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痈疡剂(方剂学)

合集下载

方剂学名词解释

方剂学名词解释

方剂学名词解释1(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2(理血剂:是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治疗血瘀证和出血证的方剂。

3(臣药:是方中能辅助君药加强其治疗作用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4(反佐服法:是病情严重时,采用寒药热服,热药寒服,以防止药格拒的一种特殊的服药方法。

5(补益剂:是凡用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

6(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7(君药:是方中针对主病或病证的主要方面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8(药汗:是因外感风寒之邪而致营卫不和,在服用桂枝汤后所形成的微汗出。

9(温里剂:是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以祛除脏腑或经络间的寒邪,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

10.固涩剂:是凡以收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以治疗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的方剂。

11.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作用,以疏解邪气、调整脏腑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12.引经药:是能引导方中诸药的药力直达病所的药物。

13.祛湿剂:是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一类方剂。

14.消食剂:是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除痞化积等作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方剂。

( 15(补法:是通过补益、滋养人体气、血、阴、阳,或加强脏腑功能,主治因气、血、阴、阳不足或脏腑虚弱所引起的虚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16.反佐药:是根据病情需要,方中用与君(臣)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17.配伍: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

18.治燥剂:是凡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滋润的作用,用以治疗燥证的方剂。

19.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在表的病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方剂学练习试卷5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方剂学练习试卷5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方剂学练习试卷5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由四逆汤化裁为通脉四逆汤属于()。

A.药味增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药物配伍的变化D.剂型更换的变化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温里剂——四逆汤。

2.下述各类药物属于使药范畴的是()。

A.缓和君臣药的峻烈之性B.消除或减低君臣药的毒性C.协助君臣药的治疗作用D.引药至于病所E.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君臣佐使。

3.桂枝汤中和解少阳的药对是()。

A.麻黄、桂枝B.桂枝、甘草C.芍药、桂枝D.桂枝、生姜E.芍药、大枣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解表剂——桂枝汤。

4.九味羌活汤中不含的药物是()。

A.防风、苍术B.荆芥、秦艽C.细辛、白芷D.细辛、生地E.黄芩、甘草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解表剂——九味羌活汤。

5.败毒散中使用少量人参的主要用意是()。

A.益气生津以滋汗源B.补脾益肺,培土生金C.大补肺脾以复正气D.扶助正气,鼓邪外出E.使祛邪而不伤正气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解表剂——败毒散。

6.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功效的方剂是()。

A.大黄牡丹汤B.温脾汤C.桃核承气汤D.小蓟饮子E.芍药汤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痈疡剂——大黄牡丹汤。

7.麻子仁丸使用于()。

A.阴虚便秘B.血虚便秘C.阳虚便秘D.气虚便秘E.胃热津枯便秘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泻下剂——麻子仁丸。

8.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柴胡、黄芩、甘草、人参B.柴胡、半夏、甘草、生姜C.黄芩、半夏、大枣、生姜D.黄芩、大黄、大枣、生姜E.黄芩、生姜、半夏、芍药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和解剂——小柴胡汤。

9.逍遥散所主证候的病机是()。

A.肝脾不和B.肝郁脾虚血弱C.土虚木乘D.营血虚滞E.阴虚肝郁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和解剂——逍遥散。

10.功效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剂是()。

A.四逆散B.逍遥散C.小柴胡汤D.痛泻要方E.四逆汤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和解剂——四逆散。

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考试大纲2021 执业医师资格综合考试

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考试大纲2021   执业医师资格综合考试
一、概述
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1.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
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
二、活血祛瘀
第十四单元
理血剂
2.桃核承气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生化汤的
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1.咳血方、黄土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
三、止血
候、配伍意义
2.小蓟饮子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
二、和解少阳
2.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
伍意义
第四单元 和解剂
1.逍遥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
三、调和肝脾
义及全方配伍特点
2.四逆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四、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
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
155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概述
清热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伍意义
一、概述
祛痰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二、燥湿化痰
二陈汤、温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
配伍意义
三、清热化痰
清气化痰丸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八单元
祛痰剂
四、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五、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六、化痰息风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
二、解表清里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八单元
表里双解剂
1.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
三、解表攻里
意义
2.防风通圣散的功用、主治证候
156
单元

方剂学精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中医药大学

方剂学精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中医药大学

方剂学精讲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中医药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程钟龄《医学心悟》的八法是:汗,吐,下,和,温,清,涩,补。

参考答案:错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方剂与治法关系的是()参考答案:法从属方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医学心悟》所述治疗“八法”的是()参考答案:涩法4.下列选项中,除哪项外,均是“汗法”的使用禁忌?参考答案:阴虚感冒5.对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症,最适宜的治法是参考答案:汗法第一章测试1.《温病条辨》称银翘散为“辛凉轻剂”。

参考答案:错2.解表剂的治法原则属于“八法”中的参考答案:汗法3.症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者,治当首选的方剂是参考答案:桂枝汤4.配伍体现“六经分治”特点的方剂是大青龙汤。

参考答案:错5.败毒散中的人参是佐药。

参考答案:对6.被誉为“仲景群方之冠”的方剂是麻黄汤。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十枣汤的君药是大枣。

