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
高考黄土高原知识点
高考黄土高原知识点黄土高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也是许多学生在高考中经常遇到的考点之一。
黄土高原的知识点虽然看似简单,但涉及的内容却非常丰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黄土高原的起源、地貌特征、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黄土的起源黄土是由风力作用和流水冲刷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类型。
在地质漫长的岁月中,黄土的形成经历了风蚀、流砂、冲刷等一系列过程。
这些过程中,黄土中的矿物质颗粒逐渐被风力或水力带走,而较重的粘土颗粒则被搁积下来,形成了现在的黄土高原。
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主要有丘陵、低山和台地等。
由于黄土具有较强的侵蚀和侵蚀抬升能力,所以黄土高原的地势起伏较大。
丘陵由于地势较低而形成,而低山和台地,则是由于地势相对较高而形成。
这些地貌特征使黄土高原成为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三、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然而,黄土高原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由于黄土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导致黄土高原的土地容易受到水、风等自然力量的侵蚀。
同时,长时间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也加剧了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
土地草皮变薄、土壤疏松、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威胁着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四、黄土高原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是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植被恢复与保护工程,重点加强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实施。
其次是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此外,政府还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黄土高原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五、黄土高原的未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保护黄土高原的任务变得更加紧迫。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黄土高原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探索出更加科学可行的保护措施。
同时,我们也要大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在黄土高原的农田中采取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增强土壤肥力和水质条件,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总之,黄土高原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地理区域,在高考中经常作为知识点出现。
黄土高原地貌
黄土高原地貌一、简介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川盆地的一个地貌单位,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部,东临巴蜀山地,西隔长宁河与偏南山及宜宾低山相望,南与云南陆良、石林相连,北至四川华蓥山隔屏山。
二、形成过程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是由于亿万年以来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
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地壳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大量岩石和土壤被剥离并被冲刷到了各个地方。
同时,气候变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季风的作用下,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和沉积。
三、地貌特点1. 地势平缓黄土高原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相对而言没有太多的山地和高地。
这是由于长时间的侵蚀和沉积导致的结果。
2. 黄土丘陵黄土高原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要特点,这是因为黄土在充分干燥的条件下,会形成坚硬的土体,在河流冲刷的作用下,会形成各种不同规模的丘陵。
3. 河谷地貌黄土高原地貌中还存在着一些河谷地貌,这是因为长时间的河流冲刷和侵蚀形成的。
这些河谷地貌具有狭长而深刻的特点。
4. 沉积平原黄土高原地区还有一些较为平坦的沉积平原地貌,这是由于古代大河冲积、冰川退缩、湖泊堆积等过程形成的。
四、环境问题黄土高原地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但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由于长期的农业开发和人类活动,导致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水分严重缺乏,土地退化严重。
同时,水土流失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量的黄土被冲刷到河流中,造成了河道淤积和水域富营养化。
五、保护与治理措施为了保护和恢复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土地保护和治理,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修建防护林、植被恢复等措施。
其次,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
再次,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农业等技术。
最后,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六、经济利用黄土高原地域的地貌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机会。
首先,黄土高原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天然气、盐等。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乌金高原。
位于中国中部偏北。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北纬34°~40°,东经103°~114°。
东西千余公里,南北750千米。
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关中平原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跨山西省、陕西省北部、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海拔1500到2000米。
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
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矿、铁矿、稀土矿储量大。
中文名黄土高原外文名Loess Plateau地理位置中国中部偏北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别称乌金高原位置北纬34°~40°东经103°~114°范围晋、陕、甘、青、宁、豫等省区矿产煤矿、铁矿、稀土矿储量大黄土高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1基本简介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种,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但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加以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川。
