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汇总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江苏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汇总
苏苑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类型一:分析景物(环境)
一、常见题型
1.景物(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2.景物描写的手法。3.景物的寓意。
二、知识点汇总
1.分析景物特点:景+特点+意境2.分析景物作用:
(1)社会环境: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②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③揭示社会关系;④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⑤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②交往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③渲染营造烘托氛围,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换转或展开情节,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⑤设置悬念,激趣,产生波澜;⑥烘托表现人物心理、性格,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暗示人物命运;⑦景与人的映衬。
3.景物描写的常见手法(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手法),主要有:
①各种修辞;②衬托;③视听动静声色各种感觉等;④白描;⑤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等。
4.景物的寓意:双关含义,表面(本义)义、象征义、比喻义等。
三、题型示例
例1:(2010江苏卷)《溜索》溜索阿城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参考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例2:(2011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
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参考答案:(1)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
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2)表现人物: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
②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
③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例3:(2014南通二模)《早餐》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独特的山区晨景,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参考答案】(4分)从低到高(或由近及远),从视觉、内心感受等角度描写,运用比拟、比喻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类型二:分析人物形象
一、常见题型
1.分析人物形象。2.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
二、知识点汇总
1.分析人物形象:①关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提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刻画人物的手法:①正面、直接描写,如肖像、神态、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等;②对比、衬托或烘托。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或烘托。
三、题型示例
例1: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13.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实际上是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
答案: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2:(2015 全国新课标卷)《马兰花》
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近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例3:(2008 江苏卷)《侯银匠》
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要花轿早有打算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类型三:分析作用
一、常见题型
1.细节描写的作用。2.人称的作用。3.开头和结尾的作用。4.写某人物、某事件的作用。5.构思特点及作用。
二、知识点汇总
1.细节描写:细节本身的内容,所反映的人物性格特征、情感、心理等;为情节发展作铺垫;细节与主题的关系;使故事情节更真实细腻,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
2.第一人称:故事的见证人,线索作用,使文中的人事更具真实感,借“我”的感触提示主旨,通过“我”的情感态度突出人物形象。
第二人称:与散文相类似,注意结合情节、人物、主旨来分析。
第三人称:突破第一人称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什么,拉开了与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
3.开头与结尾:与散文类似,注意结合情节、人物、主题来分析。
4.构思方面:扬抑、前后对照、造成县念、埋下伏笔、增加情趣、突出人物性格、加强抒情效果等。
5.其它方面:照应、引出、铺垫、对比、为情节发展提供依据、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关键词:照应铺垫对比情节人物主题
三、题型示例
例1:(2008 江苏卷)《侯银匠》
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顾按,此题答案似不甚通顺,方家宜斟酌之)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例2:(2010江苏卷)《溜索》
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思维轨迹】作用题,但角度单一,难度较小。文章中的牛之所以充满恐惧感,就是因为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此属侧面表现。而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战战兢兢”的“我”,这是映衬;二是勇敢无畏的领队和汉子们,这是反衬。在答题时注意不要遗漏其中任何一方面。【参考答案】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例3: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
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答案: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例4:(2012 江苏卷) 《邮差先生》
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要准确解答此题,就要理解这句话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从表层意义看,这句话是小城天气给邮差先生的感受;从深层看,是邮差先生对小城生活的感受。因为这里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因而“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不只是写出了邮差先生对小城天气的满意,更写出了他对小城生活的满意,言语之中透露出邮差先生对小城深深的爱。作为全文的结句,这句简短、抒情,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类型四:分析小说题目
一、常见题型
1.小说题目的含义。2.小说题目的作用。
二、知识点汇总
1.含义:一语双关、反讽,分析本义,文中的比喻义或引申义或比喻义,注意要与人物形象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