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全详细总结)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总结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总结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物质成份的探究】【解题技巧】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例题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①;②;③。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规范解题]⑴Ca(OH)2;CaCO3(填物质名称同样对)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⑵放热;①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②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

④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在试管口套上一只瘪气球,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

(只要写出其中的正确答案或其他合理答案即可)(【物质变化条件的探究】【解题技巧】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中考化学重难题型-化学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重难题型-化学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重难题型-化学实验探究题化学实验探究题是中考化学中的重难点之一,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

本篇文章将重点分析中考化学中的化学实验探究题,包括其考查的重点、解题对策以及一些实用的实验技巧。

一、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考查重点1、实验设计能力:考生需要具备设计一定难度的实验方案的能力,包括策划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选择实验仪器等。

2、实验操作技能: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精确量取试剂、制备指定浓度的溶液、操作实验仪器等。

3、实验现象分析能力:考生需要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并能够解释实验现象的原理与机理。

4、实验安全意识: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安全知识和操作安全意识,包括正确使用实验仪器、佩戴实验用品、避免误操作等。

二、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对策1、理论基础要扎实化学实验探究题要求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要有一定的掌握,例如化学反应原理、溶液的制备与浓度的计算、常见离子的化学性质等。

2、积累实验经验化学实验探究题需要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考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积累实验经验,从而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

3、合理策划实验方案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策划,包括确定实验步骤、配制试剂溶液、选择实验仪器等。

4、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考生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合理分析与解释。

5、安全第一化学实验探究题涉及到一定的实验安全问题,考生需要强化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实验用品,避免误操作,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

三、实验技巧分享1、均匀上上色在进行染色实验时,需要使被染物均匀上色。

可以将被染物放在移液管中,加入适量的染液,然后轻轻移动移液管,使液体充分接触被染物表面,达到均匀染色的效果。

2、避免滴漏在实验操作中,避免液体溅泼和滴漏是很重要的。

可以使用移液管和滴管,倾斜试管,将溶液缓慢地滴入试管中,避免液体溅出试管。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楚雄市教科室熊文化学实验探究是以化学实验为主要手段,在现实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等几个环节来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方法。

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化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必须考查的重要内容。

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往往综合性强,对学生思维敏捷性、严密性、创新性要求较高,有一定难度,对这类问题我们要仔细分析、研究,找出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避免复习陷入“题海”不能自拔。

一、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S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某电厂经除尘后的废气样品,主要含有][例12等,他们对其中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进行检验,探究过程如下:OCO、、N222[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沉,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CaSO))大;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SO332淀,能与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其褪色。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有)高锰酸钾溶液中加有硫酸,有利于观察现象[实验]实验装置如下(请帮他们完成下表:简答操作步骤1将各装置按上图连接好并装入化学装置的作用装置的作用装置中的现象2的导管口缓慢连继鼓入经除后的废气样装置中的现象[结论与讨论]通过上述探究实验,该小组获得了检验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方法,该方法是:。

[分析]1.仔细审题,抓住探究目的,找到思路起点。

探究目的:检验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方法2.仔细审题,抓住关键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信息:SO三个重要性质①与水反应②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③能2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其褪色。

3.仔细审图,推敲装置作用,最终解决问题。

、CO、O、N)通过A(KMnO) SO?(溶液)→谁会反应SO(废气中主要成分222224溶液)→谁会反应?( SO还有剩余吗?)→B装置作用:判断SOB(KMnO剩余气体再通过242、O、N通过C时,谁会反应?(CO)CO是否已经反应完。

【中考必备】初中化学 八大重要实验归纳总结(含超详细知识点讲解+例题与答案解析)

【中考必备】初中化学 八大重要实验归纳总结(含超详细知识点讲解+例题与答案解析)

【中考必备】初中化学八大重要实验归纳总结(含超详细知识点讲解+例题与答案解析)目录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2)实验二常见气体的制取 (5)实验三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0)实验四金属的冶炼方法 (12)实验五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15)实验六粗盐提取和提纯 (18)实验七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24)实验八燃烧条件的探究 (29)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重要知识点】【实验原理】4P+502=2P2O5(点燃)【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3、持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实验结论】红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

