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ps全球定位系统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gps全球定位系统规范篇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xx)不合理之处a:最近遇到一个关于规范上的问题,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上有这么一个规定,静态基线处理时,关于基线弦长中误差,固定误差a与b只能采用仪器的标称精度,问题随之而来,如果某些不良商家给自己的标称精度很高,比如5+1,而旧规范可以引用10+1,旧规范容易通过精度评定,而新规范就太难了。
新规范那岂不是太坑人了吧?新规范要求是这样的旧规范要求是这样的太坑人了,不管bcde级,都得按照仪器标称精度来评定,很不合理。
如果这么考虑问题的话,今后的一级或者二级导线就不是按照固定的相对误差来评定了,而是与仪器的标称精度有关了。
如果真这样的话,说不定低精度的仪器可以通过精度评定,高精度仪器测得的导线成果反而通不过了。
毕竟,仪器鉴定单位并没有对商家的标称精度a与b给出具体的鉴定数值,或者对商家提供的标称精度给出合理与否,真是与否的结论另外,规范允许在基线处理时运用商家的提供的随机处理软件,而很多随机处理软件本身就有很多致命性错误。
这再次让不良的仪器厂家钻漏洞,夸大自己仪器标称精度的同时,商家开发出来的软件又低门槛地允许通过很多不合格基线通过了精度评定。
b:旧规范就是很合理的,比如c:问题是,新规范中,我就不知道在做d级gps测量时,a与b的具体取值了,按照新规范要求,我使用的仪器不同,a与b的具体取值就会不同。
这样的话,我如果拿到一批仪器,假如商家的标称精度为:a=5,b=1ppm,标称精度很高(但是仪器鉴定单位并没有对商家的标称精度a与b给出具体的鉴定数值,或者对商家提供的标称精度给出合理与否,真实与否的结论。
)仪器的真实精度是这样的:a=10,b=5ppm,这样的话,我用这批仪器在做d级gps控制测量内业精度评定时,运用a=5,b=1ppm,不能通过精度评定;运用真实的标称精度a=10,b=5ppm,我就很容易通过精度评定了。
GPS_RTK测量技术规程1
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PS RTK Surveys1 总则1.1 为了GPS RTK技术在治黄测绘及其它相关领域内推广应用,统一RTK作业方法、仪器使用要求、数据处理方法,特制定本规程。
1.2本标准参照与引用的标准1.2.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1.2.2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1.2.3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1.2.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8016-1995)。
1.3 本规程适用于四等平面以下、等外水准控制测量、放样测量、地形测量(包括水下地形测量)、断面测量,以及当采用RTK技术辅助水文测验、河道冲淤监测时亦可参照本规程。
2 术语2.1全球定位系统(GPS ) 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是由美国研制的导航、授时和定位系统。
它由空中卫星、地面跟踪监控站、和用户站三部分组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
GPS系统的特点是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
2.2 实时动态测量(RTK) Real Time Kinemati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RTK 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
2.3 观测时段Observation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长度。
2.4 同步观测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站或两站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观测。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一种采用卫星导航技术实现空间定位和导航的系统。
为了确保GPS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测量规范。
首先,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GPS测量之前,测量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以确保其具备正确使用GPS仪器和软件进行测量的能力。
其次,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测量之前,对GPS接收机进行校准和检测。
校准主要是确保接收机能够正确解算卫星信号,并能够准确计算位置坐标。
检测主要是通过测量已知坐标的控制点来验证接收机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第三,GPS测量规范要求在选择观测点时,应考虑到可见卫星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避免存在遮挡物的地点,以保证接收机能够接收到尽可能多的卫星信号,并提高测量的精度。
第四,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GPS观测时,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求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同时,要确保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观测,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五,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参数设置。
对于不同类型的测量任务,如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等,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参数设置,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GPS测量规范要求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并提供相应的精度等级,以便使用者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满足其需求。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后处理,如平差、配准等,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GPS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只有遵循规范进行GPS测量,才能获得满足要求的测量结果,并为相关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方案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方案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用于测量和确定交通道路位置、距离和速度的技术。
在道路规划、交通管制、车辆定位和导航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测量规范。
以下是一份针对公路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规范方案。
