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隐血试验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粪便隐血化学检测和免疫检测对于筛选结直肠癌的价值分析

粪便隐血化学检测和免疫检测对于筛选结直肠癌的价值分析

粪便隐血化学检测和免疫检测对于筛选结直肠癌的价值分析目的探讨在筛选结直肠癌的临床工作中粪便隐血化学检测和免疫检测的价值。

方法该文选取的是该院收治的395例高度怀疑患癌的人群,其中男236例,女159例,平均年龄为(57.7±3.6)(51~66)岁。

有297例行化学法检测,286例行免疫法检测,之后行肠镜检查以统计免疫法和化学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在297例接受粪便隐血化学法的粪便标本中,有阳性表现为12.46%(37例),其中癌症的有10.77%(32例),真阳性有3.7%(11例),假阴性有7.07%(21例),真阴性80.47%(239例),假阳性8.75%(26例),敏感性为34.37%(11/32)(95%置信区间为19.9%~55.7%),特异性为90.18%(239/265)(95%置信区间为90.06%~93.10%);在286例接受粪便隐血免疫法的粪便标本中,阳性的有17.13%(49例),经肠镜确诊为肠癌的患者有15.73(45例),其中真阳性有10.84%(31例),假阴性有4.89%(14例),真阴性77.97%(223例),假(95%置信区间为52.35%~83.12%),阳性6.29%(18例),敏感性为69.23%(31/45)特异性为92.53%(223/241)(95%置信区间为92.36%~95.78%)。

结论粪便化学法可以运用于肿瘤患者的初筛上,有高危患癌风险的人群应使用免疫法检测。

标签:粪便隐血的免疫检测;粪便隐血的化学检测;结直肠癌筛选肠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癌症,在中国,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很多程度源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1]。

很多肠癌的发生都源于人们忽视癌前病变的检测,导致癌前病变发展为肿瘤[2]。

粪便隐血愈创木酯法化学法主要是检测亚铁血红素的活性,包括完整的血红蛋白或者游离亚铁红素。

这种化学检测在筛选无症状的可能患癌人群中的敏感性很低[3]。

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将单一检测方式与联合检测的效果进行对比,找出粪便隐血加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选取的实验区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将100例疑似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皆接受粪便隐血检测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如TPA、CA242、CA724、CA199、CEA都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度皆高于单一检测,且误诊率和漏诊率都低于单一检测。

结论:联合检测的疗效显著高于单一检测。

联合检测可以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建议以后在临床中采用粪便隐血加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关键词】粪便隐血;肿瘤标志物;结直肠癌结肠癌和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且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

现在常用的临床治疗方式效果并不理想,相比而言肿瘤标志物治疗结直肠癌可以极大地降低死亡率,疗效更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研究选取的实验区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100例疑似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的实验区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观察组为疑似患者共计100例,其中女性51例和男性49例,平均年龄(62.85±3.68)岁;对照组为健康者共计100例,其中女性57例和男性43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空腹抽血2ml,10分钟之后将血清分离,应用雅培i2000自动免疫分析仪,牵涉有关操作符合其标准。

粪便隐血检测:使用血红蛋白检测法(FOB)进行隐血检测,实验严格按照实验规则进行。

判定标准:TPA 正常值<125 U/L ;CA724 正常值为0-6 U/mL ;CA242 正常值为 0-12 U/mL ;CA199 正常值为 0-35 g/L ;CEA 正常值为 0-5 μg/L。

粪便SDC2基因检测联合粪便隐血试验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研究

粪便SDC2基因检测联合粪便隐血试验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研究

粪便SDC2基因检测联合粪便隐血试验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对照组、肠腺瘤组、大肠癌组患者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及粪便隐血试验的结果,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对大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经电子结肠镜及组织学病理检查后明确诊断,符合入组标准的15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检测结果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结果对照组、腺瘤组及CRC组均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粪便隐血试验及二者联合检测,结果三种检测方法三组间比较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

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

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对大肠腺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粪便隐血试验;对结直肠癌诊断的灵敏度明显优于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粪便隐血试验对大肠腺瘤的检出率及对结直肠癌诊断的灵敏度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测。

二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粪便SDC2基因;粪便隐血试验;结直肠癌;诊断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增加,结直肠癌在我国已经成为发病率处于第2位,病死率处于第5位的恶性肿瘤[1],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的恶性肿瘤。

粪便隐血试验与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均属于无创检查,操作简单,依从性较高[2]。

因此,探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及粪便隐血试验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是有意义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健康体检组、肠腺瘤组以及结直肠癌组粪便SDC2基因及粪便隐血试验的测定结果,探究二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以下是研究成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经电子结肠镜及组织学病理检查后明确诊断,符合入组标准的15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为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0例,大肠腺瘤组50例,结直肠癌组50例。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早期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简单、无创的筛查方法,但敏感性较低。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病变,并进行活检和治疗,但该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患者接受度相对较低。

近年来,虚拟结肠镜检查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这种技术通过对腹部进行 CT 扫描,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重建肠道的三维图像,从而实现对肠道病变的检测。

与传统结肠镜检查相比,虚拟结肠镜检查具有无创、快速等优点,但对于较小的病变可能存在漏诊的风险。

此外,基因检测技术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中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这些基因突变,有助于早期发现高危人群,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监测措施。

二、治疗方法的创新(一)手术治疗手术仍然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性手术如造瘘术等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化疗化疗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化疗药物包括 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推进,新型化疗药物如卡培他滨、替吉奥等的出现,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化疗方案也在不断优化。

联合化疗方案如 FOLFOX(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IRI(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等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分析

