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纲分类

合集下载

哺乳纲的分类

哺乳纲的分类

第三节哺乳纲的分类现存的哺乳动物在全世界计有4180种,我国计有509种,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2.2%(郑昌琳,1986)。

分为3个亚纲:原兽亚纲、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

一、原兽亚纲(Prototheria)本亚纲包括现存哺乳类中最原始的类群。

仍保留着许多近似爬行动物的原始特征,主要表现在:卵生,产带卵壳富含卵黄的卵,卵大,其直径达14mm(一股哺乳动物卵直径不超过0.2mm),母兽还有孵卵的习性(鸭嘴兽),或者把卵置入特殊的育儿袋内哺育(针鼹)。

雄性的精巢位于体内,体外无阴囊。

有一小的阴茎,位于泄殖腔内,很象龟鳖类的阴茎,只是它背面的沟已经成为一管。

有泄殖腔,以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体外(故又名单孔类)。

口缘无肉质唇而具扁喙。

无外耳壳。

成体口腔内无齿,幼体有临时性结节状的齿,脱落后不再生出恒齿。

肩带仍似爬行类有独立的乌喙骨、前乌喙骨和发达的间锁骨(图10-29)。

腰带上有一对袋骨(或名上耻骨 epipubic bone)。

大脑皮层不发达,大脑半球之间尚无胼胝体。

另一方面,单孔类也具备了哺乳动物的特征,它们已经是原始的哺乳动物。

例如,体表有毛,有乳腺,乳腺乃是一种特化的汗腺,不具乳头,乳腺管开口在腹壁的乳腺区,由仔兽舐吮乳汁。

具肌肉质的横膈。

仅具左体动脉弓。

下颌由单一的齿骨组成。

体温波动在26°—35℃之间,处于由变温向恒温过渡的阶段。

本亚纲只有一个目,即单孔目(Monotremata),仅分布于澳洲及其附近的岛屿上,分为2科:鸭嘴兽科(Ornithorhynchidae):现存的仅一属一种,即世界闻名的珍稀动物——鸭嘴兽(Ornithorhynchus anatinus)(图9-88)。

鸭嘴兽是一种半水栖的动物,具有一系列适应水栖的特征。

体被短而浓密的褐色毛,长久在水中也不致浸透。

嘴宽扁,无肉质唇而具有角质鞘,嘴两侧有缺刻,可过滤食物,形似鸭嘴,故名鸭嘴兽。

尾扁阔,四趾间具蹼,前肢蹼特别发达,善于在水中游泳或潜水。

哺乳纲

哺乳纲
哺乳动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关系紧密。家禽家畜是肉食、制作皮革的重要对象,而一些野生哺乳动物则是优质裘皮以及药材的来源。哺乳动物处于生物链的重要环节,在自然界中地位最高的哺乳动物,在地球的每个角落,抒写着独特而精彩的故事……
哺乳动物通过胎生和哺乳的繁殖方式,使后代的成活率大幅度提高,而一些较为低等的种类仍通过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如鸭嘴兽。自卵受精到胎儿产出的期限称为妊娠期,妊娠期长短的不同也是分类学的重要依据。哺乳动物因种类不同产崽数目具有差异,雌兽用乳汁哺育幼崽,并具有一定的照顾和保护幼崽的行为。幼崽还可通过学习的方式,获得一定的生存技能。
哺乳动物体外被毛,头部、颈部、躯干和尾部在外形上分界明显,尾巴的作用主要是保持平衡,大多数种类的尾部趋于退化。它们前肢的肘关节向后转,后肢的膝关节则向前转,如此的身体结构有利于步行和奔跑,使其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哺乳动物的骨骼系统发达,脊柱分区明显;四肢肌肉强大;它们出现了口腔咀嚼,提高了对食物中能量的摄取。哺乳动物的体温恒定,具有完善的血液循环系统,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同时它们的神经系统和感官更加发达,能够协调较为复杂的机能活动并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
哺乳纲
它们是脊椎动物中身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等动物类群;除南极、北极的中心和少数岛屿外,它们的身影几乎遍布整个地球;它们与鸟类均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而出现却早于鸟类——它们是哺乳动物。
哺乳纲隶属于脊椎动物亚门,通称兽类。哺乳动物现存19目4000余种,中国分布有11目。根据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分为原兽亚纲、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哺乳动物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环境条件,形成了陆栖、水栖、穴居等不同的生态类群。

哺乳纲的分类

哺乳纲的分类

原鼹Zaglossus bruijnii(或称长吻针鼹)
• 现在仅分布于新几 内亚岛,但是在更 新世则可见于澳洲 大陆和塔斯马尼亚 岛。长吻针鼹的体 型几乎比短吻针鼹 大一倍,是最大的 单孔目成员,喙长 而弯,身上的刺短 而稀疏,毛发则比 较多。
后兽亚纲
二、后兽亚纲(Metatheria)
• (大、灰、大灰)袋鼠(Macropus
北美负鼠

新袋鼠总科aenolestoidea包含新袋鼠 科Caenolestidae的新袋鼩等 。
现仅存分布 于南美洲安 第斯山区的7 个种。体型 大约介于大 家鼠和小家 鼠之间,有 一对发达的 门齿,用于 捕捉大型昆 虫和小型脊 椎动物。
几种典纲的重要目
欧鼹
(二)树鼩(攀兽)目(Scandentia)的(普
通)树鼩Tupaia glis。
• 树鼩同时 拥有食虫 目和灵长 目的特征, 体型类似 长嘴的松 鼠。杂食 性,动作 敏捷,富 于攻击性。
(三)翼手目(Chiroptera)
• 东方蝙蝠Vespertilio superans和普通蝙蝠Vespertilio
第二节 哺乳纲分类
现存哺乳类约有4000种,分布几遍全球。 根据其躯体结构和功能,可分为3个亚纲:
哺乳纲的分类概况
1 .哺乳类鉴定术语及测量方法:
2.头骨 的测量 法
啮齿目的牙齿
三个亚纲的比较
三个亚纲的比较
原兽亚纲
鸭嘴兽(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 有人认为单孔目可能和现代的其 它哺乳动物分别起源于不同的爬 行动物祖先。其中鸭嘴兽科仅鸭 嘴兽Orhithorhychus anatinus一种, 是单孔目中人们最熟悉的代表, 仅分布于澳洲,是澳洲的象征性 动物之一。 • 鸭嘴兽是体型最小的单孔目动物, 适应水路两栖的生活,在溪流或 湖泊边挖穴居住,在水中捕食螯 虾等水生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是 似鸭般扁平的嘴,嘴触觉灵敏, 可以用来在浑浊的水中寻找猎物。 脚上有蹼,尾部似河狸,擅长游 泳,在晨昏活动。