气候较为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平坦耕地不到十分之一,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45°的斜坡上。
地块狭小分散,不利于水利化和机械化。
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每年经陕县下洩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90%来自黄土高原,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余万吨,这也是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之一。
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之一,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这种治理措施已取得了重大成绩。
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巨大,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高考黄土高原知识点汇总
高考黄土高原知识点汇总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地貌类型之一,具有浓厚的地质和地貌特征。
了解黄土高原的知识是高考地理科目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以黄土高原的形成、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汇总和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受到地质作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黄土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沉积、压实、风积和水蚀等多个环节。
1. 沉积过程:在古老的地质时期,黄土高原曾是一片浅海,海底的沉积物形成了厚厚的黄土层。
2. 压实过程:随着地壳的抬升,海底变成了陆地,并受到岩石和土壤的压实作用,沉积的物质逐渐变成了黄土。
3. 风积过程:黄土高原地处内陆,风力较大。
细小的黄土颗粒在风力作用下翻飞和聚集,形成了黄土高原的特有地貌。
4. 水蚀过程:在某些地区,水的冲刷和侵蚀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黄土高原的地貌更加多样化。
二、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貌、水文和气候三个方面。
1. 地貌特征:黄土高原的地貌以平缓丘陵和沟壑深切的塬地为主。
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给人一种波浪状的景观,被誉为“黄土马蹄”。
2. 水文特征:黄土高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水资源匮乏,大部分地下水属于矿泉水,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3. 气候特征:黄土高原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干湿季节的对比。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较少。
三、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黄土高原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1. 植被覆盖:黄土高原由于历史上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植被覆盖严重破坏。
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 土壤保护:黄土高原的土壤肥沃,但也容易流失。
土壤保护是保障地表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
大力实施梯田改造和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黄土高原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是世 界上黄土分布 最广、最厚, 黄土地形类型 最多、规模最 宏大的地区。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塬:地表平坦,塬面周边有沟谷蚕食,被流水强 烈侵蚀后成为平梁。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梁:呈长条状高地, 被平行沟谷分割,可延绵几千 米。梁边常发生崩塌、滑坡等 地质灾害。
五、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矿产资源丰富
黄土高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 气等。 其中煤炭储量约占全国已探 明储量的三分之二,而且煤 种齐全,品质优良,被称为 “乌金高原”。
主要煤炭基地
晋北、晋中、晋东、晋西、 神府、准格尔
乌金三角——晋陕蒙接壤地区 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 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 “乌金三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采空区塌陷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境污染严重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煤矿复垦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水土流失,有效防止自然灾 害发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
综合治理的方法
四、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生物措施:种草、 种树,建设水土保 持防护林体系;退 耕还林、还草,改 善生态环境和农业 生产条件。
工程措施:修建水 库、灌溉渠等水利 工程;坡耕地修梯 田、沟壑区打坝淤 地。
农业措施:改变牲 畜放养方式;改变 耕作方式。
沟坡披绿装
坡地变梯田
放养变圈养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峁:被沟谷分割成穹状或馒头状的孤立黄土丘, 顶部浑圆,斜坡处较陡。
形容黄土高原的优美句子
形容黄土高原的优美句子
1. 那黄土高原啊,就像一片被时间遗忘的古老画卷,难道不是吗?你看那千沟万壑,像不像岁月雕刻的痕迹!比如站在高处眺望,那一道道沟壑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2. 黄土高原,简直是大地的杰作,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连绵起伏的山丘,不就如同波澜壮阔的海洋吗?就像人们在其间穿梭,犹如在海浪中起伏。
3. 嘿,黄土高原的天空那叫一个湛蓝啊,这是多么令人陶醉啊!那澄澈的蓝和黄土的质朴相互映衬,不正像质朴的农民与广阔的天地吗?仿佛在告诉你生活的纯粹。
4. 你瞧那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多有特色呀,难道不是吗?就像一个个温暖的小窝,给人们带来家的感觉,就如同小时候在奶奶家一样亲切。
5. 黄土高原的夜晚啊,宁静而神秘,可不是嘛!那点点繁星好似镶嵌在天幕上的宝石,这不就像我们心中那些珍贵的梦想吗?仿佛能让人沉醉其中。
6. 哇塞,黄土高原的风啊,带着一种别样的气息,真的呢!它吹过脸庞,就像母亲的手轻轻抚摸,好比小时候在田野里奔跑时的感觉。
7. 黄土高原的景色,那是独一无二的呀,这还用说吗?那雄浑壮阔的气势,不正像英勇的战士吗?仿佛在展示着它的坚韧与力量。
8. 嘿呀,黄土高原的四季变换,那可真是精彩极了,可不是嘛!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热烈、秋天的丰收、冬天的静谧,这不就像人生的不同阶段吗?仿佛每一季都有独特的故事。
9. 黄土高原的人们啊,是那么的热情好客,真的呀!他们的笑容就像阳光一样温暖,就如同在寒冷的冬天遇到了一团火。
10. 看看那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是多么震撼人心啊,难道不是吗?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好比一场惊心动魄的视觉盛宴。
关于黄土高原简短描述
关于黄土高原简短描述
此外,黄土高原还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 的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如秦始皇陵、华山等。
