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庄子之“道家思想”
庄子论文
庄子的逍遥游论对现代人的启示摘要“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庄子之游,是取于实体活动中所呈现的自由状态,进而升华为精神上的自由解放,“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是一种超脱现实的心灵遨游,一种自我的修行,在天地山水中感受自然的本性、人的精神实质和思考人生态度,将自我的精神与天地自然精神相通,以达到对自然和自我的超脱。
在处事中不被世间功名利禄蒙蔽心智。
关键字逍遥精神自由齐物现代启示前言庄子作为继道家思想文化的先驱者老子、列子之后的集大成者,以自己的一生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观念。
近年来很多人投入到对庄子的研究中,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尤其是对庄子哲学思想的解读。
“逍遥游”又在庄子哲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实,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是否存在一个关于“逍遥游”的确解,有没有一个不容置疑的标准答案我们不得而知,后人不管是对庄子还是庄子思想的研究都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在这种研究中本身就代入了其研究者自己的思想,但是我们今人对前人伟人的研究不正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吗?运用前人杰出的思想理论,来更好的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照亮前方的黑暗,以获得更好的生活。
保持逍遥、无为之心,在克服生死迷茫的过程战胜凝于内心深处的心魔,摒弃利害之欲和哀乐之情,就能在广袤的精神世界里更加无拘无束地、自由地飞翔。
人生之路也会变得越发明亮。
一、庄子生平与思想简介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在哲学上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在政治上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黑暗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剥削阶级的本质。
他蔑视富贵利禄,拒绝和统治者合作。
庄子的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庄子的散文形象性很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善于运用寓言来进行说理,《逍遥游》就是典型的一篇。
他的代表作《庄子》共33篇。
“内篇”传为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其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论论文
浅谈庄子之“忘”与“游”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班级:2009级汉教三班姓名:石秀诗学号:222009308011201【摘要】:“忘”是庄子美学的一个核心,是庄子神行于宇宙遨游于四海的关键所在;“游”可谓是庄子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庄子心灵与精神世界所向往的自由生活。
以“忘”而“游”谓之庄子。
【关键词】:庄子、忘、游、庄子思想引言有人说:“没有老子,就没有道家思想;没有庄子,道家将被遗忘”这诚然说出了庄子在道家的地位之高。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观点是庄子相对主义的态度。
我们知道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乃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么庄子之道又是什么呢?我们从庄子之道能看到的庄子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历来人们对庄子思想的评论是丰富多彩的。
本文以庄子思想中的“忘”与“游”来对庄子本人及庄子道家思想进行浅论。
一、庄子与《庄子》庄子,闻一多说他是一个“真实的诗人”,郭沫若则说他是一个厌世的思想家,那么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是在那种社会背景下生活的一个人,庄子的《庄子》玄妙的人生哲理是怎样产生的?以上种种都得先从庄子这个人入手。
庄子,这位道家的先圣,生活于春秋战国时代,与孟子生活于同一个时间。
在政治混乱、战争频繁、思想活跃的年代里,庄子的生活是多样的。
物质上,他是一个编织草鞋为生的穷光蛋;文化上,他是学富五车道家思想的泰斗。
他是一个贫穷而富足的人,诚如这段评价说的“他的形象太丰富了,可以一会是敏锐的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淀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悠游的垂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的穷汉”○1,当然,他还是一位口才雄辩大师,他与惠子的“鱼之乐”之论以及“枯鱼之肆”、“涸辙之鲋”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庄子,其人生如梦一场般千变万化。
《庄子》出世以后,与《老子》《周易》于魏晋南北朝被世人列为“三玄”,从此倍受人们推崇,那时文人们“废六经,谈老黄”赋诗论道以“玄”为美为善。
道家文化论文心理健康论文:浅谈道家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道家文化论文心理健康论文:浅谈道家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摘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和压力,造成现代人心理问题的高发。
而几千年前的道家思想通过阐述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折射出有关心理健康的重要思想,这对解决当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有着诸多的益处。
关键词:道家文化;老子;庄子;心理健康据有关专家预测,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如何正确对待挫折,以及保持心理的健康,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文化中包含了很多积极的成分,成为医治人们心理疾病的文化良药。
道家哲学是生命哲学,他可以为人们安顿心灵、提升精神境界提供智慧,这种智慧对现代人的心理调适、身心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不以物役的生活态度——达观避免心理障碍首先要处理好人与物的矛盾。
综观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现实,经济市场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竞争激烈化,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但是社会管理和服务却未能及时跟上这一步伐,这样人们心理受挫的可能性增大了,容易产生心理焦虑。
道家文化虽产生于先秦时期,但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却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通用的。
在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上,他们主张人与物应当是和谐一体的,人不主宰万物,也不被万物所主宰、所奴役。
老子讲人应当过一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活,庄子说人应该“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
他们揭示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也暗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物物,是人驾驭物,这是人与物的自然和谐境界;物于物,则是人被物所役,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被异化了。
