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
内修外修名言
1.外修利生,内修度己。
道术兼修,内圣外王。
2.源静则流清,本国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
3.内修文德,外治武训,大则国家,小则个人。
士虽有学,行在言先。
巧言失德,无信不立。
书即世事,世事即书。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敏事慎言。
4.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5.止谤莫如修身。
中论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
6.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7.佛教讲修行,就是修正行为。
修行固然需要,修心更为重要。
行正心不正,有外无内,这叫做修行不修心,如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修行,也能修心,内外一如,诚如衷,形于外,则必能凡事皆办,凡修必成。
8.静则修身,俭以养德;勤则不匮,敏则有功。
9.要从内部,从家庭着手来改造生活。
10.闻外议,只当自修自省。
11.修行是点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颗行善的心。
常有人把修行误认为是出家人的事,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身养性,"行"是端正行为。
12.树靠人修,学靠自修。
一谚语13.做人处事要内方而外圆,内方就是原则,外圆就是通达。
14.君子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之象,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15.内省是做人的责任:内省不仅是了解自己做了什么,最重要的是透过它了解真正的意图;柏拉图更进一步说:内省是做人的责任,没有内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人只有透过自己内省,才能实现美德与道德。
人生50大最高境界,历事练心,对境修行
人生50大最高境界,历事练心,对境修行京博国学原创,微信首发,今日头条作为第二发布平台一、圣贤的十大最高境界1、儒家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
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
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
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
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
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2、道家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3、佛的最高境界:眼里有佛,心中无佛化眼前万千殊异于无,以心中之灵元本思,行千万善门,方得大善之门。
4、孔子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而不逾距孔子将七十岁称为“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年,为什么?到了这个岁数,一方面所有的社会行为规范已经被人内化为自己内心的规则;另一方面人的内心冲动已经减弱到不逾矩的程度。
这是人生的最佳状态,既完完全全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又不违反社会行为规范,也不会做任何令良心不安的事情了。
孙悟空最初天马行空,妄想打破一切规矩,心灵极度自我膨胀。
后来经过被压五指山,和伴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修行,直至功德圆满,而他头上的紧箍咒也随之解除。
这便是一种隐喻:一个人如果能够修行成功,便能超过外界加给他的一切管控,从而自我约束,即便自由自在地行事也不会逾越规矩,由此,才达到真正的自由。
5、老子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法的意识里,就是自然法。
6、庄子的最高境界:物我两忘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所见的一切,都带上个人的色彩。
为人处世的十大最高境界
为人处世的十大最高境界圣贤的十大最高境界:1、老子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2、孔子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3、庄子的最高境界:物我两忘。
4、孟子的最高境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诸葛亮的最高境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6、范仲淹的最高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郑板桥的最高境界:难得糊涂。
8、道家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无不为。
9、儒家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佛的最高境界:眼里有佛,心中无佛。
人生的十大最高境界:1、聪明的最高境界:明白人装糊涂,睁一只眼闭只眼。
2、人生的最高境界:保持一个独立,清醒的一个自我。
3、做人的最高境界:学会轻松做人,刚柔相济有适度。
4、生活的最高境界:宽容的看世界,自足的面对现实。
5、相处的最高境界:自尊也要自爱,交往中莫论人非。
6、理解的最高境界:玩的起放的下,看的开也望得远。
7、荣誉的最高境界:你已远离江湖,但还有你的传说。
8、糊涂的最高境界:装糊涂不糊涂,和为贵中有糊涂。
9、梦想的最高境界:同享一个世界,处处有温馨的家。
10、生命的最高境界:既然哭着走来,自然会笑着离去。
生活的十大最高境界:1、比赛的最高境界是自挑;2、成熟的最高境界是责任;3、同事的最高境界是宽容;4、夫妻的最高境界是相容;5、朋友的最高境界是包容;7、语言的最高境界是真诚;8、相处的最高境界是尊重;9、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运用;10、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自由。
修炼的十大最高境界:1、痛到断肠能忍得过;2、苦到舌根能吃得消;3、烦到心乱能耐得住;4、困到绝望能行得通;5、屈到愤极能受得起;6、怒到发指能笑得出;7、急到燃眉能定得住;8、喜到意满能沉得下;9、色到情迷能站得稳;10、财到眼前能看得淡。
做人的十大最高境界:1、做人的最高境界——舍;2、生活的最高境界——乐;3、修炼的最高境界——空;4、交友的最高境界——诚;5、爱情的最高境界——容;6、运动的最高境界——度;7、养生的最高境界——寿;8、择偶的最高境界——缘;9、婚姻的最高境界——和;10、人生的最高境界——静。
内求外修,内圣外王,知行合一,必成栋梁