测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绕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6、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7、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8、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9、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氢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中考精选)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中考精选)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法和题型探究性实验在中考试题的设计上占的比例相当大。

现对初中化学中几类常见物质性质探究题进行分析。

一、C、Fe、Cu、FeO、Fe2O3、CuO等物质性质的探究题对碳的探究一般考察木炭的颜色,与氧气的反应及它的还原性。

对铁的探究一般考察它与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及亚铁盐溶液的颜色。

对铜的探究考察铜的颜色、及与氧气反应后得到的氧化铜的颜色且铜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置换反应。

对FeO、Fe2O3、CuO等物质的探究主要考察本身的颜色以及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而溶解后溶液的颜色。

一般让我们根据猜想填写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由现象得出的结论。

常见的现象:对碳而言与盐酸、稀硫酸不反应常说黑色固体不溶解,它的氧化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对铁而言它比较活泼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常说黑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FeO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

CuO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Fe2O3与酸反应红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所以针对不同的猜测,叙述的现象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中,即把握好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描述正确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有关NaOH化学性质的探究题氢氧化钠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常见的碱,既是中考的重点、也是热点。

有关它的化学性质在平时的练习,各省市的中考命题中更是屡见不显。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熟悉氢氧化钠与指示剂的反应,它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与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等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可溶性盐类例如铁盐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例如,游泳池里“蓝色水”的探究,工厂排放的污水硫酸铜或氯化铁的探究,都用到氢氧化钠与铜离子反应得到蓝色沉淀或与铁离子反应得到红褐色沉淀来说明。

三、CaO、Ca(OH)2、CaCO3性质有关的探究题在生活、生产中CaO、Ca(OH)2、CaCO3用得较多,例如虎门消烟用的就是CaO,利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达到了烟的着火点,烟就销毁了。

人教版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含答案实验探究题【题型特征】物质的探究是每年中考必考的重要题型,以实验题的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猜想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能力、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对比能力以及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难度中等或偏大,有较好的区分度,失分率高。

【解题策略】做这类题关键还是在于对物质的性质,尤其是酸、碱、盐和单质、氧化物的性质要熟练掌握和运用。

认真审题之后,确定探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探究的问题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提炼,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一般反应后生成物的成分,除了一定有生成物之外,再看反应物是否过量,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

物质变质问题也有三种情况,包括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和全部变质。

类型1物质组成或成分的探究(含标签类)例1(2021百色中考)某校毕业班同学准备进行化学技能操作考试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装有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溶液不可能是A(填序号)。

A.酸溶液B.碱溶液C.盐溶液【获得信息】Ⅰ.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Ⅱ.室温(20 ℃)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Ⅲ.NaCl、BaCl2【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碳酸钠溶液;猜想三:氢氧化钠溶液;猜想四:碳酸氢钠溶液。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根据室温(20 ℃)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无法配制出10%的溶液(合理即可)。

【实验推断】(1)小丽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理由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合理即可)。

(2)小明取样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静置后,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振荡后无明显现象。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总结一、试题特点实验探究题是全国各地中考必考题型,河北中考每年都在第35题出现,分值为7分。

从近几年的探究题来看,一般取材于课外,常以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时事热点等情境设计考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辨识记忆能力,以及在新情境中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

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将从课本中学到的化学知识成功迁移到新情境中并能灵活正确的应用,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探究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实验探究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如从探究问题的范畴来分,把实验探究题分为两类:即探究质的问题和探究量的问题。

从探究问题的内容来分,把实验探究题分为四类:即探究反应物的问题;探究生成物的问题;探究反应条件的问题;探究反应原理。

从探究的要素来分,把实验探究题分为八类:即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 表达与交流。

但不管是何种角度,何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都应该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去回答问题,才能做到准确而不离题、不偏题。

下面我们从探究的要素分类法来分析实验探究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1. 提出问题类探究题:该类试题通过呈现出生活、生产、社会、自然和科学研究中的各种信息,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信息,从中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探究。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通过仔细地阅读、分析、归纳、联想,提出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有探究价值,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要有利于设计实验方案,有利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有利于实验结论的顺利得出。

