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强心苷对各种CHF的疗效

合集下载

临床药理学理论指导:强心甙的药理作用

临床药理学理论指导:强心甙的药理作用

正性肌力作用表现为心肌收缩最高张力和最大缩短速率的提高,使心肌收缩有力而敏捷。

这样,在前后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心每搏作功增加,搏出量增加。

从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与容积的关系看,也能证实这一作用,衰竭心的压力容积环明显右移上移,说明其收缩末和舒张末容积都增大,等容收缩时压力发展较慢,搏出量减少。

给予强心甙后则见压力积环左移下移,舒张期压力与容积都下降,搏出量增加。

强心甙对正常人和CHF患者心都有正性肌力作用,但它只增加患者心的搏出量而不增加正常心的搏出量。

因为强心甙对正常人还有收缩血管提高外周阻力的作用,由此限制了心搏出量的增加。

然而在CHF患者中,通过反射作用,强心甙已降低了交感神经活性,因而这一收缩血管作用难以发挥,使搏出量得以增加。

强心甙对心肌氧耗量的影响也随心功能状态而异。

对正常心因加强收缩性而增加氧耗量,对CHF患者,因心脏原已肥厚,室壁张力也已提高,需有较多氧耗以维持较高的室壁张力。

强心甙的正性肌力作用能使心体积缩小,室壁张力下降,乃使这部分氧耗降低,降低部分常超过收缩性增加所致的氧耗增加部分,因此总的氧耗有所降低。

2.负性频率作用(negativechronotropic action)即减慢窦性频率,对CHF而窦律较快者尤为明显。

这一作用由强心甙增强迷走神经传出冲动所引起,也有交感神经活性反射性降低的因素参与。

这主要是增敏窦弓压力感受器的结果。

因CHF时感受器细胞Na+-K+ -ATP 酶活性增高,使胞内多K+,呈超极化,细胞敏感性降低,窦弓反射失灵,乃使交感神经及RAAS 功能提高。

强心甙直接抑制感受器Na+-K+ -ATP酶,敏化感受器,恢复窦弓反射。

得以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并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减慢窦性频率对CHF患者是有利的,它使心有较好休息、获得较多的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又使静脉回心血量更充分而能搏出更多血液。

但减慢窦性频率并非强心甙取得疗效的必要条件,临床上常在心率减慢之前或心率并不减慢的情况下,见到强心甙的治疗效果,如水肿减轻及呼吸急促的缓解等。

药理学——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药理学——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药理作用]
4、利尿作用 肾血流↑ 肾小管Na+-K+-ATP酶↓
digoxin
[临床应用]
1、CHF,尤其合并房颤者 无效: 严重二尖瓣狭窄 缩窄性心包炎
digoxin
[临床应用]
digoxin
2、房颤 防止室率过快 复律用奎尼丁、胺碘酮
3、房扑 缩短心房ERP,转房扑为房颤
[毒性反应及防治]
3、中毒防治
digoxin
(1)注意中毒诱因
低钾,高钙,肾功↓,缺氧,
药物(奎尼丁、胺碘酮、四环素)
(2)警惕中毒先兆 室早、色视
(3)治疗心律失常
快速型:补钾、苯妥英钠、利多卡因
缓慢型:阿托品
解毒特效药:地高辛抗体
digoxin
[用法]
以往全效量法(洋地黄化) 目前维持量法 降低中毒发生率
地高辛0.25mg/d t1/2=1.5d 4-5个t1/2(6-7d)达稳态浓度 剂量个体化
PhRMA 2008 Discoverers Award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 (PhRMA,美国药物研究及制造协会)
Dr. Eliot Ohlstein, Senior Vice President and head of the Cardiovascular and Urogenital Diseases 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Drug Discovery at GlaxoSmithKline;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人一生中心脏的泵血次数: 大约25亿2千2百8拾8万次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由于心肌收缩和/或舒 张功能障碍,使心泵功能降低,导致心输出量 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

