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7页word
审计学原理PPT 教学大纲
《审计学原理》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时数:68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审计学原理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必修课。
主要讲授:审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技术的运用,以及审计的最终产品审计报告的编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教材所列审计理论知识,并将其和审计方法相结合运用于审计程序2.能出具审计报告3.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二、课题及课时分配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审计概论教学内容: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2.审计的概念与种类3.审计的对象与目标4.审计监督体系教学要求:掌握审计的概念及审计的对象和内容;理解审计的目标;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其他审计类型的关系。
课题二注册会计师管理教学内容:1.注册会计师考试与业务登记2.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3.会计师事务所4.注册会计师协会教学要求:掌握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构成概况,社会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社会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的类型和设立条件。
课题三执业准则与法律责任教学内容: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3.职业责任4.法律责任5.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教学要求:掌握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掌握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了解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法律诉讼。
课题四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教学内容:1.审计总目标2.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确定3.审计过程4.审计业务约定书教学要求:掌握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确定;掌握审计业务约定书内容与审计范围;了解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课题五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教学内容:1.审计程序2.审计证据3.审计工作底稿教学要求:掌握审计证据的作用和特征,审计证据的种类和获取的方法,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和种类,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和内容。
课题六计划审计工作教学内容:1.审计计划2.审计重要性3.审计风险教学要求:掌握审计计划的作用,审计计划的内容,审计计划的审核,审计重要性含义和审计风险的运用课题七风险评估及应对教学内容: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3.评估重大错报风险4.针对报表层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5.针对认定层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教学要求:掌握风险的识别、评估的涵义和内容,针对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分别采取的应对措施。
审计学原理(第一章)
• 2.审计的一般规律:从三个方面来研究。
• (1)经济业务的活动规律
•
工业:供、产、销
•
商业:购、销、存
• (2)资金运动规律
•
工业: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
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增大了的)
•
商业: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
资金(增大了的)
• (3)会计核算规律:账户设置-增减变化计算结果
• (二)审计关系人
• 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 系的三方面的当事人,即审计人、被审计人 和审计委托(或授权)人。
• 习惯上把审计人称为第一关系人,即承 担审计工作的人。审计人与其它两方之间 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处于独立地位。 审计人对审计委托(或授权)人负责,验 证、审查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 并提出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
• 3.销售员张某有时销售的货款不能及时收回, 拖欠货款20000元,时间半年以上,请问这是 一种什么行为?
•
• 案例分析提示: • 1.属于侵占公款。 • 2.白条抵库,属于挪用公款。 • 3.截留收入,属于侵占公款。
第一章 总 论
•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基本特征、
• 同样;在私有财产并不很多,财产所 有者经管自己财产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审 计。只有当剩余产品被极少一部分人所占 有,他们对自己所占有的财产照管不了, 需要委托别人代为保管、代为记账的时候, 才需要审计。因为他们这时对保管者、记 账者并不放心,他们要通过审计来确认这 些保管者、记账者的经管责任如何。因此, 财产所有者与财产经管者的分离是审计产 生的另一个客观条件。
《审计学原理》(会计学专业)教学大纲
《审计学原理》(会计学专业)课程简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课程简介《审计学原理》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课程以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任务为依托,以中国审计准则为指引,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熟悉审计执业工作环境及其要求,具备对复杂、重大、隐蔽性强的财务舞弊行为做出适当的审计判断、甄别和确认以及具体处理等职业能力。
通过《审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再现年报审计的逻辑体系,通过后继的课程学习,来针对此框架中的某一具体工作环节、某一工作岗位进行深入细化,从环环相扣的行为和思维逻辑判断中教会学生如何做年报审计,提升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现代审计与鉴证业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形成发散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质执行风险导向审计的能力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审计概述(1)审计的定义与分类(2)审计的起源与发展(3)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4)审计理论框架(5)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审计重点:审计的定义与要素;审计的不同分类;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难点:审计产生的动因;民间审计和审计理论框架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测试2.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2)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3)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重点: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难点:鉴证业务5要素;审计准则;审阅准则;相关服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责任(1)职业道德基本原则(2)职业道德概念框架(3)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4)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环境(5)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6)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法律诉讼重点和难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司法解释》的条款。
《审计学原理》教案
