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内科疾病的外治法

合集下载

一篇学懂———中医外治法!

一篇学懂———中医外治法!

一篇学懂———中医外治法!中医外治是民间疗法中的精华,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多的优点,故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和使用,深受群众欢迎。

其优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简便易行本书所选的中医外治疗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不受条件限制,仅凭术者或家人或自己的双手(有时借助一定的钝性器具),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操作,是一种听得懂、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而有效的外治疗法。

同时,为便于推广应用,不仅医疗部门可用,而且城乡家庭也可作互疗或自疗之用。

2.适用范围广内、外、妇、儿、骨伤、皮肤和五官科等各科的许多疾病,以及正常人的保健、健美,都可运用到。

方法多样,施术部位比较广泛。

3.见效快,疗效高凡临床各科适应病症,若能按法施治,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其治疗和保健效果是不可低估的,这早已被民间广泛使用和强身健体的实践所证明。

4.方便及时由于本疗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不仅很多医疗部门使用,而且可作为家庭互疗或自疗之用。

既可节省治病时间,又可及早把病治好,正符合中医“贵在早治”的医疗观点。

5.经济价廉本疗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治好病,所以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节省了药材资源。

利国利民,一举两得。

6.适合家庭按摩本疗法不仅可用于治疗疾病,而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自然外治疗法。

在家按摩治疗,手法更为灵活,体位更为随意,深受家庭欢迎。

7.稳妥安全,无毒副作用由于本疗法是在人体体表上施治,通过神经传导和反射而产生治疗作用的,故无毒副作用。

即使初学者因手法不熟练,除疼痛或影响疗效外,绝不会有任何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尽管外治疗法具有许多优点,但绝不是说什么病都可以用外治疗法。

认为外治疗法为万能,拒绝采用其他疗法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

因此,在临床上应当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选择不同的疗法。

可以单用外治疗法治疗的,就单用外治疗法,需要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的,就应当根据具体病情,配合其他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主要通过在人体表面施行一系列特定的物理或者机械手法,以达到调理人体疾病的目的。

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被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类型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拔罐疗法、针灸疗法、刮痧疗法、艾灸疗法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治疗效果,常常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体质来选择相应的外治法进行治疗。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将空罐贴于人体特定穴位,通过产生负压,使皮肤和筋膜层上升,起到通经活络,散瘀化痰,排毒分邪的作用。

拔罐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肩周炎、腰腿痛等疾病,具有疗效显著的优点。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刺入针具,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在中医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患者的欢迎和信任。

刮痧疗法刮痧疗法是通过专用工具在患者的皮肤表面进行特定的刮擦手法,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排出体内湿气和毒素,达到消除疼痛,促进身体康复的作用。

刮痧疗法简单易行,被广泛应用于中风后遗症、风湿关节痛等疾病的治疗中。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通过燃烧压缩成柱状的艾叶或艾绒,把灼热的烟气直接作用于人体特定穴位,提高机体免疫力,调整脏腑功能,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疗效,在中医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中医外治法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特别是一些慢性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中医外治法常常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在中医传统文化中,外治法不仅被用来治病,还被应用于康复、保健等方面。

安全性中医外治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技术,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并避免误伤或者感染等风险。

在寻找中医外治法治疗疾病时,应该选择专业正规的中医医院或者医师,避免盲目寻求治疗,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风险和问题。

通过对中医外治法的了解与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健康,有效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平衡发展。

中医外治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中医外治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颈椎病:推拿、按摩、热敷等方法可以缓解颈椎病带来的疼痛和僵硬。
腰痛:针灸、拔罐、热敷等方法可以缓解腰痛,改善腰部血液循环。
中医外治法在慢性病康复中的应用
慢性病康复:中医外治法在慢性病康复中的应用广泛,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等。
方法: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气血的运行和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影响
气血理论在中医外治法中的应用,如针灸、推拿、拔罐等
气血理论与中医外治法的关系,如针灸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来治疗疾病
中医外治法的方法和技术
针灸疗法
特点:安全、无痛、见效快
原理: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技术: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疼痛、神经麻痹、消化系统疾病等
分类: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拔罐疗法等。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推拿疗法:通过手法按摩,达到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拔罐疗法:通过拔罐,达到祛风散寒、通经活络的目的。
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历程
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经络理论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的通道
效果:中医外治法在慢性病康复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优势:中医外治法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等优势,适合慢性病康复。
中医外治法的优势和特点
01
非侵入性:无需手术,减少患者痛苦
04
02
03
安全有效:使用天然药物,副作用小
简便易行:操作简单,易于患者接受
整体调理:注重整体观念,调节身体平衡
适应症:适用于风湿、关节炎、皮肤病等疾病

