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教案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生本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生本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生本教学设计id=243514>生本课堂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

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呢?要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智慧上的挑战,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如《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情景创设】每年的3月,美国的国务院就会发表《国际人权报告》,对世界各国的人权状况指手画脚。

其中,肯定要对咱们中国的人权状况大加指责。

它说:“中国是一个没有人权的国家,因为老百姓没办法参与政治活动,没办法用合法的手段改变政府的决定;而且在中国,司法的执行常常受到政府的干涉,没办法公正地作出裁决。

”事实是这样的吗?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预习课文找出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加以驳斥。

写成书面材料上交。

一、学生前置性学习后教师要了解学生前置性学习情况,对学生前置性学习进行批注,便于学生进行第二次前置性学习。

如《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学生第一次前置性学习教师的批注是:1、肖婷:法制建设反驳“司法的执行常常受到政府的干涉,没办法公正地作出裁决”,差。

2、邓培佳:请用第70页民主建设反驳“老百姓没办法参与政治活动,没办法用合法的手段改变政府的决定”。

3、蒋勋秀:法制建设中依法治国缺少:有法可依即缺少法律框架体系的叙述。

4、曾玲:未切题。

希望弄清楚反驳点,并结合《中国历史》练习册上的知识结构预习课文,最后写成文章。

5、王晓婷:只叙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两个凡是并未涉及该情景言论“民主、法制”,希望弄清楚反驳点,并结合《中国历史》练习册上的知识结构预习课文,最后写成文章。

6、李良琴:对哪些材料反驳“司法的执行常常受到政府的干涉,没办法公正地作出裁决”和哪些材料反驳“老百姓没办法参与政治活动,没办法用合法的手段改变政府的决定”。

高二教案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高二教案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高二教案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高二教案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一、背景介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致力于建设民主法制。

民主法制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从立法、司法、行政、市场监管等方面分析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二、立法的民主性和透明度立法是实现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中国的立法过程注重民主,包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专业立法委员会的参与、社会舆论的参与等。

此外,中国的法律草案多数需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进行三读,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确保了法律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三、司法的公正和独立司法的公正和独立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保证。

中国建立了独立的司法机构,任命和免职权力明确划分,法官在司法活动中独立行使审判权,并受宪法和法律的制约。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司法改革,提高了司法公正性和效率,确保了人民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四、行政的规范和透明行政的规范和透明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中国加强了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实行行政许可和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提高了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透明度。

此外,中国还积极构建行政程序法律体系,规范行政人员的行为,确保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五、市场监管的法治化市场监管的法治化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加强了市场监管的法治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加强了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同时,中国还建立了一系列监管机构,并加强了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监管执法,保护了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公平。

六、总结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通过在立法、司法、行政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不断完善,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任重道远,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公正性、司法公正性、行政规范性和市场监管的法治化,使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胜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二政治必修3:法制建设与社会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3:法制建设与社会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3:法制建设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制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2、懂得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和成就,并掌握我国的主要法律法规。

3、了解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4、掌握公民的基本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二、教学重点:1、了解法制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2、懂得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3、掌握我国的主要法律法规。

三、教学难点:1、了解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掌握公民的基本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律法规。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专题片。

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

4、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和公安机关等法制建设单位。

五、教学内容:一、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法制建设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法制建设可以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发展,增强人民幸福感。

二、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和成就: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一系列基本法律法规,构建起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三、我国的主要法律法规:我国主要法律法规包括宪法、行政法规、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劳动法律等。

其中,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保障公民权利和权益的最高法律。

四、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我国法制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法律规范的滞后,法规执行的不到位,司法公正性的提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养,加大司法改革力度等。

五、公民的基本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公民的基本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法制建设的重要部分。

公民要有正确的法律观念,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

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需要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

教案●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教案●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教案●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材料一:“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材料二:人是政治的动物。

——亚里斯多德材料三:中学生的典型观点:政治是政府的事,不是中学生的事。

辨题:(正)现代人可以离开政治生活(反)现代人不可以离开政治生活学生辨(可以从吃穿住用行角度)老师:不作深入探讨,对学生观点稍作引导即可。

我们不仅不能离开政治生活,而且通过我们的政治生活,形成一个民主与法制相和谐的政治氛围,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题。

