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小常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9
外耳道异物 Ear canal foreign body
常识:常见的外耳道异物都是体积较小的物品(小珠子、小玩具)、 食品(花生、瓜子、豆子)、虫类等。
误区:1.异物进入孩子外耳道,马上用手挖出。错误 2.孩子的耳垢要及时清理干净,否则会影响听力。错误 3.耳朵痒代表耳屎多,马上掏掏。错误
3.如耳道进去的有变形、膨胀可能的物体:
如坚果可能在耳道里泡发膨胀,家长需在孩子耳道内滴入酒精,待 坚果脱水后,异物变小后,找合适的机会再行取出。
精品文档
11
注意:如未及时发现耳道异物或因掏取不当导致外耳道感染(疼痛、 流脓、流水)时,先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先进行抗炎治疗, 等耳道感染控制后,再由医生掏取异物。
小儿轻度鼻出血,仅为鼻涕中带血,或鼻腔中有结痂血块而没有 血液流出,或单侧或双侧鼻出血,仅有少量血液从前鼻腔滴出,出 血时间短,有时不经处理可以自然止住;
小儿重度鼻出血,常血流如注,或口鼻同时涌出血 液, 出血时间较长,并且不易简单止住。
精品文档
13
原因:1、 鼻腔粘膜中有丰富的血管网,干燥的天气会使其变薄、 扩张,从而使得鼻腔粘膜更加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尤其是个别喜 欢抠鼻子的儿童,很容易将黏膜抠破,导致出血;
精品文档
10
急救:1.虫类爬入耳道: 可将医用的油剂(薄荷油、维生素AD滴剂等)或食用油滴入耳道 1~2滴,油剂会让昆虫的爬行速度变慢,可减轻耳部疼痛感,然后 马上就医。
2.珠子等圆形异物进入耳道:
家长切勿尝试将其取出,因光线、工具、技巧等因素影响,可能适 得其反,异物会越往深处走,造成取出困难,应尽快就医。
预防:1.外耳道异物常发于小朋友,所以家长要加强知识教育,引 导孩子不要把小物件塞进耳朵里。 2.家里需谨慎放置小物件,以免发生意外。 3. 如果小孩年龄比较小,玩耍的时候最好要有大人的陪同。
精品文档
12
小儿流鼻血 Nosebleeds in children
常识:可以分为局部因素引发的鼻出血和全身因素引起的鼻部出血。
急救小常识
(一)
精品文档
1
内容
1、鱼刺卡喉;2、气道异物;3、烧烫伤;4、头部外伤;5、手部 外伤;6、体表外伤;7、小儿骨折;8、小儿脱臼;9、儿童触电; 10、外耳道异物;11、跌坠伤;12、小儿扭伤;13、眼睛异物; 14、眼部炸伤;15、动物咬伤;16、食物过敏;17、食物中毒; 18、煤气中毒;19、小儿流鼻血;20、腹泻脱水;21、误食药物; 22、保暖过度;23、高热惊厥;24、小儿中暑;25、小儿溺水; 26、毒蜂蛰伤;27、小儿冻伤;28、溢奶、吐奶、呛奶;29、小 儿癫痫;30、如何正确拨打120?
4、 如果孩子有鼻炎、鼻窦炎等鼻腔疾病,应积极治疗,不要耽误; 5、 关注孩子的行为,避免异物进入鼻腔。
精品文档
17
体表外伤 Body surface trauma
体表伤害的类型 1.擦伤,小孩摔伤后皮肤、软组织擦伤。 2.割伤,锐利器物导致皮肤割伤。 3.特殊损伤,如被动物咬伤。
精品文档
18
误区:1.向伤口吹气。 2.伤口痒表明在愈合。 3.撕胶布的动作最好要快。 4.伤口流脓表明它出现炎症。 5.将香灰、牙膏抹在伤口上有利于伤口愈合。
2、年龄稍大的孩子:将孩子抱于胸前,一手握拳,另一手捂按在 拳头之上,双手在胸口下方用力向上挤压,直至异物吐出。
注意:如以上方法实施完毕依然无效,需要立即就医。
精品文档
6
精品文档
7
精品文档
8
预防:1、3岁以下孩子尽量勿食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品。 2、孩子在玩耍时不要进食。 3、不要让孩子养成嘴里含着小物件的习惯。
精品文档
26
精品文档
27
精品文档
28
精品文档
29
随堂提问:
1、1.鱼刺卡喉后,吞饭团、咽馒头把鱼刺带下去;对吗? 2、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 3、虫类爬入耳道后怎么办? 4、鼻出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5、急性扭伤后先冷敷还是先热敷? 6、怎么拨打120?
精品文档
30
谢谢!