临床助理医师《药理学》精讲之强心苷类

临床助理医师《药理学》精讲之强心苷类

临床助理医师《药理学》精讲之强心苷类2016临床助理医师《药理学》精讲之强心苷类考试要想考到满意的分数是需要平时的努力积累,现在店铺为大家分享2016临床助理医师《药理学》精讲之强心苷类的复习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药理作用】一、对心脏的作用1、增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强心苷对心肌有直接加强收缩力,这是强心苷治疗心衰的药理基础,其增加心肌收缩力有三个显著特点:(1)缩短收缩期。

(2)降低衰竭心肌的耗氧量。

(3)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强心苷对正常心脏的心输出量没有影响。

强心苷使CHF心输出量增加。

正性肌力作用机制:目前认为,强心苷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苷受体(Na+-K+-ATP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结果使胞内钙离子增多,肌力增加。

2、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治疗量强心苷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了对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刺激,提高了迷走神经兴奋性,使交感活性降低,呈现心率减慢和舒张完全,所以,回心血量增加,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冠脉循环及心悸症状。

3、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不同剂量对不同心肌组织作用不一。

大剂量时有直接抑制作用(负性传导);治疗量兴奋迷走神经,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增加有效不应期。

4、对ECG的影响治疗量强心苷最早引起T波变化,波形压低,甚至倒置。

S-T段压低呈鱼钩状,随后P-R间期延长,房室传导减慢。

Q-T间期缩短,反映普肯耶纤维和心室肌APD和ERP缩短。

P-P间期延长则是窦性频率减慢的反映。

中毒量则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二、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中毒可兴奋CTZ,引起呕吐;降低CHF患者血浆肾素活性。

三、利尿作用对CHF 患者产生明显利尿作用,主要心功能改善后增加了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也可抑制肾小管Na+-K+-ATP酶,减少Na+的重吸收的结果。

四、对血管的作用强心苷能直接收缩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增加。

而CHF患者则表现为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增加,动脉压不变或略升。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CHF和某些心律失常1、CHF:各种原因如心肌缺血、瓣膜病、高血压、先心病、心肌炎、甲亢及严重贫血引起的`CHF都可用强心苷。

《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Treatment of 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第十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一、慢性心功能不全概述 二、强心苷 三、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四、作用于受体药物 五、减负荷药
一、慢性心功能不全概述
(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各种病因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又 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种超负荷心脏病, 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下降, 在适当静脉回流下,心排出量绝对/相对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组织所需、最终致动脉系统供血 不足,静脉系统(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一种 病理状态,称为CHF。
1、心力衰竭分类
(1).按其发生的急缓:分急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以后者居多。 (2).按其发生的部位:分左心衰竭、右 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3).按其性质:分收缩性心力衰竭、舒 张性心力衰竭。
– P-P间期延长,说明心率减慢.
PR J T
QS
对心电图的影响
RR
P P
TT
PP
QQ SS
强心苷对心电图的影响
P TP
P
P
P
P
QRS
二.对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的作用
① 对神经系统作用
– 治疗量:直接/反射性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长期应用降低循环NA,抑制交感活性,改善预后
– 中毒量:增强交感活性(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有助 于心律失常发生。
常用药物有:
洋地黄毒苷 (Digitoxin) • 地高辛 (Digoxin) • 西地兰 (Deolanoside)(毛花苷C,毛花苷丙)
• 毒毛花苷K (Strophanthin K)。

治疗CHF的中药活性成份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治疗CHF的中药活性成份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治疗CHF的中药活性成份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心力衰竭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日益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高度重视。

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近年来在中草药中筛选出一大批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有显著治疗效果的植物活性成分。

与传统西药相比,不少植物活性成分不仅疗效好,而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具有极大的新药开发价值。