哺乳纲

哺乳纲

哺乳纲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通称兽类。

哺乳动物是全身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

哺乳动物(包括化石和现生种类)可分为原兽亚纲和兽亚纲。

哺乳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营陆上、地下、水栖和空中飞翔等多种生活方式;营养方式有草食、肉食和杂食3种类型。

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通称兽类。

哺乳动物是全身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

身体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单孔类例外)和哺乳;心脏左、右两室完全分开,左心室将鲜血通过左动脉弓泵至身体各部;脑颅扩大,脑容量增加;中耳具有3块听骨;下颌由1块齿骨构成,与头骨为齿-鳞骨关节式;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颊齿;7个颈椎,第1、2颈椎分化为环椎和枢椎。

兽类是动物界进化地位最高的自然类群,除南极、北极中心和个别岛屿外,几乎遍布全球,现存19目123科1042属4237种。

中国有11目,都是有胎盘类。

中国北方属古北界,哺乳纲的代表科有鼠兔科、河狸科、蹶鼠科、跳鼠科、睡鼠科,南方属东洋界,代表科有长臂猿科、懒猴科、大熊猫科、灵猫科、鼷鹿科、穿山甲科、狐蝠科、象科、猪尾鼠科、竹鼠科等。

哺乳纲的先进性表现在:脑高度发展;恒温和胎生哺乳。

哺乳动物(包括化石和现生种类)可分为原兽亚纲和兽亚纲。

原兽亚纲包括已绝灭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和现在的单孔目。

单孔目中有针鼹和鸭嘴兽,产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现存只有1目2科3属6种。

兽亚纲除中生代祖兽、阴兽次亚纲外,还有后兽次亚纲,包括各种有袋类,产于南、北美洲、澳大利亚及其邻近岛屿,共1目 9科81属约 250 种;真兽次亚纲,包括各种有胎盘类,广布世界各地。

除已绝灭的目外,共17目112科约958属3981种。

鸭嘴兽哺乳动物纲可分为原兽亚纲和兽亚纲两个亚纲。

原兽亚纲包括现存的单孔目和众多的早期哺乳动物,其中单孔目为卵生,这个亚纲的史前成员可能也是卵生。

动物学哺乳纲

动物学哺乳纲

血液
远 曲 小 管
肾窦 肾大盏 肾盂
肾锥的乳头
肾柱 髓袢 集 合 管
肾小盏
输尿管
髓线
哺乳类的肾脏及肾单位
38
原尿流向:
肾小体的肾球囊—肾小管(近曲小管—髓 袢fan—远曲小管)重吸收—集合管重吸收 (成为终尿)--肾盏—肾盂—输尿管—膀 胱—尿道—体外。
39
(十)神 经 系 统
1.大脑
原脑皮 新脑 皮 纹状体 古脑皮 大脑皮层 (新脑皮) 海马(原脑皮)
8
输卵管 子宫
双子宫
阴道
双分子宫
输卵管 子宫
双角子宫
阴道
单子宫
哺 乳 类 子 宫 类 型
9
胎 盘 类 型
无蜕膜胎盘
散布状,鲸等
叶状,反刍兽 环状,食肉目等
蜕膜胎盘
盘状,灵长类等
尿囊腔 尿囊 盘状胎盘 绒毛膜 羊膜 羊膜 腔
卵黄囊腔
10
(二)外 形
体外被毛,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适应辐射明显:
角质纤维角:由表皮角蛋白纤维形成,终生不脱落, 如犀牛角。 洞角:为头骨的骨角外面套以由表皮角质化形成的角 质鞘构成,不分叉,终生不脱换,如牛角。 实角:由真皮骨化后,穿出皮肤而成,分叉的骨质角, 每年换一次,如鹿角。 鹿茸:刚出生的鹿角外包富有血管的皮肤,称为鹿茸。
17
(四)骨骼系统 鉴别性特征: 颈椎7枚,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头骨具两个枕 骨髁和牙齿异型。 演化趋向: 1.骨化完全,为肌肉的附着提供支持; 2.头骨和带骨有愈合和简化现象(坚固性、轻便 性); 3.脊柱的颈、胸、腰出现弯曲(弹性、韧性);
1、现代鸟类 (不包括饲养种) 都能飞行。
2、恒温动物具有较高而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调节产 热、散热的能力,从而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 稍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包括鸟纲和哺乳纲。 3、大脑的纹状体是鸟类复杂的本能活动和“学习”的 中枢。 4、鸟类没有牙齿和膀胱,被认为是减轻体重的一种适 应。

哺乳纲

哺乳纲

目录1.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2)2.哺乳纲的分类 (6)3.哺乳动物的起源和适应辐射 (15)4.哺乳类的生态要点 (17)5.参考文献 (20)哺乳纲(Mammalia )简介:哺乳动物是一类体表被毛、恒温、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

有些次生现象:(鲸:口边有少许刚毛;海牛:体表仅有稀少刚毛)。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结构最复杂、机能最完善、演化地位最高等的类群,它们生活在多种多样的环境中,分布几遍全球。

如:空中飞翔的:蝙蝠;树间滑翔的:鼯鼠;树上栖息的:猴子、松鼠;陆上奔跑的:野兔、野牛、黄羊;洞穴中穿行的:穿山甲、鼢鼠、鼹鼠;水中畅游的:鲸、海豹等。

以上这些动物所在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形态各异,但它们都具有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因此它们都是哺乳动物。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皮肤腺发达,具特有的汗腺和乳腺1.体表被毛,是哺乳类在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可以说凡被毛的脊椎动物均是哺乳动物。

