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第六章第四节 中国传统的批判性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二节中国传统的批判性思维

一、为学五步功

传统的治学方法,在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庸》中,被概括为依次递进的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妨称之为“为学五步功”。

1.第一步功夫:博学之

“博学之”是为学的第一阶段,意味着为学首先要培养广泛的兴趣,旺盛的好奇心。兴趣、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同时,“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宏大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具体地讲,博学可以理解为不要限制自己的知识领域,刻意强调“专业对口”、“对我有用”,也不要拘限于自己的立场、观点,而要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探索,即使对与自己完全相反的观点,也有兴趣去了解和探索。

这一条被放在为学五步功之首,大有深意。因为对于一个真正的学习者来说,的确需要具有开放的心灵和博大的胸襟,以接纳无穷的世界和无穷的可能性。用西方的教育语言来说,也就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有吸收力的心灵”,教育和提高因此而变得可能。

但博学并不是什么都学,越多越好,更不意味着什么都接受。如果对什么都信奉“拿来主义”,就等于把自己的大脑当知识垃圾桶。可以说后面的“审问”、“慎思”、“明辨”三步功夫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设立的。

2.第二步功夫:审问之

“审问”是为学的第二阶段,意思是仔细观察、思考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以便把思考引向深入。

“审”的意思,就是对学习对象认真、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也就是把对象拿在手里“细细把玩”、或含在嘴里“细细品味”,以便真正地了解、理解对象,把对象真正弄清楚。类似的一个用法是“审视”。

“问”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以便更加深入、全面地思考和研究对象。

“问”必须建立在“审”的基础之上。如果缺乏“审”的功夫,“问”就只能是瞎问、乱问。但“审”并不必然带来“问”。因为“审”意味着“舍己从人”,钻进去深入了解对象,用对象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和理解,以便把对象真正弄清楚。而“问”则意味着在深入理解对象之后又跳出来,从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角度,甚至从更高的层次来提出问题。而且不只是提出一个问题,而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也不是故意刁难对象,而是为了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以便进一步理解对象。

这里容易犯的毛病,一个是不会提问或不爱提问,没有真正启动思考的内在机制;一个是胡乱提问,不着边际,令思维停留在混乱无序的状态。

3.第三步功夫:慎思之

在经过“审问”的环节,提出一系列问题之后,如果有合适的老师可以问当然很好,但多数情况下不会具备这个条件,即使是在大学里、问的也是专业问题。因此,古人强调更多的不是问别人,而是问自己!而回答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进一步深入思考、或整理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这就是“慎思”,为学的第三阶段。

为了更好地开启思维空间,提出问题的时候完全可以海阔天空,大胆怀疑,从尽可能多的角度进行质疑。但是回答问题就必须十分小心了。对每一个问题都必须从真正可靠的前提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和推理,以便得出新的、有价值的结论,发现并改进自己的思维盲区,使自己的认识真正有所提高。这个过程必须是十分谨慎小心的,因而被形象地称为“慎思”,实际上是严格、精密、细致的意思。

这里容易犯的毛病是冒失、粗疏,不讲逻辑,或以情感诉求等代替逻辑推导。

4. 第四步功夫:明辨之

“明辨”是为学的第四阶段,意味着在前面三个步骤的基础上,认真辨析“慎思”所得的各种初步认识成果,从而得出清晰、可靠的结论。

经过“慎思”,一些伪问题被清除了,一些疑问被澄清了,一些疑难被解开了,也就到了得出可靠结论的环节。这些结论作为阶段性的认识成果,应该是比较清晰、明了,能使自己真正有所前进、有所提高的。

这里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轻易下断语、得结论,或者不经过“慎思”便糊里糊涂地把别人的结论接收过去当作自己的。因为没有经过真正的思考,所以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和收获。最后肯定的结论为什么肯定,反对的东西为什么反对,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搞清楚。

