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检测相关标准

合集下载

臭氧催化剂产品标准

臭氧催化剂产品标准

臭氧催化剂产品标准
臭氧催化剂通常用于空气净化、工业废气处理等领域,其产品标准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 成分和含量:规定催化剂中各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及配比,确保其具有预期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2. 物理性质:包括催化剂的表面积、孔径分布、形状、密度等物理特性,这些特性对催化反应的效率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3. 化学稳定性:确保催化剂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防止因环境条件变化导致催化剂失效或降解。

4. 催化效率和活性:要求催化剂在特定条件下对目标污染物(比如臭氧)的去除效率、活性和持久性。

5. 环境安全和使用安全:包括催化剂的毒性、腐蚀性、燃烧性等安全性评估,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标准化组织、环保部门、行业协会或制造商根据行业实践和安全要求制定,并且可能因地区、国家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要获取最新的臭氧催化剂产品标准,建议直接咨询当地的标准化机构、环保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以获取准确的、最新的信息。

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书

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书

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书批准:审核:复审:初审:编写:2023年10月1、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与评估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如果本规范书有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描述,投标方应在投标阶段提出澄清,未提出澄清的则以招标方的解释为准。

本规范书转化为技术协议后,与合同如有差异的地方,则按照满足项目实施要求原则处理。

1.4 在签订合同之后,到现场工作开始之前的时间内或现场工作开展过程中,招标方有权提出因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投标方应满足并遵守这些要求且不另外增加费用。

L5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的技术服务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国家、行业相关安全、职业健康、环保等强制性法规、标准的要求。

1∙6投标方须执行本规范所列标准。

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7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双方协商确定。

2、设备概况机组在役脱硝催化剂共4层,从上至下为初装3层与备用1层。

催化剂经二次再生后于2022年10月安装,为蜂窝式催化剂。

初装层催化剂生产厂家为东方凯特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单层体积量为9L9511Λ备用层催化剂生产厂家为江苏龙源催化剂有限公司,体积量156.82m3o单台机组催化剂体积量432.67m%3、工作范围3.1 投标方负责对脱硝催化剂每层取样,每层脱硝催化剂取样最小计量模块1根,总计4根,由投标方对送样脱硝催化剂进行全尺寸性能检测,并对机组在役催化剂性能以及寿命进行整体指标检测评估,并出具书面报告。

3.1. 1检测项目及要求如下:(1)催化剂外观;(2)催化剂物理性能检测:催化剂的几何尺寸、几何比表面积等。

催化剂检测标准

催化剂检测标准

催化剂检测标准
一、催化剂活性检测
催化剂的活性是指其在化学反应中促进反应的能力。

检测催化剂活性的主要方法包括:
1.1测定催化剂对反应物转化率的提高;
1.2测定催化剂促进反应速率的提高;
1.3测定催化剂对反应条件要求的改善。

二、催化剂稳定性检测
催化剂的稳定性是指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活性的能力。

检测催化剂稳定性的主要方法包括:
2.1在反应条件下,检测催化剂活性的衰减;
2.2测定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2.3测定催化剂在重复使用过程中的活性变化。

三、催化剂寿命检测
催化剂的寿命是指其在达到预期性能之前可用的时间。

检测催化剂寿命的主要方法包括:
3.1记录催化剂从投入使用到失去活性所需的时间;
3.2测定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活性变化趋势;
3.3结合反应效率和催化剂稳定性评估催化剂寿命。

四、催化剂中毒性检测
催化剂的毒性是指其对反应物或产物的敏感度,以及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可能发生的性能变化。

检测催化剂中毒性的主要方法包括:
4.1在接触有毒物质时,观察催化剂活性的变化;
4.2测定有毒物质在反应条件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4.3测定有毒物质在重复使用过程中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五、催化剂磨损性检测
催化剂的磨损性是指其在运输、装卸和使用过程中,因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产生的质量损失或形态变化。

检测催化剂磨损性的主要方法包括:
5.1测定催化剂在物理或化学作用下质量的变化;
5.2观察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形态的变化;
5.3结合使用条件和催化剂物理性能评估催化剂的磨损性。

voc催化剂标准

voc催化剂标准

voc催化剂标准
VOC催化剂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催化剂性能标准:包括VOCs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寿命等性能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由相关的标准化组织或行业协会制定。

