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
潼南县县域新农村总体规划
《潼南县县域新农村总体规划》等四个规划经潼南县十五届人民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
一、潼南县县域新农村总体规划1、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潼南县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583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15年,即2006-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3、规划主要内容县域新农村总体规划以潼南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并综合相关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规划内容,主要内容是:(1)预测农村地区人口规模迁移趋势和规划期内农村人口规模。
(2)研究提出县域新农村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划。
(3)研究县农村地区的镇村体系,平衡农村人口的分布,集中村落数和用地标准。
(4)统筹安排跨村域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电、供水、环卫设施等)和公共设施(学校、医院、体育设施社会福利等)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
(5)分类提出各地区新农村总体规划实施机制,落实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中关于“三建”、“四改”、“五提高”等要求的具体内容。
县域新农村总体规划是新农村规划体系中的主要环节,是编制新农村村级规划和实话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安排新农村建设政府投资的基本依据,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二、潼南旧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编制情况为提升旧城城市形象,完善旧城城市功能,改善旧城人居环境,建设特色风貌城区,县规划局于2007年3月正式启动了潼南县旧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对规划编制单位面向全市进行了公开招标,确定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的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该项目的编制单位。
目前,潼南县旧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已经完成,分别于2007年7月3日和2007年8月1日,通过了潼南县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潼南县规划委员会全体会审查。
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有关规定,公开征询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并将规划公示7天,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花岩-基础资料汇编
重庆市潼南县花岩镇总体规划(2014~2030)基础资料汇编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二零一四年重庆市潼南县花岩镇总体规划(2014~2030)基础资料汇编目录一、花岩镇概况 (3)二、镇村体系基本情况 (3)三、人口 (3)四、经济发展状况 (4)五、土地利用 (4)六、公共设施 (4)七、城镇形态与景观风貌 (4)八、现状交通概况 (4)九、公用工程设施 (5)十、城镇防灾 (5)附表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2014 2一、花岩镇概况(一)地理位置花岩镇地处潼南县西北部,周边分别与双江大埝、遂宁市的磨溪、马家、大安相邻。
(二)行政区划花岩镇幅员面积25.1平方公里,原有行政村10个,76个合作社;经2002年村组建制调整后,共设行政村5个,38个合作社。
(三)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花岩镇属川中丘陵区,大多数为中丘地,呈方山状或格状分布,海拔在300米以上,为潼南县域内海拔较高区域。
镇域内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则较低。
2、地质条件土质为遂宁田质发育呈的红棕色紫泥。
3、水文花岩镇境内无天然河流,水源缺乏,属易旱地区。
辖区内有水库2座,其中老君崖水库库容量为35万立方米,有埝塘90余口。
4、气候花岩镇地处北纬30度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凉,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平均气温17.7摄氏度。
平均年降雨量980毫米,降雨年际变化显著,同时季节分配也不均匀,夏半年(5~10月),降水量偏多,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
5、自然资源花岩镇是一个以基本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农业镇,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土豆等,近几年逐步开始由基础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以种植矮株蜜梨、柠檬等经济作物为主,养殖七彩山鸡,在花岩镇已经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6、旅游资源花岩镇旅游资源较少,受双江古镇旅游的辐射,花岩镇起到对双江、遂宁旅游带的连结作用。
二、镇村体系基本情况1、镇村空间布局结构花岩镇已形成以镇区为核心,沿至遂宁公路呈“一”字形空间布局,布局形态单一,对镇域总体发展推动作用较小。
潼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潼南县工业“4+1”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通知
