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评价方案(推荐文档)
德育成绩评定方案
![德育成绩评定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b06c6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c.png)
德育成绩评定方案做为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成绩评定方案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套科学合理的德育成绩评定方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全面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德育成绩评定方案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操作等方面的问题。
1. 规范生活行为德育成绩评定方案首先应当规范学生的生活行为。
学生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悉心照顾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通过对学生生活行为的评定,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以及对规则的遵守能力。
2. 培养自律能力德育成绩评定方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能帮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养成勤奋、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通过对学生自律能力的评定,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加强品德养成德育成绩评定方案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品德养成。
学校应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气质修养、品德素质,如心理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并通过对学生品德的评定,鼓励他们培养高尚的品德,做到道德感化和自我提高相结合。
4. 引导社会实践德育成绩评定方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感知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并通过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评定,激励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
5. 鼓励团队合作德育成绩评定方案还应当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
学生在集体中应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对学生团队合作的评定,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6.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成绩评定方案还应当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应通过定期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道德观念。
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考评细则
![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考评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0a9c921e2bd960590c67757.png)
4
校园景点设置和宣传品陈设规范精致、赋予文化内涵、有较强的教育针对性;校园环境区、教室、楼道、寝室、食堂等场所布置规范,整洁文明。考核办法:1、校园景点、校园宣传品有严重人为破坏的痕迹每处扣1分;2、各大场所有垃圾堆放或没有及时清扫的现象,每处扣1分;3、宣传物、标语、教室内悬挂物品等堆积灰尘的、脱落的现象每发现一处扣1分。
5
3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教室布置规范,桌椅摆放整齐,室内干净整洁,什物陈列有序,文化渲染到位。考评办法:每小点按0.5分计,发现一处没有达到要求则扣完该小点的分值。
6
2
重视教师办公室、学校行政办公室等的文化建设,室内干净整洁,办公桌上物品摆放整齐。每小点按1分计。
7
3
学生食堂做到三区分离,能按照要求做好卫生清洁保洁与疾病防控工作。考评办法:着重看学生就餐习惯的养成。食堂卫生常规1分,学生卫生习惯养成2分,发现一人次就餐卫生习惯不良扣0.2分。
30
20
学校德育工作到位,师生文明程度高;师生与社会认可度高(以问卷调查形式实施考评)。
南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考评细则(修订稿)
一、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实行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评价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有效实行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有利于学校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益,提升校园文明程度。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规范是课改成功的基础,而德育工作系统性评价是二者的助推剂,从这一层面上讲,实施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
21
2
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带给学生全新的成长体验。考评办法:主要查阅学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工作记录。
22
1
定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分析。考评办法:每学期至少分析研究两次,有改进措施,分点各计0.5分。
2023最新学校德育建设实施方案(7篇)
![2023最新学校德育建设实施方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9608e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7.png)
2023最新学校德育建设实施方案(7篇)2023最新学校德育建设实施方案精选篇1为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现就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为重点,以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任务(一)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在提高教师政治素质上求突破。
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和质量观,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提高依法执教水平。
(二)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上求突破。
以培养优秀人才、传播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志存高远,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三)规范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求突破。
坚持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引导广大教师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精心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着力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求突破。
要通过教育活动,认真查找学校整体和教师个人在师德师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问题整改,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以师风推动校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
三、工作步骤和工作重点教育活动从4月开始,到11月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各阶段工作如下: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4月份)1、学校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郭崇江副组长:倪占良孙培水成员:刘福刚宋波刘聪滕卫光徐春晓焉蓬勃万秋丽2、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广大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案10篇
![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dea08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6.png)
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案10篇时间就犹如白驹过隙般的消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工作,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头做一个工作方案。
做好工作方案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案,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案1一、本学期目标德育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首要工作,只有搞好了德育工作,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才能培育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本学期我班将以同学行为品质进展性评价为主导,以一日行为规范训练、爱国主义训练、诚信训练、感恩训练为主题开展德育训练活动,影响同学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进展。