内求外修,内圣外王,知行合一,必成栋梁若想成为一个不简单的人,越简单越好。
若想简单,要过三关:内求外修,内圣外王,知行合一,必成栋梁。
一.内求外修关于内求,我所知道的有两种说法,而且有高度的一致性。
一是孟子的良知良能说。
良知良能是生而具有的,是遗传下来的,不需要学习而知之。
《孟子.尽心上》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 古人认为人判断是非善恶的知识、才能是天赋的。
二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他说:人的一切知识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中,因此,人的认知不是对世界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只能看到已知的东西,大脑没有的认知都是陌生的,常常被忽略。
当遇到困难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己,解决问题的答案一定存在于你的内心。
现在的人和过去人大不相同。
在农耕时代,人面对的灾难无论是疾病还是自然灾害,来自社会的压力很少。
而现在人其压力来自多个方面,社会压力是主要的。
在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不可能存在着房贷车贷、信息化等信息。
因此,面对现在的压力,内求的前提是丰富你的认识内容和结构。
如果你没学过电脑,你再内求也不能用电脑做事。
如果单纯为了养生和修养,内求和激活越原始的原型越好。
这不是一个大众话题,在此不多说。
关于外修,我只谈一点,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必须通过外在的磨难来完成。
磨难越多,人生越曲折,处处能做到闲庭信步就差不多了。
这就叫修行。
二.内对外王内圣外王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视的概念,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内圣指的是内心具有圣人的才德,外王指的是有能力施行王道。
这是道家和儒家的重要思想。
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极少。
现在人的毛病是,内心并没有一点圣人的才德,却处处想做大的事情,这样的人生必定失败。
三.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他的解释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对于他的这一解释,后人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我的看法是,要明白知行合一和做到知行合一,还是从动物身上来理解。
做完整意义上的书生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做完整意义上的书生: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作者:启嘉春秋来源:《北方文学》2010年第03期“书生”这个词现在基本上等同于“无用”,经常听人自嘲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这是在污蔑书生,如果说成“百无一用是书虫”倒还恰当。
因为书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读书了知生命道理,开启真见智慧,以求经营出高大光明的人生、成就大成生命完美历程的人,真正的书生就一定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并知行合一的人,一定是一个闻道则拳拳服膺、努力践行以做到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断纯净自己以图增长智慧、提高素养的人。
他也必是一个诚意正心,仁义为本的人;一个勤于修己,善以待人的人。
这样的人,古今中外,哪里是他无用的地方呢?哪里都是他用武之地,哪里都会欢迎他。
孔子教弟子,内容不止是教读书,那时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书。
“读书”其实只是求知的一个手段,汉语中“知识”两个字合一起,是很有内涵的。
知是了解信息、资讯、情形、表现,而识则是依凭价值观和道德产生精神和形成观念来判断是非曲直、取舍选择或发明发现的过程。
有知无识者只是一个口袋,有知而不敢识者,知则无用。
唯有知有识,才能得着学习的真正好处。
孔子讲学,弟子们听到了、明白了,就去实践,在按自己愿望选择所做的工作中加深对圣智真理的认识。
从《论语》中看,孔子没有教他的弟子无用的虚仪,在礼的问题上,他还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指出夏商两代的礼仪及其精髓他都能够十分精确而详尽地讲述,当时留下的杞国和宋国虽然是夏商两代的后裔,他们保留的那丁点儿东西在他看来都是不完整的,留下来的文献也不够说明他要讲的。
但他因应世道,不讲这些,他教给他的弟子的是《周礼》,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代的礼仪讲究豪华秩序和威严,他因为生于周之中期,讲的礼仪要合乎社会的规范,他教弟子也就讲当代的东西。
但是他讲的心法却是一以贯之的。
所以,他曾经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以为我博学多能吗?这是没有懂我呀,我的道是“一以贯之的”。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四)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四)内圣外王,“内圣”是人格理想,“外王”是政治理想。
在内能够修养自己的品德,象圣人一样;对外能够建功立业扬名青史。
内圣外也圣,就成了迂腐。
外王内也王,就成了暴戾。
个人领域成功与公众领域的成功“内圣外王”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追求,他们希望在内能够修养自己的品德,象圣人一样;对外能够建功立业扬名青史。
也就是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内圣即仁之体,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要象圣人一样;外王即仁之用,就是一个人对外要讲究仁义,而不是霸道,要成就一番事业。
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
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
“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
“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近代历史中能够称得上这个称号的人莫过于曾国藩了,他被尊称为“圣相”。
曾国藩身上,体现了一种极其美妙的包容性,这一点是中国文化的至高境界——他能够将很多看起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和谐相处。
儒道释三位一体。
他们从不咬牙切齿,却能微笑相对,这样和谐相处需要一种博大的气场。
如果没有内圣外王这样的体现,就会出现“一元化”的人,既内圣外也圣,或外王内也王。