潼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潼南县工业“4+1”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潼南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17•【字号】潼南府发〔2012〕25号•【施行日期】2012.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潼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潼南县工业“4+1”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通知潼南府发〔2012〕25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县直事业单位,市管在潼单位,有关企业:《潼南县工业“4+1”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潼南县人民政府2012年10月17日潼南县工业“4+1”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全县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强县”战略,根据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精神,结合我县工业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重点,强化招商引资,着力培育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清洁能源四大产业和以轻纺造纸、现代灯饰、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消费品工业,形成潼南工业“4+1”产业集群,特编制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基础及趋势(一)基本成效“十一五”以来,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基本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轻纺造纸、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拉动,以民丰化工、万利来化工、新华化工、大佛机车、长青球墨、川艺机械、生民钢管、华祥特钢、炫吉中绸、盈裕丝绸、维尔美纸业、简氏纸业、潼古酒业、三鑫林业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雏形,主导和带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
----工业经济总量增长。
近年来,通过依托资源,抢抓机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主攻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以机械制造、精细化工、轻纺造纸、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到2011年底,规上企业中机械制造企业9户,完成产值13.66亿元;精细化工企业5户,实现产值15.16亿元;电子信息企业1户,实现产值1.12亿元;清洁能源企业3户,实现产值3.05亿元;以轻纺造纸、现代灯饰、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消费品工业企业24户,实现产值31.1亿元。
2035潼南小渡镇规划
2035潼南小渡镇规划
潼南至大英高速修建作为潼南交通发展方面重大项目之一,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是便民利民的大事、好事,有利于推动民生实事进一步走深走实。
据了解,此次潼南至大英高速公路修建规划,承接壁铜线路,途经潼南区寿桥、小渡、塘坝、太安、柏梓、崇龛等镇。
观现有交通发展情况,此规划线路经过多镇中,仅塘坝、崇龛有高速互通口。
建议在小渡设立互通口。
原因如下:
1.完善交通网络。
此高速路途经区域中仅两个互通口,且彼此相隔较远,尤其寿桥镇离区内第一个互通口—塘坝更有一定的距离,不利于从壁铜方向来车的线路转换。
在小渡这个两地中心位置设立互通口,既经济,又能解决问题,更有助于完善交通网络,满足区域内对互通口的需求。
2.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小渡土地面积88.24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13个行政村,23个居民小组、81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6万余人,常住人口2.2万余人。
小渡镇依托3200亩青云湖发展生态养鱼,打造集休闲垂钓、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旅游小镇;依托319国道区位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柠檬、花卉苗木等种植业;依托刘家坝工业园,陆续引进重庆西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全年工业产值达11.2亿。
高速互通口的修建能推动区域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潼南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3.与319国道相连,发挥交通区域优势。
现有319国道途经小
渡,运输量大,客运多,在小渡设立高速互通口,能发挥319国道与此高速公路双重效果,创造更好经济社会价值。
鉴于以上原因,建议区交通局规划时能考虑在小渡镇设立一个高速互通口。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形象定位:以山水园林城市为特色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区域协同发展定位: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优势 互补、互利共赢。
城镇规模等级与结构
规划形成特大城市、 大城市、中等城市、 小城市和特色镇的五 级城镇体系
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重庆市潼南区的主导产业为制造业和农业其中制造业占据较大比重。 潼南区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 潼南区的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资源环境压力等。 潼南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创新驱动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主导产业发展战略
战略定位: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明确主导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
轴带规划:潼南区将打造“一主两副三轴”的城镇空间布局以交通干线为依托串联各重点发展 区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交通干线:潼南区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体系提升交通通达能力和运输效率。
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轴带规划潼南区将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服务水平
规划原则:公 平、可及、高
效、优质
规划内容:合 理布局医疗设 施完善医疗卫 生服务网络提 高医疗卫生服
务覆盖率
重点任务:加 强基层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建 设提高基层医 疗卫生服务能
力
文化体育设施规划
规划目标:完 善文化体育设 施体系提升公
共服务水平
建设重点:图 书馆、博物馆、 文化中心等公 共文化设施体 育馆、体育场 等公共体育设