参考答案:错2.具有攻下热结,益气养血功用的方剂是参考答案:黄龙汤3.主治水热互结之大结胸证的方剂是参考答案:大陷胸汤4.麻子仁丸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参考答案:对5.温脾汤的功用是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参考答案:错6.十枣汤的剂型是散剂。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患者咳嗽气急欲喘,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治疗首选方剂是()参考答案:泻白散2.左金丸方中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比例是()参考答案:6∶13.凉膈散的组成中含有()参考答案:调胃承气汤4.体现“透热转气”治法的代表方剂是()参考答案:清营汤5.体现“以泻代清”配伍特点的代表方剂是()参考答案:凉膈散6.体现“火郁发之”的方剂有()参考答案:普济消毒饮;凉膈散;清胃散7.龙胆泻肝汤中清利湿热的药物有()参考答案:车前子;木通;泽泻8.芍药汤中体现“调气则后重自除”的药物是()参考答案:木香;槟榔9.临床使用青蒿鳖甲汤的辨证要点是()参考答案: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脉细数;舌红少苔10.下列方剂中甘草、粳米同用的方剂是()参考答案:泻白散;竹叶石膏汤;白虎汤第四章测试1.主治阴暑证的代表方剂是()参考答案:香薷散2.香薷散的功用是()参考答案:祛暑解表,化湿和中3.患者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剂是()参考答案:清暑益气汤4.暑热气津两伤证,治宜选用竹叶石膏汤。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内补黄芪汤(《外科发挥》)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内补黄芪汤(《外科发挥》)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内补黄芪汤(《外科发挥》)
一、组成
黄芪盐水拌炒、麦门冬去心、熟地黄酒拌、人参、茯苓各一钱(各10克)、甘草、白芍药、远志去心,炒、川芎、官桂、当归酒拌,各五分(各6克)。

二、用法
作一剂,水二锺,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三、歌括
内补黄芪地芍冬,参苓远志加川芎;
当归甘草官桂并,力补痈疽善后功。

四、功用
补益气血,养阴生肌。

五、主治
痈疽溃后,气血皆虚。

溃处作痛,倦怠懒言,胃疲,寐少,自汗口干,间或发热经久不退,脉细弱,舌淡苔薄。

六、方解
本方所治诸证,皆由气血两亏所致。

故仿十全大补汤为本方组成方法,意在气血双补,阴阳并调,如用四君子汤去白术以补气补脾;四物汤养血补肝;黄芪、肉桂益气助阳,可收阳生阴长之效;麦冬养心除烦,护阴以配阳;远志宁心安神,用在本方的另一作用是“长肌肉…治一切痈疽。

”(《本草纲目》)诸药配合,
共使气血充盛,促其腐祛肌生,疮口收敛。

本方在《医宗金鉴》对使用的加减:“如痛者,加乳香、没药以定痛;硬者,加穿山甲、皂刺以消硬也”。

中医方剂学考试模拟题+参考答案

中医方剂学考试模拟题+参考答案

中医方剂学考试模拟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何项为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配伍特点()A、相使为用B、相畏相使C、相制为用D、相畏为用E、相须为用正确答案:E2.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宜用()A、济川煎B、炙甘草汤C、天王补心丹D、麻子仁丸E、增液承气汤正确答案:A3.治疗痈疡肿毒阳证宜用()A、阳和汤B、犀黄丸C、仙方活命饮D、小金丹E、透脓散正确答案:C4.补阳还五汤中的臣药是()A、桃仁B、川芎C、归尾D、赤药E、地龙正确答案:C5.药物配伍精当,功专效宏,能救人于顷刻之间,速达回阳之效,使阳复厥回的方剂是()A、四逆汤B、四逆散C、小建中汤D、当归四逆汤E、理中丸正确答案:A6.下列何项不是温胆汤的药组()A、枳实B、茯苓C、陈皮D、竹茹E、滑石正确答案:E7.患者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苔黄腻,治宜用()A、真人养脏汤B、葛根芩连汤C、白头翁汤D、芍药汤E、木香槟榔丸正确答案:D8.下列何项不是二陈汤的药组()A、乌梅B、杏仁C、半夏D、茯苓E、陈皮正确答案:B9.定喘汤中清热化痰的药是()A、黄芩、瓜蒌B、石膏、法夏C、石膏、苏子D、黄芩、桑白皮E、胆南星、黄芩正确答案:D10.患者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治宜用()A、蒿芩清胆汤B、龙胆泻肝汤C、逍遥散D、四逆散E、小柴胡汤正确答案:C11.下列症状中哪一项不是麻黄汤的证治要点()A、舌苔薄白B、脉浮紧C、肢体酸楚疼痛D、恶寒发热E、无汗而喘正确答案:C12.下列何项不是养阴清肺汤的药组()A、丹皮B、熟地C、白芍D、麦冬E、薄荷正确答案:B13.药物配伍体现了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的方剂是()A、理中丸B、小建中汤C、四君子汤D、吴茱萸汤E、归脾汤正确答案:B14.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脉弦而虚,宜选()A、一贯煎B、逍遥散C、四逆散D、痛泻要方E、小柴胡汤正确答案:B15.患者因风痰上扰而致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用()A、半夏白术天麻汤B、镇肝熄风汤C、六味地黄丸D、龙胆泻肝汤E、天麻钩藤饮正确答案:A16.炙甘草汤中的君药为()A、阿胶B、炙甘草C、人参D、桂枝E、生地黄正确答案:E17.下列何项不是四逆散的功用()A、温阳B、理脾C、解郁D、透邪E、疏肝正确答案:A18.下列何项不是百合固金汤的药物组成()A、当归B、麦冬C、生地D、熟地E、沙参正确答案:E19.完带汤行气化湿的药物是()A、砂仁B、木香C、厚朴D、枳壳正确答案:E20.麻子仁丸由下列何方加味而成?()A、增液承气汤B、大承气汤C、增液汤D、小承气汤E、调胃承气汤正确答案:D21.组成中不含大黄、芒硝、甘草的方剂是()A、新加黄龙汤B、麻子仁丸C、桃核承气汤D、防风通圣散E、凉膈散正确答案:B22.杏苏散的君药有()A、茯苓B、杏仁C、半夏D、枇杷叶E、陈皮正确答案:B23.解表剂不宜用于()A、外感风寒B、水肿见有表证者C、风温初起D、疮疡初起E、麻疹已透正确答案:E24.生化汤中重用()为君。