中医外治法ppt课件

中医外治法ppt课件
特点
安全有效、副作用少、适用范围 广、操作简便等。
发展历程
01
起源
中医外治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如《黄帝内经》等 经典医籍中已有相关记载。
02
发展
经过历代的实践与传承,中医外治法不断发展完善,形 成了多种流派和特色疗法。
03
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对中医外治法的研究不断深入,证实其疗效并 探讨其作用机制。
谢谢聆听
及时就医。
禁忌症与不良反应
禁忌症
对于一些特殊体质的患者,如过敏体质、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应慎用或禁用中医外治法。此外,对于一些皮肤 破损、炎症等局部病变,也应避免使用外治法。
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医外治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局部疼痛、发 热等不适症状。如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外科疾病
颈椎病
中医外治法如推拿、牵引等手段可以改善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促进颈椎的康 复。
腰椎间盘突出
通过中医外治法的按摩、针灸等手段,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 状。
妇科疾病
痛经
中医外治法如热敷、按摩等可以缓解痛 经引起的疼痛,同时调整女性的生理周 期。
VS
产后康复
针对产后康复需求,中医外治法如艾灸、 熏蒸等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和恶露的排出, 加速产后恢复。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 质,具有温煦、推动、防御 、固摄等作用。
血是滋养全身的宝贵物质, 具有滋润和营养作用。
中医认为,气与血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维持人体正常 的生理功能。
外治法通过调节气血的运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3 中医外治法的方法与技术
针灸疗法

中医外治法 古籍 案例

中医外治法 古籍 案例

中医外治法古籍案例
中医外治法是指中医药学中用于治疗外部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等。

这些方法在古代中医典籍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和应用案例。

首先,针灸是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古籍中,比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中,有详细的关于针灸治疗外部疾病的记载。

比如针灸治疗疼痛、肌肉骨骼损伤、关节疾病等方面的案例。

其次,推拿也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古籍中,比如《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中,有关于推拿治疗外部疾病的记载和案例。

推拿可以用于治疗筋骨疼痛、肌肉拉伤、腰腿痛等症状。

除此之外,拔罐、刮痧、艾灸等外治法也在古籍中有着丰富的记载和应用案例。

比如《千金方》中有关于拔罐治疗疼痛、刮痧治疗风湿等病症的案例,而《外台秘要》中也有关于艾灸治疗寒湿痹痛、疮疡肿毒等疾病的案例。

总的来说,古籍中对中医外治法有着丰富的记载和案例,这些经典著作为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于今天的临床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总结

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总结

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总结
中医外治法是指通过外部手段治疗疾病,包括推拿按摩、针灸、艾灸、拔罐、刮痧等方法。

这些方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总结这些常用的中医外治法。

首先,推拿按摩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外治法,通过按摩穴位和经
络来调理气血,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按摩可
以分为经络推拿和穴位按摩,常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其次,针灸是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
刺入针灸针,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可以治疗
各种疼痛症、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艾灸是一种利用艾草燃烧产生的热量作用于人体的外治法,通
过热量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于寒
湿痹痛、肠胃寒痛等疾病的治疗。

拔罐是一种通过在体表产生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气
血的外治法,常用于治疗寒热病、风湿痹痛等疾病。

刮痧是一种利用特制工具在体表刮擦,通过破血消肿、行气活血的外治法,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等疾病。

综上所述,中医外治法包括推拿按摩、针灸、艾灸、拔罐、刮痧等多种方法,通过调理气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外治法常常与中药内服相结合,共同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中医外治法课件详解

中医外治法课件详解
心脑血管疾病、肺结核、乳腺 癌等慢性疾病
中医外治法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前景
针灸疗法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系统, 调整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免疫 功能、神经系统功能,从而达 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中药外治法
与过去相比,中药外治法在现 代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其药性可直接作用于病灶附近, 避免了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毒予背部或颈 部等特定经络部位适当的压力, 以达到松筋、活血,舒缓筋膜 缺血等作用,预防疾病。
中医外治法课件详解
探索中医外治法的奥秘,深入剖析其基本理论、分类、工具以及应用前景。
中医外治法简介
什么是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是运用针灸、推拿、 按摩、走针、灸法、刮痧、中药 外治等手段进行的一种治疗。
基本理论和原则
中医外治法的理论依据是中医学 的经络腧穴学说,其中最重要的 针灸经络学说支配着整个中医外 治法的原则。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针刺前,要仔细询问病史,掌握病情, 以及根据病情、年龄、性别等确定波罗 密、针型、针力等。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原理和分类
按不同灸物分为艾灸、碘盐灸、 火针灸等等,不同的灸物具有不 同的治疗功效。
应用范围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灸法以其独特的治疗方式,在呼 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疾病的诊治中也具有显著的疗效。
刮痧疗法
这一疗法是利用特殊工具对皮肤进行刮拭,以达 到疏通经络、通血定痛等治疗效果。
全面解析针灸疗法
1
方法与操作技巧
2
入针时要神思专一,气质清雅;用针时
要轻重得当,方向准确;出针时要提拔
迅速,不要大力牵拉。
3
原理和治疗范围
针灸的针刺部位多是身体的经脉、穴位 等,以达到疏通经络、协调脏腑、平衡 气血阴阳的作用。