2. 排放标准:针对特定行业或工艺,可能存在VOCs排放标准,规定了应
满足的VOCs排放限值。

这些限值可能根据地区、行业和污染物种类而异。

3. 符合性测试标准:用于验证VOCs催化剂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这可能
包括催化剂的性能测试、排放测试等。

催化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1. 活性:在空速较高、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有机废气的燃烧反应转化率越高,表明该催化剂的活性较高。

催化剂的活性分诱导活化、稳定、衰老失活3个阶段,有一定的使用限期。

2. 稳定性: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年以上。

使用期的长短与较佳活性结构的稳定性有关,而稳定性取决于耐热、抗毒的能力。

3. 操作条件适应性:由于废气的浓度、流量、成分等往往不稳定,要求催化剂具有较宽的操作条件适应性。

4. 机械强度和抗热胀冷缩性能:由于催化燃烧工艺的操作空速较大,气流对催化剂的冲击力较强,同时由于床层温度会升降,造成热胀冷缩,易使催化剂载体破裂,因而催化剂要具有较大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抗热胀冷缩性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咨询工业领域VOCs处理专业人士了解更全面的信息。

脱落检测

脱落检测

催化剂脱落率检测标准
1 催化剂涂层牢度的测定
金属载体催化器须对全尺寸催化器进行催化剂脱落率测定,并遵循以下步骤:
1.1烘干
将催化剂置于120`C 1 10℃空气环境中保温。

保温时间达到30min,并在其后每l0min进行称重,质量变化相对原始样品质量小于1%oR0可判定为已被烘干。

1.2 称重
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催化剂,要求分析天平的精度为士lmg。

样品自保温炉中取出至称重不得超过2min。

1.3脱落试验
将被测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置于超声波清洗仪(功率loo w,频率40kHz)水槽中,超声波作用l0min,检测涂层与载体的结合强度。

1.4催化剂涂附量计算
测量并计算样品内芯容积。

将内芯容积与单位容积催化剂总上载量技术指标的乘积定义为该型号催化剂涂附量m3。

企业标准可另行规定催化剂涂附量确认方法,如测量被样品上载催化剂前后质量差。

1.5脱落率计算
脱落率u=(m1-m2)/m3*100%;
式中:
m1—初始质量,g;
m2—脱落试验后质量,g;
m3—催化剂涂附量,g.
2 合格判定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脱落率测量,脱落率不得超过6%。

正辛硫醇检测标准

正辛硫醇检测标准

正辛硫醇检测标准
正辛硫醇(n-octyl mercaptan)是一种有机硫化合物,常被用作添加剂、催化剂等。

检测正辛硫醇的标准通常由不同的行业或地区制定,这些标准可能包括检测方法、采样方法、安全标准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与正辛硫醇检测相关的标准和方法,但请注意,这些信息可能在您查找时已经有所更新,因此建议查阅最新的标准文献:
1.ASTM D7545 - 14:
•标准测试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硫化合物,包括正辛硫醇。

2.EN ISO 602:
•气相色谱法测定液体烃中硫含量的标准,也可用于正辛硫醇的检测。

3.OSHA Method ID-188: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发布的方法,用于工作场所中硫化合物的测定,包括硫化氢、甲硫醇和正辛
硫醇等。

4.NIOSH Manual of Analytical Methods (NMAM) 2545: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发布的方法,用于空气中硫化合物的测定,包括硫化氢和硫醇类物质,
可能适用于正辛硫醇。

5.ISO 6976:
•空气中硫化合物的采样和测定的国际标准,可能涵盖正辛
硫醇的测定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特定行业或国家可能会制定额外的标准和指南,以确保正辛硫醇的检测得到准确、可靠且符合安全标准。

如果您需要进行正辛硫醇检测,建议联系专业实验室或机构,以获取最新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催化剂综合质量等级标准

催化剂综合质量等级标准

附件
催化剂综合质量等级标准
项目分值评分方法备注抗压强度
轴向10 每低0.05MPa扣1分
蜂窝式催化剂径向10 每低0.05MPa扣1分
磨损强度
硬化端15 每超过0.005%/kg扣1分
非硬化端15 每超过0.005%/kg扣0.5分
粘附强度20 1级为20分
2级为10分
3级为5分
4级为2分
平板式催化剂
磨损强度30 每超过0.1mg/100U扣3分
脱硝效率30 每低0.5%扣3分
SO2/SO3转化率20 每超过0.05%扣4分
当指标出现如下情况之一的,综合得分按<60分考虑。