规划理念:以“山水林田湖草”为生态基底构建“一心两带三区”的城镇空间布局注重城 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布实施《潼南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布实施《潼南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2.15•【字号】潼南府办〔2015〕174号•【施行日期】2015.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布实施《潼南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潼南府办〔2015〕174号区委各部委、区政府各部门,镇街,区直事业单位,人民群体:为推进我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现我区海绵城市创建目标,现将《潼南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潼南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2月15日附件潼南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贯彻市城乡建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开展市级城建资金支持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潼南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保障潼南区海绵城市示范区工作的有序开展,缓解城区内涝、削减城区径流污染、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绵城市示范区内新、改、扩建项目的详细规划、立项、土地出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设计招标、方案设计及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工程设计及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条区政府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城乡建委、区规划局、区市政园林局、区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审查审批。
第五条海绵城市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运营使用。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村规划和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村规划和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7.03•【字号】潼南府办〔2017〕121号•【施行日期】2017.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村规划和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潼南府办〔2017〕12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相关部门: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改革创新村规划编制,根据2017年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任务安排和重庆市规划局和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村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渝规发〔2016〕66号)、重庆市规划局《关于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渝规发〔2016〕67号)文件精神,现将村规划和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编制内容根据市规划局要求,行政村除位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内、因地质灾害或高山生态扶贫等需要搬迁、村域用地建设条件苛刻没有集中居住可能的村以外,其他具备可以集中居住和成片建设条件的村,应编制村规划和村建设规划。
村规划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以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为重点,明确划定村域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建设空间,充分考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标准农田和标准化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等需求,合理安排农村各类用地,并提出村土地利用和村规划建设的管控要求,引导村域土地合理利用和有序建设。
二、目标任务根据2017年工作要求,结合潼南区实际情况,今年底前需完成81个行政村村规划和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其中41个为新编制村规划和村建设规划,40个为区规划局已编制村规划,需根据市规划局要求进行修改,并增加村建设规划。
规划涉及全区21个镇(街)。
(具体编制计划见附件)三、编制方式(一)编制主体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规定,镇村规划编制主体为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潼南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批复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潼南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17•【字号】渝府[2007]20号•【施行日期】2007.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潼南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批复(渝府〔2007〕20号)潼南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报请审批潼南县县城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请示》(潼南府文〔2006〕59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潼南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同意调整后的潼南县县城规模为:近期至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6.9万人(其中梓潼组团16.4万人,双江组团0.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6.1平方公里(其中梓潼组团15.7平方公里,双江组团0.4平方公里);中期至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9.5万人(其中梓潼组团18.8万人,双江组团0.7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9平方公里(其中梓潼组团18.4平方公里,双江组团0.6平方公里);远期至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22.5万人(其中梓潼组团21.5万人,双江组团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2平方公里(其中梓潼组团21.2平方公里,双江组团0.8平方公里)。
