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面对现实的智慧自读文本范蠡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读文本 范 蠡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春秋后期越国名臣。

他晓天文,识地理,善机变,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位列越大夫后又擢为右将军、相国。

范蠡在勾践穷途末路、身为奴仆之际,挺身而出,随勾践一起入吴驾车养马。

勾践返国后,拜范蠡为相国。

范蠡果然善理内政,他首先在今绍兴卧龙山下建立了小城,接着又利用这一带孤丘地形,建立了与小城毗连的大城,这样就建成了国都大越城。

范蠡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从公元前480 年开始,越国对吴国进行了报仇雪耻的战争。

范蠡在作战中身先士卒,亲冒矢石。

公元前473年,越国军队终于攻克吴南城,灭掉吴国。

一、字音
范蠡.
(lǐ) 戮.力(lù) 会稽..(Kuài )(jī) 鸱.
夷子皮(chī) 喟.然(kuì) 藜藋..
(lí)(diào) 褐.
器(hè) 穷阎.(yán) 二、通假字
①还反.
国 反,通“返”,返回 ②今既以.
雪耻 以,通“已”,已经 ③复约要.
父子耕畜 要,通“邀” 三、一词多义
(1)居⎩⎪⎨⎪⎧①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 动词,囤积②居.甚贫然 名词,住处③庄生虽居.
穷阎 动词,居住 (2)且⎩⎪⎨⎪⎧①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 连词,况且②且.
遣其少子 副词,将要 (3)所⎩⎪⎨⎪⎧①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 名词,住所②听其所.为 助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
(4)然⎩⎪⎨⎪⎧①范蠡喟然.叹曰 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 表示状态②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连词,表转折,但是③勿问所以然.
代词,这样 (5)故⎩⎪⎨⎪⎧①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 名词,以前②故.金至,谓其妇曰 连词,所以③奈何以朱公之子故.
而施惠乎 名词,缘故 (6)信⎩⎪⎨⎪⎧①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 名词,信用②楚王素信.
庄生 动词,信任 (7)独⎩⎪⎨⎪⎧①独.以德为可以除之 副词,只②独.
自欢幸 副词,单独 四、古今异义
①号令中国..
,以尊周室 古义:中原。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所以..
不死,为此事也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逐什一..
之利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十加一所得的数目。

④庄生羞为儿子..
所卖 古义:小儿辈的人。

今义: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于是勾践表.
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名词作动词,做出 标志
②而怀.
其重宝 名词作动词,怀揣 ③北.
渡兵于淮 名词作状语,向北
④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一样
(2)动词的活用
①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动词作名词,携带的
东西
②北渡.兵于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渡过
③未必能生.中子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3)形容词的活用
①乘坚.驱良.逐狡兔形容词作名词,上等的车子;好马
②既苦.身戮力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辛苦
③庄生羞.为儿子所卖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④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哀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①慎无与争事省略句
译文: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

②朱公居陶省略句
译文:朱公住(在)陶地。

③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被动句
译文:过去您在会稽被侮辱。

④耕于海畔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海边耕作。

⑤载以一牛车状语后置句
译文:用一辆牛车载运。

⑥庄生羞为儿子所卖被动句
译文:庄生被小儿辈出卖深感羞耻。

1.请具体说说范蠡的才能表现在哪些地方?
[名师指津] 主要表现在做官、理家两个方面。

[我的理解] 范蠡可谓贤能之人。

做官,能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终使国富民强;理家,
能辛苦劳作、惨淡经营,终使家产累积数十万,被人们称颂。

像范蠡这样能上能下、先官后民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也可谓屈指可数。

2.本文写范蠡营救儿子的故事,主要写其长子没办成事的经过,这似乎与刻画范蠡这一人物形象关系不大,你如何理解文章的这一构思?
[名师指津] 从侧面塑造范蠡形象的角度来思考。

[我的理解] 通过他的长子没能按照他的意图成功救出二儿子之事,从侧面表现了范蠡的善谋和深知人性的特点,是对范蠡形象的进一步补充和刻画。

3.《范蠡》一文在人物塑造上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名师指津] 从描写角度来分析组织答案。

[我的理解] 在人物塑造上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在辅佐越王和隐姓埋名成为富豪的故事中,以正面刻画范蠡为主。