[医学] 中医-中医方剂学医方集解

[医学] 中医-中医方剂学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组成(口诀)
注:保元:参耆草。

ㄟ:独活羌活防风。

A:姜枣煎。

第一篇补养之剂
补:升阳散火汤:参芍ㄟ升柴活生炙甘草根。

第二篇发表之剂
第三篇涌吐之剂
第四篇攻里之剂
第五篇表里之剂
第六篇和解之剂
第七篇理气之剂第八篇理血之剂
第九篇袪风之剂
第十篇袪寒之剂
第十一篇清暑之剂
第十二篇利湿之剂
第十三篇润燥之剂
第十四篇泻火之剂
第十五篇除痰之剂
第十六篇消导之剂
第十七篇收濇之剂
第十八篇杀虫之剂
第十九篇明目之剂
第二十篇痈疡之剂
第二十一篇经产之剂。

外科第一方仙方活命饮治疗痈疡肿毒初期的首选方

外科第一方仙方活命饮治疗痈疡肿毒初期的首选方

外科第一方仙方活命饮治疗痈疡肿毒初期的首选方仙方活命饮是外科第一方,历来把它认为是治疗阳证疮疡肿毒的首选方。

所谓首选方,实际上还是阳治开始第一方的话,它是指的初起,初起的内服方剂。

而阳证的痈疡肿毒初起,往往有内在的蕴热,外来的外邪引起感染,有两方面的机制。

所以初步发生的时候,除了局部红肿热痛,也可以有身热凛寒,一阵子发生发冷发热的这个特点。

但是主要的是热邪搏结气血,形成红肿热痛。

?疮痈肿毒初起,局部红肿热痛热毒,搏结气血,化热聚而成毒外邪(邪正相争)身热凛寒舌苔白或黄,脉数有力当然初起是红肿热痛,后来可以化腐成脓,所以一般都是热毒聚结在局部以后,《内经》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是形成痈疡的一个原因。

所以初期,既要发散,能够透邪外达,同时清热解毒,是阳证痈疡肿毒主要治法。

红肿热痛形成以后,要采取活血消散止痛,如果脓已经形成了,尽可能快的破溃,溃坚透脓;当然脓出来了,那后期要生肌收口。

仙方活命饮用在初期为主。

经过变化也可以用在中期成脓,也可以,因为它里边有透脓通络,透脓溃坚的,像穿山甲,皂刺这一类。

痈疡肿毒初期的首选方。

也是历来一个名方。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初起阶段,要有一定的散邪。

有的又把它的这疏散表邪,也归结在里面。

方中白芷防风这类,它不仅仅在于对消肿有作用,也有散邪的作用。

?方义分析:清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君银花清热解毒,臣白芷、防风增加银花透邪透散的作用,防风除湿,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佐贝母、天花粉贝母化痰,天花粉散瘀,穿山甲、皂刺溃坚排脓,陈皮舒展气机,化湿,佐使生甘草清热解毒,保护脾胃。

它针对证候的一个病机,是一种热毒壅滞以后,气血瘀滞形成的红肿热痛,疮疡的初期。

是阳证的痈疡初期,从证候的特点。

当然初期局部的红肿热痛,是个很主要的表现。

初期可以兼有一定的恶寒发热,所以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同时,要又一定的疏散。

?仙方活命饮里用银花做君药。

金银花是疮家的圣药,用量较大,才能使功效发挥方向体现在清热解毒的方面。

09年54学时思考题绪言-痈疡

09年54学时思考题绪言-痈疡

《方剂学》思考题(54学时)总论1.试述君臣佐使的含义2.试述治法与方剂的关系3.方剂的组成变化有哪几种形式?解表剂1.试比较麻黄汤和桂枝汤在组成、功用和主治方面的异同点2.试述小青龙汤的配伍意义、功用及主治3.银翘散为辛凉解表剂,为何配伍辛温解表药荆芥、豆豉?4.试比较银翘散和桑菊饮在组成、功用和主治方面的异同点5.败毒散中人参的配伍意义是什么?如何掌握方中人参的用量?泻下剂1.大承气汤为何配伍行气药?该方的证治要点是什么?在煎煮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2.试述三承气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点3.麻仁丸是由何方加味而成的?4.十枣汤中大枣的配伍意义是什么?可否改用甘草?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和解剂1.小柴胡汤为何配伍人参、甘草、大枣?2.逍遥散用法中加少许薄荷的意义是什么?3.半夏泻心汤由何方变化而来?试述其配伍意义、配伍特点、功用及主治。

清热剂1.白虎汤的组成、功用和证治要点是什么?2.你对“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是如何理解的?清营汤是如何体现这一治法的?3.试述龙胆泻肝汤的配伍意义、功用及主治。

4.芍药汤和白头翁汤均可治疗痢疾,如何区别运用?为什么(请结合两方的组成和功用回答,下同)?温里剂1.四逆汤和当归四逆汤均治“四逆”,临床如何区别运用?为什么?表里双解剂1.大、小柴胡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补益剂1.补血剂配伍补气药、补阴剂配伍补阳药、补阳剂配伍补阴药、补益剂配伍理气药的机理是什么?并请举例说明。

2.下列方剂在临床上如何区别运用?为什么?1)四君子汤和补中益气汤(均治脾胃气虚)2)四物汤与逍遥散(均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均治月经不调)3.试从组成、功用和主治等方面比较六味地黄丸与肾气丸的异同点:4.试述下列方剂的配伍意义、功用及主治:1)补中益气汤2)六味地黄丸3)肾气丸5.简要说明下列药物在有关方剂中的配伍意义:1)柴胡(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逍遥散)2)升麻(补中益气汤、清胃散)3)薄荷(银翘散、逍遥散)固涩剂1.固涩剂为何常配补益药?2.四神丸由《普济本事方》中哪两首方剂组成?安神剂1.天王补心丹与归脾汤均治失眠,临床如何区别运用(包括证型或主要病机以及主要症状)?为什么(联系组成配伍及功用)?开窍剂1.试述开窍剂的定义、分类及使用注意。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透脓散《外科正宗》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透脓散《外科正宗》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透脓散《外科正宗》一、组成生黄芪四钱(12克)、当归二钱(6克)、穿山甲炒,一钱(3克)、皂角刺一钱半(5克)、川芎三钱(9克)。