二、同意调整后的梓潼组团包括“旧城-凉风垭哨楼片区、江北新城片区(含火车站)、大佛坝片区”3个片区。
其中,旧城-凉风垭哨楼片区面积约7.9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
凉风垭哨楼片区包括居住区和潼南工业园区(南区),其规划功能是以发展商贸、信息、物流、高新技术、机械制造、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城市新区。
江北新城片区(含火车站)面积约10.6平方公里,人口10.6万人。
江北新城片区内的潼南工业园区(北区)是以发展化工产业、纸业产业的现代工业园区。
火车站站前大道两侧的建设以发展高新技术、服装加工产业为主的带状工业区。
潼南区民政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潼南区民政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6.02•【字号】潼南府办发〔2022〕36号•【施行日期】2022.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潼南区民政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潼南区民政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6月2日重庆市潼南区民政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二〇二二年六月目录第一篇开启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5第一章“十四五”时期全区民政事业发展的总体形势 5第二章“十四五”时期全区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10第二篇全面夯实基本民生保障体系14第一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15第二章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16第三章深入推进儿童福利事业发展19第四章提升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20第五章规范发展福利彩票事业22第三篇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23第一章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23第二章提高城乡社区服务水平25第三章聚合社会组织力量27第四章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29第五章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30第六章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31第四篇打造高质量基本社会服务体系32第一章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33第二章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关爱保护体系35第三章扎实开展婚姻服务工作37第四章健全殡葬公共服务体系38第五章加强区划地名界线管理40第五篇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41第一章织牢织密兜底性养老服务网41第二章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44第三章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多元化发展47第四章提升养老服务支持体系52第五章促进养老服务行业规范有序发展55第六篇保障措施57第一章加强党的领导57第二章加强组织协调58第三章加强要素支撑58第四章加强改革创新59第五章加强风险防范59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重庆潼南工业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重庆潼南工业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2)第三章土地使用控制 (3)第四章“四线”规划控制 (5)第五章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 (6)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控制 (6)第七章绿化景观控制 (7)第八章公用工程管线规划控制 (8)第九章防灾规划 (9)第十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0)第十一章城市设计导则 (11)第十二章奖励与惩罚 (11)第十三章附则 (12)附表一土地利用汇总表 (13)附表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13)附表三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14)附表四配建停车场(库)标准表 (14)附表五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1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拓展深化潼南工业园区建设,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产业园区,合理引导园区的开发与建设,使本规划区内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特制定本规划文本。
第二条适用范围: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
在规划区内从事一切规划管理和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城乡规划工业用地规划导则》、《潼南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潼南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局部修编》(2005年);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评价;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第四条本规划涉及的指标依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法规、规范和规定、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制定。
凡本规划未涉及的指标均应符合国家、重庆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五条规划区位于潼南江北新城东北部,东至规划北区工业大道以西自然山体,西北接火车站片区,西南区部分位于现状万利来化工厂区域,南临涪江。
规划区面积836.86公顷。