人驾驭物的人生是自由而逍遥的,他“不贵难得之货”,看淡名利,心理上当然就没有得不到的痛苦。
物于物的人生则会在过分追求声名财富的过程中迷失自己。
对于物的过分迷恋,必然会造成人与自我的分离,结果就是自己沦为物的奴隶,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精神疲惫和心理疾病,轻则烦恼、焦虑,重则颓废抑郁。
庄子超道德善恶观研究【最新哲学类】
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 月 日 签字日期:年 月 日摘 要本文从超道德价值视角,深入揭示庄子伦理学中,超越善恶观念的主线,提出庄子的善恶观是基于对道德价值的超越,体现个体生命的价值。
超道德价值发端于对人与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称为超道德价值。
超道德价值是将个人与宇宙联系在一起。
个人与社会是道德价值,而天与人的理论属于超道德价值。
第一章,首先是庄子善恶观的背景与起源。
庄子善恶观的形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释:首先从当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下,阐释庄子善恶观发展的时代土壤。
其次庄子学派的善恶观受到老子及其他道家人物的深刻影响。
第二章论述的是庄子超道德性善恶观中的理论依据。
庄子善恶观的理论基础——“道”作为伦理思想的本体论依据。
庄子的善恶观以“与道合一”作为终极价值追求,“道”作为本体论依据,将个人与宇宙联系在一起,超越于社会价值之上,具有超道德价值。
庄子齐物论的“善恶齐一”体现了超道德性善恶观的方法论的认识方法。
庄子的“齐物论”是要泯除善恶二者的对立,使之相同为一。
第三章论述的是庄子超道德性善恶观的内涵。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论文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扮演重要角色。
道家思想以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独特领悟,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庄子则是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又一重要集大成者,两人作为道家这一先秦重要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必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道家观念的精髓,同时,由于老庄生活年代、人生际遇等等个人生平经历上的种种不同,他们的思想主张必然也存在差异之处。
[关键词] 道家政治思想老子庄子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先秦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此两人,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
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体系,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
”充分的肯定了老庄在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概述(一)小国寡民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否认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老子的思想学说中,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道德、礼仪制度都是没有意义的。
“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
(二)无为而治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境界,他说:“为学日益,为益日损。
损只又损,以至与无为。
无为则无不为。
”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
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由上所述,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也是被后世统治者采纳,在汉初达到鼎盛时期,“文景之治”的盛况与其实行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是分不开的。
先秦思想论文总结范文
先秦思想论文总结范文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片辉煌的篇章。
先秦诸子思想的诞生与发展,为后来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总结,简要概括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在先秦思想中,孔子被誉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的主要思想可以归纳为仁、礼、中庸。
孔子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良好的社会秩序,提倡仁义道德的实践。
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道德规范。
孔子的思想对于后来的儒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万物自然而然地运行,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
他提倡“无为而无不为”,主张无欲无求,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庄子则强调“自由自在”和“为道者无劳”,他认为人应该放弃俗务,追求心灵的超越与解脱。
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同样深远,对于培养人们的内省意识和思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观点是兼爱和非攻。
墨子主张“兼爱天下”,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倡互助和和平。
他主张实用主义,注重发明创造,认为技术发展和实用性是社会进步的关键。
墨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了儒家、道家和墨家,先秦时期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学派和思想,如名家、纵横家等。
名家注重文字和辩论技巧,追求名声和声望。
纵横家则重视实用主义和权谋策略,关注政治和国家利益。
这些学派和思想在先秦时期的思想交流和争鸣中,各有千秋,为中国古代思想积淀了丰富的土壤。
总的来说,先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先秦诸子的思想观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的思想为后来的学派和思想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先秦思想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
然而,先秦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如儒家重视传统和权威,可能造成个人创新能力的局限;道家强调个体感悟,可能导致思想比较模糊和难以实践;墨家强调实用主义,可能忽视了人性的需求等等。
关于庄子思想的作文
关于庄子思想的作文
庄子的思想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哟!说实话,老夫当初读这位大师的著作时,也是云里雾里、懵懵懂懂。
不过渐渐地,就被他那独树一帜的哲学观给深深吸引住了。
庄子的"无为自然"思想,虽然有些矫情,但却传达出一种返璞归真、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这大有裨益,特别是对我们这些浮躁焦虑的现代人而言。
生活压力那么大,谁不想放下一切烦恼,过上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呢?
