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头针
全息易象针灸系列——头针
全息易象针灸系列——头针头针疗法头针(scalp acupuncture),⼜称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线进⾏针刺防治疾病的⼀种⽅法。
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是根据⼤脑⽪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线。
头针疗法⼜称头⽪针疗法,它是在中国传统针灸学及现代解剖学、神经⽣理学、⽣物全息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通过针刺头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各科疾病的⼀种微刺系统⽅法。
具有简便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
概况头针是在传统的针灸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中就指出'头为精明之府'。
头为诸阳之会,⼿⾜六阳经皆上循于头⾯,六阴经中⼿少阴与⾜厥阴经直接循⾏于头⾯部,所有阴经的经别和阳经相合后上达于头⾯。
有关头针治疗各种疾病,《内经》有所记载,后世《针灸甲⼄经》、《针灸⼤成》等⽂献中,记载头部腧⽳治疗全⾝各种疾病的内容则更加丰富。
⽬前头针⼴泛应⽤于临床,经多年实践,对头针⽳线的定位、适应范围和刺激⽅法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头针已成为世界⼀些国家临床医⽣常⽤的治疗⽅法之⼀。
为了适应国际间头针疗法的推⼴和交流,促进其进⼀步发展,中国针灸学会按分区定经,经上选⽳,并结合古代透刺⽳位的⽅法,拟定了《头⽪针⽳名标准化国际⽅案》,并于1984年在⽇本召开的世界卫⽣组织西太区会议上正式通过国际标准化头针⽅案-标准定位和主治标准头⽳线均位于头⽪部位,按颅⾻的解剖名称额区、顶区、颞区、枕区4个区,14条标准线(左侧、右侧、中央共25条)。
兹将定位及主治分述如下:额部3线额中线[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向前引⼀直线,长1⼨。
[主治]癫痫、精神失常、⿐病等。
额旁1线[部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向前引⼀直线,长1⼨。
[主治]癫痫、精神失常、⿐病等。
额旁2线[部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向前引⼀直线,长1⼨。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和⼗⼆指脂溃疡、肝胆疾病等。
针灸操作技术规范-头针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2、MS2 额旁1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 眉冲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 主治:心绞痛、哮喘、支气 管炎、失眠等。 操作:从眉冲穴向前平刺1寸, 行快速捻转手法。
眉冲:前发际上0.5寸, 头正中线旁开0.75寸。
3、MS3 额旁2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胆经 头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 长1寸。
头维:额角发际直上0.5寸。
(二)、顶区
[顶中线] [顶颞前斜线] [顶颞后斜线] [顶旁一线] [顶旁二线]
、MS5 顶中线
定位:在头顶部,从督脉百会 穴至前顶穴。 主治:腰腿痿痹、皮层性多尿、 脱肛、遗尿、头痛、眩晕。 操作:从百会穴进针,向前透刺 至前顶,行快速捻转手法。
前顶: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 百会: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2、神经精神疾病,如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神 经性耳聋、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神经衰弱、 各种神经痛、精神病等。
3、痛证,如头痛、肩周炎、关节炎以及针刺麻醉。
穴线主治功能归纳
• 神志病相关刺激线:额中线. • 头面五官相关刺激线:额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颞前线、颞后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 • 脏腑病相关刺激线:额旁1线、额旁2线、额旁3线。 • 四肢痹症、痿症以及运动感觉异常相关刺激线:顶中线、
概念
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上进行针刺以治 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针刺在头皮内,故又称头皮针。
《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 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与足厥阴经直 接循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和阳经相合后上达头面, 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一、头穴线的定位与主治
(三)、颞区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头针技术是指在头皮特定部位针刺的一种治疗技术,适用于脑源性疾病(如中风、呆病等)及痛证等病症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分区定位按颅骨的解剖名称额区、顶区、颞区、枕区4个区,14条标准线(左侧、右侧、中央共25条)。
1.额区(见图1)图1 头面部头针穴线图示(1)额中线定位:在额部正中,前发际上下各0.5寸,即自神庭穴向下针1寸,属督脉。
主治:头痛、强笑、自哭、失眠、健忘、多梦、癫狂病、鼻病等。
(2)额旁1线定位:在额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角,发际上下各半寸,即自眉冲穴沿经向下刺1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等上焦病证。
