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般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肢体运动和感觉、语言和视力等方面。
同时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如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工具等。
推荐意见:对疑似脑出血患者,应全面收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I级推荐,C级证据)。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脑出血诊断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MRI、脑血管造影等。
头颅CT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快速诊断脑出血并评估出血范围、体积和病变类型等。
推荐意见:对疑似脑出血患者,应尽快进行头颅CT检查以诊断脑出血(I级推荐,A级证据)。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指标、血糖、电解质等。
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可评估出血倾向和凝血状态,生化指标和电解质检查可评估肝肾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
推荐意见:对疑似脑出血患者,应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指标、血糖、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I级推荐,C级证据)。
疾病诊断及病因分型脑出血的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是指根据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结果,确定脑出血的病因和病理类型。
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畸形、血液病、药物滥用等。
推荐意见:对脑出血患者应进行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以指导后续治疗和预后评估(I级推荐,C级证据)。
治疗脑出血的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恢复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和预防并发症等。
恢复期治疗的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预防再发。
急性期治疗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加强监护、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高血压和降低颅内压等。
对于颅内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可采用脑室内或硬膜外引流等手段降低颅内压。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规律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 高血管弹性,有助于预防高血压
和糖尿病。
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预防脑
出血。
高危人群筛查与监测
高血压筛查
定期检查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 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
糖尿病筛查
定期检查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 糖尿病引起的脑出血。
公众教育
开展脑出血防治知识讲座、健康咨询 等活动,为公众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 和服务,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 保健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流程
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02
诊疗技术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CBiblioteka 扫描显示脑出血的部位、范围 和程度,帮助判断病因和 制定治疗方案。
MRI检查
提供更细致的脑组织图像 ,有助于判断脑出血的原 因和预后。
DSA检查
显示脑血管结构和病变, 帮助诊断脑血管疾病。
按出血部位分类:基底节区出 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 脑出血等。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脑出血发病率高,每年新发病例 约180万,其中50%以上死亡, 存活者中约30%遗留严重残疾。
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 、饮酒、肥胖等。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中老年患者,突发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考虑脑出血 可能。
血管疾病筛查
检查血管健康状况,预防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出血 。
急性期救治与转运规范
01
02
03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指南为医生提供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规范医疗行为,确保患者 得到统一、标准化的治疗。
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推广指南,降低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费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的 经济负担。
指南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适用于脑出血患者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 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 。
本指南适用于脑出血患者及其家属, 为他们提供有关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方面的指导。
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包括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大小便护理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06
脑出血的预防和健康管理
