果需要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和美学要求。
同时,翻译也需要具备高度的可译性,即能够被其他译者理解和转换为其他语言。
6. 创造性与创新性:翻译虽然是一种再现和转换的过程,但也涉及到一定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在某些情况下,源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可能无法直接转译为目标语言,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语言表达习惯,进行适当的创造性处理,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习惯和理解。
7. 双向性与一致性:翻译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包括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换,也包括从目标语言到源语言的逆向转换。
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保持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一致性,以确保翻译结果能够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含义,并且能够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双向的交流和理解。
论翻译的创造性
论翻译的创造性作者:王慧然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2期摘要:翻译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上文字的转换和对应,而是以遵循忠实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艺术和思想的锤炼和再现。
没有创造性,翻译就不能称为为一门艺术。
关键词:翻译;创造性翻译;语言转换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91-01一、翻译的创造性翻译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艺术。
之所以说它是一门艺术,和翻译本身具有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阐释和再现。
旨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再现原作中的精神内涵与意境风貌。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写道:“翻译与其说是出自原作之生命,不如说是出自其生命的延续。
”。
“译者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就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翻译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翻译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随意的更改和延伸。
翻译的创造性要始终以原作为依据。
因此翻译中的创造也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创造。
正如英国诗人莱德顿所比喻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翻译的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一)词义的延伸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词典中的意思放到另一种语言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翻译过来,放到具体语境中,会出现意思不通的情况。
这时候就要求对英语某些词语的语义进行适度的延伸。
如以下的情况:例1: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
名词deficit在词典上意思是“赤字”,“亏损”或“逆差”。
但放在上面的句子中,显得很生硬,读起来很拗口。
因此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在句中译为“短缺”。
例2:The man was lured to north London house and secretly filmed in a compromising position with the woman .这位男子被(一女人)引诱到北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
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及其产生因素
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及其产生因素摘要:翻译是一种是不可避免的创造性的叛逆。
翻译本身的特点,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翻译创造性叛逆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翻译;创造性叛逆;原因;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纵观古今中外的翻译实践,不难发现,人们赋予翻译的目标与翻译实际达到的结果之间总存在着一些差距或矛盾。
如:“love me,love my dog”译为“爱屋及乌”,而非“爱我就爱我的狗”。
笔者认为这正是翻译创造性叛逆的一种表现。
一、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法国社会学家埃斯卡皮定义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1]。
谢天振则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这种叛逆表现在形式上就是翻译中的删减、添加和意译。
”[2] 他认为翻译具有两重属性:创造性和叛逆性,两者密切联系。
前者表明译者在翻译中的主观努力,而后者则是译者为了达到其主观愿望而对原作的一种客观背离。
此外,我国的文学大师郭沫若也说过“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有可能超过创作。
”[3]可见,在翻译中,无论是译作胜过原作,还是译作不如原作,这些现象都是翻译的创造性与叛逆性所决定的。
但无论怎样创造和叛逆,译作毕竟要以“信”为前提,完全脱离原作的创造和叛逆是对翻译的创造性和叛逆性的误解和歪曲。
所以应区别对待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分清楚是好的创造还是不好的创造。
段俊晖[4]将创造性叛逆定义为忠实性创造和叛逆性创造:“译者主观上尽可能地准确把握原文,客观上也就体现了原文风貌的创造性为忠实性创造;译者有意歪曲原文,或虽主观上试图忠实原文,实际上歪曲了原文的创造为叛逆性创造。
”笔者对这一点深表认同。
实践证明,翻译的创作性叛逆的意义是巨大,它使得一部又一部的文学杰作得到了跨越地理、超越时空的传播和接受。