(3)额旁2线定位:在额部,额旁1线的外侧,直对瞳孔,发际上下各半寸,即自头临泣向下针1寸,属足少阳胆经。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中焦病证。
(4)额旁3线定位:在额部,额旁2线的外侧,自头维穴的内侧0.75寸处,发际上下各0.5寸,共1寸,属足少阳胆经与足阳明胃经之间。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下焦病证。
2.顶区(见图2、图3、图4)图2 头顶头针穴线图示图3 头侧面头针穴线图示图4 头顶及侧面头针穴线图示(1)顶中线定位:在头顶正中线上,自百会穴向前1.5寸至前顶穴,属督脉。
主治:腰腿足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皮层性多尿、小儿夜尿、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头顶痛等。
(2)顶颞前斜线定位:在头顶侧面,从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此线斜穿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主治:对侧肢体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
将全线分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中枢性瘫痪;中2/5治疗对侧上肢中枢性瘫痪;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硬化等。
(3)顶颞后斜线定位:在头顶部侧面,从百会穴至曲鬓穴的连线,此线斜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主治:对侧肢体中枢性感觉障碍。
头针
6.言语二区 【部位】:相当于顶叶的角回部。从顶骨结节引一于前 后正中线之平行线,从顶骨结节沿该线向后2厘米处向下引 3厘米长的线即是。 【主治】:命名性失语。
04
焦氏头针定位标准
7.言语三区 【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长的水平线。 【主治】:感觉性失语。 8.运用区 【部位】: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和与该线夹角 为40度的前后两线,长度均为3厘米。 【主治】:失用症。
配合吐吶、导引、引气至病所。
07
上海汤颂延头针
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已故老中医汤颂 延,根据中医藏象学说,认为在人体的额 部和头部发迹区存在有全身的缩影,在临 床相应的分区,可以治疗全身的疾病,他 倡导头针穴名体系,是以阴阳点为中心加 以划定的,阴阳点的前半区域为阴,意象 人体仰卧于头部,其后半部分为阳,意象 人体俯卧于头部。 “从眉间至阴阳点之间的前正中线是 任脉,属阴。从枕粗隆下缘中央至阴阳点 之间的后正中线为督脉,属阳。”“临床 实践证明,阴阳点相当于人体的会阴部。 在阴阳点上作针治,针刺向前刺可治前阴、 生殖系统疾患,向后刺可治肛门、尾骨等 疾患。”
02
概述
Lorem ipsum dolor 十二脏腑
募穴
Lorem ipsum dolor 该脏腑邻近部位
头皮部
?
大脑皮层
?
对应刺激区
01 02
概述
02
概述
• 头针创造性地在头部设定了十六个刺激区,分别 为运动区、感觉区、舞蹈震颤控制区、血管舒缩 区、晕听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运用区、足 运感区、视区、平衡区、胃区、肝胆区、胸腔区、 生殖区和肠区。
04
焦氏头针定位标准
14.生殖区 【部位】: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 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 白带多;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
头针法-针灸学
4.头部颅骨有缺损处、开放性脑损伤部位、头部严重 感染、溃疡、瘢痕部位及小儿図门未闭合者,禁用头 针。
5.由于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故出针时必须用无 菌干棉球按压针孔1~2分钟。头发较密部位易遗忘所 刺毫针,故起针时需反复检查。
常。
4.顶颞区
穴名
定位
主治
颞前线 颞后线
在头部侧面,颞部两 鬓内,胆经颔厌穴位 与悬厘穴位的连线
在头部侧面,颞部耳 上方,胆经率谷穴与 曲鬓穴的连线
偏头痛、运动性失语、 周围性面瘫及口腔疾病 等
偏头痛、眩晕、耳聋、 耳鸣等
5.枕区
穴名 定位
主治
枕正 中线
枕上 旁线
枕下 旁线
在枕部,即督脉强间穴位至 眼病 脑户穴之间的一条长1.5寸 的线
2.行针
(1)捻转 施术时,医者押手按压进针点以固定头皮,刺手肩、肘、 腕和拇指固定不动,以保持毫针相对稳定,用拇指掌侧面和食指梯侧 面夹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体左右旋转,捻 转速度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持续捻转2~3分钟。
(2)提插 医者押手按压进针点以固定头皮,刺手拇、食指紧捏针柄, 针身平卧进行提插,注意指力应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可持续提 插3~5分钟,提插的幅度与频率视患者的病情与针感而定。
第九节 头针法
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目 录 适应范围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头针法,又称头皮针法,是指采用毫针或其他针具刺 激头部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有 二:一是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二是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头针法是在传统针灸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素问脉 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为诸阳之会, 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所有阴经经别和阳经相合后亦 上达于头面。头针治疗疾病的记载始于《内经》,后世 《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文献记载头部臉穴治疗全 身疾病的内容则更加丰富。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 践的积累,头针的穴线定位、适用范围和刺激方法渐成体 系,头针已成为世界范围针灸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头皮针