一、教案概述1. 课程背景审计学是一门研究审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2. 教学目标了解审计的定义、作用和意义掌握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审计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二、第一章:审计概述1. 教学内容审计的定义和分类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2.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的程序和方法3. 教学资源案例:某公司年度审计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的定义和分类分析案例,了解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小组讨论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三、第二章:审计计划与准备1. 教学内容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审计风险的评估和管理2. 教学目标掌握审计计划的制定方法学会审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审计风险的评估和管理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年度审计计划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计划的制定方法分析案例,学习审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小组讨论审计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四、第三章:审计实施与控制1. 教学内容审计程序的实施和监控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审计问题的发现和处理2. 教学目标掌握审计程序的实施和监控方法学会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了解审计问题的发现和处理流程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年度审计实施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程序的实施和监控方法分析案例,学习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小组讨论审计问题的发现和处理五、第四章:审计报告与评价1. 教学内容审计结果的评价和反馈审计后续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评价2. 教学目标学会审计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方法了解审计后续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评价流程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年度审计报告案例4. 教学活动分析案例,学习审计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方法小组讨论审计后续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评价流程六、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1. 教学内容审计证据的种类和获取方式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联性分析2.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学会编制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底稿掌握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有效整合方法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年度审计证据收集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证据的种类和获取方式分析案例,学习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小组讨论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联性七、第六章: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1. 教学内容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在审计中的应用2. 教学目标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学会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在审计中的重要性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分析案例,学习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小组讨论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在审计中的应用八、第七章:财务报表审计1.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程序主要财务报表项目的审计方法审计中的特殊事项处理2. 教学目标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要求学会财务报表项目的审计方法掌握审计中的特殊事项处理技巧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程序分析案例,学习主要财务报表项目的审计方法小组讨论审计中的特殊事项处理九、第八章:信息技术审计1.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审计的概述和重要性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信息技术审计在现代审计中的应用2. 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审计的基本概念学会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掌握信息技术审计在现代审计中的应用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信息技术审计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信息技术审计的概述和重要性分析案例,学习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小组讨论信息技术审计在现代审计中的应用十、第九章:审计质量控制1. 教学内容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和目标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审计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2.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学会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掌握审计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审计质量控制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和目标分析案例,学习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小组讨论审计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十一、第十章:审计伦理与法律责任1. 教学内容审计伦理的概念和原则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审计伦理和法律责任在实践中的应用2.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学会评估审计伦理问题了解审计师的法律责任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审计伦理和法律责任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伦理的概念和原则分析案例,学习评估审计伦理问题的方法小组讨论审计伦理和法律责任在实践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重点:审计证据的获取和评价、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审计学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分:_____总学时:_____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审计学是一门研究审计理论与方法,审查和评价经济活动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经济监督学科。
它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审计的定义、分类、审计准则、审计证据、审计程序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审计工作的能力,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审计报告的撰写等。
3、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严谨的审计职业道德观念,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审计概论1、审计的定义、分类与特征(1)理解审计的定义,明确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2)掌握审计的分类方法,如按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和目的等进行分类。
(3)了解审计的特征,如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等。
2、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了解审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历程。
