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条腿,二者是不可偏废的。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但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升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吕淑湘先生在谈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时曾说:“少数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所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已是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课外阅读应该从一年级开始,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读多少书,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书,培养读书的兴趣。但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年龄小,如何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对阅读数量作了具体规定,比如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很多于5万字”。当今,因为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学生阅读的内容更丰富,阅读途径更广,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我以前对本班学生的调查表明,除各科教材外,课外书籍、网络资料、报纸杂志、标语广告、电视字幕等都已成为学生的阅读对象,形成多元阅读的趋势,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使用这些客观条件,组织有益的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初步完成汉语拼音的教学任务后,安排了“快乐阅读”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猜字谜语,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同时以阅读课文为
中心,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在作业的内容、方式等方面提出阅读要求,如读准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要请教他人,读后要练习复述,能划分段落。
低年级教材以童话、寓言为多,充满了童真童趣。让儿童扮演文中的角色是诱发其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儿童通过角色置换进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观察、去欣赏。这样,语言文字在他们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具体丰富的形象,他们就能从语言文字中看到迷人的景色,听到美妙的音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生动的场景中激发孩子们读书的欲望,享受读书的乐趣,收获愉悦,体验成功。
二、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
通过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做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为拓展阅读视野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有广博的视野、更要有开放的胸襟。经典的名著要选,优秀的时文也要选,但时刻注意要和课内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他们口味的书——童话、科普读物、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学生才会对读书感兴趣。如在学习了古诗《静夜思》后,推荐一些李白的诗给孩子阅读。在学了《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两篇寓言后,向孩子介绍《伊索寓言》,让他们自己凭个人兴趣去阅读其他寓言,还能够在班里举办一个“小小故事会”,给孩子提供一个阅读交流的机会。在学习《小壁虎找尾
巴》时,学生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生长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能够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收集资料,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读后感的演讲比赛。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还开拓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理解水平较弱,很难读懂成篇文章,教师从扩大识字量入手,结合生活实际,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比如,鼓励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意识地阅读路标名、店铺名、宣传栏上的文字信息,既巩固了所学汉字,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回家后,要求家长询问孩子当天课上的阅读内容,当孩子讲出记住的内容后,就会感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但如果方法不当,引导不准确,学生就会把阅读看成是负担,讨厌阅读,阅读为惯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切忌使用主观命令的方式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问题和不足,协助学生建立阅读的自信心。
三、营造氛围,树立榜样。
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很短,很多孩子都只具有所谓的“三分钟热情”。经常创设一种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让每个学生向班级捐借一本课外书籍,在班级一角设立小小阅览角。每天中午或其他课余活动期间,学生就能够围坐在一起,静静地感受读书的乐趣。
小学生年龄小,表现欲、好胜心强,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班会课,展开
“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不但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升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读写兴趣,又能即时检查阅读效果,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重视阅读水平的培养,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主要是一种感知过程,所以阅读方式本质上是关于感知与思维的方法。叶圣陶曾总结了数十年的经验创立了“初读——复读——再读”的三步精读法,很值得借鉴。另外,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等,将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终身的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表达水平的提升。根据大语文观的思想,有目的地推荐课外阅读材料。
阅读是一项反映个人性格和兴趣爱好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爱好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材料,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但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一来阅读质量就得不到提升。为此,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以下一些有益的课外阅读材料:
1.推荐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课外阅读材料。
2.推荐有益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外阅读材料。
(1)由文及人,即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介绍课文作者生平事迹的文章来阅读。
(2)由文及史,即到课外寻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来阅读,以此增加学生的阅历,协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3)由文及“著”,即到课文外去寻找课文所在的原著来阅读。
(4)由文及地,即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介绍历史地理、地域风光、人情世俗的读物来阅读。
3.推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
学生阅读水平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平时点滴积累,持续在实践中对学生实行系统的阅读训练,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