而在营救二儿子的情节中,则是以侧面描写刻画范蠡的聪明智慧。

4.范蠡救子之事叙写得颇为曲折有致,富有戏剧性。

但也有人认为此节文字“必好事者为之,非实也”,谈谈你的理解。

[名师指津] 理解应具有自己的看法,可肯定,也可否定。

[我的理解] 观点一:从文中记叙范蠡的人物形象来看,“范蠡救子之事”能够让人信服。

范蠡对身边人的为人秉性了如指掌,对事物发展的预测准确无误,他对人生敏锐的洞察力使他对事情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得不让人心悦诚服,这是范蠡睿智的证明。

司马迁对范蠡的这种叙写应该是符合历史的,对范蠡的人品也是完全赞赏的。

观点二:文章存在明显的矛盾之处。

范蠡智慧超人,不应对长男听之任之,坐以待毙,而“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的庄生也不必与儿辈过于计较,而应大度、宽容些,因为这终归是人命关天、死而不复的大事。

不过,杀人者抵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司马迁对范蠡这些人的本事虽然不得不佩服,但对他们的人品,却不见得多么赞赏。

观点三:这则故事的真正的意思是说,以范蠡之智,明知事情的结果,但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因为派长子去,亡次子,派少子去,长子亡;读历史,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去读。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
范蠡侍奉越王勾践,辛苦惨淡、勤奋不懈,与勾践运筹
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
谋划二十多年,终究灭亡了吴国,洗雪了会稽的耻辱。

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
(越军)向北进军到达淮河,来接近齐、晋边境,号令中原各国,
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还反国,
以尊崇周室,勾践凭借这称霸,范蠡做了上将军。

回国后,
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
范蠡认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况且勾践的为人,可与之同患难,
难与处安。

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
难与之同安乐。

写信辞别勾践说:“我听说,君王忧愁臣子就劳苦,
主辱臣死。

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
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

过去您在会稽被侮辱,我之所以未死,
为此事也。

今既以雪耻,臣请
是为了灭掉吴国,报仇雪耻。

现在既然已经洗雪耻辱,臣请求
从会稽之诛。

”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
您按照主辱臣死的罪名治罪。

”勾践说:“我将和你平分越国,
不然,将加诛于子。

”范蠡曰:“君行令,臣
否则,就要加罪于你。

”范蠡说:“您可推行您的命令,臣子我仍
行意。

”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
依从自己的心愿。

”于是(他)打点包装了细软珠宝,与随从乘
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
船从海上离去,始终未再返回越国。

于是勾践划出会稽山作
为范蠡奉邑。

为范蠡收取俸禄的封地。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
范蠡乘船从海上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自称“鸱夷子皮”,
耕于海畔。

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在海边耕作。

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经营产业。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

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

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
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
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
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

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
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
不吉祥。

”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
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

好友及同乡邻里,然后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陶地住下来。

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

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做买卖的道路通达,经商可以发财致富。

于是自谓陶朱公。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
于是自称“陶朱公”。

又约集父子一起耕田养畜,买贱卖贵,
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居无何,则致资
等待时机,买卖物品,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利润。

过了不久,家资
累巨万。

天下称陶朱公。

又积累到巨万。

天下人都称道陶朱公。

朱公居陶,生少子。

少子及壮,而朱公
朱公住(在)陶地,生了小儿子。

小儿子成人时,朱公的
中男杀人,囚于楚。

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

二儿子杀了人,被楚国拘捕。

朱公说:“杀人者抵命,这是常理。

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可是我听说家有千金的人家的儿子不会被杀在闹市中。


告其少子往视之。

乃装黄金千溢,
于是告诫小儿子前往探望二儿子。

便打点好一千镒黄金,
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

且遣其少子,
装在粗布袋子中,用一辆牛车载运。

将要派小儿子出发办事时,
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长男曰:“家有长子
朱公的长子坚决请求去,朱公不同意。

长子说:“家里的长子
曰家督。

今弟有罪,大人不遣,
称作代替父母管家的人。

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
乃遣少弟,是吾不肖。

”欲自杀。

却派小弟弟前去,这说明我无才能。

”长子说完想自杀。

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
他的母亲又替他说:“现在派小儿子去,未必能救二儿子命,
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
却先白白死了大儿子,怎么办?”朱公不得已就派了长子,
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

曰:
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

(并对长子)说:
“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
“到楚国后,要把千金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去办理,千万
无与争事。

”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不要与(他)发生争执。

”长子走时,也私自携带了几百镒黄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
(长子)到达楚国,看见庄生家背靠着外城,披开野草才能
到门,居甚贫然。

