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水系

合集下载

长汀县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整治对策

长汀县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整治对策

长汀县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整治对策作者:罗丽容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08期摘要:通过对长汀县水环境现状的监测调查,分析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来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为长汀县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水质污染治理汀江发源于武夷山南部宁化县治平乡,是福建省第三大河流,主干流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四县后出境汇入广东韩江,全长328km,流域面积11802km2。

汀江是长汀县最主要的地表水资源,自北向南,贯穿整个县城,承担着饮用水、工业用水、游览、农灌与受纳工业及生活污水等多种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随着城乡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日益突出,因此,做好汀江水资源保护和控制污染是长汀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务之急。

1.汀江长汀段水资源概况汀江长汀段位于汀江上游,全长15.7km,流域面积2603.77km2,河道坡降4.86‰,多年平均流量101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1.46亿m3,水资源利用率为52%,目前有水库83座、水电站118家,水电总装机容量9.34万千瓦。

长汀县83.7%国土面积为汀江水系,汀江干流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境内8条主要支流呈叶脉状遍布全县。

水环境现状调查包含汀江长汀段干流、支流及城市内河,污染源涵盖工业、农业、生活和养殖领域,针对现状提出水污染整治对策与建议。

2.汀江长汀段水环境现状调查在汀江干流、支流均设监测断面;干流三个断面十里埔断面为城区上游5km、陈坊桥断面为城区下游5km、美西大桥断面为城区下游65km,并与上杭交接。

支流断面均在与干流汇合前。

2.1汀江长汀段干流水质现状与趋势根据长汀县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对近五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基本项目(24项)进行监测统计。

采用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进行评价,计算各污染分指数、污染综合指数,运用Daniel趋势检验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计算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龙岩市水环境现状

龙岩市水环境现状

龙岩市水环境现状、污染成因与治理对策一、水环境现状1、龙岩市的水系概况龙岩市位处福建西部,辖长汀县、上杭县、永定县、连城县、武平县、漳平市、新罗区五县一市一区。

境内溪流纵横,河流分属九龙江北溪、汀江、闽江沙溪和梅江水系,处四条水系上游。

其中汀江流域行政区域包括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永定县和新罗区;九龙江流域行政区域包括漳平市、新罗区和连城县;闽江沙溪流域行政区域包括连城县和长汀县。

全市集雨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10条,全年河流迳流量190亿立方米左右。

受地质地貌影响,河流呈枝丫状分布,属山地性河流,坡降大、流速快,丰、枯季节河水流量悬殊大,各地汛期在4-9月,占全年迳流量的74.5-80%。

汀江和九龙江水系是龙岩市最主要的水系。

2、龙岩市水环境水质情况(1)汀江江流域水质情况近年来汀江干流水质较好。

个别断面出现氨氮、总磷超标,但超标幅度均不大,干流水质稳定达标。

6大支流中,黄潭河、旧县河水质较差。

(2)九龙江流域水质情况九龙江北溪流域龙岩段除雁石桥断面常年不达标外,其他5个断面均基本能稳定达标。

但是,雁石桥上游龙津河即龙岩中心城市内河及支流小溪河、龙门溪、苏溪4个城市内河断面常年处于劣五类水质。

(3)闽江沙溪流域连城段水质情况闽江沙溪连城段全年水质功能达标,北团镇的罗王村断面相对较能稳定达标,而揭乐乡黄坊断面多次出现超标现象。

(4)梅江流域武平段水质情况梅江沙溪武平段共全年水质功能达标率水质较稳定。

(5)饮用水源水质情况新罗区、长汀县、连城县的城市集中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漳平、永定、上杭、武平的饮用水源为县城上游的地表水。

各项指标全部合格,说明龙岩市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

3、龙岩市水环境污染状况龙岩市境内4条水系从水质监测看,境内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等指标偶有超标,总体水质状况中等。