当然啦,庄子的"梦蝶"之说更是妙不可言。
你可曾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到自己是只蝴蝶在飞翔?醒来时,竟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的界限!这不正说明了人生的虚幻和有限吗?我们所认知的一切,不过就是一场大梦而已。
不过老夫最推崇的,莫过于庄子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了。
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应该顺其自然,不做勉强。
这种环保理念在当今社会可谓别具意义,让人对这位先贤由衷肃然起敬。
总之啊,庄子的思想就像一股清泉,让人在浑浊纷扰的尘世中喘口气,放松身心。
我们大可以借鉴他的智慧,活出一种淡然自在、洒脱随性的人生态度。
对吧,年轻人?。
论庄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谈庄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与儒家并驾齐驱。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豁达开放、神奇玄妙,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庄子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它的超然,是因为它太认真、太高傲;它的避世,是因为它太理想主义、太纯粹。
不过也正是这种超越精神,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中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部分。
”特别是庄子所提出和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往往是一些可以贯通古今中外、属于全人类都面临的共同问题,所以庄子思想中蕴含的真理和智慧是伟大的,能给予我们借鉴和指导。
但是庄子思想中的消极性和局限性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同样我们也应该以现代意识和科学态度,对庄子思想的消极性和局限性给予客观地揭露和批判。
当今人们生活中在一个竞争压力大、物质诱惑多、精神财富多元化的年代,人们的思想抑郁、沉重、复杂、茫然甚至消极厌世,因此从庄子的超越思想中寻求到有启迪、有裨益的思想财富是刻不容缓的,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意义,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内涵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一、超越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这里,我先穿插一个有趣的故事。
读高三时,语文课本里有庄子的《逍遥游》一文,老师要求我们背诵这篇课文。
当时对文意不是深刻理解,只觉得“逍遥”二字的确潇洒,便反驳老师道:“即使逍遥篇者,何来强迫背诵一说?”老师无言以对,终言鬼才是也。
虽是年少无理取闹,但是也可看出庄子思想的消极性对后辈的误导。
现在我们言归正传。
人道主义是一个思想体系,在人类的思想文化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陈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中提到:“人道主义的具体表现和要求丰富多样。
概括说来,它可以归纳为强调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道主义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表现出对人的关注。
但是两者之间又有很大的区别,孔孟以极力维护封建宗法和礼制文化的统治为前提,老庄则坚决反对。
论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的思想交互——以《庄子天道》诸篇为中心
论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的思想交互——以《庄子天道》诸篇为中心在先秦思想史上,庄子之学与黄老之学乃是老子之后道家哲学的两大分支。
庄子之学包含庄子本人之学以及庄子后学,庄子本人之学也因庄子后学的传承和发展而广为人知,这也就意味着真正进入百家争鸣这一思想史事件的其实是庄子后学而非庄子本人;另外,在时间线索上与黄老之学居于同一历史阶段的也是庄子后学而非庄子本人,这便表明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乃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哲学的主要构成,并且道家思想在老子之后其内部之演变既有分叉又有交互。
分叉乃指庄子之学与黄老之学对老子哲学不同层面的吸收与转化,交互则指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在学术思想上的碰撞与交汇。
关于庄子之学与黄老之学在思想进路上的分叉,学界已有相当充分之论述,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的思想交互。
就学术思想史的视域而言,关注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的思想交互,研究《庄子·天道》诸篇与《黄帝四经》、《管子》四篇等黄老学作品之间的理论关联,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黄老道家的学术地位,充分把握黄老之学的思想价值。
一、“庄子后学中的黄老派”与《庄子·天道》诸篇就目前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而言,论及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的思想交互的仅有《庄子·天道》诸篇(《天地》、《天道》、《天运》、《在宥下》、《刻意》、《缮性》、《天下》七篇)。
此方面的研究论著以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一书最具代表性,尤其是书中所论之“庄子后学中的黄老派”,可谓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思想交互研究之核心问题。
在笔者看来,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一书之研究贡献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通过句式、修辞、韵式之对比,发现《老子》与《诗经》基本一致而与《楚辞》相当不同,从而判定《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期以前[1](P11);第二,以《庄子》内篇只有“道”、“德”、“命”、“精”、“神”之单字而《庄子》外杂篇出现“道德”、“性命”、“精神”之复合词为考证依据[1](P26),从而判定《庄子》外、杂篇晚于《庄子》内篇;第三,以“公认的战国中期以前的几部作品(《左传》、《论语》、《墨子》、《老子》、《孟子》)皆无复合词”[1](P7)且庄子为战国中期人为考证依据,从而判定《庄子》内篇基本为庄子所作且产生于战国中期;第四,以《诗经》、《尚书》、《国语》等战国中期以前的著作中无“道德”、“性命”、“精神”等词而《荀子》书中有此类复合词之证据[1](P30),以及《天下篇》所论墨子后学“至今不决”等历史背景[1](P63),从而判定《庄子》外、杂篇写作的年代不晚于战国末年且《庄子》为先秦子书;第五,依照《庄子》外、杂篇的思想观点和文章风格将庄子后学分为述庄派、无君派和黄老派[1](P103),所谓“庄子后学中黄老派”的作品即《庄子·天道》诸篇(《天地》、《天道》、《天运》、《在宥下》、《刻意》、《缮性》、《天下》七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浅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差异
浅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差异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名称:翻译**:**学号:********经过了一学期的传统文化课的学习,我对儒释道三家的了解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他们的思想的异同也有了基本的了解。
首先儒、释、道分别指的是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儒释道等学派的思想的熏陶。