长男发书进
到达庄生家门,居住条件十分贫穷。

长子打开信,向庄生进
千金,如其父言。

庄生曰:“可
献了千金,完全按照父亲所叮嘱的来做。

庄生说:“你可以
疾去矣,慎毋留。

即弟出,勿问所以然。


赶快离去了,千万不要留在此地。

等弟弟释放后,不要问原因。


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
长子已经离去,不再探望庄生,但私自留在了楚国,把自己
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携带的黄金送给了在楚国主事的达官贵人。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
庄生虽然住在穷乡里巷,可是由于廉洁正直在楚国很闻名,
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

及朱公进金,
从楚王至以下都把他当作老师尊重。

等到朱公献上黄金,
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

(他)并非有心收下,只是想事成之后再归还给朱公以示讲信用。

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
所以黄金送来后,(他)对妻子说:“这是朱公的钱财,(以后要
之金。

有如
如数归还朱公。

但哪一天归还却不得而知,)这就如同哪一天
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

”而朱公长男
生病也不能事先告知别人一样,千万不要动用。

”但朱公长子
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不知庄生的意思,认为财产送给庄生不会起什么作用。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
庄生乘便入宫会见楚王,说:“某星宿移到某处,这将对
害于楚”。

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
楚国有危害。

”楚王平时十分信任庄生,就问:“现在怎么办?”
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

”楚王曰:
庄生说:“只有实行仁义道德才可以免除灾害。

”楚王说:
“生休矣,寡人将行之。

”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

“您不用多说了,我将照办。

”楚王就派使者查封贮藏三钱的仓库。

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


楚国达官贵人吃惊地告诉朱公长子说:“楚王将要实行大赦。


曰:“何以也?”曰:“每王且
(长子)问:“凭什么见得呢?”(达官贵人)说:“每当楚王将要大
赦,常封三钱之府。

昨暮王使使封之。


赦时,常常先查封贮藏三钱的仓库。

昨晚楚王已派使者查封了。


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
朱公长子认为既然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释放了;看重千金白白
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

庄生惊
地丢弃在庄生处,没有发挥作用,于是又去见庄生。

庄生惊奇
曰:“若不去邪?” 长男曰:“固未也。

初为事
地问:“你没离开吗?”长子说:“始终没有(离开)。

当初我来为
弟,弟今议自赦,
援救弟弟,今天楚国正商议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释放,
故辞生去。

”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
所以我特意来向您告辞。

”庄生知道他的意思是想拿回黄金,
曰:“若自入室取金。

”长男即自入室取金
说:“你自己到房间里去取黄金吧。

”大儿子便入室取走黄金
持去,独自欢幸。

离开庄生,私自庆幸(黄金失而复得)。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
庄生被小儿辈出卖深感羞耻,就又入宫会见楚王说:
“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

“我上次所说的某星宿的事,您说想用推行德政来回报它。

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
现在我出去,路人都说陶地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楚囚禁,
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
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钱贿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君王并非
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

”楚王大
体恤楚国人而实行大赦,却是因为朱公儿子才大赦的。

”楚王大
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
怒道:“我虽然无德,怎么会因为朱公儿子的缘故而布施恩惠呢?”
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

朱公
就下令先杀掉朱公的儿子,第二天才下达赦免的诏令。

朱公
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长子竟然携带弟弟尸体回家了。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
回到家后,母亲和乡邻们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着说:
“吾固知必杀其弟也。

彼非不爱其弟,
“我本来就知道长子一定救不了弟弟。

他不是不爱自己的弟弟,
顾有所不能忍者也。

是少与
只是有不能忍受的东西。

他年幼就与我生活在一起,
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

经受过各种辛苦,知道为生的艰难,所以把丢弃钱财看得很重。

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
至于小弟弟呢,一生下来就看到我十分富有,坐着好车,
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
骑着良马,到郊外去打猎,哪里知道钱财从何处来,所以把
轻弃之,非所惜吝。