二、用法水二盅,煎一半,随病前后,临服入酒一杯亦可。

三、歌括1.透脓散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

2.《医学心悟》透脓散程氏又加银旁芷,更能速奏溃破功。

3.托里透脓散托里透脓参芪芷,归术山甲与皂刺,青皮甘草加升麻,痈疽脓陷宜服之。

四、功用托毒溃脓。

五、主治痈疡肿痛,正虚不能托毒。

内已成脓,外不易溃,漫肿无头,或酸胀热痛。

六、方解本方所治痈疡,是由正虚不能托毒外透,以致脓成难溃,毒亦难泄。

方中用生黄芪,即所以益气托毒,辅以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穿山甲、皂刺消散通透,软坚溃脓;用酒少许,增强行血,活血作用。

共具托毒溃脓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是祛邪中兼以扶正,属于托法范围。

目的在于托毒排脓,使毒随脓泄,腐祛新生。

本方对痈肿不消,成脓不易,切开又不适宜的情况下使用较为适宜。

七、附方及方论1.透脓散(《医学心悟》):即透脓散加白芷,牛蒡,金银花。

功用:扶正祛邪,托毒溃脓。

主治:痈毒内已成脓,不穿破者,服此即溃。

2.托里透脓汤(《医宗金鉴》):人参、白术土炒、穿山甲炒研、白芷各一钱(各3克)、升麻、甘草节各五分(各2克)、当归二钱(6克)、生黄芪三钱(10克)、皂角刺一钱五分(克)、青皮炒,五分(2克)、水三盅,煎一盅。

病在上部,先饮煮酒一盅,后热服此药;病在下部,先服药,后饮酒;疮在中部,药内兑酒半盅热服。

功用:扶正祛邪,托里透脓。

主治:一切痈疽气血亏损。

将溃之时,紫陷无脓,根脚散大者。

透脓散、《医学心悟》之透脓散、托里透脓汤同有扶正祛邪之功,同治痈疡脓成难溃之症。

其区别在于:透脓散是益气和血与消散通透并用;《医学心悟》透脓散,是在前方基础上增加辛散透邪与清热解毒之品,使其脓易溃,毒易解;托里透脓汤是益气升陷与托里透脓并用,能使气充陷升,提脓泄毒。

治疡剂

治疡剂

【方解】
·治疡剂·阳和汤
君:熟地——重用,滋阴补血
鹿角胶——温肾助阳,填精补髓
两药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
臣:肉桂、姜炭——温通血脉,散寒温阳
佐:麻黄——辛温宣散,温通腠理
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
使:甘草——解毒,调药
配伍要点
本方温补营血药与辛散温行药相伍,使补而不滞, 温而不燥,补不敛邪,散不伤正,相反相成
【病机】
右下腹疼痛拒按或右足屈 而不伸,伸则痛甚;甚则 局部肿痞
湿热蕴结肠中,与气血搏结,气血凝滞不畅, 瘀热壅盛,血败肉腐
【治法】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方解】
·治疡剂·大黄牡丹汤
君:大黄—苦寒攻下,泻热通便、活血祛瘀
桃仁—苦平,性善破血,活血祛瘀 大黄、桃仁配伍,泻热破瘀力强。
臣:芒硝—咸寒,泻热导滞,软坚散结 与大黄合用,荡涤肠中实热。
牡丹—辛苦微寒,凉血化瘀 佐使:冬瓜仁—甘寒,清肠利湿,排脓散结
配伍要点:
·诸药合用,既可泻热破瘀,又可散结消肿。
【运用】
·治疡剂·大黄牡丹汤
1、辨证要点: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舌苔
黄,脉滑数。肠痈溃后以及老人、孕妇、产后
2、临证加减: ·热毒较重,加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 ·血瘀较重,加赤芍、乳香、没药等
肉腐血败、成痈化脓:咳吐腥臭脓痰 热毒迫肺、肺失清肃:咳嗽、发热
【病机】热壅血络,肉腐血败,成痈化脓
【治法】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 方解】
·治疡剂·苇茎汤
君:苇茎—清肺化痈,化痰排脓 臣:冬瓜仁—涤痰排脓,清热利湿 佐:桃仁—活血行滞,散瘀消痈,滑肠润下
薏仁—清肺排脓,祛湿化痰
配伍要点:
清热与化脓排脓并用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一、组成大黄四两(18克)、牡丹一两(9克)、桃仁五十个(12克)、冬瓜子半升(30克)、芒硝三合(9克)。

二、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现代用法:水煎服)三、歌括1.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桃,冬瓜仁又加芒硝;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2.清肠饮清肠饮内用玄参,银花地榆加苡仁;芩麦归草煎服后,肠痈痛止足能伸。

四、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五、主治肠痈初起,少腹肿病。

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或善屈右足,牵引则痛剧,或时时发热,身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

