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其对策研究
90后网络分析报告
![90后网络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a79c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9.png)
90后网络分析报告引言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90后这一代人而言。
他们成长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对于网络的使用和接触更加频繁。
本报告旨在对90后在网络中的特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90后网络使用特点1. 高度依赖社交媒体90后是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几乎每个90后都使用至少一种社交媒体平台。
他们善于利用社交媒体与朋友、家人和同学保持联系,并通过这些平台获取与分享信息。
2. 偏好短视频和直播平台90后喜欢通过观看短视频和直播来获取信息和娱乐。
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和微视,以及直播平台如斗鱼和虎牙等,成为了他们重要的娱乐和沟通方式。
3. 网络购物成为主要消费方式相比传统的购物方式,90后更倾向于在网络上购物。
他们喜欢在电商平台上寻找自己喜欢的商品,并通过网购享受便捷的购物体验。
4. 倾向于在线娱乐和游戏90后喜欢在网络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娱乐和游戏。
无论是在线游戏、电竞比赛还是网络文学,他们都可以在网络世界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活动。
5. 注重网络隐私和安全90后对于网络隐私和安全问题更加关注。
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并注意网络诈骗和网络攻击的风险。
90后网络行为影响1. 形成了新的社交模式90后的高度依赖社交媒体让他们与朋友们保持更密切的联系。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他们可以了解到朋友们的最新动态,分享自己的生活,建立更广泛的社交圈子。
2. 广告和推销方式的变革90后的购物偏好和网络使用习惯变革,使得广告和推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广告媒体如电视和报纸的影响力下降,而在社交媒体上的广告和推销更加受到90后的关注。
3. 个人表达和创作机会的扩大90后通过网络平台有更多展示自我和表达的机会。
无论是通过短视频分享自己的才艺,还是通过个人博客记录自己的生活,网络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表达自己,并获得关注和认可。
4. 信息获取更加丰富多样与过去相比,90后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到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
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7d7b3e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8.png)
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篇一: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规律论文摘要:网络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我们不能否定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但是我们在运用它的同时,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
文明的网络行为风格是作为网络生活重要主体的90后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
教育者应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应重视用主流文化去引导他们。
作为大学生,应该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网络是学习的工具,网络游戏和聊天及娱乐活动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小插曲,学生应该合理分配上网时间,积极参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情趣与审美。
一、90后在校大学生的总体思想特征这里所说的90后大学生特指1990年代所出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青年。
如今大学校园的学生主体多为90后大学生。
由于他们成长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融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下,这使得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些思想特征多具有时代性:思想上独立但也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能够务实,且能更快捷灵敏地从网上获得大量信息二、90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总体现状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生的思维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性。
网络生活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较弱,但信息利用率大。
网络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得益于信息网络的发展。
网络在高校大学篇二: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列出调查对象、内容及其调查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利弊,然后分析了对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及对网络的认知,进而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通过调查提出几点关于消除弊端的建议,最后加以总结。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影响对策一、调查背景近几年随着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中心、数字图书馆等信息化机构在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促进在校大学生有效学习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试论大学生网瘾问题及对策
![试论大学生网瘾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95110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7.png)
试论大学生网瘾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网瘾问题日益严重。
网瘾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隐患,并且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试论大学生网瘾问题及对策,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现状1. 大学生网瘾问题的存在如今,大学生的网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平台或者视频网站,导致学习和生活的失衡。
长此以往,网瘾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隐患。
2. 大学生网瘾问题的表现大学生网瘾问题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忽略学习和生活;二是长时间在社交平台上浏览,丧失了与他人真正交流的能力;三是整天泡在视频网站上,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兴趣。
这些表现都是大学生网瘾问题的具体体现。
1. 心理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学业、就业等重要阶段,面对种种压力和挑战,心理压力较大。
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大学生选择通过沉迷于网络来寻求安慰和慰藉,逐渐形成了网瘾问题。
2. 缺乏自律意识大学生刚刚脱离家庭环境,独立生活,自律意识较弱。
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下,大学生容易放纵自己,整天泡在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形成网瘾问题。
3. 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诱惑和娱乐性消遣比较丰富。
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因为诸多诱惑而沉迷网络而无法自拔。
