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题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名词:

1.中央银行: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为期主要职责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

2.一元中央银行制:是一国只设立独家中央银行和众多的分支机构执行其职能,它是由总分行组成的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制度。

3.二元中央银行制:单一中央银行制度中的一种。是指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

4.复合中央银行制:集中央银行业务和职能与商业银行业务和职能于一身的体制。

5..跨国中央银行制:中央银行制度的一种。即与一定的货币联盟相联系,是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的中央银行,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

6.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既不能完全受制于政府,也不能不受政府约束,而是应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7.货币替代:由于金融抑制,金融时常不发达。效率低下,以及政治经济不稳定等原因引发的国内公众躲避本国货币的行为

8.中央银行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应商业银行、政府财政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要求,向其发放的,以缓解其暂时性流动资金紧张局面的贷款。中央银行通过发放或收回贷款可以起到调节货币供给量,进而调控经济的目的。

9.再贴现:也叫“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其持有的通过贴现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

10.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发放和回笼货币,以此来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从而调节宏观经济的行为。

11.备付金:即支付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保证存款支付和票据清算而保留的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清算户的存款。

12.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同时满足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的制度。

13.发行库:是指中央银行的发行基金保管库。

14.业务库:是各商业银行的基层行为办理日常业务收付现金而设立的金库。

15.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提取现金和转账结算的要求而持有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和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16.储备货币:即基础货币,即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它是货币扩张和收缩的基础或源头。

17.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中扣除法定准备金之后的剩余部分,也称剩余准备金或业务备付金。

18.清算业务:中央银行的业务之一,是指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准备金账户,相互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和债权债务关系都由中央银行办理。

19.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和信贷总量,调节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20.非自愿失业:劳动者愿意接受当前的工资水平和现行的就业条件,但仍难以找到工作。

21.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结构矛盾而造成的失业。它包括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种类失衡、地区失衡、季节失衡等,也包括劳动力转换和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状态。

22.国际收支平衡: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全部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23.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负相关关系的曲线。24.奥肯法则:由奥肯发现的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之差和实际国民收人与潜在国民收入之差之间存在的负相关的经验关系

25.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旨在调解货币和信用的政策手段或措施的总称。

26.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27.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和再贴现业务其他条件来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28.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

29.直接信用控制: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强制干预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以实现政策目的的货币政策手段。

30.道义劝说: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各种非强制性的方式,诱导或劝说金融机构,顺从其政策意图调整业务决策的货币政策手段。

31.窗口指导:日本银行经常采用的通过指导性计划贯彻政策意图的辅助性货币政策工具。它类同于一般所谓的“道义劝说”。

32.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基础,包括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两部分。

33.货币扩张系数:即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倍数。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反映每一单位基础货币可以创造的货币数量的多少。

程或机制。

34.流动性比率:指期末流动性资产平均余额与流动性负债平均余额之比,反映银行流动资产满足客户随时支付的准备能力。

35.货币购买力指数:指单位货币在报告期所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与基期所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之比。

36.准货币:是指流动性略逊于现金和活期存款,不能直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但变现能力又较强的货币。包括在狭义货币M1之外,但属于M:构成项目的那些流动性比现金和活期存款差的各类存款。

1

重点问题:

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1)银行券发行问题。银行业竞争的激烈和跨地区商品交易的发展要求由一家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大银行集中发行能在全国范围流通的银行券。

(2)票据交换问题。银行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结算效率降低,信用纠纷增多,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银行间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中心。

(3)最后贷款人问题。银行的头寸管理越来越困难,流动性风险日益增加,客观上要求有人为发生支付困难的银行提供资金支持。(4)金融管理问题。银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关系的复杂,日益需要政府制定统一、公平的“游戏规则”,并由专门的机构监督执行。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1)复合的中央银行制。把中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职能集于一家银行来执行。又可分为两种形式:①一体式中央银行制,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和职能

于—身;②混合式中央银行制,既设中央银行,又设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兼办一部分专业银行业务。

(2)单一的中央银行制。一个国家单独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全权发挥作用。又可分为两种形式:①一元中央银行制,由总机构和各级分支机构组成的单一法人、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

②二元中央银行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3)跨国中央银行制。与一定的货币联盟相联系,是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的中央银行。

(4)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者是一个通货局,不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也不要求商业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或者是介乎通货局与中央银行之间的机构。

3.中央银行的特征

(1)它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监督金融机构的活动。其领导人由国家任命。

(2)它是居于超然地位的、有一定特权的特殊法人。

(3)其业务活动的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和政府,不以营利为目的。

(4)它虽为金融机构提供存款、贷款和清算服务,但发挥的不是普通的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作用,而是控制信用、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5)中央银行吸收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为政府及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一般也不收费。

(6)中央银行资产应保持较大的流动性。

4.什么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保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要遵循哪些原则?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既不能完全受制于政府,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应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这就是当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保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要遵循两个原则:(1)经济发展目标是中央银行活动的基本点。中央银行不仅要考虑自身所担负的任务和承担的责任,还要重视国家的利益。(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活动的规律性。防止为特定政治需要而不顾必要性和可能性,牺牲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5.试论我国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1)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是指商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应遵循两条原则:其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是中央银行活动的基本点;其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活动的规律。(2)各国中央银行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与政府的关系也不相同。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家通过其对全国金融业实施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应向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3)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发挥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控作用,保持并不断加强其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

6.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基本内容。

(1)中央银行资产付。

业务主要包括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证券买卖业务、金银和贵金属业务以及外汇储备业务等内容。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等部门提供短期融资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买卖证券一般都是通过其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它与前一项业务共同构成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为宏观经济调控服务。金银外汇储备业务则以平衡本国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币币值及汇价为主要目的。

7.贴现与再贴现之间的关系如何

贴现是商业银行买进工商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商业票据,以提供给工商企业流动资金的一种行为;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其由贴现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接受再贴现即为买进商业银行已经贴现的商业票据,因此贴现是再贴现的基础。

8.中央银行贷款的特征有哪些?

中央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其贷款也体现出独有的特征:(1)以短期贷款为主,一般不经营长期贷款业务;(2)不以营利为目的;(3)应控制对财政的放款;(4)一般不直接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

9.再贴现与中央银行贷款有什么共同点?区别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两种业务过程中,中央银行都是贷出资金,对商业银行进行资金融通,因此,从广义上讲,再贴现属于中央银行贷款的范畴。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再贴现业务中商业银行实际是预先向中央银行支付利息,而且只能获得票据面额的部分资金,而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是到期归还本息,且可获得贷款的全额资金;第二,再贴现本质上相当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放的抵押贷款,而中央银行贷款既包括抵押放款,又包括信用放款,在范畴上比再贴现要宽得多。

10.中央银行保管(持有)外汇储备的意义或作用何在?

(1)稳定币值;(2)稳定汇率;(3)调节国际收支。

11.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意义何在?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意义或作用:①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②与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

政策相配合。

③缓解财政收支季节性波动的不利影响。④协助政府债券的发行

与管理。

(2)应注意的问题:

①不能在一级市场购买有价证券。②不能购买流动性差的证券。

③不能购买末上市证券。④一般不能购买国外的证券。

12.试述我国中央银行现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目标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目标是指中央银行的直接调控目

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操作目标控制中介目标。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只能选取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并通过基础货币的调节影响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