毛为皮肤衍生物,由表皮角质化形成。

2.皮肤腺:哺乳类的皮肤腺非常发达,不仅具有发达的皮脂腺和性臭腺(如臭腺、香腺、蹄腺)而且还具有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汗腺和乳腺。

皮肤腺均来源于表皮的生长层,陷入真皮内,为多细胞腺。

皮肤腺:皮脂腺、汗腺、臭腺、乳腺3.具有特殊的隔肌,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鳞片层:最外层,为一层角质细胞 皮质:包裹在髓质的外面 髓质:贯穿毛的中央 毛根:外被毛囊埋于皮肤内 毛干 毛的结构 针毛(刺毛):粗而稀疏,具毛向,具保护作用,耐摩擦 触毛:特化的针毛,长而硬,有触觉作用,如猫等唇部的刚毛 毛的类别及功能 绒毛:位于针毛之间,短而密,无毛向,毛干的髓部发达,具保温作用,每年周期性脱换4.多具肉质软唇及槽生异型齿: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门齿(切齿)(incisor )、犬齿(canine )、前臼齿(premolar )、臼齿(molar )兔的齿式为:2(I 2833M 23Pm 00C 12=);亦可直接写成283,2,0,13,3,0,2= 猪的齿式为:2(I 4433M 44Pm 11C 33=);亦可直接写成443,4,1,33,4,1,3= 人的齿式为:2(I 3233M 22Pm 11C 22=);亦可直接写成323,2,1,23,2,1,2= 5.心脏分为四室,具左体动脉弓,完全双循环。

哺乳纲的分类

哺乳纲的分类

弥猴
• 金丝猴 金丝猴(Pygathrix roxellanae):体被金黄色长毛。 :体被金黄色长毛。 头圆,耳壳短,吻部肿胀而突出,鼻孔向上仰, 头圆,耳壳短,吻部肿胀而突出,鼻孔向上仰, 又称仰鼻猴。脸部蓝色,眼圈白色;尾长;无颊 又称仰鼻猴。脸部蓝色,眼圈白色;尾长; 背部灰棕色夹有柔软的金黄色长毛。 囊。背部灰棕色夹有柔软的金黄色长毛。为我国 名贵特产种类。 名贵特产种类
大熊猫
• 赤狐 赤狐(Vulpes vulpes):属犬科中体型较小者,外形似小 :属犬科中体型较小者, 家狗。体细长,吻尖长,耳大;四肢较短; 家狗。体细长,吻尖长,耳大;四肢较短;尾长超过体长 之半,尾毛蓬松,端部白色。 之半,尾毛蓬松,端部白色。 • 黑熊 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属熊科。全身黑色,仅 :属熊科。全身黑色, 胸部有V字形的白斑 吻部短而尖,前肢腕垫大, 字形的白斑。 胸部有 字形的白斑。吻部短而尖,前肢腕垫大,与掌垫 相连。尾极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连。尾极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黄鼬 黄鼬(Mustela sibirica):俗称黄鼠狼,属鼬科。体形细长, :俗称黄鼠狼,属鼬科。体形细长, 四肢短小;颈长、头小;尾长约体长之半,尾毛蓬松, 四肢短小;颈长、头小;尾长约体长之半,尾毛蓬松,肛 腺发达。背毛为红棕色,腹面颜色较淡。 腺发达。背毛为红棕色,腹面颜色较淡。
金丝猴
• 鳞甲目:体外被鳞甲,鳞片间杂有稀疏硬毛;头 鳞甲目:体外被鳞甲,鳞片间杂有稀疏硬毛; 尖小,无牙齿;舌发达;前肢爪特别发达, 尖小,无牙齿;舌发达;前肢爪特别发达,用以 挖掘蚁类洞穴。 挖掘蚁类洞穴。 • 穿山甲 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体背面被角质鳞 : 鳞片间杂有硬毛。头尖长,口内无齿, 片,鳞片间杂有硬毛。头尖长,口内无齿,舌细 善于伸缩,用以取食蚁类。尾较长, 长,善于伸缩,用以取食蚁类。尾较长,尾基较 四肢粗壮,前肢较后肢长,趾端具爪, 粗。四肢粗壮,前肢较后肢长,趾端具爪,尤以 前足第3、 趾特别粗长锐利 用于挖掘洞穴。 趾特别粗长锐利, 前足第 、4趾特别粗长锐利,用于挖掘洞穴。

哺乳动物分类原兽亚纲

哺乳动物分类原兽亚纲
常见的主要类群有:懒猴科(Lorisidae) 、卷尾猴科 (Cebidae) 、猴科(cercopithecidae)、长臂猿科(Hylobatidae)、 猩猩科(Pongidae)、人科(Hominidae)。
(五)贫齿目(Edentata)
牙齿趋于退化的一支食虫哺乳动物。不具门牙和犬牙;若臼 齿存在时亦缺釉质,且均为单根齿。大脑几无沟、回。后足5趾、 前足仅有2—3个趾发达,具有利爪以掘穴。吻突出,舌长且能灵 活伸缩,舔食蚁类。分布于中、南美的森林中。著名的代表动物 有大食蚁兽、三趾树懒和懒犰狳。
本目常见代表有达乌尔鼠免(Ochotona daurica)、草兔(Lepus capensis) 及 欧洲地中海周围地区的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八)啮齿目(Rodentia)
哺乳类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约占种数的1/3),适应生活于在多种 生态环境,遍布全球。体中、小型。上下颌各具一对门牙,仅前面被有釉质,呈 凿状,终生生长。无犬牙,门牙与前臼齿间具有空隙。嚼肌特别发达,适于啮咬 坚硬物质。臼齿常为3/3。常见的类群主要有:松鼠科(Sciuridae) 、河狸科、 仓鼠科(Cricetidae)、鼠科(Muridae)、跳鼠科(Dipodidae)等。
(十三)奇蹄目(Perissodactyla)
草原奔跑兽类。主要以第三指(趾)负重,其余各趾退化或消失。指
(趾)端具蹄,有利于奔跑。门牙适于切草,犬牙退化,臼齿咀嚼面上有 复杂的棱脊。胃简单。本目代表种类有:
1.马科(Equidae) 马型兽类。仅第三指(趾)发达承重,其余各趾均
退化。颈背中线具一列鬃毛。腿细而长。尾毛极长。门牙凿状,臼齿齿 冠高、咀嚼面复杂。野马(Equusprzewalskii)和野驴(Equus hemionus) 为本科代表。野马原产于蒙古及我国新疆等地,现已绝迹。近年我国从 国外向新疆引入十余只饲养种群,长势良好,野驴在我国西北各省普遍 分布,但数量不多,应严加保护。