1.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2. 加强自律意识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加强对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生活观,提高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3. 科学利用网络科学利用网络,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和娱乐需求,还可以拓展视野和增长知识。
大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理性看待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保持健康的心态。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cfca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0.png)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现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中最为活跃,最为典型的人群之一。
不同于以往的学生群体,大学生们正处在互联网普及与社交化的高峰之上。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友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使用的日益频繁,大学生网络行为也呈现出了一系列不良的特点,如沉迷于游戏、无节制的网络购物、浅薄的信息阅读能力等。
这些不良的网络行为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体健康,也可能导致其迷失方向,严重的甚至会对其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行为入手,探讨其特点和对策。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特点1. 频繁的社交行为大学生的社交行为在网络上呈现出的特点是频繁、广泛、即时性和便捷性。
大学生们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可以与老师、同学、亲友等人保持紧密联系,并获取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加以分享和互动。
2. 依赖游戏不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尤其是在考试期间和假期。
他们会抽出很多时间在游戏中消磨时光,无法自拔。
这种情况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破坏也相当大。
3. 精神娱乐和生活娱乐依赖大学生因为学业和生活压力大,往往需要依赖网络来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乐趣。
因此,在网络上寻找各种娱乐内容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二、大学生网络使用不良行为特点1. 沉迷于网络游戏大学生通过网络游戏获得了快乐,但沉迷其中却会极大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
许多大学生会因为学业成绩不佳和缺少交往而加重了这种行为的发生。
2. 浅薄的信息阅读能力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也随之降低。
他们通常会选择浅阅读,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来区分真假信息和有效信息。
3. 无节制的购物网络商店的广泛普及和各种促销手段的使用使得很多大学生陷入过度的购物行为,吸收他们的精力和金钱。
三、解决大学生网络使用不良行为的措施1. 游戏厅的维护为了避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应该增设游戏厅,并制定详细的游戏规则,对玩家进行限制。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fd0cdf6f705cc175527090f.png)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R NA L OF YU N NA NI N ST I TU T E OFS O CI A L I S M 150“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董玉清 (宿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和工具,已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媒介。
然而由于他们仍处在青年初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没有完全成熟,缺乏自制约束力,因此网络在带给他们的学习生活的便捷的同时,也使其更快的沾染上不良的网络行为。
文章通过分析其心理特点,以及网络行为特点,提出了规范“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几点建议,以期网络能够真正为大学生所服务。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150-2 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和工具,已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媒介。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 2010 年 6 月 30日,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3亿,位居世界第一位。
由此可以证明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由于“90”后出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易于接受新事物,这使得他们很快地掌握了网络工具。
然而由于他们仍处在青年初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没有完全成熟,缺乏自制约束力,容易被诱惑沉迷,因此网络在带给“9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便捷的同时,也使其更快的沾染上不良的网络行为。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指导对策,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一、“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很强 90后的思想意识里包含着开放意识、自立意识、效率意识、团队意识等较为积极向上的观念,但同时也存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有害的观念。
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思想行为特征与教育引导对策
![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思想行为特征与教育引导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bf0fc4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5.png)
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思想行为特征与教育引导对策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也不例外。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思想行为特征分析以及针对这些特征的教育引导对策两个方面来谈谈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问题。
一、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思想行为特征1.学习和生活的平衡问题网络提供给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娱乐信息和学习资源,但是网络上的绝大部分信息都具有极强的分散性和碎片化,很容易分散大学生的精力,使他们无法专注于学业。
2.对网络依赖的问题网络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依赖对于网络世界信息的接触和交流虽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于日常生活和交流却产生了负面影响,很多大学生出现了沉迷网络,生活失衡的问题。
3.网络暴力和隐私泄露的问题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交流互动的机会,但是有些人通过网络进行贬低、诋毁等攻击行为,对被攻击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均产生了不良影响。
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因为在网络上泄露隐私而遭受到削减工作机会、甚至强烈的人身攻击等问题。
二、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教育引导对策1.创造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的环境建设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有利于大学生以一种合理的方式使用网络资源,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专注于学习。
这一点可以通过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网络学习资源,加强与学生联系等方式来实现。
2.强化网络素养教育同学们在进行网络决策时,应该依据科学知识来判断,避免受到网络信息误导。
