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油脂和浸矿
微生物地质学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地质学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微生物地质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分支,它将微生物学、地质学和矿床学相结合,探索微生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和传统开采方式的限制,微生物地质学已经成为一种创新的矿产资源开发技术。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地质学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一、微生物地质学在矿石浸出中的应用微生物地质学在矿石浸出中的应用已经广泛研究和应用。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特别是酸化和氧化能力,可以加速矿石中金属元素的溶解和迁移。
例如,利用硫氧化细菌可以将金属硫化矿物中的金属元素从晶格中溶解出来,提高金属开采的效率。
另外,微生物还可以转化矿石中的硫化物为硫酸盐,从而降低环境中的酸性物质含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微生物地质学在矿石浸出中的应用前景巨大,有望成为传统矿石浸出工艺的有效替代技术。
二、微生物地质学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的应用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目前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和高昂的费用,而且效果有限。
而微生物地质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微生物可以通过菌根、解磷菌和解铁细菌来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从而实现土壤修复和再生。
微生物地质学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巨大,可以极大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微生物地质学在煤矿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煤矿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煤矿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法通常采用填埋或堆放的方式,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会引发环境问题。
而微生物地质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废弃物处理方式。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可以将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废弃物的降解和资源化。
此外,微生物地质学还可以利用微生物的甲烷生成能力,将废弃物中的甲烷转化为能源,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微生物地质学在煤矿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巨大,有望为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生物选矿教学内容
负电的。
各行业
23
4. 何谓革兰氏阳性菌?何谓革兰氏
阴性菌?
• 丹麦的细菌学家克里斯琴·革兰氏(Christain Gram)于 1884年创造的。
• 其染色步骤是: (1)用接种环取少量细菌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固 定; (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 (3)用碘—碘化钾溶液处理; (4)用乙醇脱色; (5)用蕃红液复染。
物处理技术已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
各行业
1
微生物浸出工艺 堆浸(Dump leaching):一般在地面以上进行; 槽浸(Tank leaching):渗滤型浸出作业,在浸出池或浸
出槽中进行;
原位浸出(In-situ leaching):由地面钻孔至金属矿体, 然后从地面将微生物浸出剂注入到矿体中,原地溶浸有用
各行业
11
(2)简述细菌细胞的结构特征及其生 理功能。
细菌的细胞结构:
• 一般结构(所有细菌都具备的结构): (1)细胞壁;(2)细胞质膜;(3)细胞质及内含
物;
(4)细胞核。
• 特殊结构(有的细菌有,而有的细菌没有的结构): (1)荚膜;(2)黏液层;(3)菌胶团; (4)衣鞘等。
各行业
12
细胞壁的定义:是包在细胞表面最外层的、具有坚韧而 略带弹性的薄膜。
(3)难以处理碱性矿床和碳酸盐型矿床(Difficult
to treat alkaline and carbonate deposits)。
微生物浸矿工艺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关键
在于能用来处理那些用常规矿物加工方法无法处
废弃油脂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废弃油脂类知识点归纳总结废弃油脂类知识点归纳总结废弃油脂是指餐饮行业、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等所产生的废弃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由于经过重复炸炒、高温油炸等过程而变质的植物油。
废弃油脂的合理处理对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以及健康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废弃油脂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内容包括废弃油脂的来源、影响、处理方法等方面。
