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隐居生涯中得“大济苍生”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桃花源记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
陶渊明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
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
外祖父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
“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
”(颜延之《陶征士大讲述诔》)“自余为人,逢运之贫。
箪瓢屡罄,希谷冬陈。
”(《自祭文》)这是他少年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
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吐露出建功立业的宏愿。
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陶渊明二十九岁明,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
先作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便辞官而归。
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了六、七年。
三十六岁时,作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归。
四十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作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
四十一岁辞归。
同年八月,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
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
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
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当时的社会状况,使得不少士大夫在从事礼教的活动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经受了血的洗礼,使他们觉悟到“达则兼济天下”的路已经决断。
在这种动乱的气氛下,在日益严酷的现实面前,知识分子开始反思社会、反思文化,于是一种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个人主义精神蔚然兴起,无论在哲学、文学,还是在书法和绘画上,充满个体意识和人本主义的精神气质都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穷则独善其身”的文人士大夫追求个体的超越和自娱自乐,相信玄而又玄甚至不着边际的高深理论,平日里喜欢“清淡”,虽然不敢反对频繁更替的君主,但也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这种新的时代精神,标志着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自觉和独立,被称为“魏晋风度”。
以偏概全的误读——简析陶渊明隐居后的生活状况
著名的诗人一般都写有很多诗,这些诗有的名闻天下,有的则汲汲无闻,有的甚至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研究一位诗人的生活状况时,我们往往会以这位诗人闻名天下的诗作为依据,这样就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以致对这位诗人产生误读,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一例。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而愤然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
隐居lII林。
开始了独善其身的隐士生涯。
在后人的心目中,隐居后的陶渊明是一直过着“悠然见南山”般的快乐生活的。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联系他的身世再品味一下他的诗作,我们会发现答案是否定的。
陶渊明出生在官宦世家,按照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的说法,从陶渊明的太祖父起,陶氏就代代为官。
陶渊明太祖父陶丹,任扬武将军。
封柴桑侯;陶渊明的曾祖父是名垂青史的陶侃,官至大司马。
陶侃地位之崇高,从他死后32以偏概全的误读——简析陶渊睨隐居后的生活状况的情况可见一斑。
咸和九年(334.年)六月,陶侃病卒,享年七十六岁。
成帝下诏追赠他为“大司马”、“祠以太牢”。
于是,大司马陶侃的灵位,被供奉在朝廷设立的庙堂,予以最高礼节的祭祀。
“牢”是祭祀时用的牲畜。
祭祀的牛羊猪各一,叫做“太牢”。
另外。
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一级的官。
家庭影响使他从小就树立了大济苍生的远大志向。
陶渊明是非常崇拜他的曾祖父的,很希望能像曾祖父那样大展宏图。
他在长子陶俨出生时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命子》。
在诗中历数陶家祖先的业绩,其中写道“……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这些诗句是对其曾祖陶侃的赞誉之词,其中对陶侃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在陶渊明生活的那个时代,门阀制度根深蒂固,社会上把人分为“士族”和“寒族”两部分,出身寒门的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被人瞧不起,即使能力出众、地位显赫也不能摆■刘玉真脱这种命运。
由于出身不高,陶侃虽然战绩出众并具拥有显赫的政治地位,但是并不能让陶氏跻身于门阀士族的行列,甚至仍然被世家大族所鄙夷。
饮酒 春望 赏析
饮酒·其五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
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
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
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
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
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
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
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
百世田园之主
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记陶渊明的归隐生活2010-11-26当一个人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他只能采取一种嫉世愤俗又无可奈何的行动,那就是归隐,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大济苍生的志向寄情在山水田园中。
