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古诗背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文解释】在松树下,我询问童子,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里,然而山高云深,

真不知道他在哪里。

【词语解释】言:说。处:去处。

【赏析】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使短短的小诗具有了无穷的韵味。诗中有一「问」三答,将三番问答

精简为二十字。既写出了诗人感情的逐步深入及对友人的关切,又表现出作者构思谋篇的匠心。

二、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意: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⑴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⑵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

三、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祖居长安南郊樊川,

又称杜樊川。大和二年 (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参沈傅师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及牛

僧孺淮南节度使幕府。入为监察御史。武宗时,出为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宣宗时,为司勋员外

郎,终中书舍人。世称杜司勋。工诗、赋、古文。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

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诗八卷。【诗文今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漫天漂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情绪低沉,面带忧愁之色。请问,往哪里

去才有小酒店呢牧童指了指远方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四、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及注释

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译文二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词语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

4.除:逝去。

5.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

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

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8.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五、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但:只。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4) 照:照耀(着)。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六、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4.君:你。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5.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6.风波:波浪。

7.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解释】: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是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请你们也注意一下那出没在惊涛骇浪中的捕鱼人吧!这里虽然没有直言打渔人的艰险,但情溢言外,读者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这里

隐喻比直言更为可取,更具有艺术魅力。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

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七、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注释: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

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

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

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

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

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

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八、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