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一.儒、释、道三家的概述说到儒家思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孔孟。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指的是“仁爱”,是孔子思想的理论核心。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上是“有教无类”。
比如春秋时代,孔子办理学府,收的弟子不问出身贵贱,聪明愚钝。
而在政治方面,仁强调的是德治,即以德治国。
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
而他的德治就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他并没有否定德治。
爱人是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是推己及人,是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的表现。
儒家注重自身修养,中心思想为仁,意指人与人相处时要注重和谐。
对待长辈要尊重,对待朋友要有诚信,而做官要清廉爱民。
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做好分内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儒家是积极的入室精神,他提倡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政治方面,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
在经济方面,儒家重义轻利,重官轻商,重本抑末,与现代商品经济不相适应。
儒家典籍《礼记》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
在历史学方面,儒家有一个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不单纯记载史事,而且也通过遣词用字的方法,借此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称之为“微言大义”。
由于历代儒家学者的努力,中国的编年史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一年也没有中断过。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doc
道家法律思想的现代启示摘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唯道是从”为主要法律思想的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人物。
战国中期的庄周与老子一脉相通,世称老庄,他们的思想对汉初和唐初的发展起过安定社会的良好作用;同时,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无为而治法律虚无主义道法自然一、道家及其思想核心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自然”指事物本来的状态,“无为”是指不作为。
道家哲学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
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是解释此原理的内涵,从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
透过对此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
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二、老子、庄子介绍老子,据《史记·老子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曾为中国周代守藏史,因见周德日衰,退隐西游,不知所终。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
对庄子思想的认识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摘要:庄子的思想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有虚无和消极避世。
庄子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对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意义。
作为一个文学家,庄子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的理念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和心态调节都有启示;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环保意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正文:庄子的思想历来都有很多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
另一种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
庄子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庄子的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1.对后世审美标准的影响庄子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审美观,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道”,即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
所以庄子的文学思想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他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
他提出音乐应该如“天籁”、“天乐”,绘画应该如“解衣般礡”,文学应该“言不尽意”。
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可以说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而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远眺古代,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受其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
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
最初的源头就是庄子的思想。
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
时至近代,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
【精品作文】道家思想的核心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篇一: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摘要: 道家思想作为传统哲学的经典和核心之一,现代意义是值得深刻研究的课题.它不仅在历史 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代,它仍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道家思想 对社会生活、社会科学、经济与个人修养等角度分别阐述了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探讨道家思 想对解决现代人生问题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道家;现代;社会;科学;经济; 道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其深刻的哲学意义经过不断 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 依然能从道家的思想中找到一些解决之道。因此,道家思想不仅在过去具有深刻的意义,其现 代意义也不容忽视。 一、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随着工业革命的大潮,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极大地物质满足,然而,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一种掠夺式的开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发诸如全球面暖,环境污染等 问题。