崇尚民主与法制,要求当代人有哪些政治生活呢?学生阅读书本,划出要点。

[引案例,深探究]引进案例:洞头县渔民告赢县政府事情经过:(1)1984年洞头县政府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向洞头县小三盘村颁发了浅海滩涂使用权证。

小三盘村拥有463亩滩涂的使用权,长期不变,受法律保护。

倪团等村民与村委会签订承包协议。

(2)2002年3月,洞头县政府决定废止浅海滩涂使用权证,仅给每位养殖户每亩350元的标准赔付,准备建设北岙二期工程。

倪团等村民表示不服。

2003年8月,小三盘村村民联名发出《给县政府的一封信》,要求解决养殖户的损失和村民的生活依靠问题。

在没有得到下面回应的情况下,至2004年4月分别向省、中央有关负责人送交公开信,认为,北岙二期围垦工程不具合法性。

根据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海域管理法》第18条规定,50公顷以上的海域围垦必须报国务院审批。

那么,“北岙后二期围垦工程”面积为284公顷,村民们认为主管部门没有经过国务院审批而私自开工,是违法的。

(3)2004年3月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14个月没有开庭。

遂向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同志一封信——《养殖海涂搞房产,渔民何以生存,十二个月不开庭,法律岂是废纸》。

在其中,部分村民不服县政府的决定,在二期工程工地聚集,曾引起工程的停工与社会秩序的混乱。

(4)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程序有瑕疵,但维持县政府文件精神。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民主法制建设(第1课时)名师教案 华东师大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民主法制建设(第1课时)名师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10课民主法制建设【内容标准】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能够列举《中华人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

⑵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2、过程与方法:尽量以身边的事例,以小见大来分析一些问题,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的历程,充分理解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确保我国在政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⑵宣传和认识学法知法是青少年学生的必须经历,守法护法是青少年学生的应尽之责。

【教学要点】重点: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和历程。

难点:法律建设牵涉到许多法律知识和专门用语,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初中生不易懂。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新课:建国以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尚欠完善,“文革”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初步建立和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新课探究】一、依法治国1、目的:为了促进社会稳定,适应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2、依法治国: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说明中国终于找到已经开始步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康庄大道。

拓展:⑴概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行依法治国,必须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加强法律教育。

高中教案社会主义法治与法制建设

高中教案社会主义法治与法制建设

高中教案社会主义法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建设,其核心是法制建设。

在高中教案中,社会主义法治与法制建设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法治的内涵,更能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本教案以社会主义法治与法制建设为主题,分为三个教学环节: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和思辨讨论。

一、知识讲解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律制度体系。

在知识讲解环节,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理和核心价值观,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法律的权威性和适用性、公平正义的追求等。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法律的敬畏、遵守和维护法律的意识。

二、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培养学生法治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如劳动合同纠纷、环境保护案件等,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引导他们从法律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分析能力。

三、思辨讨论思辨讨论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发展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环节中,可以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言论自由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就不同观点进行争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在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法治与法制建设的内涵,理解法律的现实意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通过以上的教学环节,高中教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法治与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思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教学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够提高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说课稿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说课稿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仁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地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川教版中国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学习主题的一部分,讲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主要讲解了民主的发展和法制的加强两方面的内容,课文表面上把两个内容分开来讲,实际上隐含了民主与法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在将近两年的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已经基本掌握了理解、分析和联系运用知识的技巧。

并且本课主题“民主与法制”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

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掌握该部分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知识上:①识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②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③识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④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⑤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作用;⑵、能力方面:①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②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与发展内在联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的联系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这一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运用分析的方法,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温故知新的同时,学会联系的学习方法。

⑵、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能深刻领会课文知识点所在,也能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方法。

⑶、通过列举现实中发生的实例讲述,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法治社会的概念以及锻炼学生作为社会一员的社会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学习,认识民主与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主与法制观念。

四、说重点与难点1、重点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⑵、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2、难点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五、说教法学法1、我主要以讲述为主,讲解“民主”,“法制”的内涵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列。