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分析

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实施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诊断效果。

方法:将肿瘤科60例结直肠癌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间)设为结直肠癌组,将门诊60例健康体检人员(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间)设为健康组,对所有人员进行粪便隐血和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TPA)检测,分析总结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果。

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粪便隐血检测阳性率及血清CEA、CA199、CA724、TP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

实施粪便隐血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率显著高于粪便隐血单独检测、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P<0.05)。

实便隐血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与粪便隐血单独检测、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结直肠癌实施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可提升诊断效果,减少漏诊和误诊状况。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combined examination of fecal occult blood and tumor markers in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anuary 2016 to June 2018) in the oncology department were set up in the colorectal cancer group, and 60 health checkups in the outpatientclinic(January 2016 to June 2018) were set up in the health group. All personnel were tested for fecal occult blood and tumor markers(CEA, CA199, CA724, TPA),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test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results of joint detection of fecal occult blood and tumor markers were obtained. Diagnosis effect of colorectal cancer.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and serum CEA, CA199, CA724 and TPA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healthy group(P&amp; Lt; 0.05).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joint detection of fecal occult blood and tumor marke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eparate detection of fecal occult blood and individual detection of tumor markers(P&amp; Lt;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pecificity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solid occult blood and tumor markers and the separate detection of fecal occult blood and tumormarkers(P&amp; Gt;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examination of fecal occult blood and tumor markers in colorectal cancer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effect and reduce the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关键词:结直肠癌;粪便隐血;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诊断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 Covered stool blood; Tumor markers; Joint inspection; diagnosis结直肠癌是当前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致死率正逐渐升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恶性肿瘤疾病。

粪便潜血试验及粪便DNA检测对结直肠癌筛查的比较研究

粪便潜血试验及粪便DNA检测对结直肠癌筛查的比较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19 -8-12 17 :32 网络出版地址:htt u ://kns. enki. net/kems/deTil/34. 1065. R. 20190812. 1006. 032. html粪便潜血试验及粪便DNA 检测对结直肠癌筛查的比较研究金水―*2,王亚雷1,衡苗S 李仁君2,路亮2,朱道明2,方海明32019 -05 -23 接收基金项目:安徽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联动计划项目(编号:15011d04043)作者单位: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合肥2300222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消化内科,巢湖2380003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合肥230601作者简介:金水,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王亚雷,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责任作者,E-mai a :a aei416@ 163. com摘要 选取2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胶体金法、噗噗管法、数值化免疫法和数值化免疫法联合粪便DNA ( FIO-DNA )法在结直肠疾病筛选中的差异。

结果显示,FIO-DNA 法在鉴别结直肠癌# CRC )、癌前病变和高危腺瘤方面的敏感度和阳 性率均显著高于其彳方法;其对正常大肠和其他性质病变的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方法。

表明FIO-DNA 法可以作为筛查结直肠病变的首选工具。

关键词数值化免疫法联合粪便DNA ;结直肠癌;高危腺癌中图分类号 R 446. 1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1492(2019)09 -1485 -05 doi : 10. 19405/j. enki. issn1000 - 1492. 2019. 09. 032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 CRC )的发病率在 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35.3%),占新癌症病例的 13. 4% ;在男性三大常见癌症中排第3,分别为前列腺癌(27. 0% )、肺癌(16.6% )和 CRC ( 13. 8% )[1];每年约有140万新病例和70万死亡病例[2]。

粪便miRNA-92a表达与粪便隐血试验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应用

粪便miRNA-92a表达与粪便隐血试验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explorethediagnosticvalueoffecalmiRNA-92aexpressioncombinedwithfecaloccultblood testinseriesorparallelforcolorectalcancer.Methods 100patientswithcolorectalcancer(colorectalcancergroup)and100pa tientswithcolorectaladenoma(colorectaladenomagroup)whowereadmittedtoChenzhouNO1People'sHospitalfromJanuary2020 toDecember2022wereselected,andanother200healthyphysicalexaminationparticipantsmatchedforageandgenderduringthe sameperiod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ThefecalmiRNA-92aandfecaloccultbloodtestresultswerecomparedamong groups,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wasusedtoexaminetheinfluencingfactorsforcolorectalcanceroccurrence,therelationshipbe tweenmiRNA-92aexpressionlevelandcolorectalcanceroccurrencewasanalyzed,differencesinfecalmiRNA-92aexpressiona mongpatientswithdifferentclinicalandpathologicalfeaturesinthecolorectalcancergroupwerecompared,thecorrelationbetweenfe calmiRNA-92aexpressionandcolorectalcancerseveritywasanalyzedusingSpearmancorrelationanalysis,andthediagnosticvalue offecalmiRNA-92a,fecaloccultbloodtest,andtheircombinationforcolorectalcancerdiagnosiswasanalyzedusingROCcurvea nalysis.Results TheexpressionlevelsoffecalmiRNA-92aandthepositiveratesoffecaloccultbloodtestwerecomparedamong

结直肠癌筛查现状

结直肠癌筛查现状

结直肠癌筛查现状摘要:结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众多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采取有效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能够降低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然而我国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覆盖尚不广泛,方法不统一,有待形成完善的国家结直肠癌筛查体系。

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指南、共识,阐述国内外结直肠癌筛查的研究现状,探讨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并对我国结直肠癌筛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以期未来能够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

关键词:结直肠癌;筛查引言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2020年结直肠癌全球新发病例约140万,死亡病例约70万。

结直肠癌在中国的癌症中发病率居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

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对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结直肠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及癌前病变者并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1结直肠癌的发病现状结直肠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疾病之一,每年造成很严重的公共医疗负担。

