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背景下的高校与城区互动策略研究——以武汉东湖高新片区为例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陈建安,李燕萍,吴绍棠摘要: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合作能力、合作模式、合作环境、合作开放度、合作成效等方面,剖析了产学研发展的现状,从价值取向、产业联盟、成果转化、合作区域揭示了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的对策.关键词:两型社会;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简称“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尤其是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高新区成为了试验区中的试验区,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挑战。
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高新区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展望,为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1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无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高新区管委会,都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1产学研合作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规模与质量,是产学研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高新区培育了一批卓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截至20__年底,注册企业达到12784家,经营活跃企业有8000多家。
其中,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达到72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达到720家[1]。
随着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重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主体意识增强。
例如,凯迪电力、华中数控、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研发并产业化了大批新产品或新技术.高新区汇集了42所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始终注重科技与经济结合,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
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机械、电子、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化优势;武汉大学在本地转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测绘、化学化工、水电利设备及生物医药等行业;武汉理工大学在机电、汽车、材料等专业转化能力较强;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优势集中在畜牧、养殖、生物等专业方面[2].高新区汇集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关于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一、现状分析1.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背景东湖高新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之一。
该区域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上的优势,拥有国内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环境和产学研合作机制。
而随着国家对高新区的政策倾斜、企业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逐步成为推动该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目前,东湖高新区有大量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其中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
这些机构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为该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该区域的企业也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根据实际需求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
3.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优势在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具有以下优势:(1)产学研体系相对完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广泛参与,可以有效地整合产业资源;(2)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强大的人才优势,可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3)强调市场主导,注重技术转化和成果落地,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4)密切配合政府政策,依托政府的支持推进产业创新,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高项目的影响力。
4.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在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资源配置不均衡,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交流合作不够;(2)研究成果以学术成果为主,产品开发不够;(3)缺乏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4)企业的研发投入不够,技术转化速度较慢。
5.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建议在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注重分享资源;(2)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注重技术转化;(3)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机制;(4)深化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
008.高校典型校园空间与周边老旧社区共享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两所高校对比为例
高校典型校园空间与周边老旧社区共享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两所高校对比为例贺慧,林小武摘要:高校校园空间的开放与共享对提高周边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宜居性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本文以武汉市两所典型高校校园空间为例,通过问卷预调研、基础文献分析以及实地调研方法,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对两所典型校园空间形式进行对比,从道路网结构、校园环境特色、校内师生活动特征以及活动设施布置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两所高校校园空间开放的可行性,最后从空间开放方式与管理措施两方面制定校园的开放策略。