2. 猜想与假设类探究题:该类试题已经提出问题,要求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想或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一是要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假设或猜想。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类型汇总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类型汇总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类型汇总(含答案)1.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 水溶液叫氯水。

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 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 部分与水反应, 方程式为Cl2 + H2O = HCl + HClO。

其中, 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 是一种弱酸, 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猜想1: 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猜想2: 是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猜想3: 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猜想1: 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结论】综合分析: 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 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为。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到的现象是。

答案:【猜想】Cl【实验探究】③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结论】HClO 2【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 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 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SO42-时, 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SO42-的检验。

如往亚硫酸钠(Na2SO3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 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 )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如何检验?【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 )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 微溶于水, 在水中是白色沉淀。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32-反应, 但在酸性条件下, NO3-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 )具有强氧化性, 易把SO32-氧化生成SO42- 。

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 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42- (2)SO32-(3)。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初三化学实验及探究题大全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及探究题大全及答案

化学实验与探究汇总与答案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再通过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小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小陈:也可能含有。

(3)验证:验证小强的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足量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反思与应用: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

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中考化学试题中涉及的实验探究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实验探究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的运用。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一定的实验装置和材料,并提供一些实验条件和要求,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解决给定的问题。

三、实验内容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和材料,并选取适当的酸和碱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实验操作,测量化学反应的产物物质的质量或容积,推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同时,学生还需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2. 金属活性实验:在给定的金属溶液中加入不同金属片,并观察金属间是否发生反应。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推断各金属的活性顺序,并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同时,学生还需进行实验条件的调整和实验结果的记录和整理。

3. 氧气制备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和材料,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备氧气。

学生需要掌握适当的实验操作方法,合理调整实验条件,如温度、浓度等,并观察和解释实验现象,同时进行氧气的收集和性质验证实验。

四、实验要求1. 学生需独立设计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并清晰记录实验装置和材料的使用。

2. 学生需合理安排实验条件,并准确测量实验所需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学生需关注实验安全,正确选择化学品、操作器材,并注意个人防护措施。

4. 学生需结合实验结果,合理解释实验现象,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推论。

五、实验总结中考化学试题中的实验探究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应用。

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学生能够培养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增加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掌握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对于提高中考化学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六、参考文献[1] 《中考化学试题解析》[2] 《中学化学实验教程》。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类型汇总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类型汇总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类型汇总含答案和亚硫酸根离子(SO3如何鉴别出它们?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取少量该无色溶液,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

实验现象①产生气泡,有酸性气味②无明显变化实验结论该无色溶液中含有SO4离子该无色溶液中不含有SO3离子反思】1)SO4离子和CO32-离子的反应方程式为Na 2SO4BaCl2BaSO42NaCl,CO32-离子和酸反应会产生CO 2气体。

2)SO32-离子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但与硝酸钡溶液反应不产生沉淀。

答案:利用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分别检验该无色溶液,产生气泡和酸性气味,说明其中含有SO4离子;无明显变化,说明其中不含有SO3离子。

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根据资料,我们可以使用亚硫酸钡(BaSO3)来检验亚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亚硫酸钡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NO3^-)不能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

但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和氢离子(H+)反应相遇时(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SO4^2-)。

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根据猜想,我们可以进行实验探究。

在实验③中,我们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试管E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猜想中有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在实验④中,我们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试管F中,加入稀盐酸并加热,如果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说明猜想中有亚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根据实验结果,如果在实验③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中的硫酸根离子存在;如果在实验④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猜想中的亚硫酸根离子存在。

