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科普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承担着启蒙学生视野、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文体上的特殊性和实用性,以下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中小学中低年级科普说明文的文本特色
要想做好对于中小学中低年级科普说明文的语言训练工作,首先就要明白中小学中低年级科普说明文的文本特色在哪里,只有将文本特色与学生的年龄特色、思维特色相结合,才能够设计出真正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
⑴在语言风格上,以粗浅直白为主
科普说明文主要是为了阐明清楚事物的构造,解释现象,介绍物品而来,重点不在于文采,而在于清楚直白地将要说明的事物阐述清楚,用便于中低年龄段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写明,使得学生们能够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图,领会到作者的想法,明白事物背后的科学道理。因此,在行文的语言风格上,粗浅直白、易于理解,语句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却又生动形象,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特色,并且富有逻辑性和层次性。
⑵在行文内容上,贴合实际的同时又富有启发性
科普说明文是中小学生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一面重要的镜子,通过科普说明文,学生们能够快速理解事物的变化开展,领会到生活中
常见现象背后蕴藏的真理,从而更好地发现世界、感受世界,在事物的表象之外,开始思索内部的规律、蕴藏的科学知识等等,因此,科普说明文大多从身边的事物着手,小到一本书,大到火箭上天,都可以是科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并且借由此打开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感知力,大大的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⑶在中心思想上,意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为主
科普说明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归根结底,还是要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发现世界,并且让学生在独立的、自我的思考中,既提高自己的发现问习题的能力,又提高自己解决问习题的能力,并且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培养起自己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对于如何描绘事物现象,如何提醒背后的规律都有所认识和提高,促使学生们更好地开展学习,更好地成长。
二、如何做好中小学中低年龄段学生的科普说明文的有效语言训练
要想做好中低年龄段学生的科普说明文的有效语言训练,就要根据语言训练的目的和性质来做好语言训练的铺垫,在教学的技巧性和实践性上更加侧重于对孩子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综合拓展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在教学目的的制定上,要更加侧重对于孩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要富有启发性、实践性、综合性,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要更加注重趣味性、创新性,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要更加富有逻辑性,注重各个教
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详细来说,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着手:
⑴善于联想,从基本的汉字出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认知能力
汉字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要想掌握语言,就要从基本的汉字教学开始,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汉字学习的成长期,对于汉字的认知需求量大,同时,理性思维发育其实不成熟,要更多的从字音、字形中来加以阐述,帮助他们直观、立体的形成学习脉络,充分运用自己的联想能力构建汉字基础网络,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课文《阿德的梦》的教学中,我就首先用发问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一开始上课,我就首先发问:“大家来看看,在习题目中,有一个字既可以用来形容我们的品行,也可以拿来当做一个名次,这个字,是哪一个字呢?”孩子们在我的提示下异口同声地答复:“是德字!”“非常好!那么,从这个字的组成当中,我们接着来看,德都包含了哪些要素,要有哪些品质,才能够被称为是德呢?”于是,大家众说纷纭期求的讨论开来了,有的说,德字底下是颗心,要有心的人才有
品德,有的说,德字中间有个目字,就是眼睛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观察的人,才是有品德的??听完了学生们众说纷纭期求的讨论之后,我示意大家先暂停讨论,然后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德”字,并说道:“其实,大家说的都很对,都观察到了这个字的特征。其实,德是个复杂的组成,我们其实不能够单一的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品德,而是要综合来考虑,大家看,德字先是有一个双人旁,代表德就是要互相帮助,而后,德字既有目,又有心,同时还有十字和一个一,就
表示要一心一意,专注眼前,努力十全十美,才是有德之人。德,是我们追求的品性,一个德字里,包括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智慧和美妙。而我们今天的讲课内容,就是从一个叫做阿德的人的梦境开始的。”听完了这番别开生面的讲解,大家的听课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同时,对于如何拆解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意义都有了极大的兴趣。在下课后,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在试着拆分汉字,解释汉字的意思,可以说,他们对于汉字的认识和了解由此又多了一层,对于语言的学习兴趣和语言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了极大的提升。
⑵着重把握课文内部的逻辑关系,理顺课文线索
科普说明文的重点是在于阐述科学知识、科学现象,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通过语言将其解释出来。而在进行科普说明文的讲解时,最难的就是要将其蕴藏的科学规律和逻辑关系理顺并让学生充分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阅读感,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要想做好科普说明文中的语言训练,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并学会对课文内部进行拆分,理顺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感的形成。例如,在进行《最大的书》的这一课的教学时,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岩石和书本来是不想关的两个事物,但是,因为岩石记录了地球的演变规律,所以就成了一本实在的“书”,而证据就是在岩石中保留的痕迹。要让学生理解这层逻辑关系,就要启发学生们去思考,为什么要将岩石叫做书,把岩石叫做是书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岩石这本书我们能够阅读到什么。于是,我将课堂设计成了这样几个环节,第一,向学生
们发问,在生活中,都见过些怎样大小的书籍,最大的书什么样,是拿来干什么用的,第二步,告诉学生们,还有更大的书在这个世界上,而它记录的,是在地球上流逝过的时间和存在,第三步,在引导学生们讨论,到底这最大的书是什么之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己在课文中寻找岩石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书的证据,第四步,让学生们讨论,岩石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书的特性在哪里,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特征,第五步,总结归纳全文,提炼出岩石就是最大的书的中心论点。在这样的层层诱导之下,一步步带动学生们思考,岩石的特性在哪里,岩石的作用在哪里,岩石和书的相似点在哪里,并学会理解这样的逻辑思考方式,从而提升语感,提升语言培训的效率。
⑶做好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稳固课堂语言训练的效果
作业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的稳固与否。一个好的作业设计,应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能够回忆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够进行适当的拓展,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和提高。针对语言训练来说,因为它自己就是注重实践的教学内容,所以,作业设计上应当富有创新性和发散性,不同于传统作业设计的模式化。例如,在《阿德的梦》这一刻的教学过后,我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就是在回家之后,将这一课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讲给自己的家里人听,并且将自己复述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既要和课文内容区别开,又要能够体现出自己思考的特色,并且布置了篇精选作文,让大家模仿课文中的阿德,也写一篇《我的梦》。语言的训练,就是要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