1、二氧化钛含量低于50%、三氧化二铝含量超过15%、五氧化二钒含量超过6%,活性低于20m/h、脱硝效率低于设计初始脱硝效率,当硫份小于2.5%时SO2/SO3转化率大于1.25%,当硫份大于2.5%时SO2/SO3转化率大于1.0%。

2、蜂窝式催化剂:轴向抗压强度低于1.00Mpa、径向抗压强度低于0.30Mpa、非硬化端磨损强度大于0.25%/kg或硬化端磨损强度大于0.16%/kg。

3、平板式催化剂:粘附强度为
4、5级或磨损强度超过3mg/100U。

得分等级处理意见
得分≥90 绿色安装
80≤得分<90 黄色可安装,但需加强运维
60≤得分<80 橙色可安装,但须签订性能保证协议
40≤得分<60 紫色不推荐安装,建议更换
得分<40 红色不能安装,按合同条款处理
— 4 —。

质检标准 光催化剂

质检标准 光催化剂

光催化剂质检标准一、纯度检测1.目的:确保光催化剂的纯度符合要求,避免其他物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方法:采用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光催化剂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参考标准:光催化剂的纯度应不低于95%,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二、粒径分布1.目的:了解光催化剂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有助于预测其应用性能。

2.方法:采用激光粒度仪或电镜等方法测定光催化剂的粒径分布。

3.参考标准:光催化剂的粒径分布应较窄,且颗粒大小应均匀。

三、晶型结构1.目的:了解光催化剂的晶型结构,有助于预测其光催化性能。

2.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测定光催化剂的晶型结构。

3.参考标准:光催化剂应具有稳定的晶型结构,且晶格应完整。

四、比表面积1.目的:了解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助于预测其吸附性能和催化活性。

2.方法:采用BET等方法测定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3.参考标准: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应在较大范围内,以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活性。

五、吸光性能1.目的:了解光催化剂的吸光性能,有助于评估其在不同光源下的催化活性。

2.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测定光催化剂的吸光性能。

3.参考标准:光催化剂应具有较强的吸光性能,且在所需光源下具有较高的光利用率。

六、稳定性评估1.目的:了解光催化剂的稳定性,有助于评估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性能。

2.方法:采用循环使用、高温高湿等试验方法,观察光催化剂的性能变化。

3.参考标准:光催化剂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七、催化活性评价1.目的:了解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评估其在特定反应中的效果。

2.方法:采用光催化反应实验等方法,测定光催化剂在不同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3.参考标准:光催化剂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在特定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八、毒性检测1.目的:了解光催化剂的毒性情况,以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方法:采用细胞毒性试验、动物试验等方法检测光催化剂的毒性。

车用催化器中贵的金属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标准可编辑

车用催化器中贵的金属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标准可编辑

车用催化器中贵金属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标准车用催化器中贵金属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标准1 2 2 2 2 1刘悦 ,方茂东 ,陆红雨 ,高继东 ,李孟良 ,李军1 2天津索克汽车试验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摘要]分析了国内车用催化器市场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车用催化器中贵金属铂、钯、铑含量和比例的检测方法,包括催化器的前处理方法和贵金属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验证。

这一检测方法已列入《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计划》,将为催化器市场的经营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一个透明、公正的技术平台。

关键词:催化转化器,贵金属含量,贵金属比例,检测方法,标准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Criterion for PGM Loading in the Vehicle-used Catalytic Converters1 2 2 2 2 1Yue Liu , Maodong Fang , Hongyu Lu , Jidong Gao , Mengliang Li , Jun Li1 2Tianjin SwARC Automotive Research Laboratory Co., Ltd,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questions exit ininternal market of vehicle catalyticconverters, and describes the methods for the Pt, Pd, Rh loadings and proportion in thevehicle-used catalytic converters, including the methods for precondition and analyzing of PMloadings. Also,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verification results is analyzedThis method which will set a transparent and equitable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the TWC markethas been placed on “2008 Nation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tandard establishment/edit itemsplan”Keywords: Catalytic converter, PGM loading, PGM proportion, Measurement method,Standard1 前言1.1贵金属比例和涂敷量与整车排放达标的密切关系规范车用催化器产品质量管理,是新车、在用车排放控制的有力手段,同时有助于规范催化器市场秩序,促进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催化燃烧转化率测试标准