(2)掌握不同发展阶段审计的特点和主要审计方法。
3、审计的职能与作用(1)理解审计的职能,如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等。
(2)认识审计在国家经济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1、审计准则(1)掌握审计准则的含义、作用和内容。
(2)了解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审计准则的体系及主要内容。
2、审计职业道德(1)理解审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熟悉审计人员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如独立性、客观性、保密性等。
(三)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1、审计目标(1)明确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2)掌握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的含义和内容。
2、审计计划(1)了解审计计划的作用和编制要求。
(2)掌握审计计划的内容,包括初步业务活动、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四)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1、审计证据(1)掌握审计证据的含义、种类和特性。
(完整版)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本科学时:36 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代码:B01000831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
为会计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本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经济法;专业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业会计等之后的一门必修课,综合性、应用性强,在会计专业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任务审计是对经济组织进行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和管理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
它为真实客观的评价经济组织的效率和效益提供可靠的保证,同时也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所必需的信息进行技术支持。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审计学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务要有充分的理解,并培养审计业务操作技能,通过课外练习培养动手能力,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审计》课程的复习与应试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一)总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为全书的概述,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目标、对象、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定义、分类、独立性以及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体系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发展的社会基础;知悉中外审计产生、发展的主要史实及其规律;进而理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建立审计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其次,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理解审计是一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并对审计对象、审计职能、任务和作用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审计学原理教案
开篇:课程内容介绍……第一章概论➢引导案例:“4亿元投资‘审计教学目标:在简单了解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审计的定义、主体、分类,结合已经学过的会计知识,分析了解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教学重点:审计产生于发展的基础;主要历史事件;审计的定义及其理解;审计主体及其业务范围;审计的分类;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教学难点:审计的定义及其理解。
教学方法:结合案例进行讲解。
§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一)产生基础概括: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国土为国王所有,而由诸侯经营——官厅审计的产生。
合伙企业的出现——社会审计的产生;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
科技的进步、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机关规模的扩大——内部审计的产生。
(二)审计的三方关系人审计主体:审计行为的执行者,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审计第一关系人——审计组织或人员——注册会计师。
审计客体:审计行为的接受者,即被审计的资产代管或经营者——审计第二关系人——被审计者——责任方。
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人员——审计第三关系人——财产所有者——预期使用者。
●参见图1-1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审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六个阶段: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阶段;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新中国振兴阶段。
西周初期国家财计机构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地官大司徒系统,掌管财政收入;二是天官冢宰系统,掌管财政支出。
天官所属中大夫司会,为计官之长,主天下之大计,分掌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全面核算,然司会又总司审计监督的大权,进行财政收支的审核和监督。
《周礼》中记载:“凡上之用,财用,必考于司会。
”即凡帝王所用的开支,也都要司会的检查,可见司会的权力很大。
而且还说:“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即司会每旬、每月、每年都要对下级送上来的报告加以考核,以判断每一个地方官吏每月和每年所编制的报告是否真实、可靠,再由周王据以决定赏罚。
审计学-《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余宇莹编写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214 目录前言 (2216)第一章 绪论 (2218)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执业准则 (2220)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2224)第四章 审计目标 (2226)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227)第六章 计划审计工作 (2229)第七章 风险评估 (2231)第八章 风险应对 (2234)第九章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2236)第十章 审计抽样 (2237)第十一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2239)第十二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2241)第十三章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2243)第十四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2245)第十五章 货币资金审计 (2248)第十六章 完成审计工作 (2249)第十七章 审计报告 (2251)审计学课程编号:406020852开课学期:6总学时:36 学分:课程名称:审计学英文名称:Auditing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研究2215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216前言(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伴随着审计的法定地位,尤其是注册会计师成为热门的职业,审计学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被视为一门工商管理,特别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2.编写目的为了更好规划本课程的内容,并掌握其教学进度,特编写本教学大纲。
3.编写人员由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研究所余宇莹负责。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审计学即可以指导实际的审计工作,又是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必考且最难考的科目。