一、设备要求:1.使用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的GPS接收器。
2.GPS接收器要支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能够同时接收多颗卫星信号。
3.GPS接收器要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并能够快速并准确地定位。
二、测量原理:1.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卫星信号,并通过计算卫星信号的传输时间和接收时间差来确定位置。
2.可使用三角测量原理来计算位置和距离。
三、标志点设置:1.在测量区域内设置足够数量的标志点,以便于进行测量和校正。
2.标志点应遵循标准的地理位置坐标系统,并要求平面坐标和高程坐标的准确性。
四、测量过程:1.进行测量前应进行系统校准,并确保GPS接收器的正常工作。
2.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GPS接收器的稳定和可靠信号。
在隧道、高楼、树木等对信号接收产生干扰的区域,应使用增强型GPS接收器或通过其他方法来增强信号接收。
3.测量时间应选择在天气良好、信号强度稳定的时段进行。
五、数据处理:1.根据测量数据对道路位置、距离和速度进行计算和分析。
2.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异常值和误差,并进行数据平滑处理。
3.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精度要求:1.道路位置的测量精度要求在厘米级别,距离的测量精度要求在米级别,速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在公里/小时级别。
2.针对特定的测量任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精度要求进行调整。
七、成果要求:1.提供定位位置、距离和速度的测量数据结果,以及数据处理报告。
2.测量成果要具备可追溯性,包括测量过程的记录、校正和验证过程的文件。
八、质量保证:1.进行GPS测量的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资格证书。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城市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定位和测量地球表面特定点的技术。
它在城市规划、土地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一套技术规程对GPS城市测量进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1. 术语和定义本规程中使用以下术语: -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由一组卫星和地面接收器组成的系统,用于定位和测量地球上的点。
- GPS接收器:接收和解码卫星信号,并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坐标。
- 城市测量:利用GPS技术对城市地理信息进行测量和定位。
2. GPS测量准备在进行GPS城市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 确认测量目标和测量区域;- 确保GPS接收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在测量区域内设置基准点,作为测量的参考; - 确保有足够的电源和存储空间来记录测量数据。
3. GPS测量步骤下面是进行GPS城市测量的一般步骤: 1. 设置GPS接收器:打开GPS接收器,确保它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2. 收集测量数据:根据测量目标,在不同位置上放置GPS接收器,并进行数据记录。
3. 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滤波、误差校正等,得出测量结果。
4. 结果分析:对处理后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计算距离、角度、高度差等。
5. 结果验证:通过与现场标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GPS测量精度控制为了确保GPS测量结果的精度,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在测量区域内设置多个基准点,以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测量前,检查并校正GPS接收器的偏差和误差; - 对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和平滑处理,以消除测量误差; - 在测量过程中,密切关注GPS接收器的信号质量指标,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 针对特定测量需求,采用不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模式,以提高测量精度。
5. 数据安全和保密在进行GPS城市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测量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 对于涉及敏感信息的测量数据,需要进行加密和权限控制,确保数据的保密性; -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安全的通信通道,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严格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避免非法获取和使用数据。
gps测量规范
GPS测量规范1. 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和时间的系统。
在测量领域,GPS被广泛应用于地理测量和导航任务。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份GPS测量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2. 测量设备和软件要求在进行GPS测量之前,需要确保测量设备和软件满足以下要求:•设备要求:测量设备应具备高精度的GPS接收器,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设备的性能指标应满足所测量任务的要求,如精度、灵敏度、信号跟踪能力等。
•软件要求:使用合适的GPS数据处理软件,确保能够正常接收和处理GPS数据。
软件应具备数据可视化、数据编辑、数据质量评估等功能,同时也应支持导出数据和报告的生成。
3. 测量过程GPS测量的过程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阶段。
3.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使用GPS接收器收集信号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应注意以下几点:•站址选择:选择适合的测量站点,站点应远离可能干扰GPS信号的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时段选择:选择合适的测量时段,避免强烈的太阳辐射或天气条件不佳的时候进行测量。
•数据采集频率: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频率。
3.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校正的过程。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数据导入: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处理软件中。