催化燃烧转化率测试标准

催化燃烧转化率测试标准
催化燃烧转化率测试的标准主要根据不同行业的排放标准和测试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试标准和要求:
1、GB/T 31396-2015《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该标准规定了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采用催化燃烧原理测量甲烷的便携式和固定式气体检测仪器。

2、GB/T 19230-2003《液体燃料油残碳测定法(催化裂化法)》:该标准规定了液体燃料油残碳测定方法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试剂、仪器和设备、样品准备、试验步骤和计算等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液体燃料油残碳的测定,其中残碳转化率的计算方法也是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3、HJ/T 377-2007《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酸洗吸收-离子色谱法》:该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其中氮氧化物转化率的计算方法也是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了以上标准外,还有其他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污染物的测试标准和要求,例如ISO标准、美国EPA标准等。

具体的测试标准和要求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测试目的来确定。

臭氧催化剂检测标准

臭氧催化剂检测标准

臭氧催化剂检测标准一、活性物质含量检测目的:测定臭氧催化剂中活性物质的含量,以确保催化剂的臭氧分解效率。

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法,将催化剂样品溶解于适当溶剂中,通过滴定法测量活性物质的含量。

精度:测量结果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二、粒径大小及分布检测目的:了解催化剂颗粒的大小及分布情况,以评估催化剂的物理性能。

方法: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催化剂的粒径大小及分布。

精度:测量结果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三、表面官能团种类及含量检测目的:确定催化剂表面的官能团种类及含量,以评估催化剂的化学性能。

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IR)或其它相关技术测量催化剂表面的官能团种类及含量。

精度:测量结果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四、比表面积及孔结构检测目的:了解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以评估催化剂的物理性能。

方法:采用吸附法或其它相关技术测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

精度:测量结果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五、化学稳定性检测目的:评估催化剂在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以确保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方法:将催化剂置于模拟使用环境中的溶液中,观察催化剂在一定时间内的性能变化。

精度: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催化剂的性能变化来评估化学稳定性。

六、机械强度检测目的:了解催化剂的机械强度,以评估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抗磨损性能。

方法:采用硬度测试、压缩试验等方法测定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精度:测量结果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七、活性寿命及耐候性检测目的:了解催化剂的活性寿命及耐候性,以评估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

方法:在模拟使用环境下,定期检测催化剂的性能,记录催化剂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精度: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催化剂的性能变化来评估活性寿命及耐候性。

八、催化剂中毒性能检测目的:了解催化剂的中毒性能,以确保催化剂在处理含有杂质的气体时的性能。

方法:在含有杂质的模拟气体环境中,检测催化剂的性能变化,以评估催化剂的中毒性能。

精度: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催化剂的性能变化来评估中毒性能。

Q_HYL 012-2019催化剂企业标准

Q_HYL 012-2019催化剂企业标准

Q/HYL 任丘市油联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YL 012-2019催化剂2019-12-30发布 2019-12-30实施任丘市油联化工有限公司发布目录目录..........................................................................前言..........................................................................1 范围............................................................ 错误!未定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3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4 试验方法........................................................ 错误!未定义5 检验规则........................................................ 错误!未定义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错误!未定义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

本标准从2019年12月30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任丘市油联化工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任丘市油联化工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刘伯青刘海涛催化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催化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与保质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催化剂检测标准与检测范围一览

催化剂检测标准与检测范围一览

催化剂检测标准与检测范围一览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引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固体催化剂在工业上也称为触媒。

催化剂自身的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它和反应体系的关系就像锁与钥匙的关系一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固体催化剂也叫触媒)。

据统计,约有90%以上的工业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如化工、石化、生化、环保等。

