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师培训协同创新发展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教师培训”的协同创新发展策略

——以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例

摘要:本研究结合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广州市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为例,分析教师培训行业的“互联网+”发展现状,并通过教师培训的参训学员及培训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感知和使用体验,找出广州市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信息化建设与“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距离,进而提出立足于教师培训现实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教师培训,发展趋势,协同创新

一、前言

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线是“优质均衡”,教育不仅要保证公平,还要重视质量。教师是基础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培训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举措,已经进入普及阶段。

如同其他行业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渗透到教师培训领域,推动教师培训不断发展。1978年起,我国的教师培训经历补偿性培训、探索性继续教育、普及性继续教育、国家级培训四个发展阶段,培训覆

盖面逐年扩大,培训内容和培训手段更是与时俱进,从传统的面授教学,到借助传统媒体的函授教学,再到借助互联网的远程教学。当今,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为基础的后信息变革影响,人类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随后国家推进“互联网+”行动。由此,如何加深“互联网+”与教师培训事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这一课题再度强势进入教师培训者的关注焦点。

本研究结合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广州市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为例,分析教师培训行业的“互联网+”发展现状,通过调查、访谈教师培训学员及培训教师,了解他们对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感知和使用体验,找出广州市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信息化建设与“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距离,进而提出立足于教师培训现实的发展策略。

二、移动互联时代的教师培训发展趋势

(一)移动互联时代的特征

移动互联网是建立在移动和互联技术之上建立起来的新一代互联网,它继承传统互联网的公开、平等、共享精神,又兼具移动网络的便捷性、个性化,私密性,呈现出跨时代的优势特征。包括:

1、资源的开放性。移动互联时代传承了公开、平等、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信息高度共享,人人皆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各种信息。

2、信息的跨时空。移动互联时代,持有性能良好的终端设备,

再加上无处不在的接入网络,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发送、接受信息,受时空的限制越来越少,高度全球化,跨地域,跨行业,跨市场,随时可以进行准确进行信息传输。

3、终端的移动性。移动终端具备了电脑的功能,可随身携带,方便快捷。每个人具备电子感应设备,可以进行相应功能的操作。

4、操作的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各种感应技术的开发,使得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法使得特征识别越来越智能化,在移动互联及物联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5、时间的碎片化。终端的移动性和信息的跨时空特性,使得用户不再受到“线上”和“线下”影响,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交流,这就可以利用提高碎片时间的使用率。

6、网络社交的现实化。终端设备的身份识别和位置定位技术,使得网络社交活动越来越生活化,虚拟网络与现实工作、生活越来越紧密结合;通过互联网络的中介作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连接成一个高度数字化的物联网。

7、网民的高参与度。团购、秒杀、竞拍等是生活中常见的电商消费群体行为。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移动网络群体高参与样本,即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可以随时随地吸引目标群体的高度参与,高效率完成某个项目。

8、新技术应用的经济性。据美国调查公司IDC的数据,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达90%。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化,随时随地信息互联互享已经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移动互联网的优势特征,为教师培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

础和前提。移动互联技术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可促使师资队伍建设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创新性。

(二)“互联网+教师培训”的发展蓝图

结合教师培训的关键要素,我们可以勾勒出教师培训的发展蓝图:

1、“你知道我想学些什么”: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使得为每位教师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足够稳定成熟的培训平台能够有效记录教师学员的每一次操作记录,形成大数据,智能追踪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推荐合适的培训主题,培训项目更加契合教师的培训需求。

2、“只要有空,我随时随地可学习”: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化,使得教师培训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获取教育新知识和技术。

3、“呼朋唤友,开展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教师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可以在网上发起研讨主题,自主选择他们喜欢的或者口碑好的导师,自发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专门就某一课题或教学问题展开学习和研讨。

4、“我学习,我快乐,我荣耀”:教师学员的主体性得到强调和重视,他们乐于接受培训,培训不再是工作和生活的负担,而是获得精神粮食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师学员在培训中自然生成专业能力差异化的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的学员只能是受训者,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学员既可是受训者,也可成长为培训者。每一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都形成高度记录的数据,一方面鞭策教师不断上进,另一方面可供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各类教育管理的决策参考。

5、“一切资源尽在我的掌握中”:通过物联网的调配,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得到优化均衡,信息不对称现象可以得到有效改善。资源和信息采用扁平化传递方式,从而打破空间局限,任何教师不管身处山区还是市区,都可以轻易使用先进的教学设施,获得优质的培训课程,快捷请教专业的导师,寻找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等。

(三)广州市教师培训的信息化建设情况简介

目前广州市教师培训实行“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即全员培训以网络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配合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广州市建成“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这个培训平台是国内首个开放且在区域范围内大规模应用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也是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的门户网站。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该平台从早期的单向传播培训信息,到现在集管理、培训、评估、监督等多层次一体化的综合性平台。近五年,网络培训课程从438门激增至1362门,形成了浩瀚的课程超市,这1362门课程中有72门是微课程,教师可以利用碎片时间,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