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评价与提高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评价与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限度,即这个地区的资源和环境能够支撑的最大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规模。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不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因此,科学评价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十分重要。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包括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等方面。
1.自然环境方面自然环境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自然资源的丰富度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评价自然环境需要从水、气、土等多个方面出发,包括水源、空气质量、土地肥力等等。
2.人口资源方面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构成和素质。
评价人口资源需要考虑人口数量、年龄分布、教育水平、劳动力素质、疾病流行情况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将会影响到这个地区的劳动力和经济活力。
3.经济社会方面经济社会方面包括产业分布、区域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的配套等多个方面。
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需要考虑资源利用的效率,生产力的提升,以及人口流动的适度性等多个因素。
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这些方面包括技术、政策、管理等多个方面。
1.技术方面现代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例如,环保技术、农业育秧机械技术、水资源开发技术等等,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2.政策方面政策的引导和监管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资源环境管理机制,鼓励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排放。
例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环保法规、税收政策,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等。
3.管理方面管理方面涉及到行业的管理与个人的行为,需要全面的协调和配合。
例如,对于农业领域,可以推广科学的农业生产理念,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工业领域,可以采用绿色生产方式,降低污染排放;同时,群众的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的行为也非常关键。
三、结语总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评价与提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资源环境是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合理评价和提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简单地说,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比如一年)能够稳定支撑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和环境容量。
这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环境”则指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综合评价,可以确定一个地区的承载能力及其发展潜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资源承载力评价,二是环境承载力评价。
资源承载力评价主要考虑一个地区可利用的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环境承载力评价则关注于地区的环境质量,包括水源、空气质量、土壤污染等方面。
通过评价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到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状况,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然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多个因素。
在评价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人口的分布、经济的结构和发展模式等因素。
比如,一个地区的资源承载力评价需要考虑人口的数量和消费水平,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技术创新等。
而环境承载力评价则需要考虑到环境的脆弱性和恢复能力,以及政府的环保意识和政策措施等。
在实际评价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指标来评价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人均可支配资源量法、资源综合利用率法和环境负荷法等。
人均可支配资源量法主要关注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情况,通过计算每个人可支配的资源量来评价承载能力。
资源综合利用率法则考虑到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计算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来评价承载能力。
环境负荷法则是通过考虑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能力,来评价环境的承载能力。
最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还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环境容量管理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环境容量管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和环境容量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方法与环境容量管理的意义。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区域所能承受的资源利用和环境负荷的能力。
为了评价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综合指标评价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环境、社会等多个维度对区域的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
指标包括自然资源的量、质和可利用程度,环境污染的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
通过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相互比较,可以得出一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
2. 模型模拟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评估其承载能力。
模型可以考虑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等人为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模拟和预测,可以得出一个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3. GIS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对区域资源环境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综合评价。
利用GIS技术,可以将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资源和环境数据进行集成,从而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结果。
此外,GIS还可以进行资源和环境的动态监测和预警,为环境容量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二、环境容量管理的意义环境容量管理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保证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不超出其承载能力的范围。
环境容量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管理和利用资源,可以减少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
同时,环境容量管理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管理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通过科学规划和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降低资源的消耗和排放。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科学方法分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科学方法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是对一个区域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能够保证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的诊断与分析。
