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历史 1-3-宋明理学课件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3 宋明理学(共17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3 宋明理学(共17张PPT)

⑤理学重视内心修养,推动文学艺术向追求意境,内敛,朴实,
平淡方向发展。
2020/6/12
13

堂 1、《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
测 验
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 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解释后使
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 )
A.四书为阐发孔孟思想而作 B.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 C.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 D.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理学何以消解佛道冲击?
1)如何维护专制统治? 2)如何满足人们精神需求? 3)如何剥离谶纬色彩? 4)如何加强思辨化、理论化建设? 5)如何变三教并立为理学独尊? 6)如何改变商品经济繁荣下重利轻义的 社会风气?
2020/6/12
7
理学思想内容
①理气论: 认为理和气 浑然一体, 不可分离, 主张先理后 气,属于客 观唯心主义;
2020/6/12
2
理学代表人物、思想、地位
人物
北 周敦颐

卲雍

张载
子 程颐程颢
(二程)
思想
地位
以《周易》探索自然规律,将万物和 人合二为一,为理生万物提供依据
开创是 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
创建 理学
南宋朱熹
2020/6/12
理气论,格物致知的修养论,儒学的 内涵是“三纲五常”,正君心,内圣 外王。
③内因:儒学自身缺陷:汉末,儒学走向谶纬化,神秘化;儒学在思 辨性、理论性和对人的终极关怀上存在不足;
④其它: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呈现思想融合的景象; ⑤其它:唐宋,社会文化环境宽松,兴起儒学复兴运动。韩愈提出 “道统论”(正统儒学的承继关系),李翱提出“性命之源”。

人民版 高中历史 必修三1.3 宋明理学 31PPT优质课件

人民版 高中历史 必修三1.3 宋明理学 31PPT优质课件

一、三教合一(魏晋隋唐儒学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2.隋朝时期 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三教图》清·丁云鹏
一、三教合一(魏晋隋唐儒学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2.隋朝时期 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3.唐朝时期 ①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3.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兄程颢 弟程颐
(北
宋)
创立
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 (南
成熟
陆九渊 王守仁
宋) (明朝)


主观唯心主义
二、程朱理学
4.思想主张: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 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 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 而不在。
3.儒学本身思辨性、理论性不足。
(汉唐儒学偏于训诂、注疏,墨守定论,对古代 经典不敢有所突破)
二、程朱理学
1.背景:P黑165
①政治上:长期分裂,纲常松弛,不利统一,统治者 倡导儒学 ②经济、文化上: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 技文化的进步。理学家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 宋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③思想上: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 融合奠定了基础;北宋初期思想控制较宽松。
“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清雍正帝宣称:“若无孔子之教……势必以小加 大,以少陵长,以贱妨贵,尊卑倒置,上下无等, 干名犯分,越礼悖义,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 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其为世道人心 之害,尚可胜言哉!”——《东华录》雍正朝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 (共30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 (共30张PPT)