因此,本门课程试图使学生掌握审计理论、理解审计程序的原理、掌握审计程序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审计报告出具的依据,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和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奠定基础。
2.教学要求《审计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课程。
为此,对学生做出如下相关要求:第一,需要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知识。
第二,课前预习,出席全部课程,掌握老师授课的内容。
审计学原理__教案
6.审计目标——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会计资料 财政财务收支 有关经济活动 真实性 合法性 效益性
二.审计的本质
(一)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 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1.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 2.会计活动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
(二)我国社会审计的发展
1.解放前的社会审计 (1)北洋政府1918年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 (2)1921年开始在上海设立会计师事物所,先后颁布了《会计师注册章程》等 2.解放后的社会审计 (1)建国后很长时间取消了社会审计 (2)1979年开始陆续设立会计顾问处,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成立会计顾 问处的暂行规定》,同年五月开始筹备上海公证会计师事物所 (3)1985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4)1986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师条例》 (5)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6)1995年财政部批准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
第四节
审计基本假设
一.假设与审计假设 (一)假设 1.涵义 2.特征 (二)审计假设 1.涵义 2.假设与推理、惯例、准则、观点的区别 3.审计假设特点 4.审计假设存在的原因 5.审计假设的作用 二.国外审计基本假设 (一)毛茨和夏拉夫的基本假设(8假设论) (二)托马斯· 李的审计假设(13假设论) (三)弗林特的审计假设(7假设论)
(三)美国审计总局的定义——审计一语,包括审查会计记 录、帐务事项和财务报表,但就审计总局的全部工作 来说,还包括: ①审核各项工作是否遵守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②查核各项工作是否经济有效率 ③查核各项工作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包括立法 机构规定的目标) 1.审计对象——会计记录、财务事项和财务报表。 2.审计目的——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情况1、课程中文名称:审计学2、课程英文名称:AUDITING3、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4、适用专业及层次:财务管理本科5、总学时:51学时6、总学分:3学分7、选用教材:《审计学》(第八版)主编:秦荣生、卢春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1、制定计划前应考虑的问题2、进行盘点准备工作3、实施盘点4、进行抽点5、总结盘点结果6、其他注意事项第五节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1、存货计价审计2、存货截止测试第六节应付职工薪酬审计1、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2、应付职工薪酬的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第七节其他相关账户审计1、物资采购的审计2、原材料的审计3、包装物的审计4、低值易耗品的审计5、材料成本差异的审计6、库存商品的审计7、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第十二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主要凭证、会计记录以及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熟悉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掌握对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财务费用、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有关账户的审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1、借款审计;2、所有者权益审计;3、金融资产审计;【教学内容】第一节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1、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第二节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1、筹资活动的控制测试2、投资活动的控制测试第三节借款审计1、借款的审计目标2、借款的实质性测试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审计1、所有者权益的审计目标2、所有者权益的实质性测试第五节金融资产审计1、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审计3、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4、长期股权投资审计第六节其他有关账户审计1、其他应收款审计2、其他应付款审计3、无形资产审计4、应付股利审计5、营业外收入审计6、营业外支出审计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审计8、递延所得税资产审计9、递延所得税负债审计第十三章货币资金审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资金涉及的主要凭证、会计记录、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熟悉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掌握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审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财务报表准确性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认识和运用能力,为未来成为合格的审计人员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论;2. 掌握审计的法律和伦理规范;3. 熟悉审计程序和技术;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在进行审计时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客户和同事有效地交流合作。
三、课程内容1. 审计学概述- 审计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审计的目标和职责- 审计的类型和分类2. 审计法律和伦理规范- 审计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 审计师的道德和职业准则- 审计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困境和解决方法3. 审计程序和技术- 审计计划和组织- 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 取证和调查技术- 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 审计报告的编制和传达4. 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方法- 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关键审计事项5. 内部审计与公共部门审计-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职能- 公共部门审计的特点和要求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模拟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审计工作。
五、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等;2. 作业报告:要求学生按时提交课后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评价;3.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进行测试;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审计学原理与方法》2. 《现代审计学》3. 《审计学导论》七、扩展学习资源1. 相关学术期刊:《审计研究》、《审计学报》等;2. 专业机构和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等;3. 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等提供相关审计学课程的平台。
审计学原理课件全精品文档
业务简单或已发生存在严 重问题的审计项目
了解全貌,抓住重点,审 计工作效率高 容易遗漏,随意性大
业务量较多的审计项目
(2)范围检查法
1.详查法