据近期的全世界统计显示,结直肠癌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三位的肿瘤:2020年全球新发病例约140万,死亡病例70万。

在中国,2018年新发病例38.76万,死亡病例18.71万。

结肠癌的发病率没有性别差异;而直肠癌在男性中更为多见。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医疗普及化的进步,近些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而以五年生存期为标准的治愈率正逐年提高。

本文主要指出现阶段结直肠癌筛查的相关问题,为人群提供认识危险因素的能力并帮助个体做出结直肠癌筛查规划,提供现阶段可进行的各项筛查,最终对各种检查的科学性、经济性、民众适应性进行评价并对今后可能的筛查方式进行展望式分析。

2结直肠癌常用筛查方法2.1肠镜筛查建议40岁以上无症状的健康人群进行筛查,包括高危因素问卷调查和大便隐血试验。

结直肠癌无创筛查技术:粪便SDC2甲基化检测

结直肠癌无创筛查技术:粪便SDC2甲基化检测

结直肠癌⽆创筛查技术:粪便SDC2甲基化检测⼀、结直肠癌早筛的临床背景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出现年轻化趋势。

结直肠癌是为数不多的采⽤适当筛查⽅法可以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早期⼲预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图1.结肠癌早期⼲预⽣存率⾼(图⽚来⾃⽹络)⼆、结直肠癌早筛的⽅法肠镜为公认的筛查⾦标准,但我国⼈⼝众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法成为⼤规模筛查⼿段。

来⾃2012—2015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CRC筛查数据显⽰,在全国16个省份的182,927名风险评估为CRC⾼风险的筛查对象中,也仅有25,593名接受了结肠镜筛查,参与率仅为14.0% 。

⽬前粪便隐⾎试验成本低廉,适合⼤规模⼈群结直肠肠癌筛查,尤其对于医疗资源不均衡、⼈⼝众多的中国,该⽅法仍然是结直肠癌⼤规模筛查最好的选择,但该⽅法敏感性、特异性有限,临床急需更⾼敏感度和特异性的筛查⽅法。

粪便DNA检测主要测定肠道脱落细胞中某些特定DNA位点突变和表观遗传⽣物标志物的异常改变,具有⽆创、便捷、精准等优点,⽬前国内外均已有成熟产品上市。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就是基于粪便的⼀项⽆创结直肠癌筛查技术。

三、什么是SDC2基因甲基化对于结直肠癌,研究者发现有些基因在肠道腺瘤阶段就发⽣甲基化⽔平的改变,SDC2基因就是其中之⼀,参与细胞增殖、⾎管形成和细胞迁移等,在结肠间充质细胞中表达。

研究⼈员发现结直肠肿瘤标本SDC2基因调控区甲基化⽔平显著⾼于配对的相邻⾮肿瘤组织且在肿瘤发⽣的早期阶段甚⾄腺瘤阶段就可检测出。

国内⼀项多中⼼临床试验显⽰,⼈肠癌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敏感度和特异性良好。

此外,该临床试验还进⾏了多病例类型标本的特异度评价和⼲扰物质试验,对临床试验中覆盖的各种主要病例类型的多种标本(包括胃癌、⾷管癌、神经内分泌癌、前列腺癌、肝癌、肺癌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标本等)进⾏检测,结果显⽰SDC2基因甲基化对肠道癌前和肿瘤病变特异度良好;并且检测不受药物⾷物等⼲扰。

基于粪便gFOBT-FIT-DNA甲基化联合检测方法的结直肠癌早筛应用研究演示课件

基于粪便gFOBT-FIT-DNA甲基化联合检测方法的结直肠癌早筛应用研究演示课件

联合检测方法的优势与特点
优势
联合使用gFOBT、FIT和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可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实现更准确的早期筛查。
特点
该联合检测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筛查。同时,通过综合分析多种 生物标志物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实验设计与方法
样本来源与收集
样本来源
从合作医院或研究机构收集结直肠癌 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粪便样本。
收集方法
使用统一的粪便收集器,确保样本的 纯净性和一致性。同时记录患者的临 床信息,如年龄、性别、病理分期等 。
实验流程与操作规范
FIT检测
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粪便中的隐 血,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联合检测策略
整合gFOBT、FIT和DNA甲基化 检测结果,建立联合检测模型, 提高结直肠癌早筛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2
粪便FIT检测
相比gFOBT,FIT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 敏度,能够更准确地检测粪便中的血红 蛋白,对结直肠癌的筛查具有更高的准 确性。
3
粪便DNA甲基化检测
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特定基因的甲基 化水平来判断结直肠癌的风险,具有较 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且不受饮食、药 物等因素的影响。
联合检测方法的性能评估
结直肠癌早筛现状与挑战
1 2 3
现有筛查方法
目前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 (gFOBT)、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肠镜检查 等。
存在的问题
现有筛查方法存在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受干扰 因素多等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人群筛查的需求 。
挑战与机遇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 法为结直肠癌早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自然人群序贯粪隐血试验连续性结直肠癌普查的队列研究:19年结果分析

