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不都是绿色的》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草原》必会教学设计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草原》必会教学设计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草原》必会教学设计题(含答案)《草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如果让你来执教这篇课文(一课时),请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草原不都是绿色的语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草原不都是绿色的语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草原不都是绿色的语文阅读及参考答案草原不都是绿色的语文阅读及参考答案「篇一」篇一:草原阅读答案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可爱,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想给无边的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这种境界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花写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作者首先观察到的是(),接着观察到一碧千里的(),然后在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地方的()、(),以及()和()这些景物.这段话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片段内容,写出正确答案. (1)这段话重点写了草原上的()(2)这种境界是作者惊叹是因为。

阅读答案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可爱,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想给无边的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这种境界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这段花写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作者首先观察到的是(草原的天空),接着观察到一碧千里的(平地),然后在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地方的(小丘)、(羊群),以及(骏马)和(大牛)这些景物.这段话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根据片段内容,写出正确答案. (1)这段话重点写了草原上的(天空、羊群)(2)这种境界是作者惊叹是因为这种境界实在太美了篇二:草原阅读答案《草原》五年级阅读和答案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__________,小丘也是__________,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内阅读6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内阅读6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内阅读6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XXX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行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XXX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1.短文选自课文《》,作者是,课文主要写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和所感。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特性,(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并用海浪线划出跟这个词语意思相对应的句子。

4.来到草原,作者的心情和感受有怎样的变化呢?请找出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5.文中画线句子有个词写得特别好,请你把它找出来,并说说好在哪里?答案1.《草原》;XXX;所见;所闻;2.柔美;翠色欲流;;回味;3.一碧千里;对应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一百五十里满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4.愉快;惊叹;舒服;5.“绣”用得特别好,作者用拟人的伎俩把羊群比作了能工巧匠,把草原这块绿毯装饰得美丽动人,(意思正确便可)解析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通读文章,理解文章粗心以及体味文章主旨,通过题目与文章的联系,加以分析。

《草原》写了作者在草原上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2.本题主要考核对课文内容的识记能力和信息查找能力。

首先需要通读文章,理解文章粗心以及体味文章主旨,找出补充内容地点的段落进行词语查找便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分层作业】1草原(课时练)(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分层作业】1草原(课时练)(附答案)

1 草原分层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看拼音,写词语。

mí méng mó hu huā lěi yī jīnfú àn hún zhuózhái yuàn yǎn lián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渲.染(xuān)勾勒.(lè)彩虹.(hóng)B.豆腐.(fu)蒙.蔽(méng)蒙.古包(méng)C.迂.回(yū)羞涩.(shè)低吟(yín)D.清鲜.(xiān)朝鲜.(xiǎn)拨转.(zhuǎn)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一( )千里( )色欲流忽( )忽落襟( )带舞空气清( )天空明( )线条( )美骏马( )驰4.选词填空我最行。

回味品味①李明说,他爸爸的朋友——小张叔叔是个很有( )的人。

②( )当年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真让人心潮起伏。

5.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 6.下列句子与“一碧千里”相对应的一项是()A.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B.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C.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D.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天底下,___________,而并不___________。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的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的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的练习题答案本文是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草原的练习题答案》。

下面将详细回答教材中的习题,以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第一单元草原的风情1. 请你画一幅你对草原的景象的图画。

答案:(学生涂鸦)2. 写出一个句子,表达你对草原的感受。

答案:看到草原的广阔和美丽,我心情愉悦,仿佛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3. 阅读课文《草原》,回答问题:(1)草原的特点有哪些?答案:草原地势开阔,草木葱茏,充满生机,呈现出一片绿色的海洋。

(2)为什么说草原像一块绿地毯?答案:因为草原的延绵起伏和郁郁葱葱的草木,就像铺在大地上的一块绿色地毯。

(3)什么是“天涯海角”?答案:指遥远的地方,泛指世界各地。

(4)“沐浴”是什么意思?答案:洗澡、淋浴。

第二单元草原美食1. 请你写出6种你知道的草原食物。

答案:牛奶、羊肉、草原土豆、乳制品、野菜、羊奶酪。

2. 请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1)这是一道什么菜?答案:烤全羊(2)你能从图片中看到哪些烹饪工具?答案:烤肉架、炭火、烤羊的用具。