动物学 15哺乳纲(Mammalia)

动物学 15哺乳纲(Mammalia)

脊柱,胸骨和肋骨: 脊椎椎体为双平型, 脊柱,胸骨和肋骨:①脊椎椎体为双平型,椎体间 有软骨的椎间盘相隔. 脊柱分为颈, 有软骨的椎间盘相隔.②脊柱分为颈,胸,腰,荐 部分. 胸椎连有肋骨,并与肋骨, 5部分.③胸椎连有肋骨,并与肋骨,胸骨形成胸 廓.④成体的荐椎多愈合为荐骨,在与腰带结合中 成体的荐椎多愈合为荐骨, 增加了坚固性和后肢承重能力. 增加了坚固性和后肢承重能力. 附肢骨骼:①四肢经历扭转(后肢的膝关节角顶朝 附肢骨骼: 四肢经历扭转( 前肢的肘关节角顶朝后, 前,前肢的肘关节角顶朝后,且四肢转而位于躯体 下方) 肩带由肩胛骨,锁骨组成, 下方).②肩带由肩胛骨,锁骨组成,肩胛骨发达 而稳定,锁骨退化. 腰带由髂骨, 而稳定,锁骨退化.③腰带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 髂骨与荐骨牢固结合, 成,髂骨与荐骨牢固结合,耻骨和坐骨在腹中线结 合,形成封闭式骨盆.④在足型上有跖行,趾行和 形成封闭式骨盆. 在足型上有跖行, 蹄行型3种类型( 蹄行型3种类型(图).
脊椎动物不同) 血红蛋白占红细胞重量的2 脊椎动物不同 ) . 血红蛋白占红细胞重量的 2 / 3 , 使输送氧气的效率大为提高. 使输送氧气的效率大为提高. l 体动脉弓仅左侧保留. 体动脉弓仅左侧保留.
静脉系统的主干血管趣于简化( l 静脉系统的主干血管趣于简化(多数仅保 留右前大静脉) 肾门静脉完全退化. 留右前大静脉),肾门静脉完全退化. l 淋巴管发源于组织间隙间的, 淋巴管发源于组织间隙间的,先端为盲端的 微淋巴管,组织液通过渗透方式进入微淋巴管, 微淋巴管,组织液通过渗透方式进入微淋巴管,微 淋巴管再逐渐汇集为较大的淋巴管, 淋巴管再逐渐汇集为较大的淋巴管,最后主要经胸 导管注入前大静脉回心.淋巴器官还有胸腺和脾脏. 导管注入前大静脉回心.淋巴器官还有胸腺和脾脏. 17.排泄系统( 17.排泄系统(图)

哺乳纲分类

哺乳纲分类

丰富多彩的哺乳动物世界第三节哺乳纲分类现存4 000种原兽亚纲(Prototheria)后兽亚纲(Metatheria)分3个亚纲真兽亚纲(Eutheria)一、原兽亚纲(Prototheria)(一)特征1、卵生2、有泄殖腔3、有乳腺,但无乳头4、体外被毛5、体温基本恒定(二)代表动物:鸭嘴兽、针鼹鸭嘴兽针鼹二、后兽亚纲(Metatheria)(一)特征1、胎生,但无真正的胎盘2、雌兽腹部有育儿袋(有袋类)3、具乳腺,乳头位于育儿袋内(二)代表动物袋鼠赤袋鼠袋熊、袋兔、袋狼、袋鼬、袋貂大袋鼠树袋熊(考拉)袋熊袋狐袋貂袋狼三、真兽亚纲(Eutheria)(一)特征1、有真正的胎盘2、无泄殖腔3、乳腺充分发育,有乳头4、大脑有胼胝体5、有良好的体温调节机制,体温一般稳定在37℃原兽亚纲后兽亚纲真兽亚纲生殖方式胎盘乳头泄殖腔体温育儿袋卵生胎生胎生无无真正胎盘有真正胎盘无无有无有有有无无26-35℃33-35℃37℃(二)分类现存18个目。

我国有14个目,约500种1、食虫目(Insectivora)(1)特征(2)代表:刺猬、鼹鼠吻尖细、刺猬四肢短小、体被绒毛或硬棘2、翼手目(Chiroptera)(1)特征会飞翔、前肢特化为翼、后肢适悬挂、胸骨有龙骨突(2)代表:家蝠食鱼蝠食花蝙蝠吸血蝙蝠吸血蝙蝠3、鳞甲目(Pholidota)(1)特征(2)代表:穿山甲体外覆鳞甲吻尖、无齿、舌发达前足爪强大、适掘土4、贫齿目(Edentata)(1)特征(2)代表:大食蚁兽、三趾树懒、犰狳无门牙和犬牙或齿全缺;大食蚁兽犰狳大脑几无沟、回;足适掘土5、兔形目(Lagomorpha)(1)特征上门齿2对,前后着生(重齿类)无犬牙上唇有唇裂(2)代表:鼠兔、草兔、穴兔穴兔6、啮齿目(Rodentia)(1)特征(2)常见科上下颌各具门牙1对,终生生长松鼠科河狸科仓鼠科鼠科跳鼠科无犬牙臼齿常为3/3A、松鼠科:松鼠、大鼯鼠、旱獭树栖、半树栖、地栖大鼯鼠松鼠B 、河狸科:半水栖河狸(海狸)C、仓鼠科:黑线仓鼠、中华鼢鼠、麝鼠麝鼠仓鼠E、跳鼠科:三趾跳鼠、小五趾跳鼠荒漠鼠类。

