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功用和基本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各机构和系统的功用

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各机构和系统的功用1. 引言发动机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扮演着提供动力的重要角色。
它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各机构、系统的功用对于理解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组成以及各机构和系统的功能。
2. 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组成一般而言,发动机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2.1 缸体缸体是发动机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它负责容纳活塞、气门等其他零部件,并通过冷却系统散热。
缸体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足够强度和刚性。
2.2 活塞与连杆活塞是发动机中上下往复运动的零件,它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接。
活塞在气缸内完成压缩和爆炸过程,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传递给连杆。
2.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中转换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为旋转运动的部件。
它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接,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
2.4 气门机构气门机构负责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以控制燃烧室内的进气和排气过程。
它通常由凸轮轴、摇臂、弹簧等零部件组成。
2.5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负责在适当的时机点燃燃料混合物,引发爆炸过程。
它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零部件,通过电流传导和高压电火花实现点火。
2.6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供给发动机所需的燃料,并控制其喷射量和喷射时机。
它包括燃油泵、喷油嘴等零部件,确保适量的燃料进入发动机进行燃烧。
2.7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负责散热,防止发动机过热。
它通过循环冷却液,在发动机周围形成流体循环,带走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2.8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负责对发动机各运动部件提供充足的润滑。
它通过循环润滑油,在摩擦部位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和磨损。
3. 各机构和系统的功用各机构和系统在发动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下面将逐一介绍它们的功用:3.1 缸体•容纳活塞、气门等重要零部件;•提供良好的密封性,保证气缸内压力;•通过冷却系统散热,防止过热。
3.2 活塞与连杆•完成气缸内的压缩和爆炸过程;•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传递给连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者缺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动力,驱动车辆运行。
本文将对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的运行机制。
正文内容:1. 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用于容纳活塞、气门和其他关键部件。
1.2 活塞和连杆: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将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1.3 曲轴和凸轮轴:曲轴将连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凸轮轴控制气门的开闭。
1.4 气门温和门机构:气门控制进出气体的流动,气门机构负责使气门按照规定的时序工作。
1.5 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室,点火系统提供火花点燃混合气。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汽缸内产生负压,进气门打开,混合气进入燃烧室。
2.2 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增加燃烧效率。
2.3 燃烧冲程:活塞上行至顶点时,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产生爆炸,推动活塞下行。
2.4 排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废气从排气门排出,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做准备。
2.5 循环重复:上述四个冲程循环进行,驱动曲轴旋转,输出动力。
总结:从组成和工作原理来看,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部件协同工作实现动力输出。
发动机的组成包括缸体、活塞、曲轴等关键部件,而工作原理则涉及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
通过深入理解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运行机制,为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提供指导。
同时,对于汽车创造商和工程师而言,深入研究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也是提升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效率的关键。
发动机工作原理

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机械装置。
内燃机是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内燃机每实现一次热功转换,都要经历一系列连续的工作过程,构成一个工作循环,否则,就不能实现热功的转换。
第一节发动机总体结构及基本原理现代汽车发动机根据所用燃料的不同可分为:1.汽油发动机(简称汽油机)1). 化油器式汽油机: 汽油和空气在化油器内混合成可燃混合气,在输入气缸加以压缩,然后用电火花点火使之燃烧而发热作功。
2). 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将汽油直接喷人进气管或气缸内,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再用电火花点燃。
2.柴油发动机(简称柴油机):汽车用柴油机使用的燃料一般是轻柴油,它是通过喷油泵和喷油器将柴油直接喷人气缸,与气缸内经过压缩的空气混合,使之在高温下自燃作功。
一.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基本由以下机构和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1.曲柄连杆机构:它的功用是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它的功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人气缸并及时从气缸排出废气。