“辨”是“辨析”的意思,有人将其理解为“辩”,也讲得通。因为这一步“明辨”的过程,与前一步“慎思”的过程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两者甚至很可能是交织在一起的,亦即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总之,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5. 第五步功夫:笃行之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把深思熟虑的结果实实在在地应用在生活实践当中,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笃”还包括另外一层很容易被忽略的含义,就是“笃信”,即真正相信自己精心思考的结果,真正相信自己,而不只是相信书、相信圣人、相信道听途说。事实上,只有“笃信”(真正相信),才会有“笃行”(认真实行);也只有为了让自己“笃信”,才会愿意“笃学”,即认认真真地去做上面的四步为学功夫,做真学问而不是假学问。而这正是体现学人理性的关键环节。

做不到“笃行”,是古人最为诟病的,所谓“学而不尚实行,马牛而襟裾”。

胡适早年所谓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与传统的“为学五步功”是什么关系?

二、 为学五步功的整体解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诲,出自《礼记·中庸》右第十九章,因其道出了中国传统的学问、修养之道的精髓,历来被奉为治学的经典格言,直至老北大、老清华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是学问之道的几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因此必须进行整体的解读。

《论语·为政篇》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学”和“思”的关系。其中,“思”的意思是思考,思维;“罔”读w ǎng ,意思是迷惑,昏而无得;“殆”读d ài ,意思是危险,危而不安。整句话的意思为:学习了却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所以宋代的著名思想家程灏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礼记·中庸》右第十九章是我国古代儒家思孟学派的一个关于学习过程理论的精髓篇章,其中对为学五步功的进一步注解是:“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意思是说:除非不学,(学了就一定要会),学了还不会,决不罢休;除非不问,(问了就一定要懂),问了还不懂,决不罢休;除非不思考,(思考了就一定要有结果),思考了还没有结果,决不罢休;除非不去分辨,(分辨了就要弄清楚),分辨了还没有弄清楚,决不罢休;除非不去实行,(实行了就要一心一意地做好),实行了还没有真正做好,决不罢休。别人学一次就会了的,我就是学一百次也要学会;别人学十次就会了的,我就是学一千次也要学会。确实能按照这种方法去做学问、修养自己,即使愚笨的人也一定能聪明起来,即使意志薄弱的人也一定能坚强起来。

传统的“为学五步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有何现实意义?

三、 为学五步功与批判性思维的比较

1. 差别所在

可以看出,传统为学五步功的前四步,与批判性思维的“洞察、分析、审验、评估、重建”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虽然没有提“博学”,但开放自己的思维乃是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前者虽然没有提“重建”,但“慎思”的过程当然少不了论证的建构。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五步,即“笃行”。按中庸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原则,为学五步功的本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符合儒家道德标准的“君子”。也就是说,学、问、思、辨终究是为了“笃信”、“笃行”,为学五步功不只是一种学问功夫,更是一种修养之道,是与传统的价值观融合在一起的,“求真”、“向善”在这里合而为一,并以“善”为终极价值追求。

而批判性思维则停留在学、问、思、辨的思维层面,目的在于辨别真、伪,求取真知,做出关于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合理性决定”。虽然接下来就是“信”和“行”,但这可能只是合乎理性原则的权宜之计,亦即可以如此信、如此行,但换换场合、下一次就未必如此信、如此行了。与为学五步功相比,少了“笃”的意思。也就是说,西方传统的批判性思维是以“求真”为宗旨的,把逻辑、理性的东西奉为最高准则,而与价值观、与“善”无关。或者毋宁说,其所贯彻的乃是以“真”为终极目标的另类价值观。

这正是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别之所在。概括地说,西方文化重视的是“学”,东方文化重视的是“道”。《荀子·劝学篇》所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对我们来说,可取的态度只能是中西结合,即“求知、求道”!当然前提条件是,对“道”的概念、“学”的概念都要真正有所体会。如果以为学习只是为了考试、拿文凭将来好谋生,那就连“学”也谈不上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