他就是被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的陶渊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生活,在这个理想的社会中,环境优美,落花满地,碧绿的田野,紫红的桑葚,青翠的竹林。
欢愉的劳作,悠然的情趣。
好一幅和谐美满的“大同社会”。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
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
诗句反射出作者漫行归途、情趣雅致的心境,他居然将劳动的情景化为一种从容圆融的妙悟。
田园则为他生命与精神的止泊之处。
他清除“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念,除去了杂草,心中也就宽慰了一些,见出我还是那个“性本爱丘山”的我,还是那个乐于为农,也能够为农的我。
荷锄夜归,心情傲然,举头仰望,皓月当空,诗人很像一个凯旋的士兵。
辛苦是有的,但正是这辛苦的劳作使他获得了心灵的极大满足。
“晋陶渊明独爱菊”由此引出我们还未学到的《饮酒》其五:“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其中蕴含着何等的闲适意趣和淡泊宁静啊!以至于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这无非是在告诉读者:你们看,这归隐的生活多么美啊!下学期我们还将学到关于他的《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陶渊明篇]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之十)陶渊明:孤标傲世偕谁隐独向田园觅超然一、作家简介◆人物导语提到“魏晋风度”,古代士人那高旷雅逸的风采的确令人心驰神往。
陶渊明是“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身上,充盈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价值的信念,激荡着儒、道思想交融的厚重内涵。
他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信条的最彻底的实践者,是文人高洁品行的万世楷模。
带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抑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认识陶渊明,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文人,体悟其“清高”之三味。
●作家档案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号: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时代:东晋籍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仕途: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
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
元兴三年(404年),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但是入幕不久,诸多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
于是就辞职隐居,后又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同年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
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便愤然辞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至此结束。
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作品:著作有《闲情赋》、《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诗并记》、《咏荆轲》、《有会而作》、《挽歌诗三首》、《感士不遇赋》、《自祭文》等。
名望: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大辞赋家和大散文家,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
试谈陶渊明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归鸟》、《饮酒二十首》其四o)是专题专章吟咏,在有些诗篇 中,陶渊明还隐隐以飞鸟自比。透过这些对飞鸟意象的精彩
描写,可以窥知陶渊明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表现 力。
一、飞鸟意象的思想内涵 陶渊明的没落官僚家庭出身,时仕时隐,终归园田的生
活实践,深钻老庄,旁涉经史的读书经历,这些因素的交融汇 合,决定了陶渊明的思想比较复杂,既有儒家思想的成分,又
[收稿日期]2003—05—24
陶诗中写到菊花的地方并不多,只有6处,但由于“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太著名了,菊花便成了他的化身, 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象。然而不被人注意
的飞鸟在陶诗中亦具有重要地位。仔细考究陶渊明所写的 125首诗,写到飞鸟的地方竞达36处之多,其中有两首诗
而是极富人情关爱的儒家思想。这种思想在他写的《答庞参 军》诗中表述得更为清楚:“人之所宝,尚或未珍。不有同爱, 云胡以亲?”他认为“同爱”是“人之所宝”。有了“同爱”,人与 人之间才会亲和。一般而言,道家不讲关爱,讲的是“老死不 相往来”∞;儒家才强调关爱,孔子云:仁者“爱人”④。“四海 之内,皆兄弟也”@。正是由于陶渊明坚守儒家的“仁爱”精 神,因此,他才能和各个阶层的人和睦相处,不仅和勤劳纯朴 的农民经常来往(“时复墟曲里,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
懈的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自身素质,特别要向公民普及各 项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知识,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发挥法律 的威慑功能和教育功能,这样会有利于降低违法行为的发 生。
当然经济违法行为发生的主客观原因有很多,本文只是 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经济违法行为进行了初步 分析,学术界对法律经济学方法在法律中的运用还有不同的 看法,但其毕竟为法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有 助于我们发现法律背后的经济根源和更新、完善法律制度, 从而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高中课本作文素材!文言文素材·一课一得
高中文言文一课一得课本作文素材《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①几十载饱受冷落,大半生怀才不遇。
②机制善变。
秦军军营中,他说的头头是道,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表现了他机制善变的外交才能;③深明大义,爱国精神。
烛之武临危受命,以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置身说服秦军,解除国难,突显出烛之武的深明大义,爱国精神。
④老有所用,大器晚成;⑤要耐得住寂寞,学会等待。
✪佚之狐:①知人善任;(杨得意,鲍叔牙为齐桓公推荐重用管仲,太监缪贤举荐蔺相如。