目前,在龙岩市4条水系中,功能达标率较低,水质污染比较严重的是九龙江北溪的支流雁石溪,汀江的支流黄潭河、旧县河。

汀江(长汀段)水污染现状及成因

汀江(长汀段)水污染现状及成因
污 水等 。 在 汀 江 支 流 金 沙 河 和西 河 各设 了一 个 断 面 . 五 通 即 桥 断 面 和 马 屋 桥 断 面 。这 两 个 断 面位 于 城 区 内 , 要 汇 集 了 主 城 区 的 生 活 污 水 和一 些 生 产 废 水 、 殖 废 水 . 两 个 断 面 径 养 这 流 量小 , 质 差 。 水 汀 江 ( 汀段 ) 系 状 况 及 蠊 测 断 面 设 置 情 况 见 图 1 长 水 。
Ab t c: i a e u sr t s a Th p p r s mma ie h n tr g d t o tr p l t n o ig Ri e u i g 2 0 o 2 0 n r s t e mo i i a a f r wae o l i f T n v r d rn 0 0 t 0 4 a d z on u o
K yw rsTn vrC as n et n; a r olt nc ueo r a o e od: igr e (h t gsci )w t l i ;as fo tn i n l o e p uo fm i
汀江 是客家母 亲河 , 属韩 江水系 , 发源 于武夷 山脉南 段
东 侧 的 宁 化 沿 平 及 本 县 境 内 的木 麻 山北 坡 。 长 汀 县 庵 杰 乡 在
县政 府

2 0 k :占全县 流域面积 的 8 . 是本县 的主要水系 , 是 62m , 3 %, 9 也

条 集 发 电 、 洪 、 溉 、 污 于 一 体 的重 要 河 流 , 本 县 的 防 灌 排 对
经 济 发 展 起 着 一 定 作 用 随 着 城 乡经 济 和 社 会 的 迅 速 发 展 , 汀 江 水 污 染 日趋 严 重 , 流金 沙 河 和 旧 西 河 污 染 严 重 , 常 支 经 出 现 黑 臭 , 流 水 质 也 逐 渐 变 坏 。 因此 , 制 污 染 , 护 好 作 干 控 保

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长汀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荣丰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围挡施工的通告

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长汀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荣丰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围挡施工的通告

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长汀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荣丰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围挡施工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长汀县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8.17
•【字号】汀政〔2021〕10号
•【施行日期】2021.08.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
正文
长汀县人民政府关于长汀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荣丰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围挡施工的通告为确保长汀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荣丰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保障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交通有序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决定对环东路路段进行部分围挡施工。

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围挡施工路段及方式:起点苍玉大街城门进入环东路至东城门口。

围挡尺寸长40米、宽6.6米、高2米。

围挡数量5个。

位置位于道路中间,保留道路左右各一车道通行。

二、道路围挡施工时间:2021年8月17日-2021年10月30日。

三、道路围挡施工期间,请进入该路段的人员和车辆注意安全。

四、对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故意破坏施工设施以及其他阻碍交通的行为,根据其情节,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责任。

请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配合,对于施工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特此通告。

长汀县人民政府
2021年8月17日。

汀江水情调查

汀江水情调查

汀江水域水情调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501921 林强|农业水利工程|2017-1-20目录汀江(韩江支流) (1)干流概况 (2)河道走向 (2)河道特征 (6)水文特征 (7)地表径流 (7)泥沙 (9)水力资源 (9)主要支流 (10)长汀县段 (10)长汀县城区水域情况 (12)水利概况 (13)引水工程 (13)蓄水工程 (15)水电工程 (19)汀江(韩江支流)汀江,广东省南海独流入海韩江的支流,因流向从北向南,按八卦方位,称为“丁水”,后“丁”加水成“汀”,形成“汀江”得名。

位于福建省西部,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南一侧的宁化县治平乡境内木马山北坡,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4县,在永定县峰市镇出境进入广东省,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

汀江支流众多,流域大于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桃澜溪(又名小澜溪)、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6条。

汀江是闽西最大河流,位于东经115°59′~117°10′,北纬24°28′~26°02′之间,干流长度约285千米(石下坝以上)(武平县志谓:汀江全长220公里,大埔县志谓:干流总长323公里),流域面积为9022平方千米(其中:从永定峰市出境的汀江流域,面积8997.40平方千米;另自永定下洋镇出境,在广东大埔县茶阳镇汇入汀江的金丰溪流域面积668.37平方千米)(大埔县志谓:总集雨面积1.18万平方公里)。

汀江是福建四大河流中左右最不对称的水系,左岸来汇支流多而大,如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它们都以北东—南西的流向,和主流北北西—南南东流向作直角相交或斜交汇合。

汀江基本是顺着两组发达的构造线而发育的,河流比降都在1‰以上,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

峰市以下石下坝到潮安可通航小轮船。

汀江流域是客家人的世居地,汀江被称为客家人的母亲河。

干流概况河道走向发源地福建省宁化县治平乡赖家山在福建省宁化县,河源称下坪溪(又名奄香溪),发源于武夷山南麓南段东侧的治平乡赖家山(长汀县志谓:源在木麻山(木马山)北坡。

