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至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 1---3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三化学 1---3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fa4453bb68a98271fefa65.png)
精心整理初三化学1---3单元测试题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B.碘升华,红磷燃烧C.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D.冰融化成水,工业制氧气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C.3ABCD45AC6A.B.C.D.7A.C.8AC、⑤⑦⑧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⑧②④⑥⑤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H2O2)B.二氧化锰(MnO2)C.二氧化碳(CO2)D.空气10.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意义最少的是【】A.CuB.2H2OC.N2D.Cl21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12同学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待完全反应后,和只用氯酸钾制氧气相比,其结果是【】A.反应速率加快,氧气质量不变B.反应速率加快,氧气质量增加C.反应速率不变,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速率不变,氧气质量不变 13.“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 .水变为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
C .保持铜和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都是原子。
D .相对原子质就是原子的质量。
二.填空题。
(每空号1分,共16分) 15.根据下面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1)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2)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3)粒子C 的符号是。
16.(1)用符号表示:三个银原子。
(2)食品袋内常充入(填化学式)气体来延缓食品变质。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
17.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 、B 、C 、D 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A 、B 、C 、D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4)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 、C 、D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18.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水③自来水④冰水共存物⑤铁丝燃烧后生成的黑色固体⑥硫酸铜⑦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⑧液态的氧气。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期末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期末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11345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8.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期末题及答案初三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期末题(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动物呼吸、蜡烛熔化B.铁锅生锈、煤气燃烧C.汽油挥发、滴水成冰D.菜被炒焦发黑、牛奶变酸2.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白色固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方案是()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B.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C.用嘴尝其味道D.加热固体观察是否有变化3.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质”指的是()A.铁原子B.铁离子C.铁元素D.铁单质4.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是()A.冰熔化B.分离空气制取氧气C.硫磺块研磨成硫粉D.水通电制得氢气5.下列关于水的变化中有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水结冰B.水变为水蒸气C.水通电分解D.浑浊的河水过滤变为澄清的水6.生活在小河中的鱼类能够呼吸,主要是由于河水中含有()A.氧元素B.氧分子C.水分子D.氧原子7.2008年5月11日,南昌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向全体市民发出节约用水倡议。
下列做法或建议错误的是()A.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B.刷牙少用一口水,洗脸少用一杯水C.选用节水型器具D.发现水管漏水及时向物业管理或供水部门反映8.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味精C.花生油D.白醋9.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严重烧伤。
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己烷等多种有毒物质。
由此可知,涂改液是()A.混合物B.纯净物 C .单质 D.化合物10.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所有超市、市场、商场、集贸市场等场所停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提倡消费者重提布袋、重提菜篮子。
下列关于“限塑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限塑令”是指禁止使用所有塑料制品B.“限塑令”可以有效减少“白色污染”C.“限塑令”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方便D.“限塑令”主要是为了降低商家的成本11.北京市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题之一是“绿色奥运”,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Unit1-3单元综合考试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Unit1-3单元综合考试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2b3f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7.pn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Unit1-3单元综合考试试卷(有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物质中,是一种化合物的是()。
A. 氧B. 铁C. 氮D. 水2. 下列设备中用于加热试管中的液体的是()。
A. 试管夹B. 滴管C. 酒精灯D. 量筒3. 2g硫磺燃烧后生成()。
A. 3g二氧化硫B. 3g氧气C. 3g水D. 3g氯气4. 在实验室中,通电过程中的导线用()表示。
A. 实线B. 虚线C. 曲线D. 点线5. 将硝酸钠固体加热至变为液体时,表示有()发生。
A. 酸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氧化反应D. 无反应第二部分:填空题1. 铜的化学符号是()。
2. 一个纯净物是指由()组成的物质。
3.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
4. 化学反应的条件有()。
5. 将氢气与氧气一起加热,会发生()反应。
第三部分:简答题1. 什么是化学元素?有多少种化学元素已被发现?2. 请简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3. 请解释一下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第四部分:解答题1. 将0.4g的三氧化二砷与适量的铜混合加热,反应后得到一种物质A,质量为1.2g,求物质A的质量百分含量。
2. 某实验中加热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和硫酸锌。
实验前称得的反应物质量为2.0g,实验后称得的产物质量为2.4g,求反应物与产物的质量变化量。
3. 化学方程式用来表示化学反应,它由哪些内容组成?请举例说明。
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D2. C3. A4. A5. D第二部分:填空题1. Cu2. 同种元素3. 氮气4. 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5. 燃烧第三部分:简答题1. 化学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目前已发现118种化学元素。
2. 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诸如食品加工、药物制备、能源开发等方方面面。
3.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特点包括物质的质量守恒、能量的转化和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第四部分:解答题1. 物质A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frac{1.2 \, \text{g}}{1.2 \, \text{g} + 0.4 \, \text{g}} \times 100\% = 75\% \]2. 反应物与产物的质量变化量为\[ 2.4 \, \text{g} - 2.0 \, \text{g} = 0.4 \, \text{g}\]化学方程式由化学反应参与的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状态符号以及用于表达反应条件的箭头等组成。
化学九年级上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九年级上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d7d7a033687e21ae45a97a.png)