•数据编辑: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编辑和清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校正:对数据进行校正,包括钟差校正、轨道误差校正等。
3.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数据可视化:利用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包括轨迹图、高程图等。
•数据评估: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精度评估、信号质量评估等。
•数据报告:根据需要,生成数据报告,包括测量结果、误差分析等内容。
4. 结论本文档简要介绍了GPS测量规范,包括测量设备和软件要求、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GPS测量规范国标版本-2001
AA,A级可作为建立地心参考框架的基础。
5
3 AA,A,B级可作为建立国家空问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基础 各级 GPS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式表示,并按表 1规定执行。
式中 一标准差 ,mm; 固定 误差 .mm;
b— 比例误差系数;
1 一 相邻点间距离 ,mm
a= 了矿 十 (b·d ·10 A)2
5.2 各级 GPS测量的用途: AA 级 主 要用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
八 级 主 要用于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 ;
GB/T 18314-2001
B级主要用于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 ; C级主要用于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 D,E级主要用于中、小城市、城镇及测 图、地籍 、土地信息、房产、物探、勘测、建筑施工等的控制 测量
这些高程系统的高程 。 198 0 西 安坐标系及 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4.2 时间系统
GP S 测 量采用 GPS时间系统,手簿记录宜采用世界协调时(UTC)
5 精度分级
5.1 GPs测量按其精度划分为 AA,A,B,C,D,E级 GP S 快 速静态定位测量可用于 C,D,E级 GPS控制网的布设
本 标 准 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
Sp ec ifi cationsf org lobal positionings ystem (CPS)s urveys
GB/T 18314一 2001
1 范围
本标 准 规 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按静态、快速静态定位原理 ,建立测量控制网(简称(GPS)控 制网)的原则、等级划分和作业方法 。
(完整word版)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 总则1.0.1 为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 GPS﹚建立公路工程GPS 测量控制网的原则﹑精度和作业方法,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是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并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的有关规定, 在收集﹑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项目的各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1.0.4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时,应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中规定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等确定相应的GPS控制网的等级。
1.0.5 GPS测量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当公路工程GPS控制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抵偿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高程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1.0.6 GPS测量时间系统为协调世界时(UTC). 在作业过程中,附录D "GPS观测手薄" 中的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时间记录.1.0.7 GPS接收机及附属设备均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1.0.8 GPS控制测量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0.9 在提供GPS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时,应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2 术语2.0.1 基线Baseline两测量标志中心的几何连线。
2.0.2 观测时段 Observation sessionGPS 接收机在测站上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观测的时间长度。
2.0.3 同步观测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对一卫星进行的观测。
2.0.4 同步观测环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三台或三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导航系统,他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准确的位置信息。
为了确保GPS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一些测量规范被制定出来。
以下是关于GPS 测量的一些常见规范:1. 基准站设置:在进行GPS测量时,通常需要同时使用多个基准站来提供准确的位置参考。
基准站之间应该相互独立,距离适当,以避免误差的累积。
2. 接收机选择:选择合适的GPS接收机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关键。
应该选择具有良好信号接收和处理能力的高质量GPS 接收机。
3. 测量程序:在进行GPS测量前,需要先进行仔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包括选择适当的测量方式和测量参数,确保测量站点的稳定性和数据收集的连续性。
4. 数据处理:GPS测量的准确性也与数据处理的方式有关。
应该采用有效的数据处理算法来处理原始GPS观测数据,以获得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5. 控制点布设:在进行GPS测量时,需要布设一些控制点来提供位置参考。
控制点的选择和布设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环境因素考虑:在进行GPS测量时,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山区、城市高楼大厦密集区域等环境下,GPS信号可能会受到遮挡或干扰,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这些影响。