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推广和实施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 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调整
合理搭配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 摄入。
非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出血量大或伴有明显脑室积 血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尽早进行 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康复等。
心理治疗
对于伴有精神症状的患者,给予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05
脑出血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预 防和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肺部感染
后遗症的预防和处理
偏瘫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包 括肢体被动活动、主动 活动等,以促进肢体功
能恢复。
失语
通过语言康复训练,帮 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认知障碍
通过认知康复训练,帮 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
情绪障碍
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 者调整情绪,减轻焦虑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标准[详]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2015-05-08 22:06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作者:脑卒中防治系列指导规范编审委员会字体大小-|+一、概述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亚洲国家ICH 占脑卒中患者的25%-55%,而欧美国家ICH 仅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
ICH1 个月死亡率髙达35%-52%, 6 个月末仍有 80% 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规范ICH 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技术,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二、脑出血的分类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以高血压、脑血管淀粉样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肿瘤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见。
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分类,欧洲将ICH 分为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和原因不明性脑出血;美国有学者将 ICH 命名为非动脉瘤性、非 AVM 性、非肿瘤性自发性脑出血。
原发性脑出血与继发性脑出血的分类,目前得到较多认可。
继发性脑出血一般指有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由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炎、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静脉窦血检形成等引起,占 ICH 的 15%-20%。
原发性脑出血指无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数合并有髙血压。
在我国,虽未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査,但就现有文献资料分析,原发性脑出血合并高血压者可高达70%-80%,所以我国一直沿用“高血压脑出血”命名。
而在国外医学文献中,多将该病统称为脑出血或自发性脑出血,约占所有 ICH 的 80%-85%。
本指导规范仅限于原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三、辅助检查1.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査是诊断 ICH 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脑 CT、 MRI 和脑血管造影等。
CT 及MRI 能够反映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波及范围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情况。
2019《中国脑出血诊断治疗规范指南》解读
2019《中国脑出血诊断治疗规范指南》解读2019《中国脑出血诊断治疗规范指南》解读脑出血(ICH)在卒中各亚型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卒中,居第二位。
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恶化快,致死致残率高,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因此临床医生需要更多地关注脑出血的诊治。
流行病学卒中流行病学显示,我国与过去十年相比,卒中患病率和发病率在显著增加但总体死亡率相当。
这种趋势类似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总体趋势,而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却呈下降趋势。
2016年我国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为406.16/10万,发病率为26.34/10万,出血性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从2005年到2016年下降了37.0%。
与此同时,我国千人拥有医生的比例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存在很大差异,医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快速发展的大城市,其他相对落后的地方,每一千人分到的医生数量更少。
从数据上看,如果能给病人提供同质化的治疗,那么脑出血的预后效果会更好。
因此,改变医疗工作,使其更加规范化,是后期工作的重点。
脑出血诊治规范主要分为两部分:1)院前处理与病因学评估;2)脑出血的治疗。
院前处理与病因学评估院前评估的关键是及时、快速。
对突然发病疑似脑卒中的患者,急救人员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尽快就近送往有救治条件的医院,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脑CT或MRI等检查,一旦确诊为脑出血,应紧急收入卒中单元。