这两种极端都会造成偏差。
内圣外圣是迂腐内圣外也圣是迂腐。
这个社会的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普世的道德,一种是崇高的道德,但是只限于律己,不能强加于人。
内圣外也圣者,往往导致把自己的道德要求强加给别人,而忽略了人性,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却是另一样东西——利益。
人有不追求圣贤的自由,用出世的标准来要求入世的身旁人,是自寻烦恼。
很多人往往是境界已经修炼到高处不胜寒得地步,但是肉身却还在世俗之中。
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
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明代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有“心学始祖”之称。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与对外界的实践应该相统一。
他的人生追求就是追求内圣外王,即通过自我完善来使得内心充满智慧和善良,同时在社会上实践仁义道德,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一、内圣的追求王阳明主张,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善性,而内圣即是通过发掘和培养这种善性,使之成为自己行为的指导原则。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修养自己的心性,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只有内心真正地实现了圣贤的境界,才能做到心有所知,行有所凭。
实现内圣,意味着不断地自我反省和修正。
王阳明提倡人们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仁义道德,时刻检视自己是否违背了人性的善良本质。
通过修炼心性,使善良成为一种习惯,使道德成为一种自然的本性。
这样,人们在内心中就能体现出圣贤的境界。
二、外王的实践王阳明认为,内圣只有通过对外界的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他主张人们要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他曾担任过军事要职,在军队中执行改革,提倡礼仪道德,强调军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王阳明的外王追求不仅局限于军事领域,他也关注教育事业。
他提倡“教育以德为先”,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不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王阳明注重实践教学,提倡学以致用,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服务于社会。
三、内圣外王的统一王阳明强调内圣外王的统一,他认为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割裂开来。
只有内心有德行,才能在外界有作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和完善内心的道德修养。
王阳明坚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圣外王的人。
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只要发掘和培养自己内在的善性,并将之付诸于实践,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王阳明自己就是内圣外王的典范,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在思想、军事和教育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四、现代意义与启示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儒家“内圣外王”个人修养方法及其借鉴意义
儒家“内圣外王”个人修养方法及其借鉴意义【摘要】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特征,不仅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以及培育良好的个人修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内圣外王个人修养方法借鉴意义一、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渊源及特征“内圣”是指人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是指人的心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即把人的主体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
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中“修己”是“内圣”,“安百姓”是“外王”。
“圣”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格就是“圣人”。
而主体一旦达到仁、圣的精神境界, 必然要释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见之于政治实践, 成就“外王”事业。
这种“外王”事业, 以“博施济众”为极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将它树立为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
“外王”实为“内圣”的延伸和展开,“内圣”与“外王”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其最高境界是合而为一的。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
其实质是高度推崇道德人格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呈现,强调主体的道德人格是一切社会价值创造的终极源泉。
按照儒家的正统观念,君子只有潜心于道德人格的修养磨练,将道德实践的经验内化到主体的心理结构之中,使主体逐步凝聚、积淀起一种强有力的道德精神力量,完成“内圣”的实践功夫,才谈得上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才谈得上通过社会实践,将自我内在的人格力量外化于世俗社会的价值创造之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
儒家的“内圣外王”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儒家很重视人的社会本性。
个人不脱离社会群体而生存,而要生存, 就必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正是建立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