一、废弃油脂的来源1. 餐饮业:餐饮业使用废弃油脂较多,如炸油的频繁使用,长时间的高温加热等都会导致油脂使用寿命的降低,从而产生大量的废弃油脂。
2. 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植物油,如炸薯条、炸鸡块等,这些过程中产生的油脂都会被称为废弃油脂。
二、废弃油脂的影响1. 环境污染:废弃油脂如果随意排放,会污染地下水、土壤等环境,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 下水道堵塞:废弃油脂会在排水管道中凝结、堆积,导致下水道堵塞,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水灾。
3. 危害健康:废弃油脂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长期过度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三、废弃油脂的处理方法1. 生物燃料生产:废弃油脂中的脂肪酸可以通过一系列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这是一种绿色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酯化法:利用酸或碱催化剂,将废弃油脂进行酯化反应,可以制备出用于工业原料或生物燃料的酯化产物。
3. 微生物降解:通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进行油脂的降解,可以有效清除废弃油脂,减少环境污染。
4. 废弃油脂回收再利用:可以将废弃油脂回收再利用,用于生产洗涤剂、皂类以及动植物饲料等。
四、废弃油脂的利用价值1. 生物燃料:制备生物柴油是废弃油脂的重要利用方式,对节能减排具有积极作用。
2. 高附加值产品:废弃油脂可以作为原料生产高级油脂产品,例如食用油、美容油等。
3. 动植物饲料:通过适当加工处理,将废弃油脂作为动植物饲料,可以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废弃油脂的合法处理与监管1. 监管政策:政府可以制定废弃油脂处理的相关政策,鼓励废弃油脂回收再利用,加强对废弃油脂产生单位的监管。
湿法冶金-第9章 微生物湿法冶金
模型4(图7-6):生成铁矾固体产物层, Fe3+扩散通 过此层到达未反应矿物界面
图7-6 模型4示意图
模型5:原电池反应
对不同矿物,或浸出的不同时期,各种机 理的作用不一。黄铁矿、黄铜矿以细菌直接 氧化作用为主,ZnS、NiS、CuS等以细菌间接 氧化为主。
三、生物浸矿热力学 在生物浸矿过程中,无论是细菌的直接作用或间
氧化铁硫杆菌氧化Fe2+为Fe3+的过程如下: Fe2+经过细胞壁膜进入外周胞质,在那里把电子给予含铜 蛋白质R(rusticyanin),含铜蛋白质在pH为2.0的条件下稳定, 与Fe2+作用是电子的第一个受体,继而电子沿呼吸链传给细胞 质中的氧,氧的还原发生在细胞质膜的里侧
O2+4H++4e→2H2O 电子转移后所生成的Fe3+借助于与它形成螯合物的有机化合物 如蛋白质等渗出细胞壁。两个电子传给膜时产生120mV的电位, 而传输两个质子产生210mV, 合计产生330mV电位,确保ADP和 Pi合成一个腺苷三磷酸分子,以取得能量。
(5)在细菌存在时,各种硫化物氧化时,硫的最终产物 为SO42-,HSO4-
(6)硫化物和Fe2+氧化时均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为:
ΔG=-nFΔφ=-23×4.184Δφ(kJ/mol)
释放的能量用于细菌合成ATP。合成1mol ATP需提供 33.472kJ的能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生物浸矿过程的动力学
生物浸矿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微生物生长、物质输 送、生化反应、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等过程. (1)气体溶解与传输
可见随B增大而增大,足够大时可接近1,吸附一般不 会成为整个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但当B很低时还有可能.
微生物浸出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微生物浸出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矿产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而高品位矿石已近枯竭,开发利用低品位资源已提到议事日程;为此,必须找到一种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并且安全环保的回收低品位矿石的方法,以充分利用原先丢弃的废矿或开采低品位的矿床。
目前,原地浸出(穿孔注液,不爆破)、就地浸出(爆破后就地喷液)、堆浸、池浸、搅拌浸出等技术被广泛应用,这些方法都伴随有微生物浸出部份。
在金矿、铜矿、铀矿的开采中,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和降低经济成本,科研人员利用微生物浸出技术来实现矿产资源的开发,使得微生物浸出技术成为开采金矿、铜矿、铀矿开采的重要技术。
本文在此通过对铜矿中使用的微生物品种的介绍、微生物浸出原理以及微生物浸出效率等进行讨论,并对微生物浸出技术的研究提出作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微生物浸出技术;微生物浸出原理;浸出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微生物浸出技术中,矿洞的开采环境以及微生物的特性不同,都会导致铜矿回收率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微生物的浸出效率。
因此,在使用微生物浸出技术进行铜矿资源的开采时,要保证其达到合适的pH值并满足铜矿的矿浆浓度,保证矿石粒度满足要求,避免粒径过细引起的叠堆。
同时,对加入了微生物的矿石进行充分搅拌,使其在搅拌中与微生物接触,保证微生物浸出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充足。
目前,我国在研究高效菌种的培育以及高效菌种的散体渗流过程等还存在部分欠缺,为了提高微生物浸矿工艺的高效率,科研人员需要对现有的微生物浸出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
1微生物浸出技术的概述最早的微生物浸出主要用于冶金,因此它还有着一个别称:湿式冶金技术,即通过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氧化以及还原特性来实现铜矿资源的开采。