汀江水情调查

汀江水情调查

汀江水域水情调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501921 林强|农业水利工程|2017-1-20目录汀江(韩江支流) (1)干流概况 (2)河道走向 (2)河道特征 (6)水文特征 (7)地表径流 (7)泥沙 (9)水力资源 (9)主要支流 (10)长汀县段 (10)长汀县城区水域情况 (12)水利概况 (13)引水工程 (13)蓄水工程 (15)水电工程 (19)汀江(韩江支流)汀江,广东省南海独流入海韩江的支流,因流向从北向南,按八卦方位,称为“丁水”,后“丁”加水成“汀”,形成“汀江”得名。

位于福建省西部,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南一侧的宁化县治平乡境内木马山北坡,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4县,在永定县峰市镇出境进入广东省,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

汀江支流众多,流域大于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桃澜溪(又名小澜溪)、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6条。

汀江是闽西最大河流,位于东经115°59′~117°10′,北纬24°28′~26°02′之间,干流长度约285千米(石下坝以上)(武平县志谓:汀江全长220公里,大埔县志谓:干流总长323公里),流域面积为9022平方千米(其中:从永定峰市出境的汀江流域,面积8997.40平方千米;另自永定下洋镇出境,在广东大埔县茶阳镇汇入汀江的金丰溪流域面积668.37平方千米)(大埔县志谓:总集雨面积1.18万平方公里)。

汀江是福建四大河流中左右最不对称的水系,左岸来汇支流多而大,如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它们都以北东—南西的流向,和主流北北西—南南东流向作直角相交或斜交汇合。

汀江基本是顺着两组发达的构造线而发育的,河流比降都在1‰以上,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

峰市以下石下坝到潮安可通航小轮船。

汀江流域是客家人的世居地,汀江被称为客家人的母亲河。

干流概况河道走向发源地福建省宁化县治平乡赖家山在福建省宁化县,河源称下坪溪(又名奄香溪),发源于武夷山南麓南段东侧的治平乡赖家山(长汀县志谓:源在木麻山(木马山)北坡。

福建长汀:打造人水和谐宜居宜游客家水城

福建长汀:打造人水和谐宜居宜游客家水城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特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INA WATER RESOURCES2017.21福建长汀:打造人水和谐宜居宜游客家水城□福建省长汀县副县长詹可聪长汀县,古称汀州,位于福建西部,武夷山南麓,是著 名革命老区,也是全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 区域之一。

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水系发达,流域面积 50 km2以上的河流有23条,河流总长728 km。

2013年7 月,长汀县被水利部列为45个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 建设试点之一。

试点实施以来,全县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 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深情嘱托,发扬“滴水穿石、人 一我十”的长汀精神,在水利部及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 会、福建省市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按照水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要求,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全力 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着力打造“客家水 城,生态长汀”。

一、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目标基本实现长汀县牢固树立水生态文明意识,遵循水资源的客观 规律,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努力实现水资源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长汀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范围为全 县,面积3 099 km2,试点期为2014—2016年,重点建设范 围为汀江流域长汀段,区域总面积1 500 km2。

工程建设项 目总投资53.24亿元,试点期总投资22.47亿元。

目前,63 个水生态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已完成投资24.38亿元,水生 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目标基本完成。

1. 生态效益提升建设河道生态护岸总长313 km、河道堤防52.71km,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 379.7 hm2,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3.1%。

由于在汀江源等源头已建立了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因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原生性强,有8 个植被型23个群系55个群丛,维管束植物226科670属 1361种,脊椎动物36目105科393种,昆虫纲30目226 科947种;同时,茂密的森林植被截留了丰富的降水,每 年能够涵养4 000万m3的水源,为汀江大刺鳅国家级种质 资源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显著提 高,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得到美化。

广东的几大水系

广东的几大水系

广东的几大水系广东省河流众多,据统计,集水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345条,其中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8条。

这些河流分属于珠江、韩江、粤东沿海和粤西沿海水系。

(一)珠江水系珠江是中国第四长河,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网河汇流而成,但没有共同的入海水道,最后由蕉门、虎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等八个口门注入南海。

西江为珠江主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的马雄山,经贵州、广西两省、区,自封开县入广东省境,由西而东横贯粤西中部。

河长2197公里,流域面积45.26 万平方公里,至三水的思贤滘与北江汇合,进入珠江三角洲,河水主要经磨刀门入海。

西江在本省为下游河段,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贺江、罗定江、新兴江和黄华江等。

流域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年径流量平均为2300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57.6%,是本省流量最大的河流。

东江是珠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江西省大竹岭,自龙川县入境,贯穿粤东北及粤中,至东莞的石龙镇分南北两水道流入狮子洋,经虎门入海,全长523公里(省内435公里)流域面积3.32万平方公里,集水面积大于100公里的各级支流共有98条,其中主要的有寻邬水、安远水、浰江、新丰江、秋香江和西枝江等。