3.供给系:它的功用是把汽油和空气混合成合适的可燃混合气供人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排出发动机。
4.润滑系:它的功用是将润滑油供给作相对运动的零件以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部分地冷却摩擦零件5.冷却系:它的功用是把受热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6.点火系:它的功用是保证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中被压缩的混合气。
7.起动系:它的功用是用以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
汽油机一般都由上述两个机构和五个系统组成。
对于汽车用柴油机,由于其混合气是自行着火燃烧的,所以柴油机没有点火系。
因此柴油机由两个机构和四个系统组成。
二.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一)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名词术语1.活塞行程与止点上止点:活塞顶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称为上止点。
汽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中性点电压
中性点作用
带有中性点接线柱的发 电机可用中性点电压来 控制各种用途的继电器
有的发电机没有中性点 接线柱但是也把中性点 电压充分的利用了如夏 利、桑塔纳发电机这些 发电机在中性点处接上 两只整流二极管和三相 绕组的六只整流二极管 一道输出可提高发电机 功率
整流管的安装
将正极管安装在一块铝制散热板上称为正 整流板;
将负极管安装另一块铝制散热板上称为负 整流板也可用发电机后盖代替负整流板见 图
二极管安装示意图
整流管的安装
在正整流板上有一个 输出接线柱B发电机 的输出端
负整流板上直接搭铁 负整流板上一定和壳 体相联接
整流板的形状各异有 马蹄形、长方形、半 圆形等见图
定子绕组
1 .每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之间的距离应 和一个磁极占据的空间距离相等
2 .每相绕组相邻线圈始边之间的距离应 和一对磁极占据的距离相等或成倍数
3. 三相绕组的始边应相互间隔2π+120o 电角度一对磁极占有的空间为360o电角 度
JF13交流发电机三相绕组绕制
结构参数如下: 磁极对数p 6对;定子槽 数z 36槽
二、定子
定子的功用 是产生交流 电
定子由定子 铁心和定子 绕组成见图
定子
定子铁心由内圈带槽的硅 钢片叠成定子绕组的导线 就嵌放在铁心的槽中
定子绕组有三相三相绕组 采用星形接法或三角形大 功率接法都能产生三相交 流电
三相绕组的必须按一定要 求绕制才能使之获得频率 相同、幅值相等、相位互 差120°的三相电动势
永磁交流发电机磁极为永磁铁制成的发电机
发电机插图
发动机分类与基本原理

迄今为止, 马自达已经 生产了将近 两百万辆以 转子发动机 为动力的汽 车,其中一 辆曾在1991 年的法国创 造了历史。
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1.2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 1、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
个工作过程组成封闭过程,
• 2、上止点: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下止点: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
燃料在发动机外部燃烧的热力发动机叫做
外燃机: 活塞式蒸汽机
蒸汽轮机;
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的热力发动机叫做
内燃机: 活塞式内燃机
燃气轮机
喷气式发动机
内燃机特点: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容易
起
动,应用广泛。
外燃机特点:热效率低,体积大,笨重 。现
代汽车上
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很少应用。
• 二 、 活塞式内燃机的分类
三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原 理
一)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在四个活塞行程内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等四个过程。
进气
压缩
作功
排气
活塞位置 上止--下止 下止--上止 上止--下止 下止--上止
排气门 进气门 气缸容积 压强Mpa
关 开 增大 0.08-0.09
320-380 温度K
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 内燃机的名称和型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725-1991
• 1.内燃机名称均按所采用的燃料命名:柴油机、汽油机、煤气机等 等。
• 2.内燃机型号由阿拉伯数字、汉语拼音、气缸布置形式符号组成。
• 3.型号组成:
首部
中部
后部
尾部
系列代号
缸数符号
换代符号
气缸布置形式符号
发动机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点火系统的功用点火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在气缸内适时、准确、可靠地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使发动机作功。
二、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1、传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电容器、断电器、配电器、火花塞、阻尼电阻和高压导线等组成。
(1)点火开关用来控制仪表电路、点火系统初级电路以及起动机继电器电路的开与闭。
(2)点火线圈相当于自耦变压器,用来将电源供给的12V、 24V或6V的低压直流电转变为15~20kV的高压直流电。
(3)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等组成。
它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接通与切断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使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并按发动机要求的点火时刻与点火顺序,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相应气缸的火花塞上。
(4)断电器主要由断电器凸轮、断电器触点、断电器活动触点臂等组成。
断电器凸轮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并以同样的转速旋转,即发动机曲轴每转两周,断电器凸轮转一周。
(5)配电器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
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各缸的火花塞。
分电器盖上有一个中心电极和若干个旁电极,旁电极的数目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等。
分火头安装在分电器的凸轮轴上,与分电器轴一起旋转。
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的高压电,经分电器盖上的中心电极、分火头、旁电极、高压导线分送到各缸火花塞。
电容器安装在分电器壳上,与断电器触点并联,用来减小断电器触点断开瞬间,在触点处所产生的电火花,以免触点烧蚀,可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