现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重中之重,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与道家思 想不谋而合,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天人合一”,这也是道家思想在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它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 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不可违”,而现代生态学理论中有一条“在 没有人类行为强烈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界通常都能够以它的最佳状态存在着,发挥出最大的能 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着最合理的发展速度和最长久的持续性。”①因而人应当爱护自然,保持 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人的活动必然影响到环境,也必将通过环境反作用于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必须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做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 自生,故能长生。” 二、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类一步一步的靠近了真理,并通过这些发现的自然规律 加以合理的利用,转化成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并推动了我们继续研究自 然规律的热情,这一点,在道家思想里我们也能体会到古代道家的热爱自然,探索自然与当代 人类在科学上的追求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如在医学上,现代人也追求科学的养生之道,就是遵 循自然规律,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 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它所提倡的形神兼养,正好符合 现代医学上对于健康的定义,即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具有科学性,有利于启 示科学的研究。 同时,道家思想经过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朝的“罢黜百家”,发展 到魏晋玄学,起起伏伏,但都经受住了考研,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作为一种重要的哲 学思想延续至今,当代人们对它的研究与发展,有利于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的进一步发 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思想也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三、道家思想对现代经济的意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论述,这里就 体现出一种“无为”的哲学思想,“自然无为”即顺应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不要强制去干涉、
毕业论文:道家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道家文化博大精深,老子主张无为,庄子崇尚自然,他们的思想不但造就了道家流派,在百家争鸣时代大放异彩,甚至成为汉代初期的统治思想。
由道家思想衍生的道教,作为中国古代三大教派,从古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道家思想对社会现实与政治生活的影响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命题,“无为而治”意味着减少政治决策中的主观主义和盲动主义,尊重事情本身发展的规律,也往往实际上意味着给被统治者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先秦道家为人们勾画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社会,与世隔绝、没有压迫、路不拾遗,这对于人们的思想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带给百姓希望。
3、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道家思想并不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相反却比较赞赏隐逸生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性质。
二、道家思想对中国自然宇宙观及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的影响。
1、道家强调顺其自然,尊崇自然规律,提倡自然无为,这也就是要求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先秦道家以“自然”之“道”作为宇宙和世界的本原,用非神力的“道”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
三、道家思想对个人立身处世修身养性的影响1、庄子主张逍遥的人生观,提出“无待”、“无己”“坐忘”“心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清心寡欲,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以及求得生存。
2、道家强调顺乎“自然”之性的养生之道,其立身处世讲究与世无争,其修身养性讲贵生重己,逍遥自适。
四、道家思想对审美观和文学艺术的影响老庄认为素朴最美,因此不论是在文学上还是美术上都提倡归于自然,用一种对自然的大气来创作。
同时,越是朴素自然的越是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五、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道家思想家主张“以柔克刚”,提出矛盾的对立,相反相成,相互转化。
认为事物的转化有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量变的不是发展观,而是循环往复的。
这不仅仅对于统治者还是知识分子,甚至是百姓都学会用辩证法来看待一件事。
浅论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普世伦理意蕴
浅论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普世伦理意蕴论文关键词:道家生态伦理普世伦理论文摘要: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道生万物、物我为一”的自然观、“物无贵贱、万物平等”的价值观、“知和去奢、少私寡欲”的消费观。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符合普世伦理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普世伦理意蕴。
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主要包括“道生万物、物我为一”的自然观、“物无贵贱、万物平等”的价值观、“知和去奢、少私寡欲”的消费观。
它以高度的哲学性、深沉的宇宙性、朴实的自然性彰显出独特的品性,故有学者称,“最能够与当今西方所倡导的生态伦理精神相契合者非道家、道教文化莫属。
这一论断是有道理的。
道家思想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学”特征正日益成为当代人类战胜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思想力量。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谱系中的重要一脉,具有深厚的普世价值。