现对最新研究的治疗CHF的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做一个综述。

关键词:活性成分;心力衰竭;药理作用;综述。

1.中药活性成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机制的研究进展。

1.1改善心功能1.1.1强心作用中药活性成分能同时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善,而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作用机制既不通过β受体,又不依赖儿茶酚胺的释放,而是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目前有以下几种认识: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活性;增加心肌细胞膜上β受体数目;增强钙调素心肌收缩蛋白对钙的敏感性。

1.1.2减轻心脏负荷中药活性成分通过扩张外周阻力血管,增加钠排出,产生利尿作用,从而降低前后负荷和肺循环血容量及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

扩张血管的作用和组胺的释放及α、β受体无关,而可能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产生,继而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导致血管扩张。

此外,体内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水平升高是心衰时水钠贮留的机制之一。

AVP的V1和V2受体分别介导血流动力学的调节与抗利尿作用。

中药活性成分可明显改善AVP系统和AVP依赖性水通道水孔蛋白-2基因的异常表达,而产生利尿作用,这也是中药治疗心衰的重要机制[1]。

1.2对神经体液系统的影响[2]。

心力衰竭时,机体对心脏的调控发生变化,主要是神经体液系统的激活,在心脏功能受损或超负荷时,可使心血管系统进入代偿阶段,经过一定代偿期后,这种激活可使病情恶化,进入失代偿阶段。

强心苷对兔心的毒性作用和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强心苷对兔心的毒性作用和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记录正常心电图
迅速静脉注射去乙酰毛花苷 5ml/kg 出现室早时,缓慢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1ml/kg 缓慢静脉注射5%氯化钾 1ml/kg
注意事项
保护耳缘静脉 电极要插在皮下 强心苷给药要快,立即达到中毒量 利多卡因要提前准备好,宜缓慢静注 强心苷半衰期长,而利多卡因半衰期短, 所以观察到心律失常有好转后,要立即进 行后面的实验
强心苷对传导组织和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房室结: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减少房室结 Ca2+内流而减慢房室结传导 浦肯野纤维:直接抑制Na+-K+-ATP酶,使 细胞失钾,最大舒张电位减小,而接近阈 电位,使自律性提高,K+外流而使ERP缩 短,故强心苷中毒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 室颤
强心苷对传导组织和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强心苷对兔心的毒性作用和利多 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目的和原理】
观察过量去乙酰毛花苷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观察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观察高血钾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利多卡因(lidocaine)轻度阻滞钠通道, 是目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之一。
强心苷具有强心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 性心功能不全(CHF)的治疗。中毒量可导 致快速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 心动过缓。
强心苷对心电图的影响
中毒量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率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二联律
三联律
室性心动过速


【器材与药品】
微机 针形电极3根 兔绑绳1副 5ml注射器1副 2ml注射器2副 针头 20% 乌拉坦 0.02% 去乙酰毛花苷 0.25% 利多卡因 5% 氯化钾

CHF的药物治疗2013

CHF的药物治疗2013

心肌肥厚
后负荷↑
CO↓
代 偿
心肌纤维↑ (心肌细胞不增加)
长期
心肌顺应性↓ 舒张功能↓
LVEDP↑
肺淤血
心肌收缩力↑
心肌改建与心室重构
维持正常CO
失代偿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 其他体液因子改变
Vasoconstrictive---NE、AngII、AVP、ET、ADH
ARB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
§世界著名的Val-HeFT试验(the valsartan heart
failure trial)结果已揭晓并公布于世
§ARB可使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危险性下 降13.3%。再住院率下降了27%。
◎ALD导致的低钾、低镁→心肌细胞电活
RAS 抑◎动制抑不制药稳组-定-织-→-对醛室C固A性的心酮摄律受取失体→常拮循和抗环猝中药死C。A↑→ 醛固酮对◎诱增心发强脏心N的A肌缩作细血用胞管坏作死用和及极致微心小律的失疤常痕作形用成,
第三讲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秦大莲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一、心衰定义
任何原因引起心脏结构或功能的一种异常, 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动脉系统灌注不足及 静脉系统淤血的一组心脏循环症候群。
二、心力衰竭的类型
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SHF)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 DHF) 混合型
心衰导致左右心房压力过高和心房容量增加 →ANP分泌增加,通过以下途径代偿: §利钠及利尿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抑制ADH的合成、释放及作用 §对抗缩血管物质(NA、AngⅡ、K+)所致缩血管反应