(6)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由离心和真空两套点火提前调整装置组成,分别安装在断电器底板的下方和分电器的外壳上,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
(7)火花塞由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组成,安装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引入燃烧室,点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构造

第四节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三、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机体组:包括气缸体、气缸盖及油底壳等。 机体组的作用是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装配基体,且其
本身的许多部分又分别是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 却系和润滑系的组成部分 两个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利用飞轮贮存和输出能量,完成整个工作循环。 利用燃烧室产生压力推动活塞实现热能及动能的转换。 利用气门与活塞的合理运动的配合,实现工作循环的全过程。
③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2等
④起动性能
6 表征发动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正常持续工作能力的指标。
7、耐久性指标 指发动机主要零件磨损到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极限时间。
五、 发动机特性曲线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随其调整状况及运行工况 (负荷、转速)变化而 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发动机的特性曲线。
1、速度特性曲线 性能指标随发动机曲 轴转速变化的关系称 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曲线。
②有效热效率: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百分数称为有 效热效率,记作 ηe。
3、强化指标 强化指标是指发动机承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能力的评价指标,一般
包括升功率和强化系数等。
4 用来表征发动机总体结构紧凑程度的指标,通常用比容积和比质量衡量。
5、环境性能指标 ①排放:有害气体、、、颗粒物
②噪音
五大系统: 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起动系统
2. 气缸体的特点 (1)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 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 (2)风冷发动机气缸体与 曲轴箱分别铸造; (3)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 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 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 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 (4)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 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 滑油道等。
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
汽车发动机则是由五大系统和两大机构组成的,五大系统是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启动系统;两大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混合气体,吸气冲程将混合气吸入气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做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
其中,曲柄连杆机构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压力,经过活塞、连杆转变为曲轴旋转的转矩,利用飞轮的惯性完成进气、压缩、做功、排气4个辅助行程;配气机构则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各缸工作循环的要求,及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进入气缸,并将废气排出。
车辆基础知识学习(发动机)

(二)发动机基本构造
1.曲轴连杆机构 2.配气机构 3.燃料供给系统 系统 6.起动系统 (7.点火系统) 4.润滑系统 5.冷却
(三)发动机常用术语解释及主要技术参数
1.上止点 2.下止点 3.活塞行程 4.曲柄半径 5.燃烧室容积 6.气 缸工作容积 7.发动机工作容积 8.压缩比 9.工作循环 10.工况
柴油机进气:空气。
发动机基础知识、构造及运行原理
2.压缩行程
行程介绍:
1)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 止点向上止点运动(上行)。 2)进、排气门均关闭。
进气门关闭
排气门关闭
活 塞 上 行
3)随着活塞上移、活塞上腔容 积不断减小,气缸内气体被压缩, 气体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活塞到 达上止点,压缩行程结束。 汽油机压缩终了时缸内气体温 度高于汽油的点燃温度; 柴油机压缩终了时缸内气体温 度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
发动机基础知识、构造及运行原理
5.燃烧室容积(Vc)
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上方的容积。
6.气缸工作容积(Vh)
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又称气缸排量。
7.发动机工作容积(V)
多缸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又称发动机排量。 V= Vh×气缸数
8.压缩比(ε)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表示气缸内气体被压缩的程度。
1.进气行程
行程介绍:
1)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 下止点运动(下行)。 2)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进气门开启
排气门关闭
活 塞 下 行
3)由于活塞下移,活塞上腔容 积增大,形成一定真空度,在真空 吸力的作用下,特定气体经进气门 被吸入气缸,至活塞运动到下止点 时,进气门关闭,停止进气,进气 行程结束。 汽油机进气:空气与汽油形成 的混合气;
汽车发动机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
第2章 传动系概述
2.1 传动系的作用及组成 2.1.2 传动系的组成及各总成的功用
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 主要由液力机械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
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组成。
.
第2章 传动系概述
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 FR的优点是:附着力大,易获得足够的驱动力,
活
工作特征:进气门关,
塞
排气门关,活塞下行。
作功终了:温度 1500~1700 K, 压
力300~500 kPa
.