这一理想人格乃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自尊自爱与敬人爱人的统一。
漫谈王阳明,知行合一,内圣外王
漫谈王阳明,知行合一,内圣外王漫谈王阳明,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心有理想春暖花开 2018-04-16 07:57“漫谈王阳明,知行合一,内圣外王”作为本次大可的结尾,以算是哲学课的一节课结尾,也算是对前面课程的一次升华。
我想选取王阳明的理由就是想传达给大家,人生在世,需要做一个儒家人,要积极入世,担当责任,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这次课程其实并不是在讲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而更像是一次引导课,带领大家更好地了解王阳明,引导大家怎么去学王阳明,或者说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大课中说有一个令他永生难忘的课后作业:听完这堂课,无论此生境况如何,我都有信心过好这一生了。
不管一年多少专业课给大家留下了多少烙印,但是如这个同学所言,先生一次大课能让一个人醍醐灌顶一般顿悟,这是多么感人的一种慈悲,这句话让我也很受震动。
试问一年十讲的短短时间,谁能有改头换面的提高呢?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和君有那么多的书单,有那么多的鸡汤,需要一生去消化吸收。
当然,知识消化了还需要去执行去做才行。
王阳明知行合一是一种更高的境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本身没有先后,真正达到了合一的地步。
言归正传,王阳明的思想总结为四点:1.心即理;2.知行合一;3.致良知;4.四句教。
理解王阳明思想,要置入三个语境:1、哲学语境;2、中国历史和儒学演变史的语境;3、王阳明时代、身世、个性和志趣的语境。
首先,王阳明思想是哲学,不能以科学思维去理解;第二不能以宗教语境去解读;其次,王阳明是个儒家的身体力行者,而儒家的发展确立也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所以要结合历史与儒家演变史去理解;第三,要以王阳明本身那个时代以及个人特征去理解,在特定的时代王阳明思想的出现应该也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
当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一个爷爷父亲都极度牛逼的人立志想做圣贤的时候,试问什么事情又能阻挡他呢?但其实一个人想做圣贤又怎么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呢?不是说一个人赚不了钱掌不了权才能选择去做圣贤的,反过来,做圣贤才是最难的,试问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王明夫:知行合一_内圣外王--王阳明漫谈
二、王阳明生平 幼年时期:才思敏捷,十余岁能诗。11岁父亲 中状元,随父寓居京师。 青年时期:15岁时有经略四方之志。词章盛名, 组建诗社,驰骋文坛;关心边境安危,精究兵 法。17岁与诸氏南昌完婚。 18岁时,拜访娄一斋,以为“圣人必可学而 至”,立志成圣贤。格竹七日病倒,对朱子格 物之说产生怀疑,徘徊于佛老、悦慕仙家修炼 之术。 21岁乡试中举。两次会试不第(世以不得第为耻, 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1499年(28岁),中进士,任职工部。 29岁授刑部云南司主事。游九华山,出入佛寺 道观。 1502年31岁,告病回余姚,筑阳明洞,行导引 术,曾起“离家远遁”之念,因挂念祖母和父 亲,未成行。 33岁,主考山东乡试。9月任兵部武选司主事。
1510年开始3944岁返仕途先后升任江西吉安府庐陵知县南京刑部四川司主事岁返仕途先后升任江西吉安府庐陵知县南京刑部四川司主事40岁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41岁升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
知行合一、内圣外王
王明夫/20150主持庐山归宗寺。苏东坡其时住湖北黄州,与归 宗寺的佛印隔江而望。苏东坡和佛印皆才华过人、风趣善辩,二人 喜相互盘道和辩论,每每佛印禅师胜,苏东坡自愧弗如。
二、王阳明生平 王阳明生平四件事:悟道、讲学、做官、平治(平叛勘乱、治世济民)。 悟道和讲学是他的内道和工夫,做官和平治是他的外用和事功。 读书要读传习录,打仗需学王阳明。 政治上,王阳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广、湖广、江西四省总督。生 前封新建伯,身后谥文成公。 军事上,王阳明赤手空拳、无兵无饷,抚剿并用、平叛戡乱,将兵家权 谋上升到了“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思想上,王阳明心学,天下耸动、弟子影从,嗣往圣、开来哲、发天理、 正人心,把宋明理学推上了最高峰,百代宗师,登峰造极。 王阳明一生历尽坎坷,在困顿与绝境中幡然觉悟,在非议和险恶中毅然 前行,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的文治武功兼备、立德立功立言三俱的儒家 知识分子。 他传奇的一生,证成了“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内圣外王的意思
内圣外王的意思【拼音】:nèi shèng wài wáng【解释】: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
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成语接龙】:内圣外王——王公大人——人百其身——身先士众——众犬吠声——声色俱厉——厉世摩钝——钝学累功——功若丘山——山包海容——容头过身——身遥心迩【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造句】:1、内圣外王具有道德的、政治的和学术的三重理想人格涵义。
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3、人性善恶与内圣外王——略论中国伦理政治的发端。
4、中联希望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为底蕴和脊梁的现代精神,成就企业内圣外王的完善品格。
5、坚持“内圣外王”之道是达成企业领导者魅力的必备法则。
6、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7、邵雍借天言人的学说,被程颢誉为“纯一不杂”的“内圣外王”之学,被朱熹称是“天挺人豪”构筑的“醉里乾坤”。
8、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
9、究竟是百年不出的机遇,还是千载难逢的大劫?真正的内圣外王,谁才是天下的主宰!江湖的大劫伴随着一个孤儿的成长而开始,它最后会以怎样的形式结局呢?10、“天人合一”,是儒家的理念,要符合上天及自然规律做人,内圣外王,把天人合一的真谛说到一塌糊涂,一个“王”字,尽显儒家被后人任意把玩之弊;太极,来自。
11、传统的圣人观是内圣外王,自然与名教兼至的天纵之才。