80强心甙

80强心甙

强心甙强心甙(cardiac glycosides)是一类有强心作用的甙类化合物,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肌。

临床上用于治疗CHF及某些心律失常。

药理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即加强心肌收缩性,这一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的,对心房和心室,对正常心和已衰心都有效。

2.负性频率作用即减慢窦性频率,对CHF而窦律较快者尤为明显。

这一作用由强心甙增强迷走神经传出冲动所引起,也有交感神经活性反射性降低的因素参与。

3.对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它有直接对心肌细胞和间接通过迷走神经等作用之分,还随剂量高低、不同心组织及病变情况而有不同。

4.对心电图的影响治疗量强心甙最早引起T波变化,其幅度减小,波形压低甚至倒置,S-T段降低呈鱼钩状,随后还见P-R间期延长,反映房室传导减慢,Q-T间期缩短,反映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ERP和APD缩短。

P-P间期延长则是窦性频率减慢的反映。

中毒量强心甙会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5.对其他系统的作用①对血管:强心甙能使动脉压升高,外周阻力上升,此作用与交感神经、肾上腺及输出量的变化无关,说明是直接收缩血管平滑肌所致。

②对肾:CHF患者用强心甙后利尿明显,是正性肌力作用使肾血流增加所继发的。

对正常人或非心性水肿患者也有轻度利尿作用,是抑制肾小管细胞Na+ -K+ -ATP酶,减少肾小管对Na+的再呼吸的结果。

③对神经系统:中毒量可兴奋延脑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

严重中毒时还引起中枢神经兴奋症状,如行为失常、精神失常、谵安甚至惊厥。

中毒量强心甙还明显增强交感神经的活性,有中枢和外周两方面影响。

这也参与了中毒量所致的心律失常的发病过程。

正性肌力作用机制三方面因素决定着心肌收缩过程,它们是收缩蛋白及其调节蛋白;物质化谢与能量供应;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Ca2+。

已证明强心甙对前二方面并无直接影响,却能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2+量,并认为这是强心甙正性肌力作用的基本机制。

强心甙与细胞膜上Na+-K+-ATP酶相结合并抑制之,使细胞内Na+、Ca2+大量增加,也使细胞内K+量明显减少,后者导致心细胞自律性增高,传导减慢。

《药理学与药物学治疗基础(中职药剂)》第14章:抗心功能不全药

《药理学与药物学治疗基础(中职药剂)》第14章:抗心功能不全药

②抑制肾小管Na+、K+-ATP酶,抑制肾小管 抑制肾小管 、 酶 的重吸收, 利尿。 对Na+的重吸收,排Na+利尿。 的重吸收 利尿 2. RAAS:降低血浆肾素活性,抑制RAAS形成 RAAS:降低血浆肾素活性,抑制RAAS RAAS形成 而保护心脏。 而保护心脏。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 慢性心功能不全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 慢性心功能不全( 充血性心力衰竭, ) 2. 某些心律失常: 某些心律失常: (1)心房颤动 :350-600次/分,不规则。 ) 次 分 不规则。
第二十四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 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 CHF) CHF)是多种病因所致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是一 种超负荷心肌病。表现为呼吸急促, 种超负荷心肌病。表现为呼吸急促,疲 外周水肿或肺水肿等。 乏,外周水肿或肺水肿等。
(2)心房扑动:250-300次/分,规则 )心房扑动: 次分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是早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是早 期中毒表现。 期中毒表现。 反应: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CNS反应:头痛、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反应 头痛、 失眠、乏力、 失眠、乏力、眩晕
):是 中毒 (3)心脏毒性(各型心律失常):是CG中毒 )心脏毒性(各型心律失常): 最严重的反应。 最严重的反应。 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 ①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②房室传导阻 窦性心动过缓等。 滞;③窦性心动过缓等。 2.中毒防治 中毒防治 (1)一旦中毒立即停用强心苷及排钾利尿药; 一旦中毒立即停用强心苷及排钾利尿药; 快速型心律失常, 除补钾外, ( 2 ) 快速型心律失常 , 除补钾外 , 并可选用苯 妥英钠、利多卡因治疗; 妥英钠、利多卡因治疗; (3) 缓慢型心律失常, 可选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 缓慢型心律失常 , 腺素治疗。 腺素治疗。 (4)极严重者地高辛抗体 极严重者地高辛抗体Fab片段 ,能结合并中 片段i.v, 极严重者地高辛抗体 片段 和地高辛。 和地高辛。