是一项重要的规划与决策的依据,其输出的相关数据和报告,能够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方案,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重点阐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科学方法分析。
1.框架结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框架结构包括指标选取、数据获取、数据处理、评价和预测等五个部分。
其中,指标选取部分是构建整个评估框架的核心,严格科学的指标选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评估的可信度;数据获取包括调查、监测和采样等内容,是评估工作的数据基础;数据处理部分包括计算和分析过程,是评估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评价和预测部分包括对评估和预测结果的分析以及对方案、政策的评估与预测,是评估工作的核心环节。
2.指标选取指标选取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决定了评估的科学性与可信度。
所选指标应该是能够有效反映所评估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的综合性指标。
综合指标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应选取能够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如GDP、人均收入等;(2)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应选取能够全面反映环境状况的指标,如水质、空气质量等;(3)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应选取能够全面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如文化教育水平、人均寿命等。
3.数据获取数据获取是评估工作的数据基础,涉及调查、监测和采样等内容,是评估工作的基础环节。
在数据获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
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建立在准确数据基础之上,在数据获取过程中要注意严格的数据记录和监测,避免数据失真或误差;(2)全面性。
评估结果需要全面反映所评估区域的情况,因此在数据获取过程中需要涵盖全面的各项指标,确保结果的全面性;(3)稳定性。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量化和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量化和评价一、引言随着近年来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愈发凸显。
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资源和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承载能力的。
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成为了人类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量化和评价,以更好地把握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和特征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段内,可承受该地区或该时段人类生产和生存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大小。
它是资源和环境能够承受的负荷和压力的量化指标。
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以下特征:1.承载能力是相对的。
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承载能力存在差异。
2.承载能力是动态的。
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等原因,承载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3.承载能力是复合的。
影响承载能力的因素各不相同,如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量化和评价方法1.基于负荷指标的量化方法这种方法依据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段内的人类生产和生存活动,综合考虑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其所产生的负荷进行量化,以分析和评价其承载能力。
常用指标有化学需氧量(COD)、氮和磷的排放量、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等。
2.基于生态足迹的量化方法生态足迹是以单个人、地区、国家甚至整个世界为单位,考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测量其所占用的土地、水和资源等,以综合统计指标反映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的一种量化方法。
3.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是建立在对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段内人类生产生存活动影响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分别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和标准化处理,得出各项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并通过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
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1.自然环境指标自然环境指标是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衡量的是该地区自然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常用的自然环境指标有水质、大气质量、水资源、土地利用等。
2.资源利用指标资源利用指标主要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情况。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所能支持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能力。
在实践中,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和分析,有助于合理规划和管理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内涵1、资源承载能力资源承载能力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方面。
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海洋资源、动植物资源等,这些资源在不同地域、气候、生态环境等条件下有所不同。
人文资源包括人口、教育、科技、文化等,这些资源对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等具有重要作用。
2、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地环境等,这些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
人文环境包括建筑、景观、文化遗产等,这些环境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十分重要。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一些较为常见的指标:1、资源指标(1)水资源利用率(2)土地资源利用率(3)森林、草原覆盖率(4)矿产资源的提取率2、环境指标(1)空气质量指数(2)水质量指数(3)土壤质量指数3、经济指标(1)人均收入(2)GDP(3)能源消耗量4、社会指标(1)人口密度(2)教育水平(3)健康水平以上指标可以根据评价的具体对象和目的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方法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分析法分析法通过对所评价系统的要素进行分解和分析,从而对系统整体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要考虑的各种因素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况。
2、指标法指标法是通过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对目标系统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表征目标系统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3、模型法模型法是将目标系统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运算,分析出系统的优劣,对目标系统进行评价。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价值创新 行业引领
3
400-882-1600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编制方案
2017 年 9 月 20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 于 建 立 资 源 环 境 承 载 能 力 监 测 预 警 长 效 机 制 的 若 干 意 见 》( 厅 字 [2017]25 号),在建立监测预警评价结论统筹应用机制中明确提出, 编制空间规划,要先行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根据监测预警评 价结论,科学划定空间格局、设定空间开发目标任务、设计空间管控 措施,并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用途管制。
由此可见,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但延续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 基本理念,而且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理念和要求是一 脉相承、一以贯之。