关键词:典型校园空间,老旧社区,开放共享0引言2016年2月份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已建成的住宅小区与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引发全民热议。
在我国,高校校园作为一种典型的单位大院,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社区,规划针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手段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已建成的住宅小区与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是存量规划的体现,也是社区开放发展的主流趋势,研究其开放性显得十分重要。
高校作为教育设施用地,拥有丰富的使用服务设施,目前服务对象只是针对校内师生,而在国外大多数高校校园是对社会全体开放,社会全体人员可以共享高校的文化、景观、交通等设施。
高校校园实现开放,并不是《意见》中提出的简单开放内部道路,而是实现其内部更多的其他服务设施与城市居住者共享,增加城市服务设施数量与体验,同时对提升城市的生活宜居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相关研究进展国外开放式大学校园格局比较常见,开放式大学校园环境是国外规划设计的主流,在丹下健三、贝聿铭等国际知名建筑大师的规划作品中都能得到体现。
反观国内大学校园建设,更多的建设模式是封闭式的“大型社区”。
学者何镜堂(2002年)[1],吕斌(2002年)[2]早在新世纪之初高校建设的炽热期就意识到要注重大学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
然而受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大院”建设体制的影响,国内学界对高校校园与城市互动开放的研究,在近15年也是寥寥少数。
国际视野下校城融合内涵解读及空间策略研究——以武汉“大学之城”核心区总体规划为例
国际视野下校城融合内涵解读及空间策略研究——以武汉“大学之城”核心区总体规划为例罗文静,李海军摘要:作为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大学已全面融入全球城市竞争与合作网络。
受到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国内外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纵向回顾国内外校城互动发展历程、横向比较其空间互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解读校城融合的内涵意义,从育人、育产及育城等维度分别构建目标分项及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校城融合的空间策略。
为助推武汉“大学之城”建设计划,进一步发挥其科教资源优势,以武汉“大学之城”核心区为例,对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空间路径提出探索性思路。
关键词:大学,大学之城,校城融合,创新,武汉作为地方性知识生产的重要基地,大学已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重大基础设施,并全面融入全球城市竞争与合作网络。
诸如硅谷、波士顿、剑桥、牛津等城市,依托世界一流大学与周边区域的良性互动逐渐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核心节点。
随着全球创新资源向亚太地区的加速转移,上海、北京等城市将建设全球创新中心提高至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通过发挥杨浦知识经济区、中关村等智力密集区的带动作用,从而提高自身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节点能级。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武汉承担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重大责任。
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武汉长期以来试图将自身雄厚的科教实力转换化区域创新竞争力。
2016年,“大学之城”被列入武汉市创新“十大计划”之一;2017年,武汉市十三届党代会提出“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争创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圣地”的目标要求。
作为武汉“大学之城”核心区(图1),洪山区是全市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在校大学生等智力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①,然而目前正面临着科教产出本地贡献率不足,高端产业转换率较低及交通拥堵、配套设施短缺等校城融合度较低问题。
为此,通过横纵向分析比较国内外高校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历程及空间特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解读校城融合的内涵,从而对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空间路径提出探索性思路。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A b tac : s d o he a a y i fGa h o y h o e n ntc n h l n s ̄ 一unvest e e r h i tt e c o e ai n t e lz s r tBa e n t n l sso me t e r ,te g v r me a ep i du t i ri y—r s a c nsi o p r to o r a ie ut
中 图分 类 号 : 3 1 G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0 9 2 — 0 2 0 1 0 — 3 8 2 0 )4 0 1 — 5
经 过2 多年 的发眨 , 湖高 新 区( 0 东 简称 “ 高新 区” 在 产 ) 学研合 作领 域取 得 了很 大进 展 , 但依 然 面临诸 多 困境 。尤
学研 合作 能 力的 重要 体现 。 高 新 区 培 育 了 一 批 卓 有 实 力 的 高 新 技 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业 。截 至
2 0 年 底 , 册 企 业 达 到 1 8 家 . 营 活 跃 企 业 有 80 0 08 注 27 4 经 0
的试 验 区 , 产学 研合 作面 临新 的挑 战。 文基 于调研 数据 , 本 对高 新 区产 学研 合作 进 行 系统 的梳 理 、 总结 和展 望 , 制 为
陈 建安 , 燕萍 , 绍 棠 李 吴
( 汉 大 学 中 国 产 学研 合 作 问题 研 究 中心 , 北 武 汉 4 0 7 ) 武 湖 3 0 2
摘 要 : 着 两 型 社 会 建 设 的 推 进 , 湖 高 新 区 的 产 学 研 合 作 面 临 新 的 机 遇 和 挑 战 。从 合 作 能 力 、 作 模 随 东 合 式 、 作 环 境 、 作 开 放 度 、 作 成 效 等 方 面 , 析 了产 学 研 发 展 的 现 状 , 价 值 取 向 、 业 联 盟 、 果 转 化 、 合 合 合 剖 从 产 成 合 作 区域 揭 示 了产 学研 合 作 存 在 的 问 题 , 出 了促 进 高 新 区 产 学 研 合 作 深 入 发 展 的 对 策 。 提 关 键 词 : 型 社 会 : 湖 高新 区 : 学 研 合 作 两 东 产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共性机制与差异分析——以国内十家高科技园区为例