埋没人才:杨国忠、李林甫嫉贤妒能,毛延寿丑化王昭君。
)②遇事冷静。
国家面临危难,佚之狐与子犯的态度迥然不同。
佚之狐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子犯则请求晋侯下令进攻秦军。
佚之狐显然是冷静的代表,他正确地分析了形势,慧眼识英雄地举荐了烛之武。
✪郑伯:①知错能改。
能够顾全大局,及时的挽回自己的失误;②礼贤下士;③善于听取良言。
《荆轲刺秦王》✪荆轲: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体现了荆轲的悲壮和坚决;②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
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令人钦佩。
③对国家忠诚,对誓言忠贞。
✪太子丹:有责任心,仁人之心,礼贤下士,但是急功近利✪樊於期:为大局着想,知恩图报,义勇刚烈,侠肝义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话题一:不以成败论英雄。
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息,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精神光芒却彪炳史册,光耀千秋。
荆轲刺秦王,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却鼓舞了后人反抗暴政的斗志,观之荆轲一生,对成功与失败的定义不能太狭窄。
★话题二:舍生忘死、反抗强暴。
荆轲不畏强暴,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
明知“一去不复返”,仍然一往无前。
行刺不成,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荆轲为制止强秦侵略六国的壮举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为正义献身的精神,却鼓舞折后是许多披肝沥胆、为国捐躯的志士,这正是其壮举应该肯定的一面。
人物素材积累 陶渊明
人物素材积累----陶渊明篇【人物事迹】1.年少有志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拒绝了。
分析:不畏权势,不同流合污,一直是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适用话题:志向、舍与得、追求2.陶渊明择友陶渊明结识的朋友不分贵贱,但人格卑下的人是他所不齿的。
有一天,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往见他,这时,陶渊明正好已偃卧床上饿了好几天了。
檀道济对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仕。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古如此?”陶渊明回答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檀道济临去时馈以梁肉,陶渊明一手把它挥落地下。
当时东晋政治混乱,且文帝废少帝自立,人民生活疾苦,道济竟云文明之世,以乱為治,其人格可知,渊明因此对他赠送的东西挥而去之。
分析:真正的朋友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志同道合的。
没有共同的喜好,没有相同的品性,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同时,从一个人的择友标准可看出其做人的个性和品位。
适用话题:选择、人格、标准3.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天晋元兴三年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次年又为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因心不悦回了家。
回家后,耕植不足以自给,再加上家里人口增多,经济十分拮据,亲朋好友都劝他出去做官。
他的叔父陶夔曾任太常卿,见他生活困苦,遂加引荐,于是被任为小县之令。
当时正值战乱,他不想到远处任职,而彭泽县离家不远,俸禄又足够他酿酒,于是就在彭泽县任了一个小职。
年底,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
陶渊明叹息说:“我岂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经去职。
后来,他写《归去来兮辞》这篇传世之作。
诗人在序文里交代了写作原因。
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四课《饮酒(其五)》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饮酒·结庐在⼈境》是晋朝⼤诗⼈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的第五⾸诗。
这⾸诗主要表现隐居⽣活的情趣,写诗⼈于劳动之余,饮酒⾄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
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体,不可分割,是传统诗歌中最为脍炙⼈⼝的作品之⼀。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四课《饮酒(其五)》教案 [教学⽬标] 1.知识与能⼒:了解陶渊明⽣平以及写作背景,以读—讲—赏—评—练的⽅法学习鉴赏诗歌。
2.过程与⽅法: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中内涵以及作者积极的⼈⽣追求和热爱⽥园⽣活的情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饮酒》,使学⽣对陶渊明形成正确认识,正确理解诗⼈⼼志⾼远的精神境界,启⽰学⽣培养乐观向上的⽣命态度,学习选择适合⾃⼰的⽣活⽅式⽣存的处世⽅法。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和理解陶渊明以及他的处世态度,并学习借鉴于⾃⾝。
[教学媒体] 播放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新课 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为了仕途⽽争名夺利,为了升迁⽽不择⼿段,甚⾄扭曲⼈性,残害亲⼈,但是却有少数⽂⼈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归隐⽥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兮求,⼈⽣⾏乐⽿,何须富贵时”的恬淡⽣活。
不同的⼈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有不同的⽣活⽅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位⽥园诗⼈陶渊明的⼀⾸⽥园诗《饮酒》。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
⼀说名潜,字渊明。
⾃号五柳先⽣,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
九江柴桑(九江县)⼈,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辞赋家、散⽂家。
陶渊明出⾝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司马,祖⽗陶茂、⽗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与母妹三⼈多在外祖⽗度⽇。
陶渊明隐居生涯中得“大济苍生”.doc
