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7月 Vol. 25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3
────────── 收稿日期:2003-03-04
作者简介:张二庆(1972-),男,河北灵寿人,河北师范大学教科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58 -
关于我国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张二庆,耿文侠
(河北师范大学 教科所,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摘 要:智力和德性是人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中,德性对人的成长起着更为核心和基础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道德教育的重视。
面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突出的是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方法、内容以及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剖析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关键词:道德教育;实效性;德育目标;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3)04-0058-03
道德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优秀文化积淀的一个重要领域。
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把道德教育放在各育之首,足见其重要程度。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德育因其实效性低而受到大量的批评和指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对学校德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适当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德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本文只对德育实效性低的部分原因进行剖析。
一、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忽视个体的内心需要 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过分强调政治斗争、意识形态的教育,我国学校的德育几乎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种倾向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完全成了“政治动物”,学校德育也变成了纯粹的政治教育。
学校德育基本上以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远大、崇高的政治目标代替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其他目标,似乎要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道德圣人。
从这个角度看,德育目标只强调了德育中高层次的目标,忽视了基础层次上的目标。
另外,由于人们对道德教育的功能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传统的德育只把受教育者当作各种道德规范被动的受体,很少去正视其内心需要,这使得传统的德育目标过于强调其社会功能,而不顾或忽视道德教育的个体功能,结果使之成为一种“外向型”的道德教育。
吴康宁教授曾对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小学道德课程标准进行过一次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大陆的课程标准在个体与外部的关系中,“社会”的要求占“全场”,“自然”的要求完全“缺场”;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当中,强调“政治社会化职能”,而“人格完善职能”退居其次;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当中,突现着“群体精神”,而几乎没有“个体意识”;在个体与个体关系当中,充溢着“对人施舍倾向”,
缺乏“平等共处取向”。
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很重要,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基础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不能以理想目标取代基础层次上的目标,否则,将导致道德理想主义和泛道德主义,使学生难于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人的道德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道德需要并想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一定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更高需要的内部动力,否则,将会使对更高需要的追求枯萎。
所以,缺乏情感体验的道德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对多数人来说最终将成为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另外,社会的规范与个人的需要是对立统一的。
社会规范对个体的需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而社会规范的遵守必须尊重个体合理的需要。
人的各种需要是在有效的道德教育的促进下伴随着个体的身心发展不断实现和丰富的。
当个体愿意把自己的需要转移到有利于社会的目标发展上,
而社会又为了个体的发展制定出富有人性色彩的目标时,社会目标与个体需要就达到了对立中的统一,各层次的德育目标才能顺利的实现。
这是我国传统的德育目标中所不足或缺乏的,也是导致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
二、德育内容空泛、滞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时代的影响,我国的道德教育一度远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生活的根基,脱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
例如,我们曾一味地要求学生“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狠抓私字一闪念”等。
课堂内容也多以枯燥、乏味、抽象的道德观念、原则、规范等为主,似乎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道德专家”,而忽略作为一般的社会公民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我们的学生往往是一方面大道理讲起来头头是道,另一方面却不懂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
近年来,虽然
张二庆,耿文侠:关于我国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 59 -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化和教育改革的开展,逐步提出了较适合于学生的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德育内容,使道德教育的内容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但是,以前那种道德内容极端政治化、理想化的倾向仍然对我国现行的道德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值观念由单一化逐步走向多元化,这些变化迫切需要在道德教育领域得到反映,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的首要地位在实际操作中不但得不到体现,而且常常被智育挤得奄奄一息,使新的道德内容不能及时体现于学校道德教育中,使道德教育的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些情况是造成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渊源上讲,道德源于人们物质生活中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所以,现实生活才是学生道德教育的真正的鲜活的土壤,不存在从生活整体中抽取出来的德育。
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逾越,原属于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的道德内容被抽取出来,概括、抽象成为道德知识、规范或准则,通过相对封闭的德育课让学生去理解或死记硬背这些道德理论、规范或准则,致使道德内容远离了学生的切身生活,学生难以体会相应的道德情感。
失去生活根基的道德教育肯定是空洞的、乏味的,也是学生不喜欢的。
其次,我们所谓的“德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
由于种种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取代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不稳定性,常常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更重要的是,那些思想、政治内容又往往偏于深奥、抽象,使尚不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中小学生无法理解其实质。
为了应付考试,只有死记硬背。
这往往导致学生言行不一致,形成双重人格,进而表现为德育实效性低。
三、德育方法单一教条,注重课堂灌输,忽视学生的内心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课主要通过课堂灌输来进行,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是注重学生对道德原则、内容、规范以及一些政治概念的死记硬背,然后通过考试来强化。
有的教师甚至把德育课上成语文课,专门解释课本中的词语。
这种德育方法只能使学生飘浮于真正的道德教育之上,无法使学生理解德育内容的根本。
现在流行的“四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学校德育方法的真实面目,即上课“划书”,考前“背书”,考试“抄书”,考后“扔书”。
有的教师对待所谓“品德不好”的学生常常是讽刺、挖苦,甚至体罚。
这种高压政策只能使学生口服心不服。
思想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个体吸收、消化,再进行实践,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和道德意识,最后表现在各种行为之中。
仅靠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理论和规范,不顾学生的内心需要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尤其是在我国年轻一代追求个性化的背景下,采取强硬灌输的方法更是不合时代潮流的。