19哺乳纲(十九)

19哺乳纲(十九)

三、哺乳纲的分类和系统发展
现存哺乳类约有4000种,分布全球 据其躯体结构和功能,分为
–原兽亚纲 –后兽亚纲 –真兽亚纲
(一)原兽亚纲
又称为单孔类 代表动物---鸭嘴 兽 生活于澳洲及其 附近的岛屿上
(二)后兽亚纲
在腹部具有育儿袋 胎生,但无真正的胎 盘 大脑半球不发 达,无 胼胝体 约270余种,主要分布 于澳洲及附近岛屿 如袋狼和袋鼠等
二、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一)外部形态 最显著的特点是体外被毛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躯体结构和四肢的着生方式均适应于陆上运动。 前肢的肘关节向后转、后肢的膝关节向前转,从 而使四肢紧贴于躯体下方,大大提高了支撑力和 跳跃力,有利于步行和奔跑,结束了低等陆栖动 物以腹壁贴地,用尾巴作为运动辅助器官的局面 尾部位运动平衡器官,大都趋于退化 适应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态上有很大不同
(五)消化系统
口腔
– 唾液腺:耳下腺、 颌下腺、舌下腺 – 淋巴腺体:扁桃体 – 会厌软骨:“喉门 盖”,适于吞咽食 物碎屑,防止食物 进入气管
(五)消化系统

–大多数为单胃 –反刍类具有复胃(反刍 胃)--瘤胃、网胃、瓣 胃、皱胃
消化腺: 肝脏、胰脏 直肠直接以肛门开口 于体外
(六)呼吸系统
一、胎生、哺乳及其进化意义 胎生、 →胎盘的结构
胎盘:胚胎的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 形成的特殊结构 胎儿、母体的两套血液循环下不相通,营养物质、 呼吸气体和代谢废物靠弥散作用进行交换
一、胎生、哺乳及其进化意义 胎生、 →胎盘的类型
无蜕膜胎盘
– 散布状胎盘 – 叶状胎盘
蜕膜胎盘
– 环状胎盘 – 盘状胎盘
肾单位的结构及在肾脏中的位置

哺乳纲知识点总结

哺乳纲知识点总结

哺乳纲知识点总结一、哺乳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是一个庞大的类群,按照系统发育的相关知识来看,它们包括了从古老的史前动物到现代的各种动物,种类之丰富,生活方式之多样,使得哺乳动物的分类也相当繁杂。

目前,学者们一般将哺乳动物分为亚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的等级。

主要的分类等级如下:1、亚纲:哺乳动物被分为了三个亚纲,即单孔目(Prototheria)、有袋目(Metatheria)以及真兽亚纲(Eutheria)。

2、目:哺乳动物分为了超过20个目,例如:啮齿目(Rodentia)、鲸目(Cetacea)、灵长目(Primates)、食肉目(Carnivora)等等。

3、科:不同的目下又有着不同的科,例如:犬科(Canidae)、猫科(Felidae)、猴科(Cercopithecidae)等。

4、属:在不同的科下,又有不同的属,例如:猫科下的属有豹属(Panthera)、虎属(Panthera)等。

5、种:在不同的属下,有着不同的种,例如:豹属下的种有美洲豹(Panthera onca)、非洲豹(Panthera pardus)等。

二、哺乳动物的形态特征哺乳动物的形态特征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最主要的特征有:体温恒定、体毛覆盖、乳腺分泌乳汁等。

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下哺乳动物的形态特征:1、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的体温一般都是恒定的,这与大多数其他动物不同。

哺乳动物的恒温性是由于其新陈代谢的高效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稳定等原因。

恒温性使得哺乳动物能够适应更为广泛的生存环境。

2、体毛覆盖:哺乳动物的身体大多数都有着毛发,这些毛发不仅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还能够用来进行交流、保护以及在交配季节时很多动物还会用来吸引异性。

3、乳腺分泌乳汁:哺乳动物的乳腺能够分泌乳汁,用来哺养自己的幼崽。

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使得哺乳动物无需将幼崽带到食物源头,而能够在任何地方为幼崽提供充足的营养。

三、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会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物种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B11.哺乳纲分类_第四版

B11.哺乳纲分类_第四版

主讲人:王茂先
袋狐
澳大利亚毛鼻袋熊Lasiorhinus krefftii
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
卷尾斑袋貂Spilocuscus rufoniger
主讲人:王茂先
三、真兽亚纲 (Eutheria)
(一)特征
1、有真正的胎盘。 2、无泄殖腔。 3、乳腺充分发育,有乳头。 4、大脑有胼胝体。 5、有良好的体温调节机制,体温一般 稳定在37℃。
黑熊Ursus thibetanus
主讲人:王茂先
C、大熊猫科:
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 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 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成年熊猫长约 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 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 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俨然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中 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主讲人:王茂先
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
主讲人:王茂先
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
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
主讲人:王茂先
海豚属于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海 豚科,通称海豚,是体型较小的鲸类, 共有近62种,分布于世界各大洋。海豚 喜欢过“集体”生活,少则几条,多则 几百条。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 俐的海中哺乳动物。经过训练,就能打 乒乓球、跳火圈等。除人以外,海豚的 大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
F、牛科:

哺乳动物分类列表

哺乳动物分类列表
蓬尾袋鼬属:脊尾袋鼠(Dasycercus byrnei )
西澳袋鼬属:
袋鼬属:澳大利亚袋鼬(Dasyurus hallucatus )
林袋鼬属:短毛袋鼬(Murexia longicaudata)
纹袋鼬属:三纹袋鼬(Myoictis melas)
长爪袋鼬属:长爪袋鼬(Neophascogale lorentzi)
[编辑] 智鲁负鼠目
智鲁负鼠科
[编辑] 袋鼬目(Dasyuromorphia)
袋狼科(Thylacinidae)
袋狼属: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
袋食蚁兽科
袋食蚁兽属:袋食蚁兽
袋鼬科(Dasyuridae)
宽足袋鼩属:褐袋鼩(Antechinus bellus )
鼠袋鼠科(Potoroidae)
赤褐袋鼠属:赤褐袋鼠(Aepyprymnus rufescens )
草原袋鼠属:草原袋鼠(Bettongia lesueuri )
荒漠袋鼠属:荒漠袋鼠(Caloprymnus campestris)
麝袋鼠属:麝袋鼠(Hypsiprymnodon moschatus )
六带犰狳属:六带犰狳(Euphractus sexcinctus)
大犰狳属:大犰狳(Priodontes maximus )
三带犰狳属(Tolypeutes):三带犰狳(Tolypeutes tricinctus)
小犰狳属:小犰狳(Zaedyus pichiy)
蠕蛇亚目(Vermilingua)
[编辑] 袋鼠目(Diprotodontia)
树袋熊科
树袋熊属:树袋熊(Phascolarctos cinereus)