在实际学习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海不仅仅是在网络上获得正确知识,更是在网络世界中建立对进取心和探索精神的认识和尊重。
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暴力和隐私泄露是大学生在网络上遇到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网络安全培训,加强对网络暴力和隐私泄露等行为的打击,让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4.强化健康生活教育网络沉迷问题是目前大学生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强化健康生活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身心健康的平衡,对于大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保证身心健康都有很好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
![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ff395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2.png)
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摘要】网络成瘾在高校大学生中愈发严重,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定义与表现、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预防与治疗措施、校园网络成瘾现状调查以及网络成瘾的后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调查显示,现代高校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问题,且后果可能包括学习效率降低、社交能力下降等负面影响。
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倡导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帮助这些年轻人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并实现自身的梦想。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对策、定义、表现、原因、预防、治疗、校园、调查、后果、严重、预防、治疗工作、健康生活方式1. 引言1.1 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的普及,大学生们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现象日益严重。
他们长时间沉浸在网络游戏、社交平台和网络视频中,忽略了学习、社交和身体锻炼。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个人发展,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
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关注和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来预防和治疗这一现象。
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高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网络成瘾防治工作,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希望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并积极参与实际的学习和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走出网络的迷宫,健康成长。
已成为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为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网络成瘾的定义与表现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在使用互联网时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和无法自拔的行为,导致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研究报告
![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ecc34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3.png)
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研究报告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研究报告(专业营销策划公司观点) 近日,国内领先的专注于年轻群体市场研究的专业学术机构CMI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校园营销研究所)宣布推出“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生活研究报告”。
这是国内第一份关于90后大学生在互联网下生长过程中的生活形态专项研究报告。
“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研究报告”由CMI(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校园营销研究所)、IMI(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下属创研市场信息研究所)、新鲜传媒Freshmedia(国内领先的校园营销专业机构)三方合作,通过对全国8个一、二线城市,33所高校,1600位17岁-21岁的90后人群进行深入的调查访问,以及50位典型性同学的深度访谈,请每位受访学生首先针对90后群体特征进行自剖式回答,详细的描绘了90后群体的主要特征、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以及90后人群对互联网的态度、主要应用、评价等网络化生活状态。
同时,还探讨和阐述了对90后这一新消费群体的营销方法创新以及媒体沟通创新等热点问题。
“互联网下的90后”分上中下三篇。
“互联网下的90后”上篇——90后其人上篇中用三章的篇幅对90后大学生作了整体描述和分析,并着重探讨了90后大学生生活形态的方方面面和多种形态的社会价值观。
A、个性90后不是统一型号的“社会产品”,可以说“有个性”是90后最突出的特征,50位参与深度访谈的90后大学生中,有14人直接为90后群体贴上“有个性”的标签。
90后的个性要从两个层面去解读,从整体上去看,与其他几代人相比,90后的个性是突出的、鲜活的;而从每个个体去看,90后的个性是多元的、差异化的。
在群体内部处处彰显着不同个性的张力,这就是90后最大的个性。
所谓“有个性”,不仅是指90后群体由内而外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同时也意味着找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标签来概括这个群体的难度系数极高。
更为复杂的是,90后大学生对“个性”的认识还存在些许差异。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3f66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7.png)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他们在网络上展示出的道德行为举止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行为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自我约束,导致网络上的不良现象愈发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关调查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调查内容1. 大学生网络使用频率及方式调查大学生上网的频率以及他们上网的方式,包括使用时间、地点、设备等。
2. 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举止调查大学生在社交平台、论坛、博客等互联网平台上的行为表现,包括言论是否文明、是否存在网络暴力等不文明行为。
3. 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了解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了解程度和对其重视程度,包括是否关注网络道德相关活动、是否参与网络道德教育等。
以上三方面的调查内容将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举止以及其对网络道德的认知和现状。
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对于促进良好的网络文化,构建和谐网络环境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对策研究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和道德理念,让他们明白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言论自由是有边界的。
2. 拓宽网络道德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道德相关活动,如举办网络道德知识竞赛、举办网络道德讲座等方式,让大学生加深对网络道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3. 加大网络道德监管力度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对于违反网络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让大学生意识到网络行为也是受制约的。