二、概念内涵 (一)概念 资源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约束 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备受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越 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从理论研究角 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出和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有着密切的内 在联系,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 构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 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发改规划 [2016]2043 号)指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 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可以承载的最大资源 开发强度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可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的基础,是资源最大可开发
四、评价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8 月 28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11 年 3 月 2 日) (二)标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GB/T 1234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CH/T 9005)
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量评估
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量评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评估国家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得尤为关键。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指对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程度的评估和判断,其核心是确定资源环境的承载量和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量评估。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概述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的资源环境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容纳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量和质量的上限。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是一项涉及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科学问题的全面性评估,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管理体系、科技应用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和社会问题,甚至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不断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工作,不断提高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特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广阔、资源种类繁多、环境类型复杂的国家,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地区差异性大。
我国各地资源环境条件不同,而且相互之间的联系比较复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对比较发达,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例如西部地区人口密度高、资源贫乏,且资源开发程度不高。
3. 潜在的环境风险较高。
我国环境治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环境风险存在较高的概率。
4. 跨区域性质。
现代化的生产活动使得人们的生产耗用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产生了各种环境问题。
然而,由于电力、水力、物流等高耗能物品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因此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协调跨区域的工作。
这些基本特质使得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定量评估,以便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资源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资源环境约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是环境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某地区或某系统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可以容纳的资源和环境的限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在开发、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时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仅包括自然因素,还考虑了社会、经济等因素对环境影响的综合因素。
三、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和关键。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应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指标。
生态指标主要包括土壤侵蚀、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等指标;经济指标主要包括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外向型经济等指标;社会指标主要包括人均收入、教育水平、生活质量等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需要不断地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评价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完善密切相关。
粗糙集-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降低隶属度的位次,从而计算出综合评估值。
现代统计学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等也被应用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和研究的对象而定。
五、应用案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应用。
中国丰都县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该县生态环境状况较为好,但也存在一些环境承载能力低下的区间。
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表明,该城市的能源、水、土地和交通等方面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都存在一定的限制。
马来西亚森林覆盖率下降的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也是重要的分析方法。
六、结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环境科学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应用案例等方面都呈现出较为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一)基本概念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
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
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
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1二、评价内容(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
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阶段和功能定位。
其二,分析资源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资源禀赋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或约束因素识别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资源要素或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粮食或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识别国土保护与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约束因素。
重点关注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三)资源环境关键因素情景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保持现有速度”、“基础情景”、“快速增长”三种情形,资源环境基础条件设置“改善”、“基础情景”、“减弱”三种情形。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
第 2 章 评价原则
2.1 科学性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应当从实际出发,在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的压