12、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古代圣贤,他们内圣外王,有感召力,思想境界高,同时又有辉煌事功。
13、随着“圣”的逐步道德化,圣最终被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理想。
修养自我内圣外王
修养自我内圣外王上回书说了《大学》“三纲”和“六证”,接下来说“八目”,《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意思是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内圣,内圣是基础和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外王是目标和结果,这就是人生的本末先后。
其中,“格物”就是探究事物的规律;“致知”就是获得真知;“诚意”就是意念真诚;“正心”就是端正心性;“修身”就是修养身心。
“修身”是内圣的结果,也是外王的前提。
只有把修身做好,才能成为一个有“大人之学”的“大人”,而不是平常的“小人”(古代的“小人”指平常人,与现在称卑鄙的人为“小人”意思不同)。
“修身”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大学》中继续说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当将修身作为根本,本末倒置是不会把事情做好的,付出少而得到多,付出多而得到少,这样的事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做人智慧的根本之所在,这就是做人智慧的最高层次。
看了吧,画重点,上面的最后一句:“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就是做人智慧的根本之所在,这就是做人智慧的最高层次。
它是如此的重要,我们怎么重视都不过分,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复体悟、反复实践。
《大学》中说:“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意思是说,我们的学习要像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我们的修养要像打磨玉器,反复琢磨。
我是这么琢磨的,修身始于“正心”,正心源于“格物”。
“格物”也叫“即物穷理”,就是在实践中探究事物的规律;然后才能获得真知,这就是“致知”;然后真诚面对自己的“良知”,就是“诚意”;然后才能以“良知”为准则端正自己的心,就是“正心”,这个过程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
(荐读)王阳明的一生:“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
(荐读)王阳明的一生:“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上)事上磨方立得住王阳明的一生,证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
他一生三次证道,36岁时贵州龙场悟道“心即理”,48岁时南昌悟道“致良知”,55岁时余姚天泉证道“四句教”,最终形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完整体系。
这一切皆是建立在他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基础上的。
他的一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
“不第非耻”追求圣贤境界的青少年时代王阳明知止而后有定,自少年立志,便确定了一生的努力方向。
《王阳明年谱》记载,他出生于1472年,13岁时,母亲郑氏去世,对他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
有一次,他与私塾先生探讨“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说:“第一等事就是读书登第,像你父亲那样。
”王阳明直言不讳地说:“先生,恐怕不是的,我觉得第一等事乃读书做圣贤。
”自此之后,他穷尽一生去探求追问、躬身修行实践,最终成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经天纬地之才。
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
这件事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
1486年,15岁的王阳明出居庸三关,考察边患、察看地形、谋划防务,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骑马射箭,刻苦勤练,箭术一流,可以做到“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
他凭吊古战场,缅怀先辈于谦,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失踪”一个多月后他风尘仆仆回到家里,腰间配剑,一副仗剑天涯的侠客模样。
1487年,鄂豫陕交界地区发生流民暴动,建国号为“汉”,震动京师。
16岁的王阳明觉得这是自己为国效力、显露身手的机会,他写了一份长篇奏折,结合他的兵法知识和考察经验,审势谋策,请缨带兵去征讨。
他托父亲把奏折转呈皇上,父亲痛斥他为“狂生”。
事实上,孔夫子曾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王阳明之所以对“武备”如此重视,在于他坚定地认为:儒者如只会读圣贤书而不会用兵,那无疑是一种耻辱。
人生最高境界
做人的最高智慧对一个人来说,学会做人要远远比学会一门专业更重要。
但是现在没有一所大学设臵“做人”这个专业,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学科和专业。
关于做人的智慧,有两大体系,一种是讲究外在的技巧,主要是以现代西方体系为代表,可谓汗牛充栋,动辄几百页厚的教科书,例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等或者李宗吾的《厚黑学》等;另一种是讲究内在的修养和悟道,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为代表,最著名的莫过于老子的《道德经》,把智慧精炼到一个“道”字,“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
对于处在现代速食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喜欢技巧,捷径,窍门,速成的办法。
所以大多数人忽略了对境界、格局的修炼,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迷失了本我,也导致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道德沦丧、没有信仰没有原则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是一个小人才能得志的畸形社会,而出不了圣人豪杰。
对现代年轻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往往空谈大道理而并不实用,是“出世”的哲学,并不能“入世”应用到实际。
