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原始记录填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性状:应根据检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如实描述药品
的外观,不可照抄标准上的规定。如标准规定其外
观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可依
观察结果记录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标准中的臭
味和引湿性(或风化性)等,一般可不予记录,但遇
异常时,应详细描述。
1.1溶解度:应详细记录供试品的称量、溶剂及其用
量、温度和溶解时的情况等。
效数字取舍和结论。
.
10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检验项目的记录:先写明检验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应规范,不得采用习语。可依实验的先后依次记录 各检验项目,最后应对该项目的检验结果给予明确 的结论。除满足上述要求外,所有检验项目的记录 内容,实验人员应如实填写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和数 据。
.
11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规程中所载的检验方法检验,并全部记录),如有特殊要求的
检验,根据要求记录实验条件(如实验温度、压力等),观察
到的现象(不要照抄标准,而应是简要记录检验过程中观察到
的真实情况,遇有反常的现象,则应详细记录,以便后期作为
参考和查阅的依据)。
.
7
1.1基本要求
5.2实验数据,计算(注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和 结果判断等;均应及时完整地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传抄。如 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不得擦 抹涂改,并应在修订处签名或盖章,以示负责。检验或试验结 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对 废弃的数据和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原 始记录上注明。
.
4
1.1基本要求
3.检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所用仪器型号、仪器编 号,所用试液、试剂的名称、批号。且不得空页 或空项,空页、空项不需填写时用横线划掉。检 验中使用的标准品或对照品,应记录其来源、批 号和使用前的处理;用于含量(或效价)测定的, 应注明其含量(或效价)和干燥失重(或水分)。
.
5
1.1基本要求
.
8
1.1基本要求
6.同品种多批号检品连续进行检验时,如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 含量测定中,使用同一对照品(标准品),其对照溶液的制备 (前处理、称量、稀释过程)及吸收度值、标准曲线等;如高 效液相色谱法用以进行药品的含量检验中,对照溶液的配制及 其图谱等,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均可只详细记录一个批号的 情况,并在其余批号上以同样的情况体现。
.
31
2.药品检验报告单的表头栏目及其填写说明
1.报告单编号方法:
1.1检验报告单编号为产品或物料代码加7位年月流水号,年月为报告单出具的
.
12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1.2相对密度:进行此项检查,应记录采用的方法 (比重瓶法或韦氏比重瓶法)、测时的温度、测定 值、计算公式及结果。 1.3比旋度:记录仪器型号,测定时的温度,供试品 的称样量及其干燥失重或水分,供试液的配制,旋 光管的长度,零点(试仪器的检验特点而定)和供试 液旋光度的测定值各3次的读数,取其平均值,计算 比旋度等。
操作方法,干燥或灼烧的温度,滤器(或坩埚)的恒重值,
沉淀物或残渣的恒重值,计算式与结果。
.
26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4.3紫外分光光度法:记录仪器型号,检查溶剂是否符合要 求的数据,吸收池的配对情况,供试品与对照品的称量(平 行试验各2份)其及溶解和稀释情况,核对供试品溶液的最 大吸收峰波长是否正确,狭缝宽度,测定波长及其吸收度 值(或附仪器自动打印记录),计算式及结果。必要时应记 录仪器的波长校正情况。
.
25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4.1容量分析:记录供试品的称量(平行试验2份),简要
的操作过程,指示剂的名称,滴定液的名称及其浓度
(mol/L),消耗滴定液的毫升数,空白试验的数据,计算
式与结果。电位滴定法应记录采用的电极;非水滴定要记
录室温;所用的滴定管与移液管均应记录其校正值。
4.2重量分析:记录供试品的称量(平行试验2份),简要的
.
18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3.检查:一般检查项目,只取一份供试品依法进行检查。检查 结果为不符合规定或边缘产品时,按《实验室数据调查管理》 进行调查。规定以一次检查结果为准的项目,不得复试。 3.1薄层色谱(或纸色谱):记录室温及湿度,薄层板所用的吸附 剂(或层析纸的预处理),供试品的预处理,供试液与对照液的 配制及其点样量,展开剂、展开距离、显色剂,色谱示意图; 必要时,计算出Rf值。
.
