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多管齐下地提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

黄土高原概览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面积达60多万平方千米。黄土厚度达50—180米,且覆盖了大部分的地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多在1000~2000米,除了一些主要的山地之外,主要的地貌形态有塬、梁、峁等。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主要在夏季且多暴雨,年降雨量在250-700mm之间,并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降雨的集中度高。季节分配比例为:夏季(6-8月)雨量占年雨量的50%-60%。冬季(12-2月)雨量仅占年雨量的1.5%-3%。黄土高原降雨年际变化大,基本规律是雨量的年际变化大于雨日,短时段的年际变化大于长时段,西北部的年际变化大于东南部。[1]
黄土高原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国家在植被建设上投入了巨大资金。但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状况仍然存在着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态效益低,经济效益低,人工造林种草地的生态作用与现有林区天然林的功能相去甚远等问题。[2]

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

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生态平衡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志。生态平衡是一种自然平衡,它是指物质和能量输入与输出之间接近平衡并获得优化协调关系。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它通过反馈机制而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3]

对比以上定义,不难看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是十分脆弱的,其脆弱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处诸多自然和人文的过渡地带,如从草原向山地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等地带。各种自然要素交错,使得自然环境不稳定,自然灾害较频繁。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更是加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使环境更加恶化。[4]
(2)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很困难
当人类生产水平力低时,黄土高原仍有良好的植被覆盖,生态环境较好。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及人类活动的加剧,植被迅速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但是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黄土高原现阶段的自然条件下,想把环境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仍很困难。[4]
(3)生态脆弱性集中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林草覆盖率低和干旱少雨。[5]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原因
(1) 气候:冬季严寒而晴燥,夏季酷热,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盛行西北风。
(2) 植被:植被稀疏,多为次生灌丛

、矮林
(3) 地表及地势:地表裸露,坡度较大
(4) 土壤:黄土是风积作用的产物,垂直节理发育,抗蚀性弱,开发利用不当极易形成水土流失。
二、人为原因
以农业为本在黄土高原有着很长的历史。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逐渐突出。战国时期前为原始天然植被,“秦时向黄土高原移民并兴建长城,形成了一条明显的农牧界限”。秦至隋代变化相对较小。明清时期政府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大规模的移民屯垦,使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除了历史原因之外,当代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如滥垦、滥伐、开矿等,以及环境保护观念的落后,使人们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忘记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忘记了统筹考虑发展,都加剧了生态恶化的情况。[6]

现阶段黄土高原的面临的生态问题有:
1、河川水文状况严重恶化
2、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3、水旱灾害日益严重
4、风沙日益加剧
5、三料(燃料、饲料、肥料)俱缺,问题严重[7]

而黄土高原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莫过于生态脆弱。生态脆弱限制了环境容量,控制了开发进程,增加了治理难度,滞缓了经济发展速度,削弱了开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所以改善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不能仅孤立地解决单个问题,而应该从全局着眼,有机结合环保措施,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把握好二者间的关系。[5]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

要提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最需要攻克的难题就是水土流失。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土壤侵蚀过程受内外力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而且相互作用制约。许多生态因素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失去了原来的涵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例如天然植被经过破坏,失去了蓄水保土的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继而促使生态环境恶化。[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黄土高原的降雨情况,正如文章开头介绍的一样:降水不多但集中,且变率很大,达到30%-50%,旱年、涝年很多。同时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2)黄土的构造:黄土堆积深厚,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结构松散,垂直节理发育,空隙大而缺乏胶结物,抗冲能力只相当于红胶土的十分之一。加之这里植被毁坏严重,黄土裸露,成为地表物质最容易流失的地区。
(3)人类的影响。如果没有人类的破坏,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是可以发展良好的天然植被的。这里的年降水量达到400毫米左右,对植被来说,水分条件是充分的。但历史上几次农牧业经营方式的改易,樵采、营造宫殿、毁林开荒破坏了大量植被,使

雨水和径流以及风力直接侵蚀黄土地面,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破坏了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使其无法恢复。同时开矿导致大面积原生地面被挖开,植被被破坏,降低矿区的土壤抗蚀能力。[8]