收稿日期:2023-08-20作者简介:孙良顺(1986-),男,江苏灌云人,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及区域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HMSJ0017)。
第56卷 第6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1月 Vol.56 No.6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Nov.2023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共性机制与差异分析———以国内十家高科技园区为例孙良顺(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 要:深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是保障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创新主体缺乏、协同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等问题。
本文选取入选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十家试点园区为研究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研究发现:(1)培育创新联合体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这需要增强创新主体的多样化和协同度。
(2)通过优化政务环境、要素环境、政策与法治环境以及服务环境等,可以提升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3)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制定战略规划,通过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建设开放式格局,夯实区域协同创新资源基础。
不同地区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上存在一定差异,各地区在进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时,应根据资源禀赋状况,在推动主体多样化、要素环境优化以及跨区域协同等方面采取差异化策略。
关键词:协同创新;共性机制;差异;高科技园区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23)06-0078-07 一、引言守正创新是突破发展瓶颈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
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产业园区和高校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业园区依托产业优势和外部环境,聚集了一批具有优质研发能力和专业技术的高端人才,而高校则是产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两者的协同发展具有互补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产业园区与高校的协同发展,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一、构建协同发展平台实现产业园区与高校的协同发展,需要构建一种具有协同效应的平台。
这个平台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并能够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和深入合作。
对于产业园区而言,可以通过打造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等载体,吸引高校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促进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顺利开展。
对于高校而言,可以借助产业园区的平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获取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动力。
二、搭建技术转移体系技术转移是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对于促进产业园区与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技术转移体系应当包括技术路演、技术交易、技术评估等环节,以便能够更好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三、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产业园区面向市场,需要一批能够胜任企业创新和战略发展的高级人才;而高校则需要培养一流的科研和教学人才。
产业园区和高校应当加强联合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将高校优秀人才引入到产业园区,开展实际的创新项目实践,提高人才的实践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高校也可以借助产业园区的平台,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四、破除政策壁垒政策是推动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各级政府应当通过加强政策协同和创新机制,提高协同发展的效益。
特别要注重破除现有的政策壁垒和规范,为合作双方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只有充分激发双方的创新活力,才能推动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事业的快速发展。
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意义和策略
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意义和策略摘要: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愿景;有利于提高社区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
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需要地方高校与社区树立相互依托协同发展的思想观念;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建设和行政管理手段发挥主导作用;需要社区在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需要地方高校主动反应与介入社区教育。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是社会所有教育机构、教育力量的协同教育活动,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社区所有成员提供的教育服务。
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上海真如中学与周边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是我国第一个社区教育机构。
2001年至2007年,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教育部先后确定了四批共有114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从2008年起,教育部又开展了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工作,截至2014年,在全国评审认定了84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在社区教育扎实推进的过程中,中小学校和社区的双向互动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比较深入,而高校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却相对滞后,绝大多数地区处于相互割裂和各自为战的局面。