部分检测标准GB/T5548-2007树脂整理剂加催化剂后溶液稳定性的测定GB/T5816-1995催化剂和吸附剂表面积测定GB/T18881-2017轻型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GB/T20042.4-2009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4部分:电催化剂测试GB/T20370-2006生物催化剂酶制剂分类导则GB/T23277-2009贵金属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钳、钿、铐量的测GB/T23524-2009石油化工废催化剂中钠含量的测定GB/T23592-2017摩托车排气净化催化剂GB/T27870-2011净化空气用光催化剂GB/T29914-2013柴油车排气净化氧化催化剂GB/T30014-2013废把炭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铝量的测定GB/T31193-2014二氧化钛型硫磺回收催化剂活性试验检测范围检测范种类围无机化转化催化剂、变换催化剂、甲烷化催化剂、氨合成催化剂、硫酸生产工催化用钢催化剂、加氢脱硫催化剂、气体净化催化剂等剂石油化工催化聚合催化剂、氧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脱氢催化剂等炼油催催化裂化催化剂、催化重整催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烷基化催化剂化齐IJ(含MTBE)、脱臭用催化剂等环保催燃烧催化剂、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汽车排气催化剂、脱硫催化剂等化齐IJ水解催化剂、脱硝催化剂、甲烷化催化剂、合成甲醇催化剂、G1J-B其他固体硫化剂、HB33型烷基叱嗪合成催化剂、TM型甲醛、甲醇净化催化剂、D1O1D201型氨燃烧制氮催化剂、甲醇钠等检测项目检测性能指标项目抗压碎力、磨耗率、比表面积、孔径、堆密度、佳反应条件、转换率、性能外形、结构、密度、粒度、孔体积、表面松密度、磨损指数、机械强度检测等。

金属催化剂标准

金属催化剂标准

金属催化剂标准
金属催化剂标准因金属种类和应用领域而异。

以贵金属催化剂为例,贵金属催化剂是指在催化剂中含有贵金属元素(如铂、钯、铑等)的一类催化剂。

一般来说,贵金属催化剂的含量在催化剂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至十分之一之间。

具体标准如下:
1. 铂催化剂:含量通常为%。

2. 钯催化剂:含量通常为%。

3. 铑催化剂:含量通常为%。

另外,根据国家标准,三元催化剂中贵金属的含量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 铂(Pt)的含量应该在克/升之间。

2. 钯(Pd)的含量应该在克/升之间。

3. 铑(Rh)的含量应该在克/升之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化学类专业书籍或咨询化学领域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化工催化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工催化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工催化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化工催化剂是一类特殊的化学物质,它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质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化工催化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工催化剂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分纯度:催化剂的纯度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主要成分来说,其纯度应达到99%以上。

此外,在催化剂中其他可能存在的杂质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2. 活性中心含量:催化剂中的活性中心是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的组分。

因此,催化剂的质量标准中通常会规定活性中心的含量要求。

活性中心的含量一般以摩尔百分比表示,通常在1%-30%之间,具体取决于催化剂的应用和性质。

3. 物理形状和颗粒大小:催化剂的物理形状和颗粒大小对于反应过程的影响很大。

因此,质量标准通常要求催化剂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均匀一致,以确保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传质和传热性能。

4. 表面特性:催化剂的表面特性,如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直接影响其催化活性。

通常,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要求在50-500 m2/g之间。

而对于孔隙结构,催化剂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孔隙体积和孔径分布,以提供足够的催化活性中心和表面积。

对于化工催化剂的检验方法,主要分为原料检验和成品检验两个环节。

以下是常用的检验方法:1. 原料检验:原料检验通常包括对催化剂的成分纯度、物理形状和颗粒大小等进行检验。

其中,纯度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等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物理形状和颗粒大小则可以通过显微观察或粒度分析仪进行测量。

2. 成品检验:成品检验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来评估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活性测试、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测量等。

其中,活性测试可以采用标准反应体系和设备进行,例如,在液相催化反应中,可以通过检测产物浓度的变化来评估催化剂的活性。

三元催化剂 标准

三元催化剂 标准

三元催化剂标准
三元催化剂(TWC,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是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的催化转化器,主要用于同时减少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可能有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这些标准通常由相关的汽车排放控制机构或标准制定组织负责。

以下是你可能要查找的一些与三元催化剂相关的标准:
1.美国标准:
•在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EPA)负责管理汽车排放标准。

你可以查阅相关的《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以及
EPA发布的有关三元催化剂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2.欧洲标准:
•欧洲汽车排放标准通常由欧洲委员会颁布。