中医常见内科病外治疗法临床应用经验分享

中医常见内科病外治疗法临床应用经验分享

中医常见内科病外治疗法临床应用经验分享目录Ø 一、疗法简介Ø 二、穴位作用Ø 三、临床常见疾病与选穴一、内病外治疗法简介•内病外治疗法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的疗法之一,以其使用安全、方便、效果明显而著称;其中针灸疗法是最典型的内病外治疗法之一。

顾名思义,内病外治疗法,就是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给药,从而进入内脏有病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

内病外治又被称作皮肤“吃”药疗法(穴位敷贴),指不用其他方法配合,能独立消除病症的外治法。

施药于人体穴位,通过反射、渗透、吸收及输布,快速实现局部治疗效果与整体治疗效应.•在这里针对内病外治疗法重点推荐应用代温灸膏进行经络穴位的贴敷治疗全身性疾病,包含内科、妇科、外科等;二、穴位的作用1、天突穴、大椎穴:具有清热散寒消炎的功效,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主穴;2、肺俞和膻中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主穴,其中在使用肺俞穴时,治疗有发热症状的下呼吸道感染可用代温灸膏,而治疗哮喘、过敏性疾病患者及寒性的无发热症状的痰鸣、痰喘等下呼吸道感染用代温灸膏;3、肚脐是治疗“支原体感染”及胃肠道病的主穴,若治疗厌食、偏食、便秘及食积型的痰鸣、痰喘、咳嗽、发热等证可用此穴,若治疗腹泻病,肚脐+止泻穴(此穴在脐下1寸)4、阴陵泉、丰隆是治痰、消痰的辅助穴位,其中阴陵泉可用于脾虚痰阻(舌苔腻),丰隆穴多用于食积痰盛和痰壅(舌苔后腐)5、涌泉穴:对治疗顽固性的咳嗽及喉中痰鸣有很好的辅助效果;6、孔最穴:是治疗寒性的鼻塞流涕、喷嚏及过敏性鼻炎的主穴;7、阳陵泉:可用于水火邢金型咳嗽和胃肠积热型咳嗽。

三、临床常见疾病与选穴(一)呼吸内科疾病1. 上呼吸道:天突、膻中、大椎;2 、下呼吸道感染:肺俞、孔最、丰隆;3 、对于感冒初期舌苔白、质红属于上焦病贴敷天突、肺俞;舌苔黄,属于中焦病,贴敷天突、膻中、肺俞;舌体肥大、有齿痕属于下焦病,贴敷天突、膻中、肺俞、丰隆;4 、咽部支原体感染(嗓子水肿但不充血)和手足口病,贴神阙、肚脐、大椎、膻中、天突, 3—5 次即可治愈;5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天突、肺俞、膻中、列缺、孔最(二)消化内科疾病1 、胃痛、胃胀、反酸等症状:上脘、中脘、下脘、足三里、解溪、内庭;2 、对于急性胃肠炎、腹痛,做几次腹直肌弹拨手法,再贴敷上述穴位,几分钟见效;3 、便秘:关元、中脘、天枢、大横、足三里;(三)妇科疾病、1 、妇科慢性炎症(盆腔炎、附件炎):关元、命门、肾俞、归来、足三里、三阴交(贴 3—5 次可治愈);2 、痛经:阳陵泉、关元、地机、三阴交、命门、肾俞;3 、急性乳腺炎:孔最、内关,一般 3—5 次即可治愈;(四)泌尿科(男科)疾病1 、列腺增生及炎症:气海、关元(两穴贴治4 4 小时以上)、会阴(此穴贴1 1 小时即可)2 、男性性功能减退:肾俞、命门、关元、足三里、太溪、神门;3 3 、小儿遗尿:关元、阴陵泉;(五)风湿疼痛类疾病1 、颈椎病:天宗、肩井、外关,天宗穴手法大力按压3 3分钟,再贴敷代温灸膏,颈椎病脊髓型除外的,颈项强直的病人,找到肩下滑囊、肩胛背神经(菱形肌),对其治疗效果明显;2 、肩周炎:肩井、肩贞、肩前、外关、肩髃、天宗,肩井、肩贞、天宗穴手法大力按压3 分钟再贴代温灸膏效果更好;3 、腰突:双侧殷门、涌泉,两穴贴敷之前按压3 3 分钟;4 、膝关节痛:双膝眼、足三里、血海加上手法治疗;(六)其他疾病1 、面神经麻痹:牵正、翳风、颧髎、合谷(此穴可贴敷4个小时);2 、中耳炎:天突、听宫;3 、口腔溃疡:解溪、阳溪;4 、失眠:翳风、丘墟双侧,贴敷 3—5 次即可;5 、结膜炎、麦粒肿:双侧阳陵泉贴敷,一般3 3 次即可;6 、牙疼:主穴:双肩井,配穴阳溪(上牙痛)、解溪(下牙痛),半个小时见效;注意:以上为医生的个人经验总结,如患者在应用过程出现不良反应还请尽快就医。