关于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也刚刚起步。
这不利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不利于高校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拓展生存空间,提升自身竞争力;也不利于社区教育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加强内涵建设,丰富内容,提升水平,解决自身发展的瓶颈。
一、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意义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有利于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和拓展;有利于高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盘活和整合。
“校地融合,协同共生”视域下民办高校与城市融合路径研究
“校地融合,协同共生”视域下民办高校与城市融合路径研究作者:赵男男李嘉龙来源:《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2年第04期摘要:校地融合是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分析民办高校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提出校地融合发展原则,从顶层设计、产业对接、资源共享三方面探讨民办高校与城市的融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校地融合;民办高校;资源共享;共建共享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2)04-010-05目前,经济全球化、教育现代化、文化多样化稳步推进,区域间的竞争日益体现在人才与教育方面。
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民办高校和城市在经济建设、人才集聚、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协同共生、相互促进关系。
校地融合本质是基于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区域内知识、社会、信息以及物质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各类要素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新的资源优势,实现校地协同同生、发展的目的。
在学术领域,部分学者就校地融合问题展开探讨,何宗錡指出校城融合的本质在于新旧动能转换,融合路径为建立融合机制、明确目标、建立合作平台[1]。
倪鹏飞等基于亚洲564个城市的调查结果,分析耦合协调度与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实证结果显示高等教育和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协调度更高,需积极促进城市与高校合作共赢[2]。
在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多是聚焦于公立高校与城市的融合,忽视了民办高校的重要作用,民办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基于城市融合视角探讨民办高校和城市融合路径问题。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要求校地融合朝着更高维度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校地融合还不够顺畅,存在顶层设计不佳、需求对接不准、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
因此,需挖掘人才、科研、文化、创新等要素间的契合点,制定完善合理的民办高校与城市融合路径,实现城市与高校的协同良性发展。
一、民办高校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高校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受到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影响,高校在发展中,也会从校园规划、校园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城市经济与空间布局。
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园区案例分析报告
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园区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基本概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指性质和功能相似的一类地域组织,即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一定地域内的相对集中,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技术产品,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我们把这类科技——工业综合体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
世界各国高新区呈现千姿百态,名称也不尽相同,有的称为科学园、技术园、科技园、研究园、发展园;有的称为工业园、科学工业园、科技工业园、高技术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带;有的称为科学城、技术城、文化学术研究城;有的甚至根据园区的技术开发内容和地理位置特点而称为硅谷、硅山、硅岛、硅廊、硅漠、硅原等等。
2.高新区发展历史美国是高新区的发祥地。
1 951年美国在东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兴建了占地只有5O英亩的斯坦福研究园(S t a n f o r dR e s e a r c h P a r k),开创了世界高新区的先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斯坦福研究园为起点,逐步形成了今日闻名于世的硅谷。
与斯坦福研究园起步发展的同时,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地区从林肯实验中心,沿128号高速公路两侧也出现了几百家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公司。
如今,这一半环形走廊地带已有700家与计算机相关的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基地之一。
到1992年在美国的5O 个州中有42个州建立了科学园、技术园、工业园等258个。
法国:1969年开始在南方城市尼斯附近筹建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学城,经过2O多年的建设,该科学城现己成为重要的国际性高科技中心;1983年法国开始筹建法兰西岛科学城,它是一个典型的科研、教学和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此外,还分别兴建了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布列塔高技术园,以航空航天技术为主的图卢兹科学园,以电子技术、计算机为主的格勒诺布尔(G r e n o b l e)高技术区等各种类型的高新区。
英国:具有几百年学术研究传统的剑桥大学是英国创办高新区的先行者。
浅析地方高校与社区互动关系问题