7. 数据验证与校正:为了确保GPS测量的准确性,测量数据应该进行验证和校正。
通常可以采用与其他测量方法相互对照,或者使用已知精度的控制点进行校正。
8. 测量精度评估:在进行GPS测量后,应进行精度评估来判断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可以通过与其他独立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或者计算测量点之间的差异来评估GPS测量的精度。
总之,GPS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确保定位信息可靠性的关键。
遵守上述的测量规范和原则,能够提高GPS测量的准确性,确保定位信息的可靠性。
gps测量规范最新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gps测量规范最新版篇一:gps测量规范20xx目次1范围1范围................................................. ................................................... .. (3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5级别划分和测量精度25.1级别划分25.2测量精度25.3用途36布设的原则36.1基本原则36.2gps点命名46.3技术设计47选点47.1选点准备47.2点位基本要求47.3辅助点与方位点..47.4选点作业57.5选点后应上交的资料58埋石58.1标石58.2埋石作业58.3标石外部整饰68.4关键工序的控制68.5埋石后上交的资料69仪器69.1接收机选用69.2仪器检验69.3仪器维护710观测.710.1基本技术规定710.2观测区的划分710.3观测计划810.4观测前的准备810.5观测作业的要求.811外业成果记录.911.1a级gps网外业成果记录911.2b、c、d、e级gps网外业成果记录9 12数据处理912.1基本要求912.2外业数据质量检核912.3基线向量解算1012.4a、b级gps网基线处理结果质量检核1112.5重测和补测1112.6gps网平差1212.7数据处理成果整理和技术总结编写l313成果验收与上交资料l313.1成果验收1313.2上交资料13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地坐标系有关说明l4附录b(规范性附录)选点与埋石资料及其说明l5附录c(规范性附录)气象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l9附录d(规范性附录)测量手簿记录及有关要求20附录e(资料性附录)归心元素测定与计算23附录F(规范性附录)同步观测环检核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测量技术,建立gps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测量方法、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对地球上的任意一点进行定位和测量的技术。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GPS技术能够提供精确的地理数据,为城市测量和规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为了保证全球定位系统在城市测量中的有效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应运而生。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城市测量中的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和管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规程适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测量工作。
一、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设备的配备在城市测量工作中,必须配备专业的全球定位系统设备。
设备的选购应根据工作需求和精度要求进行,同时应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二、测量人员的技术培训测量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技术培训,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必须具备熟练操作全球定位系统设备的技能,并掌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三、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城市测量之前,必须对测量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规划。
包括确定测量点位,选择合适的定位站点等。
同时还需要对全球定位系统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四、测量过程控制在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中,必须严格控制整个测量过程。
包括设备的设置和校正,数据的采集和存储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天气、天线高度等。
五、数据处理和分析测量完成后,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应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和存储。
并且,必须使用专业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
六、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在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过程中,必须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验证和比对,检查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并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七、测量报告和数据共享在城市测量完成后,必须编制测量报告,并提供测量数据的共享。
测量报告应详细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包括测量点位、定位站点、数据处理方法等。
2019年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doc
1 总则1.0.1 为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 GPS﹚建立公路工程GPS 测量控制网的原则﹑精度和作业方法,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是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并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的有关规定, 在收集﹑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项目的各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1.0.4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时,应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中规定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等确定相应的GPS控制网的等级。