力和限制性的基础上,客观评价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为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 2.2 协调性
土地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要素一道,共同构成 区域国土空间利用系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应当全面考虑经济社会 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并与相关规划和政策相协调。 2.3 差异性
梳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 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林业发展规划、草原发展规划等规划成果, 收集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农用地产能核 算、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地球物理化学调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 成果和资料,水利普查数据等水资源数据,生态保护红线(各类自然 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
修正评价应结合基础评价结果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测算分要素 的承载指数,对基础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判定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状 态,划分为可载、临界及超载三种类型。(具体评价方法详见附录 C)
3.7 分析承载状态空间差异
汇总分析评价结果,编制区域土地综合承载状态分布图及汇总 表。阐释区域土地综合承载状态空间差异,重点分析超载和临界超载 地区的资源环境本底、人口集聚与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特征,分析区域国土开发的资源环境主导约束性,并揭示其超载成因。 3.8 提出承载力提升对策
基础评价基础评价开发利用单要素限制性评价开发利用综合限制性评价开发利用综合适宜性评价自然生态耕地资源水资源地形地貌大气环境水环境分级分析分级分析强限制性较强限制性叠加分析叠加分析适宜性人口经济区位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规模布局空间分析空间分析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水资源承载指数水土资源匹配指数生态退化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环境质量指数赋值计算赋值计算基于修正评价的综合评价基于修正评价的综合评价权重理想值阈值指标标准化土地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生态条件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承载状态成因分析整合评价整合评价提升对策评价结果应用评价结果应用规划目标空间布局管控措施引导方向空间规划及政策制定政策研判政策研判图图1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过程图11第第44章成果要求44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评价第一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一、总则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评价第一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一、总则(一)评价的必要性(二)起源与发展(三)基本概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可以承载的最大资源开发强度和环境染物排放量以及可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评价的基础是资源最大可开发阈值、自然环境的环境容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的确定。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是指通过对资源环境超载状况的监测和评价,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诊断和预判,为制定差异化、可操作的限制性措施奠定基础。
考虑到有些资源类型、环境要素的阈值难以确定,可以通过监测超过阈值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来预警承载能力超载程度。
图3-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和国土空间的关系图3-2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和国土空间的关系(五)地位和作用图3-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地位和作用(六)研究视角(七)计算方法和评价模型计算方法和评价模型的发展趋势:从定性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单一到综合;从静态到动态。
(八)技术路线图3-4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路线图二、陆域评价(一)基础评价1、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1)概念在一定时空尺度和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约束下,区域土地资源所能支撑的最大国土开发规模和强度。
土地资源评价主要表征区域土地资源条件对人口聚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能力。
(2)评价程序图3-5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程序图(3)评价因子根据构成要素对土地建设开发的限制程度,确定强限制因子与较强限制因子。
具体如下:2、水资源承载力评价(1)概念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满足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来水情况、工况条件、用水需求等因素,水资源承载经济社会的最大负荷。
(2)评价指标采用满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要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包括用水总量和地下水供水量)作为评价指标。
通过对比用水总量、地下水供水量和水质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的控制指标,并考虑地下水超采情况进行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一、背景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保护资源和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该地区所能承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压力的极限,评价其承载力水平的高低对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针对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对于该地区的规划、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评价指标体系1.资源指标体系(1) 土地资源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土地质量、土地占用率等方面的指标。
(2) 水资源指标:包括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水生态治理等方面的指标。
(3) 矿产资源指标:包括矿产资源开采、开发、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指标。
(4) 大气资源指标:包括大气污染减排、大气环境治理、大气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2.环境指标体系(1) 生态环境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草地覆盖率、湿地面积等方面的指标。
(2) 水质环境指标:包括水体富营养化、酸化、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水生态破坏等方面的指标。
(3) 大气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指数、大气污染物浓度、城市绿地覆盖率等方面的指标。
(4) 声环境指标:包括环境噪声等方面的指标。
3.社会经济指标体系(1) 经济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指标。
(2) 社会指标:包括人口密度、城镇化率、教育和科技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的指标。
(3) 基础设施指标:包括交通状况、通信网络覆盖等方面的指标。
三、评价方法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分析问题的方法,用于建立问题分层次结构模型,采取数学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层次结构进行一致性比较,从而确定每个层次的权重,达到确定评价对象的综合权重的目的。
2.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于评价指标的权重缺乏精确的数据时,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该方法可以采用模糊数学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分配,从而获得最终评价结果。
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分析
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分析盐湖是指含有大量盐类的湖泊,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地理景观。
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盐湖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对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分析。