摘要提到陶渊明,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的隐居生活,他的菊花与酒。
然而作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在他的骨子里却存有一番“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又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品质,而这,也就致使了诗人仕隐不定的一生。
关键词:陶渊明、大济苍生、隐居、仕隐不定纵观陶渊明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一生是仕途与隐居交错的一生。
根据他交错的仕隐生涯,大致上将他的隐居生涯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从他出生到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这一年,陶渊明二十九岁,首次离家出仕,任州祭酒。
但不久便自行解职。
辞职后不久,州中又派人召他去做主簿,亦辞谢不就。
第二阶段就是从他辞谢江州主簿而后在家“躬耕自资”开始到晋安帝隆安四年(400),这一年,陶渊明三十六岁,他再次出仕,去荆州做了桓玄的幕僚。
隆安五年冬,以母丧辞官还家。
第三阶段从隆安五年辞官还家开始一直到元兴三年(404),陶渊明三十九岁,他再次出仕做了刘裕的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离开刘裕后,又做了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轩的参军。
同年八月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终“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解职归乡,从此便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
同时,从这开始知道生命的尽头也作为他隐居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
下面就具体地谈一下他这四个隐居阶段中隐藏着的“大济苍生”。
一、“或击攘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第一阶段,到他二十九岁,也可以说正直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年轻气盛的时期。
说到这一时期,我们不能不提的就是他“大济苍生”思想的形成、思想的源头,因为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影响了陶渊明的一生,直到终老。
中国古代文人的早期教育主要来自家庭和家族。
在陶渊明的家族中,最让他感到骄傲与受崇拜的有两位,一位是他的曾祖父陶侃,陶侃影响陶渊明的是一种出身寒微的人所有的质朴有力的勤奋,他在《命子》诗中赞美陶侃:“在我晋中,业融长沙(陶侃曾被封为长沙公)。
桓桓(勇武的样子)长沙,伊功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陶侃曾镇守南方)。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不惑)。
陶渊明生活经历
陶渊明生活经历陶渊明生活经历陶渊明,一个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
一生创作了数不清的诗篇,每一首诗中都蕴含着他对人生的态度。
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陶渊明生活经历,欢迎大家查看!【生平】陶渊明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陶渊明28岁以前。
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小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但家庭教育较好,读了《老子》、《庄子》和六经。
少年时代志趣未定,或爱丘山,或志在四海。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
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
他因亲老家贫,起初为江州祭洒,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在家闲居了五六年。
晋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任刺史桓玄属下的职务,此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测篡夺的时机。
隆安五年(401)他因母丧辞职归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桓玄率军东下,攻下建康,杀司马元显,自称太尉,总揽朝政,陶渊明在家乡浔阳开始躬耕。
同年冬天,桓玄纂晋。
改国号为楚,迁晋安帝于浔阳之时,他仍在家闭户高吟。
元兴三年(404)刘裕联合众臣讨伐桓玄,胜,入建康后被推为镇军将军,都督八州军事,徐州刺史,陶渊明离家东下,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义熙元年,他转任刘敬宣的参军,8月出任彭泽会,在官80余日,11月,辞官回家,《归去来兮辞》作于此时。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
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
他归田之初,家有僮仆。
虽然他和妻子也参与耕作,但劳动业余时间较多,温饱也不用忧虑。
可惜好景不长,义熙四年六月,家遭大火,林室尽焚,一片瓦砾。
此后,生活日益贫困,躬耕未废,饥寒不免。
义熙七年,移居浔阳负郭之南亩。
义熙末年,朝廷又征他为著作郎,被拒绝,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归田后二十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作品】1、诗歌:诗歌中,五言诗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并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
前一类以《饮酒二十首》最为有名,其中结庐在人境流传最广,表现了诗人淡然忘世的态度;后一类中包括中年学仕时期的《怀古田舍》、《劝农》以及晚年归田时期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并记》等,其中《归园田居五首》是他田园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尤为世人传诵。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陶渊明的归隐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谜,后世人做了很多关于陶翁归隐原因的探究。
陶渊明之归隐田园是社会原因和个人思想性格及众多因素的产物。
那么陶渊明归隐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陶渊明归隐原因,欢迎阅读。
陶渊明归隐原因1、孤傲不群的个性因陶渊明生活在魏晋时期,故而受魏晋玄风的熏陶,他最大的特点是“质性自然”,“任真自得”。
萧统《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这里所说的“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即超凡脱俗、崇尚自然、为人率真的天性。
他的性情从来与世俗不合,他自称“少无适俗韵”、“性刚才拙,与物多舛”。
生性耿介者,行为与俗人相异。