第六条规划区性质为:规划区是以一般化工为主的生产建筑用地,辅以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绿化、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等。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潼南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潼南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1.25•【字号】潼南府办发〔2021〕71号•【施行日期】2021.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改革与发展正文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潼南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潼南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第143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1月25日潼南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有序推进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提升居民居住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21〕82号)精神,结合潼南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三条路子”,抓好“三个赋能”,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构建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即:尊重民意、问需于民、共商共建,政府引导、业主主责、多方参与、有机更新、统筹推进、同步提升,建管并重、共管共享、注重长效。
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总体规划(解说词)
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总体规划(解说词)字幕: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总体规划(PPT解说词)字幕、录音、电视片:一、基本概况:1、区位:双江镇位于潼南县城西北部,涪江上游,距潼南县城10公里,距重庆市区184公里,水陆交通方便。
2、地形地貌:双江镇属四川盆地浅丘地区。
地貌主要由馒头状浅丘及冲沟组成,境内沟谷纵横,群丘密布。
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300米,最高处位于镇域西部赵家垭口,海拔390.5米,最低处位于双江河口,海拔241米。
3、山水环境、古镇特点:双江镇依山傍水,景色秀丽。
一江两溪(即涪江、浮溪、猴溪)环绕镇区,卫星坡、金龙山、三星堡、天主堂、文家坝等山体分布于镇区及四周,为双江镇提供了亮丽的景观带。
双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清代民居建筑群、杨闇公故居等名胜古迹;双江是闻名的文化艺术之乡,川戏,佛哥、书法、剪纸等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流传深远。
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字幕、录音、电视片:二、规划要点:1、村镇体系:规划建立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村镇体系。
中心镇为双江镇,中心村包括大埝、智慧、城西三个村,基层村为农村基层单位所在地和居民点。
2、城镇性质:双江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重点镇,以发展旅游休闲及相关服务业为主,具山水园林特色的生态型小城镇。
3、人口和用地规模:双江镇现状镇域人口4.7万人,镇区人口1万人。
规划2020年镇域人口5.1万人;镇区人口2.5万人,用地2.5平方公里。
4、镇区用地布局:用地布局分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五福寺组团、金龙寺组团和银龙寺组团。
组团间由山体、水体、冲沟等相隔,形成典型的组团式布局结构。
拍摄:全镇概貌、205省道、水运交通图片:区域位置图拍摄:镇域及镇区的地形地貌图片:坡度、破向、三维地形分析图拍摄:一江两溪、主要山丘、民居、故居。
图片:镇区现状分析图、图片:村镇体系规划图拍摄:古镇区、五福寺组团、金龙寺组团和银龙寺区域图片:用地布局规划图、功能结构分析图字幕、录音、电视片:二、规划特点与创新:1、古镇与新区协调发展:合理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严格保护古镇,发展新区,促进双江经济的发展。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潼南区征地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潼南区征地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潼南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7.24•【字号】潼南府发〔2019〕10号•【施行日期】2019.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土地资源正文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潼南区征地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潼南区征地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经潼南区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61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2019年7月24日潼南区征地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征地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市政府53号令)、《重庆市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市政府55号令)、《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府发〔2008〕4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府发〔2013〕58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凡征收本区行政区域内集体所有的土地补偿、人员安置,建构(附)着物补偿和住房安置,按本办法执行。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收土地的补偿安置按照国家和我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征地补偿第三条征收土地应依法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构(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第四条土地补偿费不分地类按被征收土地面积计算,一类地区(梓潼街道、桂林街道),标准为每亩17000元;二类地区(古溪镇、玉溪镇、上和镇、塘坝镇、双江镇、柏梓镇、小渡镇、卧佛镇、太安镇、田家镇、崇龛镇),标准为每亩16500元;三类地区(米心镇、宝龙镇、群力镇、龙形镇、花岩镇、新胜镇、别口镇、寿桥镇、五桂镇),标准为每亩16000元。