通过以上对策研究,可以有效推动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提升,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高社会的网络文明程度。
四、结语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举止对于社会的文明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升,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从而为构建和谐网络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90后大学生网络娱乐行为分析及对策word精品文档7页
![90后大学生网络娱乐行为分析及对策word精品文档7页](https://img.taocdn.com/s3/m/b4f8ad4c28ea81c759f57810.png)
90后大学生网络娱乐行为分析及对策一 90后大学生网络娱乐行为现状及特征分析本次采取问卷调研方式,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学生(均为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就网络娱乐的主要时间、地点方式、频率、主要内容等进行了调查。
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4份。
同时也采取了访谈法,对8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一对一访谈。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认为90后大学生的网络娱乐行为主要存在以下特征:1 网络娱乐时间碎片化,手机上网为主要娱乐方式,网络娱乐依赖性强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娱乐呈碎片化趋势,主要集中在睡觉前,完成作业后,无课时间,或者在乘坐交通工具时。
有95%的同学在睡前有用手机或电脑上网娱乐的习惯。
此外,每天平均上网在2~4小时以内的大学生占大多数为80.5%,2小时以下为8.3%,4小时以上为11.2%。
此外,71%的大学生认同手机已经超越电脑成为最主要的娱乐和社交工具,82%的大学生认为上网主要是为了自己娱乐而非交际。
通过调查和访谈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娱乐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甚至出现沉迷网络现象。
52%的大学生表示没有电脑和手机的情况下不知道该做什么,35%的大学生有过上课时偷偷用手机娱乐的经历,73%的大学生有因为网络娱乐沉迷不知不觉就延迟了睡觉时间的经历,更有4%的大学生有过通宵玩游戏的情况。
总体来说,随着高考的结束和大学的开放式管理,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大学生有了更多的网络娱乐时间,而网络娱乐尤其是手机上网成为了最主要的大学生娱乐方式,且对其依赖感日益增强。
2 娱乐形式多元化,娱乐趣味同质化大学生在网络娱乐的时间里主要在做什么是我们最好奇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把时间花在网络娱乐上,但是对于娱乐的形式,还是存在多元化的趋势。
57%的大学生最喜欢网络游戏,包括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等,而大多玩网络游戏的同学喜欢画面感逼真,游戏操作程度复杂,游戏难度较大,需要团队作业的大型网游,集中在较为流行的“英雄联盟”“魔兽世界”“穿越火线”等。
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对策研究7页word文档
![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对策研究7页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1d6b21569eae009591bec28.png)
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对策研究随着科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90后大学生进入了网络化的大学时代,学生的生活方式在网络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课余时间,学生们习惯于打开电脑,聊QQ、发飞信、玩网络游戏。
事实说明,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置学业健康于不顾,有的甚至发生令人惋惜的惨案。
可见网络游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
1 90后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状及其危害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生活网络化的比例已达到了近100%,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比例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数学生一有时间就玩游戏,严重影响了自己及他人的身心健康。
以下列出几条网络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1)影响学业。
网络游戏所营造的精彩世界会使许多男同学忘记了学习动机,慢慢失去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将大量的课余时间都花在网络游戏中闯关练级上面。
一旦上网成瘾,全部时间几乎都被占用,以致玩物丧志,必会将学生的首要任务学习抛到九霄云外,成绩一落千丈。
更有甚者,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玩游戏,游戏爱好者们就经常翘课,无心上学。
久而久之,或许毕不了业、或许被学校开除。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比如2001年轰动一时的某同学三次以高分考入国家重点名校,但都因为网游成瘾,被勒令退学,终究与学位无缘。
(2)影响身体健康。
长期坐在电脑前受到电脑的辐射,身体健康会受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
它能导致学生的生理反应变差、免疫力降低。
长时间操作键盘身体屈坐很有可能导致手腕关节疼痛、头昏脑涨以及眼部疾病,有些身体素质差的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病等一系列高危病症。
(3)影响心理素质。
就沉迷于网络游戏这种现象本身而言,与迷恋赌博与毒品的性质相似,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反应。
网络游戏中不正确的思想与观念慢慢渗进学生们的脑中,容易出现幻觉、情绪反复无常的现象,而且大大阻碍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现代学生大部分都为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原本就使得他们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加上沉迷于网络占用大量的交际时间,学生更倾向于依赖于网络世界而不是身边的亲朋好友。
网络 调查报告 90后
![网络 调查报告 90后](https://img.taocdn.com/s3/m/269159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2.png)
网络调查报告 90后网络调查报告:90后的网络使用习惯和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90后这一代人,他们在互联网时代长大,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前几代人。
本文将通过一项网络调查,探讨90后的网络使用习惯以及网络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一、网络使用习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0后每天都会使用互联网,平均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
其中,社交媒体是他们最常用的网络应用之一,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每天都会使用社交媒体平台。
此外,音乐、视频和新闻资讯也是他们经常上网的内容。
与此同时,90后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非常高。
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手机上网,而不是电脑。
这种使用习惯的改变,不仅与移动设备的普及有关,也反映了90后对于即时信息和便利性的追求。
二、网络对生活的影响1. 社交关系的变化网络的普及给90后带来了广阔的社交空间。
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他们可以与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通过网络,90后可以随时了解朋友们的动态,与他们保持联系。
然而,网络社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虚拟社交的替代现实社交,导致面对面交流的减少。
2. 信息获取的便利互联网为90后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他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松地获取各种知识和资讯。
网络上的新闻、博客、论坛等平台,使得他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世界,拓宽视野。