水土流失不仅危害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严重阻碍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全国现有的贫困县中,黄土高原地区就占有126个;同时也严重影响区内能源矿藏资源的开发利用。众所周知,资源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储藏量,更重要的是它的开发利用条件与利用程度。由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水平低,社会发展水平必然相对落后,对区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利用率以及利用程度都相对低下。同时,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掠夺式开发,势必进一步导致环境的恶化,加剧新的人为的水土流失。同时,水土流失也影响流域内水利工程的运行和下游的安全。黄土高原地区有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70%。大量的泥沙涌入黄河,使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大堤处于“越险越加,越加越险”的状态,威胁着黄淮海平原民众及国家财产的安全。[5] 此外,严重的水土流失把耕地切割得支离破碎。表层大量肥沃土壤被冲走,每年损失的氮、磷、钾肥总量达3000多万吨,农业产量很低。水土流失还造成这一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由于地表蓄水能力弱,暴雨下来后,迅速形成巨大径流,可以产生很大的水涝灾害。暴雨之后,地表水分迅速减少,又经受不住干旱的影响。在低产多灾的情况下,群众为了多的粮食,又不得不进一步毁林开荒,广种薄收。其结果又加重了水土流失,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8]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广泛应用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生态环境的一种模式。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黄土高原的每个沟道小流域可以看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从泥沙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完成,因此,对小流域进行自然条件改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便于合理安排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生产用地和统一管理,而且可以推广到大、中流域的大面积治理。在同一大气候的影响下,气候和水文现象多种多样,只有综合治理,才能全面开发一个小流域的自然资源和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的目的。[4]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它也是推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脱贫致富的最好方式。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工程措施、生

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而农业技术是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关键。甘肃西峰南小河沟在进行小流域治理时,根据当地的土壤侵蚀规律,实行了“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
保塬: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
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
固沟: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既固定了沟床,又拦截了坡面和上游的大量泥沙,稳定了坡脚。[4]

除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外,还应加强以下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1、 压缩农业用地,充分挖掘水资源,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这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充分利用现有的草坡、林地和荒地,用以造林、种草,要多样化,讲求实效。应以水土保持林为主,乔灌结合,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薪炭林等。
3、改善天然草场植被,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
4、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避免由于煤炭开发而引起的大规模水土流失。[4]

除了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还应该关注黄土高原的重点县的综合治理。重点县的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对于水土保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处以安塞县为例。安塞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为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气候灾害有干旱、冰雹、霜冻、暴雨、大风,干旱缺水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从地质地貌条件来看,安塞县的沟谷坡地多在35°以上,虽有深厚土层的优越条件,而坡度和沟谷成为交通和耕作的限制。土壤以发育在黄土母质上的黄绵土为主。由于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引起土壤侵蚀(每年厚度可达1厘米)、肥力下降、土壤退化,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当地水文条件为:降水年变率大,最大年793.9毫米,最小年296.6毫米,二者相差1.7倍。降水集中在7-9月,占年降水的63.4%。安塞县属森林草原地带,北部边缘为向风沙草原过渡的地区。南有森林,中有草灌,北有旱生植被。安塞县的社会经济条件则体现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生产力水平低。[9]
根据安塞县的自然条件,联系其土地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土地利用不合理,农业自然生态体系遭到破坏
2、广种薄收,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由于过去的落后习惯以及“以粮为纲”政策的影响,长期以

来毁林开荒、轮种等耕作制度,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得用地和养地失调,地力衰退。
3、农业经营单一化,农林牧比例失调。单一的粮食种植业是一种脆弱的农业,极易遭受灾害性天气的危害,而林、草生产期长,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生产较稳定,对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
4、牧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很低。只重视牲畜数量而不重视质量或只强调发展牲畜,都会造成林草之间的矛盾。[9]
所以改善安塞县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以下几个途径:
1、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优化生态
2、因地制宜安排生产,使农林牧协调发展。安塞县适宜于农林牧综合发展,但从土地的经济效益来讲,适宜于以牧为主、兼营农业的发展方向。
3、发挥牧草地优势,促进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农林牧用地应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提高牧业用地比例,达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林牧副共同发展。
4、建设好基本农田,达到粮食自给有余促退耕。[9]