(3)你喜欢吃这道菜吗?为什么?答案:是的,我喜欢吃这道菜。

烤全羊色香味俱佳,肉质鲜美,而且能够感受到草原的风情。

3. 阅读课文《美味的草原》,回答问题:(1)草原的土豆有什么特点?答案:草原的土豆种类多样,产量丰富,味道鲜美,品质优良。

(2)你知道哪些土豆制品?答案:土豆粉、土豆泥、土豆片等。

(3)“事半功倍”是什么意思?答案:形容投入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却能取得较大的效果。

第三单元草原的孩子1. 请你介绍一个你在草原上见到的孩子。

答案:(学生写信或描述)2. 阅读课文《草原上的孩子》,回答问题:(1)草原上的孩子是如何玩耍的?答案:草原上的孩子有很多种玩耍方式,如奔跑、戏水、捉迷藏、指挥牛羊等。

(2)在草原上,孩子们为什么会感到无聊?答案:草原上的孩子没有电视、电脑等娱乐设备,环境单一,玩耍方式有限,容易感到无聊。

(3)孩子们使什么办法消遣?答案:孩子们通过自由浪漫的想象世界,进行各种游戏和运动,让自己不再无聊。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课内阅读训练(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1: 《草原》节选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这个特点?用“~~”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本文形容草原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2020年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0年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班级:得分:一、主题达标。

(25分)1.走进大自然,读拼音写词语。

(4分)(1)走进yí bì qiān lǐ()的大草原,羞涩的姑娘摆上奶dòu fu(),请我们品尝;毫不jū shù()的小伙子舞着鞭子,为我们表演套马。

走进美丽的大自然,自己仿佛化作一朵花,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婉转歌唱,快乐地pó suō qǐ wǔ()。

(2)欣赏着美丽的丁香花,嗅着它散发出来的淡淡的yōu yǎ()的甜香,看着春雨中小小的huā bāo()圆圆的,鼓鼓的,恰如yī jīn()上的盘花扣,我才huǎnɡ rán(),为什么叫丁香结。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6分)3.按要求积累四字词语。

(6分)(1)形容花儿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形容绿色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古诗中有许多描写神奇大自然的佳句,请选择恰当的词语把诗句补充完整。

(3分)(1)()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野旷天低树,()月近人。

(3)()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明月松间照,()石上流。

(5)天街小雨润如酥,()遥看近却无。

(6)明月别枝惊鹊,()半夜鸣蝉。

5.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吗?是的打“√”,并试着仿写,把景物写得优美生动。

(6分)(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花墙边两株紫色的(丁香),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4)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A.棵棵水杉高大挺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原阅读参考答案

草原阅读参考答案

草原阅读参考答案《草原》文段选读一(35 分)参考答案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分)(4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分)(2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分)(3 奇丽(美丽、奇特)愉快(快乐、愉悦)舒服(舒适) 4、文中有 2 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 2 个,分别是郁郁苍苍和苍翠欲滴。

分)(2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分)(2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分)(1 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绿毯上的白色大花。

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海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海中的点点白帆。

或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珍珠。

或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意思答对即可)(3 分)。

8、“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 D、满,全(3 分)“一碧千里”的“一” 应取 D 解释;“一模一样”的“一” 应取 A 解释;“高歌一曲”的“一” 应取 B 解释。

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天空、平地、小丘、羊群和牛马或骏马和大牛,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分)(3 10、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描写草原自然风光美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

分)(2 11、“这种境界” ,指的是什么境界?(2 分)参考答案:这种境界指的是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 分)(自由发挥) 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 分)答:在这个自然段中,我最喜欢这句话“ (自己自由选自己喜欢的话),因为这句话(写喜欢的理由,比如是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之类的。