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全部或某一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 进行全面的、细致的、彻底的审查。
2.抽查法(财经法纪不宜采用抽查法)
审计的职能 对审计对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
审计的目的 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等,不同类型的审计有不同的
作用。
审计的性质 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独立性是基本特征
二、审计关系人
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 的当事人。
被审计人
审计 关系
经济 责任 关系
审计人
委托关系
接受审查、监督与评价的被审计单位。
3、审计的主要内容 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4、审计所依据的信息载体 形成审计证据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以及电子计 算
机的磁带、磁盘等。
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现象; 其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是审计对象的本质
二、审计的目的
肯定式 债务人所欠金额数目较大; 该欠款可能存在争议或经济纠纷; 欠款数额可能存在差错或其他问题
否定式
预计差错率较低; 债务人欠金额数目较小; 在所查证的欠款数额不符时相信债 务人能够正式复函; 债务人内控制度行之有效。
8、分析法
分析性复核,对审计事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从 而发现有无问题或异常情况。
从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中抽取 一部分为样本进行审查,据以推断总体资料的正确性、公允性的一种 方法。任意抽样法、判断抽样法、统计抽样法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于审计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审计学的相关知识,并具备进行审计工作所需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审计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念;2. 掌握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理解审计学在企业管理和社会监督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审计分析和判断的能力;5. 提高学生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审计学概论- 审计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审计学的发展历史2. 审计的基本程序- 审计的目的和范围- 审计的程序和方法3. 审计的实务应用- 财务报表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4. 审计法规和伦理规范- 审计法规的基本概念- 审计师的职业伦理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系统介绍审计学的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审计理论与实务的联系;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实习,提升实际操作能力;4. 讨论互动:通过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间的知识分享和思想碰撞。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出勤情况、参与讨论、作业和小组讨论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4. 课程作业:布置相关课程作业,考察学生对实务操作的掌握情况。
六、教材1. 主教材:《审计学导论》;2. 参考教材:《审计理论与实务》、《现代审计学》等。
七、教学安排1. 每周两节课,每节2小时;2. 课程督导每周一次;3. 实地实习时间安排根据教学计划确定。
八、作业要求1. 完成课程作业和小组讨论任务;2. 按时上交期中、期末考试试卷。
九、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有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以上为审计学教学大纲,教师和学生应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祝各位学习顺利!。
《审计学原理》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审计学原理》教案适用课程:审计学原理课时安排:共计45 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审计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流程。
3. 让学生了解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工具:投影仪、案例资料、讲义二、教学内容1. 审计的定义与目的a. 审计的定义b. 审计的目的c. 审计的作用2. 审计的基本程序与流程a. 审计计划b. 审计实施c. 审计报告3. 审计的分类a. 内部审计b. 外部审计c. 混合审计4.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a. 审计意见b. 审计发现c. 审计建议三、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个真实的审计案例,引发学生对审计学原理的兴趣。
2. 讲授(20 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审计的定义、目的、作用、基本程序、流程、分类以及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3. 案例分析(10 分钟)教师分发案例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审计师是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
4. 小组讨论(5 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审计学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案例分析报告3. 课后作业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思考如何将审计学原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 阅读一个关于审计的案例,了解审计师是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内容1. 审计准则与审计质量控制a. 国际审计准则与中国审计准则b. 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与原则c. 审计质量控制的程序与方法2. 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a. 审计证据的定义与分类b. 审计风险的概念、种类与评估c. 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3. 货币资金审计a. 货币资金审计的目标与范围b. 货币资金审计的程序与方法c. 货币资金审计中的常见问题与风险4. 财务报表审计a.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范围b. 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与方法c. 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常见问题与风险七、教学过程1. 复习与导入(5 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 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及其在专业中的地位同时也是审计专业的审计学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开设时间在《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之后。
2、课程的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因考虑到该课程为财会专业和审计专业共用,为避免与审计专业的其他后续课程重复,故本课程教学中重在讲授基本原理,对审计实务则基本不涉及。
3、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本课程计划课内学时72,4学分。
(注册视听生财会专业课内学时54,3 学分)4、教学媒体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除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进行方法性的指导外,还配备一定量的习题,以强化学生对审计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电视录像主要是讲述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思路和方法及运用,而不是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全面的讲授。