采集病史与临床查体在采集病史与临床查体时,首先,要对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有一个大致的临床判断,以免延误诊治。
其次,在询问病史时,主要围绕病因学的内容进行询问,包括既往病史、用药史、诱发ICH的内科疾病、吸烟和饮酒史等。
体格检查及病情评估对于病情的评估,分为三层:生命体征的评估、体格检查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价。
通常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基础上,结合脑出血评分量表评价脑出血的预后,使临床医生对脑出血病人形成初步的认识,为诊治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ICH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脑CT、MRI和脑血管造影等。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2015-05-08 22:06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作者:脑卒中防治系列指导规范编审委员会字体大小-|+一、概述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亚洲国家ICH 占脑卒中患者的25%-55%,而欧美国家ICH 仅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
ICH1 个月死亡率髙达35%-52%,6 个月末仍有80% 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规范ICH 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技术,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二、脑出血的分类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以高血压、脑血管淀粉样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肿瘤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见。
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分类,欧洲将ICH 分为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和原因不明性脑出血;美国有学者将ICH 命名为非动脉瘤性、非AVM 性、非肿瘤性自发性脑出血。
原发性脑出血与继发性脑出血的分类,目前得到较多认可。
继发性脑出血一般指有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由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炎、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静脉窦血检形成等引起,占 ICH 的 15%-20%。
原发性脑出血指无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数合并有髙血压。
在我国,虽未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査,但就现有文献资料分析,原发性脑出血合并高血压者可高达70%-80%,所以我国一直沿用“高血压脑出血”命名。
而在国外医学文献中,多将该病统称为脑出血或自发性脑出血,约占所有 ICH 的 80%-85%。
本指导规范仅限于原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三、辅助检查1.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査是诊断 ICH 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脑 CT、 MRI 和脑血管造影等。
CT 及MRI 能够反映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波及范围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情况。
脑出血诊疗规范
脑出血诊疗规范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
一.诊断(一)一般性诊断1.临床特点(1)多在动态下急性起病;(2) 突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头痛、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2.辅助检查(1)头颅CT检查;是诊断脑出血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
脑出血CT扫描示血肿灶为高密度影、边界清楚。
(2)头颅MRI检查: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CT优于MRI,但MRI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血肿演变过程,对某些出血患者的病因探讨会有所帮助,如能较好地鉴别瘤卒中,发现AVM 及动脉瘤。
(3)脑血管造影: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或CT和MRI 检查怀疑有血管异常时,应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异常血管及显示出造影剂外露的破裂血管和部位。
(4)腰穿检查;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时,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
在没有条件或不能进行CT扫描者,可进行腰穿检查协助诊断脑出血,但阳性率仅为60%左右。
对大量的脑出血或脑疝早期,腰穿要慎重,以免诱发脑疝。
(5)出血量的估算:临床可采用简便易行的多田氏公式,根据CT影像估算出血量。
方法如下:出血量=0.5×最大面积长轴(cm)×最大面积短轴(cm)×层面数(二)各部位脑出血的临床诊断要点1.壳核出血:是最常见的脑出血,约占50%-60%,出血经常波及内囊。
(1)对侧肢体偏瘫,优势半球出血常出现失语。
(2)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主要是痛、温觉减退。
(3)对侧偏盲。
(4)凝视麻痹,呈双眼持续性向出血侧凝视。
(5)尚可出现失用、体像障碍、记忆力和计算力障碍、意识障碍。
2.丘脑出血:约占20%(1)丘脑性感觉障碍:对侧半身深浅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或自发性疼痛。
(2)运动障碍:出血侵及内囊可出现对侧肢体瘫痪,多为下肢重于上肢。
(3)丘脑性失语:言语缓慢而不清、重复言语、发音困难、复述差、朗读正常。
脑出血诊疗规范
脑出血诊疗规范诊断脑出血的规范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其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而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
一、诊断一)一般性诊断1.临床特点1)多在动态下急性起病;(2)突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头痛、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2.辅助检查1)头颅CT检查是诊断脑出血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