《草原》课后题

《草原》课后题

《草原》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一自然段。

朗读指导: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

课文第1自然段自上而下描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第2至5自然段主要通过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体现蒙族同胞的人情美。

作者对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所以本文的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欢畅喜悦的。

二、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答:“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了作者的感受。

这样写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其好处就是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浓烈。

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与同学交流自己和别人惜别的经历时,要注意描述清楚当时的具体情景,并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情景。

示例:记得读三年级时,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每天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几乎是形影不离。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什么叫最后一次见面了?他要去哪儿?我们来到湖边坐下,他看着我疑惑的双眼,笑了一下,从袋子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给你。

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草原课内阅读训练题

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草原课内阅读训练题

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草原课内阅读训练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草原》文段选读一(35分)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4分)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分)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分)奇丽()愉快()舒服()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和。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和。

(2分)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2分)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

(1分)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

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海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

(3分)8、“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B、数量词C、专一D、满,全(3分)“一碧千里”的“一”应取解释;“一模一样”的“一”应取解释;“高歌一曲”的“一”应取解释。

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和,写出了草原、的特点。

(3分)10、作者是按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描写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

(2分)11、“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2分)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分)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分)《草原》文段选读二(26分)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草原》阅读训练题

《草原》阅读训练题

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之阿布丰王创作《草原》文段选读一(35分)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暗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其实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必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4分)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分)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分)奇丽()愉快()舒服()4、文中有2个暗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和。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和。

(2分)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2分)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

(1分)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

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海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

(3分)8、“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 D、满,全(3分)“一碧千里”的“一”应取解释;“一模一样”的“一”应取解释;“高歌一曲”的“一”应取解释。

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和,写出了草原、的特点。

(3分)10、作者是按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描写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

(2分)11、“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2分)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分)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分)《草原》文段选读二(26分)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语文试题(教师版含解析)

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语文试题(教师版含解析)
C. 岂可及乎(赶上)D. 汝何好乐(音乐)
7.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镞而砥砺之”中“镞”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D.若士必怒……天下缟素
8. 与例句中“相”的含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两项是()
例句:教学相长也
A. 刮目相待B.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熟记。
B.该项中“但是他刚要开展工作,新的不幸又偷偷袭来——他的两条腿完全瘫痪了。现在只有右手还能活动。”这句话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此这是保尔经历过的病痛,并不是朱赫来,所以该项表述不正确;故选B
4.古诗文默写。相关诗文用正楷字书写。
(1)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答案】(1).青青子佩(2).非宁静无以致远(3).月下飞天镜(4).云生结海楼(5).生子当如孙仲谋(6).四面歌残终破楚
【解析】
【详解】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佩”“致”“仲谋”“残”这几个字的写法。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写正楷字)。
(2)给文段中画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3)在文段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4)请你积累用于写景的主谓短语。(写序号。)
①一泓清泉 ②翠色欲流 ③情思悠长 ④花团锦簇

【小学课内阅读】四年级小学课内阅读《草原》有答案

【小学课内阅读】四年级小学课内阅读《草原》有答案

【小学课内阅读】四年级小学课内阅读《草原》有答案阅读是我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题型,要熟练掌握这种题型就要多读多练。

这篇四年级小学课内阅读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四年级小学课内阅读《草原》有答案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 )到( )顺序写的。

(1分)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这个特点?(1分)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1分)4、画“”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 ),“白色的大花”指( )。

(2分)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1分)6、“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1分)7、“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1分)8、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分)9、“一碧千里”的意思是:(1分)参考答案:1、由景及人的顺序写的。

2、文中写出草原的绿。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的柔美,旧乡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写草原的景色: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绿毯绿色渲染4、四面都是绿的,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是指白色的大花5、在这境界里,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六上册《草原》课内阅读7篇(含答案)

六上册《草原》课内阅读7篇(含答案)

《草原》课内阅读1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2分)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洒脱)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襟飘带舞)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2分)(寂静)——(热闹)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并仿写一句。

(3分)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这两句话说明草原很辽阔。

(2分)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2分)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

6、“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分)参考答案: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好客。