一、国际标准化头皮刺激线的定位 和主治
(一)额区 1、额中线 在额部正中发际内,自发际上0.5寸, 在额部正中发际内,自发际上0.5寸, 即神庭穴向下针1寸(图中2 124)。主治神志病, 即神庭穴向下针1寸(图中2—124)。主治神志病, 头、鼻、舌、咽喉病,如神昏、失眠、头痛、鼻 塞、目赤、咽痛等。属督脉经。 2、额旁1线 在额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角 、额旁1 自发际上0.5寸,即眉冲穴沿经向下针l 自发际上0.5寸,即眉冲穴沿经向下针l寸(图中 2—124)。主治肺、支气管、心脏等上焦病证, 124)。主治肺、支气管、心脏等上焦病证, 如咳嗽、胸痛、感冒、气喘、失眠、眩晕、心悸 怔忡、胸痹心痛等。属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从耳尖直上1.5cm处,向前及向后各 部位:从耳尖直上1.5cm处,向前及向后各 引2cm的水平线(图中2—131)。 2cm的水平线(图中2 131)。 主治:耳鸣、听力减退、头晕、耳源性 眩晕等。
(五)语言二区 部位:从顶骨结节向后下方2cm引一平行 部位:从顶骨结节向后下方2cm引一平行 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cm长直线( 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cm长直线(图 中2—131)。 131)。 主治:命名性失语。 (六)语言三区 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cm长的水平线 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cm长的水平线 (图中2—131)。 图中2 131)。 主治:感觉性失语。
(二)感觉区 部位:在运动区向后移1.5cm的平行线上,上 部位:在运动区向后移1.5cm的平行线上,上 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中2/5是上肢感觉 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中2 区;下2/5是面部感觉区。 区;下2/5是面部感觉区。 主治:感觉区上1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 感觉异常、后头部、颈项部疼痛和耳鸣;感觉区 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 感觉区下2 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三 叉神经痛、牙痛、颞颌关节炎等。 感觉区配合内脏区(胸区、胃区、生殖区) 感觉区配合内脏区(胸区、胃区、生殖区)可以用 于有关部位外科手术的头针麻醉(图中2 131)。 于有关部位外科手术的头针麻醉(图中2—131)。
国际标准化头针与焦氏头针的区别
国际标准化头针与焦氏头针的区别随着全球贸易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流频繁。
在这个背景下,标准化工作变得愈发重要,尤其是对于纺织品行业而言。
头针作为纺织机械的关键零部件,其标准化更是被高度重视。
在国际标准化头针和焦氏头针之间,存在着令人困惑的区别。
下面将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1. 版本差异国际标准化头针和焦氏头针虽然都是用于纺织机械的头针,但它们的版本却存在较大差异。
国际标准化头针是根据国际标准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的,而焦氏头针则是由我国制针针织等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标准。
2. 材料和工艺差异国际标准化头针和焦氏头针在材料和工艺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国际标准化头针采用的是国际标准规定的优质合金钢材料,并且经过严格的工艺要求加工而成,保证了其高品质和稳定性;而焦氏头针则采用的是国家标准规定的材料,其工艺水平也相对较低。
3. 使用范围差异国际标准化头针和焦氏头针在使用范围上也存在差异。
国际标准化头针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机械中,具有很高的市场认可度和生产销售量。
而焦氏头针则主要应用于国内市场,其产品影响力较小。
4. 技术标准差异国际标准化头针和焦氏头针的技术标准也有较大的差异。
国际标准化头针采用的是国际公认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标准规范,其产品性能稳定、品质可靠;而焦氏头针则对生产技术和标准规范要求较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5. 品牌知名度差异国际标准化头针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的产品,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受到全球纺织工业的普遍青睐;而焦氏头针的品牌知名度则相对较低,主要受到国内市场的关注。
总体来说,国际标准化头针和焦氏头针在版本、材料和工艺、使用范围、技术标准、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鉴于国际标准化头针具有更高的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建议生产厂家和用户在选择头针产品时,应尽量选择国际标准化头针,以确保生产质量和产品可靠性。
头针国际标准分区
头针国际标准分区
摘要:
一、头针国际标准分区的概述
二、头针国际标准分区的具体内容
1.亚洲地区
2.欧洲地区
3.非洲地区
4.北美洲地区
5.南美洲地区
6.大洋洲地区
三、头针国际标准分区的意义和作用
正文:
头针国际标准分区是一种将全球划分为不同地理区域的办法,以便于对各个地区的头针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统计。