脑出血CT扫描示血肿灶为高密度影、边界清楚。
2)头颅MRI检查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CT优于MRI,但MRI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血肿演变过程,对某些出血患者的病因探讨会有所帮助,如能较好地鉴别瘤卒中,发现AVM 及动脉瘤。
3)脑血管造影在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或CT和MRI检查怀疑有血管异常时,应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脑血管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异常血管及显示出造影剂外露的破裂血管和部位。
4)腰穿检查可见血性脑脊液。
在没有条件或不能进行CT扫描者,可进行腰穿检查协助诊断脑出血,但阳性率仅为60%左右。
对大量的脑出血或脑疝早期,腰穿要慎重,以免诱发脑疝。
5)出血量的估算临床可采用简便易行的多田氏公式,根据CT影像估算出血量。
二)各部位脑出血的临床诊断要点1.壳核出血是最常见的脑出血,约占50%-60%,出血经常波及内囊。
1)对侧肢体偏瘫,优势半球出血常出现失语。
2)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主要是痛、温觉减退。
3)对侧偏盲。
4)凝视麻痹,呈双眼持续性向出血侧凝视。
5)尚可出现失用、体像障碍、记忆力和计算力障碍、意识障碍。
2.XXX约占20%。
1)丘脑性感觉障碍:对侧半身深浅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或自发性疼痛。
2)运动障碍:出血侵及内囊可出现对侧肢体瘫痪,多为下肢重于上肢。
3)丘脑性失语:言语缓慢而不清、重复言语、发音困难、复述差、朗读正常。
4)丘脑性痴呆:记忆力减退、计算力下降、情感障碍、人格改变。
5)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注视麻痹,常向内下方凝视。
3.脑干出血约占10%,绝大多数为脑桥出血,偶见中脑出血,延髓出血极罕见。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PPT课件
7. 呼吸道管理
若意识障碍程度重,排痰不良或肺部感染 者可考虑气管插管或尽早气管切开,排痰 防治肺部感染,怀疑肺部感染患者,应早 期作痰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治疗。
应常规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和定时神经系统评估, 定时复査头部 CT,密切观察病情及血肿变化 。 ICH 治疗的首要原则是保持安静,稳定血压,防 止继续出血,根据情况,适当降低颅内压,防治 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血糖、体温平衡;同时 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护理,预防及防止各种颅内及 全身并发症。
10
1. 控制血压
8
四、诊断
根据突然发病、剧烈头痛、呕吐、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 症状体征,结合 CT 等影像学检査,ICH—般不难诊断。但 原发性脑出血、特别是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并无金标准,一 定要排除各种继发性脑出血疾病,避免误诊,作出最后诊断 需达到以下全部标准:
(1)有确切的高血压病史; (2)典型的出血部位:(包括基底节区、脑室、丘脑、脑
包括:脑 CT、 MRI 和脑血管造影等。CT 及 MRI 能够反映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波 及范围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情况。
4
1.1 CT 扫描:使用广泛,ICH 在 CT 上表 现为高密度影,是诊断脑卒中首选的影像 学检査方法。
1.2 多模式 CT 扫描:包括 CT 脑灌注成像 (CTP)和增强 CT。CTP 能够反映 ICH 后脑组织的血供变化,可了解血肿周边血 流灌注情况。增强 CT 扫描发现造影剂外溢 是提示患者血肿扩大风险高的重要证据。
2015中国脑出血诊 疗指导规范
1
一、概述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 亚洲国家 ICH 占脑卒中患者的 25%-55%, ICH1 个月死亡率髙达 35%-52%, 6 个月 末仍有 80% 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 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规 范 ICH 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技术,有利于降 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脑出血诊疗规范
脑出血诊疗规范脑出血是指脑血管自发性破裂,血液流入脑实质内,为急性脑血管病中常见的一个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
绝大部分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其他原因有颅内血管畸形、先天性动脉瘤等,少见原因有凝血机制障碍、脑瘤、动脉炎等。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起病年龄中年以上,老年多发,先天性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者起病年龄较轻。
2.起病形式急性起病,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
3.病前有过劳、用力过猛、情绪激动、大量饮酒等诱因。
4.症状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常伴恶心、呕吐,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至昏迷)。
因出血部位不同,可表现出肢体瘫痪、麻木、言语困难、偏侧视野缺损等。
5.体征根据出血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1)壳核出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病灶在优势半球可有失语。
(2)丘脑出血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眼球垂直运动障碍,尤其是上视困难。
血肿向下压迫脑干可出现意识障碍。
(3)脑干出血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中枢性高热,针尖样小瞳孔,交叉性瘫或四肢瘫,双侧病理征阳性。
重者深昏迷,有去脑强直发作,呼吸功能障碍,可很快死亡。
(4)小脑出血眼球震颤,构音不清,肢体共济失调,出血量大者颅内压增高明显,迅速昏迷,小脑体征被掩盖。
(5)脑叶出血不同部位表现有不同体征,枕叶出血表现为皮质盲。
额叶出血可有精神症状,对侧肢体偏瘫。
颞叶出血可有精神症状,感觉性失语等。
(二)辅助检查1.头颅CT:血肿一经形成立即显示异常高密度影,不仅可显示出血部位,还可显示血肿大小、有无占位效应、是否破入脑室等。
目前是诊断脑出血最简便而安全的检查方法。
2.头颅MRI:对于后颅凹(脑干、小脑)出血,MRI显示病灶和监测脑出血的演进过程优于头颅CT。