总体而言,黄土高原是一个地势复杂、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但也有着丰富的 自然和人文资源。同时,近年来,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恢复黄土高原的 生态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于黄土高原简短述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之一。它的名称来自于其土壤的特点,黄色的 黏土覆盖了整个地区。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地势较为险峻。
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较为干旱,降水分布不均匀,且蒸发量大。这导致了该地区的水资源 相对匮乏,土地容易受到水土流失的侵蚀。因此,黄土高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水土流 失区之一。
黄土高原的资料
黄土高原的资料1. 简介黄土高原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地貌单位,主要位于华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山东等六个省份,总面积约在400万平方公里左右。
黄土高原以其独特的地貌、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闻名于世。
2. 地理特征黄土高原地处内陆,海拔相对较低,地势平坦,起伏较小。
由于年降水量少、蒸发较大以及地表极度裸露,黄土高原表面土壤干燥并且贫瘠,其名称正是由于土壤呈现黄色而得名。
黄土高原以其壮丽的沟壑、奇特的峡谷和丘陵著称,它是中国境内最重要的黄土地带。
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的峪道沟、宁夏固原市的河曲峡谷等是著名的地理景点。
3. 地质构造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由于长时间的风蚀和水蚀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黄土层主要由黄色或黄褐色的粘土和一些亲黏土矿物组成。
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层可分为上新世黄土、中新世黄土和下新统沟谷砂砾层。
其中,上新世黄土是黄土高原的上覆层,地层较薄,平均厚度约为10至20米,广泛分布于这一地区。
4. 资源与环境资源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
此外,黄土高原还有丰富的土壤资源,尽管其土壤贫瘠,但在合理管理下也能够充分发挥其农业生产潜力。
环境黄土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其面临一些特殊的环境问题。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等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控制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如植树造林、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等。
5. 文化与旅游黄土高原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秦始皇的兵马俑和著名的兰州拉面等传统文化。
此外,黄土高原地区还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黄河壶口瀑布、峪道沟、峡谷等。
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游览和探索。
6.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土地管理和培育生态旅游等。
高三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
高三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黄土高原是中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资源给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了解黄土高原的知识点对于高三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应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地理特征、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等相关知识点。
一、形成原因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喀斯特地貌的剥蚀作用和风化作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由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缺乏,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长期以来的过度人类开发,使得黄土高原地区土地退化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地理特征1. 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黄河中游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39°,东经103°~114°之间。
2. 土地类型:黄土高原主要由黄土构成,分为林黄土、耕地黄土、草地黄土和沙化黄土等几种类型。
3. 地势起伏:黄土高原地势起伏较大,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可达3400米。
三、土地利用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比较困难。
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旅游业等。
1. 农业:黄土高原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
2. 林业:在部分较为湿润的区域,适宜发展林业,主要种植柏树、杉树等。
3. 牧业: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适宜养殖牛、羊等牲畜。
4. 旅游业:黄土高原的奇特地貌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发展起了旅游业。
四、环境问题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人类开发和环境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1. 水源短缺: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水源短缺问题。
2. 土地退化:长期的过度人类开发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土地退化严重,包括水土流失、沙化等问题。
3. 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4. 灾害频发: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地形陡峭,地质条件脆弱,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总结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地貌,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地理特征、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等知识点对于高三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应试具有重要意义。
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
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
地貌景观主要有黄土塬、黄土墚和黄土峁三种。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峻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与宽敞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