在铜矿开采中,使用微生物浸出技术主要是因为微生物可以浸出金属,并对矿石表面的成份产生氧化还原,使其在水溶液中,以另一种形态的方式与原物质进行分离,包括元素沉淀或者离子状态等。
微生物浸出技术最早是被应用于贫矿中对金属的回收,比如铀、铜、金等。
生物柴油新原料——微生物油脂
生物柴油新原料——微生物油脂贾彬;王亚南;何蔚红;刘德海;谢复红;王继雯;冯菲;黄瑛【摘要】生物柴油是替代传统石化能源的重要途径,但高昂的原料油成本限制其进一步应用.微生物油脂具有价格低廉、供给充足和不占用耕地资源等优点,是理想的生物柴油原料油脂.对微生物油脂组成成分,提取和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重点综述转座标签育种、代谢通路调控育种、转录因子调控育种和发酵过程优化等技术在提高细胞油脂积累量方面的应用进展,探讨以微生物油脂为新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优点及可行性.【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8页(P19-26)【关键词】微生物油脂;生物柴油;油脂含量测定;代谢通路调控【作者】贾彬;王亚南;何蔚红;刘德海;谢复红;王继雯;冯菲;黄瑛【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圳518061;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圳518061【正文语种】中文生物柴油指甘油三酯经酯交换工艺生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原油价格的飙升,生物柴油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已超过50%,石油供给的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这使生物柴油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就生物柴油的发展趋势,对微生物油脂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探讨以微生物油脂为新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优点及可行性,为降低生物柴油成本提供对策。
与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较高的安全性能、清洁尾气排放性能和发动机低温启动性能,且润滑性良好,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属于典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是石化燃料的理想替代品。
微生物油脂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微生物油脂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谢小萍(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工082班080107305)摘要:微生物油脂(亦称单细胞油脂,sco)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型油脂资源,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生产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油脂方面已成为研究热点。
该文对微生物油脂制备、影响因素及开发利用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油脂;制备;开发利用0 引言微生物油脂又称单细胞油脂(sco),是由酵母、霉菌、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碳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普通油脂作为碳源,在菌体内产生的大量油脂。
对微生物油脂的研究最早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准备利用内孢霉属Endomyces vernalis和单细胞藻类镰刀菌属Fusarium 的某些菌种作为油脂生产菌,以解决当时食用油的不足。
之后,美国也开始研究微生物油脂的生产,但由于不能进行深层培养,故结果不终于筛选出适合深层培养的菌株,于是开始工业化生产微生物油脂。
利用微生物生产油脂有许多优点:(1)微生物繁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2)可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工业废弃物作为微生物生长原料,既降低处理废物的成本,又保护环境;(3)所需劳动力少,同时不受场地、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4)利用生物技术改良菌种或选择不同培养基,可使微生物生产经济价值高的功能性油脂和有特殊用途的油脂,如富含Y一亚麻酸、花生四烯酸、EPA、DHA 等油脂及代可可脂。
而且,由于人口增长使得日益增加的油脂需求量与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愈发尖锐开辟微生物油脂这一新的油脂资源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微生物油脂制备微生物油脂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为:原料灭菌茵体培养茵体收集干燥菌种筛选油脂提取微生物毛油精炼1.1 菌种选择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菌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油脂积累量大,含油量应达50%以上,且油脂转化率不低于l5%:(2)生长繁殖速度快,杂菌污染困难;(3)能适应工业化深层培养,装置简单;(4)风味良好,安全无毒,易消化吸收。
生物选矿