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画出句子。

“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3分)可以换成:自由或无拘无束等表示行动自如的词语。

8、“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④);“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④)。

(2分)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3分)参考答案: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2020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训练专项分类试卷(附答案)

2020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训练专项分类试卷(附答案)

【文库独家】课内阅读训练(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1:《草原》节选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这个特点?用“~~”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本文形容草原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草原阅读理解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草原阅读理解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草原阅读理解我们经常形容一个人的胸襟如草原般广阔,可见草原的广漠无垠和一望无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俄]契诃夫这当儿,旅客眼前展开一片平原,广漠无垠,被一道连绵不断的冈峦切断。

那些小山互相挤紧,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合成一片高地,在道路右边伸展出去,直到地平线,消失在淡紫色的远方。

车子往前走了又走,却无论如何也看不清平原从哪儿开的头,到哪儿为止。

太阳已经从城市后面探出头来,正悄悄地、不慌不忙地干它的活儿。

起初他们前面,远远的,在天地相接的地方,靠近一些小坟和远远看去像是摇着胳膊的小人一样的风车的地方,有一道宽阔而耀眼的黄色光带沿地面爬着,过一会儿,这道光带亮闪闪地来得近了一点,向右边爬去,搂住了群山。

不知什么温暖的东西碰到了叶果鲁希卡的背脊。

原来有一道光带悄悄从后面拢过来,掠过车子和马儿,跑过去会合另一条光带。

忽然,整个广阔的草原抖掉清晨的朦胧,现出微笑,闪着露珠的亮光。

割下来的黑麦、杂草、大戟草、野麻,本来都晒得枯黄,有的发红,半死不活,现在受到露水的滋润,遇到阳光的爱抚,活转来,又要重新开花了。

小海燕在大道上面的天空中飞翔,快活地叫唤。

金花鼠在青草里互相打招呼。

左边远远的,不知什么地方,田凫在哀叫,一群鹧鸪被马车惊动,拍着翅膀飞起来,柔声叫着特尔尔尔,向山上飞去。

蚱蜢啦、蟋蟀啦、蝉啦、蝼蛄啦,在草地里发出一阵阵嘁嘁喳喳的单调乐声。

可是过了一会儿,露水蒸发了,空气停滞了.被欺骗的草原现出七月里那种无精打采的样子,青草耷拉下来,生命停止了。

太阳晒着的群山,现出一片墨绿色,远远看去呈浅紫色,带着影子一样的宁静情调;平原,朦朦胧胧的远方,再加上像拱顶那样笼罩一切,在没有树木、没有高山的草原上显得十分深邃而清澄的天空,现在都显得无边无际,愁闷得麻木了。