自然人群序贯粪隐血试验连续性结直肠癌普查的队列研究:19年结果分析
对 一 组基 本 固定 的 中老 年 人 群 ( 次 普 查 人 群 3 0 初 0 2例 ) 连续 性 C C普 查 。 每 1 2年 接 受 一 次 普 查 者计 入普 查 组 . 行 R ~ 连 续 3年 或 3年 以 上 未 接 受 普 查 者 计 入 未 普 查 组 。 F B O T阳性 者 行 结 肠 镜 检 查 。 于 北 京 军 区 总 医 院 行 手 术 治 疗 的
C i s L , e i 10 0) hn e A B in 0 70 e P j g(
Co rs o d n et:S NG in i, mal i n i@2 3n t re p n e c o HE Ja qu E i i qu 6 .e :a
B c go n : Sre igi a p r t p raht er e c o f o rca cn e (R )A ms T vlae ak r u d cenn ni o a poc al dt t no l et a crC C. i : oeaut s m t a n o y ei co l te f ci n s o q e t c cut l dt t ( O T, acneui re i to r R , i in a y h et e es fe uni f a oc lbo s S B ) osct es enn me df C nr s g r e v s l a el o e F v c g h oC a i el
A h r t d f Co sc tv lr ca n e c en n ig S ̄u n a e a c t Blo s n a Co o tS u y o n e u ie Coo e tlCa c r S r e i g Usn i e t l F c l Ocu o d Te t i q i l Nau a p lt n tr lPo ua o :Reut f1 a sS d JN e g HENG J mqu i sl so 9 Ye r t y I P n ,S u k i, Z to i ,WANG Z io g U n u , a hh n ,L Sa g o

结直肠癌的现状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结直肠癌的现状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结直肠癌的现状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过去几十年里,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持续性升高。

CRC目前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前5的恶性肿瘤[1]。

CRC的症状常表现为腹痛、便血、黑便,大便习惯改变及贫血等。

由于临床症状的出现常处于晚期,且不能与炎症性肠病、痔疮等良性病变特异区分,因此无症状期的早期筛查是提高CRC存活率、改善预后的根本措施。

结直肠癌常用的筛查手段根据《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的推荐,CRC的早期筛查手段主要包括:粪便潜血试验(FOBT)FOBT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也是我国临床上最被广泛使用的CRC无创筛查手段。

Zhang等[2]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免疫化学法大便隐血试验(iFOBT)筛查减少了59%的CRC死亡率,与结肠镜效果接近(61%),显著优于乙状结肠镜(33%)。

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镜下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CRC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性且费用高昂,在我国一般不直接作为初筛方案。

乙状结肠镜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会遗漏大量结肠病变,对近端CRC发病率无明显降低作用。

其他筛查方法其他方法如基因甲基化、虚拟结肠镜检查及结肠胶囊内镜等,由于费用等问题,目前在我国推广有相当的难度。

综上而言,iFOBT由于具有灵敏度高、费用少、无创性及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因而是目前我国CRC早期筛查最适合、也是最被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

发展中的iFOBT检测技术iFOBT用的是什么检测原理和筛查指标?其在使用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在未来具有怎样的改进和发展方向?下面我们通过回顾iFOBT的发展历程来进一步了解该检测方法:指标迭代:从单项到联检经典指标:血红蛋白(Hb)Hb是最先也是最常被使用的便隐血和检测指标,在高等动物体内具有运载氧的功能。

每分子Hb由4个亚基组成,分别为2个α亚基和2个β亚基。

消化道病变时会有少量出血并释放血红蛋白,通过免疫反应对粪便Hb指标进行检测即可提示消化道的病变情况。

粪便脱落细胞学与粪隐血试验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粪便脱落细胞学与粪隐血试验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p s i ae f ea cut lo s wa 9 5 ,n ep s i t fea ctlg s 35 ,n e E p s oiv rt o cl c lbodt t s7 . % adt oiv r e cl yoo ywa . adt A - te f o e h te a o f 8 hC o
iie r t s4 . O 2 9 i h 4 a in s Co c u in: e ei t a ewa 5 4 v r 5 . n t e 2 3 p te t . n lso Th r si o t n l ia i n f a c ff c l y l g mp r a tc i c ls i c n eo e a t o y n g i cO a e lo c l b o d t s h ig o i fc l r c a a c ra d i i n i o t n t o fs r e i g t ec l r c a d n f c c u t l e t n t ed a n s so o o e t l n e n t sa a i c mp ra t me h do c e n n h o o e t l
A S R C bet eT vlaetecncl i icneo h o i dts o cl yoo ya dfcl cutb o B T A TO jci : oe a t h l i g f a c f ecmbn t f ea ctl n a oc l l d v u i asni t e e f g e o
cn e. o,h ee t n rt f oo etl a c rc nb ra l rv d b a igtl c mpe n a ymeh d l i a c r S t ed tci aeo lrca n e a eg e t i o e ytkn l o lme tr to si ci ~ o c c y mp e n n a p l t sa dt ep st aei etrta c la piain n h o iier t Sb te h nCE久 c o v KE W ORDS F c sOcutbc d, o oe t a c rCyoo y Y e e , c l lo C lr ca c e , t lg l n

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营养不良风险NLR升高。

NLR与MNA评分呈负相关,MNA评分常用于评估营养状况,“流浪”精神病患者的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高,NLR高于1.81的临界值,该结果显示单独的NLR 可作为“流浪”精神病女患者营养状况的预测因子。

目前,已有较多筛查工具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早发现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的风险[4-5]。

本研究使用MNA作为鉴别患者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评估指标,发现营养不良患者或营养不良风险患者的NLR升高。

NLR可从全血细胞计数结果中计算出并反映全身性炎症。

研究表明NLR与某些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或预后相关,表明低淋巴细胞计数与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相关[6]。

目前老年人营养不良与淋巴细胞总数(TLC)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尚未发现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有较高的TLC,TLC与中上臂围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在TLC、BMI、年龄和小腿周长未发现显著相关性。