本学期我班将依据学校的德育工作方案和我班的实际状况,制定班级工作方案:以学校的《一日行为规范考评标准和方法》来管理班级,以爱国主义、诚信、感恩训练为主题开展德育训练。
力争使每位同学在行为品质、思想道德、学习态度、纪律观念上得到锤炼、健康进展。
二、班级基本状况一(8)班共46名同学,男生26名,女生20名;这个班是一个平行班,大部分同学思想素养较好,但是少部分同学的行为品质、思想道德、纪律观念、学习态度方面仍旧需要加强训练。
三详细措施1、加强一日行为规范的管理。
对于与一日行为规范要求不相符的,要求值日生严格记录。
凡是每天被记录的同学,我都要对他们进行训练。
凡是达到班级诚信记录要求的,严格进行跟踪辅导训练和进行科任老师和班干部月考评制。
对于屡教不改的同学,要联合家长、学校共同进行训练。
力争使每位同学在行为品质、思想道德、学习态度、纪律观念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2、加强小组合作。
本学期我对全班46名同学进行了分组,要求他们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生活、劳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努力使同学在小组合作中养成团结学习、相互协作、共同进展的良好品质。
3、创建人人值日制。
全班46人轮番值日,负责记载班务日志、擦黑板,让每位同学参加班级管理,力争增加每位同学的主人翁意识、班级体荣誉感。
4、开展同学行为品质进展性评价记录活动。
【优质文档】福建省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操作指南(中职中小学部分)
![【优质文档】福建省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操作指南(中职中小学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b2b800c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3.png)
【优质文档】福建省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操作指南(中职中小学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与目的一、背景介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福建省中职中小学德育工作深入实施,根据《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操作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的德育工作测评方法,以促进我省学校德育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目的与意义1. 明确德育工作测评的内容、方法和程序,提高德育工作测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 引导学校关注德育工作质量,激发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共同参与德育工作,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4. 为我省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推动德育工作持续改进和优化。
三、适用范围本操作指南适用于福建省中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测评。
测评对象包括学校、班级、教师等。
四、测评原则1. 客观公正:测评过程和结果应客观、公正、透明,确保测评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 全面系统:测评应涵盖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3. 动态调整:根据教育政策、学校实际和德育工作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测评指标和权重。
4. 重在激励:以激励为主,发现问题为辅,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五、测评内容测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德育工作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
2. 德育课程与教学实施。
3. 德育活动与实践活动开展。
4. 德育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5. 家庭、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
6. 德育工作创新与特色。
六、测评流程1. 自评:学校按照本指南要求,对德育工作进行自我评估。
2. 互评:学校之间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 评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估。
4. 反馈:向学校反馈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5. 整改:学校针对评估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
中学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执行方案
![中学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执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2456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a.png)
中学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执行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学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执行的方案,以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依据该指南的要求,中学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简单策略来实施德育工作,同时避免法律纠纷和复杂性。
目标- 有效执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建立良好的学校文化和积极的研究环境执行方案1. 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是确保学校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一步。
在制定计划时,应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
2. 加强班级管理班级是学生德育的基本单位,加强班级管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惯。
中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指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组织班级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道德问题。
- 设立班级荣誉榜和表彰制度,激励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3. 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中学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活动:- 组织主题讲座和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道德教育经验和案例。
- 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
- 组织德育主题班会和德育教育展览,展示学生的成果和体验。
4. 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建立德育评价机制有助于监测和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中学可以考虑以下方式:- 设立德育评价指标和标准,对学生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 组织德育成果展示和交流,分享学生的优秀德育实践案例。
-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与家长密切沟通学生的德育情况。
结论中学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执行方案的关键在于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加强班级管理、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以及建立德育评价机制。
通过这些简单而有效的策略,中学可以有效实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建立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和研究环境。
校内执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操作方案
![校内执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操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6eb9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3.png)
校内执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操作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校内执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操作方案,以确保学校能够有效地贯彻落实该指南,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2. 目标- 确保学校教育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保持一致-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建立良好的校内德育管理机制3. 操作步骤步骤一:制定校内德育计划1. 学校应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制定校内德育计划。
2. 校内德育计划应包括德育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措施等内容,并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计划相衔接。