这种分区方法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亚洲地区是头针国际标准分区的主要部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在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家的头针生产和消费在全球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欧洲地区是头针国际标准分区的另一重要部分,包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在内的众多西欧国家。
这些国家的头针产业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产品以质量优良、设计新颖而闻名。
非洲地区包括非洲大陆上的众多国家,其中南非、尼日利亚、埃及等国的头针产业也有一定的规模。
但由于各种原因,非洲地区的头针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发展阶段。
北美洲地区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这两个国家的头针产业非常发达,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竞争力。
南美洲地区包括巴西、阿根廷等几个主要国家,这些国家的头针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但在本地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大洋洲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的头针产业规模不大,但在产品质量和设计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注射针头规格标准
注射针头规格标准注射针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它的规格标准对于医疗行业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注射针头的规格标准包括长度、直径、针头形状、材质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注射针头的长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常见的长度有13mm、25mm、38mm等,不同长度的注射针头适用于不同部位的注射。
例如,用于皮下注射的针头一般较短,而用于肌肉注射的针头则需要较长。
因此,在选择注射针头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注射部位来选择合适长度的针头,以确保注射的安全和有效性。
其次,注射针头的直径也是非常重要的规格之一。
直径通常以G(Gauge)为单位,G值越小,针头的直径越粗。
常见的直径有18G、21G、25G等,不同直径的注射针头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药物注射。
例如,一些黏稠的药物需要使用粗直径的针头来注射,而一些液体药物则可以使用细直径的针头。
因此,在选择注射针头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直径的针头,以确保药物的注射顺利进行。
此外,注射针头的形状也是需要考虑的规格之一。
常见的形状有直尖针头、钝头针头等。
直尖针头适用于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而钝头针头适用于静脉注射。
因此,在选择注射针头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注射方式来选择合适形状的针头,以确保注射的安全和舒适。
最后,注射针头的材质也是需要重视的规格之一。
常见的材质有不锈钢、塑料等。
不锈钢针头通常用于一次性使用,而塑料针头则可以重复使用。
在选择注射针头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材质的针头,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卫生。
综上所述,注射针头的规格标准涉及到长度、直径、形状、材质等多个方面,这些规格的选择对于医疗行业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在选择注射针头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注射部位、药物性质、注射方式以及医疗机构的要求来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对注射针头规格标准的了解有所帮助。
头皮针
一、额区
一、额区
3.额旁2线 定位:在额部,直对瞳孔,自发际上5分 处,向下刺1寸。 主治:脾、胃、肝、胆等中焦病症。 属足少阳胆经。 4.额旁3线 定位:在额部,直对眼外角,自发际上5
二、顶区
5.顶中线 定位:在头顶部,位于前正中线上,自 百会穴向前刺1.5寸。 主治:腰腿足病症。 属督脉。 6.顶旁1线 定位:位于顶中线外侧,与之相距1.5寸
主治:感觉功能障碍病症,如麻木、疼 痛、瘙痒等。
上1/5治下肢感觉异常;
二、顶区
三、颞区
10.颞前线
定位:在头颞部,自颔厌穴起至悬厘穴 的连线。 (颔厌穴-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 弧形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
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 瘫及口腔病症等。
三、颞区
三、颞区
11.颞后线 定位:在头颞部,自率谷穴起至曲鬓穴 的连线。 (率谷穴-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 寸。) 主治: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 属足少阳胆经。
全息生物学的理论核心是全息胚,认为 头皮、人的手掌、第二掌骨、足底以及 耳朵等相对独立的局部及各肢体系统都 是全息胚,都包含着全身各脏腑器官的 生理、病理信息,它们的定位宛如人体 的一个缩影。全息胚学说打破了生物体 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绝对界限, 提示了它们的统一性。
五、经络学说原理
头皮针是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病和妇科病(功能性者),以及神经性
呕吐、功能性腹泻等。
头皮针的作用机理
头皮与大脑皮质之间有颅骨相 隔,针刺头皮是如何作用于相应 的大脑皮质而起到治疗作用呢?