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国家虽然在水土流失治理上投入很多,经过40年的治理,林草植被面积虽有一定增加,但因存在造林造草面积不实、违背“适地适树”原则、技术措施不配套、边治理边破坏等问题,减沙效益不是很明显。[2]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未从根本上改变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除了造林、基本农田建设的质次量少及谎报不实之外,很多农民只图眼前利益,毁林毁草、耕垦陡坡,环境保护意识浅薄。
2、一方面搞水土保持建设,另一方面又人为加快土壤侵蚀。其根源在于向环境索取的物质过多,而休养生息、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不力。
3、未把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自然资源的综合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若只进行生态的综合治理,不注意经济开发,人民的经济生活得不到改善,也就无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达不到政治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3]

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应从长远的、整体的观点触发,开发利用地表资源,既要考虑经济规律和经济效益,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强调生态效益。
一从生态建设入手,
(1)应加快和完善植被建设。黄土高原植被资源可以分成森林、草场、经济林与果树以及野生动物资源四大类。黄土高原是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地区之一,且存在树种单纯、数量少、分布不均匀、林分质量低劣、林种结构不合理、人均占有资源数量低等问题。而草场资源也存在质量水平不高,因过度放牧而草场退化严重,单

位产草量偏低等问题。完善植被建设的措施如下:
1、实行适地适树种草
2、选择合理经营方向。必须把生态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把生态效益寓于经济效益之中,在关注长远利益的同时重视近期效益,才能充分发挥生产者的潜力。
3、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在流域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治理改善环境、振兴经济的唯一有效途径。
4、加强林草基地建设
5、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6、确定最佳森林覆盖率。P3对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来说,降水量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它被认为是森林面积的主要限制因素。根据现有资料,在水土流失区内低于400毫米降水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5%。违背自然规律,在不适合发展林业的地区营造大片森林,必将带来严重后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7、保持相应的的农地面积,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对农牧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也必须保证有合理的林地比例,以改善生态环境。[10]
完善植被建设也是解决黄土高原“三料”俱缺问题的关键手段。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三料”俱缺导致了种种恶果,如加重水土流失和土地贫瘠,饲料缺乏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经济收入低下,农民生活困苦。种树种草是解决“三料”问题切实可行的手段,但要注意因地制宜,同时还要凸显经济效益以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国家也应在经济上大力扶持。[11]

(2)完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评价机制
水土保持的利益是多方面的,如生态、经济、社会等,同时分类也是很多种,有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又有单项效益,整体效益;有是在效益,又有潜在效益;有近期效益,又有长远效益。根据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周德春等人的分法,即把水土保持效益分为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类,[5]我认为经济效益在生态保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比如在建设三峡工程中的百万移民安置,政府采取了“开发性移民”的策略,而不是延续过去向移民一次性发放赔偿费的做法。只有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有的水平,才能够减小移民的阻力,有利于政治稳定。
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西北地区沙漠化的防治。贫困迫使旱地居民只能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许多水土保持措施虽然技术上可行,但因为暂时没有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很低,很难在当地百姓中推广。“所以在制定行动方案时,既要因地制宜,又要考虑到制度、组织和资金建设的问题”。[4]

(3)建立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
整个系统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环境数据库;其二是以水土保持

专家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治理“知识库”。 [2]
二从经济方面入手,首先有必要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有利条件包括:
1、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优越、生物种类多样化,构成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农业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产业,农业经济发展与否关系到全地区78%的农业人口的生活与生产问题。
2、能源、矿藏资源丰富,构成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除能源之外,占全国90%以上的稀土矿、10%以上的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也是本地区及其邻近范围内的丰富矿藏。
3、区位条件独特,构成了综合经济发展的地域优势。该地区位居西南、中南、西北、华北的交汇处,也是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衔接带;既是四周相邻地区屋子的集贸中心,也是向四周静寂发展的扩散基地,位置适中,地位重要。制约因素则为生态脆弱。生态脆弱限制了环境容量及开发进程,增加了治理难度,滞缓了经济发展速度。[5]