步骤二:组建德育工作团队1. 学校应成立德育工作团队,由相关教职员工组成。
2. 德育工作团队应负责指导和监督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步骤三:实施德育课程1. 学校应根据德育计划,组织开展德育课程。
2. 德育课程应覆盖学生的各个年级和阶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
步骤四:开展德育活动1. 学校应定期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如主题讲座、德育实践等。
2. 德育活动应与学校德育目标相一致,以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和实践为主要内容。
步骤五:建立德育评价机制1. 学校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评价。
2. 德育评价应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和道德发展等方面的考核。
步骤六:加强家校合作1. 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2. 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与家长分享学校德育工作的情况和成果。
4. 总结通过执行本操作方案,学校能够有效地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同时,学校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需要。
---。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d960af5ef7ba0d4a733b8f.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一)学校德育工作是全面落实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关键,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以及对学生健康成长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本学期为了全面推进德育工作,特制定本年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一、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我校的德育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的德育工作将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实施途径我校的德育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德育工作实施的主渠道是课堂教育。
我们将以各科教学为主体,以多种活动为引导,以优化环境为辅导,坚持从大多数着眼,明确培养目标。
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开展各项活动。
本年度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搞好班、队建设和主题班队活动,确定具体的时间和充实的内容,规定每个教学班每月至少开一次班会,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主题班会。
开展“德育活动”月活动。
利用“9月10日”“10月1日”的节日,开展主教育活动。
时间形象进度表:9月:纪律教育月10月:爱国主义教育月11月:社会实践活动12月:集体主义教育1月:规范、礼仪教育三、建构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评价,每学年第一学进行初评,第二学期进行总评,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考评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老师评与学生评,家长评相结合的方法。
德育工作是长期的,长效的工作,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正确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儿童健康地成长。
关于学校优秀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学校优秀德育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ed59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9.png)
关于学校优秀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作为一所现代化综合性的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工作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校在德育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校制定了以下优秀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明确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和道德素养,使他们具备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完善德育工作组织体系为加强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我校将设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学校德育主管负责具体工作,各年级班主任和德育工作骨干组成成员。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年度德育工作计划、监督落实德育工作方案,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1.制定德育工作规范我校将依据《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德育工作规范,明确学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任务和德育标准,为德育工作提供具体操作指导。
2.建立德育档案为了及时跟踪学生的德育情况,我校将建立学生德育档案,记录学生的道德表现、奖惩情况和成长历程,形成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德育成长提供依据。
3.开展德育培训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我校将定期开展德育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提高德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四、优化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我校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国主题班会、志愿服务活动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中学德育考核细则范文(二篇)
![中学德育考核细则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75697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2.png)
中学德育考核细则范文一、学生的思想品质考核学生的思想品质是衡量其道德素养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标准。
在思想品质考核中,学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品质。
学生的思想品质将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考核:1. 道德品质学生应具备正义、诚实、守信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需践行公平正义,不欺凌他人,不参与欺诈活动。
学生还需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章制度,遵守考试纪律和学习诚信原则。
学生还需具备关心他人的品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共建和谐的班级和校园。
2. 责任感学生应具备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品质。
在学习中,学生需对自己的学业负责,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听课,不抄袭和作弊。
在班级中,学生需关心和帮助其他同学,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班级建设做出贡献。
在社会中,学生需关心环境保护,勤俭节约,不浪费资源。
3. 创新思维学生应具备创新思维的品质。
学生在学习中需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勇于质疑和创新。
学生还需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生的行为表现考核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学校评估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依据。
学生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表现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做到课堂纪律有序。
学生还应热爱学习,勤奋刻苦,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
2. 课外活动表现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会等。
学生还应遵守活动规则,遵守组织安排,表现出积极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公民意识表现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
学生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权益,不干涉他人的正当权益。
学生还应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三、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学校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表现进行考核,包括日常观察、成绩评定、问卷调查等。