3.脑血管造影:可以明确有无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
同时可以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及动脉瘤的大小。
【治疗原则】(一)脱水降低颅内压1.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滴注,每6~8~12小时一次,视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作2015-05-08 22:06 者:脑卒中防治系列指导规范编审委员会字体大小+|-一、概述)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ICHIntracerebral 脑出血(Hemorrhage,而欧25%-55%难治性疾病之一,亚洲国家ICH 占脑卒中患者的ICH1 个月死亡率髙达仅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
美国家ICH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中国80% 6 个月末仍有35%-52%,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技术,ICH 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规范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二、脑出血的分类Cerebral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以高血压、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肿瘤卒CAAAmyloid Angiopathy,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见。
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分类,欧洲将分为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和原因不明性脑出血;美国ICH性、非肿瘤性自发性脑AVM 命名为非动脉瘤性、非有学者将ICH 出血。
原发性脑出血与继发性脑出血的分类,目前得到较多认可。
继发性脑出血一般指有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由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炎、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静脉窦血检形成等15%-20%的。
引起,占ICH原发性脑出血指无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数合并有髙血压。
在我国,虽未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査,但就现有文献资料分析,原发性脑高血压脑,所以我国一直沿用“出血合并高血压者可高达70%-80%命名。
而在国外医学文献中,多将该病统称为脑出血或自发性出血”。
的脑出血,约占所有ICH 80%-85% 本指导规范仅限于原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三、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1.和脑MRI CT、影像学检査是诊断ICH 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脑能够反映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波及范围MRI 血管造影等。
CT 及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情况。
上表现为高密度影,是诊断脑CT 在ICH 1.1 CT 扫描:使用广泛,卒中首选的影像学检査方法。
可根据多田公式粗略计算血肿体积:为短为血肿的长轴,=π/6*L*S*SlicemlT 血肿体积(),式中L S1 / 8.),目前有相关软件可根据Slice 为所含血肿层面的厚度(cm轴,图像精确计算血肿体积。
CT。
CT)和增强扫描:包括CT CT 脑灌注成像(CTP1.2 多模式后脑组织的血供变化,可了解血肿周边血流灌注ICH CTP 能够反映扫描发现造影剂外溢是提示患者血肿扩大风险高的CT 情况。
增强重要证据。
上的表现较复杂,根据血肿的时间长短MRI ICH 在1.3 MRI 扫描:高信号,T2 T1 低信号,而有所不同:超急性期(0-2h):血肿为低信号;亚等信号,T2 与脑梗死不易区别;急性期(2-72h):T1 T1 >3 周):T1、T2 均呈高信号;慢性期(急性期(3 天-3 周):MRI 在发现慢性出血及脑血管畸形方面优于低信号、T2 高信号。
学的首选影像MRI 耗时较长、费用较髙、一般不作为ICH CT。
但检査。
)、灌注加权成像DWI MRI 扫描:包括弥散加权成像(1.4 多模式)和磁敏GRE)、水抑制成像(FLAIR)、梯度回波序列((PWI 提供更多附加信息。
如ICH 感加权成像(SWI)等,它们能够对及微出血较敏感。
对早期ICH SWI脑血管检查2.病因和排除继发性脑出血,指导制定治ICH 脑血管检査有助于了解DSA 等。
、CTV、MRA疗方案。
常用检査包括CTA、:是快速、无创性评价颅内外动脉血MRV、CTV、、2.1 CTAMRA管、静脉血管及静脉窦的常用方法,可用于筛査可能存在的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动静脉瘘等继发性脑出血,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继发病变的存在。
):能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可以明DSA2.2 全脑血管造影(及其他脑血管病变,并可清楚显示病变位置、AVM 确有无动脉瘤、大小、形态及分布,目前仍是血管病变检査的重要方法和金标准。
3. 实验室检查患者都应进行常规的实验室检査排除相关系统疾病,协ICH 对疑似助査找病因。
最好同时完成各项手术前检査,为一旦需要的紧急手术作好准备工作,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常规、血型及输血前线等检査,部分患者还可选择毒理学筛X 全套检査、心电图及胸部査、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査。
四、诊断根据突然发病、剧烈头痛、呕吐、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体般不难诊断。
但原发性脑出血、ICH—等影像学检査,征,结合CT特别是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并无金标准,一定要排除各种继发性脑出血疾病,避免误诊,作出最后诊断需达到以下全部标准:2 / 8.1)有确切的高血压病史;()典型的出血部位:(包括基底节区、脑室、丘脑、脑干、小脑(2 半球);DSA/CTA/MRA 排除继发性脑血管病;(3)检査周后)增强MRl 72 小时内)或晚期(血肿消失 3 (4)早期(CM)等疾病;排除脑肿瘤或海绵状血管畸形()排除各种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5(五、治疗(一)内科治疗患者在发病的最初数天内病情往往不稳定,应常规持续生命体ICH征监测(包括血压监测、心电监测、氧饱和度监测)和定时神经系,尤其是发病统评估,密切观察病情及血肿变化,定时复査头部CT小时内24 8 小时、最迟CT 3 小时内行首次头部患者,应于发病后。