对其产生原因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笔者认为,翻译创造性叛逆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创造性翻译是一种通过重新创作原文的内容和形式,以达到表达不同语言之间意义和美感的技巧。
它要求译者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艺术修养,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和文化资源,使翻译作品具备创意和独特性。
创造性翻译的目的是通过创新手法和独特的视角,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习惯和文化背景。
译文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更要在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叙事结构等方面进行创作,增添艺术感和个人特色。
创造性翻译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
首先,译者需要对原文有深入的理解和解读,把握住原文的核心思想、情感和美学特征。
其次,译者需要有丰富的目标语言词汇和表达手段,能够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和句式,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
此外,译者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准确把握目标语言读者的审美偏好和文化需求,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编。
创造性翻译可以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例如,通过对原文进行增删、增补、改写或替换等操作,使译文更加优美、流畅和富有艺术感;通过运用比喻、暗示、转化、引申等修辞手法,使译文更具韵律感和诗意;通过运用口语化、方言化、古文化等语言形式,使译文更接近目标语言读者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环境;通过改变叙述结构、时间顺序、视角等手法,使译文更具有想象力和创意。
总之,创造性翻译是一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需求和目标语言读者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创造性翻译既是一种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学术探索。
它通过创新和改进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实现翻译的艺术再创造和文化再生产。
创造性翻译可以使译文更具有个人风格和社会价值,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推动文学和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和发展。
综上所述,创造性翻译是一种创新的翻译方式,要求译者具备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素养,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和文化资源,提供创意和独特的译文。
创造性翻译可以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习惯和文化背景,并增添艺术感和个人特色。
论翻译的创造性
应该极力保 留和 传达 符号 所具有 的这 三种 不 同关 系 。不 过在实际操作 中, 内容 或者 意义 的不 变不是 绝对 的 , 只是
不就 意味着叛逆。运用相关理论 , 结合 实例分析创造性在翻译 中与叛逆和 忠实之 间的内在联 系。
关键 词 : 翻译 ; 创造性 ; 忠实; 叛逆
中图分类号 :09 H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4—58 2 1 )6—0 2 0 17 84(0 2 0 16— 2
意义 ) 的三大关系 。第一 , 符号 与符 号所 指实物 间的关 系 ,
T n t o s n e r a e to l n , e h u a d y as r o o g
S ie t a ez he d y,s ie t e ho . ez h ur
无法表达出原文的真实意思 。由此可见 , 翻译离 不开创造 。
2 O u d y t e ry fry u a d o n a h y p e . n S n a h y p a o o n n Mo d y te r y
细究这两种看法 , 本文认 为 : 文 的种 种调 整 , 是为 译 都
了更好地 忠实 于原文 。忠实并 不是死 搬硬套 , 间也需要 其 创造 。那何 为忠实?创造是 否意味着 叛逆 ?
著名 学者 和翻译家杨绛说 过 : 反正一切 翻译理 论 的指
导思想 , 无非 是把原作换 一种文字 , 照模 照样的表达 , 文 原 说什么 , 文也 说什 么 , 文怎 么说译 文 也怎 么说 。这 可 译 原
从古诗文翻译看翻译的创造性
从古诗文翻译看翻译的创造性论文摘要:在许多人眼中翻译只是“学舌的鹦鹉”,“作者的传话筒”,译文只是换一种语言对作者的文章进行“拷贝”或“复制”。
实际上,翻译并不仅仅是直译那么简单,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译者根据译入语的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作。
关键词:古诗文翻译创造性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译文并不是与原文完全对应完全一致。
特别是一些古代文体的翻译,更涉及到文体格式以及一些古典词句的要求,因此想只依靠直译来翻译这些文章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译文的再创作,以更符合译入语的文化特征。
那么,如何进行创作呢?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理解、比如这一段话:“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容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初读这一段文字,我们大概都会以为这是我国近代某位大师的原创作品。
但实际上这是王佐良先生翻译的培根先生(Sir Francis Bacon)的随笔《谈美》(Of Beauty)的一部分。
请看培根的原文:Virtue is like a rich stone, best plain set; and surely virtue is best in body, that is comely, though not of delicate feature: and that hath rather dignity of presence, than beauty of aspect.如果直译这段文字的话就会变成“美德就像是富裕的石头,最平坦最好;而且自身的美德会是清秀,不必要面容精致,高贵的仪态比外表的美貌更重要。
”显然这种译文不仅没有表达出原作者的意思,而且译入语的规则和特征,译入语国家的读者也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
而我们从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中看,译文不仅准确、忠实的传达了原作的内容,而且在风格方面也做到了与原作高度近似:凝练、流畅、古色古香。