考核结果将于学生公示,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德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方案
![德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a3267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5.png)
德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德育课程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德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发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特开展德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的1.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2.发掘和培养优秀德育教师;3.促进学校德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活动流程报名阶段(时间:1周)1.在校内公布德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通知,邀请教师积极报名参加。
2.教师填写报名表格并提交。
初赛阶段(时间:2周)1.每位参赛教师按照规定准备德育课堂教学案例,并提交给评委。
2.评委根据提交的教学案例进行评选,确定初赛晋级教师名单。
复赛阶段(时间:1周)1.复赛环节采取现场教学观摩的形式,评委对教师的德育课堂教学进行现场评估。
2.评委根据现场观摩情况,评选出优胜者。
颁奖阶段在校内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并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四、评分标准1.课堂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2.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3.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性;4.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5.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培养情况。
五、奖励设置1.一等奖:奖金1000元+荣誉证书;2.二等奖:奖金800元+荣誉证书;3.三等奖:奖金500元+荣誉证书;4.其他入选教师:荣誉证书。
六、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对本次评比活动进行总结,总结教师教学亮点和不足,为今后完善德育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为德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方案,希望通过此活动能够激励更多教师参与德育教学,提高学校德育教学水平。
道法课期末评价实施方案
![道法课期末评价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23d1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7.png)
道法课期末评价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道法课是学校开设的一门旨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课程。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道法课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制定了道法课期末评价实施方案。
二、评价目标。
1. 全面评价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水平,包括思想品德、法律意识、公民道德等方面;2. 激发学生对道法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三、评价内容。
1. 学生道德修养方面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言行举止、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等方面;2. 学生法治意识方面的评价,包括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法律意识培养情况等;3. 学生公民道德方面的评价,包括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益意识等方面。
四、评价方式。
1. 考试评价,通过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道法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方面;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考察学生对道法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实践评价,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意识。
五、评价标准。
1. 考试评价,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挥,进行评分;2. 作业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分;3. 实践评价,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评价结果运用。
1. 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2. 针对评价结果,开展个性化辅导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评价结果也将作为道法课程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
七、评价实施保障。
1. 确保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客观,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2.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评价能力和水平;3. 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促进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
八、结语。
道法课期末评价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水平,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德育课程评选活动方案
![德育课程评选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3fad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9.png)
德育课程评选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激励教师们教授优质的德育课程,提升学生德育教育水平,我们计划举办一次德育课程评选活动。
2. 活动目标•提升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激发教师的创新和热情;•增强学校师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3. 活动流程第一阶段:德育课程申报1.教师提交德育课程申报表格,包括课程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2.学校德育教育部门对申报课程进行初选,筛选出符合评选条件的课程。
第二阶段:德育课程展示1.通过线下形式,教师对选取的德育课程进行展示,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展示、学生作品展示等。
2.学校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参与课程展示,并进行点评和讨论。
第三阶段:德育课程评选1.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团对申报的德育课程进行评审,根据课程设计、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
2.评审团依据评分结果,评选出优秀德育课程,并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1.将优秀德育课程进行整理汇编,形成德育课程导读手册,供全校教师参考。
2.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优秀德育课程的分享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共享。
4. 参与人员•教师:德育课程申报和展示的主要参与者,提交自己的德育课程申报表格,并参与线下德育课程展示活动。
•学生:参与德育课程展示并进行点评和讨论,对德育课程提出建设性意见和问题。
•评审团:由学校德育教育部门和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体,负责对申报的德育课程进行评审。
5. 活动评选标准•德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德育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德育课程的教学实施效果是否明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德育课程的创新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评价。
6. 活动预期效果•提升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水平,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增强教师的德育教育意识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和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教育教学研究。