在本省流域面积3.184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257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6.4%。

该河的水能资源较为丰富,为本省重要水能输出区,水质也好,是深圳、惠州、香港等地用水的主要水源。

北江也是珠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爬栏寨。

由北而南纵贯本省中北部,至三水的思贤滘与西江汇合,主要从洪奇沥注入南海,全长468公里,流域面积4.67万平方公里。

集水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49条。

在省内主要支流有浈江、武江、南水、滃水、连江和绥江等。

省内流域面积4.09万平方公里,为全省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510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2.77%。

汀江长汀段水沙变化及其与水土保持关系探讨

汀江长汀段水沙变化及其与水土保持关系探讨

汀江长汀段水沙变化及其与水土保持关系探讨
唐丽芳
【期刊名称】《亚热带水土保持》
【年(卷),期】2017(029)003
【摘要】对汀江流域长汀段1972~2014年共43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汀江长汀段降雨量主要集中在3~6和8月间,径流和输沙量也集中在这段时间,反映了该流域水沙年内分配一致性的特点;汀江长汀段径流和输沙量都有显著的上升和下降波动,突变年份并不完全一致,相同的是在2000年后,径流和输沙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对水土流失治理前后期的年均水沙变化及相同降水条件下水土流失治理前后期的水沙变化分析表明,水土保持对流域水沙影响较大,做好水土保持可以减少输沙量.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唐丽芳
【作者单位】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福建福州 3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5
【相关文献】
1.1982-2014年汀江流域长汀段水沙演变规律分析 [J], 王振平;汪小钦;林敬兰;陈善沐
2.汀江(长汀段)水污染现状及成因 [J], 郑菊珍
3.汀江流域长汀段的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对策 [J], 马跃
4.汀江上游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J], 周素萍;张兴奇
5.长汀县庵杰乡人大:
创新代表工作守护秀美汀江 [J], 范宜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汀朱溪河流域典型监测点简介

长汀朱溪河流域典型监测点简介

长汀朱溪河流域典型监测点简介一百多年来,长汀河田一直是闻名全国的南方丘陵红壤强度侵蚀区,1940年“福建省研究院”即在河田朱溪河流域设立土壤保肥试验区,开始了比较系统地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的试验研究,1980年长汀县水保站复办伊始在该流域的八十里河建立了综合治理试验基地,1999年该流域被入选为全国千条示范小流域,并对小流域进行了全面规划和科学治理,生态综合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

因此,2002年起长汀县水保局在河田朱溪河小流域设立观测点开展生态综合修复的实用技术及成效等方面的研究。

一、流域概况1、自然概况朱溪河属汀江一级支流,河道长13.93公里,该流域辖朱溪、明光、松林、游坊、寒坊、晨光、下街、南塘8个行政村。

流域内的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根据县气象站的资料(1961-2000年),多年平均气温18.3℃,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7.1℃,最冷月一月最低平均气温7.9℃,历史上的极端最高气温39.4℃, 极端最低气温-8.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30.4mm,降雨年内分配为双峰型,降雨量集中,降雨强度大,3-8月的降雨总量为1318.3mm,占全年的76.18%,风向季节性变化显著,每年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流域土地总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 km2,山地面积44.7km2。

据1993年调查流域内植被覆盖度15-40%,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29.0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5.8%,占山地总面积的65%。

流域内集中了面蚀、沟蚀、工程侵蚀等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及程度,具丘陵红壤侵蚀区的典型特征,其中有较大崩切沟328条,平均每平方公里7.3条,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6850吨/平方公里.年。

2、治理概况1999年入选全国千条示范小流域以来,根据规划对流域实施综合生态修复,到目前为止共营造乔灌混交水保林403.4 hm2,种经济林果275.6 hm2,果茶园改造105.6 hm2,老头松抚育施肥73.5 hm2,封山育林育草1360.4hm2,累计治理面积2218.5 hm2 治理程度达76.5%,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51公顷,植被覆盖度达68.5%,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78.6%。

汀江流域墟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研究——以长汀上杭段为例

汀江流域墟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研究——以长汀上杭段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0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23)11-0143-06 收稿日期 2023-02-17摘 要 墟市兴起于唐代末期里坊制向街巷制的转变,其发展影响着城市格局的变化,自形成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商贸场所。

在总结我国墟市发展过程和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对汀江流域长汀上杭段墟市进行实地调研和文献搜集。