本研究中,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患者NLR高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与该患者持久轻度全身慢性炎症,老年人衰老相关的生理变化和由于共病引起的特定细胞因子影响炎性细胞,如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相关。

营养不良的存在通过影响炎性细胞因子导致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而感染的存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例如食欲减退等[7]。

营养不良的病因涉及多个身体系统的复杂机制,这些机制相互影响,且伴随衰老引起的合并症[7]。

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评价老人营养状况的参数,可将所有参数共同评估营养[8]。

综上所述,与营养状况正常的患者比较,营养不良的患者或营养不良风险老年患者的NLR显著升高。

此外,显示NLR与营养状况指标相关,如MNA评分、体质量、BMI、小腿周长和GNRI。

NLR升高是预测老年患者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可作为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辅助营养指标。

参考文献[1]Yan W,Li RJ,Jia Q.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compared to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 prognostic marker of adverse event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J Geriatr Cardiol,2017,14:127-134.[2]Camina‐Martín MA,de Mateo‐Silleras B,MalafarinaV,et al.Nutritional status assessment in geriat-rics:consensus declaration by the Spanish Society of Geriatrics and Gerontology Nutrition Work Group[J].Maturitas,2015,81:414-419.[3]Min GT,Li YM,Yao N,et al.The pretreatment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may predict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lin Transplant,2018,32:131-151.[4]Balta S,Celik T,Mikhailidis DP,et al.The rela-tion between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J].Clin Appl Thromb Hemost,2016, 22:405-411.[5]van Bokhorst-de van der Schueren MA,Guaitoli PR,Jansma EP,et al.Nutrition screening tools:does one size fit all?A systematic review of screening tools for the hospital setting[J].Clin Nutr,2014, 33:39-58.[6]Fávaro-Moreira NC,Krausch-Hofmann S,Matthys C,etal.Risk factors for malnutrition in older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ased on lon-gitudinal data[J].Adv Nutr,2016,7:507-522.[7]Leandro-Merhi VA,Bráz VN,Aquino JL.Is total lym-phocyte count related to nutritional markers in hos-pitalized older adults[J].Arq Gastroenterol,2017, 54:79-82.[8]Cohen S,Danzaki K,MacIver NJ.Nutritional effectson T‐cell immunometabolism[J].Eur J mmunol,2017, 47:225-235.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郭忠斌(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辽阳111000)摘要:目的探讨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CRC)中的应用价值。

粪便DNA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粪便DNA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粪便DNA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粪便DNA甲基化检验对结直肠癌患者早期筛查的价值。

方法: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高危人群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肠镜前做一次粪便SDC2和TFPI2基因检测,同时以大便潜血、CEA、肠镜作为对照,盲法检测对比,分析比较各种方法对结直肠癌检测意义。

结果:对于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中,粪便SDC2和TFPI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大肠癌和大肠腺瘤的筛查中阳性率分别高于血清CEA检测和大便潜血检测(P<0.001)。

肠镜和粪便SDC2和TFPI2基因甲基化检测两种方法检测大肠癌和大肠腺瘤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粪便SDC2和TFPI2基因检测,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具有很高的意义,在中国人群中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具有非常理想的检测效果值。

关键词:粪便DNA甲基化检测;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结直肠癌作为临床内发生几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病变,是临床内十分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肿瘤,该病常发生在回盲瓣至齿状线之间的结肠及直肠处,故临床确诊的难度稍小[1]。

结直肠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影响排便或破溃出血时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包括便血、便频、便细、黏液便、肛门痛、里急后重、便秘等[2]。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治疗后多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当患者反复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便血、腹部肿块,并有近期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时需考虑结直肠癌,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3]。

手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仍会出现远处转移、复发的情况,对于此种患者,临床常辅助化疗[4]。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40-80岁接受结直肠癌筛查高危因素量化问卷,表 1如果为高危人群入组,同时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表2 不受年龄限制,可做为高危人群入组;表1结直肠癌筛查高危因素量化问卷符合以下任何1项或1项以上者,列为高风险人群一、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二、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三、本人有肠道息肉史四、同时具有以下2项及2项以上者1.慢性便秘(近2年来每年便秘在2个月以上)2.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3.黏液血便4.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5.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6.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表2伺机筛查风险问卷以下6种情况之一,可作为高危个体一、有消化道症状,如便血、黏液便及腹痛者;不明原因贫血或体重下降二、曾有结直肠癌病史者三、曾有结直肠癌癌前疾病者(如结直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四、结直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五、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六、有盆腔放疗史者1.2.1样本收集方法收集120例入组人群的粪便标本,使用采集样勺,获取4.5g新鲜粪便放在收集管内,将其放入艾长康粪便采集装置(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的粪便保护液中,然后送至艾米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基因检测。

2024年结直肠癌筛查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结直肠癌筛查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结直肠癌筛查市场调研报告摘要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结直肠癌筛查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报告对结直肠癌筛查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市场规模、产品特点和竞争格局等方面的情况,为相关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了参考。

1. 引言结直肠癌是一种来源于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早期的结直肠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筛查成为了减少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结直肠癌筛查市场主要包括各种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和器械,本文主要对筛查方法进行调研。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结直肠癌筛查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预测,未来数年内结直肠癌筛查市场有望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3. 筛查方法3.1 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具有无创、简便的特点。

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的潜血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结直肠癌风险。