• 柱底部设有多孔隔板,矿石即装添在此板之上。 柱底部设有多孔隔板,矿石即装添在此板之上。 浸出液在底部容器中配制, 浸出液在底部容器中配制,该容器也作为收集浸 出排出液用。顶部浸液喷淋应保证布液均匀。 出排出液用。顶部浸液喷淋应保证布液均匀。并 随时测定PH PH。 PH计调节溶液的酸度 计调节溶液的酸度。 随时测定PH。用PH计调节溶液的酸度。 • 主要的工艺流程为:细菌氧化,产出的氧化浸出 主要的工艺流程为:细菌氧化, 液进行细菌再生,产生的氧化渣进行碱中和、 液进行细菌再生,产生的氧化渣进行碱中和、富 集,经进一步处理、分离提取出金属。 经进一步处理、分离提取出金属。 • 浸出时,首先用硫酸预浸,待PH稳定后(约1.5浸出时,首先用硫酸预浸, PH稳定后 稳定后( 1.52.5),然后接种菌种开始细菌浸出。 2.5),然后接种菌种开始细菌浸出。循环的浸出 液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方面的数据较少。 液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方面的数据较少。 试验过程中需要定期测量PH Eh及金属溶解量 PH、 及金属溶解量。 试验过程中需要定期测量PH、Eh及金属溶解量。 当浸出液中浸出目的金属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 当浸出液中浸出目的金属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 应通过适当方法回收。 应通过适当方法回收。
试验开始后,按一定时间间隔, 试验开始后,按一定时间间隔,定时取样分析 Fe2+/Fe3+电位、pH值和 值和SO 浓度等, Fe2+/Fe3+电位、pH值和SO42-浓度等,每次取样前 电位 应补偿蒸馏水以补偿水的蒸发损失, 应补偿蒸馏水以补偿水的蒸发损失,取样后记下矿 浆重量,待下次取样前补水恢复。搅拌浸出的起始 浆重量,待下次取样前补水恢复。搅拌浸出的起始 参数一般由摇瓶实验结果提供。 参数一般由摇瓶实验结果提供。 • 摇瓶试验的设备是锥形瓶和恒温生物摇床。 摇瓶试验的设备是锥形瓶和恒温生物摇床。 • 使用摇床试验的最大好处是它可同时进行几个条件 的试验,获得多种信息。 的试验,获得多种信息。故它特别适合于条件试验 及菌种选育。 及菌种选育。
微生物油脂的开发利用状况与研究进展
微生物油脂的开发利用状况与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微生物生产油脂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油脂的菌种、影响油脂形成的因素及微生物油脂的制取.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油脂;制备工艺;功能油脂随着人口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油脂需求量与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
人们不得不积极开发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新能源,生物柴油就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目前,无论是食品油脂还是生物柴油原料油脂的主要来源都是植物以及动物脂肪,但是资源的匮乏远不能满足人们工业生产和生活对各种油脂的需求。
所以微生物油脂的开发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油脂工业,而且也必将是工业化生产油脂的一个重要途径。
微生物油脂又称单细胞油脂,是酵母、霉菌、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碳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普通油脂作为碳源,在菌体内产生的大量油脂微生物油脂与传统的油脂工艺相比,除了油脂含量高外,微生物细胞增殖快,生产周期短,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原料丰富,价格便宜,且用微生物方法生产油脂,比农业生产油脂所需的劳动力少,同时不受季节、气候变化的限制,能够连续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低,可以利用高科技方法使微生物产出比动物、植物油脂更符合人们需要的高营养油脂或某些特定脂肪酸油脂[1]。
1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1.1 国外微生物油脂的研究关于微生物产生油脂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国外对于微生物油脂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国准备利用内孢霉属和单细胞藻类镰刀属的某些菌种生产油脂,以解决食用油匮乏问题,后因战争爆发而中止研究。
随后美国、日本等也开始研究微生物油脂的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科学家筛选到了高产油脂的斯达氏油脂酵母、黏红酵母属、曲霉属以及毛霉属等微生物,并进行规模生产。
后来发现利用微生物生产普通油脂成本太高,无法与动、植物来源的油脂相竞争。
有关微生物油脂的探索此后一度集中在获取功能性油脂,如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生物技术导论——微生物油脂
脂类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 1. 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2. 是机体代谢所需燃料的储存形式和运输形式; 3. 为机体提供溶解于其中的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 4. 具有营养、代谢及调节功能; 5. 有防止机械损伤与防止热量散发等保护作用; 6. 作为细胞的表面物质,与细胞识别,种特异性和组织免疫等有密切关系.
一个数字表示不饱和双键数,然后是一个ω或n,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从脂
肪酸的甲基端数起的第一个双键的碳原子位置;
3. 通俗命名:许多脂肪酸因最初发现于某类植物或动物而有一个俗称,长期 以来,很自然地形成了特定俗名。
例:
6
COOH
12
9
6
系统命名为:全顺-6,9,12-十八碳三稀酸(为下方标号)
速记命名为:18:3 n-6(为上方标号)
微生物油脂—脂类的分类
• 脂类可按不同的组分分类:
1. 单纯脂 是脂肪酸和醇类所形成的酯.如甘油三酯、蜡; 2. 复合脂 除醇类和脂肪酸外,还含有其他物质,如甘油磷脂、鞘磷脂; 3. 萜类和类固醇及其衍生物,一般不含脂肪酸; 4. 衍生脂 系指上述脂类物质的水解产物,如甘油、脂肪酸及其氧化
产物,乙酰CoA; 5. 结合脂类 即指分别与糖或蛋白质结合,分别形成的糖脂和脂蛋白.