、大纲本文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定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对象和目的,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工作任务。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的概念、审计的涵义审计的定义审计关系人审计的基本特征现代审计二、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与会计的区别第二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审计产生的原因不同组织形态审计的产生社会主义时期的审计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三、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审计的发展20 世纪以来审计的重要发展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第三节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审计对象审计对象及其发展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11审计学原理
人为扩大企业销售业务的核算范围,虚增收入。例如该进出口 公司擅自将基本应在“委托发出材料”科目核算的外委加工服 装业务,通过与被委托方对开发票的形式,进行销售核算,虚 增销售收入888万元。
(三) 选择运用以下分析性复核方法,作比较分析: 1、将按本常期规与,上销期售的收主入营大业量务增收长入,进经行营比活较动,所分产析生产的品现销金售流的 结构和量价会格大的幅变增动长是,否如正果常收,入并在分增析长异,常而变现动金的流原却因在:下降, 2、比那较么本企期业各收月入各的种真主实营性业应务值收得入怀的疑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 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与“存在或发生”、“完整性”以及“估价或分 摊”认定有关。
销货通知单应送交以下部门
给客户开具发票
第二节 销货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控制目标及关键控制
见教材212页表11-1
内部控制测试
在了解、描述基础上对内部控制测试评价。 测试与评价要点: (一)适当的职责分离 (二)正确的授权审批 (三)充分的凭证和记录 (四)凭证的预先编号 (五)按月寄出对账单 (六)内部核查程序
重点难点
主营业务收入完整性、真实性审计(存在或发生、完整性) 应收账款真实性审计
第一节 销货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一、销货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会计报表项目
业务循环 资产负债表项目
利润表项目
销货与收 款循环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预收账款 应交税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及其在专业中的地位《审计学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审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开设时间在《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之后。
2、课程的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因考虑到该课程为财会专业和审计专业共用,为避免与审计专业的其他后续课程重复,故本课程教学中重在讲授基本原理,对审计实务则基本不涉及。
3、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本课程计划课内学时72,4学分。
(注册视听生财会专业课内学时54,3学分)4、教学媒体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除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进行方法性的指导外,还配备一定量的习题,以强化学生对审计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电视录像主要是讲述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思路和方法及运用,而不是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全面的讲授。
二、大纲本文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定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对象和目的,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工作任务。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一、审计的涵义审计的定义审计关系人审计的基本特征现代审计二、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与会计的区别第二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审计产生的原因不同组织形态审计的产生社会主义时期的审计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三、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审计的发展20世纪以来审计的重要发展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第三节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一、审计对象审计对象及其发展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二、审计目的国家审计的目的民间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的目的第四节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一、审计的职能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二、审计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作用包括制约性和促进性作用。
三、审计任务基本任务具体任务第二章审计的分类与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分类和其他分类,掌握审计方法的涵义,熟练掌握审计的技术方法,了解审计方法的意义及选用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的分类审计分类的标准很多。
参照国际审计分类的惯例,结合我国经济类型和审计监督的特点,我国的审计分类有基本分类和其他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按审计主体分类,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按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分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按审计范围分类,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按审计动机分类,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单位分类。
第二节审计的方法一、审计方法的选用审计方法的涵义研究审计方法的目的审计方法的选用要求。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审计的技术方法,一般由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两大类组成。
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顺序检查法有顺查法和逆查法范围检查法有详查法和抽查法资料检查法有审阅法、核对法、查询法和分析法。
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这类方法包括盘存法、调节法、观察法和鉴定法。
第三章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民间审计组织和西方民间审计组织概况,掌握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素质要求、职业道德以及法律责任。
了解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职责权限以及西方国家审计机关的概况,了解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审计职责、审计权限以及国外内部审计机构的概况,了解西方民间审计人员。
教学内容:第一节国家审计机关一、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中央国家审计机关地方国家审计机关二、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国家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国家审计机关的具体职责国家审计机关职责的特殊规定三、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根据国家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有10项权限。
四、西方国家审计机关西方国家审计机关的类型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二节民间审计组织一、民间审计组织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民间审计组织的权限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性质和职责会员机构设置第三节内部审计机构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范围内部审计机构领导与管理关系。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内部审计有要求报送资料权,审核检查权,参加会议权,调查取证权,临时制止权,临时措施权,建议意见权,建议反映权。