浅析地方高校与社区互动关系问题作者:李薇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2期摘要:地方高校与社区共建和谐社区既是高校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与社区互动的机制保障、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武汉工程大学与社区互动现状为例,提出了相应完善措施和建议,从而为我国地方高校与社区互动的完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区;互动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187-01一、前言如何借助创新性知识,构建高校与学习型区域之间的新型关系,如何更好的促进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用?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正是关于高校与社区新型互动关系问题,并且以武汉工程大学与社区互动现状为例来进一步分析探讨高校与社区新型互动关系。
二、高校与社区互动理论机制及条件地方高校与社区互动,是指高校与社区和社区成员、机构、组织之间的双向交流和合作关系。
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因此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交换理论和结构功能理论的视角,构建出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的运行机制模型,可以有效提升地方高校与社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的效率,切实推动社区教育建设①。
地方高校与社区的充分需要多方面的机制保障,双方积极主动的互动有利于激发所有成员参与互动的激情与愿望;双方发挥资源互补的优势有利于达到资源整合的效率最大化;而双方互动经费的落实能有效保障合作项目的正常展开;健全的互动载体能使双方无障碍的沟通交流。
反之,则不利于高校与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三、高校与社区互动现状—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绝问题严重困扰着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程。
据以往关于湖北省武汉市学校与社区互动现状的调查显示,学校负责人在学校与社区互动方面从理想到现实存在较大落差。
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
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1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设计的宏观构想协同创新是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有效协作,获取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优势,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③高职校企合作在推进协同创新方面,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企业规模大小、专业特性和可利用的资源等。
(1)打破利益分割局面,建立“产业集群式”的协同创新机制。
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建立产业集群,围绕地区产业发展特色,企业性质发展专业,开展教学活动,或着进行科研创新带动新型产业发展,使得与地区产业相关联的学校、企业及其其它机构形成关系紧密的产业网络,并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有效协作等渠道,加速知识生产与知识运用的过程,获取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优势,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集群内企业由于行业相关、地理接近,专业化分工合作频繁,沟通交流的机会和渠道会大大增加,校企合作才能更深入地发展。
比如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这里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生物、环保、高端装备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五大产业的产业集群,辉瑞公司、华大基因公司、药明康德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加速了光谷生物城的建设;以数控机床、清洁能源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较好基础;在高技术服务业领域,光谷软件园、光谷金融港、光谷创意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化载体建设迅速,集聚了一批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和原创型中小企业,形成了武汉光谷“资本特区”和“人才特区”的两大特征。
④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以光谷为核心的周边职业院校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改革,也为职业院校的就业带来优势。
同时,各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活动,又将助推产业的完善。
各主体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以白身的需求和目标、资源和优势为导向,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赢互利”的原则,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的结合与互动,共同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改革创新。
同时,光谷产业集群式的发展,又产生了一种集群式的文化影响力。
政产学研结合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的研究__--__以武汉光谷为例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屎。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酬猁日期:山小年f佣乙,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茨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叮解窍日期:幻f守7胡咱日期:冽严7娟厂日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回童诠塞握交后进卮!旦坐生;旦=生;旦三生筮查。
论文作者签名:名卅昴踅日即f与年7L爪/日导师签名:4f猖旋日期:bf勺年f乙月丫日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目录摘要...……………-AbstI.act (Ⅱ)一、绪论00QOIDQolimollaogOgOD000……m…………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协同创新内涵与意义……………………………………………………··12.产学研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潜力…………………………………………··13.中国光谷力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34.国内外研究现状…………………………………………………………一4(二)研究内容与方法…………………………………………………………41.研究内容……………………………………………………………………42.研究方法…………………………………………………………………··5(三)论文创新点………………………………………………………………5二、政产学研结合是武汉光谷区域协同创新的核心动力……...…··6(一)区域协同创新需要政府引导……………………………………………6(二)武汉光谷区域协同创新需要政产学研结合……………………………6(三)武汉光谷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探讨……………………………………7三、政产学研结合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现状与需求分析…………………………·8(一)政产学研结合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现状………………………………81.湖北战略地位不断增强…………………………………………………·.82.武汉区域发展优势不断提升……………………………………………·-83.光谷己形成品牌优势……………………………………………………”9(二)政产学研结合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需求分析…………………………91.战略地位的增强需要发挥科教优势……………………………………~92.政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优势………………………………“93.协同创新才能深度融入光谷……………………………………………。