然而,信息的过载也是一个问题,90后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3. 消费习惯的改变网络购物的兴起改变了90后的消费习惯。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在网上购物。
他们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各种商品,享受到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
然而,网络购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质量问题、售后服务等,需要90后提高警惕。
4. 精神生活的丰富网络为90后提供了各种娱乐和娱乐方式。
在线游戏、视频分享平台等,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其对策研究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其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3eaba1f46527d3250ce0a2.png)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其对策研究本文围绕“网络时代”的特点及“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探讨了作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的90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正确使用网络的现实意义和有效方式,提出了通过开展网络素质教育、建立引导型自媒体等相关意见,以引导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标签: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高校网络文化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人类已经迈入信息化的网络时代。
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给全球范围内的人类活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全新的网络世界里,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喜爱的新型学习娱乐方式,网络还为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但也给广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危机与隐患。
经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研究资料,本文以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认真分析其心理特殊性,深刻反思他们的网络行为及其原因。
本文分别从社会(国家)、学校、个人三个角度出发,同时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特征,由点及面,从研究湖南城市学院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推及各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产生的问题的有效教育对策;引导90后大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发挥其正向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
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正日益成为高校及高校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现状(一)90后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以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对湖南城市学院90后大学生的调查发现,60%的学生每天在网络上花费两小时,上网时长6小时左右的学生占比26.5%。
由调查数据可知,湖南城市学院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大。
(二)90后大学生网络的应用情况从研究来看,大学生应用网络来查找学习资料、社交、浏览音影图书、下载软件、利用网络工作或炒股票等。
大学生网络方式的主要类型有网络学习、网络社交、网络娱乐、网络交易等。
调查显示:80%左右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是用来获取知识、搜集资料、查询信息、完成网络课件。
90后大学生网络与现实社交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2025年教育文档
![90后大学生网络与现实社交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2025年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efae2d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1.png)
90后高校生网络与现实社交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人是社会动物,社交是一种本能,社会交往活动简称社交,是人们运用肯定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
[1]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社交在高校生中越来越流行。
以QQ、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和脸书、人人网、快乐网等网络社交平台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在高校生社交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在给他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本探讨以宿迁学院高校生为探讨对象,对高校生网络与现实社交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来改善高校生网络社交。
在本次调查中,男生所占比例为60%,女生所占比例为40%。
一、高校生网络社交的定义及现状网络社交是指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符号、文字、图像在计算机或者手机中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沟通的一种社交方式。
[2] 高校生在网络社交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社交网络的产生变更了原本运用口耳鼻眼和传统媒体进行社交的方式。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社交在高校生的社交以及日常中也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
网络社交能开拓高校生的视野,也为日常生活供应了便利,肯定程度上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性提升自我价值。
但是,高校生的心智还没完全成熟,难免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
首先,网络成瘾,步入高校之后课业比中学时轻松了不少,一个人的精力是固定的,高校生就把余下的精力都放在了网络上,网络社交更是已成了高校生日常生活中必不行少的一部分,详细数据如下:10%的高校生运用社交网络时长占上网时长的15%以下,10%的高校生占15%到30%,60%的人占30%到50%,20%的人占50%。
其次,网络社交的盛行必定削减了高校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甚至影响到高校生正常的人际交往,不情愿与人面对面沟通只选择通过网络结交挚友进行沟通,导致现实交往圈越来越小性格也因此变得孤僻。
最终,网络社交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网络诈骗,网络上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利用高校生涉世未深的特点,以交友或者遇到困难等缘由博取高校生的信任和怜悯进行诈骗,轻者财产受到损失,重者生命平安受到严峻威逼。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辅助预防措施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辅助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6df362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9.png)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辅助预防措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辅助预防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娱乐的主要渠道。
然而,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指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和沉迷,使个体无法摆脱网络的束缚,进而导致社交、学业、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由于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增加,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的漩涡。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之一。