中医外治法的原则与应用

中医外治法的原则与应用

中医外治法的原则与应用中医外治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它通过外部手段对病患进行治疗,如按摩、拔罐、艾灸、针灸等。

与中医内治法相比,中医外治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明显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在中医外治法中,有一些基本原则和应用技巧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医外治法的原则和应用。

一、基本原则1. 针对疾病症状:中医外治法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不同的病症需要不同的外治法才能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2. 个体差异化: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因此中医外治法在应用时需考虑个体差异。

同样的外治方法,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

3. 综合治疗:中医外治法通常与其他中医疗法结合使用,如内治法、草药等。

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全方位地提高治疗效果。

4. 个别化调配:不同的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中医外治法在应用时要根据病情的不同,个别化调配治疗方案。

二、常见应用1. 按摩疗法:按摩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僵硬,改善气血不畅等症状。

常见的按摩手法有推拿、揉捻、拿捏等。

2. 拔罐疗法:拔罐是一种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加热或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于皮肤表面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解除淤血和湿气等症状。

拔罐疗法常用于肌肉疼痛、感冒等病症的治疗。

3. 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利用中药艾叶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特殊的药性,刺激相应的穴位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温补气血、祛寒湿、调理气机等,常用于寒湿痹痛、虚寒体质等问题的治疗。

4.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外治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入针具,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

针灸疗法在中医外治法中可以用于肌肉骨骼疾病、内脏疾病等多种病症的治疗。

三、观点和理解中医外治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中医内病外治心得体会

中医内病外治心得体会

中医内病外治心得体会中医治疗内病时,有时也需要外治。

外治是指在外部应用药物或手法进行治疗,以达到治疗内部疾病的效果。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外治对于一些内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下面我将就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心肺疾病心肺疾病是一种内部疾病,但有时也需要采用外治法进行治疗。

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采用吸药膏敷贴、艾灸等方法进行外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二、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也可以采用外治法进行治疗。

我在治疗胃病时,常常会采用贴敷药和按摩的方法进行外治。

贴敷药可以起到缓解胃肠道症状、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而按摩则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运动和蠕动。

三、妇科疾病中医治疗妇科疾病时,也可以采用外治法进行治疗。

我在治疗月经不调时,常常会采用贴敷药和艾灸的方法进行外治。

贴敷药可以缓解月经不调引起的胸闷、腰酸等不适症状,而艾灸则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对月经不调的治疗效果很好。

四、风湿病中医治疗风湿病时,也可以采用外治法进行治疗。

我在治疗风湿病时,常常会采用捏蹭、推拿和针灸的方法进行外治。

这些方法可以调节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内病时可以采用外治法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诸如缓解症状、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免疫力等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外治时一定要注意治疗方法的准确性和药物的用量控制。

此外,需要针对不同的内病采取不同的外治法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方法与效果

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方法与效果

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方法与效果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平衡和谐,以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常见方法和其取得的效果。

一、中医四诊法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首要步骤是进行四诊法的辨证施治。

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望诊,中医医生可以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身体状况。

闻诊则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和声音,以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问诊是医生向患者提问,详细了解症状、病史等信息。

最后,切诊是指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获取脉象信息,判断疾病的表现和机理。

通过四诊法,中医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病因,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核心方法之一。