世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消极和积极的 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推进新课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
教 们的自然欲求。 师 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讲 解 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 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长幼有序、 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
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仁者境界不仅是追求精神的自足和自由,还应有强 烈的社会责任感。
推进新课
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教 师 讲 解 认为道的价值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的境
界才算得道。
认为帝王都是无道之君,导致政治黑暗。 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其关键是“正 君心”。
推进新课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困境:汉末至唐末五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不断遭到挑战 教 和削弱。 师 讲 原因: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冲击儒家构建的一 解 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 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三教合一)
推进新课 2.儒学复兴运动
唐代: 教 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反对道教和佛教; 师 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道统”思想。 讲 解 李翱: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朱熹
你认为朱熹这句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推进新课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心学的基本特征
教 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 师 并努力实践之。 讲 解 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
推进新课
2.陆九渊——“发明本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共2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共21张PPT)
关注传统文化
传承华夏文明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 九 渊
王 阳 明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三教合一
(统治者,民间表现)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2、“三教合一”过程及结果,实质 3、儒学体系的更新 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或 “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的生存原 则,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理学。
3)影响:
1、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 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力地维护了封
建专制统治。
2、同时又具有和谐意识,崇尚道德,注重气节, 讲求自我节制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 而深远影响。 3、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
鲜甚至形成“朱子学派”。
前沿视 点
为纪念朱熹诞辰875周年,2005年9月19至21日中国(武夷 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举办。期间活动包括:宋明理学研 究中心挂牌仪式、朱熹纪念馆迁址开馆典礼、“朱子学与和 谐社会”高峰论坛、海内外朱子后裔祭祀活动等等。
A.他最早把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 B.他认为“理”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
B
)
C.其思想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思想 D.他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欲”与“天理”辩证统一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C
)
A..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二十四孝” —郭巨埋儿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 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 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共4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共46张PPT)
④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
⑤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
2.儒学复兴运动
(1)唐朝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主张;
韩愈提出“道统”思想。 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2)北宋:士大夫掀起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
(3)影响:
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 渐形成。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 中孕育而生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 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 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 “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 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 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 “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 也脱掉?”贼犹豫了,说: “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 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2.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
不和。
——《朱文公文集》
材料三:理朱是熹认世为界“的所本谓致原知;在理格物存者在,于言客欲致观吾事之物知,中在,即物而穷其 理也。 理先气后;
——《朱子语类》
在 是朱什熹么看?来如理心世何;是界获三的得本“纲原理五是”常什?么的?封“建理”道存德在规于哪范里,?仁什么是是天“理理”的?核“理”的核心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 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 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阳明格竹:他遍读朱熹的著作,为了实践朱熹的 “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 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 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 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阳明格 竹”。龙场悟道:后来在龙场谪贬期间日夜反省, 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即理也,圣人之道,吾性 自足,不假外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1.3《宋明理学》 (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1.3《宋明理学》 (共22张PPT)
——北宋学者
从儒学思想自身来看,它的统治地位为何会受到 佛教、道教的冲击?
传统儒学充斥伦理说教,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 提供解释和安慰,而这正是佛、道思想的优势。
一、儒学的困境
1.魏晋南北朝时期: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战乱频繁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儒学出现危机
2.隋唐时期: 三教合一
唐高祖李渊为了自高门第,和老子认本家。唐太宗自称“朕之本系, 起自柱下”,以老子为始祖……。
“理”是世界的本原
外在 格物致知
理在心中
心即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
陆王心学对程朱理学的新发展
陆王心学将一切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 化为内在的良知,把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主观唯心 主义,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理 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宋 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推动儒学走向复兴。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道教以“道”为 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 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 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
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 拥有众多的信徒。
一、儒学的困境
“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凡所以修身正心, 养生送死,举无其柄。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 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
⊙陆王心学
读课本内容归纳陆九渊、王阳明的主张
陆九渊
世 “心”是万物的本原 界 “心”即“理” 观 “宇宙便是吾心,吾
心即是真理”
王阳明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认 穷理不必向心外探求, 识 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 论
“致良知” “知行合一”
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 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 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 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 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3宋明理学 (共1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3宋明理学  (共17张PPT)

2、唐代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
韩愈 知识点拔
(二)理学的创立——新儒学的形成(北宋五子)
1.思想来源: 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2.基本含义: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 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新儒学) (理”或“天理”的含义:理是明理学的核心,是宇宙万物 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理”或“天理”的含义 “理”是天下万物永恒的普遍法则。它体现在社会上是 儒家“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理的本质: 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 在的普遍原则。
4、北宋五子的主张
(1)周敦颐、邵雍——为理学奠基
周敦颐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 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 灵。”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 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 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 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特点: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学体系 根本
目的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 故名“理学”。它是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主
流学派,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1、魏晋以来道教、佛教广泛传播对儒学的冲击
另类皇帝 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 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 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 “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 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授课课件(共25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授课课件(共25张PPT)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佛道兴盛,三 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唐代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北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
二、宋明理学含义和主要流派
(一)理学的含义: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 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 “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 “理学”。
1.程朱理学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哲学
(1) 主要观 点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方法论 “存天理,灭人欲”-----伦理观
(2)影响
• 政治: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专制 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 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 世界:学术思想流传海外。
陆九渊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程朱理 学代表
反复观察火 情,寻找逃 生方法
陆王心 学代表
闭目静坐,想象着 火会自生自灭,千 万不能乱了方寸。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世界观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 同 哲学范畴
点 方法论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格物致知(外在)
代表 儒学的新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内心反省(内在)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欲
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
翻开历史一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贞洁牌坊的
是“吃人” 。
背后是血泪
──鲁迅《狂人日记》
恐怖的三寸金莲
人生自古谁无死, 粉身碎骨浑不怕, 苟利国家生死以,
留取丹心照汗青。 要留清白在人间。 岂因祸福避趋之。
——宋·文天祥
——明·于谦 ——清·林则徐
三.理学的影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

