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_课件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
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 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都是繁密 的花草树木。
诗一开始以“国破”二字点明时间。 “山河在”则是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感 情,觉得它依然“在”。次句点明季 节。诗人眼中的春城,草木繁密而又 荒芜,可见人民离散无人整治。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
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 在唱《玉树后庭花》。
杜牧的时代,唐王朝日益衰落,朝廷上充斥 着腐败和糜烂,杜牧的《泊秦淮》就是在用 “隔江犹唱《后庭花》”警示唐王朝。诗人 在船中听到附近酒楼中传来亡国之音,怎能 不使人产生历史可重演的隐忧。诗人指责商 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汗颜的座中那些点 歌的人。这两句诗是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 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因而被人们广 为传诵。
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构思细密而精巧。首句渲染气 氛,迷蒙之中透出悲凉;第二句点明环 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后两句以形 象而婉曲的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 心中的不满。全诗内容深厚,感情深沉, 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长安沦陷。756年8月, 杜甫从鄜州家中投奔在灵武即位的肃宗 皇帝,不幸中途被叛军捉住,送往长安 。杜甫在这里过了八个月痛苦的俘虏生 活,亲眼见到长安陷落后的种种惨状, 昔日的繁华景象已被一片残破所代替。 他感时忧国,于肃宗至德二年(757) 写下了五言律诗《春望》,抒发了诗人 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字务观,号 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 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 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 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 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 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 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 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 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一场暴风 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 的追忆,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 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诗 歌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 义激情。原题有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 二首。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 唐代诗人,世称“小李杜”,以别 于杜甫。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 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 集》。
写作背景
六朝故都建康(现在的南京)城中 的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听到酒店 歌女在唱陈后主时的流行歌曲。看 到烟雾迷蒙、月光凄清的秦淮河, 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 这首诗,以抒发心中对世风时局的 忧愤。
这首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 发挥。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作者的真实用意是讥讽只顾贪图个人享 乐而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商 女唱什么歌曲,主要取决于座中点歌、 听歌的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 这帮有权势的人。他们不以国事为怀, 每天聚集在酒楼中欣赏靡靡之音,寻欢 作乐,这是在走南朝亡国的老路。因此 我们认为作者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 矛头是指向高层的。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 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 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
诗的首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 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 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一个“寒” 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 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夜泊秦淮” 描绘了时间和地点,而且照应诗题。 “近酒家”三字,则为下文打开道路。
颔联 感伤时事,看见鲜花反而落泪;
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
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是听到 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溅”“伤”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 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宋司马光 说:“古人的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近世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春望》诗‘国破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明无人 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 则时可知矣。”(《司马温公诗话》)
颈联
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 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 “恨别”句。诗意上下贯通,自然流畅;感情 波澜起伏,动人心魄。“连三月”,见出战祸 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只有亲历 战乱,方能体会这两句如何真切地表达了战乱 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是因 为它能引起人的共鸣。
尾联
头百度文库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 插不住了。 杜甫作此诗时,才四十多岁。却已满 头白发。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 远在鄜州乡村的妻小,郁结在心头的 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这一 抓挠,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
艺术特点
这首诗将眼前景融于胸中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清仇兆鳌 《杜诗详注》说:“此忧乱伤春而 作也。上四,春望之景,睹物伤怀。 下四,春望之情,遭乱思家。”这 一评析十分简要、中肯。
古诗四首
广东省罗定市泗纶中学 徐守键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四首诗;
2、了解诗人的生平,查找写作 背景;
3 、感受诗人的爱国激情,从中 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诵读欣赏
杜甫: 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
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工部、诗圣。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
篇现存有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 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深 刻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 政治腐败,真实地描绘了劳动人民的苦 难生活和悲惨命运。显示了唐代由盛转 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