道德灌输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道德是可教的。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以及道德内容都是权威性的,不容学生去质疑,去独立思考,只能无条件地接受这些内容,致使道德教育领域出现了“客体主体化”的现象,学生成了道德的奴隶,泯灭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其次,这种单向强硬灌输的方法完全把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混为一谈。
其实,道德学习有其特殊的机制。
道德是人们为了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出于被迫又是自愿的形成的一些规则。
这些规则凝结着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是大多数人的内在需要,是人们的一种价值追求,而非外铄的。
而科学知识仅是一些客观的事实。
而且,道德融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当中,而科学知识是存在于客观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
另外,道德学习解决的是信与不信的问题,而科学学习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问题。
所以,道德学习必须要有道德主体情感上的认同和接纳,是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的。
只有外在的灌输,没有学生情感上的认同和接纳,道德是不会内化为学生的品德的。
由此可见,道德的可教性必须以学生情感上的认同和接纳为基础。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常常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科学知识教育,把道德观念像传授科学知识那样传授给学生,以主客体对立两分的方式进行,主客体之间不能产生相统一的情感体验;同时,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在课堂上讲述而不是将它融于相应的社会真实情景或虚拟情景中,学生很难在情感上接受或认同道德内容,所以,学生也就不喜欢德育课,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有人也许会说,学生现在的活动不是很多吗?问题的本质在于许多活动经常是在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是做给别人看的,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次,道德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当中,无时不在,无地不存,每一堂课或每一次活动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
可是,由于受到技术社会的科层制的影响,人为地把教育工作分为德育工作和非德育工作,这样就削弱了“非德育工作”中的道德教育,即间接的道德教育。
这也为从事“非德育工作”的教师不注重或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借口。
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也是造成德育方法单一从而导致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评价方法单一,标准陈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对学生道德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考试,尤其是闭卷考试,用“一”来对学生的“多”,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方法单一。
受这种评价方法的影响,学生为了得到高分,为了考试升学,常常不愿意或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得不按照教师的讲解或课本内容来回答
第2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
- 60 -
问题。
这样,考试成绩就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内心的道德认识或情感体验。
所以,仅仅通过政治课考试来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人的价值构建的过程,也就是人对道德生活的不断感受、不断积累,进而重新构建,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
这种感受主要发生在个体与外界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包括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社会的交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其结果的表现形式包括外显的行为(这种行为必须是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和内隐的思想变化。
但是,现代教育由于受科学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受操作主义的影响,主要观察和测量受教育者的外显行为,并以之作为评价学生道德发展状况和道德教育实效的依据,试图使道德教育评价技术化、标准化,往往忽视学生内在的真实的思想变化,结果导致道德教育评价的片面性。
当然,学生内心的思想变化最终必然会反映在其行为上,但只有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或束缚的情况下,自然流露出来的行为才能真正反映学生内在的思想变化。
而现实的评价标准,尤其是标准化的考试往往会约束学生使之不愿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不得不屈从于既定的标准,从而导致学生言行不一致,出现道德“滑坡”以及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的现象。
另外,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注重总体性评价,忽视或不注重对学生个体的评价。
每一个人对外界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速度或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
实践证明,如果方法得当,许多品德发展相对滞后的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培育下品德发展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但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学生相比可能要差一点。
对这些学生,应该强调其纵向发展,使其具有成就感,从而增强其发展的内驱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只强调总体性评价而忽视或抹杀学生的个体发展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同时也不利于学校总体道德状况的发展。
另一方面,仍然以过去的标准来衡量新出现的问题也是道德教育评价中常出现的现象。
例如,有的中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有偿地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补习功课。
如果我们以过去的标准或观念来衡量,这种行为肯定会受到指责。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行为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还反映了学生的经济意识。
道德规范在必要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一定的变通理解。
过去,听话的是好学生,而现在,有创造性的、有主见的才是好学生。
无论什么时候,道德都是为人服务的,人要成为道德的主人。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基本道德目的存在。
在社会不断变动的过程中,人们会感觉到仍然有比较稳定的、相对不变的、被历史所证明了的道德内容值得去千古追求,要求大家共同遵守,例如,诚实、守信、负责、自律、奉献、同情、尊重等。
但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仍然以过去的道德规范来评价新出现的一些问题,肯定还要出现道德“滑坡”现象。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道德创新来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澜.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J].教育研究,2001,(9). [2] 刘剂良.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2001,(2).
[3] 朱永新,任苏民.中国道德教育:发展趋势与体系创新[J].教育研究,2000,(12). [4]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7] 吴康宁.中国大陆小学“品德”教学大纲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3).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Lacking Actual Effect
ZHANG Er-qing, GENG Wen-xia
(Education Science Institut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Hebei Shijiazhuang, 050091)
Abstract: Intelligence and moral character are two chief aspects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moral character plays more central or fundamental roles. Just for thi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been emphasizing moral education without agreement since 1980s.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high speed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ur country’s school moral education meets with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nd the outstanding problem is its actual effect.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sect the reasons of lacking actual effect by analyzing the aims, methods, contents and evaluating standards.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actual effect; moral education target; moral education method
责任编辑、校对:高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