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多措并举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
多措并举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文章在对河北省11所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 并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创新越来越明显地决定着国家竞争力。
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也充分认识到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一)缺乏独立的创新意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缺乏一定的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
在调查中,只有27.6%的同学认为自己有较强的创新意识,47.2%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创新意识。
在受访的学生中,有19.6%的同学愿意去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32.7%的同学表示不确定,57.7%的同学担心不被他人接受表示不会去实现。
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拿个文凭,将来好找工作,所以在学习上仅仅是简单的接受型学习,没有创新意识和观念。
(二)创新的内在毅力不足创新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智力活动,曾经有过创新意识的同学因为在创新的过程中有过失败的经历,一度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创新的后劲不足,毅力丧失。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与创新无关。
调查发现,由于创新的内在毅力不足,即便是有创新热情的学生,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会放弃,有41.6%的同学在创新灵感不被认可时选择放弃,30.1%的同学选择相信自己的想法,但不会继续,只有28.3%的同学选择继续坚持。
(三)创新实践的缺乏创新意识可以通过教育来引导和培养,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来转化。
但由于受到资金、人力、安全等条件的制约,很多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就更谈不上富含创新内容的实践了。
2024年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4年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改革建议。
一、高职教育现状概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包括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的技术大学教育。
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涵盖了众多专业领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同时,高职教育的办学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包括学校自主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
然而,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一些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的价值和地位存在疑虑。
其次,高职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此外,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灵活,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二、高职教育主要问题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由于高职教育的办学历史、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不同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院校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
市场需求与教育供给不匹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更新较慢,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社会认可度低: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人认为高职教育不如普通高等教育,这导致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影响了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的选择。
三、高职教育发展方向针对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设施,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确保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
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问题探析1.教育体制不完善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受到教育体制的制约。
目前高职院校在科研经费、科研人员待遇、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活力。
2.科研基础薄弱相比于高校和科研院所,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相对薄弱。
缺乏一流的科研设备、研究平台和科研团队,使得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
3.人才队伍不足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相对薄弱,大多数教师主要以教学为主,缺乏科研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这对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造成了制约。
二、对策探析要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
这包括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等。
只有建立良好的科研激励机制,才能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应加强科研基础建设,提升科研设备和平台的水平。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搭建科研联合实验室,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应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加强教师职业发展等途径,培养一支富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专业队伍,为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议和展望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本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支持、改革科研人才评价机制等途径,为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企业可以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为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和市场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各方面的支持和合作,相信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机制尚不够完善,缺乏深度合作;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之间存在的沟通不畅和合作意识不足也制约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深入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作用、方法与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对于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也正是本研究开展的必然要求。
1.2 研究意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校企合作正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让学生在校园中获得更多实际的创新和创业机会。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还可以让他们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广泛的人脉资源,拓展就业和创业机会。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还可以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市场需求,使其创新创业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研究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通过深入探讨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可以为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结合企业资源、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问题,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1.分析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探讨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机制,揭示其影响因素和路径;3.总结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法和实践经验,为实际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4.提出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改进建议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改进建议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改进建议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创新创业精神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在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现状分析1. 教育理念不够先进许多高职院校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