化学九年级上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时间60分钟)一、我会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后面的表格内)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B.煤气爆炸煤燃烧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2.下列物质中,既是纯净物又是氧化物的是A.纯净的食盐水B.液氮C.干燥的高锰酸钾D.黑色的二氧化锰3. 某学生要准确量取7克水,应用A.50毫升量筒B.10毫升量筒、滴管C.托盘天平D.5毫升量筒、滴管4.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氢气、干冰、冰水共存物B、天然气、煤、石油C、液态氧、氯化氢、洁净的空气D、稀有气体、酒精、氮气5.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B、向蓝球中打气——分子间有间隔C、酒香不怕港子深——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D、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分子是可分的。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7.在我国西部开发建设中,要在某新建城市建一个大型化工基地,下图为该城市环境图,该城市气候干燥,经常刮西北风.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可供选择,你认为理想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8.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9. 下列有关氧气性质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B.细铁丝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焰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D.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水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1.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蒸馏水C精制碘盐D啤酒12. 为使洋澜湖的水质进一步改善,梁子湖的水变得更清,保护好现有的水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f8700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3.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一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是()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伽德罗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风力发电C.太阳能取暖D.火药爆炸3.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导热性4.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A B C D5.小明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度数为25mL,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5mLB.等于5mLC.小于5mLD.无法确定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的是()A.新鲜的空气B.白糖水C.冰水混合物D.豆花米线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利用液氧、液氮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C.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D.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8.以下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B.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可燃性和氧化性C.水中的生物可以进行呼吸作用,说明氧气易溶于水D.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9.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实验装置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夹没夹紧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待红磷燃烧结束就该立即打开止水夹C.该实验说明了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D.实验中凸透镜的作用是聚光,提高温度,引燃红磷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发生装置 B.排水法收集氧气 C.验满 D.存放氧气11.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伸入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持续红热,无烟无焰12.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氧气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13.下列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碳酸钙氧化钙+水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食盐+水食盐水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14.云南普洱盛产茶叶,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清香,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很小D.分子在不停的运动15.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C.将l00mL水与l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16.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44B.78C.34D.1017.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定结构18.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粒子是阳离子B.乙粒子是原子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定19.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20.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OB.2OC.O2D.O2-2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22.以下符号既可以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B.CuC.2FD.N22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变化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5: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都发生了改变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与数目都未发生改变2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括号内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粗树干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细树枝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25.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第二卷(共50分)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27分)26.(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5个钾原子;(2)钙离子;(3) 6个硫离子;(4)铁元素;(5)3个钠离子;(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d623d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8.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每题2.5分,共50分)1.XXX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做出结论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改写:XXX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通过检测人呼出气体中是否含二氧化碳来使用澄清石灰水。
这个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哪一部分?2.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氢气球在烈日下爆裂C.牛奶变酸了D.铁矿石的粉碎D.建立假设改写: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化学变化?A.冰融化成水 B.氢气球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变酸了 D.铁矿石的粉碎。
3.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氮气B.氧气C.空气D.二氧化碳改写:以下哪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氮气 B.氧气 C.空气 D.二氧化碳。
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葡萄酒C.水D.糖水改写:以下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矿泉水 B.葡萄酒 C.水D.糖水。
5.课本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A.绝热B.隔水透气C.导电D.透水改写:课本中有一幅彩图,其中一只漂亮的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同一个鸟笼里。
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以下哪种性质?A.绝热 B.隔水透气 C.导电 D.透水。
6.下列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漏斗B.烧杯C.量筒D.试管改写:以下哪种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A.漏斗 B.烧杯 C.量筒 D.试管。
7.下列有关氧气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可以做燃料B.氧气可以用来炼钢C.氧炔焰可以用来焊接金属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改写:以下有关氧气用途的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氧气可以做燃料 B.氧气可以用来炼钢 C.氧炔焰可以用来焊接金属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ca468a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f.png)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b.试管c.冷却匙d.蒸发皿2.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b. 钢铁生锈,纸的燃烧c. 蜡烛冷却,蜡烛融化d. 汽油挥发,食物腐烂3.世界每年产生有毒废物超过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存活,所以科学家明确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
以下那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 )a.绿色化学研究对环境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b.绿色化学研究可以降解塑料的研发增加白色污染c.绿色化学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d.绿色化学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研发和利用4.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 ( )a.用水跳动b.用湿毛巾盖灭c.用沙驱散d.用嘴吹熄5.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 ( )a、透明化 b.内壁上存有少量水珠c.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d.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6以下实验操作方式错误的就是 ( )a.倾倒液体b.装入固体粉末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7.烧杯冷却时用石棉网的目的就是 ( )a.加快反应b.在铁圈上易托平仪器c.减慢反应d.使烧杯受热均匀8.实验时,不必用做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就是 ( )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9.必须精确量挑95ml液体,采用的量筒规格最出色就是 ( )a.10mlb.50mlc.mld.ml10.以下仪器,能用以冷却大量液体的就是 ( )a.试管b.量筒c.烧杯d.广口瓶二、填空题(本题存有4小题,共36分后)11.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① ② ③ ④ ⑤ ⑥(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填标号,下同)(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须要用。