21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3.7水份(费休氏法):记录实验室的湿度,供试品的称量(平行 试验3份),消耗费休氏试液的毫升数,费休氏试液标定的原始 数据(平行试验3份),计算式与结果,以平均值报告。
3.8炽灼残渣、灰分:应记录坩锅恒重量,取样量,炽灼温度, 炽灼后残渣与坩锅的恒重量,结果计算。
.
22
.
20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3.5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记录采用的方法, 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比较结果。必要 时应记录供试品溶液的前处理方法。 3.6干燥失重:可只做一份;必要时应同时作两份,取平均值。 记录分析天平的型号,干燥条件(包括温度、真空度、干燥剂名 称、干燥时间等),各次称量(失重为1%以上者应作平行试验2份) 及恒重数据(包括空称量瓶重及其恒重值,取样量,干燥后的恒 重值)及计算等。
4.检验记录中,应首先记录样品的名称、批号、 送检时间等相关样品信息,写明检验的依据。凡 按中国药典、地方药品标准或国外药典检验者, 应列出标准名称,版本和页数;凡按公司内控质 量标准检验,应列出标准名称或其编号。
.
6
1.1基本要求
5.
5.1检验过程中,可按检验顺序依次记录各检验项目,内容包括:
项目名称、检验日期,操作方法(应完全按照该品种检验操作
.
13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1.4 折光率:记录仪器型号,温度,校正用物,3次测 定值,取平均值报告。 1.5 熔点:记录采用第×法,仪器型号或标准温度计 的编号及其校正值,除硅油外的传温液名称,升温速 度;供试品的干燥条件,初熔及全熔时的温度(估计读 数到0.1℃),熔融时是否有同时分解或异常的情况等。 每一供试品应至少测定2次,取其平均值,并加温度计 的校正值;遇有异常结果时,可选用正常的同一药品 再次进行测定,记录其结果. 并进行比较,再得出单项 14
.
27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4.4气相色谱法:记录仪器型号,检测器及其灵敏度,色谱 柱长与内径,柱填料与固定相,载气和流速,柱温,进样 口与检测器的温度,内标溶液,供试品的预处理,供试品 与对照品的称量(平行试验各2份)和配制过程,进样量,测 定数据,计算式与结果;并附色谱图。标准中如规定有系 统适用性试验者,应记录该试验的数据(如理论板数,分离 度,校正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等)。
检验原始记录填写、报告编写与保存
化验室
.
1
1 原始记录的填写 报告的编写 2
3 保存
.
目 录
2
原始记录的填写
.
3
1.1基本要求
1.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原始、真实、完整清晰,易读,不 易擦除。原始记录应使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碳素笔书写。凡 用微机打印的原始数据及图谱应签注操作者姓名、日期。
2.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仔细核对检品标签信息与请验单内容 是否相符,并逐一记录规格、批号等原始记录中的必要信息。 出现检品标签信息与请验单内容不符时应及时和送样人员沟 通。
.
9
1.1基本要求
7.每个检验项目均写明标准中规定的限度或范围,根据检验结
果作出单项结论(呈正反应或不呈正反应,符合规定或不符合
规定),并签署检验者的姓名。
8记录整理
各检验项目的最终检验结果的有效数位按《有效数字和数值的
修约及运算标准操作规程》处理。
9.记录复核:复核人复核检品信息、文字书写、数据计算、有
.
28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4.5高效液相色谱法:记录仪器型号,检测波长,色谱柱与 柱温,流动相与流速,内标溶液,供试品与对照品的称量 (平行试验各2份)和溶液的配制过程,进样量,测定数据, 计算式与结果;并附色谱图。如标准中规定有系统适用性试 验者,应记录该试验的数据(如理论板数,分离度,校正因 子的相对标准偏差等)。 4.6氨基酸分析:除应记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内容外,尚应 记录梯度洗脱的情况。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1.6 吸收系数:记录仪器型号与狭缝宽度,供试品的
称量(平行试验2份)及其干燥失重或水分,溶剂名称与
检查结果,供试液的溶解稀释过程,测定波长(必要时
应附波长校正和空白吸收度)与吸收度值(或附仪器自
动打印记录),以及计算式与结果等。(或根据仪器的
自身特点进行相关的数据记录)
.