黄土高原典型地貌黄土塬是指黄土掩盖的较地貌景观主要有黄土塬、黄土墚和黄土峁三种。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峻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与宽敞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
黄土高原典型地貌黄土塬是指黄土掩盖的较高而面积较大的平坦地面,其四周为沟谷所环蚀,边缘由于受沟谷的向源侵蚀而参差不齐。
是中国西北黄土地区的特有地貌。
黄土墚是黄土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主要是黄土掩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
黄土峁是黄土受侵蚀后所呈现出来的驼峰和馒头状的地貌形态,是黄土梁进一步受侵蚀所形成的。
主要分布在流水切割比拟猛烈的黄土地区。
黄土高原主要特点1.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0%。
2.黄土高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变率大,年内安排不均。
3.黄土高原地下水格外贫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水资源供需冲突。
爱护水源、爱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开展的重大课题。
4.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地理词典: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概况黄土高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位于中国中部偏北(34°N~40°N,103°E~114°E),被太行山、长城、青海日月山、甘肃乌鞘岭和秦岭包围,东西绵延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跨越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等省区。
黄土高原分为陇中高原、山西高原、豫西山地和陕北高原等区。
平均海拔一般在1000米~1500米,高原覆盖有深厚的黄土层。
气候类型从东南至西北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
此外,黄土高原还藏有丰富的煤、石油、铝土等矿产资源。
黄土高原地质成因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因挤压作用喜马拉雅山区也日渐形成,青藏高原被迫抬升而隆起。
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移,久而久之,中国西北部地区日趋干旱,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与戈壁。
体积庞大的青藏高原刚好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将西风带近地面层分成南、北两支,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
因北支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米~7000米的高空,所以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
同时,因青藏高原的隆起,增强了东亚季风,由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同造就了现在这个广阔的黄土高原。
关于黄土的来源,业界有着不同的争论,其中“风成说”较被人们信服。
“风成说”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内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的沙漠区。
在白天,这些岩石因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日积月累,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石块和沙土。
与此同时,在西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粗大的石块留在原地形成戈壁,较细的沙粒被风带走,落在附近地区,堆积成片片沙漠,更细小的沙粒和黏土,被风带向东南,当风力减弱或遇到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而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
地势地貌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六盘山以西的广大地区海拔在2000米~3000米之间;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的陇东、陕北、晋西的广大地区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间;吕梁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的晋中、晋东北的广大地区海拔在500米~1000米之间,小部分山岭超过1000米。
高二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
高二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黄土高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片地理区域,位于华北与西北的交界处。
它是中国最大的黄土丘陵地带,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地区地貌丰富多样,土壤肥沃,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面临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下面将重点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黄土形成原因、以及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等。
1.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黄土高原地处内陆,地势起伏较大,呈阶梯状分布。
地表被厚厚的黄土所覆盖,形成了丘陵和沟壑密布的地貌。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植被生长条件艰苦。
在地貌形成过程中,由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的变化,产生了丰富多样的黄土地貌。
2.黄土的形成原因黄土主要是由黄色的风成粘土和黏土矿物组成的,它是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水力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黄土的形成需要沉积物的堆积和各种地质力量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形成了现在的黄土高原。
3.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虽然黄土对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大量的降雨和风力容易造成土壤的腐蚀和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河流污染、水资源紧张等问题。
此外,黄土高原还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4.黄土高原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植被恢复与重建,通过植被的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其次,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护岸、梯田、防风林等,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它的地貌、形成原因以及面临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等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学习的内容。
通过加强保护和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黄土高原的资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中国地形区)—搜狗百科
黄土高原(中国地形区)—搜狗百科展开全文●山地区黄土高原西部涅水与黄河谷地之间的拉脊山、马衔山等海拔3000-4000米,相对高差1000-2000米,地势高亢,河谷深切,谷坡陡峭,是黄土高原海拔最高的石质山地。
黄土高原中部的六盘山、白于山、唠山、子午岭、黄龙山、关中盆地北侧的北山等主要为石质或土石中山。