(3)量取8毫升的水,需要用。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测试题(精编文档).doc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测试题(精编文档).doc](https://img.taocdn.com/s3/m/7893e02784254b35effd3496.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分值:1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着干爆玻隔片呼气木炭在中燃烧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C4A B C D2、其中最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A、剧烈燃烧B、火星四射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黑色冏体3、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A.量筒B.集气瓶C.试管D.烧杯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气体验满D.液体过滤5、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6、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食物的腐烂C、酒和醋的酿造D、燃烧7、其中最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A、剧烈燃烧B、火星四射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黑色固体8.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A.木炭B.红磷C.蜡烛D.硫9.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稀有气体B.水蒸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1()、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
A.①③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1、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高镒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④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②③①④⑤⑥B.①③②⑤④⑥C.⑤③②①④⑥D.③①②④⑥⑤12.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初三化学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f6f4baa8956bec0875e30d.png)
初三化学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美国曾发生一起飞机撞击大楼的事件,在该事件中发生了如下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大楼倒塌 B。
房屋钢筋熔化C.飞机油箱燃烧爆炸D。
飞机撞击大楼玻璃破碎2、熄灭实验台上燃烧着的酒精,简便合理的方法是( )A.用嘴吹灭B.用湿抹布扑盖C.用水浇灭 D。
用灭火器扑灭3、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积沙成塔 C。
死灰复燃 D.铁杵磨成针4、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A 中子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 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发光发热 B.生成其他物质 C.颜色状态变化 D。
有气体逸出6、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A。
火星四射 B。
发热 C.生成黑色固体 D.固体形状变化了7、实验室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
①②③④⑤⑥⑦B。
②①④③⑥⑤⑦C。
①②④③⑥⑤⑦ D. ②①④③⑥⑦⑤8、100 mL酒精和 100 m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00 mL,说明了( )A.物质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9、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
已知一种锂原子内有3个质子各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 1B、 3C、 4D、 710、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D. 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1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 )A. 2HB. 2H+ C。
2HD。
H212、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
0596;锌:0。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题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f19fb9011ca300a7c39090.png)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一、我会选择(2分*10=20分)1. 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2.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3.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A B C D4.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 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5.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 分子间有空隙,原子没有D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6.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7、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元素的原子中()A.电子数不同 B.电子层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质子数不同8.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常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2N N22N22NaA. B. C. D.9. 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10.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182 8 8+17 +8 2 6 +11 2 8 2 8 8A. B. C. D.二、我会填空(40分)11、(4分)以下物质:①液氧②蒸馏水③新鲜的空气④冰水混合物⑤五氧化二磷⑥白酒⑦自来水⑧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剩余固体,其中:(填编号)(1)属于混合物的有;(2)属于纯净物的有。
九年级化学1-3单元试题与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1-3单元试题与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4e7a04581b6bd97f19eab7.png)
A.将铁钉投入入竖直的试管中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C.挤压胶头清洗滴管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九年级化学一至三单元试题一. 我会选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2分)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玻璃破碎C、冰块融化D、干冰升华2.将一根火柴梗平放于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均匀地被烧黑B.放置于外焰部分的被烧黑最重C.放置在内焰部分被烧黑最重D.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3.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4.下列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5.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6.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7.氧气的下列性质中,有一项与其它三项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A.无色 B.无味 C.不易溶于水 D.能支持燃烧8.图中白色和黑色小球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9.太原市2012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0、某同学量取15ml 的水,读数时他俯视凹液面最低处为15ml ,则实际量取的水是 ( )A.大于15mlB.小于15mlC.等于15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11.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碳+氧气二氧化碳 B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C .氧化汞 汞+氧气D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12.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化学测试题-人教新课标版精选全文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化学测试题-人教新课标版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6d81b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本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 )①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②无氟冰箱与臭氧空洞③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④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池的开发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灯泡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量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3.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①空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④氧气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试剂应当倒回原瓶B.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C.为了能看清标签,倾倒试管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D.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用手触摸药品或尝药品味道5.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6.下列情况中:①生物体腐烂;②燃放鞭炮;③工业废气排放;④飞机尾气的排放。