1.0.5 GPS测量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当公路工程GPS控制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抵偿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高程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1.0.6 GPS测量时间系统为协调世界时(UTC). 在作业过程中,附录D "GPS观测手薄" 中的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时间记录.1.0.7 GPS接收机及附属设备均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1.0.8 GPS控制测量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0.9 在提供GPS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时,应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2 术语2.0.1 基线Baseline两测量标志中心的几何连线。
2.0.2 观测时段 Observation sessionGPS 接收机在测站上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观测的时间长度。
2.0.3 同步观测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对一卫星进行的观测。
2.0.4 同步观测环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三台或三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 总则1.0.1 为规定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 GPS﹚建立公路工程GPS 测量控制网旳原则﹑精度和作业措施, 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是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 并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23-92)旳有关规定, 在搜集﹑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旳基础上制定旳。
1.0.3 本规范合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项目旳各级GPS控制网旳布设与测量。
1.0.4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时, 应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中规定旳平面控制测量旳等级﹑精度等确定对应旳GPS控制网旳等级。
1.0.5 GPS测量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当公路工程GPS控制网根据实际状况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抵偿坐标系时, 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旳地球椭球基本参数﹑重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高程系统根据实际状况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1.0..GPS测量时间系统为协调世界时(UTC).在作业过程中,附录."GPS观测手薄.中旳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时间记录.1.0.7 GPS接受机及附属设备均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1.0.8 GPS控制测量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0.9 在提供GPS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时,应执行保密制度中旳有关规定.2 术语2.0.1 基线Baseline两测量标志中心旳几何连线。
2.0.2 观测时段 Observation sessionGPS 接受机在测站上从开始接受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观测旳时间长度。
2.0.3 同步观测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受机同步对一卫星进行旳观测。
2.0.4 同步观测环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三台或三台以上GPS接受机同步观测所获得旳基线向量构成旳闭合环。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第一篇: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一、前言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精准的测量数据作为支撑,而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测量领域。
本文旨在制定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规范全球定位系统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术语和定义1.全球定位系统(GPS):美国导航卫星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用于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
2.基准点:用于建立坐标系的测量点,通常通过较高精度的测量方法确定。
3.测量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标识的已知位置的点,用于确定测量区域内的坐标系。
4.测高仪:一种测量高度的仪器,可通过光学、雷达或声波等方式测量物体高度。
5.精度评定:对测量数据的精度进行评估,通常以标准差的形式表示。
6.误差分析:对测量数据的误差进行识别和分析,以确定错误来源和改进测量方法。
三、测量准备1.测量区域选择选择测量区域时需考虑其大小、形状、地形和遮挡物等因素,并需与测量目的相符。
测量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但应确保测量控制点均落在测量区域内。
2.基准点选择选择基准点时需考虑其位置、高程和稳定性等因素。
基准点应位于测量区域附近,高程应尽量准确,稳定性较好。
3.测量控制点设置测量控制点的设置需要考虑区域大小、坐标系选择和密度等因素。
在测量区域内分布均匀,互相之间的距离不应过大或过小。
4.测量仪器准备测量仪器应经过校准和质量检测,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在测量过程中,应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受到外部干扰。
四、测量方法1.坐标系选择选择合适的坐标系能有效地支持测量任务的完成。
常见的坐标系有(1)地心直角坐标系;(2)高程角度坐标系;(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等。
坐标系的选择应根据测量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
2.测量控制点测量测量控制点的测量应以基准点为参考,通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精度。