材料: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 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材料: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 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 ”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 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 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巅峰对决
朱熹
陆九渊
南宋年间,吕祖谦为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 学” 的分歧,出面邀请朱熹、陆九渊等到鹅湖寺, 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激烈辩论了三天,最终不欢而 散。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三、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代表人物:
陆九渊
王守仁
如何获得理?(方法论)
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实践) 陆王心学:“发明本心”直接体悟理(内心反省)
程朱理学 认识“理”理是外在的,独
立于人存在的;
异 实现“理” 格物致知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 理是内在的“心”
内心反省 主观唯心主义
我们 怎样 看待 理学?
观点争鸣
观点1 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 阳明全盘否定说: “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 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 浊流。”
• 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不同于佛教)
思想大餐
儒家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 “道统论”
历代帝王都是无道之君,道的价值内涵是”三 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才算得道
• “正君心”
道掌握在儒家手里---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 天然权利---干预政治的关键是设法“正君心 ”----只有君心正,才能正纲常,而后国治天下 太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49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49张PPT)
依据——道统论 (道——儒家的三纲五常) (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
关键方法——“正君心” 目的——排斥佛道思想,重建儒学信仰
思想大餐
材料: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 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 发育万物。形而上者无影无形,是此理;形而 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气)——《朱子语类》
(3)二程:确定最高范畴
一天,杨时同游酢一
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 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 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 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 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 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 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 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 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 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 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 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 老师的全部学问。
据材料归纳朱熹的观点
理是世界的本原,理比气更根本,理在气先。 这是理学核心思想
阅读材料,思考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 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 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 在” ——《朱文公文集》
“理”是宇宙万物的法则。天理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就是“三纲五常”,就是儒 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据材料概括程颐的主张
尊王攘夷、重视儒家纲常伦理, 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学习思考
北宋学者石介的《中国论》说:“闻乃有 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 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 道易中国之道∙∙∙∙∙∙”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 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
“格物致知”就是接触事物、穷尽天理。这里 的“物”,主要就是古圣先贤之论,所以最好的办 法就是埋头书斋,穷经尺典,字斟句酌,经历一系 列积累最后能够“贯通”顿悟天理。所以“格物致 知”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优质课件(共33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优质课件(共33张PPT)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 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 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





翻开历史一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
──鲁迅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重男轻女;轻视个体自由
“ 美 丽 ” 的 三 寸 金 莲
三从四德
重男轻女
3、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南 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 自然欲求。
四、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2、主要主张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
孟正宗(儒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
所谓“理”,在自然界中就是万物运行的最高法则; 在人的身上,“理”就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如 “三纲五常”。
二、理学的兴起
2、开创者——北宋五子及其思想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北宋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二、理学的兴起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52021/8/5August 5,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52021/8/52021/8/52021/8/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理学
心学
世界观 “理”是万物的本 “心”是万物的本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3宋明理学 (共4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3宋明理学 (共41张PPT)