多么气闷,多么扫兴啊!马车往前跑着,叶果鲁希卡看见的却老是那些东西:天空啦,平原啦,矮山啦。

草地里的乐声静止了。

《草原》阅读训练题

《草原》阅读训练题

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之袁州冬雪创作《草原》文段选读一(35分)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边的天比别处的更心爱,空气是那末(新鲜清鲜),天空是那末(晴朗开阔爽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暗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其实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末(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必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地,既使人(赞叹诧异),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地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4分)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分)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奇丽()愉快()舒服()4、文中有2个暗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和.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和.(2分)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1分)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海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3分)8、“一”有一下诠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D、满,全(3分)“一碧千里”的“一”应取诠释;“一模一样”的“一”应取诠释;“高歌一曲”的“一”应取诠释.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斑斓,在这段中写了、、、和,写出了草原、的特点.(3分)10、作者是按来描述草原的,主要通过描述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平易近族团结的精力美.(2分)11、“这种境地”,指的是什么境地?(2分)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能够在回味什么呢?(3分)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分)《草原》文段选读二(26分)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标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顿时的男女老小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离开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即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1、从文中为下面诠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言谈举止等自然,不羁绊.()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3用“~~”画出文中的比方句.并仿写一句.(3分).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2分)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了然什么?(2分)6、“这是主人离开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分)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3分)8、“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狠恶.(2分)“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9、从这一段的描述中,除了感受到斑斓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3分)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4分)《草原》文段选读一(35分)参考答案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边的天比别处的更心爱,空气是那末(新鲜√清鲜),天空是那末(晴朗开阔爽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暗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其实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末(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必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地,既使人(赞叹√诧异),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地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4分)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分)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奇丽(斑斓、奇特)愉快(高兴、愉悦)舒服(舒适)4、文中有2个暗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郁郁苍苍和葱翠欲滴.(2分)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在这境地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不必墨线勾勒的中国画.(1分)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绿毯上的白色大花.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海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海中的点点白帆.或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珍珠.或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意思答对即可).(3分)8、“一”有一下诠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D、满,全(3分)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标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顿时的男女老小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离开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即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1、从文中为下面诠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言谈举止等自然,不羁绊.(洒脱)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襟飘带舞)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寂静)——(热闹)3用“~~”画出文中的比方句.并仿写一句.(3分)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很广宽.(2分)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了然什么?(2分)说明牧平易近们骑马的速度快.6、“这是主人离开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分)参考答案: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平易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好客.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3分)可以换成:自由或无拘无束等暗示行动自如的词语.8、“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狠恶.“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④);“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④).(2分)9、从这一段的描述中,除了感受到斑斓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3分)参考答案: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平易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意思答对即可)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4分)(自由发挥)草原》阅读提高题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边的天别处的更心爱,空气是那末(新鲜清鲜),天空是那末(晴朗开阔爽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暗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而其实不().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末(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必墨线色勒的中国画寻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地,使人(赞叹诧异),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1、在()里填上适合的词语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3、在里填上适合的关联词语4、文中有2个暗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和.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和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6、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方句,这句话中把比作了.7、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8、这段主要写.4、作者主要抓住了、、来描述草原的,从中吐显露作者的心情,哪些词句能看出作者的这种心情,请用“▲▲”画出来.9、作者是按的写作顺序来描述草原的..10、“这种境地”,指的是什么境地?11、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能够在回味什么呢?【语段二】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标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顿时的男女老小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离开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即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扩号里.疾(1)疾病(2)痛苦(3)痛恨(4)急速狠恶群马疾驰()疾恶如愁()疾风知劲草()疾苦()2、从文中为下面诠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言谈举止等自然,不羁绊.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画出文中的比方句.并仿写一句.4、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画出句子.5、读读画线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6这段主要写了()7、文中的“玻璃的带子”指(),写出了河的()特点,破折号暗示(),最后的感叹号表达了().文中的“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彩虹”形容(),读了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8、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十一、阅读与运用(30分)阅读一《白杨》片段爸爸的微笑消失了,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末直,那末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1.“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1分)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3.划横线的一段话说了然白杨树的特点是:.(3分)4.“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发挥想象,爸爸能够在沉思什么呢?(3分)5阅读一弓……不管……总是……也……3.高达挺秀,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不怕自然灾害4.爸爸想让自己的子女也像小树一样承受锻炼,成为建设边陲的栋梁之才,扎根边陲,为建设边陲做贡献.5.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接洽课文,谈谈你学习《白杨》一课后的体会.(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小题(12分)
草原不都是绿色的
刘夙
⑴曾经有朋友去河北北部坝上草原旅游,回来之后气愤地说,当地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草原根本不是绿色的,而是枯黄的一片。

这也难怪,很多人印象中的草原,就是漫无边际的一大片绿色,牛羊像珍珠一样点缀其间。

显然他们不知道一件事:一年中充其量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草原才会呈现出这样的景色;在其余更漫长的时间里,草原并不是绿色的。

⑵以坝上草原为例,一般来说,一年的前四个月几乎都是白茫茫一片,要到四月下旬积雪才渐渐融化。

雪化后,草才开始返青、生长;五月中下旬第一批野花开放,标志着草原恢复了生机,这时,绿色才如人所愿地铺满大地。

六月至八月是坝上最美的季节,但进入九月后,大部分的植物已经完成了当年的生命周期,又渐渐枯黄了。

这种枯黄的面貌一直持续到十月下旬,直至冬雪再度降临,草原再次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成白茫茫的一片。