第11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导学案

第11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导学案
学法
自主学习、讲述法
导学过程
复备
一、自主学习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1、以来,我国坚持,不断完善制度和制度,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普遍实行县和县以下的制度。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
1、,通过了经修订的;这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我国以基本形成了以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这个体系框架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已做到了有法可依。
等第日期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的权力机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B.政治协商会议C.各级政府机关D.各级监察机关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首先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回答5—6题。
3、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各级司法部门坚持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则。
二、合作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拓展延伸
10.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2)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
(3)写出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修订通过的时间和会议。
(5)假若你的知识产权、人身权等合法权利被侵犯,你讨回这种权利的法律依据是1986年颁布的什么法律文件?
(4)构成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主要法律文件有哪些?
四、当堂检测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是在何时?()
A.新中国成立后B.中共八大后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十二大后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word教案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word教案

第11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

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后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过对社会主义与法制内在联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联系和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学习,认识民主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2、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

2、难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

三、教具准备:制作PPT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以“文化大革命”时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有哪些?(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我国普遍实行了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③人大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

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基常委会不仅行使对同级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权利,还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⑤各级政协成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⑥我国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分别是什么?(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框架包括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法律部门)3、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当中应该坚持什么原则?(各级司法部门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违法者无论是官还是民,也无论职位高低,一律绳之以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教案2-岳麓版1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教案2-岳麓版1

第13课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教学过程]情景引入:1.观看文化大革命的相关资料, 结合所学内容, 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哪些严重破坏?(学生主要回答“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所经历的严重曲折, 涉及“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及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严重危害等方面。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呢?生: (思考、回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由此引入。

讲授新课:“文革”后, 中国进入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时期。

请同学们说说, 你所知道的法律有哪些?一、法制建设的成就小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解题关键:本题要求的时间是改革开放以来, 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

学生可在全面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对教材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多媒体显示法制建设成就要点:1.1982年新宪法的颁布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由此引入民法。

2.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3.《刑法》的颁布与修订同时通过打击黑社会和腐败分子的图片或视频来显示法律的尊严, 打击的力度。

同学们, 法制建设是为民主建设服务的,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为了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那么, 建国以来, 我国在民主建设方面又取得了那些成就?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动脑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是怎样推进的?(学生探讨、分析)多媒体显示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的场景, 然后请同学们来看一下由我拍摄的访问政协委员的录像, 进一步指出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 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还有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

2、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 注意不同时期的称呼各不一样。

3.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运用多媒体、影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 显示政治改革的目标、重点及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材料, 参与教学活动。

[学习延伸]1.探究活动(小记者采访):调查一下你身边的同学, 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是怎样认识的?谈对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认识: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切实反映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保障和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民主法制教育教案(精选6)

民主法制教育教案(精选6)

民主法制教育教案(精选6)一、教育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民主法制知识的学习和对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和守法观念,加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具有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社会人才。

二、教育内容1. 民主法制概论1.参与民主、建设法治社会2.民主原则与法制原则的关系3.建立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 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运用1.树立合法合规意识2.了解家庭和谐法、婚姻法、刑法等法律法规3.分析案例,掌握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3. 司法实践与案例分析1.了解司法机关的职责和作用2.掌握如何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3.分析案例,了解案件的进程和判决结果4. 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1.了解法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式2.创设法治教育情景,加强社会法制观念3.参加法治教育活动,提高法治素养三、教育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讲座等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育评估方法,包括考试和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注重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进行教育引导和纠正,切实推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教育资源本课程教育资源包括教学材料、案例分析材料和法律法规参考材料,同时还包括各类法治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参加,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育实施计划本课程实施时间为一学期,每周授课2个课时,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如下:课程内容 | 授课时间 | 授课形式 ||—————-|——|——|民主法制概论 | 第1周 | 讲授 |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运用 | 第2周 | 案例分析 |司法实践与案例分析 | 第3周 | 讲座 |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 第4周 | 小组讨论 |民主法制概论 | 第5周 | 讲授 |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运用 | 第6周 | 案例分析 |司法实践与案例分析 | 第7周 | 讲座 |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 第8周 | 小组讨论 |民主法制概论 | 第9周 | 讲授 |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运用 | 第10周 | 案例分析 |司法实践与案例分析 | 第11周 | 讲座 |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 第12周 | 小组讨论 |循环复习各教育内容 | 第13周 | 讲授 |期末考试和实践活动报告展示 | 第14周 | 考试 |本课程将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和教育评估结果等方式,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对于已取得实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将加以巩固和拓展,对于未取得预期效果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将加以改进和完善,切实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为学生的法制教育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教学设计-1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教学设计-1