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策略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源泉,为区域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而区域产业的发展则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应用场景,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优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为区域产业提供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创新,从而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探索,能够为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
同时,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能够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
(三)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高等教育能够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所需的各类人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
(四)增强区域竞争力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能够形成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系统,提升区域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流入。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一)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在专业结构和技能水平上与区域产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区域产业急需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短缺,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二)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和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
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难以真正应用于产业实践。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与产业的协同发展相对较好;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与产业的结合不够紧密,制约了区域的发展。
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发展研究——以武汉商学院与沌口街宁康园社区为例
( 1 ) 高校服务社 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高校与社 区存在紧 都要保持 自身的独立性 ;非营利性表明高校与社 区教育互动 密的联 系。高校解决社 区居 民的就业和需求问题 ,以服务社 发展是具有互利性 的,因而在教育互动发展中存在着互 帮互 区为主要 目的。任何高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当中,高校学 助 的关 系 , 相 互 补 充扶 持 、 共享、 双赢, 因此 具 有 非 营 利性 的特
英 美 在 高 校 与 社 区 教 育互 动 发 展 上 的研 究是 较 全 面 和 深 社区互动 的行为应具有互利性 、 自主性、 非营利 性和 自愿性 四
入 的,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英 国的牛津大学与社 区互动发 种特点。 互利性即是 高校 的资源与社区的资源能够相互补充,
展形成 了“ 牛津 模 式 ” : 空间上, 牛津大学与社区密不可分; 管 高校能够 为社 区提供科学技术、 文化 、 设施服务, 通过高等教 理体制上 , 城 市居 民 的 日常 管 理 工作 都 有 大 学 参 与 管 理 ; 经 济 育 为 社 区培 养 有 利 于 社 区政 治 、 经济、 文 化 等 方 面发 展 的高 素
好地推动两者互动发展, 实现力量的互补和 共赢 。 1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 . 1国外研 究现 状
区 生 活 品质 的提 高 具 有 正 面 贡 献 。
2武汉商学院与沌 口街宁康 园社 区互动发展的尝试
刘志忠 ( 2 0 1 0 ) 在《 高 校 与社 区互 动 探 析 》 中认 为 : 高 校 与
上 ,牛津大学对地方经济影响是显著 的。美 国的社 区学院则 质人才, 而社区也可 以为高校提供一个社会实践 、 社会管理锻 是服务 型高校 , 它的开放度 、 共享程度 和实用性更高 。其互动 炼人才的一个 平台;自主性意味着无论是高校还是社 区都需
协同视域下高校与社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二者协同发展中依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共享意识较低;协同合作的方式单一;协同合作的稳定性缺少保障;社区教师资源贫乏等问题。
本文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如:开放高校物质教育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开放社区企事业单位,共享教育实践资源;地方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进行支持;共享高校教师资源;建立社区合作中心和高校实践基地。
关键词共享高校社区教育协同策略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i原versities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on//Kou QiongjieAbstract The collaborate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arning-oriented society.But in the collaborated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such as low consciousness of edu-cation resource sharing,single methods of collaboration and co-operation,a lack of guarantee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collaboration and cooperation,and insufficient teach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such as opening up university material resources and online education resources to the society,opening up community-owned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and shar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re-sources,support from local governments in terms of policies and funds,sharing university teaching staff,establishing communitycooperation centers and university practical bases.Key words sharing;universities;community education;collabora-tion;strategies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到“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高校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