六、方解本方主治的肠痈证,多由肠道为湿热郁蒸,气血凝聚而成。

少腹肿病,乃由湿热与气血互阻,内结成痈。

随之其痛如淋,而小便自调。

所谓“如淋”,因小便犹自调,无淋沥不畅之感,其非真淋病可知。

时或发热,自汗恶寒,是肠痈已成,荣卫稽留于内而不卫外使然。

六府以通为用,所谓:“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治用泻热破瘀以消痈肿。

方中大黄乃泻肠中湿热瘀结之毒;芒硝软坚散结,助大黄促其速下;桃仁、丹皮凉血,散血,破血祛瘀;冬瓜子清肠中湿热,排脓消痈。

综观全方,是由苦寒泻下,清热除湿,活血化瘀三类组成,使其湿热、瘀结从泻下驱除,气血凝滞的结聚经破血而痈肿消散。

现代常用于具有湿热瘀滞证的急性阑尾炎,以及妇科中盆腔、附件的急性炎症等。

本方在《金匮要略》)方证条文下有:“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方后又有:“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后人在有脓能不能下,认识不尽一致,有的认为脓已成不能下;有认为脓成未溃或未成脓,皆当速下。

从现代临床使用来看,后者的认识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应以实证、热证为主,不能对肠痈证统一使用下法。

七、附方及方论清肠饮(《辨证录》):银花三两(90克)、当归二两(60克)、地榆一两(30克)、麦冬一两(30克)、元参一两(30克)、生甘草三钱(10克)、薏仁五钱(15克)、黄芩二钱(6克),水煎服。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一、组成薏苡仁分(30克)、附子二分(6克)、败酱草五分(15克)。

二、用法三味杵为末,取方寸,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

小便当下。

三、歌括1.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附子败酱散,解毒散肿力不缓;肠痈成脓宜急投,脓泻肿消腹自软。

2.薏苡仁汤薏苡仁汤瓜蒌仁,丹皮桃仁一并存;湿滞血瘀腹胀痛,肠痈初起急煎烹。

四、功用排脓消肿。

五、主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胀,按之濡软,脉数。

六、方解本方主治的肠痈,多由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所致。

脉数本为有热之候,身无热而脉数,是为内有痈脓之证。

肌肤甲错,乃荣滞于中,血燥于外。

气血郁滞,肠无燥屎,故按之濡软。

重用苡仁利湿消肿,与败酱草相配,有排脓破血之功。

少佐附子辛热,助苡仁以散寒湿,并以行郁滞之气。

共同具有利湿、排脓、破血消肿作用,使湿瘀分化,脓排肿消。

七、附方及方论薏苡仁汤(《证治准绳·疡医》):薏苡仁、瓜蒌仁各三钱(各10克)、牡丹皮、桃仁各二钱(各6克),作一服,水三盅,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功用:利湿润肠,活血止痛。

主治:肠痈初起,湿滞血瘀,腹中疗痛,或胀满不食,小便不利;或妇人产后,月经前后,凡由湿滞血瘀而致腹痛者,皆可服用。

八、文献摘录(方论)魏荔彤:“薏苡下气则能排脓,附子微用,意在走肠中,屈曲之处可达,加以败酱之咸寒以清积热。

服后以小便利为度者,气化也,气通则痈结者可开,滞者可行,而大便必泄污秽脓血,肠痈可已矣。

顿服者,取其快捷之力也。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方剂学课件 21治痈疡剂

方剂学课件 21治痈疡剂

附方:
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 • 组成: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白芷、
紫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 •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主治:痈疽、发背、疔疮、乳痈、跌仆损伤、
湿痰流毒,及大头天行、天疱疮,小儿丹毒, 皮肤赤肿等证。
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 》(B类)
• 主证分析: • 疔毒多由感受温热火毒以及恣食膏粱厚味,
辨证要点: 患肢暗红微肿灼热,疼痛剧烈,烦热口渴, 舌红,脉数。
犀黄丸
《外科证治全生集》(C类)
组成:犀牛黄、乳香、没药、麝香 功用:活血行瘀,解毒消痈。 主治:火郁痰凝、气滞血瘀之乳岩、瘰疠、 横痃、痰核、流注、肿痛、小肠痈等见舌红, 脉滑数者。
牛蒡解肌汤
《疡科心得集》(C类)
组成: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丹 皮、石斛、玄参、夏枯草 功用:疏风清热,凉血消肿。 主治:风火热毒上攻之痈疮。风火牙痛,头面 风热,兼有表热证;外痈局部红肿热痛,寒轻 热重,汗少口渴,小便黄,脉浮数,苔白或黄。
第二十一章 治痈疡剂
概念
作用:散结消痈,解毒排脓,生肌敛疮 主治:痈疽疮疡证
《素问》中“结者散之”“坚者削之”
成因及病机
七情郁滞化火 嗜食辛热化生湿热 六淫侵入腠理经络 机体虚寒痰浊阻塞
热毒或阴寒之邪凝塞 气血郁滞,经络不通 肉腐血败
痈疡
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外痈—生于躯干、四肢体表 痈 疡
内痈—生于体内脏腑
阳寒 补通
肉桂
温通血脉 -血脉
血 滞 白芥子 温化寒痰 -皮里膜外 通
麻黄 宣通毛窍 -腠理
生甘草 解毒调药
证治要点: 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
用量特点: 熟地重用,麻黄轻用。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犀黄丸(《外科全生集》)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犀黄丸(《外科全生集》)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犀黄丸(《外科全生集》)一、组成犀黄三分(15克)、麝香一钱半(75克)、乳香、没药各一两(各500克,各去油研极细末)、黄米饭一两。

二、用法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陈酒送下三钱。

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现代用法:以上四味,除牛黄、麝香外,另取黄米350克,蒸熟烘干,与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将牛黄,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用水泛丸,阴干,即得)。

三、歌括1.犀黄丸犀黄丸内用麝香,乳香没药与牛黄;乳岩横痃或瘰疬,正气未虚均可尝。

2.醒消丸醒消丸内用麝香,没药乳香加雄黄;米饭和丸酒送服,痈毒消散保安康。

3.蟾酥丸蟾酥丸用寒水石,麝朱胆枯与乳没;轻粉铜绿雄蜗牛,疔毒外敷内服适。

四、功用解毒消痈,化痰散结,活血祛瘀。

五、主治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等症。

六、方解本方主治诸症,多由火郁、痰瘀、热毒壅滞而成,一般多属阳证。

方用犀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主;麝香窜通消散,活血开壅为辅;佐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黄米饭调养胃气,以防碍胃。