并且这种境界是需要在不断的磨难和检验中才夯实的,所以一般都是人到中年甚至老年才开悟。
如果没有外在的实力相匹配,空谈境界只会给年轻人带来苦恼和矛盾。
那么有没有一套符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经得起现代科学检验的体系,可以让年轻人们内外兼修,一举两得?有的。
其实东西方讲的本来都一样,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国学不只是对自身的修炼,也是可以结合到现实生活中来的。
我门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几句话。
这就是“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
这三个词是古代做人智慧的精髓,这几个词跟现代管理学结合起来,是最实用,最现代化,最老少皆宜的做人智慧。
这个世界变化越彻底,挑战越严峻,这些智慧就对人们越重要。
国学的误区年轻人对国学误区年轻人总觉得国学是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人才热衷的东西,总以为学国学就跟学高尔夫一样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应酬需要。
一提到传统国学,脑海中就浮现一个在香炉边打坐的老道士模样,不食人间烟火,躲到深山修身养性。
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王阳明小传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王阳明小传读书笔记●文/王明夫●王阳明,浙江绍兴余姚人,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阳明心学创始人,生卒于1472-1529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治武功兼备之人物,“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
他传奇的一生,证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
●一、少年雄心●王阳明出生于书香门第,幼时即显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十余岁能诗。
11岁时,父亲中状元,于是随父迁居京师(北京),视野从余姚到了皇城。
12岁时,问私塾先生:“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先生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
”阳明说:科举登第不能算是第一等事,人生第一等事应该是成为圣贤。
小小年纪,志趣骇俗。
●怎样成圣贤?儒家经典《大学》指明了目标与路径:三纲八目。
三纲领是:明德、亲民、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成为圣贤的路径,从格物致知起始。
什么叫做格物致知?所谓格,无妨理解为面向、直面、面对面(比如格斗的格,两人面对面),物就是事物。
格物致知就是要与事物面对面,去探究事物、深入认识。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虽各不相同,但所有事物都具备共同的本原、根本的本质,那就是“理”或“天理”。
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日积月累,格物穷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认识到了万事万物九九归一的本原即理,对“理”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就是达到圣贤的境界了。
这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和最高权威朱熹的思想旨要。
●16岁时,王阳明依照朱熹的理路,面对家里院子里的一丛竹子进行格物。
他整天与竹子面对面地“格”,试图格(探究)出竹子的什么理来,如此一连七天,一无所获,却是积劳成疾,病倒了。
格竹失败,为王阳明怀疑和跨越理学权威朱熹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18岁时,王阳明在江西拜访当世大儒娄一斋,娄一斋点拨他“圣人必可学而至”。
自此,王阳明正式立志成圣贤。
一生的求索和归宿,皆以成圣贤为主线。
●二、彷徨与摸索●少年王阳明“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每日修行感悟
每日修行感悟
有幸聆听老师第二课堂深入阐述道与术,使我对道与术有了粗浅的认识,汉字释义中道,头行走也。
意识带领身体(的走向),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术,一是指技艺、二是指方法、三是指古代城市中的道路。
古人云:做人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
做人的境界是道,做人的技巧是术;道是讲人为什么而活着,术是人为了活着而采取的办法。
以道为原则,以术为方法,内外兼修、内明与外功并举。
我认为道就是指人的思想、认识事物的高度,术就是指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层次,道与术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合二为一,不可分割。
在现实生活中道用于解决思想问题,术用于解决技术问题;道用于解决长远问题,术用于解决当前问题;道用于解决系统问题,术用于解决局部问题。
我觉得要把生活中很多的“看不惯”、“不理解”向能“看得惯”、“能理解”转换,要想改变别人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同样“讲练结合、读写同步”八字真言既是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道与术,也是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道与术。
以上是我本人听课后的一些粗浅的感受,不当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儒者的七大智慧,奉天法古知行合一
儒者的七大智慧,奉天法古知行合一一、奉天法古儒家非常强调以天为则,以史为鉴,这就是要奉天法古。
以天为则就是要效仿自然,顺从自然。
对于自然,对于天地万物,我们必须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去理解它,而不应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随意地改变它。
这不仅仅是道家的思想,也是儒家的思想。
在《论语》里面曾经提到,尧为什么伟大啊?“唯尧则天”!赞扬尧舜能够无为而治。
我们已经一再说过,无为而治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相反,它蕴含着积极的意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禹治水。
大禹没有采取“堵”的方式治水,而是顺应水性去化解水灾。