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创新精神,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有所欠缺。
2. 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案例和实践环节的引导。
这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和实践技巧,也使得他们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
3. 师资力量不足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相比,师资力量是不够的。
不少高职院校缺乏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师资团队,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4. 实践机会有限现实中,许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停留在理论教学,缺乏真正的实践机会。
这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无法真正体验创业过程和创新的乐趣。
三、改进建议1. 推动教育理念转变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宣传和普及,鼓励教师和学生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新创业意识。
理论教学应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优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的安排。
课程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吸引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加入。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经理人员或成功创业者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经验分享。
4. 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业资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在促进人才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和综合国力提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型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高等职业学校进行深入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学院校所面临创业教育存在的实施问题,进而从多个教育提出改进措施,以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策略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加强“创新创业”驱动力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高职院校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积极迎合国家经济发展潮流,应对社会对高职教学提出的挑战,进而输送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同时,就业难题的存在,加重了高职学生的就业困扰,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作用价值与终身教育有较多的共同点,在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愿景,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某一技术技能的学习[1]。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并未与高职教育教学全面融合,两张皮的现象仍旧存在,高职院校就应当在发展中认知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做出改变。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1.1迎合经济发展大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发展阶段,我国正在积极的构建创新型国家,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与数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不相匹配,创业项目的活力也大大丧失,发展潜力也逐渐下降。
介于这样的发展实况,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人才,可为经济转型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而言,创新可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新活力。
在构建创新国家应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势头下,注重核心人才培养,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尤为紧迫[2]。
1.2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追求目标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为社会的需要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且这些人才应当具有较高素质。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是关键,在当前时代应当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创新创业的发展中,前期学生应用的主要知识为显性知识,后前学生应用的知识为隐性知识,在学校组织实习、实训、竞赛等多种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并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推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施[3]。
浅谈对高职学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学 生 毕业 后 不 能零 距 离 就 业 . 更 别 提 创 新 这 样 的问 题
1 . 理 论 知识 的学 习 在 理 论 学 习 阶段 . 我 们 抛 弃 了传 统
的 老 师讲 、 学生记 、 记 完 就 忘 的教 学 模 式 , 而是 采用 让 学 生 自
主预 习、 自 己在 讲 台讲 解 . 教 师 再 针 对 一 些 重 要 问 题 提 出疑
问 或 是 给 予指 导
统计数据表 明 . 发达 国家促进 经济增长 的因素 中. 技 术
进步 占7 5 % 技 术 发 展 和 开 发 离 不 开 人 。 社 会 可 不是 只需 要 高 级 知识 分子 . 更 需 要 有 着 良好 职 业 素 质 和 创 新 能 力 的技 术 型 人 才 。所 以 , 在 教 学 中 不 能 仅 仅 围绕 对 知 识 的继 承 来 培 养 学生 . 还 应 当训 练 与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思 维 , 引 导 学 生 围 绕 专
专 业 知 识 的追 求 . 对 职 业 的热 爱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有 了强 烈的兴趣才能产生对 职业技术的追求 . 才能 克服困难 . 锻 炼
意志 , 要 积 极 鼓励 、 引导 、 启 发 学 生 进 行 创 新 思 考 。现 在 社 会 对学 生 的诱 惑 太 多 了 . 在 一 些 学 生 的 观念 中知 识 显 得 不 是 那 么重 要 . 培 养 学 生 的兴 趣 是 教 师 教 学 工作 的重 点
教
育
研 究
詈
浅谈对 高职 学校 学生创新能 力培养
耿 建 广
l
国 目前 的经 济 发 展 道路 正 在 从 廉 价 制 造 全 学 生 的现 状 . 我们 也 是 这 样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措施摘要:创新型人才,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
学校作为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积极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措施至关重要。
在分析当今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供实践平台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措施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1.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低下,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导致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缺乏养成自主创新的习惯。
虽然当代大学生具有创新潜能,但表现出创新意识、创新欲望与创新能力的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社会的信息化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影视等传播激发了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学生带着相当敏捷思维去思考、参与创新各项科研创新活动,但是往往缺乏正确的引导就很难全面性、灵活性和深层次去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
3.学生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
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能力较国外学生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却远远弱于外国学生。
4.学生的创新能力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关,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品质的协作精神很大程度影响着创造潜力的发挥。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6+1”家庭出来的孩子,其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心理承受能力差;不主动与他人合作、分享,缺乏团队协助精神;缺乏吃苦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缺乏冒险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根据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找准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研究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1.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全面地把各科知识的结构进行整合,发挥他们网络状的思维方式。