一、神经学说理论
(1)骨膜组织属于压力感受器,对压力 比较敏感。针刺头皮针可深达骨膜,并 在此基础上,用小幅度的提插捻转手法 ,能够对刺激区造成强大的压力,从而 产生一种“冲击波”样的作用,容易激发 刺激区效应,改变皮质的局部病理状态 ,发挥治疗作用。
头针诊疗规范
张店区中医院针灸科技术操作规范头针技术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行针刺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法是在传统针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创用的。
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一、适应症头针主要治疗脑源性疾病。
如中风偏瘫、肢端麻木、失语、皮层性多尿眩晕、耳鸣、舞蹈病、癫痫、脑瘫、小儿弱智、震颤麻痹、假性球麻痹等。
此外,也可以治疗头痛、脱发、脊髓性截瘫、高血压病、精神病、失眠、眼病、鼻病、肩周炎、腰腿痛、各种疼痛性疾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
二、禁忌症(一)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和孕妇不宜用头皮针治疗。
(二)头颅手术部位 头皮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处不宜针刺。
(三)头皮针刺入时要迅速 注意避开发囊 瘢痕。
(四)有脑出血史者 用头皮针必须谨慎。
三、操作流程(一)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一次性毫针、镊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盛放用过的毫针)。
(二)选穴方法单侧肢体病,选用对侧穴线,两侧肢体病,选用双侧穴线,内脏、全身性疾病或不易区别左右的疾病,可选用双侧穴线。
一般根据疾病选用相应的穴线,并可选用有关穴线配合治疗。
如下肢瘫痪选顶颞前斜线和顶旁1线。
(三)体位根据病情,明确诊断,选定刺激区,取得病人合作后,让病人采取坐位或卧位 分开头发,常规消毒。
(四)进针选用26—28号1、5—2、5寸不锈钢针,针身与头皮呈30度夹角快速将针刺人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将针快速推进到相应的深度。
头针持针式所示。
(五)捻转术者肩、肘、腕、拇指固定,食指半屈曲,用拇指第1节的掌侧面与食指第1节的桡侧面捏住针柄,以食指的指掌关节不断屈伸,使针体来回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
每次左右旋转各两转左右。
连续捻转2-3分钟,然后静留针5—10分钟,再重复捻转。
用同样的方法再捻转两次,即可出针。
快速捻转使患者的针感增强,有些病例可提高疗效。
捻针时或留针时,家属协助患者(或患者自己)活动肢体,加强患肢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疗效。
国标头针疗法
为了规范头针针刺部位,适应国际间头针疗法 的学术交流的需要,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头针疗法, 1983年在中国针灸学会的主持下,经过充分论证, 集诸家之长,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结合古代 穴位透刺法的原则,首次共同拟定了《头皮针穴名 国际标准化方案》。 1984年6月在东京举行了WHO西太区针灸穴名标 准化会议,通过了该方案。 1989年11月在日内瓦WHO主持召开的国际标准 针灸穴名学组会议上正式通过。
古代医家在经络理论上认识到头部的重要性, 但在临床选取头部腧穴治病时,主要以头穴治疗神 志病及头面五官疾病,未达到用头部腧穴治疗全身 各部疾病即临床各科疾病的程度。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针灸工作者受到耳针疗 法的启发,开始留意观察头部与全身各部分的对应 关系。 五十年代末陕西的方云鹏,六十年代初上海的汤 颂延等已经开始用头针治病,并逐步完善; 1971年山西焦顺发(焦氏)以头针治瘫,取得 突破性疗效,1973年第一部中西医结合的头针疗法 专著问世,引起全世界关注· · · · · · 。 1976年方云鹏(方氏)头针疗法; 1979年朱龙玉(朱氏)头针问世。 他们都提出了各自的学术见解,形成了不同的头 针穴名体系,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流派。 在头针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大流派的理论依 据和实践经验不同,以致针刺部位有穴、线、区、 带等分歧;手法有快速捻转法、提插捣动法,以及 进退疾徐等区别。
一、头针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头针疗法源于古人针灸头部腧穴治疗疾病。历 代医籍记载非常丰富。
《素问· 骨空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 《灵枢· 五乱》:“气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取之天柱。” 《针灸甲乙经》:头痛,风眩目痛,脑空主之;风眩目 眩,颅上痛,后顶主之;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
2.现代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
国际头针规范线
精心整理国际头针标准线1970年以来,头针疗法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不久,这种疗法也成为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头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的穴区和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穴名反映了经络、穴位等理论和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于1984年5月在东京)经过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方法原则,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包括由头穴名的英文字母数字编号、穴名汉语拼音和汉字三要素。
编号中的英文MS是“micro-syst em”and“scalppoints”的缩写。
(一)MS1额中线【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癫痫。
【刺法】:沿皮向下刺1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行快速运针手法。
