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车贷险市场现状分析(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车贷险市场现状分析(一)
从利益平衡中寻求突破
经过改造的车贷险产品的悄然复出,引起了相关各方的高度关注。但从媒体报道来看,各方反应不一。一方面是保险公司的初步动作,意在观察相关利益各方的态度与反应;另一方面是银行、车商,认为新条款过于“苛刻”,使自身风险难以转移分摊,故而表现出冷淡态度;再一方面是消费者认为从中难以体会到人性化的体贴与关怀。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以为,问题的根源在于车贷险、汽车贷款的风险如何控制上,如何在把风险降到最小的同时,谋求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具体到银保双方,即个人信用调查系统的有效和完备。不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其实都有自己管控风险的办法和系统,如银行有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保险公司又长于风险的管理等等,要解决的矛盾,其实就是如何合理地平衡各方利益。相关各方都不宜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考量这一产品的设计,而应从相关各方在这一市场上的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互惠互利,谋求多赢。各方利益能够平衡好,风险的分摊能够比较公平,其他问题也就有可能顺畅解决。因为统一了认识,有了共同的利益,自然就有了共同保障这种利益的需求,如此不论是要建立可共享的个人资信系统,共享相关信息和数据资料,还是采取协调的措施防范风险,就都是易于解决的技术层面的事了。
日渐兴旺的车市是车贷险产品生存的肥沃土壤,目前又有不少民营的汽车消费服务中介机构成功样本的刺激与竞争,尽管还会有挫折,尽管还会成为争论的焦点,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与发展,车贷险产品终将会日益成熟,从而使利益各方求得多赢的结果,使广大消费者认同和接受。
车贷险:涉过浅滩看得失
与银行车贷业务一起登上车市舞台的车贷险,去年8月起优势不再,以致不得不黯然地暂时“离场”。但日渐兴旺的汽车市场显然不能因此停止自己的脚步。人们发现,利用消费者信用评估和风险处置能力来协助商业银行继续开展车贷业务的汽车信贷消费服务中介机构开始悄然红火起来,有些公司的业务量甚至同比增长了50%到70%。虽然经营内容不完全具有可比性,但其活跃的经营思路、与市场和谐发展的机制和对消费者更加体贴的服务,对伺机重整旗鼓返回车市舞台的车贷险来说都是不无裨益的。
体制
细心人不难发现,这些日趋活跃的中介机构大多集中在浙江、广东等私营经济发达的省份,其自身也往往属于私营或集体所有制性质。体制上的特点决定了这些企业从上至下都必须处事严谨,否则所有风险都将由自己承担。这些公司的业务拓展也力求稳妥,一般都是待业务体系健全后才开始向车市蓬勃兴旺的大城市辐射。另外,灵活的体制也决定了这些公司的营销模式更加多样且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
比较起来,保险公司则大多属于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公司长远利益的得失往往被认为与个人无关;人事制度的缺陷又使一些国有保险公司领导人对短期业绩的关心胜于对公司长远利益的考虑。有专业人士指出,恶性竞争的根源是保险公司重规模不重效益的经营理念和公司上下目标不一致的体制矛盾。其在车贷险业务上所暴露出来的,或者说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风险防范机制的缺失、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和对审慎经营原则的忽视。
管理
去年底在北京举行的“北京汽车金融发展论坛”上,受邀嘉宾浙江长行汽车租赁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昶行向与会者演示了该公司经过10年探索建立起来的“汽车信贷消费风险管理三大体系”:在客户资信评估方面,他们有对消费能力资料真伪的评估,车辆技术含量贬值风险的评估;在风险化解方面,又有及时提醒、适度催收和垫款援助、协商回购等环节;当风险已经发生,必须对其进行处置时,又具备着找车、收车、诉讼和追偿等诸多能力。而这一
整套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是否真正适合市场环境需要,让我们看看相关数据:该公司自1993年起与建行合作开展汽车分期付款和信贷消费业务,已累计销售汽车1.2万余辆,放贷10多亿元,至今银行未出现一笔不良贷款。
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也承认,去年停办车贷险的根本原因,就是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方面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而导致风险失控。车贷险无疑属于管理型产品,但当时很多保险公司都存在操作和管理上的漏洞,如贷前调查走访、健全档案等各项制度未能很好落实,签订协议时将保险责任无限扩大,甚至违反规定满足经销商不合理要求,委托银行或经销商直接开具保险单据等。
技术
据了解,像浙江长行、康达,广东靓靓驹等个人信用购车中介服务机构,往往都有着严格的资信审查程序,其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不仅仅来自资金的实力,更是专业管理技术和经验的积累。经过近10年的市场磨砺,这些企业目前大都形成了各自比较成熟的“客户资信评估系统”,可根据客户的具体资料做出一个比较正确的评估和筛选,而且能按还款能力的强弱对客户采取不同的按揭政策。有的还建立了“贷前审查、贷中监控、贷后控制”的风险控制体系,因此也就具备了相当强的抗风险能力。
当然,消费者信用能力的评估和风险的处置,技术性强、流程复杂,属于管理密集型工作,往往需要通过专业化经营才能建立起这种能力,而保险公司的主业显然不在于此,从成本和效益上讲,投入太大也不划算。但既然保险公司如今还是要揽这“瓷器活儿”,那自然就应具备“金刚钻”,否则防范风险仍然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各家保险公司还是要在“专”字上下些功夫,提高防范风险的“技术”含量,比如在单项业务上能否设立专业机构,加强个人资信评估体系和风险审查评估制度的建设,加强汽车消费信贷催欠和追偿管理机制,保险公司之间建立车贷险客户不良行为信息共享平台等等。
4月1日,新车贷险“重出江湖”。银行、经销商和消费者等各方对此的态度似乎都有些冷淡,颇多微辞。显然,在已经尝到其他“保险方式”甜头的车贷市场对新车贷险的“回马枪”寄予着更高的期望。从这个角度看,车贷险回炉再造,对车市和保险市场都不应该是一件坏事。车贷险再出难点圈内外共议对策
保险公司对车贷险风险管理的不善作为,始终被认为是旧车贷险半途夭折的根源。如今车贷险再造重生,保险公司痛定思痛,必定会在自身管理方面做足文章,政府主管机构和保险监管部门也已加强了对该业务内外部管理的监管力度。那么新生的车贷险为什么还会给人步履维艰的感觉呢?在近来圈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把脉车贷险后,不难发现车贷险业务新的症结所在。
首先,从长远的角度看,主要还是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阻碍了车贷险前进的道路。具体说来,其系统性风险主要来源于缺乏信用监督和惩罚机制,失信者不会得到应有的制裁。显然,在目前个人信用体系缺失的情况下,无论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还是汽车金融公司都无力独自承担车贷的信用风险。
因此,有识之士呼吁应加快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和金融系统共享的信贷登记咨询网络。银行和保险公司应共同建立借款人信用评级体系,利用银行的客户资信管理优势和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优势,共同进行资信调查、监控和追缴贷款等工作,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保障信用链条和利益链条的连续。而只有把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建设好,保险公司才能轻松进入车贷险市场。
当然,信用环境的营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其影响到的也绝不仅仅是车贷险一个领域。而对于车贷险自身来说,近期最需要解决的,还是有关利益各方的关系如何理顺的问题。业内人士分析,保险公司虽然观望、犹豫,对车贷险业务却并不愿轻言放弃。之所以迟迟不推出新车贷险,实际上是在观察和了解与车贷险有关利益各方的态度,因为车贷险是一个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