如果以上两个实验都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不能确定。

另外,如果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关于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成分的问题,根据资料,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
___________;
丙方案______________;
丁方案______________;
三、评价设计方案型
题型三
题型特点:
已知实验目的,提供几套设计方案,要求 评价优劣或挑选方案或设计方案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①原理上的可行性; ②操作简单方便; ③环保(尽量不使用、不 产生有毒物); ④安全(防止爆炸等);⑤ 经济合算(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结论: 取残留固 现象: 体加水溶 (1)可 解,过滤, 固体部分 能有氧 向滤液中 溶解,酚 有氧化钙生成 化钙 滴加几滴 酞试液变 无色酚酞 红色 试液 结论: 有碳酸钙 另取残留 ① (2)还 有气泡产生 方程式: 固体滴加 可能有 足量盐酸 ② 结论: 无碳酸钙 碳酸钙 无气泡产生
一、完成实验报告型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中考实验探究题 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一)
1、取一片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
钙,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
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某同学设计了下
列实验方案探究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现将
有关内容记录在下表中。
残留固 体的成 分
探究的步 骤
可能观察 到的现象
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所选药品
有关化学方程式
总结提升
1、完成实验报告型
解题策略 弄清实验目的和所用药品及操作
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知识情境,按图索骥。 2、限定条件型
解题策略 以限制条件为依托,利用已有知识
资源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资源解决问题。
3、评价设计方案型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①原理
的可行性;②环保(尽量不使用、不产生有 毒物);③安全(防止爆炸等)④经济合算 (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4、设计方案开放型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1)。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些缺点,如操作不方便、容易受到干扰等。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拉瓦锡的方法,使用汞作为吸收剂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实验中,首先将一定量的空气通入装置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汞,在摇动装置后,汞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最后测定汞的体积变化来计算氧气的含量。

这种方法准确可靠,且操作简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二、应用类探究试题应用类探究试题主要涉及化学知识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尤其是对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的理解程度。

解答应用类探究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第二,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设计实验方案或计算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或计算。

第四,根据实验结果或计算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最后,对实验或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实验或计算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例2】(2017年南京中考)某地区的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氟化物,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饮用水中适当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可以减少水中氟化物的含量。

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经典赏析】氟化物是自来水中的一种常见的污染物,长期饮用含有较多氟化物的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而氢氧化钙可以与水中的氟化物反应生成难溶的氟化钙沉淀,从而减少水中氟化物的含量。

这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2HF → CaF2↓ + 2H2O。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我们可以进行实验。

首先,取一定量的自来水,测定其中氟化物的含量。

然后,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搅拌均匀后,过滤掉沉淀,测定过滤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通过比较两次测定的结果,可以验证加入氢氧化钙后水中氟化物的含量确实有所降低。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中氟化物的含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中考化学探究实验题型重点试题汇总含答案详细解析

中考化学探究实验题型重点试题汇总含答案详细解析

中考化学探究实验题型重点试题汇总含答案详细解析1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H2O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

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

(2)检验实验①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证明不起催化作用;在实验③中加入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4)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40.(1)双氧水是水溶液,所以水不是催化剂(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①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3)SO42-或硫酸根离子;CuCl2(或氯化铜)或Cu(NO3)2(或硝酸铜);Cu2+或铜离子(4)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33、(8分) 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下图所示。

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溶液导电是什么溶液?【提出猜想】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了四种溶液中的一种:①硫酸镁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硫酸溶液、④硫酸铵溶液【查阅资料】(1)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物质MgSO4Na2SO4(NH4)2SO4H2SO4溶解度35.1g 19.5g 75.4g 与水任意比互溶(2)(NH4)2SO4的水溶液显酸性【实验探究】(1)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同学认为猜想(填序号)不成立,原因是。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①成立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原溶液滴在pH试纸水,并跟比色卡对照溶液pH小于7 猜想③成立小雅同学认为小明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正确,她的理由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猜想④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8分)【实验探究】(1)②常温下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20%。

最新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

最新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

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楚雄市教科室 熊文化学实验探究是以化学实验为主要手段,在现实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等几个环节来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方法。

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化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必须考查的重要内容。

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往往综合性强,对学生思维敏捷性、严密性、创新性要求较高,有一定难度,对这类问题我们要仔细分析、研究,找出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避免复习陷入“题海”不能自拔。

一、 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例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某电厂经除尘后的废气样品,主要含有SO 2、CO 2、O 2、N 2等,他们对其中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进行检验,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 2SO 3),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CaSO 3)沉淀,能与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其褪色。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有 。

[实验]实验装置如下(高锰酸钾溶液中加有硫酸,有利于观察现象)请帮他们完成下表:[结论与讨论]通过上述探究实验,该小组获得了检验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方法,该方法是:。