7. 活动总结和奖励活动结束后,学校会组织一次活动总结会,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对获奖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激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德育课程建设中。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评估量化细则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评估量化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8e635c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e.png)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评估量化细则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评估的量化细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 学生表现:根据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举止、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可以采用打分方式或者设定评价等级。
2. 参与度和贡献:评估教师在学校德育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包括组织、参与活动的频率和质量等方面。
3. 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评价、家长的反馈、学校日常管理的观察等方式,评估教师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4. 学科成绩影响:评估教师在学科教育中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和影响,以学科成绩等方式反映。
5. 自我评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和个人修养等方面,对自己的德育工作进行量化评估。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指标,可以通过定期的考核、教学观摩、专业学习和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师德育工作的量化评估。
具体的指标和评分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评估量化细则范本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评估量化细则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4ebab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7.png)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评估量化细则范本一、组织管理能力1. 有效组织班级例会,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2. 制定并执行班级管理计划,包括纪律规范、学习计划等。
3. 能够及时处理和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4. 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如校园安全、晨会组织等。
5. 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作业布置,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情感教育能力1. 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
2. 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3. 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鼓励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
4. 建立亲师关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5. 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和包容,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道德教育能力1. 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组织开展有关道德教育的讲座、活动等。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4.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道德规范的传达和培养。
5. 设计并执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方案,推动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
四、团队合作能力1. 能够协调班集体的各项工作,如班级活动策划、学习合作等。
2. 积极参与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与同事合作共事。
3. 善于与家长保持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 乐于与其他学校的教育者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五、自我反思与进修能力1. 善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2. 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 阅读教育理论和教材,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储备。
4. 参观其他学校的先进教育实践,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
5. 制定并执行个人教育发展计划,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六、学生成绩与评价能力1. 严格执行学校的学业要求,确保学生成绩的客观公正。
2. 善于分析学生成绩数据,找出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提供针对性辅导。
3. 定期与学生和家长交流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德育评优活动方案
![德育评优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d0fbc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b.png)
德育评优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德育评优活动是为了表彰和激励学生在道德品质和行为方面的优秀表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活动目标1.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3.营造和谐尊重、团结友爱、守纪守法、遵纪遵法的校园氛围。
三、活动内容1.开展“身正为范”评选活动,邀请学生自荐或推荐他人,通过民主投票、评审分阶段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2.举办道德讲堂,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授课,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3.组织德育主题班会,由班主任和辅导员指导学生讨论身边的道德典型事例,进行道德思考和引导。
4.开展德育知识竞赛,涉及伦理道德、校规校纪、中华传统美德等方面,提升学生对德育知识的了解和认知。
5.举办“德行如水”主题班级文化活动,组织学生自主创作、表演相关节目,展现班级文化特色和涵养。
6.进行学生德育个人总结及心得分享,让学生自我审视、总结和分享成长中的道德感悟和体会。
四、活动实施方案1.组建德育评优活动筹备组,确定活动时间、流程和相关细则,明确工作分工。
2.邀请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活动评审组成员,公开、公正评选获奖者。
3.设立奖项及奖励制度,包括荣誉证书、奖金、奖品等奖励。
4.制定宣传方案,利用校园广播、校刊、电子屏幕等宣传手段,提高全校师生对活动的关注度。
5.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五、活动评估与总结1.活动结束后进行全面评估,总结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提供经验和参考。
2.建立德育评优活动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此类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质。
以上为德育评优活动方案,希望通过本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德育水平,促进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德育工作考核评估制度
![德育工作考核评估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bde95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5.png)
德育工作考核评估制度1. 引言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德育工作考核评估制度,以辅助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改良和提高。
2. 考核内容2.1 德育目标与指标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需要具体、明确的表达出来。
在考核评估制度中,应将德育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指标,以便进行量化的评估。
常见的德育指标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等。
2.2 德育活动与成果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考核评估制度应该对学校的德育活动进行记录和评估,包括活动的类型、参与人数、效果等方面。
同时,还需考核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成果和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等。
2.3 德育资源与支持德育工作需要良好的资源和支持体系。
评估制度应考虑学校德育资源的充实程度,包括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教材等。
同时,还需考虑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支持体系,如学校领导的关注程度、教师的培训时机等方面。
3. 考核方法3.1 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是指通过描述和评价的方式,从主观和直观的角度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估。