酒送服,是用其活血行血以加速药效。

本方用治瘰疬、流注等体质尚结实者。

现代常用于淋巴结炎、多发性脓肿等。

对溃后脓水淋漓、气血皆虚者须慎用。

七、附方及方论1.醒消丸(《外科全生集》):乳香、没药各一两,各去油(30克)、麝香一钱半(4.5克)、雄黄五钱各研极细(15克)、黄米饭一两(30克),捣烂为丸,如莱子大,晒干,忌火烘,每服陈酒送下三钱,醉盖取汗。

功用:活血散结解毒消。

主治:一切红肿痈毒。

2.蟾酥丸(《外科正宗》):蟾酥二钱,酒化(6克)、轻粉五分(1.5克)、枯矾、寒水石煅、铜绿、乳香、没药、胆矾、麝香各一钱(各克)、雄黄二线(6克)、蜗牛二十一个、珠砂三钱(10克),上药为末,先将蜗牛研烂,同蟾酥和研,再入各药为丸,用葱白五寸,嚼烂后,热酒一盅送服,盖被取汗。

功用:解毒消肿,活血定痛。

主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臀腿等疽,及一切恶疮。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
一、组成
牛蒡子(10克)、薄荷(6克)、荆芥(6克)、连翘(10克)、山栀(10克)、丹皮(10克)、石斛 (12克)、玄参(10克)、夏枯草(12克)(原书无用量)。

二、用法
水煎服。

三、歌括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斛玄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四、功用
疏风清热,凉血消肿。

五、主治
颈项痰毒,风热牙痛,头面风热,兼有表热证者;外痈局部红肿痛,寒轻热重,汗少口渴,小便黄,脉浮数,苔白或黄。

六、方解
本方是用治局部痈肿兼有风热表证者。

故用牛蒡子辛散头面风热为主;薄荷、荆芥发汗解表;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痈。

丹皮、山梔、夏枯草泻火凉血、散血。

玄参配在本方,是取其泻火解毒,与石斛相伍,则有滋阴清热之功。

本方在原书主治,限于头面风热痰毒,在临床运用中可以扩大范围,即凡具有风热表证的痈肿痰毒,皆可以本方加减使用。

在痈肿外证中无肝火偏旺、津阴内伤之证者,夏枯草、玄参石斛皆宜慎用。

方剂学练习题+答案

方剂学练习题+答案

方剂学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功用为清泻肝火,降逆止呕的方剂是:A、龙胆泻肝汤B、吴茱萸汤C、左金丸D、泻青丸正确答案:C2.四逆散的主治证是:A、肝郁血虚证B、肝脾郁热证C、阳郁厥逆证D、阳衰阴盛证正确答案:C3.治疗血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是A、当归补血汤B、归脾汤C、炙甘草汤D、四物汤正确答案:A4.桂枝汤的证治要点是:A、自汗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B、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C、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D、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正确答案:B5.热毒壅盛三焦,充斥表里上下,宜选用:A、黄连解毒汤B、泻心汤C、白虎汤D、犀角地黄汤正确答案:A6.九味羌活汤中兼清里热的药物是A、黄连、黄芩B、黄连、黄柏C、黄芩、桑白皮D、黄芩、生地正确答案:D7.四神丸的功用是:A、健脾益气,固肠止泻B、温肾暖脾,固肠止泻C、益胃暖脾,固肠止泻D、疏肝和胃,固肠止泻正确答案:B8.补中益气汤中起到升阳举陷作用的药物是A、当归、陈皮B、白术、甘草C、茯苓、砂仁D、升麻、柴胡正确答案:D9.四君子汤的主治病证为:A、脾胃虚寒证B、脾胃气虚证C、脾阳不足证D、湿邪困脾证正确答案:B10.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A、半夏白术天麻汤B、川芎茶调散C、吴茱萸汤D、九味羌活汤正确答案:B11.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而致的月经不调,妇女久不受孕,应首选:A、生化汤B、四物汤C、温经汤D、胶艾汤正确答案:C12.参苓白术散中起到载药上行,舟楫之药作用是A、桔梗B、人参C、砂仁D、莲子肉正确答案:A13.主治疔疮初起,痈疡疖肿的方剂是:A、五味消毒饮B、四妙勇安汤C、黄连解毒汤D、仙方活命饮正确答案:D14.患者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治当首选:A、大承气汤B、葛根芩连汤C、白头翁汤D、调胃承气汤正确答案:A15.证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舌尖红,脉细数者,治宜选用:A、酸枣仁汤B、磁朱丸C、朱砂安神丸D、天王补心丹正确答案:C16.白头翁汤组成中除白头翁外还有A、黄连、黄柏、甘草B、黄连、黄柏、黄芩C、黄连、黄柏、秦皮D、黄连、木香、秦皮正确答案:C17.保和丸的君药是A、半夏B、山楂C、莱菔子D、神曲正确答案:B18.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宜选用:A、大柴胡汤B、四逆散C、逍遥散D、小柴胡汤正确答案:C19.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脘腹满痛,大便不解者,宜用A、小承气汤B、大承气汤C、小柴胡汤D、大柴胡汤正确答案:D20.白虎汤的组成是A、石膏、栀子、粳米、甘草B、石膏、甘草、知母、大枣C、石膏、知母、粳米、甘草D、石膏、知母、麦冬、甘草正确答案:C21.八正散的功效是A、清热泻火,利水通淋B、清热利湿,升清降浊C、利湿化浊,宣通经络D、清热祛湿,利水通淋正确答案:A22.二陈汤的药物组成有A、半夏、陈皮、甘草、乌梅B、半夏、陈皮、茯苓、甘草C、半夏、陈皮、甘草、人参D、人参、白术、陈皮、半夏正确答案:B23.阳明腑实痞、满、燥、实俱见者,宜选用:A、大承气汤B、调胃承气汤C、十枣汤D、小承气汤正确答案:A24.逍遥散证的病机主要是A、心脾两虚B、肝肾阴虚C、肝郁血虚脾弱D、肝气郁结正确答案:C25.补气生血的代表方剂是:A、八珍汤B、当归补血汤C、归脾汤D、四物汤正确答案:B26.清营汤的功效为A、清营解毒,透热养阴B、清热解毒,养阴生津C、清营凉血,滋阴透热D、清热泻火,透热转气正确答案:A27.白虎汤使用石膏的意义是A、清热泻火B、清热生津C、清热解毒D、清热凉血正确答案:A28.治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用;A、平胃散B、瓜蒌写白白酒汤C、半夏厚朴汤D、二陈汤正确答案:C29.归脾汤是由四君子汤加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和什么药组成A、远志、山萸肉B、菖蒲、远志C、菖蒲、木香D、远志、木香正确答案:D30.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牙齿喜冷恶热,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选用:A、竹叶石膏汤B、清胃散C、玉女煎D、泻黄散正确答案:B31.组成中含有罂粟壳的方剂是A、固冲汤B、四神丸C、金锁固精丸D、真人养脏汤正确答案:D32.九味羌活汤的组成是:A、羌活,防风,苍术,独活,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B、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细辛,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C、羌活,防风,荆芥,川芎,细辛,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D、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细辛,白芷,熟地黄,黄芩,甘草正确答案:B33.保和丸中配伍连翘的意义是A、清热散结B、疏散邪热C、清热解毒D、清肿散结正确答案:A34.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功用的方剂是:A、麻子仁丸B、五仁丸C、增液承气汤D、济川煎正确答案:A35.下焦蓄血,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谵语烦渴,至夜发热,其人如狂,治疗时应首选的方剂是A、桃核承气汤B、犀角地黄汤C、大黄牡丹汤D、血府逐瘀汤正确答案:A36.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经期推迟,面色萎黄,头晕目眩,舌淡脉细。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