同时还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强调不同领域知识的沉淀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厚积薄发,也是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指导实践的体现。
2.现阶段高职院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及其发展,帮助学生解决创新的困难,特别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关键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较弱,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1.缺乏科研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不健全,科研经费和政策支持不足,缺乏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致使科研人员缺乏积极主动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2.科研团队建设不完善。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规模小,科研人员结构、专业能力和学术声誉不高,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团队,无法有效组织和推动科研项目的开展和成果的转化。
3.科研设备和平台建设滞后。
高职院校科研设备投入相对较低,大多数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设备陈旧、设施简陋,无法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限制了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4.科研成果转化难度较大。
高职院校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相对薄弱,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不多见,科技创新在产业链的落地应用上存在困难,科技创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限。
1.加强科研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科研奖励制度,加大科研经费和政策支持力度,树立科研成果的导向和回报机制,提供更多的科研资源和支持,推动科研人员具有积极主动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2.优化科研团队建设。
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团队,提供更多的人才培养和交流机会,加强团队建设和团队合作,提高科研项目的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3.加大科研设备和平台建设投入。
增加科研设备和平台的投入,更新和完善实验设备,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平台支持,搭建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加强跨学科交叉合作。
培养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加强院校内外跨学科的科研合作,构建科研创新的跨学科交叉平台,提高科研创新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创新实践汇报人:2023-12-22•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问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目录•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探索•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及问题•未来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趋势与展望目录01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问题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探索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科研项目、创新创业竞赛、社会实践等,积极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教师,同时加强教师的创新教育培训。
创新能力培养意识增强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现有的课程体系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持不够,缺乏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不完善虽然高职院校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但实践环节的时间、经费、指导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环节薄弱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教师,同时教师的创新教育培训也需要加强。
创新能力培养师资力量不足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02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通过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创新方法。
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030201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
校内实践平台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创新技能。
校外实践平台组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对在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在这种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往往难以满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
部分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对创业的风险和挑战缺乏充分认识。
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限制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培养模式、实践策略、效果评估以及提出建议与展望,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解决方案并提出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和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估,可以评估培养效果,并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成才质量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最终目的是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容易获得优质职业机会。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 介: 郑先彬 ( 1 9 7 0 一) , 男, 江苏泗 阳人 , 淮安信息职业技 术 学院计算机 与通信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 副教授 。( 江苏 淮安
2 2 3 0 0 3 )
基金项目: 本文 系中央财政 支持 高等职 业学校 “ 通信技 术” 专业建设 发展项目子项 目“ 大学生创新 训练计划”( 项目 编号: G一 1 2 — 0 3 —
魂, 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如果不能创新 , 不去创新,
一
源泉 ; 逻 辑思维 是创新思维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主要用于对 已有
知识 和技能进 行再加工和综合应 用; 批 判思维是创新思维 的核 心, 这三种思维 方式 是衡 量 学生创新 能力的重要 指标。 我 国高
个 民族 就难以发 展起 来 ,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 民族之林 ” ; 胡
识等,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既要引导学生注重学生专
业知识 的学 习, 又要 注重学生人文知识 的学 习, 同时, 还要让 学
生了解相关 领域技 术 、 前 沿技术 等, 这样才 能为创新能力培 养 奠定 坚实 的基础 。当前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 的知 识基础 薄弱 , 主
要表现在学生的创 新知识水平较低 , 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 人文素 养欠缺 , 同时对 于涉及跨 学科或领域 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较少, 知
神和创新技 能 的人 才, 更好 地适 应社会发展 的需 求 , 首先 应先 对高职 院校 学生创新 能力现状进 行认 真分析 和归纳 , 针对现有
的不足积极探索和实践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有 效途径 。
一
学 生创 新技 能的培养 是高 职院校专业 人 才培养 的重 要 内
容 和关 键所在 , 激发学生参 与创新实践 活动的热情 , 不 断提升 学生 的创 新能力, 事关专业 人才培 养的质量 和学生的可持 续性 发 展。当前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 的创新技能 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