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教师评价等方法来获取相关信息,然后综合分析得出评估结果。
3.2 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指通过数据和统计的方式,从客观和量化的角度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设计评分表、制定评估指标等方法,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分和评估,得出具体的评估结果。
4. 考核周期与频率考核评估制度应该设定明确的周期和频率,以确保评估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一般建议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德育工作评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中期和末期的评估。
此外,还可以设定临时评估,对特定的德育工程进行评估。
5. 考核评估结果的应用考核评估的结果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响给相关的工作人员,用于改良和提高德育工作。
德育考核评价指导文件
![德育考核评价指导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fb025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0.png)
德育考核评价指导文件一、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呼声也越来越高。
为了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各级教育部门相继发布了德育考核评价指导文件。
二、德育考核评价的目的德育考核评价的目的在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科学评价,可以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学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以优化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三、德育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德育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习成绩、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等方面的考核内容。
其中,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能力的直观指标;道德品质则体现了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修养;全面发展包括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体育素养等方面。
四、德育考核评价方法德育考核评价方法多样化,既包括定量评价也包括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主要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能力测试等手段进行,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定性评价则通过观察记录、学生自评、家庭评价等方式进行,更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品质和素养。
五、德育考核评价的问题与挑战德育考核评价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如何找到合适的评价方法,既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其次,如何衡量学生的道德品质,避免简单的打分方式,更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思想和世界观;最后,如何将评价和培养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六、德育考核评价与其他考评的关系德育考核评价与学业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业考核主要关注学生的学科学习成绩,而德育考核则更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则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包括学业、德育、体育等多方面的因素。
七、德育考核评价的实施德育考核评价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和推进。
教师要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流程,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家庭要与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学生品德教育与考核方案
![学生品德教育与考核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cb2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1.png)
学生品德教育与考核方案引言:学生品德教育和考核方案是教育中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则是保证学生品德教育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学生品德教育与考核方案,旨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提供思路和借鉴。
第一部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的品德教育关系着他们的终身发展。
良好的品德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品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
第二部分:学校品德教育的责任学校作为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有着重要的责任。
学校应制定相关的课程,将品德教育纳入学生的学习内容中。
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部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是孩子品德教育的第一课堂。
家长应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制定学生的品德教育计划。
家长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第四部分:新时代背景下的品德教育新时代的品德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要引导学生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注重素质教育。
第五部分:考核与激励机制学生品德教育的考核方案应注重全面评价学生的品德发展。
除了传统的考试分数外,还应考虑学生的行为表现、社会责任感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因素。
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表彰优秀品德学生、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第六部分:品德教育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课堂教学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开展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第七部分:品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校园氛围,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学生评价德育活动方案
![学生评价德育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1fed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2.png)
学生评价德育活动方案引言德育活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优秀品质、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如何评价德育活动的效果和成效一直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个学生评价德育活动的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反馈,提高德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方案背景德育活动在学校中非常普遍,学校举办各种德育活动,如主题讲座、志愿活动、德育课程等。
然而,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难以确定这些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依赖于教育工作者和专家的观察和评估,缺乏学生的参与和反馈。
因此,开发一个学生评价德育活动的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方案内容1. 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德育活动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来培养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学生的参与将使他们更加了解德育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并且能够更好地评价其效果。
2. 学生评价指标的制定为了评价德育活动的效果,需要制定一些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应该涵盖德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学生的参与程度、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对活动的态度等。
通过制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可以使评价更加客观和科学。
3. 学生评价的过程学生评价德育活动的过程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填写问卷、参加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评价活动的效果。