高校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
周彪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22(21)13
【摘要】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地方高校不仅为地方政府部门提供智力支持,并且在区域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和高新尖科技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使地方高校的改革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相一致,地方高校理应在办校精准定位、学科调节、产学研相融合和体制机制建设等层面做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一致的改革创新,才可以使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洽,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总页数】2页(P85-86)
【作者】周彪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东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兼论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2.解读“协同创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战略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3.资源富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新视角——评胡健等著《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4.书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新地标
——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5.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兼论西北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协同背景下的高校与城区互动策略研究——以武汉东湖高新片区为例1沈乐,赵丽元摘要:知识经济的发展慢慢凸显了高校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的优势,高校的功能也由简单的知识传播,转变为通过知识创新来服务社会。
区域协同的背景下,高校的发展理念和城市的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立足新背景对两者互动形式进行再探讨。
本文以武汉东湖高新片区为例,分析了产业互动、交通互动、设施互动现状及特征问题,同时立足区域协同背景探讨了基于双三螺旋理论的产学研互动形式、基于街区开放制度的交通互动形式、基于社区共享的设施互动形式,提出纳入公众关注和可持续维度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产业互动策略、构筑分散融合和微循环的道路互通策略、完善设施互动机制的资源互享策略。
关键词: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东湖高新,策略研究1.引言1.1研究背景刘易斯·芒福德曾指出“高校使得文化贮存,传播和交流,以及文化创造和发展。
”[1]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类正逐渐向知识型社会迈进,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方式也由传统要素转变为创新要素。
区域协同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的现实途径和重要来源,对于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教重地,武汉市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而东湖高新片区内高校众多,是产学研的集聚地,对研究高校与城区互动是一个很好的样本。
由于高校的校园整体规划涉及总规层面、控规层面、城设层面等各方面,因此往往被视作一个“微缩城市”。
[2]笔者研究发现,国内的高校范围和布局虽各不相同,但都由或虚或实的边界进行阻隔,造成校园与城区割裂的现象普遍存在。
而且由于校园往往位于中心区且占地面积较大经常导致周边道路拥堵,增加交通压力。
校园的各种设施资源也存在着利用不均的现象(特别是假期时段),造成城市整体资源的浪费。
因此需要立足于区域协同的背景,对高校与城区互动的形式进行研究和再梳理,使得高校逐步向城市开放,参与城市发展。
1.2高校与城区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校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连。
自最初的高校在城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51408246;绿色校园评价意见——地域差异视角下的华中地区绿色校园评价建议与思考,基金号:LSFZ1601市中产生,两者就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经济、物质、社会三个层面:经济层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生于高校运行的过程,直接拉动校园周边的就业、消费等。
另外是高校知识的溢出效益,即产学研过程,利用学科优势进行知识创新。
[3]物质层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空间上,往往表现为高校周边的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方面。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高校也对城市结构的优化以及城市化的进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社会层面的关系主要指高校作为城市的社会组织机构,高校和城区资源实现共享,为城市营造一个开放、包容和多样性的小区。
2.东湖高新片区高校与城区互动现状2.1产业层面的互动现状及特征2.1.1产学研互动现状东湖高新片区产学研互动主要有高校自办企业、技术转让、校企合作组建研发中心、技术研究院、产业联盟、孵化器等形式。
(1)高校直接转化东湖高新片区内高校通过自办企业完成自身优势学科部分科技成果的转化,如由华中科科技大学成立的华中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已形成了具有产业链连接、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高科技企业群,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本化——科技成果”的良性循环。