微生物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功能
• α-亚麻酸的生理作用
1. 维持大脑和神经所必须的因子; 2. 具有抗血栓和降血脂的作用; 3. 能预防癌变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 4. 长期食用能延长生命期。
• γ-亚麻酸的生理作用
1. 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2. 抗炎消炎作用,能防治过敏性皮炎; 3. 具有明显的减弱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4. 预防老年性痴呆; 5. 用于化妆品能改善皮肤的干燥现象; 6. 对月经前期综合症有一定疗效。
《微生物采油》课件
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
注入微生物,开始采油过程。
监测采油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采收率、油品质量等。
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油品质量得到改善,轻质 油比例增加。
采收率显著提高,达到预 期目标。
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作用 明显,证实了其有效性。
实验结论与实验意义
01
实验结论
02 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可行性和优势,可提高采收 率和油品质量。
微生物采油的未来展望
未来,微生物采油技术将更加注重与其他油田 开发技术的结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油田开发
技术体系。
未来,微生物采油技术有望在非常规油田、老油田和 边际油田的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微生物采油技 术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油田开发技术之一。
微生物采油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 的应用,提高采油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微生物采油的挑战与机遇
微生物采油技术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提高采收率、降低成本、环保和安全 生产等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微生物采油技术将不断克服这些挑战 ,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支持力度,推动其产业化进程 ,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多选择和解决方案。
05
结论
微生物在地层中生长、繁 殖和代谢,产生生物表面 活性剂、溶剂和酸等代谢 产物。
通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的物理和化学作用,降低 原油粘度,提高采收率。
微生物采油的关键技术
微生物种类的选择与优化
针对不同油藏条件,选择适合的微生物 种类并进行优化,提高采收率。
注入参数的确定
根据油藏条件和采收率要求,确定合 理的注入参数,如注入量、注入速度
01
微生物堆浸的原理
生物浸出的基本原理
生物浸出是利用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自身的氧化和还原特性,使资源中的有用成分氧
化或还原,以水溶液中离子态或沉淀的形式与原物质分离,或靠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与矿物
作用,溶解提取矿物有用成分。
矿石(硫化矿
)的生物浸出是水溶液中多相体系的一个复杂过程,它同时包含了化
学氧化、生物氧化和电化学氧化反应。
一般认为,在生物浸出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表现
在两方面,即直接氧化作用和间接氧化作用。
1
、微生物的直接氧化作用
直接氧化作用是指微生物与目的矿物直接接触,加速固体矿物被氧化成可溶性盐的反应过程,如许多金属硫化矿物在浸矿微生物的直接氧化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反应。
直接氧化作用中细菌的“催化”功能是通过酶催化溶解机制来完成的,细菌在酶解矿
物晶格的过程中获得生长所需的能量。
2
、微生物的间接氧化作用
间接氧化作用是指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氧化剂溶解矿物的作用,如上述反应产
生的硫酸亚铁又可作为能源被细菌氧化为硫酸高铁。
硫酸铁是一种强氧化剂,可通过化学氧化作用溶解矿物。
间接氧化作用是细菌代谢产物的化学溶解作用,细菌在其中的作用是再生氧化剂———硫酸高铁,完成生物化学循环,细菌可不与矿物接触。
在实际细菌浸出过程中,既有直接氧化作用,又有间接氧化作用,属于一种耦合作用。
几种重要微生物油脂在食品及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几种重要微生物油脂在食品及饲料工业中的应用金青哲;王兴国【摘要】微生物油脂的经济可行性主要取决于其用途,目前微生物油脂已成为几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资源.对富含ARA、DHA和EPA的几类微生物油脂在孕婴食品、成人食品和水产饵料、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通过总结及展望,说明这几类微生物油脂将会在更多的配方食品中得到应用,微生物油脂产品的消费者将从特殊人群扩展到所有人群,并形成一个大产业.%The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microbial oils (SCO) depend largely on the way of their application. At the present, SCO have been the sources of key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he application of several key microbial oils such as DHA -SCO, ARA -SCO, EPA -SC0 in infant formulas, pregnant woman and adult foods, beverages, animal feeding and fish feeding were described. For the future, SCO will be increasingly utilized in more formulated foods;the potential customers of the fortified foods with SCO will not be confined to particular persons or groups and may be extended to all people. As a result,a huge, multimillion -dollar industry will take shape.