梳理自宋代以来汀江墟市的发展过程和分布特征,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分析其空间形态、空间演变、空间尺度和空间要素,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由宏观到微观分析当地墟市的空间形态及其演变。

水东街市历史悠久,区位优越且空间形态典型,该文从空间肌理、建筑形式和演变过程等对其进行重点研究。

通过对长汀上杭墟市空间的研究,梳理墟市与其所在城镇的空间关系,厘清墟市发展对当今城镇格局的影响。

关键词 汀江流域 长汀上杭 类型学 墟市 空间形态 空间演变Abstract The market originated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when the lane system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street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influenced the change of the urban pattern. It has been an important place of commerce and trade since its 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arket, field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collection are carried out in the market of Changting Shanghang section of Tingjiang River basin. By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ingjiang Market since the Song Dynasty, using the method of typology, we analyze its spatial form, spatial evolution, spatial scale and spatial elements, and analyze the spatial form and evolution of the local market from the macro to the micro dimensions of space and time. By studying the space of Changting Shanghang Market, we sort out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rket and the town where it is located, and make clear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on the current urban pattern.Keywords Ting River basin, Changting Shanghang, Typology, Market, Space form, Spatial evolution汀江流域墟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研究——以长汀上杭段为例Evolution and Spatial Morphology of Market Cities in Tingjiang River Basin:Taking Changting Shanghang Section as an Example赵 冲 | Zhao Chong谭思程 | Tan Sicheng邵源曦 | Shao Yuanxi墟市最初见于东晋南朝的草市,随着唐代末期里坊制瓦解,出现了在公共道路自由搭建棚舍的“侵街”现象。

汀江流域地理环境

汀江流域地理环境

汀江流域地理环境一、本课题的提出汀江流域位于闽粤边区,并与赣南接壤。

域内包括福建省的长汀、连城、武平、上杭、永定5县和广东省的大埔县,其中福建5县历史上都为汀州所辖。

该区域除连城县为“非纯客住县”之外,其余都是“纯客住县”[1]94,即当地居民几乎都是客家人。

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极富特性的一个族群:其民族属性在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鉴别中才被最终认定为汉族[2]100,但客家人的汉族认同却比其他族群要强烈;该族群至迟在唐宋之前即已集居于汀江流域一带[1]94,但客家人却习称河南的光山、固始、灵宝及陕西的渭南、商城、山阳等地为其先人之祖地[3]24。

另外,客家文化被认为是古代中原文化的“正统”继承者,但事实上其文化却具有鲜明的非农本主义甚或返农本主义倾向,还有容山地文化与海洋文化为一体的特征,这些为客家族群更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客家的人种起源和形成背景,近百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课题。

历代北方汉族移民在闽粤边区保存了古代中原汉族文化,从而形成一个既区别于少数民族,又不同于汉族其他族群的汉族客家民系这一观点,最初由罗香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至今仍在这一问题的解释上有一定的权威性。

那么,历代北方汉族移民何以能在闽粤边区保存古代中原汉族文化?罗香林的结论是:该地区“山脉绵延”,“交通难阻不便,外地人难以入侵”,所以这里的历代北方汉族移民及其后裔不仅能够在人种上“与外族比较少点混化”[1]73,而且“比较能够保存他们固有的语言和习惯”[1]106。

围绕客家的人种起源是否以北方汉族移民为主体这个问题,学术界的争论经久不息,但在把客家族群的形成归结为闽粤边区地理环境闭塞这一点上,客家研究者中几乎已成共识。

然而问题是,用地理环境的闭塞性或许可以解释数量不多的移民何以能保持以母语为主的文化,但毕竟无法说明历史上为何有大量移民集结于闽粤边区,更无法解释作为闽粤边区地域文化集团的客家族群具有强烈的汉族认同、非农本主义倾向以及海洋文化特点等的理由。

福建省 长汀县政区大典

福建省 长汀县政区大典

长汀县(Changting Xian)长汀为福建西部重镇,地处闽赣边陲要冲,是“客家首府”、“红色小上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政区概况【名称来历】长汀,又名汀州,因建县时境内有长汀村得名,简称汀。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5°59′48″~116°39′20″,北纬25°18′40″~26°02′05″。

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

东与连城县交界,东南与上杭县接壤;南与上杭县、武平县毗邻;西与江西省瑞金市相邻;北与三明市宁化县相连,东北与三明市清流县为邻。

县人民政府驻汀州镇兆征路19号,电话区号0597,邮政编码366300。

距龙岩市149千米。

【政区沿革】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建汀州,州治初驻长汀村(今上杭临城)。

同年,于长汀村置长汀县,属汀州。

天宝元年(742 年),改汀州为临汀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汀州,时县治已附州郭。