生科presentation2哺乳纲分类

生科presentation2哺乳纲分类

– 灵长总目 Euarchontoglires • 啮形大目 Glires – 犭亚兽目 Anagaloidea?† – 模鼠兔目 Mimotonida† – 兔形目 Lagomorpha – 啮齿目 Rodentia • 真灵长大目 Euarchonta – 树鼩目 Scandentia – 灵长型小目 Primatomorpha » 皮翼目 Dermoptera » 更猴目 Plesiadapiformes† » 灵长目 Primates • 灭绝的目 – 恐角目 Dinocerata – 基有蹄目 Procreodi – 踝节目 Condylarthra – 泛美有蹄目 Panameriungulata – 北柱兽目 Arctostylopida – 中爪兽目 Mesonychia – 伪齿兽目 Phenacodonta – 带齿兽目 Cimolesta – 厄纳齿兽目 Ernodonta – 拟负鼠目 Didelphodonta – 幻兽目 Apatotheria – 纽齿兽目 Taeniodonta – 裂齿兽目 Tillodonta – 全齿目 Pantodonta – 大古猬目 Pantolesta
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但雄性没 有,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幼崽”或小袋鼠就在 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袋熊
体形粗壮似熊,眼小,脸似鼠。体重 可达35千克。袋熊头骨略扁平,鼻面部相 对较短。所有牙齿无齿根,终生生长,尾 退化。育儿袋向后开口,内有一对乳头。 四肢短而有力,前足5趾,宽而具长爪,后 足第3和第4趾合并。富有挖掘能力,穴长 往往超过30米,洞穴向外开着,或位于岩 石堆下。主要吃草,但也吃根或树皮。它 的体型比树袋熊还短粗,显得很可笑。
本亚纲主要分布于澳洲及其附近的岛屿上,少数 种类分布在南美和中美,仅一种分布在北美。现存的只 有一个目,即有袋目。进化地位介于单孔类(原兽亚纲) 和胎盘类 (真兽亚纲)之间。

哺乳纲

哺乳纲

(2)脊柱 具双平型椎体,椎体间具软骨椎间盘, 颈椎7枚,荐椎3-5枚
(3)附肢骨 四肢发生扭转,肘关节向后,膝关节向前, 匍匐而行的姿势消失
蹠行 趾型 趾行 蹄行
带骨 肩带――肩胛骨发达,乌喙骨退化 腰带――稳定而坚实,加强后肢承重能力
3.肌肉 肌肉高度分化 出现隔肌 皮肤肌发达 具有咀嚼肌 四肢肌强大 人的颜面肌肉
(4)肠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分化复杂 盲肠 大肠(结肠,直肠)
5.呼吸 具有发达的肺和完善的呼吸机制 呼吸通路 (1)呼吸器官 肺
(2)呼吸机制
6.循环 (1)完善的双循环,四腔心脏。 (2)红细胞呈双凹型,体积小而数量多
(3)具左体动脉弓。
(4)静脉趋于简化 (5)淋巴系统发达
哺乳纲 (Mammalia)
一、生物学特征 体被毛发 体温恒定 代谢旺盛 胎生哺乳 神经系统高度分化 在陆地快速运动
二、结构和功能 1.皮肤 (1)表皮及真皮:厚而致密,有良 好的坚韧性及抗透水性。 (2)皮下组织 :有保温、隔热的作 用,也是能量储存的一种形式。
(3)皮肤衍生物 是脊椎动物中最复杂、结构和功能也最为 多样化。 毛(hair):结构见前图;毛可分为针毛、 绒毛和触毛;毛有季节性的脱落更换。 皮脂腺(seba ceous gland) 皮肤腺 汗腺(sweat gland) 气味腺(scent gland) 乳腺(mammary gland)
四、分类 现存哺乳类动物有4600多种,分为3个亚纲 1.原兽亚纲(Prototheria)又称单孔类 (Monotreme)
2.后兽亚纲(Metatheria)又称有袋类 (Marsupials)
3.真兽亚纲(Eutheria)又称胎盘类 (Placentalia)

第二十一章 哺乳动物纲

第二十一章 哺乳动物纲

• 很一些哺乳类(狗等)能通过唾液腺蒸 发失水调节体温。 • 口腔后为咽部。
50
• 咽部两侧有耳咽管开口,耳咽管连通 咽部与中耳腔,调整中耳腔内的气压 而保护鼓膜。 • 咽部周围分布有大淋巴腺体,即扁桃 体。 • 吞咽反射:软腭上升、咽后壁向前封 闭咽与鼻道的通路;舌骨后推、喉头 上升、使会厌软骨紧盖喉,封闭咽与 喉的通路。此时呼吸暂停,食物经咽 部而进入食管。解决咽交叉部位呼吸 与吞咽的矛盾。
23
24
• 实角:分叉的骨质角,通常多为雄兽发达, 且每年脱换一次。如鹿角。刚生出的鹿角 外包富有血管的皮肤,此期的鹿角称鹿茸, 为贵重的中药。
25
• 瘤角:长颈鹿的角终生包被有皮毛,是 另—种特殊结构的角。 • 表皮角:表皮角质形成,如犀牛角。
26
• 爪:哺乳类爪与爬 行类的爪同源,为 指(趾)端表皮角质 化的产物,为陆栖 步行时指(趾)端的 保护器官。 • 常见的类型除爪以 外,尚有蹄和指甲, 均为爪的变形。
9
• 无蜕膜胎盘可分为: • 散布状胎盘 : 绒毛均匀 分布,如鲸,马,野猪。 • 叶状胎盘:绒毛分布呈小 叶状,如:牛,鹿。 • 蜕膜胎盘可分为: • 环状胎盘 : 绒毛环带状 分布,如:猫,虎,象。 • 盘状胎盘 : 绒毛盘状分 布,如:啮齿类,灵长类, 翼手类。
10
胎儿的 绒毛膜 与母体 子宫内 膜联系
7
• 胎儿、母体的两套血液循环不相通,营养物质、 呼吸气体和代谢废物靠扩散作用进行交换。 • 鲨鱼、一些毒蛇等也有胎生的种类,• 其胎盘有卵 黄囊形成 , 不是有绒毛膜形成 , 故称之为卵黄囊 胎盘,是假胎生。
8
• 2.胎盘的类型
• 依据绒毛膜与子宫膜联 系的紧密程度分为: • 无蜕膜胎盘 : 联系不紧 密。 • 蜕膜胎盘 : 结合紧密, 分娩时造成大量流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1 哺乳纲分类一、实验目的1.了解哺乳纲各目的主要特征。