评价的过程应该公正、公开,学生可以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反思,以改进和完善德育活动。
4. 学生评价结果的应用学生的评价结果应该得到积极的应用。
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适时地调整和改进德育活动的方案和内容。
同时,学校可以将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德育活动实施的参考和依据,以提高德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方案优势•学生参与度高: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可以增加学生对德育活动的投入和参与度。
•评价结果客观: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视角来评价德育活动的效果,更加客观和真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家楼联办小学
学校德育评价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观、价值观。
努力塑造一支“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职教师资队伍,坚持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贯彻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与诚信教育相结合、与德育常规工作相结合,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原则
坚持与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任务
(一)推进课程建设,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1、推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开展德育优质课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所有学科,逐步树立一批德育学科教学骨干,积极推广优秀德育教案和教学改革成果。
2、提高教学工作的德育实效,举办操行评语、课堂用语、作业批语抽查和征集评比活动,鼓励教师以德育人,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逐步建立德育学科的评价体系和监测制度。
德育渗透情况要逐步加入各学科教学评估中,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科德育渗透情况专项听课和评课活动。
(二)突出重点主题,广泛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1、坚持德育工作每学期突出一个主题的做法,学校制定落实方案并认真落实。
2、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3、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开展“做诚信教师”、“当诚信学生”、“共铸诚信”等主题活动,以征文、演讲、对话、辩论、实践等形式把诚信教育搞实搞活。
4、开展读好书活动,提倡学生每年读1至3本名著,读1至3部名人传记,让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5、利用班会、课外活动,开展唱10首好歌、看10部好影片(校园电台)、读10个好故事、诵记10条格言“四个一”活动。
6、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安全自救、健康卫生、禁烟禁毒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抓好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1、坚持开展《学生守则》和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着重加强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改进教育手段,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讨论、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守则》和各项制度入脑、入心,人人遵守。
2、开展争做“合格公民”主题教育活动。
3、按照《小学德育大纲》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常规教育要求,建立一周一主题的德育序列化方案,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实效,使德育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4、抓常规管理,积极进行学生的纪律教育。
以《学生守则》和各项制度要求为基本原则,建立学生常规管理制度,完善纪律检查、值勤值日值周、评比奖惩等工作手段,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管理无漏洞、无死角,达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的“三管”要求,学校达到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宿舍无乱放、桌椅无刻划、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的“六无”标准。
5、定期举行各类活动,加强对学生艺术素养和运动能力的培养。
6、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以及入学、入队、校会、升旗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时机,集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做到制度完善、档案齐全。
开展学雷锋、学先模等活动,积极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优秀毕业学生的先进典型,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7、广泛开展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创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德育
(四)加强学校管理,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1、积极建设校内教育阵地和场所,办好黑板报、文化长廊、校内广播站、校报、心理咨询室、校园网等宣传阵地。
2、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做到全校师生人人熟知并自觉遵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常规管理要求等制度分别张贴、悬挂于办公室、教室及有关场所。
3、认真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人翁精神,及时召开教代会、学代会、班会,及时答复师生建议构建全校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4、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的落实工作,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教师,既重个别辅导,又重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
特别是“特殊家庭子女”和“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实行“一对一”帮教措施,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守法公民,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
5、建立健全“留守子女”“残疾学生”“贫困学生”“学困生”等问题学生档案,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实施特别跟踪教育。
(五)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认真落实关于师德建设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2、在广大教师中开展“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等为主题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引导教师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3、开展学生“给老师写封信”、“教师给学生回信”活动,设立“师生心语信箱”,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4、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会和经验交流会,建立适合本校的德育校本培训机制,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5、建立德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机制,努力提高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六)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的重要作用。
1、健全学校少先队组织,完善组织机构。
严格组织发展程序。
2、开展优秀班级、文明宿舍的创建评选活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3、积极开展优秀学生、优秀班团干部等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向先进学习,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七)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1、学校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在全校开展“体会家长”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长,通过心得体会、讨论,使学生受到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教育。
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和学习、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杨家楼联办小学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