第五条土地补偿费为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获得的补偿,被征地土地补偿费总额的80%首先统筹用于征地人员安置对象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划拨到区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其余20%支付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安排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生产、生活。
潼南县总体规划2002-2020
潼南县总体规划(2002-2020年)第一条潼南的发展要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扩大内需三大发展机遇;利用好重庆市在西部地区独具的直辖效应、老工业基地改造和三峡开发建设的三大契机;发挥好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旅游优势。
根据近几年迅猛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对今后若干年内潼南大发展的预期,对潼南96总规进行修编,以进一步开拓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市发展步伐,缓解人地矛盾,改善人居环境。
第二条本次规划是对1996年潼南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原规划对当时潼南县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特点作出了较为正确的总结,对县城及周边城镇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原规划确定的限制旧城、开发新区的建设模式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原规划对县城的历史遗迹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
但是原规划编制于重庆直辖之前,缺乏从市域角度对全县经济地位的分析认识,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当前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对原总规作出相应的调整。
第三条本次总规修编的重点:1.根据目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论证城市规模。
2.进一步明确城市性质,突出城市的自身特点。
3.在研究县域城镇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外部交通条件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对城市发展方向作出科学合理地调整。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尊重自然和历史,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
5.重视城市防灾和环境保护规划。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4.《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5.《潼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6.《潼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相关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及资料。
第五条规划期限结合重庆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1.近期:2002年——2005年;2.中期:2006年——2010年;3.远期:2011年——2020年;第六条本规划由《潼南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各种规划图纸及附件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纸具有法律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重庆发展阶段判断 • 经济发展:2010年重庆的发展水平 相当于于北上广05年左右水平。 • 空间拓展:都市圈发展雏形阶段。 人口要素由中心城区绝对集中向都 市区范围拓展,经济要素向一小时 经济圈、沿长江带扩散等主要交通 干线拓展。
07-10年常住人口
07-10年GDP增量
1
.2产业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1.2.1区域内仍处于较低水平
12年重庆市区县产值比较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潼南区 大足区 合川区 GDP(亿元) 南川 永川 江津 荣昌 三产值 璧山 綦江
一产值
二产值
内外资利用少,开发
度低;经济总量小, 增速低。
一产占比大
60公里以外
功能一:主城退二进三淘 功能二:面向区域依托特 功能三:高新产业与先进 汰产业。传统制造业或 殊资源的新型产业 制造业(伴随着区域空间 污染型产业 依托机场布局的航空产业 结构的变换从中心集聚向 网络结构拓展)
区域功能一体化:以区位资 源为主导,在区域发展的不 同阶段承接不同的产业
2
.1从大区关系看发展动力
省级旅游资源:双江历史文化风貌区、马鞍山森 林公园,特征性相对较弱,价值相对较小。
一小时圈各区县生态人文资源比较
1
.1资源条件:优势与制约
1.1.3水资源:资源丰富、局地水源性缺水
潼南区水资源丰富,涪江、琼江贯穿区境,流程达194公里, 涪江年径流总量达145.2亿立方米,琼江年径流总量为8.4亿 立方米。另有大小溪河73条,呈树枝状排列;有中型水库2 座、小一型16座、小二型55座。
.2基于发展动力的城市定位
2.2.1总体定位
全新发展机遇下潼南的区域职能与定位:多元动力并存意味着不同阶段的功能侧重点有所不同。 实现现代产业与现代服务与现代城市共同发展,实现工业发展与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同步推进。
规模化集聚
内涵延展
品质提升
成渝腹心特色经济高地
渝西经济走廊的新兴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和专业性服务中心 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1
.2产业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1.2.2工业:产业结构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三产比例