查找欧洲排放标准的最新版本,并检查其中关于三元催化剂的规定。

3.中国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可能包括对三元催化剂性能和排放的规定。

查找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发布的相关标
准。

4.其他国家标准:
•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可能有自己的汽车排放标准,例如日本、韩国等。

查找这些地区的相关标准文件。

请注意,由于标准可能会定期更新,建议你查阅最新版本的标准
文档以确保你获取的是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最好的途径是直接联系相关的标准制定机构或汽车排放控制机构,或者查阅其官方网站。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GB/T 5816-1995 催化剂和吸附剂表面积测定法HG/T 2976-1999 化肥催化剂磨耗率测定HG 2559-1994 化肥催化剂产品分类、型号和命名附录A 化肥催化剂产品型号名称的书写(补充件)附录B 化肥催化剂产品型号、名称一览表(参考件)HG/T 2782-1996 化肥催化剂颗粒抗压碎力的测定HG/T 3542-1986 化肥催化剂微量硫分析方法(原ZB G75 001-86)SH/T 0341-1992 催化剂载体中氧化铝含量测定法SH/T 0342-1992 重整催化剂中铁含量测定法SH/T 0343-1992 催化剂中氯含量测定法(离子选择电极法)SH/T 0344-1992 加氢精制催化剂中三氧化钼含量测定SH/T 0345-1992 加氢精制催化剂中钴含量测定法SH/T 0346-1992 加氢精制催化剂中镍含量测定法SH/T 0570-1993 重整催化剂铂含量测定法SH/T 0571-1993 催化剂中沸石表面积测定法SH/T 0572-1993 催化剂孔径分布计算法(氮脱附等温线计算法)附录A 计算物理吸附层减薄的体积(参考件)SH/T 0625-1995 硅铝催化剂中γ-Al2O3含量测定法(X射线衍射法)SH/T 0651-1997 重整催化剂锡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 0666-1998 石油炼制催化剂分类硫酸、硝酸生产用催化剂HG 2086-1991 S101型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HG 2087-1991 S101-2H型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HG 2088-1991 S107、S108型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HG/T 2089-1991 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试验方法附录A 转化器等温区的测定(参考件)附录B 转子流量计流量的校正(参考件)HG 2271.1-1992 S201型硝酸生产用铂催化剂HG/T 2271.2-1992 S201型硝酸生产用铂催化剂试验方法附录A 硝酸六氨络合钴(Ⅱ)及其饱和溶液的制备(补充件)附录B 回收贵金属的方法(参考件)HG 2506-1993 S107-1H型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HG 2507-1993 S109型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HG/T 2516-1993 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HG 2273.1-1992 天然气一段转化催化剂系列产品HG 2273.2-1992 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系列产品HG 2273.3-1992 天然气二段转化热保护剂HG/T 2273.4-1992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附录A 反应器等温区的测定(参考件)附录B 水碳比的测定(参考件)附录C 转子流量计流量校正(参考件)附录D 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稀土氧化物的滴定度的测定(补充件)HG/T 3543-1988 天然气转化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原ZB G75 005-88)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HG 2090-1991 B113型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HG/T 2693-1995 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化学成分的测定HG 2779-1996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HG/T 2780-1996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试验方法附录A(提示的附录)转化器等温区的测定附录B(提示的附录)气体流量的校正HG/T 2781-1996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中钴钼含量的测定HG/T 