后随州治迁东坊口大丘头东之“县基岭”,县治仍附州郭。

大历四年(769年),县治又随州治迁于东坊口大丘头西之白石村(即今县治所在)。

宋开宝八年(975年),南唐亡,县入宋版图。

雍熙二年(985年),长汀县属福建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汀州为汀州路,长汀县属福建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汀州路为汀州府。

清代沿用明制。

长汀县始终为州、郡、路、府属县。

1913年12月,废府建置,长汀县属汀漳道,隶福建省。

1929年3月,红军入长汀,建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为闽西、赣南第一个红色县级政权。

1930年5月,在涂坊成立长汀县苏维埃政府。

1931年10月,在长汀城关建立汀州市苏维埃政府。

12月,建新汀县(县治设于濯田)、长汀县(县治设于河田)。

市、县均属闽西苏维埃政府。

1932年3月,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于汀州市,同时撤销新汀县。

10月,建汀东县(县治设于馆前)。

1933年9月,建兆征县(县治设王衙前刘氏家庙),均属于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汀江流域长汀段的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对策

汀江流域长汀段的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对策

汀江流域长汀段的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对策作者:马跃来源:《海峡科学》2008年第06期[摘要] 分析了汀江流域长汀段的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保护长汀县汀江流域水资源,防治水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的环保对策。

[关键词] 汀江流域长汀段环境现状环保对策1 汀江长汀段的环境现状汀江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侧的宁化县治平乡,由长汀县庵杰乡大屋村入境后,流经该县庵杰、新桥、大同、汀州(城关)、策武、河田、三洲、濯田、羊牯九个乡镇,从羊牯乡出长汀县境,入上杭过峰市后汇入广东韩江。

汀江全长220km,长汀境内河流长153.7km,流域面积2602km2,占全县流域总面积的83.9%。

县境内有濯田河、南山河、涂坊河、刘坊河、南流河等五条集水面积大于100km2的支流和铁长河、郑坊河、七里河等三条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支流汇入。

根据《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汀江源头-长汀十里铺桥主要功能为水资源保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流经长汀城区的汀江十里铺桥-陈坊桥段主要功能为工业用水,执行GB3838-2002中的IV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汀江陈坊桥段以下-上杭砂帽石段主要功能为一般鱼类用水,执行GB3838-2002中的III 类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长汀县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2000年至2005年汀江十里铺桥、陈坊桥监测断面的pH、DO、CODMn、BOD5、NH3-N监测值均可分别达到GB3838-2002中的II类和III类标准,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质量要求,但污染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污染因子为NH3-N。

2006年汀江十里铺桥监测断面的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超标,但陈坊桥监测断面的BOD5出现超标,2006年3月、9月、11月的标准指数分别为1.198、1.223和1.123,NH3-N接近标准限值。

2007年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虽有所好转,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汀江长汀段的水污染防治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福建长汀名城概况

福建长汀名城概况

福建长汀名城概况转帖(一)地理状况长汀是福建省龙岩市市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汀江上游,武夷山脉南段,闽赣边界。

东距省会福州532公里。

介于东经115°58′~116°43′,北纬25°11′~26°51′之间。

东临连城县、上杭县,西南与武平县接壤,北接宁化县,东北和清流县相邻,西和西北同江西省瑞金市、石城县交界。

东西最大横距6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6公里,总面积3099平方公里,其中200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已达17万人。

长汀县政府驻汀州镇,位于县境北部,距龙岩市130公里,距江西瑞金市40公里。

现辖汀州镇、大同镇、古城镇、童坊镇、新桥镇、馆前镇、河田镇、南山镇、濯田镇、四都镇、涂坊乡、庵杰乡、策武乡、宣成乡、羊牯乡、三洲乡、红山乡、铁长乡等10个镇8个乡。

2006年总人口50万人,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客家人),也有少数 族。

境内地势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

海拔238~1459米。

北部山岭有鸡公岽、天华山、大悲山、吊子脑、梁石山等,东部山岭有白砂岭、石壁山、云峰岩、观音山、菇莲嶂、龙湖山、鹅公岽等,西部山岭有梅山顶、石水牛、归龙山等,千米高峰共19座。