中医《方剂学》痈疡剂——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
一、组成
海藻洗、昆布、半夏制、陈皮、青皮、连翘去心、贝母去心、当归、川芎、独活、甘草节各一钱(各8克)、海带五分(1.5克)。

二、用法
水煎服。

三、歌括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二皮翘贝母;独活甘草夏归芎,消瘿散结效可睹。

四、功用
化痰软坚,消散瘿瘤。

五、主治
肝脾不调,气滞痰凝。

石瘿,坚硬如石,推之不秽,皮色不变。

六、方解
本方在原书主治为“石瘿”,在现代临床常用于“气瘿、“肉瘿”等病症。

本病多发于颈部,以漫肿或结块,皮色不变,不痛,不溃为辨证要点。

本病多成于气滞痰凝,由气及血,以致气血结聚而成。

故用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为治瘿瘤主药。

青皮、陈皮疏肝理气,当归、川芎、独活活血以通经脉,配合理气药可使气血和调,促进瘿病的消散。

象贝、连翘散结消肿,甘草调和诸药,共以收化痰软坚,行气活血之功。

本方原书主治的“石”,其文字描述,与颈部癌肿相似,但现代常用治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肿大等病症有效,上述疾病在早期增生性肿大阶段,长期服用(3~6个月),有一定疗效。

2021中医助理基础《方剂学》第二十、二十一单元合并讲解

2021中医助理基础《方剂学》第二十、二十一单元合并讲解

第二十单元驱虫剂乌梅丸(《伤寒论》)【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炮附子六两蜀椒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蜜【方歌】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藏安蛔寒厥剂【趣味记忆】富贵美白脸当属新疆人【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蛔厥证。

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配伍意义】蛔厥之证是因患者素有蛔虫,复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

君——乌梅酸能安蛔,使蛔静则痛止。

臣——蜀椒、细辛,辛可伏蛔,温可祛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寒能清解因蛔虫上扰、气机逆乱所生之热。

佐——干姜、桂枝、附子可增强温脏祛寒之功,亦有辛可制蛔之力;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且合桂枝以养血通脉,以解四肢厥冷。

使——蜜甘缓和中。

本方所治的久泻久痢,实属脾胃虚寒,肠滑失禁,气血不足而湿热积滞未去之寒热虚实错杂证候。

第二十一单元治痈疡剂1.治痈疡剂的适用范围治痈疡剂主要适用于痈疽疮疡证。

治疗多以散结消痈、托里透脓、补虚敛疮为法。

2.治痈疡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应辨别病证的阴阳表里虚实。

(2)痈疡脓已成,不宜固执内消一法,应促其速溃,不致疮毒内攻;若毒邪炽盛,则需侧重清热解毒以增祛邪之力;若脓成难溃,又应配透脓溃坚之品。

(3)痈疡后期,疮疡虽溃,毒邪未尽时,切勿过早应用补法,以免留邪为患。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组成】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仁半升芒硝三合【方歌】金匮大黄牡丹桃,冬瓜仁又加芒硝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之肠痈是因肠中湿热郁蒸,气血凝聚所致。

君——大黄泻热逐瘀,涤荡肠中湿热瘀毒;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两药合用,泻热破瘀。