一、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1.1 模型基本原理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通过对盐湖生态、人类社会等多方面的参数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得出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结果。
模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盐湖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物种多样性、环境污染状况等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初步评估。
同时,考虑到人类社会对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人口数量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将其纳入模型进行权重分配,最终得出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值评价结果。
1.2 模型指标体系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需要依赖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虽然因地制宜,但大致包括以下方面:(1)盐湖生态系统指标指标包括盐湖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物种多样性、生态环境状况等。
(2)盐湖资源开发利用指标指标包括盐湖资源的类型、分布情况、开采程度等。
(3)人类社会指标指标包括该地区人口数量、人均资源利用程度、环境污染状况等。
以上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需确保整体符合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
1.3 模型计算方法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每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文中,我们以AHP法为例进行模型的计算。
AHP法是指将复杂问题分层次进行处理,计算权重并进行组合得出评价结果的一种方法。
在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中,我们可以将盐湖生态系统指标、盐湖资源开发利用指标和人类社会指标按照层次结构进行排列,然后进行权重计算。
二、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应用分析2.1 模型应用场景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可以应用于盐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平衡之中。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与保护技术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与保护技术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与保护技术应运而生,这些技术在保护环境、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自然资源和环境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极限。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的限度,以便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重要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是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量化分析,可以确定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方式,以及环境的容量和承载能力。
这个过程可以在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可以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和指导。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方法有几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定量分析和生态系统评估。
定量分析方法根据实际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资源的生产、利用和废弃处理等进行管理和控制。
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对生态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过程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以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另外还有生命周期评估、危险化学品评估等方法。
四、资源环境承载力保护技术资源环境承载力保护技术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达到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目的。
资源环境承载力保护技术包括资源节约利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环境监测等技术。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保护技术:1. 节约利用资源技术节约利用资源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资源的节约利用。
例如能源节约技术、水资源利用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
2. 污染防治技术污染防治技术主要是对环境中污染物进行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维护环境质量。
例如氧化还原技术、生物治理技术、植物固碳技术等。
3.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是对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修复。
例如生态植被修复技术、生态旅游技术等。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南pdf
如何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考虑到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南,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评估环境承载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什么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某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平衡支撑各类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能力,也就是它所能够容纳并使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活动的最大数量。
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自然生态环境。
考虑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水、土壤、气候等自然要素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影响。
二,人文社会经济。
评估人类开发、生产、消费等活动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如人口规模、工业化水平、能源利用、交通运输等。
三,政府制度和管理。
国家、地方和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估和监测,依法按照标准进行执法和监督。
四,公众参与。
促进公众对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引导居民采取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环保行为。
以上方面的评估将是综合而系统性的,需要同时考虑各个方面的数据指标。
因此,在评估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各种信息和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等,来构建评估指标、建立评估模型,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最后,我们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资源环境保护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介绍了对其进行评估的指南以及评估的主要内容。
希望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各项评估工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优化研究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优化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而资源的供给却并没有相应地增加,所以资源的紧缺性日益加剧。
除此之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因此,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优化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简单来说就是对资源和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所支持的资源能力,一般有水资源、土地资源、空气资源等多个方面。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区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规模,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影响。