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7.电解水的电解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你能看到的现象为()A.有氢气、氧气生成,而且体积比约为2:1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其体积比约为1:2D.水是一种化合物8.下列观点不科学的是()A.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加以鉴别B.过滤后水很澄清,可以直接饮用C.生活中通过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水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营养素之一9.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是()A.木炭B.硫C.石蜡D.磷10.保持过氧化氢最小的粒子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2cdd1e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9.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4分)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石蜡融化氧气用于炼钢B.纸张燃烧氮气用于食品包装C.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D.液氧气化乙醇用于燃料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实验装置图。
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夹没夹紧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3.下列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二氧化硫B.冰水混合物C.高锰酸钾D.石灰水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在加热条件下进行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为反应物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使用催化剂5.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A.B.C.D.6.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A B C D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B.氢气用作燃料C.氮气用作保护气D.氧气用于炼钢8.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全部B.①②③⑤C.除⑥⑦外D.除④外9.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10.信阳盛产茶叶,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清香,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在不停运动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B.C.D.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验满存放氧气13.镁离子的元素符号是()A.Mg B.Mg-C.Mg2-D.Mg2+14.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定结构二、填空题(23分)15..写出相应的元素名称(1)Cl (2)H (3)Ca16.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干净的海水;③可口可乐;④氧气;⑤稀有气体;⑥五氧化二磷;⑦呼出的气体;⑧液氧;⑨氮气;⑩二氧化碳其中是纯净物的是(填序号,下同);是混合物的是17.按要求填空(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实验现象是(3)高锰酸钾制氧气文字表达式18.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小丽同学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依据此表回答问题:(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_____(填数值)。
九年级化学第一至第三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第一至第三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64a4db7852458fb760b569d.png)
九年级化学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2.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4.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A B C D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简单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冲灭 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扑盖6.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A.炭C B.钠Ne C.贡Hg D.铝Al7.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
这里的碘、锌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离子8.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质子、中子、电子)为( )A.18 B.40 C.58 D.629.一种微粒的原子核内含有n个质子,核外共有n+1个电子,则该粒子一定属于()A.原子 B.分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10。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C.矿泉水,河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11.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A .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x 的值为_________.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填编号)。
初三化学1-3单元试题精选全文
![初三化学1-3单元试题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f0f78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c.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模块测试题(一)(45分钟,100分)一.选择(45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研发氢能源 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2.不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是()A.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 C.交流反思 D.认真听讲3.下列家庭物品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门窗玻璃 B.木制写字台 C.铝合金 D.不锈钢盆4.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 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D.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仪器已经洗净5. 向试管内装入某种药品,操作方法如下:先把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后,再让试管慢慢立起,由此可知向试管内装入的药品是()。
A.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玻璃杯打碎 B.液化气燃烧C.自行车圈生锈 D.牛奶变酸奶7.下列正确的是()①用试管做实验时,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一般用1—2ml③向酒精灯加酒精时,不能超过2/3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1/3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③8.下列是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A.用炸药劈开石头 B.用电饭煲做饭°C.太阳光照射使雪融化 D.水利发电9. 如下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10.量取40 ml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
A.10 ml的量筒 B.100 ml的量筒C.50 ml的量筒和滴管 D.100 ml的量筒和滴管11.下列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12.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甲提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比空气中的多。
”这属于科学探究的()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1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之一()A.质子 B.电子C.原子 D.中子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的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5.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先俯视液面读数为7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面读数为70ml,则实际倒出液体为()A.9ml B.大于9 ml C.小于9 ml D.无法判断二.填空(34分)16.(2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物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中能说明镁条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17. (5分)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主要有,使用过程中不要或,防止。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5627a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d.png)
八年级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7个小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各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到下方的答题框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以下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集气瓶 B.试管 C.蒸发皿 D .燃烧匙2.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一样的〔〕A.电子层数 B. 质量 C. 质子数 D. 电子数3. 化学上研究任何物质的性质,都必须选用纯洁物。
以下物质属于纯洁物的是〔〕A.空气B.食盐水C.黄泥水D.蒸馏水4. 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的“铁质〞指的是( )A. 铁原子 B . 铁离子 C. 铁元素 D . 铁单质5.以下做法符合操作标准的是( )。