3.2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的方法,具有高准确性和直观性的优势。

然而,该方法对患者的不适感较大,且费用较高,限制了其在筛查中的普及。

3.3 DNA检测DNA检测是一种基于特定基因变异的筛查方法,具有高准确性和可行性的优势。

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肿瘤DNA,可以快速、无创地筛查结直肠癌。

4. 竞争格局目前,结直肠癌筛查市场存在着多个主要竞争者。

其中,一些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同时,一些创新型企业也在该市场蓬勃发展并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5. 发展趋势结直肠癌筛查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革新:新的筛查方法和器械的推出将进一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市场扩大:结直肠癌筛查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个性化筛查:基于遗传变异的个性化筛查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6. 结论结直肠癌筛查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市场规模有望不断增加。

结直肠癌怎样进行早期筛查

结直肠癌怎样进行早期筛查

结直肠癌怎样进行早期筛查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以结直肠癌为代表,目前世界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长,已排在恶性肿瘤的第3位。

早期结直肠癌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产生,结直肠癌的早期确诊只占百分之五左右,更多的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的状态。

想要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主要选用外科手术来进行治疗,以5年生存率来划分,1期结直肠癌患者外科手术后生存率可达90%,II期结直肠癌患者外科手术后生存率可达75%,而对于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的生存率不足10%。

所以,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可以大幅增加生存几率。

理想的结直肠癌筛查方式涵盖了有效性、非侵袭的、便宜的优点,对患者身体损伤小,让筛查群体更易接受。

但是目前的筛查方式尚且达不到这种理想状态,现今的结直肠癌筛查方式各有优缺点,下面将对传统和新兴的结直肠癌筛查方式做出概括,以供筛查者参考。

一、传统的结直肠癌的筛查方式1、大便潜血试验大便潜血试验可分为愈创木酯隐血定性试验和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

大便潜血试验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不稳定,尽管如此,大便潜血试验仍可作为结直肠癌的有效性筛查。

经研究证实,两年一次的愈创木酯隐血定性试验可以降低15%-33%的结直肠癌的死亡率。

值得注意的是,潜性出血是间断的,需要进行多次的粪便检测方可提高检测率。

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只要使用一个循环,就能在一般无症状人群中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高危腺瘤,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还可以做到结直肠癌的预防。

大便潜血试验的缺点在于敏感性偏低,作为早期结直肠癌的筛查方法,其敏感性远远不够,但是大便潜血试验的方法胜在简单、无创、易于实行,所以仍被视作大肠癌的主要普查方法。

2、电子结肠镜筛查和预防早期结直肠癌的金标准是用电子结肠镜进行检查。

目前虽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直观证明电子结肠镜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但是乙状结肠镜的随机对照试验降低了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从而间接证实了电子结肠镜的有效性。

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究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作用。

方法:从2022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结直肠良性增生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粪便隐血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及联合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

结果: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及癌抗原724(CA72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粪便隐血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检出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均高于粪便隐血、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差异明显(P<0.05)。

结论:粪便隐血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诊断准确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粪便隐血;肿瘤标志物;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早期诊断对于预后和治疗的成功非常重要。

目前,粪便隐血检测和肿瘤标志物检测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和诊断中[1-2]。

然而,单独使用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联合使用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基于此,本次研究以82例患者为例,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2.7-2023.7结直肠癌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诊断结直肠良性增生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各包含21例、20例,年龄区间46~79岁,平均值为(62.5±5.5)岁;观察组:男性/女性:22/19,年龄47~78岁,平均(62.5±5.2)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比较。

1.2方法粪便隐血检测:通过粪便隐血胶体金检测方法完成检测操作,使用采便棒完成变样采集后,将其放入装有缓释液的小试管中,并将便样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将锡箔袋进行有效撕开,将检测试纸取出(请勿触摸到试纸中段白色部分)。

将试纸标有MAX箭头的一端插入待测样本中,待测标本界面不得超过MAX线;5分钟时判读结果,10分钟后显示结果无效。

连续粪便隐血试验(胶体金法)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研究

连续粪便隐血试验(胶体金法)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研究
维普资讯
第 3 卷 1 2O O7年第 8 期




医 学
v 13 . . o . 1 No 8
HE ON JA D C OU NA IL G NG ME I ALJ R L I
A g2O 5 u .O 7 61
论著・
连 续 粪便 隐血试 验 ( 体 金 法 ) 结 直肠 癌 筛查 中的 临床研 究 胶 在
于 欣
( 哈尔滨 医科大学第 四临床医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0 ) 50 1
摘要 : 评 价连 续粪便 隐血 试 - Sqe tl ea O cl BodT s,F B ) 胶 体 金 法 ) 合 电子 结 目的  ̄(e un a Fcl cut l etS O T ( i o 结
u d r k n t e s re n o h d c me t e o tr c t 1 2 0 c . 州, e w r ou tr d a n et e e n g wh a o s e d o s i e Oc . , 0 6 t De 3 AU o t m e e v l a y a t a h c i o c n o 肠 癌早 期 筛查 中的应 用价值 。 方 法 20 06—1 0—0 ~20 1 06—1 2—0 , 3 消化 内科 门 诊就诊 的 6 例 4 以上便秘 或 腹 泻 6个 月以上 患者 , o 0岁 自愿接 受胶 体 金 法粪便 隐血 试验 , 续 3d 阳性 者 连 。 行电子 结肠 镜 检 查 , 可疑 结 肠 组 织 进 行 病 理 标 本 采 集 。 结 果 2 对 2例 SO T 阳性 (2 6 ) 阳性 率 为 FB 2/0 , 3 .7 其 中 , 6 6 %。 器质 性病 变者 2 (02 )结直 肠癌 2例 (/0 , 全部 筛查人 群 的 33 %, 例 为 D cs 0例 2/2 , 22 )为 .3 l uk A 期 , 例 为 D cs l u k B期 , 见 D cs 未 u k 和 D期 。结论 C期 S O T是检 出有 手术 切 除机 会 结 直肠 癌 的一 种 经 济 F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6·Ch抽JGast加enteml,2006,V01.1l,No.6粪便隐血试验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研究现状杨海芸综述戈之铮审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科(200001)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是位居发病率第四、死因第二位的恶性肿瘤…。