中部丘陵主要有卧龙山、东华山等。

除城区为盆地外,还有河田盆地、三洲盆地、濯田盆地、南山盆地、中复盆地、新桥盆地等。

河流主要为汀江,全长220公里。

汀江支流主要有濯田河、刘源河、南山河、涂坊河、刘坊河、铁长河、郑坊河、七里河。

闽江水系有童坊河、陈连河。

赣江水系有古城河。

地貌结构基本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降水量1685.6毫米。

(二)历史沿革西汉时属会稽郡。

三国时属建安郡。

晋代属晋安郡新罗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置长汀县,隶属汀州。

唐、宋、元、明、清,长汀城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

民国2年(1913)废府,长汀县属汀漳道。

长汀母亲河简介

长汀母亲河简介

长汀母亲河简介长汀母亲河,位于中国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境内,是一条重要的内流河。

它发源于武夷山脉南麓的飞瀑石山,全长约133公里,流经长汀县、永定县、上杭县,最后在上杭县注入闽江。

长汀母亲河的发源地武夷山脉,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武夷山脉蜿蜒起伏,山势陡峭,峰峦叠翠,被誉为“人间仙境”。

河水从山间奔腾而下,形成了多个山间瀑布和清澈的山泉。

这些瀑布和山泉给长汀母亲河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水源,使河水保持了良好的水质。

长汀母亲河沿岸的景色美不胜收。

河流两岸是一片片翠绿的稻田和茶园,蜿蜒曲折,宛如画卷。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嬉戏,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

特别是在清晨和傍晚时分,阳光洒在河面上,映照出金灿灿的光芒,美得让人陶醉。

长汀母亲河还是当地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

河水滋润了沿岸的农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农民们利用河水发展了水稻种植、茶叶种植等农业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农业灌溉,长汀母亲河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河水清洁甘甜,居民们可以直接取水饮用,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此外,河边还建有一些公园和休闲娱乐场所,供人们休闲娱乐,增加生活乐趣。

长汀母亲河的流域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河流两岸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树木葱茏,鸟语花香。

这里是各种野生动植物的乐园,有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栖息繁衍。

政府和当地居民十分重视河流保护工作,加强了对河流的治理和保护,保持了河流的自然生态特征。

总的来说,长汀母亲河是一条风景秀丽、水质清澈的内流河。

它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长汀母亲河的存在和保护,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好这条母亲河,让它永远流淌下去。

福建长汀县退出11座水电站恢复河道34 km

福建长汀县退出11座水电站恢复河道34 km

福建长汀县退出11座水电站恢复河道34 km
佚名
【期刊名称】《大坝与安全》
【年(卷),期】2015(000)006
【总页数】1页(P58-5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区域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和田山区为例 [J], 朱连奇
2.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土壤退化及其恢复研究 [J], 卢顺发
3.福建省公共交通协会2020年会员大会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召开 [J], 原亦明
4.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的时空变化研究--“福建长汀水土保持”专题序言 [J], 徐涵秋
5.福建长汀县生态恢复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J], 吴圣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长汀县正方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闽政文[2007]244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长汀县正方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闽政文[2007]244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长汀县正方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
正文:
----------------------------------------------------------------------------------------------------------------------------------------------------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长汀县正方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
(闽政文[2007]244号)
龙岩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请求批准长汀县正方水库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请示》(龙政综〔2007〕164号)收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研究,现就长汀县正方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批复如下:
一、一级保护区范围:正方水库库区水域及其沿岸外延50米范围陆域。

二、二级保护区范围:正方水库的整个汇水流域(一级保护区范围除外)。

三、要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日常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八月三日
——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水
长汀河流众多,分别属于韩江水系,闽江水系、赣江水系。

全县流域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有17条,其中5条集水面积50~100km2;8条100~200km2;2条200~500km2;1条500~1000km2;1条2000~5000km2。

一、韩江水系——汀江
【汀江干流】: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侧的宁化县治平乡及长汀境内木麻山北坡,前者由庵杰乡大屋背村入境,出龙门,过新桥、穿城关,越河田,绕三洲,由濯田乡美西村出境,又从武平县河口乡返回县境内,曲流东南,经宣成乡羊牯村出境,入上杭过峰市汇入广东韩江。

汀江全长220km。

境内河道长153.7km,流域面积2602km2,占全县流域总面积83.9%,河道坡降1.87‰。

集水面积100km2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南山河、涂坊河、刘坊河;集水面积50km2以上的支流有:铁长河、郑坊河、七里河。

汀江干流水力资源为5007万kw。

根据观音桥水文站27年来的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天然年径流值是:每年平均径流量4.39亿m3,每年平均径流深1165.3mm。

