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件杜甫诗四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解题
旅途中 夜里写下的 抒发自己情 感的诗。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 家人折回成都,投奔严武。本来有这位好朋友 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 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 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 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 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 这次旅行中写的。
杜甫生平简介
—— 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 读书和漫游时期,扩大了眼界,结识李白。《望岳》
——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十年困守,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兵车行》
《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陷贼与为官(任左拾遗)时期(756-759)45-48岁 安史之乱,目睹京城荒凉,朝廷腐败,创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
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江上只
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诗人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 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 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名声难道应因为文章而显著吗? 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我”在这世间漂泊,恰似 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罢了。
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 ;诗人辞去官 职也并非因老而多病。由此可见诗人心情之悲愤。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旧注云:“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 老病而休,故用岂、应二字。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也。”
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情感?
比喻的手法,以一沙鸥自比,表 达了漂泊孤零的感慨。
对比映衬的手法。广阔的“天地”,映 衬一微小的“沙鸥”,愈显出自己飘零 不遇的身世的可悲与可叹。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关于“诗眼”
是一首诗(联、句)中最能开拓意旨(最能体 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和表现力最 强(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 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句,它是读 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经常是动词或形 容词。
前两联勾勒的画面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平野阔
何等孤单
大江流 ——孤舟 ——
诗人命运的写照
何等渺小
明确:大笔勾勒,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 境界,从而再反衬诗人的孤独.(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 ,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 这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 梓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请找一下首联和颔联中提到了那些意象?
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 星 、平野、月、江
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
孤弱的细草 在微微的风中飘摇不定, 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 对抗着漫漫长夜。
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 边,
明朗的月空,江水汹涌澎 湃奔流不息。
艺术手法: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不言苦而苦自生,不言愁而愁自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 感?
这两句诗运用了反语的表现手法。一句否定,一 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 老病休”。
声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诗人的所追求的人生 目标,不能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
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同时,他的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由于父亲 病故,断绝了经济来源,他只好“卖药都市,寄食友朋”。天宝十 四年小儿甚至饿死。
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杜甫对黑暗的现实认识 一天天加深,他的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 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 他看到最高统治集团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了深重 的灾难,写下了《兵车行》和《前出塞》;他看到了唐 玄宗和杨氏姐妹的荒淫无度的生活,写下了《丽人行》。 而在天宝十四载(755)岁末(安史之乱前夕)写成的传世名 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朱门酒肉臭,路 有冻死骨”揭露了贫富的悬殊。这些光芒四射的诗篇标 志着诗人创作上一个全新时期的到来——他已走上了现 实主义的广阔道路。
高一语文课件杜甫诗四首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 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 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 别林斯基
杜甫,字子美,自 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 陵、杜工部。唐代现实 主义诗人,其为人秉承 了圣人之道,讲求 “仁”,站在人民的立 场上说话,因此又被成 为“诗圣”。其诗作反 映现实,立足社会,被 称为“诗史”,有《杜 工部诗集》。
主旨: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 遇,漂泊无依,老境凄凉的感慨。
前半极力渲染 描绘旅夜江上壮伟 之景,后半尽意宣 泄孤舟漂浮的悲怀
天地虽大,却 无自己安身之处, 景色辽阔,却反衬 出诗人孤寂而悲愤 的心境
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 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 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 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后来,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 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但 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 权要,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
《春望》 “三吏”、“三别”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 成都浣花溪建草堂,过了一段安定时光,严武给予他很大
帮助,后友人去世,漂泊不定的生活和疾病折磨着他,晚年过 得凄惨悲凉。770年冬,死在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享年59 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长安十年生活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