治疗CHF药物-讲

治疗CHF药物-讲
+++
? + 无
原形 半衰 尿排 期(H)
+
6.7
32% 天
++ 36
60%
+++ 23
>95%
++++ 19
近 100%
6
【药理作用】
1.对心脏的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 使收缩力↑,收缩敏捷,收缩期缩短而舒期延长 不增加甚至降低氧气的消耗
增加CHF者心排量 不增加正常人心排量
(2)对心衰者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
可编辑ppt
14
四、受体阻断剂
美托洛尔(metoprolol),
卡维地洛(carvedilol)。
机制:
1. 阻断儿茶酚胺对心肌的作用,改善心肌重构,恢 复受体与兴奋性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能力,减轻 RAAS对心血管的作用。
2. 抗心率失常和心肌缺血作用
3. 对心脏功能 早期:恶化;长期:改善
应用于扩张性心肌病及缺血性CHF。
(5)心电图
ECG的ST段低平甚至倒置,呈鱼钩状——判断是 否应用强心苷的依据
P-R间期延长——A-V传导减慢
Q-T间期缩短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REP 及APD缩 短
P-P间期延长——窦性频率减慢
可编辑ppt
8
2.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治疗量
抑制交感N活性 直接 增加迷走N活性 综合结果 改善神经内分泌 抑制RAAS系统、促进ANP分泌
机械阻塞者无效 严重二尖瓣狭窄、缩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包炎
扩心、心肌肥厚、舒张性心衰者首选β-blocker、 ACEI
2.心房纤颤:首选。
3.心房扑动:

药理21CHF

药理21CHF

(3)负性传导(negative conduction): 3 负性传导( conduction): 房室结: 房室结: 迷走神经兴奋→钙离子内流↓→传导↓ 迷走神经兴奋→钙离子内流↓→传导↓; ↓→传导 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 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 大剂量:直接减慢房室结、 大剂量:直接减慢房室结、浦氏纤维传导 心电图: 下降,鱼钩状; 波低平, (4)心电图:S-T下降,鱼钩状;T波低平, 间期缩短而P 间期延长。 Q-T间期缩短而P-R间期延长。
第4篇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Chapter 21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Drugs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要求:掌握强心苷的作用 临床应用、 强心苷的作用、 要求:掌握强心苷的作用、临床应用、毒性 反应及防治。 反应及防治。 掌握ACEI在治疗CHF中的作用和应用 掌握ACEI在治疗CHF中的作用和应用 ACEI在治疗CHF 了解其他正性肌力药物: 受体激动药、 了解其他正性肌力药物:ß 受体激动药、磷 酸二酯酶抑制药、利尿药、扩血管药、 酸二酯酶抑制药、利尿药、扩血管药、ß 受 体阻断药在治疗CHF中的应用。 CHF中的应用 体阻断药在治疗CHF中的应用。
作用机制:尚无定论。 作用机制:尚无定论。 心肌细胞膜Na ATP酶 心肌细胞膜Na+-K+-ATP酶:强心苷受体 抑制心肌细胞膜Na ATP酶 抑制Na 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抑制Na+细胞内Na →抑制 抑制Na K+交换 →细胞内Na+↑ →抑制Na+-Ca2+交 抑制细胞内钙离子排出→ 换→抑制细胞内钙离子排出→ 细胞内 ↑→正性肌力 正性肌力。 Ca2+↑→正性肌力。 中毒机制:抑制心肌细胞膜Na ATP酶 中毒机制: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