2.认识常见种类。

二、实验材料真兽亚纲主要目代表种类的标本。

三、实验器具卡尺、直尺、镊子,放大镜。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外形测量(图21-1)体长吻端至肛门的距离。

尾长尾基至尾椎顶端的距离。

耳长耳尖至耳着生处的距离。

后足长由足跟到最长趾趾端的距离。

肩高肩部背中线至前指尖之长。

臀高臀部背中线至后趾尖之长。

胸围前肢后面胸部的最大周长。

腰围后肢前面腰部的最小周长。

(二)分类术语齿式(门·犬·前臼·臼)/(门·犬·前臼·臼)×2=总齿数。

如猪的齿式为:(3·1·4·3)/(3·1·4·3)×2=44裂齿上颌的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第一枚臼齿特别大,齿尖锐利,用以切断和撕裂食物,称裂齿。

在食肉目动物特别发达。

獠牙犬牙特别发达,并向外突出于唇外,称獠牙,如雄猪的上犬牙突出成獠牙。

象牙长鼻目动物的门齿特别发达,突出于唇外,终生可生长。

如非洲象的门齿。

锄牙啮齿目动物的门齿呈凿状,终生可生长。

如老鼠的门齿。

洞角不分叉,终生不更换,为头骨延长的骨角之外套以由表皮角质化形成的角质鞘构成。

如牛角。

实角为分叉的骨质角,雄体发达,每年脱换一次,由真皮骨化后穿出皮肤而成。

如鹿角。

图21-1 哺乳类外形测量A.体长;B.尾长;C.后足长;D.耳长;E.肩高;F.臀高;G.胸围;H.腰围。

(自郑作新)特殊角如长颈鹿的角终生包被皮毛。

翼膜由指骨末端向上至肱骨,向后连躯体之两侧、后肢及尾间生长的一层薄膜,如蝙蝠的翼膜。

飞膜自颈侧沿前肢到躯体两侧至后肢间,有发达而被毛的皮褶即飞膜,如避日猿、鼯鼠的皮膜。

(三)哺乳纲的分类检索利用检索表将实验室内陈列的哺乳类标本检索分目。

如剌猬、鼹鼠、蝙蝠、猕猴、长臂猿、大猩猩、穿山甲、松鼠、豪猪、鼯鼠、黑家鼠、江豚、斑海豹、云豹、狼、狐、花面狸、黄鼬、黑熊、大熊猫、斑马、野猪、麂、山羊等。

真兽亚纲分目检索表1 后肢存在 (2)后肢缺失 (12)2 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间有翼膜,适于飞行……………………………翼手目无翼膜 (3)3 牙齿缺失,身被鳞甲……………………………………………………………………鳞甲目有牙齿,体无鳞甲 (4)4 上下颌的前方有1对发达的呈锄状的门牙 (5)门牙不呈锄状 (6)5 上颌门牙1对…………………………………………………………………………啮齿目上颌具前后重叠排列的2对门牙............................................................兔形目6 四肢末端趾分明,趾端有爪或趾甲 (7)四肢末端趾愈合,或有蹄 (10)7 前后肢拇趾与他趾相对,两眼直视……………………………………………………灵长目前后肢拇趾不与他趾相对,两眼侧视 (8)8 吻部尖长,牙齿结构比较原始,分化不明显…………………………………………食虫目吻部正常,牙齿分化明显 (9)9 四肢变为鳍状,体形呈纺锤状,适于游泳…………………………………………鳍足目四肢正常(趾分离,末端具爪),体形通常适于陆上奔走…………………………食肉目10 体形特别巨大,鼻长而能弯曲………………………………………………………长鼻目体形巨大或中等,鼻不延长也不能弯曲 (11)11 四肢仅第三或第四趾大而发达………………………………………………………奇蹄目四肢第三、四趾均发达而等大…………………………………………………………偶蹄目12 同型齿或无齿,呼吸孔通常位于头顶,多数具背鳍;乳头腹位……………………鲸目多为异型齿,呼吸孔在吻前端,无背鳍,乳头胸位………………………………海牛目(四)代表种类特征观察1.食虫目Insetivora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体背被有棕、白相间的棘刺,其余部分具浅棕色、深浅不等的细刺毛。

吻部尖长,体和尾短。

夜行性,捕食昆虫。

臭鼩鼱Suncus murinus外貌似小鼠,体被灰褐色细绒毛,眼小,耳壳退化。

前肢短健,掌心向外翻转,具长爪。

2.翼手目Chiroptera大黄蝠Scotophilus heathii体无白斑,毛深黄褐色;上颌每侧各具门齿1枚。

耳较短阔,前方有一耳屏,形似弯刀。

3.灵长目Primates蜂猴Nycticebus coucang体型小,体长28-38 cm。

头圆形,眼大。

具暗褐色眼眶环和浅棕色三角形眼上斑。

体背红褐色,腹面灰白色。

后足第2趾具爪。

国家I级保护动物。

猕猴Macaca mulatta体较瘦小,头顶无“漩毛”。

颜面及两耳通常棕褐色,两颊有颊囊;臀胼胝发达,呈红色。

体背毛棕褐色至棕红色。

尾较长,约为体长的2/5。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黑长臂猿Hylobates concolor前肢长,手指几乎可触地,无颊囊和尾。