正是这种真率耿介的独特个性,使得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个性是个体生命的真正本质,是决定人生选择的最直接因素。
而陶渊明生性孤傲不群,喜爱追溯自然的性格从没消减,这是他晚年宁弃官,隐居山林的原因之一。
2、崇尚自然的性情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思考。
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世间万物皆按其本质而存在,依靠它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
人应当顺应自然,朴素而归真。
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他返回自然的喜悦。
陶渊明一生崇尚以自然为主,亲近自然,在纯然的生活状态下完胜自我,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情操,这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是他归隐的原因之二。
3、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黑暗让他决心远离官场陶渊明受曾祖父陶侃、祖父陶茂、父亲陶逸的影响,颇为家族历史自豪,自小立志做官,如他在(《杂诗》)中提到的“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
他出身贫寒,受到朝中人轻视,感觉到不想担任些职务,在朝廷呆一些日子就辞职回家了。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生命哲学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生命哲学作者:柯加瑜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0年第11期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决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陶渊明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其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体现了他的生命哲学。
一、高洁品格的人生追求陶渊明出生书香之门,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曾祖陶侃曾因战功而被任为太尉,祖父陶茂、父亲陶敏都担任过相当于地方太守的职务,少年时代的陶渊明习武也习文。
在这样家庭坏境的熏陶下,陶渊明年轻时就胸怀“大济苍生”之志,决意不肯老死穷庐,也曾多方谋求一种实现“猛志”的途径。
在东晋灭亡刘裕称王时,陶渊明被荐为彭泽县令,他积极致力于政务,关心民生疾苦,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阻碍了他的仕途发展。
所以,他五次出仕,也只任过祭酒、参军、县令等一些小职,前后十三年时间大部分在家赋闲。
这样的勉强出仕不仅对他的大志无济于事,反而使他见识了官场的龌龊和阴暗,充分加深了他“深愧平生之志”的生命悲剧意识。
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陶渊明的离官归田,没有任何被胁迫的成分,完全是出于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所以,他为自己“实迷途其未远”的现实而庆幸,更为有“知来者之可追”的未来理想而欣喜。
其实,陶渊明的出仕除了为实现其少年大志之外,还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他在《归去来兮辞》中道出了个中缘由:“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由此可见,陶渊明多次出仕与贫苦家境有关,做官不是出自施展政治抱负的内在要求,而是为了糊口。
但陶渊明不容自己的气节沾上半点污秽,他在序中感叹:“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他觉得奔走仕途完全是为口腹自役,心灵的折磨比饥冻之苦更切,沉浮宦海以曲从人事,既扭曲了自己内在的本性,也远离了自己喜好的外在自然。
桃花源记 对比阅读 含答案解析
桃花源记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017·海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尽水源(yuán) B.黄发垂髫(tiáo)C.遂与外人间隔(jiān) D.辞去(c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处处志.之( )(3)乃.不知有汉(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2017·天津]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运输事业)..(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C.咸.来问讯(都) D.欣然规往..(计划)4.[2017·天津]下面的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上课《归园田居》其一解答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 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 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 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 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归园田居》诗一组,作于陶渊
明归田园后,共五首,描绘田 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 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 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青年时期的陶渊明曾有 “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二十九岁开始走上仕途。但是, 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 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使他 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他曾先后三次辞职。
《杂诗》中的“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戚,终晓不能静”, “丈夫志四
海,我愿不知老”,“盛年不重来,一日 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等等。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守住愚拙,指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动词,遮蔽
村落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模糊,昏暗 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枝头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门庭
世俗的杂事 空室
闲暇