(二)MS2额旁1线(胸腔区)【部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对心慌、气短、浮肿、尿少有一定的效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刺法】:从眉冲穴刺入,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三)MS3额旁2线(胃区、肝胆区)【部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对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疗效,对肝胆疾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刺法】:从头临泣穴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四)MS4额旁3线(生殖区、肠区)【部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法从额角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直线即是。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配双侧足运感区治疗急性膀胱炎引起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烦渴、多饮、多尿,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
对下腹部疼痛有一定疗效。
【刺法】:从此线上端进针,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国际头针标准线
国际头针标准线
MS 5 顶中线 部位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 主治 头痛;眩晕;中风失语;昏厥;癫狂;痫症 刺法从百会穴进针;向前沿皮刺;透至前顶;行
快速捻针手法
国际头针标准线
MS 6 顶颞前斜线 运动区 部位在头顶部 头侧部;从头部经外穴前神聪至颞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段;治疗对侧
针手法
国际头针标准线
MS 9 顶旁2线 部位由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 5寸至承
灵穴 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 刺法由正营穴向后沿皮刺入1 5寸 行快速捻针
手法
国际头针标准线
MS 10 颞前线 部位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线 主治偏正头痛;目外眦痛;耳鸣;痫症 刺法由颔厌穴进针;沿皮刺入透悬厘穴;行快速
上肢瘫痪;下2/5段言语一区;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 运动性失语 流口水 发音障碍 刺法用长针由前神聪沿皮向曲鬓穴方向刺入;或用2 寸长针由上点向曲鬓分段接力刺;行快速运针手法
国际头针标准线
MS 7 顶颞后斜线 感觉区 部位 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 从督脉百会
穴至颞部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将全线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 上1/5段;治疗对侧腰腿痛 麻木 感觉异常及后
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出血引起有昏迷 发热 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待病情及血压 稳定后再行针刺治疗
捻针手法
国际头针标准线
MS 13 枕上旁线 视区 部位 由督脉脑户穴旁开0 5寸1 5厘米起;向上
引一直线;长4厘米 主治 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等 刺法 由此线的下端进针;向上沿皮刺入1 33寸
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国际头针标准线
MS 14 枕下旁线 平衡区 部位枕外粗隆即督脉脑户穴外侧1 17寸3 5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头针的操作方法
1.体位 根据病情,明确诊断,选定头穴线。 取得患者合作后,取坐位或卧位,局部常 规消毒。
三、头针的操作方法
2.进针 一般选用28~30号长1.5~3寸的毫针, 针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将针刺人头 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 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 继续捻转进针,根据不同穴区可刺人相 应深度。
第五节 头
针
scalp acupuncture
概 念
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 行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一是根据传统的 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 位在头皮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穴线。
头针简史
20世纪70年代有医者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 投影,命名了头针线,并确定了相应的主治症。 中国针灸学会拟定了《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简称《方案》),并于1984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卫生 组织西太区会议上正式通过。 目前对头针穴位标准线的名称和定位,以1989年11月世 界卫生组织主持召开的国际标准针灸穴名科学组会议正 式通过的《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为准。
必须用干棉球按压针孔1-2分钟。 6.头穴标准线上除用毫针刺激外,尚可配合 电针、艾灸、按压等法进行施治。
四、头针的注意事项
4.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溢血引起有
昏迷、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 须待血压和病情稳定后方可做头针治疗。 如因脑血栓形成引起偏瘫者,宜及早采用 头针治疗。凡有高热、急性炎症和心力衰 竭时,一般慎用头针治疗。
四、头针的注意事项
5.由于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故出针时Biblioteka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十)颞前线
【部位】