在大学这个阶段,学生们面临着新的环境、异乡他乡的适应和压力,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找到网络作为放松和逃避现实的方式。
据调查显示,大约85%的大学生曾经或经常会沉迷于互联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中,其中一部分甚至不可自拔。
他们常常沉迷于在线游戏、社交平台、影视剧、手机应用等,长时间使用这些互联网工具,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成瘾给大学生们的学业、社交和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网络成瘾使得大学生们频繁迟到、旷课,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
其次,网络成瘾使得大学生们在现实社交中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甚至陷入孤独和自闭的状态。
最后,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大学生们容易出现眼部疲劳、颈椎病、肥胖等身体健康问题,甚至诱发更严重的疾病。
辅助预防措施为了帮助大学生预防和解决网络成瘾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辅助预防措施:1.加强教育宣传。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宣传,让他们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性,掌握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并培养其自我控制和适应能力。
2.建立科学的作息规律。
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合理规划时间,控制使用网络的时长,避免将网络占据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3.多样化的学习和娱乐方式。
大学生应积极探索多种学习和娱乐方式,如参加社团、户外活动、体育锻炼等,以丰富生活经验,减少网络的诱惑。
4.建立社交支持网络。
大学生应主动参与社交实践,扩大社交圈子,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身边人的支持和关爱,避免孤立感和寂寞感。
90后网络行为习惯分析报告
![90后网络行为习惯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3e74f3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b.png)
90后网络行为习惯分析报告网络作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每个人的行为和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90后这一群体,他们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网络的使用和行为习惯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报告将对90后网络行为习惯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的行为规律和特点。
一、网络使用时间分析90后的网络使用时间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
晚上是大部分90后下班或放学后的休闲时间,他们通过上网来放松自己,社交娱乐和获取信息成为了他们的主要需求。
而周末是他们对网络使用时间的高峰期,没有学习或工作的束缚,他们更有时间投入到网络世界中。
二、网络使用内容分析1.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在90后的网络使用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他们习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朋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生活动态和感受。
微信、微博、QQ等成为90后最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他们通过互动、发布和评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 在线购物90后对于线上购物的热衷程度也较高。
他们喜欢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各种商品,尤其是时尚潮流产品。
相比于传统的实体店购物,他们更喜欢线上购物的便利性和更多的选择。
同时,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购物心得和推荐,他们也影响着其他人的购物决策。
3. 娱乐和视频分享娱乐和视频分享是90后网络行为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他们喜欢通过在线观看电影、剧集和综艺节目来消遣时光。
视频分享平台如YouTube、抖音等成为了他们追逐潮流和获取娱乐内容的重要渠道。
他们也乐于分享自己拍摄的有趣、有挑战性的视频,希望在网络上获得更多关注和认可。
三、网络行为特点分析1. 社交焦虑尽管90后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地发布内容和与他人互动,但实际上他们也存在社交焦虑的困扰。
他们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点赞数、转发和评论,以此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同。
对于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度和互动,他们较为敏感并且容易受到影响,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短时注意力由于网络世界中大量的信息刺激,90后的注意力往往难以持久。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防治措施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防治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fc38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3.png)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防治措施研究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渐严重,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1.1 社交需求的满足大学生正处于年轻时期,社交需求较为强烈。
互联网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交平台,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然而,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会导致大学生渐渐迷失在虚拟世界中,形成网络成瘾。
1.2 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惑常常让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而网络世界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能够让大学生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获得短暂的满足感,这也是大学生易沉迷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大学生处于思想成熟期,对于虚拟世界的诱惑和无限可能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力。
他们往往不能自主控制上网的时间和数量,容易沉溺其中,产生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2.1 影响学业成绩大学生网络成瘾往往让他们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网上游戏、社交媒体上,导致学习时间严重不足。
长期如此,不仅会使他们的学业成绩受到明显的影响,还会削弱他们的自律能力和学习兴趣。
2.2 诱发心理健康问题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频繁使用网络可能导致他们变得孤僻、抑郁,进而诱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导致自杀等不良后果。
2.3 影响身体健康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导致大学生眼睛疲劳、颈椎病、肥胖等健康问题的出现。
此外,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也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三、防治措施3.1 增强网络安全教育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预防和治理网络成瘾的重要举措。