排气行程
进气门关闭 排气门打开
残余废气
排气结束时曲轴转角为 540° --720°
工作特征:进气门关, 排气门开,活塞上行。
活 塞
温度900~1200 K 压力 105~125 kPa
a)发动机纵向布置
.
b)发动机横向布置
第2章 传动系概述
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3.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M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
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 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
3.必要时中断传动。利用变速器中的空档,中断动力传递, 使发动机能够起动和怠速运转,满足汽车暂时停车或滑 行的需要;
简述发动机工作原理

简述发动机工作原理
发动机工作原理是指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后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再通过落差供给到活塞上,从而驱动曲轴转动,从而达到产生动力的目的。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四个基本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首先是进气过程,发动机通过进气阀门将外部空气引入气缸内。
然后是压缩过程,活塞上下运动压缩进入气缸的混合气体,使其压力和温度升高。
接下来是燃烧过程,当活塞接近上止点位置时,点火系统会引发火花,将点火能量传递给混合气体,引发燃烧。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同时带动连杆使曲轴转动。
最后是排气过程,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为新的循环做准备。
发动机实际上通过不断重复这四个基本过程来驱动车辆行驶。
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燃料的燃烧效果、气缸容积和气门的操作等。
发动机知识

二行程汽油机进气压缩
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事先已充满活塞 上方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新的可燃混合气 又从化油器被吸入活塞下方的曲轴箱内。
二行程汽油机做功排气
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活塞上方进 行作功过程和换气过程,而活塞下方则进 行可燃混合气的预压缩。
二行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二行程柴油机和二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类似, 但柴油机进入气缸的是纯空气。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 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 体 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 空腔称为气缸 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 曲轴箱 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 多加强筋,冷却水套 和润滑油道等。
机体组——曲轴箱
气缸体下部用来安装曲轴的部位称为 曲轴箱,曲轴箱分上曲轴箱和下曲轴 箱。上曲轴箱与气缸体铸成一体,下 曲轴箱用来贮存润滑油,并封闭上曲 轴箱,故又称为油底壳
带扫气泵的二行程柴油机
多缸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基本构造
汽油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 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
柴油机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 滑系、冷却系和起动系组成,柴油机是压燃 的,不需要点火系。
曲柄连杆机构
四行程发动机的排气行程
当作功接近终了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 然关闭,靠废气的压力先进行自由排气,活 塞到达下止点再向上止点运动时,继续把废 气强制排出到大气中去,活塞越过上止点后, 排气门关闭,排气行程结束。
二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完成进气行程、压 缩行程、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一个工作 循环,曲轴转一圈 (360°),活塞上 下往复运动两次。
பைடு நூலகம்
机油泵 油底壳
机油压力表亮红灯的原因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的动力源。
它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共同协作来实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发动机的主体部分,用来容纳活塞和气缸套。
1.2 活塞:位于气缸内,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实现往复运动。
1.3 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过程:气缸内活塞下行,气门打开,进入混合气体。
2.2 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
2.3 燃烧过程: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3.1 散热器:通过水冷或风冷方式,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3.2 水泵:循环冷却液,保持发动机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3.3 散热风扇:在低速行驶时,辅助散热器散发热量。
四、发动机的润滑系统4.1 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抽送到各个润滑点。
4.2 机油滤清器: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持机油清洁。
4.3 油底壳:储存机油,保持发动机内部润滑。
五、发动机的点火系统5.1 点火线圈:将12伏电压转换为数千伏高压电流,点燃混合气体。
5.2 火花塞:通过高压电流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5.3 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点火时机,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总结: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由多个部件组成,各部件协作完成进气、压缩、燃烧、排气等过程。
同时,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深入了解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养和维护汽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基本知识培训入门PPT课件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两大机构:
配气机构
市场部服务部培训中心
第页
发动机基础知识
两大机构:
配气机构
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体(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得以及时地、充分地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地、充分地从气缸排出。