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278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王力斌(辽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铁岭 112000)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通过对教学体系的构建,深化科技创新理念;组织开展科技竞赛,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参与;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当前,我国处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只有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使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才能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当代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先锋队、主力军。
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正是当今科技创新领域所缺乏的。
高职院校肩负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实现科技创新,技术强国的重任。
一、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1.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指导文件。
制定出科学、全面、符合行业现状、符合学情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前提保障。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雷同,课程体系单一。
创新性、特色并不突出,没有适应于不同学情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的人才对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适应能力不强。
经调研,各大企业的用人标准中,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大多是对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拥有系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灵活多变的的创新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是学习中的短板。
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而升级。
借着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的契机,通过大量的调研及理论、实践研究,促进人才培养方案全面的改革和升级,使其更符合时代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本质是为经济社会提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学生的就业率也成为检验教学质量和培养体系的重要指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由于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发展 。
创新创业教育设施建设不足,缺乏实践平台
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实践平台和实验室等硬件设施。
实践平台缺乏多样性
由于设施建设的不足,学生往往只能通过理论学习来了解创新创业知识,缺乏实践机会和平台,难以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 置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课程内容和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和 手段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难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与设施建设情况
高职院校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和创新思维的教师。同时,要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06
结论与展望:高职院校创新创 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结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 仍存在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 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一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 置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课程缺乏针对性
由于缺乏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 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课 程往往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学生的 兴趣和参与度。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实践经验
师资力量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具有实践经验和专业背景的教师。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为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他们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平等和就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于大学教育,高职教育的门槛相对较低,更能够吸引那些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
这样一来,高职教育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有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
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增加,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正成为各个领域的主力军。
他们的就业率高、薪资水平稳定,并且往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1.2 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一些高校开设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部分毕业生找工作困难。
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一些学校在师资力量、实践环节、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短板,影响了教育质量。
高职教育需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需求变化,保持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前沿性,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教育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挑战,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高职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制约了当地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高职教育朝着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浅析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愈发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提高创业创新能力成为了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学校角色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教育机构,高职院校应该从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比如,开设相关课程,设计创新性的课堂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业创新练习。
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资源和支持。
如,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并聘请相关的导师指导学生,提供合适的创业创新环境。
学生角色学生也需要主动地去发掘自身的潜能和创业创新能力。
首先,学生应该持续深化对所学专业的理解,提高技能水平,以技能为基础实现创新创业。
其次,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项目,在实践中去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最后,学生还应该多与其他创新创业人士沟通交流,拓展自己的创新创业网络。
社会角色除了高职院校和学生本身,社会也应该承担起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角色。
首先,政府可以提供相关政策和经济支持,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提供助力。
此外,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创业创新资源和机会,吸引更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
总结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学生个体和整个社会共同努力。
高职院校应注重课程设置和建立创业创新实验室等,学生应主动发掘自身潜能,扩展创新创业网络,社会应提供相关政策、资源和机会,应该形成良性互动,帮助更多学生展现他们的创新潜力,为社会的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析
SIC &T HOOYl0M : CNE F N【O F AI E C N R 1 Q O N
1 一 + 一1 1 1+… 1 口 + 1
r
l
c
j + _ c ) I
有甜毒 毒 + 毒2 : ) ). ) ( “_ “ ,
l … 时 取 等 号.
“且当 当仪
( r + ) p o 当且仅当 l=C l l 2=… = = 时取等号
参考 文献 证 明 :当 七 ,。 1 ,由指 数不小 于 l 时 的幂 雨数为增 函数 【 ] 建伟 ,孙 建斌 . 一 个条 件不等 式的应 用与推 广 . 1康 “ 数 口得 ,其 n个 T数 的幂平 均数不小 于这 n个数的算 术平 均数 , 学 通 讯 . 0 『 F 2 0l ( . 7) 结 合算术 调和 £ f 均数 不等式 ,即有 : 【 1 明 ,尹桂 勋 . 也 谈一 个不 等式 的推 广 . 学通 报 . 2邹 “ 数
维普资讯
科 教 平 台
Miio i Do o i不等式中的倒数和的每一项添加系数进行 t n v jk v r c c
推, . “ 结论5 设4 1 2 > 且 0 一 Pg 0cks 。 > z ,21 ,
l 『
19 . 9 7 9.