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强心苷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又称强心甙或强心配糖体,那你知道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慢性心功能不全强心苷由于增强心肌收缩性,使心排出量增加,从而改善动脉系统供血状况;由于心排空完全,舒张期延长,使回心血量增多,静脉压下降,从而解除静脉系统淤血症状。

慢性心功能不全对强心苷的反应取决于心肌的功能状况及心力衰竭的病因,在疗效上差距很大。

(1)强心苷对伴有心房扑动、颤动的心功能不全疗效最好。

(2)对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负担过重(如高血压)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疗效良好。

(3)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及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心力衰竭疗效较差,因为这些疾病主要由于心肌收缩所需能量的产生或贮存发生障碍,强心苷对此很难奏效。

(4)对肺源性心脏病、活动性心肌炎以及严重心肌损害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疗效也较差,因为这些情况下,心肌伴有严重缺氧,能量产生有障碍。

(5)对机械性阻塞如缩窄性心包炎、重度二尖瓣狭窄等引起的心力衰竭,强心苷疗效很差或无效,因为这些情况主要矛盾是心室舒张受到限制,心收缩力虽可增加,但心排出量仍少,不能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应进行手术治疗。

(6)对急性心力衰竭或伴有肺水肿的患者,宜选用作用迅速的毒毛花苷K或毛花苷C静脉注射。

待病情稳定后改用口服地高辛维持。

心律失常强心苷抑制房室传导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心房纤颤即心房肌发生细弱而不规则纤维颤动,每分钟频率达400~600次,其主要危害在手发生心房过多的冲动经传导系统到达心室,引起心室频率过快,降低心室排血功能。

强心苷可减慢房室传导,阻止过多的冲动由心房传到心室,使心室频率减慢。

改善心室泵血功能,但对多数患者并不能消除房颤。

(2)心房扑动系快速而规则的心房异位节律,每分钟250~300次,频率虽较心房颤动少,但心房过快的冲动易传到心室,引起心室率过快。

治疗CHF药物

治疗CHF药物
【治疗 CHF 的作用机制】 1. 抑制交感 N 张力,阻断过量的儿茶酚胺 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2. 上调心肌β -R,改善β -R 对儿茶酚 胺的敏感性; 3. 抑制 RAAS,↓心脏的前、后负荷; 4. 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室舒张
功能 → 改善 CHF 血流动力学。
拉贝洛尔(labetalol)、比索洛尔(bisoprolol)
② 25%
③ 5% ④ 0%


③ 6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② > 95%
36
西地兰

③ ? ④ 无
③ ? ④ 无
23
毒K

19 ① 近 100%
[药理作用]
(一) 对心脏的作用 ※
1、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
(positive inotropic effect)
2、减慢心率
(负性频率)
(negative chronotropic action)

缓慢型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以下,
停药指征之一。
中 毒 防 治: ☆ 预 防: 1、应明确中毒症状和停药指征(心电图监测) 2、血药浓度监测: 地高辛>3ng/ml,洋地黄毒甙>45ng/ml →停药
3、去除中毒诱因,注意合并用药的影响。
低血K、老年人、心肌缺氧等 奎尼丁:90%患者血药浓度提高一倍→合用时减少地高辛
6. β –R阻断药是否可用于治疗CHF?常用药物有哪些?
长;奏效→ 3 M。
3.治疗剂量个体化:
应用初期可出现(第3-5周内)心功能恶化,
须小量给药,逐渐增量到最大耐受剂量(数
月内)。 不能突停。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