3544-1989 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试验方法(原ZB G74 001-89)附录A 反应器等温区的测定(参考件)附录B 水蒸气与原料气之比测定(参考件)附录C 转子流量计流量校正(参考件)附录D 催化剂堆积密度的测定(参考件)附录E 气体分析和温度控制(参考件)HG 3546-1989 B110-2型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原ZB G75 006-89)HG 3547-1989 B111型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原ZB G75 007-89)HG 3548-1989 B112型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原ZB G75 008-89)HG 3549-1989 B107,B107-1,B108,B109型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原ZB G 75 009-89)甲烷化催化剂HG 2509-1993 甲烷化催化剂HG/T 2510-1993 甲烷化催化剂试验方法附录A 反应器等温区测定(参考件)附录B 催化剂堆密度的测定(参考件)附录C 流量校正(参考件)HG/T 2511-1993 甲烷化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附录A 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稀土氧化物滴定度的测定(补充件)氨合成催化剂HG 2772-1992 A201型氨合成催化剂附录A 氧化钴含量的测定亚硝基红盐比色法(补充件)HG/T 3545-1990 氨合成催化剂试验方法(原ZB G74 002-90)附录A 五槽反应器等温区的测定(补充件)附录B 催化剂堆密度的测定(补充件))附录C 附录C (参考件)HG 3550-1990 A110型系列氨合成催化剂(原ZB G75 010-90)HG 3551-1990 A109型氨合成催化剂(原ZB G75-011-90)HG 3552-1990 A106型氨合成催化剂(原ZB G75-012-90)HG/T 3554-1981 氨合成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原HG 1-1430-81)附录A 标准溶液的制备(补充件)氧化锌脱硫剂HG 2508-1993 氧化锌脱硫剂HG/T 2512-1993 氧化锌脱硫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附录A 溶液的配制(补充件)HG/T 2513-1993 氧化锌脱硫剂试验方法附录A 硫容分析--燃烧中和法(补充件)附录B 气体中硫离子的分析--汞量法(补充件)附录C 硫化氢的发生及原料气的配制(参考件)附录D 附录D 反应炉等温区的测定(参考件)附录E 水蒸气与原料气比例的测定(参考件)附录F 转子流量计流量校正(参考件)有机硫加氢催化剂HG 2505-1993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HG/T 2514-1993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试验方法附录A 色谱柱的制备(补充件)附录B 盐浴的制备(参考件)附录C 反应炉温度控制及盐浴等温区的测定(参考件)附录D 转子流量计流量的校正(参考件)HG/T 2515-1993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活性组分分析方法其他催化剂HG/T 3553-1981 联醇及低温变换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原HG 1-1428-81)附录A 标准溶液的制备(补充件)HG/T 3555-1984 轻油蒸气转化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原HG/T 1-1546-84)附录A 标准溶液的配制(补充件)HG 3556-1980 B202型低温变换催化剂(原HG 1-1315-80)附录A 反应器温度控制及等温层的测定(参考件)附录B 水蒸气与原料气之比测定及饱和水气温度的计算(参考件)附录C 锐孔流量计的校正(参考件)附录D 气体分析方法(参考件)分子筛GB/T 6286-1986 分子筛堆积密度测定方法附录A 堆积密度测定仪的说明(参考件)GB/T 6287-1986 分子筛静态水吸附测定方法GB/T 6288-1986 粒状分子筛粒度测定方法附录A 样品板的选用(补充件)附录B 标准筛的说明(参考件)GB/T 8770-1988 分子筛动态水吸附测定方法GB/T 10504-1989 3A分子筛GB/T 10505.1-1989 3A分子筛抗压碎强度测定方法GB/T 10505.2-1989 3A分子筛磨耗率测定方法GB/T 10505.3-1989 3A分子筛静态乙烯和氮气吸附测定方法GB/T 10505.4-1989 3A分子筛包装品含水量测定方法GB/T 13550-1992 5A分子筛及其试验方法HG/T 2524-1993 4A分子筛HG/T 2690-1995 13X分子筛HG/T 2691-1995 沸石分子筛动态二氧化碳吸附的测定HG/T 2783-1996 分子筛抗压碎力试验方法SH/T0339-1992 NaY分子筛晶胞参数测定法SH/T 0340-1992 NaY分子筛结晶度测定法。