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
钱财看得极轻,弃之也毫不吝惜。

原来我打算让小儿子去,
固为其能弃财故也。

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
本来因为他舍得弃财。

但长子不能(弃财),所以终于害了自己
弟。

事之理也,无足悲者。

吾日夜固以望
的弟弟。

这很合乎事理,不值得悲痛。

我日日夜夜本来盼的
其丧之来也。


就是二儿子的尸首送回来。


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

非苟去而
因此,范蠡搬了三次家,在天下驰名。

他不是随便地离开
已,所止必成名。

卒老死于陶,
某处,他停留在哪儿就在哪儿成名。

最后,(范蠡)老死在陶地,
故世传曰陶朱公。

所以世人相传叫他陶朱公。

展现人物智慧的语言描写
当勾践挽留范蠡时,范蠡不动声色地说:“君行令,臣行意。

”说得委婉含蓄又表明了自己的心志。

范蠡乘船飘海到了齐国,叹息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祥。

”这充分体现了他的道家思想。

最后对儿子的死他也做了理性的分析。

总之,范蠡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

在越国最困难的时刻,范蠡侍奉越王辛苦惨淡、勤奋不懈,为越王运筹谋划二十余年,最终辅佐越王报仇雪恨、荣登霸主之位。

越王表示要与范蠡平分越国,但范蠡目光敏锐,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只宜与之共患难,不宜与之同享乐,终于离开越国。

相比之下,大夫文种的遭遇就悲惨多了,竟被越王加上“作乱”的罪名,赐剑而亡。

[适用话题]“人生智慧”“才能”“能上能下”等。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项中不.
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B .复约要父子耕畜
C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D .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解析:选C 。

A 项,“以”通“已”,已经。

B 项,“要”通“邀”。

D 项,“反”通“返”,返回。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
灭吴 竟:竟然 B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
居:囤积 C .听其所为,慎.
无与争事 慎:千万 D .令论.
杀朱公子 论:判罪
解析:选A 。

竟:终究。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独以.德为可以除之②奈何以.
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 ⎩⎪⎨⎪⎧③庄生羞为.儿子所卖④固为.其能弃财故也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选C 。

①介词,用。

②介词,因为。

③介词,被。

④介词,因为。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号令中国..
,以尊周室 B .逐什一..
之利 C .庄生羞为儿子..
所卖 D .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
解析:选D 。

A 项,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B 项,古义为十分之一;今义指十加一所得的数目。

C 项,古义是小儿辈的人;今义指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
,而范蠡称上将军。

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

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
子。

”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

”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

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

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

于是自谓陶朱公。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
,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居无何,则致资累巨万。

天下称陶朱公。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勾践以霸.
霸:称霸 B .范蠡浮海出齐..
出齐:离开齐国 C .父子治产..
治产:经营产业 D .废居.
,候时转物 居:囤积
解析:选B 。

出齐:在齐地出现。

6.对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②昔者君王辱于.
会稽 ⎩⎪⎨⎪⎧③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④止于.陶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选D。

①介词,到。

②介词,在。

③介词,对于。

④介词,到,在。

7.以下六句,全都能表现范蠡睿智机敏的一组是( )
①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②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③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④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
⑤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
⑥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
A.①③④B.②⑤⑥
C.②③⑥D.②④⑤
解析:选D。

能表现范蠡睿智机敏的是①②④⑤。

8.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译文:
(2)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

译文:
答案:(1)过去您在会稽被侮辱,我之所以未死,是为了灭掉吴国报仇雪耻。

(2)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做买卖的道路通达,经商可以发财致富。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

自言兖国四十五孙。

少苦学,治《左氏春秋》。

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再调临济令。

临济多淫祠,有针姑庙者,里人奉之尤笃。

衎至,即焚其庙。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

符习初镇天平,习,武臣之.廉慎者,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

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

成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

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

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

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

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

晋祖嘉之,归功于衎。

知温子彦儒授沂州刺史,衎拜殿中侍御史。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史、检校左庶子,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瘅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

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连使促召至厥,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

望放臣还,遂其私养。

”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

”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

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

丁父忧,哀毁甚。

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未几,复出为天平军节度副使。

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

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

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

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

非奉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

”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
请。

复有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

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

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①赴厥,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

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
文宣王庙。

城平,以衎权知州事。

归朝,权知开封。

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
峻所引用。

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

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②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
之。

建乾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衎守章句,无文藻,然谅直孝悌,为时所推.。

(选自《宋史·列传二十九》)
【注】 ①津遣:资助遣送。

②祖饯:祭祀路神,引申为送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衎亲自掬矢,未尝少.
倦 少:稍微 B .遣衎往曲阜祠.
文宣王庙 祠:祭祀 C .冠盖相望,时人荣.
之 荣:以……为荣耀 D .然谅直孝悌,为时所推.
推:推荐
解析:选D 。

推:推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
相同的一组是( ) A.⎩⎪⎨⎪⎧符习初镇天平,习,武臣之.廉慎者佩长铗之.
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B.⎩⎪⎨⎪⎧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