A.把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B.为了节约药品,可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可占试管容积的1/3—2/3D.称量时,用镊子取放砝码6.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B. 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仅仅是一个数值C.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碳原子的实际质量D.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7.以下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碘酒C.蒸馏水D.豆浆8.以下关于溶液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溶液都是无色的B.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 溶液里各局部的性质不同9.以下所示的原子构造示意图中,表示氯原子的是〔〕A B C D10.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氧分子 B. 碳原子 C. 二氧化碳分子 D .碳原子和氧原子11.以下关于原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⑤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带电A.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⑤D. ①②③④⑤12. 小莉同学经常帮妈妈洗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到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到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6da94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a.png)
第一到三单元测试卷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变化中,必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A. 纸张焚烧B. 冰雪消融C.湿衣晾干D.酒精挥发2.“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D)A .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3、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 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A .氮气B .氧气C.罕有气体D.二氧化碳4、以下化学反响中属于是分解反响的是( C )A .铝 +氧气氧化铝B.氢气 +氯气氯化氢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D.锌 +硫酸→硫酸锌+氢气5、以下实验现象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A.硫焚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焚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空气中强烈焚烧D.红磷在空气中焚烧时产生白雾6、依据以下微粒的构造玳企图(圆圈内“ +”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量,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此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D )7、用分子的看法解说以下事实,此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高升,分子体积变大B.春季百花绽放,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 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淆,液体整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一样——分子构成不一样8、日本曾向美国借了 331 公斤武器级钚,到现在赖着不还。
钚除用于核电外,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此刻日本已经是世界第六大钚储存国。
钚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A .钚原子中有94 此中子B.钚原子核外有150 个电子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 gD.钚是金属元素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采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拿出。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9d64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e.png)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酒精挥发C. 蜡烛燃烧D. 矿石粉碎解析:选项A:冰雪融化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选项B: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选项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选项D:矿石粉碎只是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2.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B. 密度C. 可燃性D. 溶解性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选项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选项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测定,属于物理性质。
选项C: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选项D:溶解性是物质溶解于溶剂中的能力,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C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答案:B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C. 将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D. 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解析:选项A: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否则可能引起火灾。
选项B: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是正确的操作。
选项C: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应该放在纸上或玻璃器皿中,防止腐蚀托盘。
选项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
答案:B5.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解析:选项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不可作燃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
(总分50分,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实验时,若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mL—2mL
3.如图,下列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4.实验室里下列仪器属于玻璃仪器,且可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
则实际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
B.15.0g
C.14.5g
D. 14.0g
7.实验结束后,如图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8.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9.下列实验操作,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急于加药品时,也不可用手直接抓取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和旁人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0.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
11.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13.从CCTV-1每日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中可看到,北京市属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可减少对空气污染()
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二氧化氮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鉴别他们的最好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分别称取各自的重量
15.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B、酒精+ 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水
−→
C、氢气+ 氧气−
−点燃水D、氯化氢+ 氨气−→
−→
−氯化铵
1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17.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
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
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
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显
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20.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D.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
21.在荷塘边经过,能闻到阵阵清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有质量C.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5.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38 分)
26.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
的是;(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28.右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
回答下
列问题:
(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密度比空气要。
(2)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密度比空气要。
(3)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密度比空气要、
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密度比空气要。
(5)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端进入。
29.现有①水②铁③高锰酸钾④医用75%的酒精
⑤湖水⑥过氧化氢六种物质,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有
30.(12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31.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示意图
(1)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中
B中
(2)A中水的作用是
(3)B中水的作用是。
3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氧气并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
锥形瓶内盛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和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B中盛满水,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B中出现的实验现象
是,
原因是。
(2)依据B中的现象,可推知氧气所具有的物理
性质是。
(3)利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
视线要与,再读出液体体
积数。
当量筒内液体体积为45mL时,B中收集氧气的体积
为mL。
23.【2012·眉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