关于对DL-T1286标准5.2.4.3条款修订建议

关于对DL-T1286标准5.2.4.3条款修订建议

关于对DL-T1286标准5.2.4.3条款修订建议为规范火电烟气脱硝催化剂检测技术,推动脱销催化剂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与2013年11月28日发布了《火电厂烟气脱销催化剂检测技术规范》。

该标准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火电烟气脱销催化剂检测方面的技术规范,为催化剂制造企业、检测机构等行业的检测技术指导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标准规定了火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的检测内容及方法。

标准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检测内容和方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笔者所在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平板式脱硝催化剂制造企业,在应用DL/T1286标准进行产品磨损强度指标检测时出现差异性。

主要表现在由于标准中5.2.4.3条款没有对测试过程中吸尘口与试样之间的距离、磨轮的宽度等参数进行规定,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较大波动情况。

催化剂的抗磨损强度关系到催化剂的使用性能,此差异的存在將会为催化剂性能的检测评价带来困难。

现将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总结于下。

1 标准中的要求DL/T1286标准5.2.4.3条款要求如下。

5.2.4.3 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1 试样制备截取长度和宽度均为90mm±2mm的试样两块(试样表面平整,不包含波形部分),用锥钻在试样中心钻孔。

将钻孔后的试样放入60℃干燥箱中干燥30min,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用电子天平测量并记录试样质量(从干燥器中取出后的称重过程应在60s内完成)。

1.2 测试将试样固定在磨耗测试仪中,按照表2要求设置磨耗测试仪,启动测试。

研磨结束后,将试样再次放入60℃干燥箱中干燥30min,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测量并记录试样质量(称重过程从干燥器中取出后60s内完成)。

1.3 计算2 应用结果及问题笔者按照标准5.2.4.3条款对制得的测试样品,用两台相同的旋转式磨耗测试仪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表。

通过上表分析发现,吸尘口与试样之间距离没有给出固定值的情况下,测试结果出现大的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化剂检测相关标准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也叫触媒)。

(001)(14.01.16)催化剂有三种类型,它们是:均相催化剂、多相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

催化剂组成成分:在某些反应中,单一的元素或化合物可作为催化剂;但在多数场合为了使催化剂具备特定的性能,常由几种成分配合而成。

各种组分按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催化活性组分、助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等。

活性组分是使催化剂具备活性所必需的成分。

检测标准:
GB/T18881-2009轻型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
GB/T20042.4-2009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4部分:电催化剂测试方法
GB/T20370-2006生物催化剂酶制剂-分类导则
GB/T23277-2009贵金属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铂、钯、铑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23524-2009石油化工废催化剂中铂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23592-2009摩托车排气净化催化剂
GB/T27870-2011净化空气用光催化剂
GB/T29914-2013柴油车排气净化氧化催化剂
GB/T30014-2013废钯炭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钯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5548-2007树脂整理剂加催化剂后溶液稳定性的测定
GB/T5816-1995催化剂和吸附剂表面积测定法
HG2086-2004二氧化硫氧化制硫酸催化剂
HG/T2086-2013二氧化硫氧化制硫酸催化剂
HG/T2089-2007二氧化硫氧化制硫酸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HG/T2225-2010工业硫酸铝
HG/T2271-2007氨氧化制硝酸用铂催化剂
HG2273.1-2004天然气一段转化催化剂
HG/T2273.1-2013天然气一段转化催化剂
HG2273.2-2004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
HG/T2273.2-2013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
HG/T2273.4-2006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
HG/T2505-2012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HG/T2509-2012甲烷化催化剂
HG/T2510-2006甲烷化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HG/T2511-2005甲烷化催化剂化学成份分析方法
HG/T2511-2013甲烷化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HG/T2514-2006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HG/T2515-2005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活性组份分析方法
HG/T2515-2013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活性组分分析方法
HG/T2516-2005二氧化硫氧化制硫酸催化剂化学成份分析方法
HG/T2516-2013二氧化硫氧化制硫酸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HG/T2559-2011化肥催化剂产品分类、型号和命名
HG/T2693-2007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HG/T2779-2009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低压部分)
HG/T2780-2009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低压部分)HG/T2781-2010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中钴钼含量的测定
HG/T2782-2011化肥催化剂颗粒抗压碎力的测定
HG/T2960-2010精制氯化亚铜
HG/T2962-2010工业硫酸锰
HG/T2976-2011化肥催化剂磨耗率的测定
HG/T3251-2010工业结晶氯化铝
HG/T3542-2005化肥催化剂中微量硫分析方法
HG/T3542-2013化肥催化剂中微量硫分析方法
HG/T3543-2006天然气转化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HG/T3544-2006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HG/T3545-1989氨合成催化剂试验方法
HG/T3545-2006氨合成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HG/T3546-2011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
HG3550-2004氨合成催化剂
HG/T3553-2005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化学成份分析方法
主要分类:
催化剂种类繁多,按状态可分为液体催化剂和固体催化剂;按反应体系的相态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有酸、碱、可溶性过渡金属化合物和过氧化物催化剂。

多相催化剂有固体酸催化剂、有机碱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络合物催化剂、稀土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等;按照反应类型又分为聚合、缩聚、酯化、缩醛化、加氢、脱氢、氧化、还原、烷基化、异构化等催化剂;按照作用大小还分为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