[分析]1.仔细审题,抓住探究目的,找到思路起点。

探究目的:检验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方法2.仔细审题,抓住关键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信息:SO2三个重要性质①与水反应②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③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其褪色。

3.仔细审图,推敲装置作用,最终解决问题。

废气中主要成分(SO2、CO2、O2、N2)通过A(KMnO4溶液)→谁会反应?(SO2)剩余气体再通过B(KMnO4溶液)→谁会反应?( SO2还有剩余吗?)→B装置作用:判断SO2是否已经反应完。

剩余气体还有CO2、O2、N2通过C时,谁会反应?(CO2)[解答]SO2、CO2①与水反应生成酸②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装置的作用:检验并除去SO2 B装置的作用:判断SO2是否已完全反应完 A装置的现象:溶液颜色变淡或褪去 c装置的现象:出现白色沉淀检验方法: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并除去SO2,再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SO2是否已除尽,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认真看实验探究活动是新课标理念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实验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

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实验)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只是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但基础知识或原型实验来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

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

在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时要①通读全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②回归教材确定知识点;③细心分析明确设计意图,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图)。

现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取数题,进行简要的归类与评析。

根据探究题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气体成分的探究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两种物质反应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鱼瞟内气体成分探究等。

涉及的知识点有空气、O2、N2、H2、CO、CO2等这些物质的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

例1.(07长春)请你阅读下列短文后,回答有关问题。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1)根据上述短文,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2)对你的问题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猜想: 。

(3)请自选用品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思路点拨]通过阅读短文“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对人体有害,人群密集地应注意通风换气”,知道探究目的是“新鲜空气和人群密集地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低问题”,再根据“人群密集地,应注意通风换气”提出猜想“人群密集地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最后设计如何收集空气并检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实验来验证猜想。

答案:(1)新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是否比人群密集的地方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但要注意应表述成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肯定的说法,比如“新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比人群密集的地方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类似这样的表述就不符合题意。

) (2)新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比人群密集的地方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

(只要说出合理猜想即可,不必作出解释。

)(3)(只要学生设计的实验能够验证猜想既可,但要注意应该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

)二、固体物质组成成分探究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生石灰等物质变质后成分探究,某些物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探究,一包固体的化学成分探究等。

涉及的知识点有C、Fe、Cu、Fe2O3、CuO、CaO、Na OH 、Ca(OH)2、、Na2CO3、CaCO3 等这些物质的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二氧化碳、酸、盐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

例2.(08黔东南)某包装盒里有一包白色物质,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字样。

几天后,某同学发现固体粉化了。

(1)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原理(化学方程式);(2)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能不能继续作干燥剂,他作了如下探究:步骤:取适量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现象: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

结论:。

(3)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的粉末里含有的物质,该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步骤:取适量粉末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结论: 。

(4)该同学认为这包粉末里除含有(3)中探究到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其它物质。

提出问题:可能含有。

请写出证明该物质可能存在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较为典型的探究性中考题,它的命题紧扣课标和各版本的教材,同时又对学生们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探究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它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作为试题的情景,通过分析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成粉末的原因进行猜想和探究。

事实上本题考查的仍然是知识的应用,考查的是相关物质的性质。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生石灰氧化钙及其在空气中变质后一系列物质的性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而氢氧化钙是碱,水溶液显碱性,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一旦做到这一点,思维就很通畅,解题就很顺手,所有设置的探究性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这也就平时一再强调双基重要性的原因,也是“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原因之所在。

[答案](1)CaO+H2O=Ca(OH)2(2)不能作干燥剂(3) 固体中有氢氧化钙(4)CaCO3;取少量固体粉化后的粉末于试管中,注入稀盐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固体粉化后有碳酸钙。

三、反应条件的探究及实验方案的评价大量实验证明,许多化学反应能通过提高温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加催化剂、增大反应接触面积(改变形状、状态)、通过搅拌或振荡等途径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如铁生锈、铜生锈条件的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电解水实验条件的探究等。

对一个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注意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原理是否正确,即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③是否节约药品,即原料的利用率是否高;④操作是否简单,即操作过程是否简捷优化;⑤是否对环境产生污染;⑥是否有实验误差;⑦方案是否有新创意;⑧安全性是否好等等。