四、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五、国外内部审计机构概况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机构国际内部审计组织第四节审计人员一、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二、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三、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五、西方民间审计人员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练独立审计准则,掌握国家审计准则,掌握审计依据的涵义、种类、特点及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了解审计准则的意义、基本内容及国际审计准则。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准则的意义和内容一、审计准则的意义审计准则的涵义审计准则的作用二、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一般公认审计准则;政府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三、国际审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的概述国际审计准则的构成国际审计准则的内容第二节我国审计准则一、国家审计准则颁布人背景必要性依据适用范围内容二、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颁布与实施独立审计准则的体系与内容第三节审计依据一、审计依据的涵义二、审计依据的种类三、审计依据的特点四、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第五章审计程序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只要求学生作一般了解,但第二节中审计计划、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关内容要熟练掌握。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程序的概念一、审计程序的涵义二、审计程序的作用第二节审计准备阶段一、明确审计任务,确定审计重点二、编制审计计划第三节审计实施阶段一、进驻被审计单位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三、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实质性测试四、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工作底稿第四节审计终结阶段一、整理、评价审计证据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三、正确处理期后事项四、关注或有负债五、撰写审计报告六、审计行政应诉七、后续审计第六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综合及审计证据的应用,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了解审计证据的涵义、特点及分类,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种类及其填制和审核。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证据的涵义与分类一、审计证据的涵义二、审计证据的特点相关性、重要性、客观性与可靠性和足够性。
三、审计证据的分类按证据形式、相关程度和来源渠道分类。
第二节审计证据的形成过程一、审计证据的收集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收集方法二、审计证据的鉴定鉴定证据的作用鉴定证据的内容鉴定证据的方法三、审计证据的综合审计证据综合的作用证据综合的方法四、审计证据的应用第三节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和种类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与作用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审计工作底稿按形式、职能、类别分类。
第四节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一、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二、审计工作底稿的规划要求第五节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与审核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第七章内部控制的评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初评及符合性测试、总评。
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及其作用,掌握内部控制的要素和种类,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审计步骤。
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与描述。
教学内容:第一节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的涵义和作用控制与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内部控制的作用。
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交流监督三、内部控制的种类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四、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五、内部控制评审步骤第二节内部控制的调查与描述一、内部控制的调查调查方法内部控制的内容二、内部控制描述文字描述法,调查表法,流程图法。
第三节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一、内部控制的初评内部控制初评的概述内部控制初评的内容二、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的目的、内容符合性测试的方法依赖程度评价内部控制总评的要点第八章审计抽样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样本的设计与选取,熟练掌握评价抽样结果的步骤,分析样本误差以及总体误差的推断。
掌握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发现抽样等属性抽样方法,掌握单位平均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等变量抽样方法。
了解审计抽样的定义和种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抽样的涵义及种类一、审计抽样的涵义二、审计抽样的种类审计抽样的种类很多,通常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可以将审计抽样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按审计抽样所涉及的具体范围不同,可以将审计抽样划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第二节样本的设计与选取一、样本的设计二、样本的选取第三节属性抽样一、固定样本量抽样二、停-走抽样三、发现抽样第四节变量抽样一、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二、差额估计抽样与比率估计抽样第五节抽样结果的评价一、评价抽样结果的步骤二、分析样本误差三、推断总体误差四、重估抽样风险五、形成审计结论第九章审计报告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报告的涵义、种类及作用,掌握国家审计报告及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种类,掌握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了解管理建议书的有关内容。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报告的涵义、种类与作用一、审计报告的涵义二、审计报告的种类1、按撰写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报告、民间审计报告和内部审计报告;2、按报告内容分为财政财务审计报告、财经法纪审计报告和经济效益审计报告;3、按审计报告的详略程度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三、审计报告的作用第二节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要求一、国家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要求二、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要求第三节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一、审计报告的一般编制步骤二、审计报告的审定第四节管理建议书一、管理建议书的意义二、管理建议书的结构和内容第十章电算化系统审计本章暂不作教学要求。
第一节电算化系统概论一、电算化系统基本概念二、电算化系统的特点第二节电算化系统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二、电算化系统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电算化系统审计的概念四、电算化系统审计的意义第三节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及其评审一、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二、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三、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第四节电算化系统审计的基本方法一、绕过计算机审计法二、通过计算机审计法三、计算机辅助审计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