有人说:陶渊明的归田,是在对 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 条洁身守志的道路。从他放弃了实现 “济苍生”的理想来说,具有一定的 消极性,但从他坚持高尚的志趣,决 不和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来说,仍有一 定的积极意义。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fán
《归园田居》突出表现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细品田园情趣
归园田居·其一
•
陶明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指老人和小孩。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那里指小孩子。
黄发,旧指长寿的特征,这指老人。
并通“邀”,邀请。
咸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兼词,“于之”,即“从那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实现6。
一词多义寻开阔的样貌②屋舍俨【然】(俨然)愉快的样貌④欣【然】向往(欣然)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译文与配乐朗诵【作者介绍】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
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之一。
他的曾祖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到陶渊明时,家境破落。
他自幼博览群书,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处在动乱社会,很难有所作为。
他喜爱山水,不慕荣利,为了养家,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
41岁时任彭泽令,仅80余天,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离职,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直到去世。
著有《陶渊明集》。
陶诗约存120首,文10余篇,资料多描述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他热爱田园生活,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构思奇特,语言清新,质朴自然,个性鲜明,具有独特风格,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解题】《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并记》的组成部分,写作年代大约是南朝宋永初二年,这时陶渊明已经57岁了。
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又由于他长期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记和诗资料一致,但重点和表现手法不一样。
全用客观的记叙方法,虚构了一些人物和情节,而诗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这个完美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由于本文的创作,之后就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的地方,或与外界隔绝,脱离现实斗争的幻想境界。
在人类发展史上,“桃花源”是必须历史阶段的理想国度的蓝图之一。
【注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那里指东晋。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
陶渊明人物信息介绍
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
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
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
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
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
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
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
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
陶渊明傲骨的事例
陶渊明傲骨的事例陶渊明在历史上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并且使我国古典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浅谈陶渊明古往今来太多的人欣赏陶渊明那种寄意田园,超脱世尘的处世哲学,更仰慕他淡泊名利,恬静自然,无人比拟的艺术风格,陶渊明年少时便有:猛志逸四海。
蹇翮思远翥的大志。
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世为官13年,这13年是他为了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愿望而不断进行尝试,不断的经历失望并且终至绝望的13年,一首《归去来兮辞》,表明他与上层统治者的彻底决裂。
不与那些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当然也就结束了他为了仕途而奔波彷徨的命运。
义无反顾地让自己走上了归隐田园的道路。
陶渊明有着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傲骨,在《归园田居》中。
诗人歌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30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久大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短短几句,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他的壮志无法得以施展,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与一些官场人周旋委蛇。
这一切使陶渊明变得躁乱不堪,最终绝望,因质性自然,本爱丘山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最终选择了辞职归隐田园。
他抛离了城市的繁杂,回归了自然,后人总结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
三是远。
二,隐退开创学派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年幼之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生活窘迫,受时代的思潮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触并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
在官场摸爬滚打13年,看到了统治阶级的不公和黑暗,看见了权力之争,看见了欲望驱使下人性的残暴。
更领略了为了争夺权利的血腥杀戮,这些种种匪夷所思的现象使他感到无奈与痛处。