测量控制点测量的精度评定应在测量结果基础上进行。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范围本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按静态、快速静态定位原理,建立测量控制网(简称(GPS)控制网)的原则、等级划分和作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局部GPS控制网的设计、布测和数据处理。
2.坐标系和时间系统2.1:坐标系2.1.1:GPS测量采用广播星历时,其相应坐标系为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
该坐标系的地球椭圆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GPS测量采用精密星历时,其坐标系为相应历元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YY。
当换算为大地坐标时,可采用与WGS84相同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
2.1.2:当要求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或其他参考坐标系时,可按坐标转换等方法求得这些坐标系的坐标。
当要求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其他高程系高程时,可按高程拟合、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方法求得这些高程系统的高程。
3.精度分级3.1:GPS测量按其精度划分为AA、A、B、C、D、E级。
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可用于C、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
3.2:各级GPS测量的用途:AA级主要用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A级主要用于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B级主要用于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C级主要用于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
D、E级主要用于中、小城市、城镇及测图、地籍、土地信息、房产、物探、勘测、建筑施工等的控制测量。
AA、A级。
可作为建立地心参考框架的基础。
AA、A、B级可作为建立国家空间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基础。
《全球定位系统GS测量规范》T简介概要
《全球定位系统G S测量规范》T简介概要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简介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代替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测量技术,建立GPS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测量方法、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局部GPS控制网的设计、布测和数据处理。
本标准的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级别划分和测量精度、布设的原则、选点、埋石、仪器、观测、外业成果记录、数据处理、成果验收与上交资料,以及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地坐标系有关说明、附录B(规范性附录)选点与埋石资料及其说明、附录C(规范性附录)气象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附录D(规范性附录)测量手簿记录及有关要求、附录E(资料性附录)归心元素测定与计算和附录F(规范性附录)同步观测环检核。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31586
1总贝y1.0.1 __为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GPS)建立公路工程GPS测量控制网的原则、精度和作业方法,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是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并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 )的有关规定,在收集、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项目的各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1.0.4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时,应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 )中规定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等确定相应的GPS控制网的等级。
1.0.5 GPS测量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当公路工程GPS控制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抵偿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高程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1.0.6 GPS测量时间系统为协调世界时(UTC).在作业过程中,附录D "GPS观测手薄”中的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时间记录.1.0.7 GPS接收机及附属设备均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1.0.8 GPS控制测量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0.9 在提供GPS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时,应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2术语2.0.1 基线Baseline两测量标志中心的几何连线。
2.0.2 观测时段Observation sessionGPS 接收机在测站上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观测的时间长度。
2.0.3 同步观测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对一卫星进行的观测。
2.0.4 同步观测环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三台或三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导航和测量的技术。
为了确保GPS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测量规范。
以下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第一,测量准确性。
GPS测量的准确性是评估其可靠性和可用性的重要指标。
该规范要求GPS测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准确性应达到2.5毫米加上0.3ppm的测量距离,垂直方向上的准确性应达到5毫米加上0.5ppm的测量距离。
第二,测量误差控制。