在头的颞部,胆经颔厌穴与悬厘 穴的连线。 【主治】 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 经神麻痹和口腔疾病。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十一)颞后线
【部位】
在头的颞部,胆经率谷穴与曲鬓 穴的连线。 【主治】 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等。
三、头针的操作方法
3.针刺手法 一般以拇指掌面和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 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 捻转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 2~3分钟,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操作 2~3次即可起针。 按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偏瘫患者留 针期间嘱其活动肢体(重症患者可作被动活 动),有助于提高疗效。一般经3~5分钟刺激后, 部分患者在病变部位会出现热、麻、胀、抽动 等感应。
(八)顶旁1线
【部位】
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从膀 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 【主治】 腰腿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 等。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九)顶旁2线
【部位】
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从 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到承灵 穴。 【主治】 肩、臂、手等病证,如瘫痪、麻 木、疼痛等。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十二)枕上正中线
【部位】
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 穴之间的一条长1.5寸的线。 【主治】 眼病、足癣等。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十三)枕上旁线 【部位】
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 户穴旁开0.5寸起,向上引一条长1.5寸 的线。 【主治】 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 视等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三)额旁2线
【部位l
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 一条长1寸的线。 【主治】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肝胆疾病等。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四)额旁3线
【部位】
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 0.75寸起向下引一条长1寸的线。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 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五)顶中线
【部位】
在头顶部,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 之间的连线。 【主治】 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 以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 头顶痛等。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六)顶颞前斜线
【部位】
在头顶部、头侧部,头部经外奇 穴前神聪(百会前1寸)与颞部胆经悬厘之间 的连线。 【主治】 分为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 和躯干瘫痪,中2/5治疗上肢瘫痪,下2/5 治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 粥样硬化等。
三、头针的操作方法
4.起针 刺手夹持针柄轻轻捻转松动针身,押手固 定穴区周围头皮,如针下无紧涩感,可快 速抽拔出针,也可缓慢出针。出针后需用 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四、头针的注意事项
1.因为头部有毛发,故必须严格消毒,以 防感染。 2.由于头针的刺激较强,刺激时间较长,医 者必须注意观察患者表情,以防晕针。 3.婴儿由于颅骨缝骨化不完全,不宜采用 头针治疗。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一)额中线
【部位】
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 一条长1寸的线。 【主治】 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二)额旁1线
【部位】
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 引一条长1寸的线(图5-45)。 【主治】 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失眠及鼻病等。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十四)枕下旁线
【部位】
在后头部,从膀胱经玉枕穴向 下引一条长2寸的线。 【主治】 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 头痛等。
二、头针的适应证
头针主要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如中风偏
瘫、肢体麻木、失语、皮层性多尿、眩晕、 耳鸣、舞蹈病、癫痫、脑瘫、小儿弱智、 震颤麻痹、假性球麻痹等。此外,也可治 疗头痛、脱发、脊髓性截瘫、高血压病、 精神病、失眠、眼病、鼻病、肩周炎、腰 腿痛、各种疼痛性疾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七)顶颞后斜线
【部位】
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 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督脉百会与颞部胆 经曲鬓穴之间的连线。 【主治】 全线分为5等份,上1/5治疗对侧 下肢和躯干感觉异常,中275治疗上肢感觉异 常,下2/5治疗头面部感觉异常。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