他感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陶渊明13年的仕宦生活。
最终以自辞彭泽县令而终止,最后以一首《归去来兮辞》,表明了自己与上层统治者的彻底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提到陶渊明,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的隐居生活,他的菊花与酒。
然而作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在他的骨子里却存有一番“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又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品质,而这,也就致使了诗人仕隐不定的一生。
关键词:陶渊明、大济苍生、隐居、仕隐不定纵观陶渊明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一生是仕途与隐居交错的一生。
根据他交错的仕隐生涯,大致上将他的隐居生涯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从他出生到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这一年,陶渊明二十九岁,首次离家出仕,任州祭酒。
但不久便自行解职。
辞职后不久,州中又派人召他去做主簿,亦辞谢不就。
第二阶段就是从他辞谢江州主簿而后在家“躬耕自资”开始到晋安帝隆安四年(400),这一年,陶渊明三十六岁,他再次出仕,去荆州做了桓玄的幕僚。
隆安五年冬,以母丧辞官还家。
第三阶段从隆安五年辞官还家开始一直到元兴三年(404),陶渊明三十九岁,他再次出仕做了刘裕的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离开刘裕后,又做了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轩的参军。
同年八月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终“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解职归乡,从此便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
同时,从这开始知道生命的尽头也作为他隐居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
下面就具体地谈一下他这四个隐居阶段中隐藏着的“大济苍生”。
一、“或击攘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第一阶段,到他二十九岁,也可以说正直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年轻气盛的时期。
说到这一时期,我们不能不提的就是他“大济苍生”思想的形成、思想的源头,因为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影响了陶渊明的一生,直到终老。
中国古代文人的早期教育主要来自家庭和家族。
在陶渊明的家族中,最让他感到骄傲与受崇拜的有两位,一位是他的曾祖父陶侃,陶侃影响陶渊明的是一种出身寒微的人所有的质朴有力的勤奋,他在《命子》诗中赞美陶侃:“在我晋中,业融长沙(陶侃曾被封为长沙公)。
桓桓(勇武的样子)长沙,伊功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陶侃曾镇守南方)。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不惑)。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由此可见,曾祖父陶侃对陶渊明的影响之大;另一位是他的外祖父孟嘉,孟嘉对陶渊明的影响则是一种士族阶级所有的高贵与镇静相结合的旷达闲远。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一方面像一个普通的农民那样勤俭耐劳,有一种刚性;一方面又像当时贵族名士那样含蓄、有教养,表面冲淡平和———这就是陶渊明。
当然,陶渊明性格的形成又和他自己的社会地位有关,和他所受的教育有关,和他的经历、当时的社会风气等都有关。
陶渊明虽然出身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士族家庭,但他的家庭还不想王、谢那样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世家。
他八岁丧父,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家道衰落。
从《自祭文》中我们也能看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冬天还穿着夏天的单衣)。
”虽然陶渊明的少年时光很贫乏,但他的精神生活却是相当丰富的。
先辈的光辉业绩既让他感到骄傲,又促使他发奋自励。
在《饮酒》诗中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曾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此外,他还学习了先秦汉魏以来儒家、道家的经典,史学、文学等类的名著。
这一切的一切则使他的思想不同于他人。
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一位意气风发、对理想与未来充满热情的人,这体现在他回忆少年生活的诗中:“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幻想远走高飞)《杂诗十二首其五·忆我少壮时》;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远,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其八》)下面再来看看陶渊明在这一阶段的生活环境,少年陶渊明的家乡浔阳柴桑虽然饱受战争的蹂躏,但仍然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去处。
这里北襟长江,东南是烟波浩淼的鄱阳湖,这里还有五老峰、香炉瀑布。
五彩缤纷的山花四时不断,美丽的鸟儿带着清脆的鸣声从山涧掠过……陶渊明从小在这里长大,朝夕与美丽的山水田园景色相伴,特别喜爱田园,所以他的个性也染上了一层纯朴自然的色彩,正如《归园田居》中所说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又在《与子俨等疏》中说:“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这样看来,他是真的被这湖光山色所感染了,“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
”(《感士不遇赋》),最终,在这二者之间他还是选择了独善其身的躬耕隐居生活,但是从他的经历来看,“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并未因为田园的感染而泯灭。
也许是时机还不成熟,也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既然这样,那就暂且游闲于这田园之中吧!二、隐居中的心绪波动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也就是陶渊明三十九岁这年,他第一次出来做官。
至于他初次做官的原因,萧统《陶渊明传》中说:“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他自己也在《饮酒》中自述道:“畴昔(往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可谓陶渊明是为生活所迫才步入仕途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陶渊明还是钟情于躬耕自资的生活的。
但由于初入仕途,刚直坦率的陶渊明受不了官场上的拘束与折磨,不堪吏职。
所以做州祭不久便辞职回家。