州
州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析
安素琴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10 0 ) 08 5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学 生创新能 力缺 乏的现状 ,提 出 _培养创新能 力的深刻 含义 、有益于学 校创新能 力培养的氛 围和环境 ,创 『 新型教师 创新 型教学方 法、改革课堂教学 方法 、改 革考试制 度,突出了对学生 创新能 力的考 察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 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 养 高职院 校 学生 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 4. 2 1 文献标 识码 :A 创新是素 质教 育的核心 ,是 人类文 明发腱的永恒 土题 。江 新 颖性 :无论 在思 路 的选 择 上 、在 思 想的 技 巧上 、在思 泽民l 指 出 :“ 面对 世界飞速发展的挑战 ,找仃】 必须把增强民 维 的 l 上或者 在 思维 的结 论 上具 有 独特 之处 ,具 有新 的 见 方法 族创新能 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育在 解 、新 的 突破 ,具 有开 创性 、 丌拓 性 。如 回答科 学 『 题 ,很 教 日 J 培胄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 创造性 人才方 面,肩负特殊 使命” 。但 有 道理但 是 L众不 l ,解 答科: 孑 习题 ,方 法独特 且结果 精辟 。 『于应试教 育年学 习上 各种 主义的驱使 ,考试频 繁 ,资料 繁 多, f 1 ¨ 灵活性 :创新性 思维 的新 颖性 决定 了思 维 方式的 灵活性 。 死记硬 背,作业机械重复 ,磨灭了学乍学 习的兴趣 ;题海战术泯 创 新性思 维能 力强的学 生思 路开 阔 ,不受 传统的 思维 观念 、 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 逐渐形成 了迷 信权 威 ,迷信课本 , 习惯 、评价 等 的约 束 ,敢 于从 新 的 角度 去思 考 ,善 于抓 住 问 迷信老师的思维定式 ,不敢对有疑 问的 问题提H 质疑 ,从而 I¥l 题 的 多种线索 ,善 于进 行类 比和运 用广 泛 的知识 和经 验 。 j  ̄ 1 E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当今社会,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往往更受青睐。
他们不仅能够主动寻找就业机会,还能够创造就业岗位,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通常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和产业。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能够将创新理念和创业实践与当地的产业需求相结合,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创新,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再者,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团队协作、问题解决、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虽然高职院校已经逐渐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部分高职院校仍然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一种附加的课程,而没有将其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
师资力量不足。
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往往缺乏实践经验,难以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指导。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一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较为理论化,缺乏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
实践平台短缺。
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来将所学的创新创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项目和成果。
三、改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更新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可以引进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鼓励现有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实践,提升自身的指导能力。
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搭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研究作者:王丹苏响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0年第09期摘要:高職学生的创新能力由外部影响和内部形成的2个范畴、8个维度、26个因子构成。
此次研究的调查工具为在此基础上自主编制的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8个维度的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即存在高创新认知和低实施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现象;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差异显著;学校创新文化、社交圈与创新情绪体验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贡献效应因子。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9-0064-0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
虽然我国一惯重视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但是国内相关的高水平研究并不多见。
就中国知网(CNKI)的检索结果显示,大多数研究往往立足于个人的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类似于工作研究,既未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又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的结构性调查,因此这些研究往往缺少系统性、连续性、专业性,未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培养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创业创新一门课程的任务,也不只是一种通识教育,而是一个包含多个因素的系统工程。
该工程以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为逻辑起点和践行基础,运行过程中既要克服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积极促成有利因素的出现,又要加强内外部因素的沟通与配合。
因此,要全方位地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的就是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发展现状,而后以此为基础形成有效的教育指导建议。
一、研究设计(一)理论框架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形成解决问题的观念,并以此为目的充分调动已有的信息、知识、工具,对事物的整体或部分进行改变,产生出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或社会发展的新概念、新设想、新技术、新工艺或新产品的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浅析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作者:罗辉徐凤刘秭岑
来源:《成长》2020年第02期
摘要:本文旨在对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各专业通过创新培养环境、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学生在创新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以我系创新培养现状为出发点,为今后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指明方向。
力争探索建立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培养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现状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现开设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和工业机器人专业四个专业。
其中数控技术专业已建设成为四川省示范专业。
在相关政策文件的号召和指引下,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系部及各专业教研室在学生的创新培养中均作出了一定的努力。
但各专业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差异较大,本文将从培养环境、师资、课程和学生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1 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质量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综合实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大力开展创新培养,从国家层面到各级主管部门均针对创新培养下发了政策文件。
因此,积极响应,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将技术技能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应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工作目标。
2 当前机械工程系各专业的创新培养教育现状
2.1 学院和系部创新培养环境方面的现状
为有序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首先,自2016年起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创培养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双创”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其次,为参赛学生提供了专门的经费支持,解决学生的经费顾虑;再次,为获奖学生在评优评先方面适当倾斜,激发学生兴趣;最后,为指导获奖的“双创”指导教师在职
称评定、年度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教师热情。
机械工程系也开展包括培养双创导师、建设创新创业理实一体教室、成立发明创新部、系部举办创新发明类比赛等大量工作。
据统计,自2012年来,我系学生在“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