中药多为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提取的药物,具有药效温和、疗效渐进的特点。

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用,包括口服、外用、煮汤浸泡等。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功效,可以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中药治疗内科疾病时,往往以中医四诊法的辨证为基础,从调整体质、调整脏腑功能等方面入手,达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的目的。

三、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针灸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和平衡体内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针灸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法和穴位的选择,对内科疾病进行针刺,从而达到理气、活血、疏通经络的目的。

在中国和一些西方国家,针灸已被广泛应用于内科疾病的治疗,尤其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症状缓解有显著的效果。

四、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通过对膜腔、经络、穴位等的推拿和按摩,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恢复机体平衡。

推拿按摩常被用于脏腑虚实不同、气血运行不畅、痰湿阻滞等病理情况的调理。

此外,推拿按摩还具有舒筋活络、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对某些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也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外治法ppt课件

中医外治法ppt课件
b.寒邪犯胃。脾胃虚寒者疼痛发作,可局部热敷,药敷,如取练须葱头30g,生姜15g,将上两味共捣烂
康 微 人 少 三 的 才 待 二 系 不 和 笑 流 、 炒热烫,装入布袋,热熨胃脘部。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或以疼痛缓解为度,以湿中散寒止 痛。亦 ! 笑 心 ; 、 魅 会 人 、 可行拔罐,熏蒸,艾灸等其他温热疗法。 ! 少 善 让 的 在 C.脾胃虚寒者,在三伏天给予穴位贴敷,取神阙,中脘,胃腧等。药物取肉桂,胡椒各15g,干姜,细辛, 有 情 微 笑 力 产 生 乐 延胡索各10g,共研细末,用姜汁调和,每穴蚕豆大小药膏,胶布固定,3~6小时后去除,7日一次,4 良 , 你 时 与 次为疗程, 利 愉 笑 一 ! 生 , 观 好 会 看 候 d.饮食停滞者,胃脘部胀满疼痛欲吐,可用盐汤探吐以涌吐宿食。亦可针刺内关,足三里天枢等穴。 于 悦 会 笑 吸 这 向 他 e.肝气犯胃者,可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以疏肝理气止痛。 的 为 起 , 人 (2)恶心,呕吐 身 , 使 , 引 样 上 a.外邪犯胃或脾胃虚弱呕吐频发者,可用脘腹热敷,按摩,或按压内关,合谷,中脘,或者艾灸中脘, 人 你 来 面 进 足三里,脾腧等穴,以温中散寒止吐。
b.呕吐过后可为可为患者行腹部按摩(掌心自上而下),以缓解胃脘部紧张不适。 c.饮食停滞者,呕吐时不宜止吐,鼓励患者尽量将胃中积食吐出,欲吐不得吐者,可涌吐宿食 (饮适 量淡
盐水,后用压舌板探喉取吐。)
七、中医外治法在脾胃科的应用:
2. 泄泻 (1)泄泻
体 经 一 十 别 的 , 际 带 更 带 行 a.寒湿,虚寒泄泻者,腹部热敷,或葱熨,盐熨,可艾灸中脘,足三里,关元,神阙等穴,或者拔火罐治 健 常 个 年 人 人 善 关 来 加 微 交 一 疗,亦可神阙隔盐灸,隔药灸,或用汉磁热贴敷贴神阙穴,每日一贴,每个疗程5天。

《外治医说》之内病外治法赏析

《外治医说》之内病外治法赏析

《外治医说》之内病外治法赏析吴尚先(公元1806~1886年),字师机,浙江杭州人。

所撰《理瀹骈文》成书于1864年,初名《外治医说》,后改称为本名,是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专著。

收录外治法数十种,外治方1500余首,融理论与临床为一体,对内病外治的机理、制方遣药、敷贴部位等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一、内治外治,理同法异吴氏认为外治之法古已有之,“《内经》用肉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加桂以涂治风中血脉,此用膏之始。

”“仲景《伤寒论》有火熏令其汗,冷水豿之,赤豆纳鼻,猪胆汁蜜导法,皆外治也。

”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指出“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

”应“察四时五行,求病机,度病情,辨病形。

”以辨证论治原则指导内病外治,继承、发展了中医外治的理论。

二、疗法多样,治分三焦1.1膏药法在《理瀹骈文》中用膏药最多,把许多内服汤、丸剂改制成膏药外贴,治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科。