臣——芒硝泻热导滞,软坚散结,助大黄荡涤湿热,使之速下;桃仁活血破瘀,配合丹皮以散瘀消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治】
火毒结聚之疔疮。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似粟,坚硬根深, 状如铁钉,以及痈疡庁肿,局部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第一节 散结消痈剂
散结消痈剂,适用于痈疽疮疡等。代表方 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 阳和汤、苇茎汤、大黄牡丹汤等。
仙方活命饮
【组成】
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皂角剌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 药各一钱(各6g)金银花陈皮各三钱(各9g)
【用法】
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 服)。
【方论选录】
此疡门开手攻毒第一方也。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故痈疽 之发,未有不从营气之郁滞,因而血结痰滞,蘊崇热毒为患。治 之之法,妙在通经之绝,行气之滞,佐之以豁痰、理气、解毒。
是方穿山甲以攻坚,皂刺必达毒所,白芷、防风、陈皮通经理气 而疏其滞,乳香定痛和血,没药破血散结,赤芍、当归以祛血热, 而行之以破其结。佐以贝母、花粉、金银花、甘草,一以豁痰解 郁,一以散毒和血,其为溃坚止痛宜矣。然是方为营卫尚强、中 气不亏者设,若脾胃素弱,营卫不调,则有托里消毒散之法,必 须斟酌而用。(罗美《古今名医方论》)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
痈疡肿毒初起。局部红肿瞅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 有力。
【证治机理】
本方主治痈疡肿毒初起之证,乃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 热毒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故见局部红、肿、 热、痛;风热邪毒,壅郁肌腠,邪正交争,故身热凛寒;正邪俱 盛,相搏于经,则脉数有力。阳证痈疮初起,治宜清热解毒为主, 伍以理气活血、化痰散结、消肿溃坚之法。
托法,《外科启玄》有谓:“托者,起也, 上也。”多用于痈疡中期,邪盛毒深而正气 不足,疮毒内陷,脓成难溃之证,用之扶助 正气、托毒外出、软坚透脓。
补法,即《外科启玄》所谓:“言补者,治 虚之法也。”适用于疮疡后期,正气亏虚, 疮口经久不敛者,用之补益正气、生肌敛疮。 至于内痈之治,则重在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 总以散结消肿、逐瘀排脓为基本治疗大法。
【方解】
方中金银花善清热解毒疗疮,乃“疮疡圣药”,故重用为君。 然单用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又以当归尾、赤芍、乳香、
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气行则营卫畅通,营卫畅通则邪无滞 留,使瘀去肿散痛止,共为臣药。 白芷、防风疏风散表,以助散结消肿;气机阻滞每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 花粉清热化痰排脓,可使脓未成即消;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 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 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为佐使药。
痈疡之治多以散结消痈、托里透脓、补虚敛 疮为法。因此本章方剂相应分为散结消痈剂、 托里透脓剂、补虚敛疮剂三类。
应用本类方剂,首先当辨别病证的阴阳表里 虚实。痈疡脓已成,不宜固执内消一法,应 促其速溃,不致疮毒内攻。若毒邪炽盛,则 须侧重清热解毒以增祛邪之力;若脓成难溃, 又应配透脓溃坚之品。痈疡后期,疮疡虽溃, 毒邪未尽时,切勿过早应用补法,以免留邪 为患。
煎药加酒者,借其通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使邪尽散。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使脓“未 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校注妇人良方》),罗美称“此疡 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古今名医方论》),全面地体现了 外科阳证疮疡内治消法之基本配伍法则。
【配伍特点】
消清并举,清解之中寓活血祛瘀之法,佐辛透散结之品。
【运用】
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种 疮疡肿毒。以红肿鞭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为 辨证要点。
【鉴别】
仙方活命饮与普济消毒饮两方均具清热解毒、疏风化痰散结之功, 用治热毒壅结之肿毒。但仙方活命饮于清热解毒之中,并能活血 行气、散结消肿、透脓溃坚,通治阳证体表疮疡初起,局部红肿 热痛,脉数有力者;而普济消毒饮则清热解毒之力较强,并能疏 风散邪,发散郁火,适用于风热疫毒壅郁上焦、上攻头面之大头 瘟,见头面红肿鞭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者。
第二十一章治痈疡剂
概述 散结消痈剂 托里透脓剂 补虚敛疮剂
概述
凡以散结消痈、解毒排脓、生肌敛疮等作用 为主,用于治疗痈疽疮疡证的方剂,统称为 治痈疡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结者散 之”“坚者削之”等为其立法依据。
痈疡者,有七情郁滞化火,或恣食辛热而化生湿 热,或外感六淫邪气侵入腠理经脉,或机体虚寒、 痰浊壅阻等发病因素的不同,其主要病机是热毒 或阴寒之邪凝滞,营卫失调,气血郁滞,经络阻 塞,肉腐血败而变生痈疡。正如《灵枢.痈疽》所 谓:“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 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 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日痈。”
【方歌】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 贝母天花兼乳没,穿山皂刺酒煎佳, 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用勿差。
五味消毒饮
【组成】
金银花三钱(30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 分(各12g)
【用法】
水二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渣,如法 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现代用法:水煎服,加酒一二匙和服, 取汗)。
【医案举例】
城内耿顺德,年二十余。患玉枕疽,疮形甚恶,大如瓜萎,疼似 火烧,硬如铁石,半月后不溃,诊其脉皆虚细无力。此系督脉受 寒湿凝结而成,久之寒化为热,阴变为阳,方能成脓。目今之治, 先服仙方活命饮,令其速溃,以免毒气蔓延。伊亦信服。三帖疮 已半软,又投四帖,疮已熟矣。用刀取破,脓血各半碗许,上以 红升丹,每日两次。共服药十帖而愈。(《湖岳村叟医案》)
通常以生于躯干、四肢等体表的痈疡,称为 外痈(体表痈疮);生于体内脏腑之痈,称 为内痈(脏腑痈)。体表痈疡的内治法,每 每依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初起、成脓、溃后) 而分别采用消、托、补三法。
消法,多用于痈疡初期,脓未成之时,通过 散邪解毒、疏利气血的方法,以制止成脓, 消散痈肿,正如《疡科纲要》之谓:“治疡 之要,未成者必求其消,治之于早,虽有大 证,而可以消散于无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