儒家对他的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那么以史为鉴呢,唐太宗有一句话是“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刚才讲到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当政局稍微稳定以后,一定会修订礼乐,另外还一定会修前朝的历史。
为什么?是为了总结前朝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这就是以史为鉴。
这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所以中国历史在世界上来讲也是最发达的。
二、内圣外王“内圣”就是自己的修养要高,那么怎样提高修养呢?就是以君子为榜样来要求自己。
但是,仅仅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是不够的,还必须强调“外王”。
“外王”就是所谓的“事功”,即不仅要有内心高明的修养,还要把它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并做出成绩来。
在中国形容一个人品德好,就是立德、立言、立功。
首先是培养自己的品德;然后还要“立言”,就是说你的话能够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但只有立德、立言还不行,还要立功,就是要做出成绩来。
三、知行合一内圣外王是指内外两个方面——既要有自己的修养又要有外在实际的业绩,就是强调要能够经世致用。
怎么用呢?《中庸》就讲,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审问之”就是要多搜集资料,直接去考察一下;然后“慎思之”——慎重地思考;还要“明辨之”,即辨析清楚;最后“笃行之”,就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去。
“笃”就是实在的意思,要很坚定,实事求是地去做。
儒家荀子有一句话叫“学止于行而至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道术兼修,道是道理,术是谋术。
道是做人的原则,是不变的,术是做人的技巧,是需要多变的。
只讲原则是迂腐的,只讲技巧是浅薄的。
用现代话讲,就是做人的战略和战术要统一。
这个社会只有极少数人有达到事业高峰之美妙感受,大多数人的失败,正是因为只学习外在的技巧,而没有注重内心的修养,由此迷失了方向,降低了追求。
道术兼修也可以叫道术合一。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分不清道与术的区别,甚至以为术就是道,或者只空谈道,而不懂术,结果寸步难行。
做人的道理是道,生存的技能是术。
现在年轻人太过于学习技能或专业,而忽略了学做人,或者学了一些做人的技巧,而没有注重内心境界的提升,并且也没有把品德和技巧两者合一。
其实,术无道则不立,心道为本,道术合一,则无坚不催也。
很多人以为,成功主要是靠我自身的技能,然后我再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
认为成功是80%靠技能,20%是靠做人。
但是实际情况是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
做人与技能的比例其实是有一个年龄阶段的分配。
人在年少的时候,要多学本领,技能是进入社会的入场券。
但是以后,做人就占了主要。
从总的人生来说,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
大学教授只讲道,空谈战略,而生意人只讲术,只讲赚钱。
结果大学教授还比不上一个小学文化的生意人赚钱多。
做人的境界是道,做人的技巧是术。
很多政治家只注重权谋之术,没有追求的人自然会成为贪官,而真正做大事的人讲道的,例如历史名臣,都是同时也注重自身修养的,例如曾国藩等。
道可以让人成圣,术可以让人成王。
心中没有大道的人注定难成大事;更不要说成贤成圣;纵然一时成事,也只能是混世魔王或乱世枭雄,终为世人所不齿。
很多人就以为个人成功是需要学习做人的技巧,以为80%靠技巧,20%靠品德,其实品德和境界才是主要的。
80%靠品德,20%靠魅力。
人的理想是道,实现理想的方法是术。
道是方向,术是实现道的途径。
人活着需要吃饭,但是人不能为吃饭而活着。
道是讲人为什么而活着,术是人为了活着而采取的办法。
有些人一开始就有宏伟的理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往往挨饿很多艺术家就是这样。
这是因为战略不是战术,不能用战略的那一套思维去应用在战术上,在具体实现上需要变通,需要学会另外一套规则。
甚至很多时候,需要一边追求理想,一边找一个不想干的职业谋生存,例如很多艺术家兼职开饭店。
实现道需要懂得变通。
仅仅有战略还不够,需要有战术来支撑实现它。
无论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
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面对不同的环境,要学会尊重不同的游戏规则。
因为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规则,你需要按各种游戏的规则去玩。
你不会试图按一种规则去玩所有游戏,同样,不同的组织、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规则,你要学会适应用不同的语言。
例如,官场要适应并善用官场的规则,商场要适应并善用商场的规则,学术界有学术界的规则。
不要试图用一种规则去面对不同的行业,聪明、幸运的人往往轻视游戏规则的重要性,总是依着自己的性格来,再聪明的人如果不熟悉一个游戏的规则也很快就会玩完,你足够圣人不懂官场的游戏规则同样也会碰壁,而专门钻研游戏规则的小人反而获胜,换句话说,小人在掌握游戏规则方面比你更专业。
君子往往空谈道,而小人只知道追求术自古以来,都有君子和小人之分。
君子和小人最大的特点,是君子迂腐,墨守成规,小人多变,不择手段。
君子和小人最大的区别,是君子注重自身的修炼,喜欢空谈战略,关注的是遥远的理想;而小人只关注别人,习惯搞战术,搞政治谋术,关注渺小的眼前实在的利益。
说白了,君子与小人,就是境界之分。
做君子很难,经常吃亏,做小人却很容易获得短期利益。
但是没有大境界的人是无法成就大事业的。
翻开史书,没有一个小人可以有善终的,例如秦桧、严嵩等。
也没有一个境界不高、贪婪算计的人能成大事的。
而分析所有古今中外成功的人,清一色都是有很高的境界,而不仅仅是因为有能力。
当然成功人士要有良知,否则就变成希特勒一样的涂炭生灵的魔头。
道术兼修,成就大业做人的最高智慧不是让你在君子和小人中间取折中,而是要超越君子和小人。
不仅要自身修养,还要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的好人。
境界高,心胸宽阔才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业。
君子有信仰,小人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不会精益求精。
而一个人只有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人一旦从量变到质变,就可以产生无限的力量,和无限的吸引力,成为内圣外王的人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国藩。
一个人,只有为他人做出榜样,他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产生质变到量变的巨大效应,表现在商业上就是麦当劳,和麦当劳同时起步的有很多饭店,但是其他的饭店只讲“术”,只有麦当劳道术合一,从战略到战术的标准都高到一定程度,这样就可以全世界复制先进经验,产生乘法效应。