测量误差是GPS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信号传播误差、接收器误差、大气湿度误差等。
为确保测量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该规范要求在不同测量场景下进行误差的校正和控制,包括使用不同的校正模型、采集多个测量数据和进行误差分析。
第三,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GPS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该规范要求对测量数据进行精确的姿态解算、坐标变换和数据配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第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GPS测量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安装和校准测量设备、进行背景噪声和干扰分析等。
该规范要求对这些准备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文件保存,以备后续的数据分析和验证。
第五,测量数据的验证和确认。
在GPS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验证和确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该规范要求对测量数据进行比对和差异分析,并与其他独立测量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是确保GPS测量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指导文件。
它规定了GPS测量准确性、误差控制、数据处理和分析、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测量数据的验证和确认等方面的要求,帮助用户进行准确和可靠的GPS测量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1.0.1 为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 GPS﹚建立公路工程GPS 测量控制网的原则﹑精度和作业方法,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是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并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的有关规定, 在收集﹑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项目的各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1.0.4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时,应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中规定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等确定相应的GPS控制网的等级。
1.0.5 GPS测量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当公路工程GPS控制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抵偿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高程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1.0.6 GPS测量时间系统为协调世界时(UTC). 在作业过程中,附录D "GPS观测手薄" 中的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时间记录.1.0.7 GPS接收机及附属设备均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1.0.8 GPS控制测量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0.9 在提供GPS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时,应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2 术语2.0.1 基线Baseline两测量标志中心的几何连线。
2.0.2 观测时段 Observation sessionGPS 接收机在测站上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观测的时间长度。
2.0.3 同步观测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对一卫星进行的观测。
2.0.4 同步观测环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三台或三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2.0.5 独立基线 Independent baseline由独立观测时段所确定的基线。
2.0.6 独立观测环 Independent observable loop由独立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2.0.7 自由基线 Free baseline不属于任何非同步图形闭合条件的基线。
2.0.8 复测基线 Duplicate measure baseline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时段的基线。
2.0.9 边连式 Link method by a baseline相邻图形之间以一条基线边相连接的布网方式。
2.0.10 无约束平差 Non-constrained adjustment在一个控制网中,不引入外部基准,或虽引入外部基准但并不产生控制网非观测误差引起的变形和改正的平差方法。
2.0.11 公路抵偿坐标系 Compensation coordinate system for highway在建立公路控制网时,根据需要投影到抵偿高程面上和(或)以任一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的一种直角坐标系。
2.0.12 首级控制网 First class control network为一个公路工程项目而建立的精度等级最高,并同国家控制点联测能控制整个路线的控制网。
2.0.13 主控制网 Main control network为满足公路测设放线或施工放样,在首级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并贯通整条公路的控制网。
2.0.14 天线高 Antenna height观测时天线平均相位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3 GPS 控制网分级与设计3.1 GPS 控制网分级3.1.1 根据公路及桥梁﹑隧道等构造的特点及不同要求,GPS 控制网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四个等级。
各级GPS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规定见表功3﹒1﹒1表3﹒1﹒1 GPS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注:①各级GPS控制网每对相邻点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平均距离的1/2,最大距离不宜大于平均距离的两倍;②特殊构造物指对施工测量精度有特殊要求的桥梁﹑隧道等构造物。
3.1.2 GPS控制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应按下式计算确定:σ=√[a2+(bd)] (3.1.2)式中:σ—弦长标准差(mm);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ppm);d—相邻点间的距离(km)。