精品文档
31
21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小儿扭伤 Child strain
在关节出现扭伤情况下,如何实施紧急救助:
1、 停止运动,避免伤上加伤; 2、 固定受伤关节,并且不要随便运动, 如果肿胀情况十分严重,就近使用木板 捆绑固定,减少孩子的疼痛; 3、 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冷敷和肢体抬 高,利于消肿和止血; 4、 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精品文档
20
注意:1.在伤口恢复过程中,需保持创面洁净,切勿抓挠,以免引 起伤口感染,甚至局部的破溃。
2.一只棉签(或一个消毒棉球)只能使用一次。 3.伤口不能碰水,以防细菌感染。 4.小而深的伤口一定要去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剂,以防破伤风。
5.伤口依照其严重程度及分泌物多少勤换包扎,以防黏住伤口。
精品文档
3、 急性扭伤后,有时伴有骨折现象,此时进行按摩会加重骨折移 位,因为骨折断端的骨片较为锐利,会刺伤患处深部血管和神经, 甚至加重骨折程度。
精品文档
25
正确做法:
遇到严重的急性扭伤,关节活动应受限制,如果怀疑有骨折或者有 剧烈的疼痛,应该立即送医院,进行X线摄片以排除是否有骨折, 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扭伤后24小时内,应将扭伤的部位用绷带包扎 固定,肢固定不动或少动。或者局部可反复多次用冷毛巾敷,使局 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24小时以后,可轻轻按摩,并可局部用热 毛巾敷,这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血肿的吸收,有助于恢复。
精品文档
4
气道异物 Airway foreign body
表现:1、 较轻的情况表现为咳嗽、气喘; 2、 严重者立马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死亡。
谨防异物:瓜子、豆子、花生、玩具等都可能导致气管异物堵塞。
精品文档
5
急救:海姆利克氏急救法,是呼吸复苏中的大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的重要方法,也是家庭急救中的基本技术。 1、1岁以下的孩子:将孩子倒拎,拍打其背部,通过气流冲击孩子 可将异物吐出。
精品文档
16
预防:与其等孩子流鼻血了再来匆忙止血,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 细节,积极预防:
1、 保持环境的湿润,在干燥的气候里,可以在室内增添空气加湿 器等;
2、 纠正孩子抠鼻的习惯,尤其当鼻内不舒服或有分泌物时,要及 时制止孩子抠鼻子的行为;
3、 清淡饮食,少吃燥热食物,特别是当下孩子爱吃的膨化食品、 油炸食品等;
精品文档
22
做好日常预防措施,防治小儿扭伤才是关键:
1、 在重点的时间内预防,如:周末、节假日、孩子集中玩耍的课 间时间等,家长需密切关注;
2、 在重点的区域内预防,如:在孩子集中娱乐的游乐场、学校课 间休息时的操场等,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损伤;
3、 在重点的人群中预防,如:3到10岁奔跑好动的孩子,这个年 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和防护能力较差,需要家长特别关 注!
精品文档
2
鱼刺卡喉 Fishbone card throat
常识:鱼刺一般卡在扁桃体、舌根部、嗓子眼。
误区:1.鱼刺卡喉后,吞饭团、 咽馒头把鱼刺带下去;
2.鱼刺卡喉后,喝醋“软化鱼刺”。
精品文档
3
急救:1.让孩子张开嘴,如用肉眼能观察到鱼刺卡住的部位,可用 镊子将鱼刺夹出。如果能看到鱼刺,但位置较深不易夹出的,一定 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请大夫做处理。
2.如果看不见鱼刺,但是孩子出现吞咽困难及疼痛,或是出现哭闹 不安、不爱吃东西的情况,需立即就医。
3.孩子被鱼刺卡住可能会出现呕吐现象,这时需将孩子的头偏向一 侧,呕吐完之后,将口腔擦拭干净。
预防:1.在烹饪鱼肉时,将鱼刺剔除,喝鱼汤时可用过滤网将鱼刺 过滤去除。
2.嘱咐孩子在吃鱼肉时要细嚼慢咽。 3.食用肋骨部位的鱼肉,鱼刺较少,不易让孩子卡住。
精品文档
19
急救:体表伤害的处理方法: 1.出血量不大,可压迫伤口止血;出血量大,及时到医院进行止血 处理。 2.创面浅、面积小的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洗净伤口、络合碘消毒、 无菌纱布包扎 3.创口如有异物需清理干净,进行消毒。 4.如创口较小,消毒后可用创可贴粘合;如创口较大,应及时止血 并送到医院缝合伤口。 5.如被动物咬伤应及时注射相关疫苗。
2、 食用上火食物;
3、 出现发热情况;
4、 患有鼻腔、鼻窦炎症等;
5、 鼻腔内塞有异物。
精品文档
14
误区:不要盲从“塞棉球”、“仰头捏住鼻”、“抬头”等止鼻血 的方法,处理不当的止血方式反而会导致鼻腔感染,引起其他不适 症状:
如将头后仰止鼻血时,血液会从后鼻孔经过口腔流入胃部,刺激 胃部导致呕吐不适,增加鼻腔出血量;
精品文档
23
精品文档
24
误区:扭伤后局部出现肿胀,伴有疼痛感。为了减轻疼痛,家长会 习惯性选择在扭伤部位进行按摩。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原因如下:
1、 急性扭伤后,会引起毛细血管的破裂,立即按摩只能加重毛细 血管出血,出血量多,会形成血肿;
2、 急性扭伤后,周围软组织,如肌肉、韧带已发生挫伤,立即按 摩会加重挫伤的范围;
另外,左鼻孔流血要举起右手,右鼻孔流血要举起左手,这种方法 也是不科学的。手臂与鼻子不是在一条血管上,这样做只是多此一 举。
精品文档
15
处理:1、 用拇指或食指按住出血的鼻翼,头微微低下,用冷毛巾 敷头部和颈部;
2、 如按鼻翼与冷敷止血无效,需立即就医,寻求医生专业的处 理。
特别注意:经常流鼻血、出血量大、 止血难的孩子,家长应该提高警惕, 尽早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例如血常 规、凝血功能检查等,排除是否有 血液疾病,例如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