能达到上述八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例3.(08黔东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反应。

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①在常温下能反应;②常温下不能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③在加热条件下不能反应。

[实验与事实]:操作①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操作②加热该试管,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经检验产生有毒的刺激性气体;操作③立即停止加热,将试管中的残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呈蓝色。

[结论与解释]:(1)由以上探究可知:猜想(填编号)是正确的;(2)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SO2,铜跟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只是SO2和CuSO4。

[反思与评价]:(3)操作③中,从安全角度考虑(填“能”或“不能”) ,将水倒入剩余液体中。

(4)在“结论与解释”(2)中对产物是SO2和CuSO4的判断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拓展与应用]:根据以上探究和已掌握的知识,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① Cu浓硫酸△CuSO4 ②CuCuOCuSO4(5)请你从安全、节约、环保方面进行评价,较好的方案是 (填编号),其理由是[思路点拨]本题是对探究性实验事实进行处理并得出正确结论的最典型例子。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探究性实验的事实,并对实验事实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方式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然后应用结论分析解释现象,说明问题。

本题通过对“实验与事实”所提供的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正确的结论:(1)铜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不能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对于(3)借助操作①与操作②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剩余液体中可能存在未反应完的浓硫酸,故不能将水倒入剩余液体中(只能酸入水,不能水入酸),如果直接倒入少量水中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4)根据“结论与解释”(2),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不仅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铜,还应该生成。

“拓展与应用”中的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评价题中的经典题之一,抓住上述的评价要素(安全、节约、环保),就会言之有物:由实验原理①Cu+2H2SO4(浓)SO2↑+CuSO4+2H2O②2Cu+O22CuO CuO+H2SO4==CuSO4+H2O可知,方案②明显的要比方案①好,原因是:相对于方案①,方案②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不使用浓硫酸,安全性要好;制取等质量的硫酸铜使需要的硫酸量要少,从而节约了药品等。

[答案](1)②;(3)不能 ;(4) 不正确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同(或生成物中不含氢元素)(5) ②;不使用浓硫酸安全性好(或节约硫酸、不污染环境)例4.(06大连)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有很多因素,例如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请你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可能的因素再作出两种猜想,并设计验证方法或操作以证明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序号生活事例猜想验证方法或操作12O2 △稀硫酸[思路点拨]化学反应的速率一直是化学家所关注的事。

影响一个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如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搅拌(振荡)等。

本题要求能结合日常生活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一些现象,来猜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及相应的实验方案。

解答如下:四、生活中的现象和化学原理的探究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新课标中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与水反应原理探究,酸溶液或碱溶液中哪种粒子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或与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原理探究,酸碱指示剂应用的探究,能源开发、环境污染与防冶、元素与人体键康、化肥农药的使用等方面的探究。

例5.(08南京)南南同学跟妈妈学烧紫甘蓝(紫卷心菜),用油妙后加入食醋.发现紫色的叶片立即变红,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

ﻫ [提出问题]紫甘蓝的汁液能作酸孩指示剂吗?ﻫ[进行实验] 取紫甘蓝叶片少许在研钵中捣烂.用少皿水浸泡.滤出蓝紫色的汁液。

将汁液分别滴人下列液体中,观察其显示的颜色并记录。

[得出结论l ]紫甘蓝的汁液(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质疑并求证] 紫甘蓝的汁液在均为碱性的肥皂水和纯碱溶液中,为何足示不同颜色?用pH试纸测得上述肥皂水和纯碱溶液的pH 分别为9和11 ,则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溶(选填“强”或“弱”) 。

ﻫ查阅资料:液的碱性区分液体碱性的[拓展应用] 柠檬酸是制汽水的原料之一,为探究其固休是否显酸性,南南同学联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三朵用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干燥小花。

取干澡的花①和喷上水的花②,分别放人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

发现花①不变色,花②变成了色。

在干燥的花③上直接撒少最柠檬酸固体花不变色,说明了;再向该花喷水,蓝紫色的花上出现了红色。

ﻫ[反思]上述花的变色均与水有关,水的作用分别是:花②中;花③中。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已有酸碱指示剂和pH知识的迁移应用和酸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