六盘山主脊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东西两侧地貌差异较大,是黄土高原中西部之间-条重要的地形界线。
白于山海拔1500-1800米,是洛河、延河、无定河、清涧河等的发源地,山体黄土厚度50-70米,岭脊起伏和缓,山坡流水侵蚀、重力侵蚀活跃,是黄土高原典型的土石山地。
子午岭、黄龙山,岭脊和缓,受人为采伐、开垦,植被破坏严重,流水侵蚀,重力侵蚀严重。
关中盆地北部的北山,由娄敬山、宝鉴山、碑子山、尧山等构成,海拔900-1200米,山势疏缓低矮,南陡北缓,主要由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岩溶地貌发育。
黄土高原东部山地主要有吕梁山、太行山、中条山等,以石质中山为主。
吕梁山北起管浑山,南到龙门山,山体宽度30-100千米,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山势北高南低,山顶起伏和缓,局部保留有宽展平坦的古夷平面。
中条山位于晋豫之间,走向北东东,主脊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雪花山1994米,山势西高东低。
●丘陵区丘陵区是黄土高原面积最为辽阔的地貌区,占黄土高原面积的56.79%。
由于丘陵区面积广大,各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甘肃临夏、和政、渭源等地为土石丘陵,海拔1900-2300米,相对高差150-250米,坡面沟谷侵蚀强烈。
甘肃定西、渭源、通渭、会宁等地分布着面积广大的黄土梁状丘陵。
陕西白于山、子午岭、唠山的外围地区,以及富县、宜君-带丘陵多呈纵长的梁状,梁面坡度和缓、梁坡陡峭、坡面沟谷侵蚀活跃。
分布于山西河曲、保德、兴县、临县等黄河沿岸,以及陕西绥德、米脂、佳县、清涧、神木、府谷等地的饰状丘陵是黄土高原最典型的丘陵地区,饰顶海拔1200-1400米,呈错落的馒头状,赤坡多凸形坡,地面异常破碎,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最强烈的地区。
黄土高原地理知识
黄土高原地理知识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包括整个山西省、陕西省北部中间、甘肃省中部和东南大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青海省东北部、河南省西北部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和河北省西北部。
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
高原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的气候既受经、纬度的影响,又受地形的制约,具有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特征。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大。
东南部半湿润地区降水为600毫米~800毫米以上,干燥指数为1.0~1.5;中部半干旱区降水量在400~500毫米,干燥指数1.5~2.0;西北部干旱区降水在300毫米以下,干燥指数为2~6。
在年降水量>400毫米的地区,发展旱作农业基本可行;降水量为300-400毫米地区,旱作农业便不稳定;年降水量为200~300毫米及其以下,发展旱物农业不可能,需要灌溉条件。
黄土高原降水季节性变化大,夏季最多,冬春最小,7、8月多暴雨,9月多连阴雨,暴雨是产生水土流失、黄土侵蚀地貌、洪涝、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原因。
由于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也经常出现春旱和伏旱。
黄土高原的资料
黄土高原的资料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面积约50多万平方公里。
以下是关于黄土高原的一些资料:1. 地理特征:黄土高原地势较为平缓,海拔较低,平均海拔在800至1,600米之间。
地表主要由黄土覆盖,土质疏松、粘性强,容易被水侵蚀,形成了众多的沟壑、丘陵和小山脉。
气候方面,黄土高原属于内陆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旱。
2. 植被: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草原和灌丛。
由于降水量少,土地贫瘠,植被生长相对较差。
大部分地区植被以短命草本植物为主,常见的植物有白刺、蒿类、藜科等。
近年来,人工林的建设导致部分地区植被得到改善。
3. 土地利用:由于土壤贫瘠,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相对困难。
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畜牧业和旱地农业。
畜牧业方面,主要饲养牛、羊等,以及特色品种如羊肉和羊绒的生产。
旱地农业主要种植小麦、马铃薯、玉米等作物。
4. 自然资源:黄土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
此外,该地区还富含铀等稀有金属矿产。
5. 环境问题: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人类活动,黄土高原受到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问题的困扰。
裸露的黄土地表容易被风蚀和水蚀,形成沙尘暴,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上是关于黄土高原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可以进一步查询相关文献。
黄土高原的资料
黄土高原的资料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面积最广、地势最高的黄土地区之一,也是
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丘陵高原之一。
在地貌上,黄土高原呈阶梯状,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河流扭曲,洼地低洼。
这里的土地贫瘠,透水性差,植被稀疏,土壤肥沃度较低。
地理信息
黄土高原横跨陕西、宁夏、甘肃和内蒙古等省、区,总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
在气候上,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温变化大,年均降水量较少。
自然资源
黄土高原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主要包括煤炭、铅、锌、石灰石等矿产
资源,以及同步发展的畜牧业。
植被覆盖率低,土壤疏松、贫瘠,水资源也较为匮乏。
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因长期的过度开垦和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严重,生态系统脆弱,环境承载力弱。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效果。
文化遗产
黄土高原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兵马俑、古长城、岳飞故里等众
多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见证了黄土高原古老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也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发展前景
未来,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推动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技创新和生态修复,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上是关于黄土高原的一些资料,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地区的地理、历史、自然环境与文化。
黄土高原名词解释
黄土高原名词解释
黄土高原 (Yellow Earth Plateau) 是位于中国北部的高原,也称为黄土地或黄色高原。
它是由黄土状堆积物构成的,黄土是一种黄色、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具有多孔隙、富含碳酸钙、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易沉陷等物理化学性质。
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即现代的温带森林、草原、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区。
这是由于内陆干旱荒漠区、半荒漠区的强大反气旋从荒漠中部向荒漠边缘移动,把大量粉沙和尘土吹到草本灌木的草原地区逐渐堆积下来形成。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为高原、山地、丘陵和平原,其中高原和山地占据了大部分面积,丘陵和平原则主要分布在边缘地区。