再次复査头部CT治疗的首要原则是保持安静,稳定血压,防止继续出血,根据ICH情况,适当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血糖、体温平衡;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护理,预防及防止各种颅内及全身并发症。
控制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常伴有明显血压升髙,且血压升高的1.患者残疾、死亡等ICH 幅度通常超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这增加了)和急性脑出血积极降压风险。
急性脑出血抗高血压研究(ATACH患者早期研究为ICH INTERACT-2)三个治疗研究(INTERACT、降压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下可以降低血肿扩大的发生140mm Hg 研究显示将收缩压控制在个月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没有明显3 率而不增加不良反应事件,但对改善。
脑出血早期以及血肿清除术后应立即使用药物迅速控制血压,但也要避免长期严重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可能产生的脑反应或中枢性原因引起的异常血压升CUSHING'血流量下降。
如因高,则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不宜单纯盲目降压。
1.1 常用静脉降压药物:尼卡地平,乌拉地尔,硝酸甘油等;受体阻II 1.2 常用口服降压药物:长效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等;滞剂,β1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2.降低领30°,头位于中线上,以增加颈静脉回流, 2.1 抬高床头约内压。
对需要气管插管或其他类似操作的患者,需要静脉应用镇静剂。
2.2镇静剂应逐渐加量,尽可能减少疼痛或躁动引起颅内压升髙。
常用3 /8.的镇静药物有:二异丙盼、依托咪醋、咪达唑仑等。
镇痛药有:吗啡、阿芬太尼等。
或/ 2.3 药物治疗:若患者具有颅内压增髙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和1-3g/Kg/ 甘露醇(20% ,可应用脱水剂,如实测ICP>20mmHg天)、甘油果糖、高渗盐水、白蛋白、利尿剂等,应用上述药物均应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必要时可行颅内压监护。
ICH 3. 血糖管理:无论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入院时的高血糖均预示患者的死亡和转归不良风险增高。
然而,低血糖可导致脑缺血性损伤及脑水肿,故也需及时纠正。
因此应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小时内可以适当应用止血药预防血肿扩大,使用8 4. 止血药:出血小时。
对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一般不建议常规48 一般不超过使用止血药。
抗血管痉挛治疗:对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可以使用钙5.)。
离子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激素治疗:尚有争议。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激素治疗无明显益处,6.等)。
如而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如感染、消化道出血和高血糖果影像学表现有明显水肿亦可考虑短期激素治疗,可选用甲强龙、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
呼吸道管理:若意识障碍程度重,排痰不良或肺部感染者可考虑7.气管插管或尽早气管切开,排痰防治肺部感染,怀疑肺部感染患者,应早期作痰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神经保护剂:脑出血后是否使用神经保护剂尚存在争议,有临床8.报道显示神经保护剂是安全、可耐受的,对临床预后有改善作用。
体温控制:一般控制体温在正常范围,尚无确切的证据支持低温9. 治疗。
预防应激性溃疡:脑出血早期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10.溃疡。
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定期检査血生化,监测及纠正电解质紊11.乱。
抗癫痫治疗:若出现临床痫性发作应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
无12.发作者是否用药预防癫痫尚无定论。
不少外科医师主张对幕上较大血肿或幕上手术后患者进行预防癫痫治疗。
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ICH 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13.避成和肺栓塞的风险较高,应鼓励患者尽早活动、腿抬髙;尽可能免穿刺下肢静脉输液,特别是瘫痪侧肢体;可联合使用弹力袜和间歇性空气压缩装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相关栓塞事件。
(二)外科治疗4 / 8.在国际上尚无公认的结论,我国目前外科治疗的主要ICH 外科治疗目标在于及时清除血肿、解除脑压迫、缓解严重颅内高压及脑疝、挽救患者生命,并尽可能降低由血肿压迫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和残废。
基底节区出血1.外科手术指征: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可考虑紧急手术:1.1颞叶钩回疝;1.1.1等影像学检査有明显颅内压升高的表现(中线结构MRI CT、1.1.2 ;同侧脑池、脑沟模1/2;同侧侧脑室受压闭塞超过移位超过5mm 糊或消失);>25mmHg。
1.1.3 实际测量颅内压(ICP)1.2 手术术式和方法 1.2.1 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无血管一般作病变侧颞瓣或额颞瓣开颅,经颞中回或侧裂入路,或少血管区域用脑针穿刺,到达血肿腔,抽吸证实为陈旧性血液或,用脑压0.5-1.0cm血凝块后,将颞中回或岛叶皮质切开或分离约板边探査边分离进入血肿腔,根据出血时间和血肿硬度,用小到中号吸引器轻柔抽吸血肿,个别血肿较韧难以吸出者,可用超声碎吸或肿瘤镊夹取血肿。
彻底清除血肿后检査血肿腔,若有活动性动脉出血可用弱电凝准确烧灼止血,一般渗血用止血材料及脑棉压迫止血即可,确定血肿全部或基本清除且颅压下降满意后,还纳骨瓣,逐层关颅结束手术。
如果术中脑组织水肿肿胀明显,清除血肿后颅压下降不满意,可适当扩大骨窗范围并作去骨瓣减压。
骨瓣开颅虽然对头皮颅骨创伤稍大,但可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止血可靠,减压迅速,还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术中颅内压变化决定是否行去骨瓣减压,是较为常用和经典的手术入路。
1.2.2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对头皮颅骨损伤小,手术步骤相对简便,可迅速清除血肿,直视下止血也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