【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1(036)002【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微生物油脂;单细胞油脂;ARA;DHA;EPA【作者】金青哲;王兴国【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TS22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又叫单细胞油脂(Single cell oils,SCO),是指由霉菌、酵母菌、细菌和微藻等产油微生物(Oleaginous microorganism)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利用碳源在菌体内大量合成并积累的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类以及其他一些脂质。
微生物在生物冶金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生物冶金中的应用生物冶金是一种将微生物应用于冶金过程中的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和生物化学反应的特性,实现对金属资源和废弃物的转化和提取。
微生物在生物冶金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冶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矿石的浸出、浮选、沉淀、洗涤等各个环节。
本文将重点和您分享微生物在生物冶金中的应用领域及其技术原理。
近年来,微生物在生物冶金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
首先,微生物可以应用于金属矿石的浸出过程。
在传统冶金工艺中,矿石的浸出主要依靠化学方法,消耗大量能源,且矿石中的目标金属往往不能完全提取。
而利用微生物进行浸出,具有能源消耗低、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等优势。
一些酸性和硫氧化菌可以促进金属矿石中的金属离子与溶液中的硫化物发生反应,从而实现金属的浸出。
另外,微生物在金属矿石的浮选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浮选过程中使用的是化学药剂,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而利用微生物进行浮选,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对环境友好。
微生物可以通过吸附和生物胶体作用与目标金属颗粒结合,并使其浮起至溶液表面,从而实现金属的浮选。
此外,微生物在金属矿石的沉淀和洗涤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物的生成,能够改变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和沉淀性,从而促进金属的沉淀和分离。
微生物在洗涤过程中可以去除金属矿石表面的杂质和残余的化学药剂,提高金属的纯度。
微生物在生物冶金中的应用主要依靠其特殊的代谢途径和生理特性。
在生物冶金过程中,一般采用一种或多种细菌、真菌或古菌进行处理。
微生物通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氧化性物质,降低金属矿石中金属离子的还原能力,从而促进金属的溶解和提取。
同时,微生物分泌的胞外多糖和胞内蛋白质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改变金属的溶解度和沉淀性。
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使其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如酸性、高温、高盐等条件,因此在一些特殊的生物冶金过程中,如精细矿浸出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力。
微生物发酵生产油脂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生产油脂研究进展姓名:班级:学号:学院:摘要: 微生物发酵产生油脂是开拓油脂新资源的一条好途径。
简要地介绍了产生油脂微物生资源的探索, 微生物发酵产生油脂的优点, 特种油脂的功能, 培养条件等因素对微生物产生油脂的影响及微生物产生油脂过程中的生化研究。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油脂一前言目前,用于生产油脂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动植物等, 而石油储藏量却在逐年减少, 动植物的养殖业和种植业日益饱和, 因比多渠道开发其他油脂资源就成为必然。
经过几十年来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已探明微生物发酵产生油脂是开拓油脂新资源的一条好途径。
二产油脂微生物资源的探索微生物产生油脂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连年战火,油脂奇缺,德国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微生物生产油脂的研究工作,并发现了高产油脂的斯达油脂酵母(Lipomycesstarkeyi),粘红酵母属(Rhodotorulaglutinis),曲霉属(Aspergillus) 以及毛霉属(Mucor)等微生物。
80年代初,日本成功地建立了发酵法工业化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新技术,结束了以蓖麻油裂解合成十三碳二元酸的历史。
1986年,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率先推出含微生物γ-亚麻酸(GLA)油脂的保健食品、功能性饮料和高级化妆品等产品,微生物油脂实用化已迈出了第一步[1]。
