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型智慧型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研究型智慧型教师

---读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有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王晓春著的《今天怎样做教师》一书,很快就被王晓春老师那朴实、自然而充满哲理的话吸引了。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每一句话,都让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通过阅读,我感受到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性,知道了应该怎样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这是王老师写在前言里的一句话。看完这本书,确实感触颇深,尤其是觉得做为一名教师,应该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此时,我也更加理解了黄甫全老师一直强调的要做一名研究型的老师。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不会那么累,才能更加长远。

今天似乎教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让我们这些做教师的有一些不知所措。好在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有了它就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明朗的道路。在我看来王晓春老师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他的《今天怎样做教师》给我们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100个案例,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管理问题四个方面入手,给我们做了个专业化的展示。

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生涯,在教学方面、处理与学生的关系等方面也出现过王老师批评过的一些不明智的做法,我自己也是在不断学习与不断吸取教训中逐渐变得聪明起来。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王老师在书中说过这样的话:“从有些教师的教育方法中较少找到专业色彩,也就是说,没有学过教育专业的人,也完全能用这种方式工作。比如发火,比如评比,比如罚抄作业,比如不让回家,比如赶出教室,比如给家长打电话告状……这属于‘非研究型’教育,‘非专业型’教育。”其实,发火、罚抄课文、评比等这些不正是我也曾经所惯用的招数吗?尽管我也知道发火、罚抄作业、不让回家、赶出教室、给家长打电话等这些方法是教师无能的表现,但从来不知道“评比”---这个让我经常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注意力的法宝,与其它方法一样属于智慧含量不高的“非专业型”教育。

面对着班上学生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差等问题,我也总在思考,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呢?尝试了很多方法,最终觉得还是采用“评比”的方法最有效。于是,我经常采用“评比”的方法,虽然浪费了一些课堂时间,但总的来看,全班同学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心中还暗暗庆幸找到了好的方法。王老师的这番话让我如梦初醒,原来“评比”与“发火”、“告状”等一样没有智慧的含量,缺乏专业的色彩。是呀,没有学过教育专业的人,也完全能用这种方法工作,这“与其说这是教育,不如说这是‘管孩子’。”

王老师还说:“‘非研究型’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不想研究问题,却想解决问题。”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每当此时,我总是在心中暗自郁闷、自责,从没有认真地、冷静地研究过问题的起因,现在想想,这种有自责而无反思的总结方式,怎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失败转化为成功呢?

由此看来,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只有坚持不懈地踏上“科研之路”,多调查,多研究、多分析、多反思,认认真真干好每一件事情,踏踏实实地工作,抱着刨根问底的态度处理问题,注重学生的感受,注重沟通与理解,一定会在教学科研之路上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借用王老师的话:“要开心,就从现在开始;要改革,就从点滴做起。不急于求成,也不灰心丧气。让阳光灿烂在我们心里。”

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教师》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也从他的点评和处理问题中学到了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要冷静分析等等。书中的案例大都是真实的教学问题,很有指导性,也值得我们一个个深思。当然,最大的收获还是教育要走科学之路,我们要做研究型专业型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