在西方国家人群中,结直肠癌在人一生中的发病率约为6%,死亡率高达60%[2]。

我国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亦呈递增趋势,并成为中国癌症死亡的最常见病因口]。

目前粪便隐血试验(FOBT)仍是应用于大系列人群筛查结直肠癌唯一简单可行的方法。

本文简要阐述近年来FOBT在大系列人群中筛查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对愈创木脂法和免疫化学法作一简要介绍和比较。

一、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方法的流行病学研究1.FOBT:是目前早期发现结肠癌、使用最广泛的筛查方法。

对于FOBT能否干预结直肠癌的自然病程和减少死亡率,一些研究数据仍存在分歧…。

FOBT检测结直肠癌的特异性较低,其阳性预测值低于5%,自身敏感性约为12%~87%,特异性为81%~98%Ⅲ。

Marshall[“总结了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大不列颠和丹麦的三个FOBT筛查结直肠癌的长期随机试验,结果显示FOBT能减少结直肠癌的死亡率。

明尼苏达州最初的研究结果表明,在8年中每年每例检测3次粪便样本,随访13年,减少结直肠癌死亡率约为33.0%(1000名随访者中发现3例结肠癌);大不列颠的研究结果表明,每2年筛查一次,8年后可减少死亡率约为15.0%(1000名随访者中发现1例结肠癌):丹麦的研究则表明每2年筛查一次,lO年后相对减少死亡率约为18.O%(1000名随访者中发现2例结肠癌)。

Wong等[5]采用愈创木脂法检测香港某社区119名60~70岁人群,结果113例(男40例,女73例)完成FOBT随访,其中8例(7.1%)阳性,105例(92.9%)阴性;7例(87.5%)阳性病例进行了结肠镜检查.3例发现结直肠肿瘤,其中1例为直径10mm、由管状腺瘤发展而来的黏膜内腺癌:1例为直径25mm、由绒毛状腺瘤发展而来的黏膜内腺癌;另1例则为直径<1cm的多发性小腺瘤。

此外.1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腺癌。

105例阴性人群中有25例(23.8%)自愿接受结肠镜筛查,结果发现2例直径<5mm的管状腺瘤。

此研究表明FOBT筛查结直肠癌可行,随访者依从性可达95%。

Zheng等㈣在1989~1996年间对我国浙江省嘉善县21个城镇进行了结直肠癌筛查的对照研究,其中10个城镇为筛查组.进行FOBT检查;11个城镇为对照组,不作任何检查,观察其自然发病情况。

筛查组中对30岁以上随访者采用逆向被动血凝FOBT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对FOBT阳性病例,以及家族中有直系亲属肿瘤史,或有肠道息肉、黏液或血便、慢性腹泻或便秘、慢性阑尾炎等高危人群建议行60cm可曲式结直肠镜检查.有73.6%的受检者接受了检查,结果发现2l例结直肠癌,其中15例为早期病例(10例为DukesA,5例为DukesB);发现结直肠息肉33l例,包括腺瘤75例。

FOBT组和对照组结肠癌死亡率分别为7.6/100万和7.1/100万(P>0.05),经筛查干预后,FOBT组较对照组结肠癌死亡率减少了约31.7%。

2.结肠镜检查:结肠镜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90%和97%,并可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

但由于操作较复杂、费用相对昂贵和受试者依从性差等因素,目前不作为大系列人群早期筛查结直肠癌的常规方法。

C01quhoun等…的研究表明,不同地域人群存在对结直肠癌的警觉和筛查益处理解的差异。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结直肠癌外科协会对50岁以下、有家族肠息肉或结直肠癌史的高危患者进行FOBT,其依从性分别为56%和54%,无显著差异,但上述患者对结肠镜筛查的依从性则分别为68%和31%.有显著差异(P<0.01)。

Yusoff等[8]认为结肠镜监测很少探及到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复习1989~2001年990例结直肠癌术后病例.结直肠癌监测仅发现1例复发。

Lau等[9]报道,美国退伍军人协会曾对3196名(97%为男性)50~75岁无症状人群进行结肠镜筛查,结果发现37.5%受试者有1个或1个以上结直肠肿瘤。

结肠镜筛查的敏感性远高于FOBT,但由于其花费较为昂贵,存在诸如肠穿孔等操作并发症,以及多系统疾病患者对麻醉的风险等.限制了其在大系列人群中筛查的应用【9】。

3.粪便结肠癌细胞、特异性DNA和蛋白产物的检测:理想的粪便检测肿瘤标记物应具备特异、简便、快速和价廉等特点,检测的指标主要包括肿瘤相关抗原、结直肠癌标志蛋白或酶和遗传标记物[10]。

从结直肠癌脱落的结肠上皮细胞为正常黏膜组织的数倍,但目前回收技术差异颇大,回收数量很低。

近年来.有学者…1在受试者粪便中检测结直肠癌特异性DNA,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7%~99%和93%。

DNA测定指标包括结直肠癌特异突变标记,诸如突变型p53、K.ras、APC、BAT一26、M2丙酮酸激酶(M2.PK)和黏蛋白(MUC)1等。

粪便中结直肠癌的特异蛋白,如血红蛋白、白蛋白、alpha一1抗胰蛋白酶、白细胞蛋白、钙卫蛋白(calpmtectin)和溶菌酶等这些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如FOBT,且目前尚缺乏大系列人群对照研究,多数研究者仅对其中单一或数种指标进行研究雌“]。