为了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应做到:
(1)深化水土保持经济体制的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投入主体投资行为的利益目标更加明确。因此,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产业投入机制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水土保持经济体制改革,调动各类投入主体的积极性。
1、要转变水土保持是“公益性”事业的传统观念,强化水土保持的“产业化”属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除使流域内的农民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确保黄河下游汛期的安全,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等,这些效益是难以量化的。而人们在投资决策中却常常以直接经济效益为准则,其结果必然导致不利于水土保持产业发展的投资。
2、理顺水土保持产业投资的经济关系,赋予投资主体投资决策权
3、用法规和经济手段约束投资行为,使其尽快合理化、规范化
4、多渠道聚集水土保持基金
5、完善水土保持产业劳动积累机制。资金短缺和劳动力充裕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土保持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资金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劳动力充裕的优势,以活劳动投入提到部分资金投入是发展水土保持产业的一种有效方法。[2]
(2)针对重点县的治理,应发挥资源优势,增强地方工业
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在提高农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村积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个县域内,综合开发、治理环境,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

村经济,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3]
(3)积极正确地发展乡镇企业,突出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黄土高原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战略方向包括以下几点:
1、依托能源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以采煤为主的采掘、煤炭加工、煤化工、电力等系列化骨干企业。
2、围绕能源基地建设,发展水泥、耐火材料、大理石、陶瓷、砖瓦、玻璃等为主的建材业。
3、利用大中城市工业扩散产品,发展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
4、围绕城市与集镇建设,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
5、发展旅游业[3]
(4)深化水土保持推动经济发展的典型。该典型主要包括了:
1、以基本农田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环境容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以重点治理区为依托,开展水土保持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开发、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5]
延长县的“围绕林业办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例子。
“所谓“围绕林业办农业”就是以办社会主义大农业为目的,以林业为中介,首先在林业打开突破口,借以改变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恶劣的状况,在改变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以此反哺社会主义大农业,使当地农村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得到彻底改观;使当地农村经济迅速跨越过自然条件恶劣的天然障碍,和国内、国际大市场实现对接,彻底改变当地农村落后面貌的一种逆向开发思路。”[12]这个思路中所说的林业并非指狭义林业,而是指大林业综合治理开发系列。同样,这里所说的农业也并非指以单一经济粮食作物的传统农业,而是指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工副业在内的大农业。[12]
延长县在实践时,特别强调了发动群众、发展科学技术和完善激励机制的作用。因受小农思想的束缚,农民缺乏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所以要宣传发展林业和退耕还林的前景,以及通过典型户的现身说法宣传及教育群众。造林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分层次培养以提高林业建设劳动者的素质,有助于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完善的激励机制,如按照“谁开发,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退耕还林,合法林权证,解除承包者的后顾之忧。
除此之外,加强领导,强化林政管理,实事求是也是保证延长县“围绕林业办农业”路子成功的重要因素。[12]
“围绕林业办农业”实施后的五年,延长县取得了以下五项主要成效:
1、生态效益初见成效,农业基础条件得以改善。如植被覆盖面积增加,改观的制

备涵养了水源,同时也使影响农业的气象灾害有所减少。林业开发与流域治理相结合,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2、经济效益显著,粮食产量稳中有增
3、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村经济全面增长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迅速,农民思想观念转变明显
5、随着大林业综合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大量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2]

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关键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又在于因地制宜地提高植被覆盖率,有机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而这一系列工作地开展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所以通过经济效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以及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参考书目:
[1]王万忠焦菊英 《黄土高原降雨侵蚀产沙与黄河输沙》(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58-59页
[2]蒋定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模式》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112、276-278页
[3]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重点县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问题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46-49、71、74-75页
[4]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 地理》第二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6-27、30-32、42页
[5]孟庆枚《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464、509、511-519页
[6]张亚莉《再看黄土高原》《榆林科技》2008年03期 68页
[7]百度百科 /view/6776.htm
[8]钱林清《黄土高原气候》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318-320页
[9]《黄土高原遥感调查试验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59-62、146-148页
[10]吴钦孝杨文治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2-14、258-259页
[11] 张宝春,宋子才,陈扬钧 《种草种树是解决甘肃定西地区“三料”俱缺的有效途径——定西县李家堡乡鹿马岔小流域“三料”情况调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84年S1期; 75-81
[12] 郝福财 《黄土高原与绿色革命 : 延长县「围绕林业办农业」的实践与思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1-2、96-98、132、167、17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