一产 二产 三产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潼南第二产 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仅占 38.9%,同期渝西南片区已接近 50%。内部结构不合理,初加工 产业比重大,深加工产业链短而 窄,高新技术企业少。产业特色 不鲜明,工业集中度低,缺乏大 企业、大集团支撑。交通设备制 造主导性突出,但在市域范围内 优势不足。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 县工业熟地少,征地难度大,由 于缺少资金,工业园区建设投入 不足,基础建设滞后,导致入驻 企业开工建设进度缓慢,招商引 资工作受到影响。
优质粮食高产示范片 优质油菜高产示范片 标准化蔬菜高产示范片 “农牧结合型”生猪生 态循环养殖片 无公害禽蛋生产示范片 名优水产健康养殖示范 片 优质柠檬高产示范片 蚕桑产业发展示范片 蘑茹产业高产示范片
绿色食品加工物 流园
现代农业科技展 示园
生态旅游观光农 业园
2
1 2
.3产业发展
2.3.2工业
2012潼南各乡镇人口统计
双江组团 2013建成区面积 0.8 现状常住人口 0.75
人口(万人)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梓潼桂林组团 2013建成区面积 15.89 现状常住人口 15.71
常住人口
城镇人口
1
.3城乡空间发展
1.3.2城镇化:人口大量外流,异地城镇化比重高
主导产业
中心城区
梓潼街道 桂林街道 双江镇
塘坝镇 古溪镇 卧佛镇 崇龛镇 田家镇 柏梓镇 小渡镇 上和镇 太安镇 宝龙镇 新胜镇 玉溪镇 花岩镇 米心镇 群力镇 五桂镇 龙形镇 别口镇 寿桥镇
25.71 3.38 3.97 3.57 2.44 2.58 1.73 3.49 2.65 2.05 1.81 0.88 1.50 1.53 0.61 1.30 1.12 0.74 1.88 0.80 0.65 64.4
29.5 21.9
2008
20.14
2007
27.15
2010
33.52
2011
37.76
2012
1
.2产业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1.2.3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比重偏低
营利性服务比重不足:非营利性服务 占到8成,缺乏区域专业化职能。旅游 相关的交通运输、商贸等功能不突出 。
生活服务设施不足:学校、医院数量 少、等级低,与周边区县有一定差距 。
城市郊区特色休闲旅游城市
有地区知名度的生态休闲旅游地 地区级休闲度假与生态旅游目的地 城市 生态体验型旅游胜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渝地区红 色文化宣传基地
成渝中线区域中心城市
川渝合作的枢纽门户 渝西川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商 贸中心 成渝腹心的公共服务高地和旅游集 散中心 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
镇域面积 207.60 118.84 101.55 114.42 95.69 86.10 63.89 126.76 88.24 68.15 60.81 42.28 50.43 54.20 25.32 55.15 48.56 32.80 80.66 40.58 20.97 1583.00
城镇职能 综合型 商贸旅游型 商贸型 商贸型 旅游型 边贸型 工贸型 商贸型 工贸型 旅游型 工贸旅游型 边贸型 工贸型 边贸型 边贸型 农村服务型 农村服务型 边贸型 工贸型 旅游型 边贸型 ——
批准规 模
下属 园区
南区
涉及的镇街 乡
规划面积(平 方公里)
12
级别
主要特点
梓潼
市级
重庆潼南工 业园区
2003年7 月16日
重点辐射安岳、乐至等川渝交界地区城 市 串接成渝两地,加强服务职能,成为区 域中心城市
以潼南工业园为平台对接两江新区和西 永微电园的产业辐射 联动成渝南线产业带节点城市,打造区 域性产业集群
对接成都和重庆两大区域性集散中心, 打造重要节点 整合双江、崇龛等地旅游资源,开发区 域性旅游产品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
王婷、廖心治第三次报告 2016.9.21
认识潼南
1
.1资源条件:优势与制约
1.1.1交通区位
依托成渝环线高速,潼南南部与县城进入主城一 小时经济圈
1
.1资源条件:优势与制约
1.1.2旅游:农家风情与红色文化
特色旅游资源:潼南自古历来是中国的油菜之乡, 琼江沿岸农业发达,更有着被誉为“中国最美花 海”的潼南崇龛3万亩油菜基地。农家风情旅游资 源丰富。
产业发展策略:承接产业转移,立足本土打造产业集群。 依托核心企业打造跨领域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门类的拓展来延伸产业链。以高新技术和装配制造业 为核心向两端延伸,从块状经济到链状经济。形成沿成渝环线高速布置的制造装配产业带。 空间建设要求: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序号
名称
批准时间
20.95 0.75 0.58 0.73 0.37 0.32 0.20 0.54 0.45 0.32 0.22 0.18 0.12 0.33 0.11 0.21 0.19 0.10 0.15 0.12 0.11 27.05
以发展工业、商业、旅游为主 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 以发展商贸为主 以发展商贸为主 以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为主 以发展粮油产业、商贸为主 以发展电子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仓储、为主 以发展商贸为主 以发展工业和商贸为主 以发展旅游业为主 以发展小工业、旅游、贸易为主 以发展对外贸易为主 以发展小工业、贸易为主 以发展对外贸易为主 以发展对外贸易为主 以发展粮油生猪产业为主 以发展粮油产业为主 以发展对外贸易为主 以发展小工业、贸易为主 以发展旅游业为主 以发展对外贸易为主 ——
1
等级
.3城乡空间发展
1.3.3城镇现状
数量 2
名称 常住人口 城镇人口
城镇化率 81.49% 22.23% 14.61% 20.45% 15.16% 12.40% 11.56% 15.47% 16.98% 15.61% 12.15% 20.45% 8.00% 21.57% 18.03% 16.15% 16.96% 13.51% 7.98% 15.00% 16.92% 42.00%
2
.3产业发展
2.3.1农业
根据潼南区域经济布局分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自然地 理形态特征和各乡镇的自然、社会及经济条件的差异,潼 南农业发展整体布局分为“四带、九片、三园”。
四带 九片 三园
涪江、琼江沿岸 优质蔬菜及草食 牲畜产业带
北部中丘粮油、 生猪产业带 南部深丘粮食、 禽类产业带 中部浅丘粮牧产 业带
两座中型水库分布在小渡镇与崇龛镇 北部地区为水源地,生产生活用水靠区内人工拦蓄的水库解
决,外部调水距离远、成本高。水库用水也主要用于农业。
1
.1资源条件:优势与制约
1.1.4南北中资源的差异
• 北部以农业生产为主,资源相对匮乏。中部以农 业旅游和文化遗产资源为主。南部以山水资源为 主。 • 中部以国际化客运交通为主,发展旅游交通的潜 力大(成渝环线与规划城际铁路);北部枢纽型 多元化,货运与客运交通并重(遂渝铁路);南部 交通现状较为落后。主要依靠一条省道
20
10 0
1
4.50 4.00 3.50
.3城乡空间发展
1.3.1城镇化:人口大量外流,异地城镇化比重高
城乡空间架构:小城市带小乡镇。2个城市组团,19个乡镇。城市规 模不大,组团一大一小,乡镇规模偏小。 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29.09万,分两个组团,其中梓潼桂林25.71万 人,双江3.38万人。 小乡镇:19个乡镇,总人口规模最高为3.97万人,最少0.65万人,城 镇规模最大为0.73万人,最少仅为0.11万人,平均场镇规模为0.28万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