学校可以开设网络安全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安全风险和防护知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3.2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6ca62c1195f312b3169a5eb.png)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摘要]互联网发展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它也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界定网络行为的基础上,指出了“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从多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力图做到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对策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新一族,他们既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又容易受到其影响。
互联网发展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一部分大学生,自制力较弱,无法抵御网络诱惑,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所以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特别是认识不良网络行为形成原因对改善大学生网络行为有现实意义。
1.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1.1身份隐蔽上网过程中,一切信息都是通过显示屏传达的,只需要一些符号和虚拟的世界与外界进行联系,而不是面对面地和他人打交道。
这样,使人们产生一种思维倾向,在网络中我为所欲为,因为没有人知道我是谁。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的空间,它的隐蔽性使人们能毫无压力的进行人际交往。
大学生崇尚个性张扬,网络这样一种自由和平等的人际交往方式为他们提供了充分释放个性的平台。
在虚拟环境中,他们能随意与人交谈,抒发情感,发表意见,甚至人身攻击等。
1.2心理猎奇大学生正经历着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理成长过程,往往具有强烈的猎奇心理。
他们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因此部分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就是猎奇,即追寻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了解,或通过正当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并借以获得感官刺激。
进而造成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虚拟世界中而不能自拔,有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
1.3道德偏差由于多元化开放的生活环境,“90后”大学生从小就能够接触到比较现实的世界。
鱼龙混杂,灯红酒绿的现实生活,使大学生热衷于玩乐、消费,在遇到困难那挫折时,更愿意选择逃避而不是参与。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研究及防治对策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研究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348d72731126edb6f1a1050.png)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研究及防治对策摘要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对现实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大大便利我们的生活之外也使得不少大学生出现沉迷于网络的现象,这对其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从多方面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应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沉迷;网络;原因;对策1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1.1奋斗目标的迷失进入大学后,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大学生们想要充分地享受相对自由的空间。
对于新的生活目标表现出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开始打游戏寻找快乐。
1.2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产生的失落感大学生在高中时对于大学都有自己的憧憬。
但是,到了大学后,现实和自己想象的有差距,于是产生失落感。
对所在学校或所学专业不满意,开始变得消极。
有的同学便投入到游戏中,去寻求刺激,补偿心理的失落。
1.3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逃避有的学生原来作为当地的佼佼者,得益于赞许的目光。
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发现同类者甚多,学习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学习竞争是激烈的,当成绩不理想,甚至挂科时,又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和学习方法,便开始对学习产生逃避心理,而游戏也就成了一个逃避的途径。
五湖四海的大学生来到新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处世态度,这样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遇到摩擦或纠纷,产生失意和焦虑。
此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过于理想化和单纯化,而现实又并非如此。
这些原因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人际关系产生不满意感,产生挫折感。
个别人甚至出现人际关系失谐、人际关系僵局等。
有的学生为躲避同学,独来独往,沉迷于网络游戏,在游戏中寻求解脱。
2大学生沉迷网络的防治对策2.1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的方法2.1.1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在校园内,应该建立一个较完善的FTP站点,并多提供一些最新的软件以供下载使用和学习;定期推荐一些好的网址,引导学生正确上网。
通过设置“防火墙”等,屏蔽一些网络游戏连接,使学生正确上网从而脱离沉迷游戏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其对策研究
作者:刘祥友彭珊尹婕欣单尹宣张小林
来源:《丝路视野》2018年第03期
【摘要】本文围绕“网络时代”的特点及“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探讨了作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的90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正确使用网络的现实意义和有效方式,提出了通过开展网络素质教育、建立引导型自媒体等相关意见,以引导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高校网络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人类已经迈入信息化的网络时代。
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给全球范围内的人类活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全新的网络世界里,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喜爱的新型学习娱乐方式,网络还为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但也给广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危机与隐患。
经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研究资料,本文以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认真分析其心理特殊性,深刻反思他们的网络行为及其原因。
本文分别从社会(国家)、学校、个人三个角度出发,同时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特征,由点及面,从研究湖南城市学院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推及各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产生的问题的有效教育对策;引导90后大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发挥其正向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
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正日益成为高校及高校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现状
(一)90后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以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根据对湖南城市学院90后大学生的调查发现,60%的学生每天在网络上花费两小时,上网时长6小时左右的学生占比26.5%。