Koslliii等[12]对30例散发性大肠癌和11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粪便标本DNA进行APC、p53、DCC等7个微卫星位点遗传杂合性缺失进行检测。

结果发现p53和APC粪便DNA检测的敏感性为万方数据胃肠病学2006年第1l卷第6期96.7%,特异性为100%。

该研究的缺陷在于对照组所选病例太少,使得估计检测特异性困难,对这些筛查检测指标的研究并未在大系列人群中得到证实,其临床作用有待观察。

二、FOBT在早期诊断结直肠癌中的价值1.FOBT的分类:①愈创木脂法:主要机制是检测粪便中任何含过氧化酶活性的成分,如血红素,可分为完整血红蛋白或游离的、具有过氧化酶样活性的亚铁血红素,它们通过氧化愈创木脂酸而变为兰色。

但血红素可存在于红色肉类、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胡萝卜、芜菁、花菜等中。

此外,服用阿司匹林、舒林酸和大剂量维生素C也会造成假阳性结果[J,”]。

②免疫化学法:其机制是利用人血红蛋白、白蛋白或其他血液成份的特异抗体.通过标记抗体与人粪便中抗原结合而产生阳性结果。

由于血红蛋白在通过上消化道时即遭破坏,因此,免疫化学法能特异检测肠道出血。

此外,免疫化学法不与含有过氧化酶活性的水果和蔬菜等中的非人类球蛋白性反应,从而减少了假阳性结果。

Woo等㈨比较了3种免疫化学法——OcclTech、Instant—view和HM-Jack法对结直肠癌筛查的价值。

在对85例有适应证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中发现,有16例直径<1cm的结直肠腺瘤,6例直径>1cm的结直肠腺瘤和6例结直肠癌。

在对上述患者FOBT检测中发现。

0cclTech法与其他两种方法比较有更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该法检测结直肠癌和直径>1cm腺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达58_3%、76.3%和27.9%,提示其为免疫化学法检测的最佳方法。

2.免疫化学法的临床研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大系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Nakama等n5]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42例胃癌患者中6例(14.3%)免疫化学法阳性,而4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则有32例(76.2%)阳性(P<0.01);126名健康人中10例阳性,假阳性率为7.9%。

在以人群为基础的横向研究中,阴性组和阳性组胃癌发现率为O.13%和0.15%,无显著差异。

因此,免疫化学法不适合于上消化道肿瘤的筛查。

Nak砌a等[16]还采用乳胶凝集法对4260名无症状人群进行连续2天的FOBT,并以50ng/ml、150ng,ml和300n∥ml粪便血红蛋白为标准评价最佳阈值,结果发现27例结直肠癌,以50ng/ml为阈值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和93.9%,以150n鼬111为阚值时分别为81.4%和96.3%,以300n∥ml为阈值时则分别为55.5%和97.1%。

50n咖l、150n咖l之间特异性无显著差异,但它们与300ng,ml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认为150n∥ml为最佳阈值。

Vilkin等[17]采用乳胶抗人HbA抗体免疫化学法对52l例有症状的、拟行结肠镜检查者,以及无症状、但有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和家族结直肠癌史的高危人群进行检测,其中21例因FOBT阴性和未行结肠镜检查被剔除。

共对500例进行评估;其中53.2%为男性,平均年龄62.1岁±12.6岁。

结果发现64例(12.8%)增生性息肉,112例(22.4%)腺瘤(其中94例管状腺瘤、16例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绒毛状腺瘤);共377发现结直肠新生物34例(6.8%),其中6例(1.2%)为结直肠癌,28例(5.6%)为重度腺瘤样息肉,主要为男性和65岁以上的患者;在1天内采用免疫化学法FOBT共5次检测上述患者粪便标本,未发现显著的检测差异。

以100n咖l为阚值,探测到6例结直肠癌和20例重度腺瘤样息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5%和95.3%。

对于直径<lOmm的腺瘤样息肉,免疫化学法敏感性很低,<5mm为9.0%,6—9mm为20.8%,直径>10mm为82.6%;发现2l例假阳性病例,主要为食管炎、食管裂孑L疝、缺铁性贫血、胃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癌和十二指肠炎等。

研究认为以100n譬抽l为阈值筛查已知的结直肠肿瘤,该免疫化学法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阴性预测值,但尚缺乏大系列人群筛查的数据。

Ko等[”1对愈创木脂法和免疫化学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两组阳性率相似,分别为8.7%和9.1%。

阳性病例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发现,两组结直肠腺瘤发生率相似,分别为59.4%和58.0%。

17.4%免疫化学法阳性和29.7%愈创木脂法阳性中的腺瘤直径>1cm或为结肠恶性疾病(肚0.09),认为愈创木脂法和免疫化学法具有相似的筛查结直肠肿瘤的良好性能。

Morikawa等[191研究显示。

在2l805名无症状受试者中1231例(5.6%)FOBT阳性,单次免疫化学FOBT探测早期结直肠肿瘤和进展期结肠癌的敏感性分别为27.1%和65.8%,近端结肠的敏感性(16.3%)远低于远端结肠(30.7%)(尸=0.0007),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免疫化学法可筛查无症状结直肠癌。

武子涛等Ⅲ应用粪便免疫隐血条形试纸检测北京地区597例经内镜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

结果发现完成粪便隐血检查的448例中,364例有阳性结果,阳性率达8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