道术兼修的人,就好比一个麦当劳,有无限大;而只讲谋术的人,顶多只能做成一个大饭店,而无法再做大。
道是内在,为长期,术是外在,为短期。
成功的人跟不成功的人智商没有区别。
成功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养成了成功的习惯。
内圣外王,“内圣”是人格理想,“外王”是政治理想。
在内能够修养自己的品德,象圣人一样;对外能够建功立业扬名青史。
内圣外也圣,就成了迂腐。
外王内也王,就成了暴戾。
个人领域成功与公众领域的成功。
“内圣外王”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追求,他们希望在内能够修养自己的品德,象圣人一样;对外能够建功立业扬名青史。
也就是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内圣即仁之体,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要象圣人一样;外王即仁之用,就是一个人对外要讲究仁义,而不是霸道,要成就一番事业。
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
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
“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
“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近代历史中能够称得上这个称号的人莫过于曾国藩了,他被尊称为“圣相”。
曾国藩身上,体现了一种极其美妙的包容性,这一点是中国文化的至高境界——他能够将很多看起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和谐相处。
儒道释三位一体。
他们从不咬牙切齿,却能微笑相对,这样和谐相处需要一种博大的气场。
如果没有内圣外王这样的体现,就会出现“一元化”的人,既内圣外也圣,或外王内也王。
这两种极端都会造成偏差。
内圣外圣是迂腐。
内圣外也圣是迂腐。
这个社会的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普世的道德,一种是崇高的道德,但是只限于律己,不能强加于人。
内圣外也圣者,往往导致把自己的道德要求强加给别人,而忽略了人性,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却是另一样东西——利益。
人有不追求圣贤的自由,用出世的标准来要求入世的身旁人,是自寻烦恼。
很多人往往是境界已经修炼到高处不胜寒得地步,但是肉身却还在世俗之中。
既然需要与世人互动,就要尊重入世的规则。
圣人只占这个社会的极少数,其实算是边缘人物,圣人的思想和准则只有影响了大多数社会精英,才能发挥能量。
否则内圣外也圣,只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灾难。
正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圣人之法就是大盗的工具。
古往今来,没有不通晓圣人之法却可以当大盗的。
这样说吧,通晓了圣人之法就成为了大盗,可以盗取天下人心。
一个人不能整天在家静坐,包揽群书,而不关心世事,这样的格局是只求自度而不求度人小乘佛教,也不能够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外王内王是暴戾除了内圣外也圣的君子之外,还有外王内也王的仁。
但是现代人往往只关注外王,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却忽视了内心的修炼。
有勇无义,就成为强盗。
例如李自成、洪秀全。
只是外王的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只能是灾难。
很有霸气。
但是没有原则。
没有信仰,唯我独尊。
外王内王,小则成为强盗流氓,大则成为混世魔头,对社会都是祸害。
只有外王而内心不贤的人,只懂投机而没有没有追求,只懂称霸却没有德望。
曾国藩的成功,是他一生立志成圣儿的善终正寝。
历史英雄那么多,他们可以战胜百万雄师,可真正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又有多少呢?而战胜自己正是曾国藩超越其他圣贤的地方。
君子杀人,只为救人,用杀为止杀,用暴为止暴。
关键要看目的如何。
心怀圣贤之道的人,已经达到无私无我的境界即使他在进行“破坏”工作,他的所作所为也是有功德的。
内圣外王、身心和谐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过于追求境界但是过于迂腐的人也不能成功。
因为你的精神已经是出世,而你肉身却是在入世。
精神境界与肉身地位存在一高一低的矛盾。
内圣外王,就是把你的精神和肉身的高度统一起来,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内圣外王,就是入世修行的菩萨。
总之,你的境界和你的能力两者要和谐;你的精神和你的肉身两者要和谐;你的容量和你的拥有,两者也要和谐。
没有精神高度指引,即算你在事业和财富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到了一定的阶段,也必会迷惘;没有一定的物质保障,整日为一日三餐所忧,又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神的富足?这也符合人的五种需求层次学说。
一个成功人士内心的发展历程从内圣到外王的路程上,每个人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否定自己中成长起来,不断对之前的信仰产生怀疑,然后根据实际不断调整的过程。
人和历史,都是在螺旋式发展中前进。
在一下路线中周而复始:“立志——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
这个轮回往往要经历十几次,人才逐步成熟起来。
人们追求境界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往往是走三步,退两步。
所以年轻人要学会变通。
以前历史书上把人物简化,是为了按某种要求教育孩子。
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了非白及黑的观念,从来都没有中间地带,结果让我们误以为这个世界要么成为圣贤,要么成为小人。
其实,圣贤之路是有第三种走法的,就是内圣外王。
曾国藩一生有三变,从儒家到发家再到道家。
但是三种变化都是曾氏进化积雪中经世救民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曾国藩的思想本质始终没有变。
曾国藩一开始学习的是儒家,讲究仁礼。
但是在跟太平军作战的十几年中,更需要更现实更严厉的做法,于是开始侧重法家。
最后战胜太平军后,开始回归道家,讲究功成,身退。
将亲身培植的湘军拆散,最终得到善终。
总之,做人最高境界就是“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
达到这三种境界,是当今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下,这个社会处于老年社会和新技术双重力量冲击中,年轻人们可以内外兼修、一举两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