第页
发动机基础知识
冷却系统
节温器
气缸盖
气缸垫
气缸体
机油散热器
水 泵
散热器
五大系统:
冷却系统流向示意图
市场部服务部培训中心
第页
发动机基础知识
01
02
03
04
05
发动机基础知识
2
1
5
4
3
6
发动机基础知识
① EQ 6 100﹣1
⑹ 发动机的术语
产品序号
指气缸数
气缸直径为100mm
企业名称
② EQ 6 B T A 5.9
市场部服务部培训中心
第页
发动机基础知识
活塞连杆组
市场部服务部培训中心
第页
发动机基础知识
活塞连杆组
承受气缸中气体压力,并将此力通过活塞销传递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活塞顶部还与气缸盖气、缸壁共同组成燃烧室。活塞顶部与高温燃气直接接触,工作环境恶劣,且承受周期性变化的气压力和惯性力,因此要求活塞质量小、热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好以及耐磨。目前活塞材料一般采用铝合金。
⑦ 压缩比
⑹ 发动机的术语
市场部服务部培训中心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并利用这些气体的膨胀驱动活塞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首先,发动机通过进气道将空气引入燃烧室。
空气中的氧气和燃料混合后,形成可燃气体。
然后,发动机通过点火系统在燃烧室中点燃混合气体。
这个过程会产生一系列爆炸,使燃料燃烧释放出大量热能。
燃烧过程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迅速膨胀,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活塞与曲柄轴相连,曲柄轴会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这个旋转运动通过连杆传递给车轮,驱动汽车前进。
在活塞向下运动时,底部的排气门会打开,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燃烧室。
同时,新鲜空气和燃料会继续进入燃烧室,准备下一次的燃烧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这四个过程不断交替进行,从而使发动机能够持续地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燃烧是关键
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4冲程。
4冲程分别是:进气、压缩、燃烧、排气。
完成这
完成一个周期(2圈)。
三、汽缸数
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缸。
在对发动机的理论和工作原理有了深刻的了解后,再回到实践上,就会理解得容易的多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讲授新课)
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一、基本理论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
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
1.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同样也有外燃机。
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
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
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
所以,现代汽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
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二、燃烧是关键
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4冲程。
4冲程分别是:进气、压缩、燃烧、排气。
完成这4个过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周期(2圈)。
理解4冲程
活塞,它由一个活塞杆和曲轴相联,过程如下:
1.活塞在顶部开始,进气阀打开,活塞往下运动,吸入油气混合气
2.活塞往顶部运动来压缩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更有威力。
3.当活塞到达顶部时,火花塞放出火花来点燃油气混合气,爆炸使得活塞再次向下运动。
4.活塞到达底部,排气阀打开,活塞往上运动,尾气从汽缸由排气管排出。
注意:内燃机最终产生的运动是转动的,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最终由曲轴转化为转动,这样才能驱动汽车轮胎。
三、汽缸数
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汽车发动
机常用缸数有3、4、5、6、8缸。
四、排量
混合气的压缩和燃烧在燃烧室里进行,活塞往复运动,你可以看到燃烧室容积的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就是排量,用升(L)或毫升(CC)来度量。
汽车的排量一般在1.5L~4.0L之间。
每缸排量0.5L,4缸的排量为2.0L,如果V型排列的6汽缸,那就是V6 3.0升。
一般来说,排量表示发动机动力的大小。
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缸,2.5升一般为4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
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
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我们通常通过汽缸的排列方式对发动机分类:直列、V或水平对置。
所以增加汽缸数量或增加每个汽缸燃烧室的容积可以获得更多的动力。
五、发动机的其他部分
凸轮轴:控制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闭。
火花塞火花塞放出火花点燃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发生。
火花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放出。
阀门进气、出气阀分别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来吸入油气混合气和排出尾气。
在压缩和燃烧时,这两个阀都是关闭的,来保证燃烧室的密封。
活塞环在气缸壁和活塞中提出密封:
1.防止在压缩和燃烧时油气混合气和尾气泄漏进润滑油箱。
2.防止润滑油进入汽缸内燃烧。
大多"烧机油"的汽车就是因为发动机太旧:活塞环不再密封引起的(尾气管冒青烟)活塞杆连接活塞环和曲轴,使得活塞和曲轴维持各自的运动。
润滑油槽包围着曲轴,里面有相当数量的油.
(课堂小结)
一、基本理论
二、燃烧是关键
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4冲程。
4冲程分别是:进气、压缩、燃烧、排气。
三、汽缸数
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
5、6、8缸。
四、排量
五、发动机的其他部分
凸轮轴:控制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闭。
火花塞火花塞放出火花点燃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发生。
火花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放出。
(布置作业)
在对发动机的理论和工作原理有了深刻的了解后,再回到实践上,就会理解得容易的多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教学后记)
在对发动机的理论和工作原理有了深刻的了解后,再回到实践上,就会理解得容易的多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