注意 强心甙负性频率作用是间接性作用 是其正性肌力作用旳成果,只在病人本来心 率较快旳状况下才较明显,更不是其产生疗 效旳必要条件。
第22页
3. 减少心衰患者旳氧耗量
? 决定心肌耗氧量旳重要因素
心肌收缩力
室壁张力
心肌耗氧量
心率
对于衰竭而扩大旳心脏,因心室容积增大,心室壁 肌张力明显提高,加上心率代偿性加快,导致心肌 耗氧量提高。
静脉淤血
(ACEI,AT1拮抗药)
肺循环淤血(左心功能不全) 体循环淤血(右心功能不全)
CHF旳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作用环节 第6页
正常胸片
慢性心衰——球形心
第7页
CHF治疗目的 老式目的
仅限于缓和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
现代目的
缓和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 避免并逆转心室肥厚 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自律性↑
Na+ 外流↑,Ca2+内流↑ 迟后去极
Na+ 内流↓,Ca2+外流↓

C内[ Ca2+] i ↑
心律失常

CICR
正性肌力
CICR: Calcium induced calcium release
第19页
第20页
• 2.负性频率作用 (Negative Chronotropic Action)
治疗量 中毒量 治疗量 中毒量 治疗量 中毒量 治疗量 中毒量
传导性
有效不应期
第27页
5.地高辛对心电图旳影响
治疗量
• 最早T波压低,甚至倒置;S-T段
呈鱼钩状,与AP 2相缩短有关。
• P-R间期延长,阐明房室传导↓ • Q-T间期缩短,反映浦肯野纤维

强心苷对兔心的毒性作用和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强心苷对兔心的毒性作用和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2
滴药时,先将下睑提成杯状,压住鼻泪管,滴药3滴,将眼睑闭合1分钟。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1
结果与讨论
毛果芸香碱:M胆碱受体激动剂,具有缩瞳作用,临床主要用来治疗青光眼 和虹膜炎。 阿托品: M胆碱受体阻断剂,扩瞳作用,用于眼底检查,散瞳验光。
过量强心苷可致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及机制。 高钾所致心律失常作用及机制。 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机制。
思考与探讨
强心甙中毒的心电图表现及利多卡因抢救的机制?
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及利多卡因抢救的可能机制?
1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瞳孔的影响
Part One
高血钾
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
1
添加标题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扑动及心室颤动) 2
添加标题
心室停搏,严重抑制传导。
方法和步骤
红色:心尖-心搏最明显处; 黑色:心底-锁骨下,心尖向上两指; 裸线:前肢皮下
快速,5-10s内;准备好利多卡因
缓慢
准备好利多卡因
称重、麻醉(20%乌拉坦5ml/kg)、固定家兔 ↓ 接Ⅱ导联,记录一段正常ECG ↓ 0.02%西地兰5ml/kg静注 ↓ 出现室早,立即注射0.25%利多卡因(1ml/kg) ↓ ECG恢复正常后,缓慢静注5%氯化钾1ml/kg并描记 ↓ 出现异常ECG后,静注0.25%利多卡因1ml/kg并描记
实验目的和原理
观察毛果芸香碱的缩瞳作用和阿托品的扩瞳作用
2
实验动物
家兔
Part One
实验方法
5min 后检测两瞳孔大小
左右眼各滴入1%阿托品和0.25%毛果芸香碱各3滴