因此,单论时间长短的话,白色才是草原的主色。

⑶在枯黄和被大雪覆盖的季节,草并没有死。

它们只是放弃了地上的部分,但地下部分还顽强地活着,通过休眠挨过漫长的冬日。

这些借以越冬的草的地下部分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针茅、冰草等丛生禾草以缩短肥厚的茎基越冬,羊草等根茎禾草以细长的根状茎越冬,葱类、山丹以球状的鳞茎越冬,等等。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植物完全死亡,靠种子越冬,不过它们在荒漠性不强的草原上通常不占主要地位。

⑷如果说冬季的严寒造就了草的越冬本领,那么气候的干旱则使草能在草原上占据优势。

一些针叶树也可以耐受严寒,如云杉、冷杉、落叶松等,它们构成了西伯利亚广阔的森林。

但是庞大的身躯使得它们再怎么想办法节约用水,也还是不可避免要消耗大量的水分。

因此,在草原这样的半干旱、干旱地区,乔木难以生存,灌木通常也很少(荒漠草原例外);在森林中屈居第三位的草于是取而代之,成为霸主。

⑸不过,今天广阔的欧亚草原实际上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可谓是相当年轻的植被。

两千多万年前的早第三纪末,气温普遍比今天高,气候也普遍比今天湿润,欧亚大陆中部在当时还是森林,许多在今天只能见于长江以南的亚热带树种,当时都能在那里茂盛地生长。

但是在早第三纪结束,晚第三纪开始时,地球“变脸”了,这片地区的气候逐渐由暖湿向冷干发展,森林也就不得不节节败退,最终撤离。

青藏高原的隆起,更是加剧了这个过程。

到五百万年前的晚第三纪,欧亚草原和其他地区的草原均已大为扩展,由此使哺乳动物中的偶蹄类也广为扩散、分化,一举成为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型之一。

进入第四纪,全球气候更趋干冷,于是在草原的中部又出现了荒漠,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欧亚草原带东部随经度从草甸草原经干草原、荒漠草原逐渐变化到荒漠的地带性景观。

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冬季的茫茫大雪和刺骨寒风,以及总是干燥得令人郁闷的空气,造就了夏季草原绚烂而短暂的美景。

草原,就是这样的一个残酷和美丽完美结合的世界。

(选自《青年文摘》)
小题1:. 本文说明对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小题2:.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3:.第二段中“一般来说,一年的前四个月几乎都是白茫茫一片,要到四月下旬积雪才渐渐融化。

”中的“一般来说”“几乎”具有怎样的说明效果?
小题4:. 结合本文分析,草原上一年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小题1:草原上一年大部分时间是白色的,六月到八月才是最美的季节。

小题1: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通过举坝上草原的例子,说明草原上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白色的,白色才是草原的主色。

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小题1:“一般来说”“几乎”这两个限制性词语表明了在草原上多数的时候是这样,也不排除有特殊情况的时候。

如果删去,表达就不准确了。

小题1:在草原上,冬季时间较长,而且有茫茫大雪和刺骨寒风,以及总是干燥得令人郁闷的空气,这些原因使草原上的草通过休眠挨过漫长的冬日,所以草原上一年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绿色的。

小题1:.对说明对象的主要特点的考查。

,说明对象是草原,它的特征联系第一段可以概括。

小题1:.对说明方法其作用的考查。

抓关键词句判断“以坝上草原为例”很明显是:举例子。

举例子一般为了说明上面的话,在这里根据“一年中充其量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草原才会呈现出这样的景色;在其余更漫长的时间里,草原并不是绿色的。

”回答即可。

小题1:.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考查,“一般来说”“几乎”这两个都是限制性词语,回答时可以看用上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删去句意由发生什么变化,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小题1:. 结合本文分析,联系原文结尾:“正是冬季的茫茫大雪和刺骨寒风,以及总是干燥得令人郁闷的空气,造就了夏季草原绚烂而短暂的美景。

”可以提炼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