3.2 GPS 控制网设计3.2.1 GPS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公路等级﹑线地形地物﹑作业时卫星状况﹑精度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并编制技术设计书(或大纲)。
3.2.2 GPS的WGS-84大地坐标系统转换到所选平面坐标系时,应使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根据测区所处地理位置及平均高程情况,可按下列方法选定坐标系统:3.2.2.1 当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3.2.2.2 当投影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采用公路抵偿坐标系,并可选用下列方式:(1)投影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者1980西安坐标系椭球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2)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3)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3.2.3 GPS控制网采用公路抵偿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时,应确定以下技术参数;--参考椭球及其相应的基本参数;--中央子午线经度值;--纵横坐标的加常数值;--投影面正常高;--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值;--起算点坐标及起算方位角。
公路抵偿坐标系所采用的椭球中心、轴向和扁率应与国家参考椭球相同。
3.2.4 公路路线过长时,可视需要将其分为多投影带。
在各分带交界附近应布设一对相互通视的GPS 点。
3.2.5 同一公路工程项目中的特殊构造物的测量控制网应同项目测量控制网一次完成设计、施测与平差。
当特殊构造物测量控制网的等级要求高时,宜以其作为首级控制网,并据以扩展其它测量控制网。
3.2.6 当GPS 控制网作为公路首控制网,且需采用其它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时,应每隔离5km设置一对相互到通视的GPS点。
当GPS首级控制网直接作为施工控制网时,每个GPS点至少应与一个相邻点通视3.2.7 设计GPS控制网时,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并包含较多的闭合条件。
3.2.8 GPS 控制网由同步GPS观测边构成多边形闭合环或附合路线时,其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5条;--二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6条;--三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7条;--四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8条;3.2.9 一、二级GPS 控制网应采用网连式、边连式布网;三、四级GPS控制网宜采用铰链导线式或点连式布网。
GPS控制网中不应出现自由基线。
3.2.10 GPS控制网应同附近等级高的国家平面控制网点联测,联测点数应不少于3个,并力求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本控制网。
当GPS控制网较长时,应增加联测点的数量。
路线附近具有等级高的GPS点时,应予以联测。
同一公路工程项目的GPS控制网分为多个投影带时,在分带交界附近应同国家平面控制点联测。
3.2.11 GPS点需要进行高程联测时,可采用使GPS点与水准点重合,或GPS点与水准点联测的方法。
平原、微丘地形联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6个,必须大于3个;联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20km,且应均匀分布。
重丘、山岭地形联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是10个。
各级GPS控制网的高程联测应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4 选点与埋石4.1 准备4.1.1在编制技术设计书(或大纲)前应搜集与公路工程有关的以下资料:--测区划1:10000-1:150000地形图;--既有各类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测区的气象、地质、地形、地貌、交通、通信及供电等资料;--路线走向、线位布设、路线设计数据及大型构造物位置等资料。
4.1.2按技术设计书(或大纲)要求,进行GPS控制网技术设计。
4.2 选点4.2.1 选点员应按技术要求进行踏勘,并实地核对、调整、确定点位。
点位应有利于采用其它测量方法扩展和联测。
对需做水准联测的点位还应踏勘水准路线。
4.2.2 点位应选在基础稳定,并易于长期保存的地点。
4.2.3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否则应绘制点位环视图。
4.2.4 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点位距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的距离应不小于400m;距220Kv以上电力线路的距离应不小于50m。
4.2.5 点位应利于公路勘测放线与施工放样,且距路线中心线不宜小于50m,并不大于300m。
对于大型桥梁、互通式立交、隧道等还应考虑加密布设控制网的要求。
4.2.6 GPS控制点需要设方位点时,其目标应明显,便于观测;与 GPS点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且与路线垂直。
4.2.7 GPS控制网的点名应沿公路前进方向顺序编号,并非编号前冠以“GPS”字样和等级。
当新点同原有点重合时,应采用原有点名。
同一个GPS控制网中禁有相同的点名。
4.2.8 选定的点位应标注于1:10000或1:50000的地形图上,并绘制GPS控制网选点图,填写GPS 点之记,点之记格式见附录B。
4.3 埋石4.3.1 各级GPS点的标石均应有中心标志。
中心标志用直径不小于14mm的钢筋制作,并用清晰、精细的十字线刻成直径小于1mm的中心点。
标石表面应有GPS点名及施测单位名称。
4.3.2 GPS点的标石可按附录C预制,亦可现场浇制。
埋设时坑底应填以砂石并固密实,或现浇20cm 厚的混凝土。
埋设的GPS点应待沉降稳定后方可使用。
4.3.3 GPS点位于山区岩石地段时,可利用基岩凿成坑穴,埋入中心标志并浇灌混凝土。
标石顶端外形尺寸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4.3.4 GPS点位于耕作地区时,应埋设于非耕种地上,并露出地面少许;当必须埋设于耕地时,标石顶面应埋设于耕种表土层以下。
对冰冻地区,其埋设深度应大于该地区的冰冻深度。
4.3.5 GPS点位于沙丘或土层疏松地区,应适当增大标石尺寸和基坑底层现浇混凝土的面积与厚度。
4.3.6 当有牢固永久性建筑物可用以设置标石时,可在建筑物上凿孔埋入中心标志并浇灌混凝土,其顶端外形尺寸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4.3.7 利用原有平面控制点时,应确认该点标石完好,并符合同级GPS点观测与埋石要求,且能长期保存。
4.3.8 为特殊构造物而设计的一、二级GPS控制网可视需要埋设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
4.3.9 所有GPS点在埋石处应设置明显的指向标志,并现场绘制交通路线略图,填写点之记。
5 观测5.1 技术指标5.1.1 GPS控制网观测基本技术指标规定见表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