因此,在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时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点是对当地资源和环境现状的评估,包括资源总量、资源分布、环境质量、生态状况等的情况。
然后,需要利用专业的评价模型和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目前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程度和能力。
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分析。
二、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其作用不仅仅是为了了解目前当地资源和环境的状况,而且还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出更加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决策。
具体来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评估资源环境状况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更加精准地评估现有资源和环境情况,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环境质量,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资源。
2、优化资源利用资源短缺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问题,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评估出当地的资源容量和开发潜力,从而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方案,优化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资源环境承载力技术报告
1.实质仍是研究“ 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能力, 只是强调将其限定
状态空间法 、指标体系
于一定区域空间(一个城市或流域等)之内, 即“ 区域的资
法 、系统模型法等
源环境“ ( “承载体 ”) ;2.强调区域所具有的“开放巨系统 ”特
性 ;3. 以其反映对区域人口 、经济和社会总量( “承载对
象 ”)的承载规模(刻画“承载能力 ”的大小) ;4.作为资源环
究更重视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对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系
统间的反馈机制关注偏少
生态足迹法 、 自然植被 净第一性生产力法 、 供需平衡法等
区域承载力
一定时期内,不同尺度区域在确保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 环, 以及区域间保持一定物质交 流规模条件下, 资源环境能够承 载的人口数量和相应经济社会总 量的能力
5.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综合分析国内外承载力文献 ,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研究 范式以实证研究为主 ,其中大部分文献是基于调查问卷、 实地调研、文献综述、数据统计、实验、GIS 、模拟仿真 等研究方法, 以某一 国家或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具 体的评价方法 ,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 的综合评价。
■ 人类社会 、经济活动
■ 一些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社会 、经济活 动所造成的 , 因此 ,承载对象应是“人类 社会 、经济活动 ”,这就体现了环境承载 力是社会 、经济 、环境协调作用的中介。
环境承载率(EBR)
■ 环境承载率(EBR)=环境承载量(EBQ)/环境承载力 (EBC) ≤1。
■ 其中:环境承载量是指某一时期环境系统实际承 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值 ,可通过实际调查或监 测得出;环境承载量数值分为两类: 一类是能较 易得到的理论最佳值(如地下水最佳开采量) ,则 采用此数值; 另一类是不容易直接得到的理论最 佳值 ,则采用预定要达到的目标值(标准值)来间 接表示。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土地资源是国家和社会最重要且最为基础的资源之一。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从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以及应用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评价方法1. 定性评价: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总结,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征象、特征、规律等进行简单描述,然后评估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应用场景有限。
2. 统计评价: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土地资源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评价土地资源的承载力。
这种方法依赖数据,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一般用来研究大面积的土地资源。
3. 数学模型评价:采用数学模型来定量评估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包括统计模型、经验模型和物理仿真模型等。
这种方法具有科学性、标准化和自动化等优点,但需要专业的数学知识和软件工具的支持。
二、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评价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不同指标的设置会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指标:包括土地产出、土地增值率、土地利用率等。
2. 社会指标:包括人口密度、社会服务设施、文化设施等。
3. 生态指标:包括土地肥力、土壤墒情、森林覆盖率等。
4. 工程技术指标:包括土地平整度、土地排水率、土地抗震性等。
5. 水资源指标:包括水资源利用率、水环境质量、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等。
三、应用研究1. 统计分析法评价生态承载力:根据空间分布特征选取生态系统的主要要素,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和分布格局,进而确定生态承载力的大小等。
2. 人-地格局匹配评价方法:根据生产生活和人口活动需求之间的关系,将土地资源和人口分布情况等进行匹配,从而评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3. 统计模型法评价水资源承载力:通过搜集地表水、地下水、径流等方面的水资源及用水情况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和数学模型来评价水资源承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作背景(一)基本概念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
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
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
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二、评价内容(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
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阶段和功能定位。
其二,分析资源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资源禀赋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或约束因素识别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资源要素或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粮食或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识别国土保护与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约束因素。
重点关注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三)资源环境关键因素情景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保持现有速度”、“基础情景”、“快速增长”三种情形,资源环境基础条件设置“改善”、“基础情景”、“减弱”三种情形。
其中,基础情景依据各个因素相关部门的规定和规划确定,如:市、县、区政府考核目标中确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资源环境考核目标。
资源环境要素效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充分考虑不同技术经济水平下资源环境要素效率及其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包如:粮食单产增长、产业转型对水资源节约的影响等。
(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类型、因子修正及取值1、评价类型基准承载力:基于粮食安全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基于耗地率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
参照承载力:基于水资源约束、环境负荷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承载力。
选评承载力:基于生态足迹、碳排放峰值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承载力。
2、关键因子修正各类承载力评估是基于各类主要影响因素开展的,为了保证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需要进行以下修正:土地污染、水资源、地质环境。