不久州中又派人召他去做主簿(主管簿籍的官吏),亦辞谢不就。
此后在家“躬耕自资”,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这一呆便是六七年。
看似陶渊明是离开了令他厌恶的官场,又悠闲地过起了他的田园生活。
但是他的内心真的能那么平静吗?为了说明这一点,先来看一看在他隐居的这六七年里时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陶渊明二十一岁那年,谢安去世,东晋政权被昏庸专横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把持,皇室内部晋孝武帝和司马道子父子互相争权夺利,皇室和其他世祖之间更是展开了剧烈的、公开的权利争夺。
公元398年镇北将军王恭联络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起兵反晋,随后事败,桓玄入据江州继续酝酿反叛阴谋。
公元399年,会稽郡爆发了反对司马元显强征兵役的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来起义被镇压,在此过程中,各路军阀纷纷发展自己的势力。
此时桓玄乘机杀了殷仲堪,入据荆州,公元402年攻入建康。
公元403年篡夺帝位,后该国号为“楚”。
因此,陶渊明再次步入田园的这六七年中可谓是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如此的社会状况怎能使有着“大济苍生”志向的陶渊明平静呢?另一方面,陶渊明和晋朝又有着割不断的感情上的联系,如沈悦《宋书·陶潜传》在描写易朝之后诗人的写作特点时提到的:“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异代,字高祖王业渐隆,不复出仕。
所著文章,皆题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但书甲子而已。
”从这方面来看,长达六七年之久的隐居生活中,也必定是心绪不能平静的。
晋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再次出仕,这次他去荆州做了桓玄的幕僚。
但是,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却找不到他对桓玄的直接看法,他不仅对桓玄本人未置可否,就连他在桓玄府中究竟做什么官以及做官的情况也是只字未提,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即便是在隐居,陶渊明也是时刻想着世外的时局。
在他隐居的第二个阶段中可谓是隐居中的心绪波动。
三、“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虽然他怀有“大济苍生”的远大志向,但是他对自己的第二次出仕是带有后悔的心情的,“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句写出了进京途中的所见所感,同时也暗含了他的志向难以实现的惆怅和对未来归宿的忧虑。
望着南岭,诗人由衷产生了“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的想法。
于是,隆安五年冬,他以母丧为由辞官还家。
由此开始到元兴三年(404),诗人开始了他隐居生涯中得低三个阶段。
说是辞官归田,但却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
这也可称之为从二次归隐到三次出仕的过渡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内,陶渊明所想的仍是有关官场的事情。
下面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来看一下陶渊明在这一时期的心情波动。
公元402年春,桓玄举兵东下,讨伐司马元显。
司马父子被杀后桓玄有逼晋安帝退位。
公元403年十二月,桓玄自己登位做皇帝,国号为“楚”。
可谓是天下震动、朝政纷乱。
这时的陶渊明正在进行他的躬耕生活,实践着他“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的夙愿。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常勤。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这几句诗告诉我们,归隐田园只不过是诗人“谋道”不通的退路,难以实现诗人“大济苍生”的壮志,“转欲志常勤”的自述,并不代表他的内心深处毫无隐痛。
归园田居,也只不过是让陶渊明摆脱了污浊的官场,也表现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质。
公元404年,陶渊明三十九岁,这年,桓玄据建康后,残暴专横,作威作福,弄得天人共怨。
这一年春夏之际,陶渊明还在隐居,但由于战火连连,亲朋好友奔走逃亡,因此,此时诗人的心情是纷乱的。
从他在这一时期所写《停云》中可以感受到这种情感,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只写怀念远方朋友,无关时局,显得淡然忘世。
然而,“霭霭停云,濛濛时雨”这阴暗的云雨不正是当时天下大乱、政治黑暗的真实写照吗?亲友们之所以远离他的原因也不正是因为为了躲避战乱吗?同时,在《荣木》中也反映了陶渊明心绪的再次波动。
在《荣木序》中写道:“荣木,念将老也。
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问道,白首无成。
”陶渊明童年时代就“游好在《六经》”,学习了儒家治世的理论,很想有作为,然而他的一生却仕途坎坷,直到头发花白,仍旧一事无成。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抛弃),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这几句诗表明了诗人老之将至,但壮心不已的入仕热情和不顾艰难险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同时也能感受到入仕以实现“大济苍生”壮志的迫切心情。
四、“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在公元404年即元兴三年,这年下半年满怀热亲的陶渊明第三次出仕,这次他做了刘裕的参军。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句诗描写了诗人作乐参军之后贫困的生活状况,然而他却依然能够自得其乐,安然处之。
“时来苟冥会(暗中相合),婉辔(驾车)憩通衢(仕途)”(《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也流露了一些兴奋之情。
但是好景不长,刘裕掌握东晋军政大权之后,就开始剪除异己,树用心腹。
在政治上野心勃勃,他的手段与用心早已超过了之前的桓玄。
因此,陶渊明在刘裕府中不到一年便离开了他。
但陶渊明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又去做了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
但不久,刘敬宣就受到朝中权臣的猜忌而不得表奏皇帝辞官归田,随即陶渊明便跟着归返田园。
但不甘“四十无闻”的陶渊明在归田这一年的八月又做了彭泽令,然而上任仅仅八十多天,便辞官回家了。
至于辞去彭泽令的原因,不管是因为当年的督邮之事,还是因为程氏妹,不管怎么样,经过“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断断续续的仕途生活终于一去不复返,最终踏上了归田隐居这条路。
从这开始直到诗人生命的尽头,也就是陶渊明隐逸生涯的第四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从此,他如愿以偿,过上了躬耕的田园式生活,淡然忘世。
在这一阶段没,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也因此奠定了他“田园诗之父”的文学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