从普世伦理的视角看道家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道家伦理思想的普世资源得到充分地挖掘与利用,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道生万物、物我为一”的自然观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创生的始源,它生养万物、运化万物,并推动万物参与自然的演化,“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老子》第39章)万物的生成与改变,都是由“道”来支配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42章)从一到万物,这是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包含丰富的现代宇宙生成论思想。
虽然“道”无为无形,日不可见,“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庄子·天地》)但“道”先于天地存在,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是天地万物的内在动力和运行法则,“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吕氏春秋·有始》)这里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天地万物(包括人)都要遵循“道”,要效法“道”,要“尊道贵德”,这种自然主义观点是“典型的东方有机论的生成论哲学”浏5“,蕴含有深厚的生态学意义。
道家思想的论文
道家思想的论文摘要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论文旨在探讨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哲学观点以及其对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
首先,介绍道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然后,分析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包括道、无为、自然等;最后,探讨道家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包括个人修身养性、治国理政等方面。
通过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
1. 引言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与儒家、墨家等并称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三大流派。
道家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是“道”,即宇宙万物的根本原则。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强调自然之道,并主张返璞归真,遵从自然的规律。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道德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今天,道家思想仍然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道家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道家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其奠基人被认为是“老子”(即李耳)。
道家思想的主要著作是《道德经》,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哲学著作,深受后世哲学家和学者的推崇和研究。
道家思想的发展得到了道家学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有庄子。
3.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3.1 道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这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原则。
道无形无象,无法言喻,只能通过心灵的体验感知。
道家认为,人应该追求与道的合一,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心灵的安宁和超越。
3.2 无为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即通过不主动干涉自然和他人,而达到和谐与平衡。
无为并非无作为,而是指“不逆自然”,不违背自然的规律,以返璞归真的态度来面对外在世界。
无为是一种超然的状态,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3.3 自然道家思想主张遵从自然的规律,认为自然是最高的表率。
自然之道贯穿于万物之中,不受任何人为的干涉。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张顺应自然的规律生活,追求内心与自然的合一。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不同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在核心观念、社会价值观、政治理念、人生哲学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两者在哲学体系、思想内涵及实际应用中的不同,以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一、引言道家与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大思想流派,各自拥有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文化价值。
两者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织、影响,但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不同。
二、核心观念的不同2.1 道家思想-核心思想:道家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追求清静无为、道法自然。
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1。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他们的著作如《道德经》、《庄子》等成为道家思想的经典2。
2.2 儒家思想-核心思想: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推崇“仁政”,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及社会秩序的维护1。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他们的思想通过《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得以传承3。
三、社会价值观的不同3.1 道家-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道家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追求个人的自由和独立,认为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4。
-自然无为:主张返璞归真,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反对过多的社会约束和道德规范1。
3.2 儒家-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儒家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个人利益应服从于社会利益4。
-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强调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和“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4。
四、政治理念的不同4.1 道家-无为而治:主张政府应少干预社会,让社会自然发展,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4。
-反对争斗:道家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反对争斗,追求和谐共处2。
4.2 儒家-仁爱治国:儒家主张君主应仁爱治国,实行德政,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6。