第11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课程标准】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课程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认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艰难历史历程及光明的未来。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课文内容;联系现实学习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情况。

三、知识与能力:知道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和发展现状;知道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立法与执法方面的成就。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难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及民主制度及其作用。

【教学步骤】导入1、复习:新中国成立之初,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是什么机构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什么?何时什么机构颁布的?回答后指出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良好开始。

2、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这充分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新知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阅读课文,思考回答:1、“民主”是什么意思?2、我国是通过什么制度来人民当家作主的?3、这些制度是如何让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的?4、我国的基层民主有怎么的发展?基层民主的发展说明了什么?5、请大胆预测一下,我国民主今后将如何发展或你希望的民主是什么样的民主?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阅读教材,思考回答:1、通过导言,了解依法治国的方略:在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思考讨论:将此四点进行归类:立法与执法。

3、我国的粉碎“四人帮”后,立法取得了哪些成就?4、阅读、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对纠正文革中的冤假错案有何意义?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有何重要影响?6、我国执法原则与情况如何,举例说明?7、我国法制建设还存在什么问题?你认为如何解决?三、讨论: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何关系?小结民主是100近代多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的目标,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在付出了惨痛的历史教训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取得了重大成就…巩固课堂完成学习测评,心得与疑问反思。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教案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教案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制建设的成就、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法制建设的成就、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教学难点】法制建设的成就、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二、讲授新课(一)法制建设的成就多媒体展示 1982年新宪法的颁布师:历史会记住这个瞬间: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3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1982年宪法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

在新中国宪法发展的历史上,1982年宪法的制定,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多媒体展示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第一章基本原则第二章公民(自然人)第三章法人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第五章民事权利第六章民事责任第七章诉讼时效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第九章附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

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共9章,156条。

师:《民法通则》通过的时间、实施的时间、作用分别什么?通过的时间:1986年实施的时间:1987年1月1日作用:使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维护了公民在民事活动中的正当权益。

八下历史13课教案

八下历史13课教案

篇一:历史八年级下第十三课教案第13课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课标内容: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联系历史与现实,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从历史素材中提炼概括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教材提供的历史素材中提炼知识并进行系统整理的方法。

(2)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资料收集和走访、调查活动,让学生体验独立地、多途径地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观念,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2)联系历史,今昔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艰巨性,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的民主建设、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教学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同中学生有关的法律。

导入新课:一、法制建设的成就1、1982年新宪法的颁布2、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3、《刑法》的颁布与修订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1、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3、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小结:复习提问:本课中能体现我国法制建设成就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归纳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知识要点。

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篇二:八下历史13课教案学案导学小组互助课型课时计划- 1 -- 2 -篇三:八下历史13课教学案例《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案例张维一中孙丹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2、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合作交流、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初二历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教案

初二历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教案

初二历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教案
【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识记与理解]
 1、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
 2、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
 3、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
 4、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
 5、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后的作用。

 [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word教案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word教案

第11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

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后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过对社会主义与法制内在联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联系和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学习,认识民主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2、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

2、难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

三、教具准备:制作PPT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以“文化大革命”时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有哪些?(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我国普遍实行了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③人大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