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引言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门跨国交叉的人文学科,旨在探寻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点和联系,进而为跨文化交流提供启示。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同时也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因为译者需要面对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差异。
本论文将就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进行探讨,以期对翻译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第一部分:翻译的挑战翻译作为一项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其目的是让读者能够理解原作的意义和精神。
然而,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挑战。
1.语言差异在进行翻译工作时,翻译人员需要面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己的文化和语言特点,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将一个文本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同时还需要考虑语言之间的差异,包括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
2.文化差异文化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的,因此,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将一个文本的文化内涵转化到另一个文化中,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3.文学差异文学风格、色彩等方面对比较文学研究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翻译人员还需要掌握目标语言的文学风格、特点和解释方式。
第二部分: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翻译中的叛逆行为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必要的,因为译者需要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将源语文本转化为目标语文本。
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翻译过程中增加或删除某些内容有时候,翻译人员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增加或删除一些内容,以确保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的口味和文化背景。
例如,“茶杯犬”在英语中是一种品种独特的狗,但在中国文化中,它是一种流行的小狗品种。
因此,在翻译中,翻译人员可能会将其翻译成“狮子狗”。
2.为翻译结果增加注释注释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工具,可以使翻译结果更加准确和信息量更充分。
翻译人员可能会增加一些注释来解释一些生僻的文学、历史或文化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翻译的创造性
摘要:学界一般认为翻译需要强调忠实,否则翻译就意味着背叛。
针对这种现象着重分析了翻译的创造性,因为创造性是翻译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创造是为了更好找忠实于原文。
仅仅形式上的对等并不意味着忠实,形式上的不对等也并不就意味着叛逆。
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实例分析创造性在翻译中与叛逆和忠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翻译;创造性;忠实;叛逆
一
翻译过程中的忠实性是译者的向往,因此有人认为原文的意思在翻译中不应进行处理,任何的添加都是不允许的。
也有译者说,翻译就如一面镜子,文中总会有译者的思想和感情,这就要求译者藏起自己的思想,抵制自己的感情,将原作的思想内容全部译出,不做任何变动,否则就是叛逆者。
正所谓“翻译者即叛逆者”。
细究这两种看法,本文认为:译文的种种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忠实于原文。
忠实并不是死搬硬套,其间也需要创造。
那何为忠实?创造是否意味着叛逆?
著名学者和翻译家杨绛说过:反正一切翻译理论的指导思想,无非是把原作换一种文字,照模照样的表达,原文说什么,译文也说什么,原文怎么说译文也怎么说。
这可说是忠实的定义。
他同时认为在
翻译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无规律可循。
这实际就涉及到了翻译中的创造性。
美国诗人庞德也曾用“忠实”指代原文意义上的以及对原文氛围上的忠实。
也就是说翻译要考虑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判断其意思,不能将其独立出来。
即所谓的“决定并翻译”。
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是无处不在的。
失去了创造,一味的“忠实”,有可能使译文晦涩难懂,反而无法将原文的精华译出。
比如,西方早期《圣经》就是因为过度的忠实而无法表达出原文的真实意思。
由此可见,翻译离不开创造。
二
如果从符号学视角分析翻译中的创造性,即可看出创造性的重要性。
符号学研究的是形式(即符号)与内容(即意义)的三大关系。
第一,符号与符号所指实物间的关系,即所指意义;第二,符号与使用该符号的人之间的关系,即语用意义;第三,同一符号系统内符号与符号间的关系,即内部意义。
正因为符号所具有的这3种不同关系,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极力保留和传达符号所具有的这三种不同关系。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内容或者意义的不变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意义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善于牺牲才能善于保留,必须有意地牺牲些东西,以便将原文中更加重要的东西传达出来。
p2.OnSundaytheyprayforyouandonMondaytheypreyonyou.
星期天他们祈祷你的幸福,星期一他们欺盗你的财产。
这2个例子优先考虑了节奏、押韵、谐音、双关词形和语法结构等,以求完全准确的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同时与原文的修辞保持一致。
3.Youarealad,youare,butyouareassmartaspaint,Iseethatwhenyoufirstcamein.