武汉工程高校工大集团成立于2011年,负责学校商业门点及科技孵化器的经营和管理等,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表1东湖高新区自办企业情况资料来源:百度搜索(2)技术转让2014年4月,武汉将科技成果转让处置权完全下放至高校,最大限度调动高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目前,存在许多技术成果转让平台供技术成果进行转让,如武汉科技成果转让公告服务平台、科易网技术交易平台、科惠网成果转化公告平台等。
(3)校企合作形式①合作构建研发中心东湖高新片区现状研发中心主要由企业主导建立,这些研发中心主要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并与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研发中心基本位于高校周边或内部,形成以合作为主的产学研转化形式。
②合作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东湖高新片区现状产业技术研究院以高校院所为主体成立了8家。
主要依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市政府,研发平台覆盖生物、太阳能、光电子、智能装备等,通过拓展产业平台、搭建孵化平台等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产业技术研究院大部分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和光谷生物城内,呈现与高校相对独立分布的态势。
③合作构建产业联盟产业联盟是基于政府的主导下的区域协调创新的专门性组织和面对面的模式,依托华中科技大学、邮电研究院、东新管委会等,覆盖激光、物联网、风电等领域,推进区域协同创新。
表2东湖高新区高校产业联盟基本状况数据来源:武汉东湖高新区统计年鉴(2010)图1东湖高新区技术研究中心分布图2东湖高新区高校技术研究分布④高科技产业孵化器东湖高新区内现状孵化器的运作模式也在不断发展。
从最初的主要倾向于单一的劳务性服务的职能,如为相关商家提供基础设施、咨询、代办金融业务等,到现今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
截至目前,高新区共建有孵化器13家,已孵化科技项目2000多项,覆盖了电子信息、光电、新能源等方面。
2.1.2产学研互动特征(1)高校学科优势互补,产学研多元化东湖高新片区各高校学科建设呈差异化发展且特色专业优势明显。
例如华中科技的优势专业偏向工学,如机械、电子、光通信等;中国地质高校偏向地质学研究,如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武汉工程高校偏向于化学等。
(2)校企合作模式多样化,而高校成果转化率仍然较低东湖高新区现状校企合作包括了研究中心、研发中心、产业联盟、孵化器等,然而仍存在技术成果转化率低、转化难的问题,且转化成果大量外流,武汉地区企业承接的转化项目不足20%。
笔者分析原因可知高校层面上平台建设不稳固,研发重科研轻转化,重量轻质,没有与企业真正接轨,没有主动向企业采集信息,了解企业的现实需求。
政府层面上的引导作用也发挥不够充分,产业、税收、金融政策优惠力度和法律保护不足。
资金层面投入不足,科技成果的科学研究、中间实验和规模化生产三个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只为1∶0.7∶100。
表32014年武汉东湖新区各高校产学研转化情况资料来源: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图3东湖高新区内高校科技园孵化器分布(3)高校陷入人才流出困境,产学研后备力量不足武汉市作为科教强市,向来被称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每年培养数十万高校生,但是学生们成才之后却都纷纷离开了这个摇篮。
分析东湖片各高校2015届毕业生(鉴于可比较性,笔者基于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就业情况可知地域流向分布来看,北上广和中部四省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地区,占总数的35%以上;华中科技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共有17%留在湖北省,而中国地质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共有19%留在湖北省。
表42014年武汉东湖新区高校毕业生去向资料来源:2015年高等学校毕业学生调查报告2.2交通层面的互动现状及特征2.2.1东湖高新片区交通现状东湖高新区城市道路网现状基本形成“四纵四横”的交通骨架,东西向联系交通较少,东部道路网密度较低,道路支路网也较缺乏,未形成系统,并且道路网主要分布在高校集中区域。
然而东湖高新区高校在往往围占大面积的区域,导致周边交通只能绕行,进一步致使城区的交通拥堵现象。
南北向(纵向)主干道有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和光谷一路,东西向(横向)主干道有珞喻路、雄楚大道和南湖南路。
三环线作为城市快速路,图4东湖高新区道路现状图能快速联系武汉市其他城区。
2.2.1交通互动特征(1)高校界面封闭,道路交通开口较少现状高校多呈封闭界面,校区和城区间建立由实体的边界阻隔,高校往往出于安全性和管理性的需求,在校区的四周仅仅只开设几个出入口来满足校区与外界交通联系,交通互动联系较弱。
如华中科技高校占地466公顷,仅仅只有五个车行出入口,分别位于南北部,东西方向的出入口较缺乏;中国地质高校校区属于道路割裂型,三个校区相对独立,一共开设6个车行出入口;中南民族高校沿南湖分布,两面临路,共开设4个车行出入口。
图5华中科技高校、中国地质高校、中南民族高校出入口示意(作者自绘)(2)交通衔接不畅,校内外潮汐式堵车东湖高新区内高校和企业现状呈集聚趋势,并倾向于直接与现状主干道相连,如民族大道/鲁磨路上坐落了中国地质高校、华中科技高校、武汉纺织高校等五所高校,其中这五所高校都在民族大道上开了车行出入口,校区车流量和城区车流量都涌入了此主干道,导致民族大道频频出现堵车情况,进而也导致校区出入口处的堵车现象,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造成校内校外潮汐式堵车。
(3)高校路网脆弱,互动增加交通压力高校现状路网与城市路网差别较大,城市车流较大,路网承受能力较强,而高校路网主要以学生需求为主,道路较窄并且分级较模糊,步行道不独立,依附于车行道。
宽度以10~11m 为主。
校区现状交通设施主要分为校车、教师和部分学生机动车、自行车,而交通互动中大量的车流涌入高校,增加了校区道路的压力,高峰时期甚至造成了人车冲突以及自行车与机动车的冲突,并且造成噪声和环境污染。
部分道路拥堵现象严重,道路宽度不足。
图6沿民族大道高校分布(作者自绘)图7高校道路宽度示意2.3设施层面的互动现状及特征2.3.1设施配套现状分析东湖高新区内现状公共设施较贫乏,文化设施只有科技会展中心、光谷书城等,现状医疗卫生用地较少,多为散布的小型医院与诊所,缺乏大型的组团级医院,目前较大型医院仅有湖北中医院和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公共体育设施大量集中在学校和企业中,主要有光谷体育训练基地,国家政策的投入使得社区体育设施在不断完善中,但仍不能满足巨大的社区需求。
而高校的资源配套设施往往较丰富,包含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一般都包含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体育馆、艺术馆、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软资源往往包括师资力量(全校共享,包括听课、辅导、咨询)、图书馆信息资源、学术交流活动等。
表5武汉东湖新区各高校配套设施情况资料来源:百度搜索整理图8东湖高新区公共设施现状图通过对高校设施使用频率进行调查问卷,发现高校内使用频率最高的设施有食堂、校园超市、图书馆,图书馆也存在使用的时差差异,即暑假使用频率较低;而高校生活动中心和体育馆使用频率较低,一般为开设活动之用。
校园内菜市场由于主要使用人群是老师,所以使用率也不高。
2.3.2设施配套互动特征(1)高校部分设施资源正逐渐实现与城区共享大众对于设施配套的较大需求与学校丰富且较为空闲的资源往往会形成对比,因而设施共享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体育设施方面,目前部分高校体育场地、大型场馆等设施采用付费制、申请制正逐渐对公众开放,例如华中科技高校新建立的西区操场实行付费制网球场的共享使用模式;食堂就餐方面,中国地质高校最先提出外来人员增收20%的食堂管理费的就餐制度,既满足了资源共享又保障了食堂的正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