由调查数据可知,湖南城市学院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大。
(二)90后大学生网络的应用情况
从研究来看,大学生应用网络来查找学习资料、社交、浏览音影图书、下载软件、利用网络工作或炒股票等。
大学生网络方式的主要类型有网络学习、网络社交、网络娱乐、网络交易等。
调查显示:80%左右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是用来获取知识、搜集资料、查询信息、完成网络课件。
快捷的网络信息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效率,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网络交流、网络交友、组建网络虚拟社区,他们利用网络欣赏音乐和影视作品、开展网络游戏。
在网络娱乐方式上,占比例最大的是网络游戏。
一部分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学业压力不小,可以通过上
网来放松身心。
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三点一线”的大学生活过于单调,而多彩的网络生活能丰富业余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同时,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已在大学校园逐渐普及,大学生网络交易主要是网络购物、网上交换、出售等。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分析
网络社会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带来日新月异的视听感受,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模式和道德标准。
我们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网络学习、网络交往、网络娱乐。
(一)网络学习
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开始主动寻求知识和信息,了解国内外热点,开阔自己的视野。
网上知识信息虽多,但专业性且具有深度的知识却很匮乏,往往表现为随机和无序性,如何使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理性地获取有价值的资源,成为摆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上的突出问题。
(二)网络交往
在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独立发展空间,并时刻处在与他人平等的联系与互动中。
在网络平台,网络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保护个人的隐私。
因而在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下,网民可以畅所欲言,多样的视角和情感也可以充分地表达出来。
但这也带来了网民道德责任的缺失,各种不当的网络语言和行为污染了网络空间。
(三)网络娱乐
网络娱乐是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网络娱乐中仍存在着鲜明的低俗内容。
大学生群体如何辨别并抵抗不良诱惑的网络娱乐活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让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更加丰富,思想教育政治工作者应该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找到契合点。
三、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防范策略
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高校应该将网络德育课程建设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加强网络德育建设,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教育,逐步构建起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防范和教育机制,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不让网络社会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真空。
(一)转变观念,重视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实施影响的教育活动始终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主导力量。
当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兴趣所在并构成大学校园中学生深层次的内心需要和心理依赖时,高校及其教育者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秉承对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认
真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切实转变观念,改变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健康成长。
(二)建设校园文化,满足发展需求
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巩固兴趣、培养特长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有力地抵制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不良影响,减少学生对网络的依赖。
加强对社团等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发挥大学生在这些组织中的能动作用,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大学生涉世未深,理想化色彩较为浓厚,对社会现实认识不足。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投身社会的大课堂,有助于其更好地认识社会,增强社会适应性,为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社会实践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最有效途径。
(四)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校园网络的普及
网络沉迷的原因除了个体因素外,还在于网络的神秘化和计算机网络资源的稀缺。
因此,高校应加大硬件投入,加速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加快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更新速度,增加校园网的出口宽带,认真做好校园的各类网站,推动校内网络的普及,充分满足大学生上网的要求,满足其求知、娱乐、交往等需要。
同时,应开展健康上网的辅导,教会学生科学利用网络,引导他们做文明网民。
(五)充分发挥网络对学习的积极推动作用
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希望与他人进行实时、有效的学习交流。
由于不善于利用网络进行群体性协作学习,学习交流的主动性不高,缺乏有效沟通,因此得到的学习反馈、评价和激励等信息是不具体的、不全面的,网络学习中获得的知识零散、片面、难成系统,不利于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知。
这些都从不同程度影响了学习效果。
(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辨识力
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网络信息,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理性认识,但还是很容易迷失。
所以,有必要锻炼其信息辨识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
需要在三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一是对大学生进行动画和网页、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术层面的技能培训;二是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搜索、获取信息,筛选整理信息,发布信息等知识技能的专题培训;三是进行创造性的运用信息的方法和策略的培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抵抗信息干扰的能力,为有效开展网上学习创造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湖南城市学院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可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观念、求知方式、工作方式、休闲娱乐方式都拥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只有通过积极与他们沟通,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消除误解、曲解和分歧,正确教育引导他们合理利用互联网、正确使用互联网,使互联网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娱乐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