你还是个小孩子,可是非常机灵,你进来时,我就看出来了。
在这个例子中,原文的形象没有保留。
因为原形象的保留不仅无法清楚的表达原文的含义,反而会使读者摸不着头脑。
这就需要上面提到的“牺牲”,因为“翻译不是简单机械的复制原文内单独要素,而是有意识的选择表达原文各要素的各种手法的复杂过程。
”(廖七一,2000:160)再如:
4.Whenyousaidthatwhathechieflylacksisself-discipline,youhitthenailrightonthehead.
你说他主要是缺乏自己约束的能力,真是一针见血。
(陈文伯,
2005:137)
由上可见,原文的形象在习语翻译中一般都不太容易保留,因为这些形象好比不同的符号,属于两种符号系统,要通过某种转换才能有意义。
于是就出现了翻译中原文形象的转换或者遗失,这实际是翻译的特性所在,也是创造性在翻译中的重要显现与作用。
三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则更加呈现出创造性在翻译中的必要性。
奈达认为接受者即读者是翻译的服务对象,因此要评判译文的质量好坏,不仅要比较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是否一致,最主要的是必须要看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是否和原文的接受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基本一致(NidaandTaber,1982:202)。
如果不一致,就要对译文加以适当变化以取得同样的反应。
例如:
1.Itwasanoldandraggedmoon.
原译:那是一个又老又破的月亮。
改译:这是一弯下弦残月。
(范仲英,2004:88)
原译若直接采用原文的“old”和“ragged”,在译文读者中就无法产生和原文读者同样或相似的共鸣,不如改译的形象传神。
2.Agoodconscienceisasoftpillow.
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译文读者是无法接受原文形象,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相似的共鸣的,必须进行转换。
因为“翻译的对应不是建立在原词词汇的对应的基础上,而是从双方的语用功能和意义相当的角度出发来替换的”(廖七一,2000:246)
3.如今,作个大丈夫也有他的难处。
譬如吵嘴,你就是有理,却也只能装着无理,拱手告降。
Oneoftheembarrassmentsofbeingagoodhusbandtodayisthatyouarenotpermittedtodefendyourselfinaquarrelandhavetogodownonyourkneespretendingthatyouarenotontherightside.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拱手做辑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色。
原文的“拱手”表示退让。
如果译文不做变动,译文读者就会由于不了解中国文化而无法将这里动作与告饶和让步相联系,因此译文改译为“godownonyourknees”,以便最大程度的传达出原文的意思。
4.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Alover’sDreamJinChanxu
Oh,drivethegoldenorioles.
Faroffourgardentree.
Theirwarblingbrokethedreamwherein.
Myloversmiledtome.
由于不同语言诗歌的形式大多不同,诗歌的翻译有些就只能放弃形式的对等而采用功能对等。
该诗的译者采用了省略、添加等方法通过功能的对等传译了原文的意思,而不是着重形式上的对等。
如,译文用“smiledtome”取代了“到辽西”,同时省略了意义重复的“莫教枝上啼”。
这是因为译文读者对“辽西”的寓意不一定了解,用这种灵活的表达比直译更能传神。
另外,译文也很押韵,如“tree”和“me”,表达了原文的意义和神韵。
由此可见,创造性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
通过对翻译中创造性的分析,可以看出:翻译要做到忠实离不开创造性,创造性并不就意味着叛逆。
理想的翻译不是对原文死抠字眼,亦步亦趋,貌似忠实,实为背叛,这样的翻译会使译文晦涩难懂,有时甚至让人不知所云。
好的译者应该紧跟作者的意思,在原文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对原文进行必要的创造,从而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特点和文化。
这种创造是翻译中不可少的,它使得译文能具有原文的神韵。
当然,这里所说的创造是以原文为基础,不是无原则的。
否则,它便成了叛逆。
参考文献:
[1]NidaEA,CharlesR.Taber.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82.[2]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3]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彭卓吾.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1998.
[6]袁琼.功能翻译理论维度下的翻译失误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