黄土高原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黄土高原》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ppt模板: . /moban/
ppt素材: . /sucai/
ppt背景: . /beijing/
ppt图表: . /tubiao/
ppt下载: . /xiazai/
ppt教程: . /powerpoint/
资料下载: . /ziliao/
范文下载: . /fanwen/
试卷下载: . /shiti/
活动2 识地貌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川
新知学习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黄土川
新知学习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黄土川
新知学习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黄土川
农业发达, 人口集中
新知学习
活动3 赏文明
新知学习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 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教案下载: . /jiaoan/
ppt论坛: . .cn
ppt课件: . /kejian/
语文课件: . /kejian/yuwen/ 数学课件: .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 /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 /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 . /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 /kejian/wuli/
带走了大量肥沃的表层土,使土层 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农作物产量降低。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泥沙含 量剧增,并在下游淤积,抬升河床, 形成“地上悬河”。
课堂检测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 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 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黄土高原的降雨情况,正如文章开头介绍的一样:降水不多但集中,且变率很大,达到30%-50%,旱年、涝年很多。同时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2)黄土的构造:黄土堆积深厚,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结构松散,垂直节理发育,空隙大而缺乏胶结物,抗冲能力只相当于红胶土的十分之一。加之这里植被毁坏严重,黄土裸露,成为地表物质最容易流失的地区。
水土流失不仅危害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严重阻碍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全国现有的贫困县中,黄土高原地区就占有126个;同时也严重影响区内能源矿藏资源的开发利用。众所周知,资源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储藏量,更重要的是它的开发利用条件与利用程度。由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水平低,社会发展水平必然相对落后,对区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利用率以及利用程度都相对低下。同时,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掠夺式开发,势必进一步导致环境的恶化,加剧新的人为的水土流失。同时,水土流失也影响流域内水利工程的运行和下游的安全。黄土高原地区有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70%。大量的泥沙涌入黄河,使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大堤处于“越险越加,越加越险”的状态,威胁着黄淮海平原民众及国家财产的安全。[5] 此外,严重的水土流失把耕地切割得支离破碎。表层大量肥沃土壤被冲走,每年损失的氮、磷、钾肥总量达3000多万吨,农业产量很低。水土流失还造成这一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由于地表蓄水能力弱,暴雨下来后,迅速形成巨大径流,可以产生很大的水涝灾害。暴雨之后,地表水分迅速减少,又经受不住干旱的影响。在低产多灾的情况下,群众为了多的粮食,又不得不进一步毁林开荒,广种薄收。其结果又加重了水土流失,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8]
根据安塞县的自然条件,联系其土地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土地利用不合理,农业自然生态体系遭到破坏
2、广种薄收,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由于过去的落后习惯以及“以粮为纲”政策的影响,长期以来毁林开荒、轮种等耕作制度,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得用地和养地失调,地力衰退。
3、农业经营单一化,农林牧比例失调。单一的粮食种植业是一种脆弱的农业,极易遭受灾害性天气的危害,而林、草生产期长,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生产较稳定,对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
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应从长远的、整体的观点触发,开发利用地表资源,既要考虑经济规律和经济效益,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强调生态效益。
(3)人类的影响。如果没有人类的破坏,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是可以发展良好的天然植被的。这里的年降水量达到400毫米左右,对植被来说,水分条件是充分的。但历史上几次农牧业经营方式的改易,樵采、营造宫殿、毁林开荒破坏了大量植被,使雨水和径流以及风力直接侵蚀黄土地面,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破坏了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使其无法恢复。同时开矿导致大面积原生地面被挖开,植被被破坏,降低矿区的土壤抗蚀能力。[8]
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多管齐下地提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
黄土高原概览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面积达60多万平方千米。黄土厚度达50—180米,且覆盖了大部分的地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多在1000~2000米,除了一些主要的山地之外,主要的地貌形态有塬、梁、峁等。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它也是推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脱贫致富的最好方式。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而农业技术是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关键。甘肃西峰南小河沟在进行小流域治理时,根据当地的土壤侵蚀规律,实行了“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
要提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最需要攻克的难题就是水土流失。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土壤侵蚀过程受内外力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而且相互作用制约。许多生态因素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失去了原来的涵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例如天然植被经过破坏,失去了蓄水保土的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继而促使生态环境恶化。[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改善天然草场植被,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