强心药Cardiac Agents

强心药Cardiac Agents
(一) 构效关系
强心苷的结构包括糖和苷元两部分,苷元由甾核和α、β-不饱和的五元内酯环组成。
1.甾核部分 ①苷元的甾核由A、B、C和D四个环稠合而成,A/B、C/D为顺式稠合, B/C为反式稠合。甾核对强心苷的活性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C/D的顺式稠合至关重要。②甾核上羟基、甲基等取代基均处于β-位。③14β-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活性不是必需,但它的存在可以增强活性。14β-OH与邻位的-H脱水,形成8、14或14、15双键,使强心活性消失;但14-去氧或14β、15β-环氧化,即保持14β-位构型不变,则所得化合物仍有活性。④甾核上入羟基,可以增加强心苷的极性,口服吸收率降低,作用持续时间变短。洋地黄毒苷有1个羟基,半衰期5~7天;地高辛有2个羟基,半衰期降为33~36小时。⑤10位上甲基被氧化为羟甲基或醛基时则增强活性,若再进一步氧化为羧基,则显著地降低活性。若以氢置换甲基,活性也显著降低。
2.内酯部分 17位的不饱和内酯应处于β位,处于α位则活性下降。不饱和键是必要的,如饱和则活性下降。内酯环打开,则失去活性。
3.糖基部分 强心苷的糖基连接在甾核3位羟基上,多为D-葡萄糖(D-glucose,9-2)、D-洋地黄毒糖(D-digitoxose,9-3)、L-鼠李糖(L-rhamnose,9-4)以及D-加拿大麻糖(D-cymacose,9-5)。糖的连接方式多为β-1,4-苷键,有些糖会以乙酰化的形式出现,由于改变苷的脂溶性,所以对药物代谢动力学有很大影响。
本品为透明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难溶于水和醚,易溶于吡啶,微溶于烯醇和氯仿。
本品由尿中排谢的主要为原型;从粪便排谢的以代谢产物为主,主要为地高辛失去一分子糖产生的双洋地黄毒糖异羟洋地黄毒苷。
Ca2+是触发心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地高辛能增加心肌细胞内Ca2+而具有强心作用。强心苷的受体是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它是Na+和K+的主动转运酶,能促使Na+自细胞内向细胞外主动转运,以及K+自细胞外向细胞内主动转运。强心苷与Na+/K+-ATP酶结合后,引起酶的构象变化,适度地抑制了酶的功能,使Na+/K+转运偶联减弱。这时,Na+的外流更多地依靠Na+/ Ca2+转运偶联来进行,使细胞内Ca2+增多。另一原因可能是细胞内膜磷脂结合的Ca2+释放出来,使细胞内Ca2+增多。

5-5强心苷

5-5强心苷

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s)强心苷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心脏,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苷类药物。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亦称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指由于心肌收缩力降低,使心脏排出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临床常用的强心苷药物 地高辛(digoxin) 洋地黄毒苷(digitoxin) 毛花苷丙(cedilanid ,西地兰) 毒毛花苷K(strophanth K ,毒毛旋花子甙K)等。

强心苷1.加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缩短收缩期,舒张期相对延长增加CHF 心输出量降低CHF 的心肌耗氧量 【药理作用】特点钠钾泵2K+3Na+Na+Ca2+强心苷(—)Na+心肌细胞【正性肌力作用机制】【药理作用】2.减慢窦性心率(负性频率作用)特点:只减慢CHF心脏窦性频率,特别是伴有心率加快者。

机制:用强心苷后CO↑→反射性兴奋迷走N,抑制窦房结。

意义:心率减慢→心动周期↑→舒张期↑→心室充盈好;心肌自身供血↑;心肌获充分休息→心功能改善。

【药理作用】3.对心肌电生理影响比较复杂,随剂量高低、不同心肌组织等而有不同。

电生理特性窦房结心房房室结浦氏纤维自律性传导性有效不应期【药理作用】4.对心电图的影响(1)治疗量最早T波压低,甚至倒置;S-T段呈鱼钩状。

P-R间期延长,Q-T间期缩短,P-P间期延长。

(2)中毒量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药理作用】5.利尿作用(1)抑制肾小管细胞Na+-K+-ATP酶,减少对Na+重吸收↑→直接利尿。

(2)改善心功能→肾血流↑→间接利尿。

【药理作用】6.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1)降低交感神经活性;(2)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3)降低RAS活性;(4)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临床应用】1.CHF 对于伴房颤的CHF,效果最佳。

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轻度心瓣膜(较好)。

贫血、甲亢、维生素B1缺乏、风心病(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