之后我国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也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了GLA。
进入90年代,特种油脂的发展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罗玉萍等[2]分离到一株高产棕榈油酸的酵母,总脂中棕榈油酸含量高达50.14%。
Matsunaga等筛选到两株Cyanobacteria总脂中棕榈油酸的含量分别达54.4%和54.5%。
这些工作为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棕榈油酸提供了广阔的前景;Stewdansk和Radevan分别筛选到产生花生四烯酸(AA)的真菌,它们总脂中AA的含量达到42%~55%[3,4];1996年Yazawa[5]从Pacificmarkarel的肠内容物中分离到一株叫SCRC—2378的海生细菌,能产生一种多烯不饱和酸,即二十碳五烯酸(EPA),其产量达24%~40%,被认为是EPA 的一种新资源。
微生物浸出法操作流程
微生物浸出法操作流程Microbial leaching, also known as bioleaching, is a process that uses microorganisms to extract metals from ores. This method is often used to recover valuable metals such as copper, gold, and uranium from low-grade ores. 微生物浸出,又称为生物浸出,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的过程。
这种方法常用于从低品位矿石中回收铜、金、铀等有价金属。
The microbial leaching process involves the use of bacteria, fungi, or other microorganisms that are capable of oxidizing metal sulfides. These microorganisms break down the sulfide minerals and release the metals in a soluble form, which can then be recovered using various methods. 微生物浸出过程涉及利用能氧化金属硫化物的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分解硫化物矿物,释放出可溶解的金属,然后可以使用各种方法进行回收。
One of the key advantages of microbial leaching is its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Unlike traditional mining methods, which involve the use of toxic chemicals such as cyanide, microbial leaching relies on the natural processes of microorganisms to extract metals. This reduces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liminates the need for harmful chemicals. 微生物浸出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其环保性。
第4章微生物浸出方法
Microbio-hydrometallurgy
4.2.5 堆浸的优点
堆浸的优点: 1)投资少,成本低; 2)省去了能耗大的细磨和固液分离工序,简化 了工艺过程; 3)灵活性大,适合于处理偏远地区的小矿点; 4)矿堆可在地表,也可设在井下,尾渣返回充 填,减少了环境污染, 5)堆浸适用于不适合进行搅拌浸出的贫矿、表 外矿、尾弃矿等。
Microbio-hydrometallurgy
4.2.7 堆浸的应用
广泛用于处理未破碎或粗碎的含铜废矿、尾 矿及贫矿 ,每堆矿量达104 ~ 108 t,常堆于不透水 的坡地 ,以便溶液自动流入集液池 ,一般堆成具有 自然休止角的截头锥形。再生浸出液喷洒到矿堆 顶部 ,溶液流经矿堆而发生生物浸出反应 ,随后经 堆底斜坡流至集液池。浸出后溶液被送往金属回 收系统 ,提取后的废液在再生池中充气和补加原料 中不足的氮、磷、钾盐 ,以便 Fe2+ 氧化为 Fe3+及细 菌生长繁殖 ,然后返回浸出作业 ,形成闭路循环。
Microbio-hydrometallurgy
4.4.1 原地浸出原理
地浸就是将溶浸液通过注液钻孔注入到天 然埋藏条件下的矿体中, 然埋藏条件下的矿体中,有选择性地溶浸有用 金属成分, 金属成分,并将金属成分的溶液通过抽液钻孔 提升至地表进行回收处理的采冶方法。 提升至地表进行回收处理的采冶方法。这样的 方法使抽液孔与注液孔之间形成一个负压漏斗, 方法使抽液孔与注液孔之间形成一个负压漏斗, 从而从注液孔注下来的溶液不断地向抽液孔方 向流动,形成一个连续流动的液流。 向流动,形成一个连续流动的液流。
4.2.4 矿堆的构筑
矿堆的构筑一般为2000到4000吨矿石构成一堆, 有时一堆高达5000吨,高度一般在2.5米到3米。 喷淋强度一般在30~50升/m2.h,大多数每天24小 时均匀喷淋,一堆喷淋至少在一个半月左右, 一般在10个月以上即可以达到完全浸出的目的。 虽然渣品位一般比搅拌浸出高一些,但是浸出 率可以基本上保持在70~75%左右。
固废总复习
1.固体废物:丧失原有利用价值被抛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 固体废物分类:按化学性质分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机固体废物;按污染特性分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按来源分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3.危险固体废物:列入国家废物名录或者国家危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主要特征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易爆性4.城市生活垃圾: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固体废物处理: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6.固体废物处置: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减少数量、缩小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危害;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7.“3R”原则:减少产生(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C”原则: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3化”原则: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8.资源化原则:技术可行,经济效益好,就地利用产品,不产生二次污染,符合国家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