吴氏认为膏药的作用一是拔,二是截。

“凡病所结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而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之处,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膏方中以清阳膏(治上焦病,贴于太阳、风门)、金仙膏(治中焦病,贴于胸腹)、散阴膏(治下焦病,贴于足心、脐)和行水膏(治三焦,湿热,贴于胸脐)应用最多,加上治疗外症的云台膏共称五大膏。

此外,较常用的还有养心、清肺、滋阴、健脾、扶阳、通经、卫产等膏方。

1.2温热法以温热作用于机体,有烘、烧、照、灸、熏、熨、酒醋疗、蜡疗等。

1.3浸浴法用药液洗浴或浸渍。

如用桂枝、细辛、羌活、防风等煎水沐浴,治伤寒阳虚不作汗;以茜草、梧桐叶煎汤浸足治热痢。

1.4外敷法如以田螺、芒硝、麝香捣烂敷脐治癃闭,用大黄捣碎敷脐治伤食和腹痛,用醋调大黄粉敷脐治吐血,蚯蚓捣烂敷足心等。

1.5涂搽法药粉加赋形剂涂擦局部。

如用乳没粉加木瓜酒涂擦颈部,治疗因肾虚风寒所致的颈背痛。

或用鸡毛蘸药液扫揉局部,如用猪胆汁调芒硝水溶液扫揉胃部,治热性胃痛。

《中医内科学》特色外治法教学方法

《中医内科学》特色外治法教学方法

《中医内科学》特色外治法教学方法中医内科学特色外治法教学方法引言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中医诊疗技术为手段,研究内科疾病的防治。

而在传统中医内科学中,特色外治法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内科学特色外治法的教学方法及其重要性。

特色外治法的定义和特点特色外治法是指通过一系列外治手段,直接作用于疾病发生区域或部位,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与传统的内治法不同,特色外治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直接作用:特色外治法通过外部手段,直接作用于疾病部位,能够更直接有效地调理病情。

2. 规范化:特色外治法有着一定的规范步骤和方法,有利于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推广。

3. 个性化:特色外治法能够根据不同病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特色外治法的教学方法特色外治法的教学方法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点:1. 理论教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详细讲解特色外治法的理论基础,包括功效、适应症、操作技巧等知识点。

学生需要通过理论研究,了解特色外治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2. 实践操作:在特色外治法的教学中,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应该亲自进行操作,研究和掌握各种特色外治法的具体应用方法。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病例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病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病例的治疗过程和效果,帮助学生理解特色外治法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同时,通过病例分析,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4. 临床实:特色外治法的教学应该与临床实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临床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特色外治法。

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特色外治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

特色外治法教学的重要性特色外治法对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与传统内治法相比,特色外治法可以起到更直接、快速、有效的疗效,提高学生的治疗效果。

2. 特色外治法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意识。

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

中医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方面的信息,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常见的中医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法。

首先是望诊,通过观察病人面色、舌苔、脉象等外在表现来获取一些线索。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与气血不足有关,而面色红润则可能与热病有关。

其次是闻诊,中医医生可以通过闻病人口中的气味来确定病情,如口臭可能与胃火炽盛有关。

第三是问诊,医生会询问病人的症状、过去的病史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最后是切诊,医生会通过把脉来获取病人的脉象信息,进一步明确病情。

根据这些信息,中医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疾病的类型和病因。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

对于不同的疾病,中医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内科疾病治疗的核心。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人体气血、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医医生会根据病情来选用不同的中药,并根据病人的体质来调配剂量。

中药有很多种类,如葛根、黄芪、当归等,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机制。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入针灸针,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适用于各种病症,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中药和针灸,中医还包括其他治疗方法,如中医推拿、中医理疗等。

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情,医生会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注意事项在接受中医内科疾病治疗时,病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遵医嘱:中医治疗需遵循一定的疗程和用药规律,病人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或就诊,不能擅自增减服药量。

浅析中医内科疾病的外治法

浅析中医内科疾病的外治法

浅析中医内科疾病的外治法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医疗事业的发展,我国在内科疾病的诊治方面已经有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本研究将针对我国中医内科疾病的外治方法进行探究,从医生的角度对内科疾病的诊治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标签:中医治疗内科疾病外治方法外治法始于《内经》,在《内经》中有用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的记载。

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匡要略》,论述外治法颇多,如“火熏令其汗”,“赤豆纳鼻”、猪胆汁蜜导法、猪膏发煎润导大便、小儿积疮点药烙之、苦参汤洗法、雄黄熏法等,其治法已比较完备,可视为形成期。