——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佛、道广泛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导学: 宋明理学诞生的背景? 材料二:传统儒学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 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思路 未能探幽寻微,为自己的思想找到终极的立足点, 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 政治。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儒学自身来 看,儒学正统地位为何会受到佛、道的冲击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学做思一:宋明理学
导学: 宋明理学诞生的背景? 材料一:“汉魏而下,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其与儒齐 驱并驾,峙而为三,吁! 可怪也,去君臣之礼,绝父子 之戚,灭夫妇之义,儒者不以仁义礼乐为心则已。” ——《宋元学案》卷二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2、传统儒学自身理论体系不足
导学: 宋明理学诞生的背景?
→此图绘佛、道、儒 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 尼、老子、孔子三人 于一图之中,似正在 辩经论道,体现了三 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3、儒、佛、道“三教合一”潮流
导学: 宋明理学诞生的背景?
韩愈
李翱
4、唐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和北宋 儒学复兴运动
导学: 宋明理学诞生的背景?
三、集成:南宋朱熹
1. 本体论(核心):天理是万物本原,理一气二; 2. 修养论:格物致知;强调“仁”,存天理灭人欲; 3. 社会政治理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 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4. 学术整理:《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四书 集注》。
四、发展:陆王心学
南宋(创立)
严格区分 了天、道 、性、心 等概念, 准确表达 了理学的 基本宗旨 和精神
三、集成:南宋朱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 哲学范畴
强调“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
(通过外物求“理”) (通过内心的反省)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相同点: 都承认理的存在(理学) 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统治。 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陆王心学
知行合一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 只见那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一个心去好。
材料三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的 同门、南派埃?
①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 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 ②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 王守仁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③分析陆王心学与材料三所反映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
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是怎样演变的?
春秋:创立


战国:发展



秦朝:打击



西汉:正统
仲 舒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 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 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 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 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 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 束的孔子相对。
程朱理学
材料二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 首领神秀所作佛偈(佛教唱词):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①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
②分析程朱理学与材料二所反映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
材料二 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 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贼易,破心中贼难” 。
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 不是闻了后别立一个心去恶。——《传习录上》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 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不行不能算做真知
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去人欲,恢复良知本性。 (为善去恶)
朱熹:一生著书209卷,编纂书籍 210卷,注释38卷,校勘 72卷。
•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 十分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 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 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程朱理学的地位
在宋代,程朱理学曾 被斥为“伪学”。但元朝却 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 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更 进一步确定了程朱理学在 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朱熹曾讲过学的江西 白鹿洞书院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程朱理学
“理”是世界的本原 “格物致知” ——方法论 “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
“心”是世界的本原(心即理也) 发明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 ——方法论 “存天理,灭人欲”
End~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 世界观 点
(2)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
①人心(灵明)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② “致良知” ③强调“知行合一”
鹅湖之会
朱熹
陆九渊
• 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 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 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理是本原、格物致知 ←朱著熹作:道数问量学相、差读悬书殊穷→理。 ←治学方法迥然不同→
陆九渊:没有专书留下,只是后人 为他编纂了文集。 陆九渊:尊德性、学苟知本,六经
皆我注心脚即。理也、发明本心
材料一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 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朱熹说: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 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 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三教图》(清·丁云鹏)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三、宋明理学
1.创立:北宋五子 2.成熟:南宋朱熹 3.发展:陆王心学
一、理学的创立
1.含义:
2.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
代表 主张
贡献
邵雍 重新排列六十四卦,
试图揭示宇宙规律, 解释人类命运
运用系统的思辨…,为 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否有先天 存在的的 “理”
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 (或“真
想中先天存在的。
知”)
朱熹对理学的发展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
之集大成者。他多年研究传授五经
四书,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等
书。他提出“去人欲,存天理”,认
为人欲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主
张用天理克制人欲。朱熹在继承和
朱熹
二程 ①天理的核心、修养的
最高境界是“仁” ②仁者的“孔颜之乐”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 畴“天理”
二、理学的成熟
1.标志: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主张:
①理气关系方面:理是本原 ②修养论:格物致知;仁;仁者 ③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存天理,灭人欲 ④理学的经典:四书?五经?
3.影响:
①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一代儒学宗师,仅次于孔孟; ②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南宋后)影响深远; ③维护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答案提示
“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 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 “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 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
两者的区 别主要在 于:人们
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思想中是
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
发展二程的
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客观
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朱熹
朱熹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 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 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为《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 由于它的刊行,《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始被称为“四 书”,与“五经”一起成为封建社会 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三、理学的发展
1.标志: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
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2.特征:①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明理后实践 ②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3.代表: (1)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
①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 ②宇“宙发便明是本吾心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 其剥落、扫除(去人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