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基常委会不仅行使对同级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权利,还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⑤各级政协成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⑥我国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分别是什么?(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框架包括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法律部门)3、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当中应该坚持什么原则?(各级司法部门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违法者无论是官还是民,也无论职位高低,一律绳之以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民主与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民主与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民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基石。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民主与法治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社会。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达成以下目标:1. 理解民主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掌握民主和法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3. 能够分析和讨论民主与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4. 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学会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民主与法治的概念和内涵a. 民主的基本含义和核心要素b. 法治的基本含义和核心原则2. 民主与法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b. 民主与法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3. 民主与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a. 民主和法治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b. 民主和法治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4.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a. 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b. 拓展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三、教学步骤】一、导入篇:引出教学主题(10分钟)1. 提问:你们对民主和法治有什么了解?它们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2. 资料展示:通过图片、视频或实例引出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知识阐释篇:深入探讨民主与法治的概念和内涵(15分钟)1. 介绍民主的基本含义和核心要素,如人民当家作主、平等参与等。

2. 阐述法治的基本含义和核心原则,如依法治国、公正公平等。

三、理论解读篇:剖析民主与法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0分钟)1. 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和核心价值观。

2. 分析民主与法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如法制保障、人民民主等。

四、案例分析篇:探讨民主与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25分钟)1. 提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民主与法治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障作用。

教案民主与法治的实践

教案民主与法治的实践

教案民主与法治的实践教案:民主与法治的实践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民主与法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了解民主与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3. 掌握通过实际案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

4.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倡导公平正义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相关案例和素材3. 图片和视频资源4. 课堂小组活动所需资料三、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视频和图片资源,带领学生回顾并引起对民主和法治的注意。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你认为民主是什么?法治又是什么?- 民主和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展示:1. 通过多媒体展示民主和法治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分析。

2. 利用实际案例和素材,向学生展示民主与法治的实践意义,让学生从中获取经验和启示。

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一场模拟选举活动。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候选人,并按照民主程序进行竞选和投票。

2. 在模拟选举活动后,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选举过程中遵守的法治原则和民主程序,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

拓展:1.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法律的作用和限制。

2. 配合相关素材和资源,展示一些法治故事和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具体实践和效果。

巩固与评价:1. 利用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检验。

2. 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或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民主与法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实际案例和活动加深了对民主和法治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认识到民主与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五、课后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民主事务,如学生会选举、社团活动等。

2. 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主与法治实践。

3.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公序良俗,积极维护社会法治。

以上是对教案《民主与法治的实践》的简要描述,希望能对你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第11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11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
2000年3月8日,胡长清在南昌被执行死刑。
第三学习主题
课堂小结
第5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
社会主义民主 的发展
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 2.农村、城镇基层民主的进一步扩大
1.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宪法
社会主义法制 的加强
2.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 3.坚持推进依法治国
第5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结 束
1.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A.官民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 C.村务公开 D.民主管理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②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 ③基层民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第三学习主题
陈希同,1930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 县。任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自1991 年7月至1994年11月,在对外交往中接受贵 重礼物22件,总计价值人民币555956.2元。 在任北京市市长期间,于1990年和1992 年指使、纵容王宝森动用财政资金,在北京 市八大处公园和怀柔县雁栖湖畔修建两座豪 华别墅。违规建造别墅及购置设备款共计人 民币3521万元。 陈希同任北京市委书记后,自1993年1 月至1995年2月,经常带情妇与王宝森等人 到两座别墅吃住享乐。其间,耗用服务管理 费人民币240万元,吃喝挥霍公款人民币105 万元。 1998年7月3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一审判处陈希同有期徒刑16年。赃物没收上 缴国库。 2006年,当局让陈希同以“保外就医” 名义出狱。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和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
要内容。

2.分析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学习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学习难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含义。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
一、民主政治的发展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保证_____________当家作主的权利.
2、政治协商制度:__________成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__________、居委会.
二、法制的加强
1、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法律体系框架:以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包括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

3、执法原则:________________、违法必究、________________、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1、我国基层民主是怎样发展的?
2、我国是怎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质疑探究】
探究问题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当堂检测】
1.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哪部法规,标志着我国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A.《村民委员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
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经济法
3、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表现,较完整的叙述是
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
③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④实行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以下人物中因贪污受贿而受到法律严惩的是
①江青②张春桥③陈希同④成克杰⑤胡长清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⑤
5、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
A.各级人民政协
B.各级人民政府
C.党代表会议
D.人民群众参政议政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