在其后的漫长历史中,外治法得到发展与普及,西晋的《崔氏方》,宋?《和剂局方》厂《外科经验全书》,明《外科正宗》、《本草纲目》以及清.《医宗金鉴》均有膏药的记载,在此基础上,吴师机集前人外治法之大成,扩大了外治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内科疾病,研制了数十种膏药方剂,创立了数十种外治方法,对外治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内科疾病外治法的经典著作《理论麟文》《理论骄文》是内科疾病外治法之大成,《理论骄文》原名《外治医说》,是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专著,其刊方137首,其中治疗内科疾病的膏药有94方,占69%,治疗病种达33种之多,其证候多达85种,其范围之广,种类之多,为其他医著所不能比拟的。

吴师机在《理论骄文》中对外治法论述了如下观点:第一,病机不同,用不同膏药,注重外治法中的辫证施治。

第二,根据异病同治:的理论,提出膏药可统治百病的观点。

第三,精选溶剂,药穴相合。

吴氏指出:“膏中用药味,必须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虽苍术、半夏之燥,入油则润,甘遂、牵牛、巴豆、草乌、南星、木鳌之毒,入油则化,并无碍。

”认为精选溶剂在裔药中有重要意义,即便是死毒剧药,若与溶剂相应,亦可发挥其治疗作用而无毒害。

吴氏提出,用膏药时,“若脏腑病,则视病所在,上帖心口,中贴脐眼,下贴丹田,或兼贴心俞与心口对,命门与脐眼对,足心与丹田应”,若能选穴精当,则可既收药效,又收穴效之益。

中医的内外治疗方法

中医的内外治疗方法

中医的内外治疗方法中医学注重综合治疗,在治疗疾病时常常会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医医疗实践的始终。

中医的内外治疗方法以草药和外用疗法为主,通过内服和外用的方式,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调理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中医的内外治疗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医的内治疗方法中医的内治疗方法指的是通过内服草药来调理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程度,中医师会针对患者的病情,配制出适合其体质和病情的中药方剂。

在中医内治疗方法中,养生保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通过调节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的生活习惯,来改善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中医的外治疗方法中医的外治疗方法指的是通过外用草药和其他物质来直接作用于身体表面的病变区域,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中医外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是中草药的外用贴敷、熏洗,以及针灸、推拿等手法。

1. 外用贴敷外用贴敷是中医外治疗方法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将草药熬煮后贴敷在患处,使草药的有效成分渗透到皮肤深层,来改善局部病变。

比如治疗湿疹、烧伤等疾病时,可以使用适量的中药贴敷在患处,起到舒缓、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2. 熏洗熏洗是指将煎煮好的中草药浸入温水中,患者用药水进行浸洗或泡脚,以起到温通经络、祛寒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熏洗适用于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妇科炎症等疾病的治疗。

3. 针灸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针刺患者的经络、穴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针灸适用于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4. 推拿推拿是中医的另一特色疗法,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经络、穴位,调理气机,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推拿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总结起来,中医的内外治疗方法是一种综合治疗的手段,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医内科疾病的外治法
发表时间:2015-12-07T10:27:51.4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4期作者:丛日晶[导读] 哈尔滨市阿城区通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外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与内治一起构成了中医学的治疗体系。

哈尔滨市阿城区通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阿城 150322 【摘要】本文首先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明确提出了中医外治法的概念;论述了中医外治法的起源,对中医外治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指出历代临床医家对内科疾病的外治法,尤其是清代对外治法的研究可谓集历代外治法之大成;对国内中医外治法发展的现状进行简单综述;探讨中医外治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医外治自成独立学科有利于学科的长足发展。

展望未来的中医外治将会向着学科独立化、医研一体化、治疗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医;内科疾病;外治中医外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与内治一起构成了中医学的治疗体系。

中医外治从远古人类时期开始萌芽,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而不断发展,进人现代社会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外治在理论和实践中飞速提升,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尤其是对中医内科疾病的外治法由来已久,本方法具有药少效捷、方法简单价格便宜、易于推广等特点,是别具匠心的治疗方法之一,今人应努力继承发掘,使之更加完备并发扬光大。

1.中医外治的概念
中医外治,由来已久。

一般认为:外治是与内治(口服给药)相对而言的治疗方法。

如针灸、推拿、伤科、外科手术及药物的熏、熨、敷、贴等均属外治范围。

借鉴著名中医外治专家吴震西、朱连学的外治法定义的观点,外治法的概念应分为广义外治法和狭义外治法,广义外治法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皮肤(粘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

比如药物外洗、敷、熏,针灸、按摩、气功,音乐疗法、体育疗法等均属于广义外治法。

狭义外治法则指用药物、手法或器械施与体表皮肤(粘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自针灸形成专科以后,狭义外治法的概念一般不包括针灸。