1.城市垃圾收运系统:贮存、清运、转运2.垃圾的清运:指垃圾的近距离运输。
垃圾的转运:指垃圾的远距离运输3.固体废物的收集原则:谁污染谁治理4.清运操作方法:移动容器操作(搬运式和交换式)和固定容器操作5.收集操作过程的四个基本用时:集装时间、清运时间、卸车时间和非生产性时间6.设计垃圾收运路线的原则:尽可能紧凑,避免重复和断续;平衡工作量;避免交通拥挤;首先收集地势较高地区;起始点位于停车场或车库附近;单行街道情况。
7.转运站选址要求:综合考虑,科学规划;设置在垃圾收集中心或垃圾产量多的地方;对居民健康和环境卫生影响较小;交通方便;运作能耗最经济;便于废物回收利用及能源产生1.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方法:压实、破碎、分选和脱水压实:增大容重,减小体积;破碎:大块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的过程;磨碎: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湿式破碎:由从废纸中回收纸浆为目的发展起来的,可回收垃圾中的纸纤维;磁流体分选:利用磁流体作为分选介质,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的联合作用下分离。
食用油脂的分类
食用油脂的分类2010-07-28 17:48:20 来源:作者:中国餐厨废弃物网浏览:653评论 5 条大小1、按原料来源可分为动物油、植物油和微生物油脂。
动物油是指从动物体内取得的油脂,如牛油、猪油、鱼油等。
植物油是指从植物根、茎、叶、果实、花或胚芽组织中加工提取的油脂,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米糠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油茶籽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等。
微生物油脂又称单细胞油脂是指从某些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藻类等细胞内提取加工得到的可食用油脂。
2、按加工工艺可分为压榨油和浸出油。
压榨油根据加工过程中料坯处理的温度又分为冷榨油和热榨油。
冷榨油是指原料不经蒸炒等高温处理,而是在原料清理后直接压榨,压榨的出油温度在60℃(或70℃)以下。
热榨油是指料坯经过高温蒸炒再进行压榨而成。
压榨法的优点是产品污染少且营养成分不易受破坏,但缺点是出油率低、成本高。
浸出油是指将油料中的油脂用食用级有机溶剂萃取后制得。
浸出油需经过脱溶、脱胶、脱酸、脱色、脱臭(根据油品质量等级,采用不同的精炼工序)后加工得到的成品油,其优点是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缺点是毛油中残留物质多。
3、产品的新国家标准可分为一级油、二级油、三级油、四级油。
油品级别只是在精炼程度上有区别,通常来说,由毛油精炼制得不同等级的成品油,一级油精炼程度最高。
无论是一级还是四级食用油,只要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都可以放心食用。
4、不饱和程度一些油在空气中放置可生成一层具有弹性而坚硬的固体薄膜,这种现象称为油脂的干化。
根据各种油干化程度的不同,可将油脂分为干性油(桐油、亚麻籽油)、半干性油(葵花籽油、棉籽油)及不干性油(花生油、蓖麻籽油)3类。
干性油,碘值大于130;半干性油,碘值为100~130;不干性油,碘值小于100。
(优选)微生物矿化详解.
牙釉质中有机物不同,所以无机物形貌有所区别,但主要是含氟 的羟基磷灰石。
贝壳珍珠层SEM 颗石藻(coccolith)SEM 小鼠门牙SEM
对有机物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是有序 组装的大分子体系,有序组装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提 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有限的空间环境,提供无机物成核 与生长。其次,有机物带有大量的酸性官能团,包括 羧基、磷酸基、磺酸基等等,这些官能团有些起诱导 无机物成核的作用,有些起抑制过度生长的作用。还 有一点,生物矿物区别于人工复合材料的一个重要特 征,就是其中的有机物质含量很少,很多低于5%;但 就是这么少得有机物,对材料的形成过程和整体强度 的提高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些过程都是在常温常压下 完成的,无疑是对材料学家的一种巨大的挑战。
化学家和材料学家开始对生物矿物进行形貌观察, XRD分析,提取其中的有机物,在实验室里诱导无机
物沉积,后来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多肽以及其它动
物体中提取的蛋白质等,对无机物做晶型和形貌调控, 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发了很多好文章,非常漂亮 的SEM和TEM图片。但是,很少有工作深入到无机有机界面作用的,或者进入了,但不够深入。目前,
微生物矿化
生物矿化 biomineralization
生物矿化——生物给予的又一个启示
在生物体内形成胞、有机基质的
参与。
生物矿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生物体代谢产物直
接与细胞内、外阳离子形成矿物质,如某些藻类的细
胞间文石。另一种是代谢产物在细胞干预下,在胞外
聚物超分子组装、微相组装直至体系组装,控制无机物在高分子 膜表面的诱导结晶,构筑目标性能的高分子 - 无机物复合材料。 微生物利用胞内外活性基团进行金属富集随即进行成矿过程演化 已经进入实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