3、取值范围不同类型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承载力是基于多种情景测算的结果,因此,表述为区间值(原则上在±10%,若突破,另作说明),并据此确定最低耕地保有量、最适生态用地规模以及最大建设用地规模(可为区间值)。
基准承载力用地规模及结构取值范围:最低耕地保有量的中间值不得低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生态用地不得低于环保部门确定的面积(生态用地占辖区国土面积的比例≥30%,若低于这一标准,作特别说明);最大建设用地规模的中间值不得高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五)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分析1、资源环境人口承载量测算测算现有条件下(2014年)或科学预期的2020和2030年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量状况或潜力。
分析不同情景下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规模的承载状况及合理性,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
2、资源环境经济承载量测算测算现有条件下(2014年)或科学预期的2020和2030年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量。
分析不同情景下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规模的承载状况及的合理性,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
3、合理用地规模测算依据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分别测算2014年、2020年和2030年的最低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最适生态用地量和最大建设用地量。
并对照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相应用地规模,分析耕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规模的合理性,并提出最低耕地保有量、最适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建设用地规模。
4、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及分析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区分为:超载、临界承载、不超载三种类型,其划分区间为临界承载±10%。
超过资源环境基准承载力中间值10%,即为超载;处于【10%,-10%】之间为临界承载;低于-10%为不超载。
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分析,主要是:承载状况判断的科学性;承载状况的区域差异;以及形成超载状况的主要原因,和实现临界、不超载状况的主要措施。
(六)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国土整治与空间调控根据不同区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及资源环境承载状况、承载水平等,针对不同区县提出相应的国土整治和空间管制政策或具体措施,促进土地利用、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三、技术路线基于前述评价内容,本项目技术方案首先完成对基础资料的调研,数据来源涉及到国土、发改等多个部门。
其次,对资源与环境现状展开分析,掌握资源环境禀赋、规划,分析对象包括自然(水资源、土资源、粮食)、经济(GDP、产业结构)、环境(SO2排放、碳排放、土壤污染)、社会(人口)等。
然后,分析资源环境要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并识别影响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从资源环境禀赋和规划中提取关键因素的预期值。
再次,计算多情景、多类型的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并同时计算出合理幅度资源环境承载力下的最低耕地保有量、最适生态用地量和最大建设用地量。
最后,一句承载力计算结果,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超载、不超载情况,提出国土整治与空间调控的建议。
图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技术路线四、评价方法参照《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以及合理用地规模三个方面的评价主要方法如下:(一)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1、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1)粮食生产能力计算。
第一步,依据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数量增减、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确定未来耕地供给量。
第二步,按照光、温、水、热、技术水平计算土地生产潜力,考虑耕地质量提升、农业技术进步、土壤污染、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等因素对于耕地粮食产能的影响。
式中,G为目标年度粮食生产总量,A为目标年度可耕地面积(考虑整理、开发、复垦、退耕、灾毁、农业结构调整等对耕地数量的影响,考虑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污染、采煤塌陷对耕地质量的影响),α为复种指数,β为粮作比例,P为粮食单产(目标年度的粮食单产按考虑技术进步的影响,依据1990-2014年历史数据进行多元回归预测)。
(2)粮食安全水平设定。
第一步,根据市和各个区县的土地功能定位(如粮食主产区、工业园区)和现状粮食供需状况(粮食自给率),确定粮食安全水平(如:保障口粮和口粮水平,还是包括商品粮、饲料量以及水平等)。
第二步,确定人均粮食消耗,可参照国际粮食安全标准,550kg/人.年为富裕、500kg/人.年为小康、450kg/人.年为温饱、400kg/人.年为营养安全标准。
(3)计算人口承载力。
依据土地生产潜力、粮食供给与安全水平、人均粮食消耗标准,计算目标年度的人口承载规模。
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并相应地将有关结果与现状及规划耕地面积所支撑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进行对照分析。
式中,R为目标年的人口承载规模,γ为粮食自给率,C 为不同水平的粮食消费量。
2、基于水资源影响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1)计算区域水资源规模。
水资源总量包括区域地表水、地下水量、外来水量,其中,目标年的地表水供水规模由省控河流取水量和非省控河流取水量构成。
省控河流取水量不得高于江苏省水利厅确定的取水规模;非省控河流取水量由各设市水利局确定;需要根据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现状及规划目标加以修正。
(2)设定人均综合用水量。
第一种方法,定额分析法,参考联合国标准(丰水线3000m3/人、警戒线1700m3/人、最低线300m3/人)。
第二种方法,考虑经济规模和结构、城市化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要素时,利用1990-2014年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差进行预测(考察人均用水量、GDP、产业比值、人均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
(3)计算人口承载力。
依据区域水资源量、目标年度的人均用水量计算人口承载力。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低于60%,则对应的现状或规划承载力折减2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0%,但低于70%,则折减1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0%,但低于80%,折减5%。
其他情形,不折减。
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
式中,R为目标年基于水资源影响的人口承载规模,C 为不同水平的人均水资源消耗量,α为水资源质量折减系数。
3、基于环境负荷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1)环境负荷历史及现状分析。
利用环保统计数据,分析区域环境负荷程度、区域差异及变化特征;(2)SO2排放总量预测与分析。
根据区域单位SO2污染物排放变化规律与趋势,设定不同情景,测算评价年度污染物排放总量,并与环保部门确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进行比对分析。
(3)确定人均环境负荷(人均SO2排放量)。
根据二氧化硫排放量测算结果与人口变化预测,分析各评价年区域人均环境负荷变化规律。
预测方法可采用BP神经网络、模糊预测方法,基础数据采用1990-2014年历史数据。
(4)计算人口承载力。
根据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与人均环境负荷,计算人口承载力。
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
4、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1)测算总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是指持续维持人类所有消费活动所需要的标准化的土地单位,表现为生态盈余、生态平衡和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计算采用供给模型,即区域实际拥有的所有生物生态学土地表示该区域生态总承载力。
式中,EC为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j为第j种土地类型,a j为群也同样第j类生物生产性土地总面积,γj为均衡因子,y j为产量因子(用区域第j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该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的比值表示)。
(2)测算人均生态足迹。
通过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赤字的比较,来判断各区域的生态资源利用可持续度,并据此测算人口承载力。
式中,ec为人均生态足迹,N为目标年的预测人口规模。
(3)计算人口承载力。
根据不同情景的生态足迹,测算相应的人口规模,并与现状、规划人口规模进行对照分析。
式中,R为目标年的人口承载力,0.12是指生态空间中应该扣除12%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