最大径流量6.29亿m3,出现于1973年。

最小径流量2.13亿m3,出现于1963年。

不同频率的年径流值是:10%保证率(丰水年)的经流量6.32亿m3;50%保证率(平水年)的径流量4.24亿m3;90%保证率(枯水年)的径流量的3.3亿m3。

径流量日际变化悬殊,1973年4月和1977年4月径流量相差39倍。

每年平均径流量年内逐月分配不均匀,1月占1.8%,2月占3.3%,3月占9.0%,4月占15.4%,5月占20.6%,6月占26.0%,7月占7.6%,8月占5.8%,9月占4.6%,10月占2.7%,11月占1.7%,12月占1.5%,汛期为3至6月,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73%。

【汀江支流】:濯田河为县境内汀江最大支流。

源于古城乡元口村,曲流南进,于四都乡坪埔,急拐东流入濯田,于水口村坪岭汇入汀江干流。

集水面积
862km2,河长63km,河道坡降7.2‰,大小支溪160条,其中河长大于5km的支流13条,小于5km的小溪147条。

河溪水流急,曲率大,面蚀强,水中含沙量较高,混流时现,水力资源3.396万kw。

南山河县内汀江的第二大支流。

源出南山乡丐答山北,曲流急进,入中复盆地,拐流向西,经南山、河田马坑、桐坝,于三洲乡义家庄汇入汀江干流。

集水面积283km2,河长42km,河道坡降10.8‰,大小支溪107条。

其中河长大于5km的支流6条,小于5km的小溪101条。

上游谷深河窄;下游河宽流缓,浊流常见,水力资源0.946万kw。

涂坊河发源于南山乡下坑,往西流,在溪源与南支流汇合,经涂坊、宣成,于濯田乡美溪村汇入汀江干流。

集水面积150km2,河长40km,河道坡降8.1‰,大小支溪158条,其中河长大于5km的支流34条,小于5km的小溪124条,属山地弯曲性河流,碧流如带。

水力资源0.56万kw。

刘坊河发源于南山乡排前庵,激流西北,经大坪、石门、刘坊,于水口村汇入汀江干流。

集水面积113km2,河长30km,河道坡降9.5‰。

大小支溪40条,其中河长大于5km的支流5条,小于5km的小溪35条。

时见混水浊流。

水力资源0.171万kw。

南流河(刘源河)从河田镇园丁山南流出,越迳背,穿刘源,过芦竹,在上街村五通岭下汇入汀江干流。

集水面积108km2,河长22km,河道坡降11.2‰。

大小支溪30条,其中河长大于5km的支流5条,小于5km的支流25条。

流域内山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水力资源0.116万kw。

铁长河发源于铁长乡谢地村,激流向南,穿张地,过铁长,绕翠峰,于大埔村汇入汀江干流,集水面积87.9km2,河长24km,河道坡降10.9‰。

大小支溪24条,其中河长大于5km的支流5条;小于5km的小溪14条。

水力资源0.388
万kw。

七里河发源于大同乡的湫水,经新峰、合江口、七里,于罗坊汇入汀江干流。

集水面积68.5km2,河长17km,河道坡降18.9‰。

大小支流16条,其中河长大于5km的支流4条,小于5km的小溪12条。

谷深流急,山青水秀,水力资源0.358万kw。

郑坊河发源于大同乡镇平村,经七古、郑坊,于红卫村倒角哩汇入汀江干流,集水面积66.9km2,河道坡降5.1‰,大小支流20条,其中大于5km的支流2条,小于5km的小溪18条。

水力资源0.273万kw。

二、闽江水系——陈连河、童坊河
陈连河、童坊河属于闽江支流沙溪河上游。

出境后流入连城县北团溪,汇入沙溪河。

境内集水面积369.6km2,境内河长43km,河道平均坡降7.2‰,河道弯曲,清水常流。

陈连河发源于宁化县曹坊乡,急流南进,于馆前镇桂口井村入县境,转西北,经陈地,于杨家乾出境,汇入沙溪河。

境内集水面积46.3km2,河长9.45km,河道坡降11.0‰。

大小支溪14条,其中大于5km支流3条,小于5km小溪11条。

水力资源0.114万kw。

童坊河发源于童坊乡黄坊村,出源北流,至长坝,绕童坊,出隘口,于石背出境,汇入沙溪河。

境内集水面积32.3km2,境内河长42.9km,河道坡降7.41‰,大小支流67条,其中大于5km的支流9条,小于5km的支流58条。

水力资源
1.145万kw。

三、赣江水系——古城河
古城河属长江水系赣江小支流上游。

发源于古城乡牛皮磜。

曲流西北,由隘岭出境,在江西省瑞金县汇入赣江支流贡水。

境内集水面积128.8km2,河长
21.6km,河道坡降4.54‰。

大小支溪49条。

其中大于5km的支流5条,小于5km的小溪44条。

水力资源0.196万k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