-教化为先:重视教育和社会教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行和知识的重要途径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庄子之“道家思想”
当看透了世俗的名利纷争,他注定孤独的一个人行走。
正因为他的与世无争,才造就了他自己的逍遥游——乘物以游心。
如果说孔子被人们称为“圣人”,而他则称为“神人”。
中国从古至今历来都是主张儒家经典,其中也不乏有道家文化。
而庄子却在哲学上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于是后世就将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他们的道家文化也随即称为了“老庄哲学”。
庄子是百家争鸣时代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庄子的逍遥,隐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而在现代的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却已经被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冲击的早已不见踪影。
在动乱的年代里,庄子的道家思想却永不褪色。
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他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当时的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做人上,他主张返璞归真。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道德上,庄子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同时又富于棱角、锋芒毕露的人。
正因为世间的污浊,所以他才选择了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选择了与世无争;正因为他有太多的束缚,所以他才强调率性。
在他看来做官是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这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则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他看来,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为天地所拥有。
人要了解美,寻求美,就要学会去天地之间观察、探索。
而“天地”为什么会有美呢?“天地”之美在于它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根本特征。
“无为而无不为”是“天地有大美”的根本原因。
人如果能够懂得这个道理,体验到“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并以其作为生活的根本原则,一切纯任自然,不为利害得失所累,这样人的生活也会像“天地”自然那样有“大美”,“备天地之美”了。
在他的书里的一些东西,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看起来面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着大智慧。
而他的这些大智慧和孔子的儒学经典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理性道德,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的缺憾与苦难。
庄子的哲学简单的说就是教我们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己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禄功名和自我,真正的人生上提高自己的价值,而非物质基础的建立。
他的文章中
都是以寓言小故事来表达他的观点,不乏趣味性的同时流露的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是对社会的一种认知。
在《庄子》一书中,“道”是万物根源的主宰,它无处不在。
但是“道”不是某种实体。
这一点正是“道”最神秘的地方,因为“道”如果是某一实体,那么他必然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也因此必定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从而成为有限的东西。
在他的文章中以“道”的思想贯穿着所有的情节。
种种的小故事凸显的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态度:“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生而不悦,死而不祸”,这将人生的主观感受诠释的淋漓酣畅。
其中对人的主观精神自由的追求,执着的近乎狂放,庄子对人生的诗化眼光就像是对人生的放大镜,把人生真在放到艺术的天地里进行逍遥之游,从而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这是何等的洒脱。
其实人生实际上是一种写实的艺术,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各自的生存角色,而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像庄子一样的逍遥游呢?
现在繁杂的社会中到处充斥着是对名利钱财的追求,世人的勾心斗角,为自己利益不择手段的种种劣质行为决定着我们永远不能像庄子一样的乘天地之气,而御六辨之气,以游无穷。
庄子在他的文章中又以各种寓言小故事告诫那些帝王:放弃求名的心思,放弃智谋的策划,放弃专断的行为,放弃智巧的行为,去放弃无穷的大道,游心于寂静的世界,感受自然的本性,不矜持不夸耀,使心境空明。
这样才能达到他的至德之世,才能使人民安乐,天地和睦。
此乃庄子所谓的王道。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生,可以尽年”是比较崇尚的,它的遵旨是教人顺着事物的自然之理,而不被物所拘泥;忘却情感的悲欢无常,而不违犯天命。
这些道家文化养生主的精髓而今却被世俗的社会和充满名钱势力的人心所掩盖,在现实社会中却再也无法实现了。
《庄子》——作为后世人对庄子作品的整理集,大部分的文字透露的是一种大境界,它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而自在,追根究底就是一种精神的生活态度,灵魂的生活,是一种“无中有实,实中又无”的境界,有的是物质生活中对名利的淡泊,无的是在精神层面有对高贵奢华物质的淡然。
在纷扰的人生路途中,我们需求的是不对对自己内心的思考,对自己内心的反观。
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
如果没有“道”,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相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
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的浪费了我们宝贵的生命。
而庄子正用他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态度。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会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己心,淡然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禄功名和自我。
读庄子让我在不经意之间增加了只会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在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于己于人,无论在何岗位上,环境知识一种需要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真在需要坚持的是内心深处那份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呢?无论我们是对家庭还是社会,你所扮演的任何角色都要用心去面对,真心付出,等到我们回味时,可以感觉的到无怨无悔,那么哭着笑也是甜的。
同时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周围任何的一件事,学会用庄子的“道家思想”来指引我们,这样的自己才是最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