15
.
29
报告的编写
01 药品检验报告的定义 02 药品检验报告单的表
和规范名称
头栏目及其填写说明
03 药品检验报告中检验 项目的编排与格式
药品检验报告书中各 04 项检测项目的书写要
求
05 检验报告书的结论
06 检验报告的签名
.
30
1.药品检验报告的定义和规范名称
1.“××××检验报告”系指本公司出具对某一药品检 验结果的正式凭证。 2“检验报告连同检验记录”系指本公司内部留存的上 述正
3.11 微生物限度:记录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含预处理方法)后,
再分别记录:(1)细菌数记录各培养皿中各稀释度的菌落数,空
白对照平皿中有无细菌生长,计算,结果判断;(2)霉菌数和酵
母菌数分别记录霉菌及酵母菌在各培养皿中各稀释度的菌落数、
空白对照平皿中有无霉菌或酵母菌生长,计算,结果判断;(3)
控制菌记录供试液与阳性对照菌增菌培养的条件及结果,分离
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培养结果(菌落形态),纯培
养所用的培养基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生化试验的项目名称
及结果,结果判断;必要时,应记录疑似菌进一步鉴定的详细
条件和结果。
.
24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4 含量测定:要求平行做两份,两份结果精密度应在测 定方法的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为供试品的含量,如偏差不符合要求时应执行《实验室 结果调查管理规程》。
.
17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2.2.2红外光吸收图谱:记录仪器型号,环境温度与湿度,供试品的预处 理和试样的制备方法,对照图谱的来源(或对照品的图谱),并附供试品的 红外光吸收图谱。 2.2.3气(液)相色谱:如为引用检查或含量测定项下所得的色谱数据,记 录可以简略;但应注明检查(或含量测定)项记录的页码。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3.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记录仪器型号和光源,仪器的工作 条件(如波长、狭缝、光源灯电流、火焰类型和火焰状态),对 照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平行试验各2份),每一溶液各3次 的读数,计算结果。
3.10 无菌:记录培养基的名称和批号,对照用菌液的名称,供 试品溶液的配制及其预处理方法,供试品溶液的接种量,培养 温度,培养期间逐日观察的结果(包括阳性管的生长情况),结 果判断。
.
19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3.2结晶度:记录偏光显微镜的型号及所用倍数,观察结果。 3.3 pH值(包括pH值检查的“酸度、碱度或酸碱度”):记录仪 器型号,室温,定位用标准缓冲液的名称,校准用标准缓冲液 的名称及其校准结果,供试溶液的制备,测定结果。 3.4溶液的澄明度与颜色:记录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浊度标准液 的级号,标准比色液的色调与色号或所用分光光度计的型号和 测定波长,比较(或测定)结果。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1.7酸值(皂化值、羟值或碘值):记录供试品的称样量 (除酸值外,均应作平行试验2份),各种滴定液的名称 及其浓度(mol/L),消耗滴定液的毫升数,空白试验消 耗滴定液的毫升数,计算式与结果。
.
16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2.鉴别 2.1呈色反应、沉淀反应:记录简要的操作过程,供试品的取用量,所加试剂的 名称与用量,反应结果(包括生成物的颜色,气体的产生或异臭,沉淀物的颜色, 或沉淀物的溶解等)。采用药典附录中未收载的试液时,应记录其配制方法或出 处。多批号供试品同时进行检验时,如结果相同,可只详细记录一个批号的情 况,其余批号可记为同编号××××××的情况与结论;遇有结果不同时,则 应分别记录。 2.2仪器分析:应记录分析条件,仪器和色谱柱编号和型号,流动相配制过程和 数量,样品的前处理,供试品及对照品的配制,分析所得图谱或原始数据。 2.2.1可见-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同吸收系数项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