成年雄体的毛色全黑,雌体棕黄色,仅在头顶到后头留下一块黑斑。

国家I级保护动物。

4.鳞甲目Pholidota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全身除腹部外均被覆瓦状鳞甲,鳞片间杂有数根刚毛,腹面无鳞甲而着生稀毛。

鳞甲多为棕褐色。

头细、眼小、舌长、无齿,四肢粗短,前足趾爪强健。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5.兔形目Lagomorpha华南野兔Lepus sinensis背毛黄褐色,后肢长,尾短。

上颌具前后2对门齿,上唇中央有裂缝。

耳较短,向前折时不达鼻端。

6.啮齿目Rodentia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树栖。

全身背面均为橄榄黄色,胸腹部及四肢上部内侧毛呈栗红色。

尾长,具黑黄相间的环纹。

鼯鼠Petaurista petaurista体被棕红毛皮,躯体两侧有飞膜,连接前后肢,能滑翔。

豪猪Hystrix subcristata体粗壮,全身被棘刺,呈棕褐色。

体背后的棘刺特别长,呈纺锤形,两端白色,中间黑色。

尾短,尾毛特化为管状。

全身硬刺之间长有稀疏的长白毛。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最大的一种家鼠。

背毛深褐色或棕灰色,背中央杂有较多的黑色长毛,腹毛浅灰白色。

尾明显短于体长,尾毛短而稀疏,鳞环外露明显。

耳短而厚。

栖息于家居及附近的田野中。

小家鼠Mus musculus体形小,是鼠科中体形最小的一种。

尾大于或等于体长。

背毛灰褐色,腹毛灰黄色,耳小,耳端稍带白毛。

7.食肉目Carnivora狼Canis lupus吻尖口宽。

通常两耳直立,尾不上卷,尾毛蓬松。

背部毛色黄褐、棕灰,杂有灰黑色毛,腹部毛色较浅。

豺Cuon alpinus吻较狼短而头较宽,耳短而圆,身躯较狼短。

尾毛长而密,略似狐尾。

背毛红棕色,腹毛较浅。

下颌每侧仅2枚臼齿。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猞猁Lynx lynx尾极短,通常不及体长的1/4,尾端黑色。

耳尖生有黑色耸立簇毛。

两颊具下垂的长毛。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云豹Neofelis nebulosa全身灰黄或黄色,从体侧到臀部均具云状斑,边缘黑色,中间灰黄。

尾具数个黑环,尾尖黑色。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豹Panthera pardus又名金钱豹。

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毛被黄色,满布黑色环斑。

国家I级保护动物。

虎Panthera tigris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满布黑色横纹;头圆、耳短,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我国的华南虎和东北虎均为虎的亚种。

国家I级保护动物。

果子狸Paguma larvata体大小如家猫。

体背毛深棕色带灰,体侧棕灰色。

自鼻后经额部、颅顶部直至背部有一条白色棕纹。

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又名狸。

体粗壮,四肢短,颜面部有明显的倒八字形黑纹。

黄鼬Mustela sibirica俗称黄鼠狼,体细长,四肢短小,尾毛蓬松,全身棕黄色或橙黄色。

肛腺发达。

黑熊Ursus thibetanus毛被漆黑色。

胸部具有白色或黄白色月牙形斑纹;头宽而圆,吻鼻部棕褐色,下颏白色。

颈两侧具丛状长毛。

腕掌垫发达。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国家I级保护动物。

8.鳍脚目Pinnipedia斑海豹Phoca largha体肥壮,呈纺锤形,头圆、眼大,吻短而宽;四肢具蹼,蹼上被毛,前肢内趾长而外趾短。

成体灰黄色,背部多深色斑点。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9.鲸目Cetacea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体长140-170㎝,头圆无喙,体呈纺锤形。

尾鳍宽阔后缘凹入呈新月形,无背鳍。

体色灰黑。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10.奇蹄目Perissodactyla斑马Equus zebra外形似马,但较粗短;全身满布黑白相间的斑纹,吻端黑色。

产于非洲。

野马Equus przewalskii 形似马。

前后肢仅第三趾最发达。

颈鬃短而直立,由头顶延伸至肩。

无家马那样的长额毛。

尾长,尾根至尾尖都有长毛。

11.偶蹄目Artiodactyla野猪Sus scrofa似家猪,但头较圆,吻部很突出。

体被刚硬的针毛,背上鬃毛显著。

毛色一般呈黑褐色,幼猪毛色浅黄褐色,背上有6条淡黄色纵纹。

雄猪上犬齿特别发达,向上翘形成獠牙。

是家猪的祖先。

獐Hydropotes inermis体长90-103㎝。

两性均无角,雄性上犬齿发达成獠牙。

无额腺,眶下腺小。

尾极短,被臀部的毛遮盖。

毛粗而脆。

幼体被有纵列的线斑。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赤麂Muntiacus muntjak小型鹿科动物。

毛色多为赤栗色,幼体有斑点。

面部有两道黑褐色纹由头顶分两边下伸至鼻端。

额腺明显。

雄性有角和獠牙。

水鹿Cervus unicolor体粗壮,体长200㎝。

角三叉,体毛较粗硬,多为栗色或灰褐色,尾短而密生黑色长毛。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双峰驼Camelus ferus 颈细长。

耳壳小,内缘多毛。

鼻孔裂状,能开闭,以防沙尘。

第三、四趾发达,其他趾退化,背部有驼峰两个。

国家I级保护动物。

五、作业与思考题1.描述原兽亚纲、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的分类特征。

2.试述食虫目、翼手目、灵长目、食肉目、奇蹄目和偶蹄目的主要特征(列举2-3点)并列举代表动物。

3.试比较食虫目、啮齿目和兔形目;鲸目和鳍足目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