外治的内容非常丰富,据有关文献记载外治法多达四百余种,概括起来可分两大类:即药物外治法、非药物外治法,在临床中往往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在治疗科别上一般分内病外治、外病外治两大类,具体到临床外治法又分为内科外治法、外科外治法、妇科外治法、儿科外治法等。

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运用方便、操作简单、取材容易、能够直接观察、随时掌握等多种优点,受到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尤其近二十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在未来几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纳米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也必将对中医外治法的给药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并推动中医外治法的发展。

2.中医外治的改革创新2.1借助现代科技,促进药物由外而内吸收
自拟的“骨痛熨药”(含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白芥子、独活等)治疗关节疼痛,起效快捷,深受患者欢迎。

原来用食醋将药末调和使其微湿,放锅内炒热,用布包乘热熨患处,冷则再炒,诸多不便。

后改为将药末装入布袋,洒几滴食醋,置于患处,外加磁场效应治疗仪做理疗,集药物治疗、红外线热疗、磁疗于一体,增强了温经通络、宣痹止痛的功效。

此外,临床还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和离子导入等方法。

2.2利用先进的外治器具
头痛塞鼻散(含白芷、川芎、远志、冰片)原先系用绢包塞鼻,不仅妨碍呼吸,且有碍美观。

1985年改用“薄荷通”器具,将散剂纸包装入,制成头痛塞鼻锭剂,经临床对比,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此药由散剂改为锭剂后,不仅使用舒适、清洁、携带方便,而且可以批量生产,现正待开发新药。

此项研究曾为南通市科研项目,1996年通过科研鉴定并获南通市科技进步四等奖。

2.3用灌肠法治疗内科疾病
灌肠是古代塞肛法的发展和延伸,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科多种疾病,如内科的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肾功能衰竭,妇科的盆腔炎、输卵管炎及儿科的高热惊厥、蛲虫病等。

我们采用止血灵加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7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96.15%,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3.内科疾病外治法的发展3.1内科疾病外治法的来源
《理论骄文》原名《外治医说》,是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专著。

其刊方137首,其中治疗内科疾病的膏药有94方,占69%,治疗病种达33种之多,其证候多达85种,其范围之广,种类之多,为其他医著所不能比拟的。

吴师机在《理论骄文》中对外治法论述了如下观点:第一,病机不同,用不同膏药,注重外治法中的辫证施治。

第二,根据异病同治:的理论,提出膏药可统治百病的观点。

第三,精选溶剂,药穴相合。

吴氏指出:“膏中用药味,必须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虽苍术、半夏之燥,入油则润,甘遂、牵牛、巴豆、草乌、南星、木鳌之毒,入油则化,并无碍。

”认为精选溶剂在裔药中有重要意义,即便是死毒剧药,若与溶剂相应,亦可发挥其治疗作用而无毒害。

吴氏提出,用膏药时,“若脏腑病,则视病所在,上贴心口,中贴脐眼,下贴丹田,或兼贴心俞与心口对,命门与脐眼对,足心与丹田应”,若能选穴精当,则可既收药效,又收穴效之益。

3.2内科疾病外治法的展望
内科疾病外治法,应大力继承,推广普及。

在这方面,临床报道较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科疾病外治法适应证多达30余种,其有效膏药达122种之多。

论其功效,则有祛邪扶正、协调阴阳、枢转升降等,论其法,则有汗、清、下、消、补、温、和等,例如外用养心汤治疗胸痹、用脐压散治疗高血压、用哮喘膏治疗哮喘、用白川草糊剂治疗痹证、用附马散治疗面神经麻痹、用敷脐疗法治疗黄疽等。

我们用吴茱英、牛膝、菊花、肉桂、茵陈、芫蔚子、桑叶、抉芬,水煎洗脚治疗高血压病多40例,全部有效,用头痛外敷方治疗头痛,止痛率达100%,用肠痈敷剂治疗肠痛,疗效相当可观。

总之,内科疾病的外治法,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应当努力继承挖掘,使之在医疗保健事业中重放异彩。

4.结语
目前,我们要做的是重视外治法的普及工作。

我们医疗卫生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只有做好外治法的普及工作,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外治法,才能更好地发展外治法,普及要有广度。

在普及外治法的同时,外治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外治法,研究要有深度,要和最新的科学技术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阙华发,徐杰,王云飞,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3(2):103-106.
[2]汪陆玲.刘爱民主任医师外治疮疡经验[J].中国中医急诊,2011,16(4):441,4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