4、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避免由于煤炭开发而引起的大规模水土流失。[4]
除了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还应该关注黄土高原的重点县的综合治理。重点县的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对于水土保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处以安塞县为例。安塞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为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气候灾害有干旱、冰雹、霜冻、暴雨、大风,干旱缺水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从地质地貌条件来看,安塞县的沟谷坡地多在35°以上,虽有深厚土层的优越条件,而坡度和沟谷成为交通和耕作的限制。土壤以发育在黄土母质上的黄绵土为主。由于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引起土壤侵蚀(每年厚度可达1厘米)、肥力下降、土壤退化,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当地水文条件为:降水年变率大,最大年793.9毫米,最小年296.6毫米,二者相差1.7倍。降水集中在7-9月,占年降水的63.4%。安塞县属森林草原地带,北部边缘为向风沙草原过渡的地区。南有森林,中有草灌,北有旱生植被。安塞县的社会经济条件则体现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生产力水平低。[9]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原因
(1) 气候:冬季严寒而晴燥,夏季酷热,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盛行西北风。
(2) 植被:植被稀疏,多为次生灌丛、矮林
(3) 地表及地势:地表裸露,坡度较大
(4) 土壤:黄土是风积作用的产物,垂直节理发育,抗蚀性弱,开发利用不当极易形成水土流失。
除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外,还应加强以下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1、 压缩农业用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这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充分利用现有的草坡、林地和荒地,用以造林、种草,要多样化,讲求实效。应以水土保持林为主,乔灌结合,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薪炭林等。
保塬: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
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
固沟: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既固定了沟床,又拦截了坡面和上游的大量泥沙,稳定了坡脚。[4]
1、除了造林、基本农田建设的质次量少及谎报不实之外,很多农民只图眼前利益,毁林毁草、耕垦陡坡,环境保护意识浅薄。
2、一方面搞水土保持建设,另一方面又人为加快土壤侵蚀。其根源在于向环境索取的物质过多,而休养生息、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不力。
3、未把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自然资源的综合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若只进行生态的综合治理,不注意经济开发,人民的经济生活得不到改善,也就无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达不到政治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3]
黄土高原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国家在植被建设上投入了巨大资金。但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状况仍然存在着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态效益低,经济效益低,人工造林种草地的生态作用与现有林区天然林的功能相去甚远等问题。[2]
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
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生态平衡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志。生态平衡是一种自然平衡,它是指物质和能量输入与输出之间接近平衡并获得优化协调关系。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它通过反馈机制而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3]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广泛应用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生态环境的一种模式。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黄土高原的每个沟道小流域可以看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从泥沙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完成,因此,对小流域进行自然条件改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便于合理安排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生产用地和统一管理,而且可以推广到大、中流域的大面积治理。在同一大气候的影响下,气候和水文现象多种多样,只有综合治理,才能全面开发一个小流域的自然资源和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的目的。[4]
3、发挥牧草地优势,促进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农林牧用地应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提高牧业用地比例,达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林牧副共同发展。
4、建设好基本农田,达到粮食自给有余促退耕。[9]
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国家虽然在水土流失治理上投入很多,经过40年的治理,林草植被面积虽有一定增加,但因存在造林造草面积不实、违背“适地适树”原则、技术措施不配套、边治理边破坏等问题,减沙效益不是很明显。[2]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未从根本上改变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比以上定义,不难看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是十分脆弱的,其脆弱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处诸多自然和人文的过渡地带,如从草原向山地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等地带。各种自然要素交错,使得自然环境不稳定,自然灾害较频繁。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更是加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使环境更加恶化。[4]
4、牧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很低。只重视牲畜数量而不重视质量或只强调发展牲畜,都会造成林草之间的矛盾。[9]
所以改善安塞县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以下几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