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歧视与定价策略
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金融工程师的市场定价策略
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金融工程师的市场定价策略在经济学中,价格歧视是一种企业或市场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购买能力,设置不同价格的策略。
价格歧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其中金融工程师是一个特别受到价格歧视的职业。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以及金融工程师如何应用市场定价策略。
一、价格歧视的概念和类型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或市场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购买力,将同一产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销售。
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市场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的价格歧视:1. 第一度价格歧视:商家根据消费者个别的需求和购买力,对不同消费者设置不同的价格。
比如,航空公司根据旅客的购票时间、航班时间和需求弹性,提供不同的机票价格。
这种价格歧视形式最为常见,利用消费者的个别需求和购买力差异,最大化收益。
2. 第二度价格歧视:商家根据消费者的行为和购买行为设置不同的价格。
比如,电信公司设置不同的套餐价格和流量限制,以吸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这种价格歧视形式主要利用消费者的行为差异,将市场细分,以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3. 第三度价格歧视:商家根据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特征,设置不同的价格。
比如,学生票、老年人票等优惠价格,以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
这种价格歧视主要利用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和市场定位差异,以优惠方式吸引潜在消费者。
二、金融工程师的市场定价策略金融工程师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经常使用市场定价策略来进行交易。
以下是金融工程师常用的市场定价策略:1. 套利定价:金融工程师通过分析市场中的套利机会,制定买入和卖出策略。
他们通过交易所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差价和差异,实现价格的差异化,从而获取利润。
2. 组合定价:金融工程师可以通过构建不同的金融产品组合,根据市场需求和风险偏好,设置不同的价格。
他们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定制不同的金融产品组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3. 高频交易:金融工程师利用高速交易系统和算法交易,通过快速买入和卖出金融产品获取微小利润。
价格歧视与市场定价策略
价格歧视与市场定价策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最大化利润和提高竞争力,会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
其中,价格歧视作为一种常见的市场定价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文将探讨价格歧视的概念、类型以及其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一、价格歧视的概念及其类型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市场和情境,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的行为。
通过价格歧视,企业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并充分利用市场需求的差异。
在实践中,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1. 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一度价格歧视又被称为个别定价,是指企业根据不同个体的需求弹性和支付意愿,针对每个消费者单独制定价格。
这种歧视方式通常用于某些高价值、高度分散的市场,例如奢侈品行业和定制化产品领域。
2. 第二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也称为批量定价,企业通过对数量的不同定价来实施歧视。
这是最常见的歧视方式,通常涉及购买量的折扣,例如购买多件商品会享受更低的平均单价。
3. 第三度价格歧视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特征和行为进行定价,如基于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等进行歧视。
折扣券、会员制度和学生优惠都是第三度价格歧视的例子。
二、价格歧视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1. 提高企业利润通过价格歧视,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并充分挖掘不同群体的消费潜力,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通过正确运用价格歧视策略,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2. 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价格歧视对于不同消费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
对于那些无法获得折扣或优惠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感到不公平,失去购买的积极性。
但对于那些能够享受更低价格的消费者来说,价格歧视能够提供更多实惠和选择,提高他们的购买能力。
3. 扩大市场规模价格歧视可以通过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扩大市场规模,并促使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购买活动中。
这种策略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增加企业的销售额。
第2章价格歧视与定价策略
第2章价格歧视与定价策略一价格歧视1 价格歧视的定义及其实例2 价格歧视成立的条件3 价格歧视的基本原理(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二定价策略1 最优两部定价2 捆绑和搭售3 其它定价策略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作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无法选择自己的定价策略。
但是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中,特别是在寡占和垄断市场中,在定价方面,厂商都会具有或多或少的主动权。
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告诉我们,在SCP分析框架下的市场行为中,企业最常用,也是最重要、最有力的行为就是价格行为。
常用的定价策略包括非统一定价或者差别定价法,企业在实践中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加成定价法,这是企业在实际中最常用的定价方法;以及生产多种产品的厂商在面临需求和生产有关联的产品组合时的定价策略、在同一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定价问题等等。
这一章中,我主要讨论价格歧视下的定价策略,同时简单介绍其它的定价策略。
一价格歧视的一般理论首先观察下列经济现象:电影票-许多电影院对儿童和老年人收取的价格低于其他观众。
在竞争市场上很难解释这个事实。
在竞争市场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为儿童和老年人提供一个座位的边际成本与为其他人提供一个座位的边际成本相同。
但如果电影院有某种地区性垄断力量,而且,如果儿童与老年人对电影票的支付意愿低,就很容易解释这个事实了。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院通过价格歧视增加利润。
飞机票价-飞机上的座位以许多不同价格出售。
许多航空公司对周六停留一个晚上的两个城市间的往返票收取低价格。
乍一看这有点令人费解。
为什么乘客是否周六停留一个晚上与飞机票价有关呢?原因在于这条规定是区分公务乘客和个人乘客的一种方法。
公务乘客支付意愿高,而且很可能不想周六停留一晚上。
与此相比,出于个人原因旅行的乘客支付意愿低,并更愿意周六停留一晚。
因此,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对周六停留一晚上的乘客收取低价格而成功地实行价格歧视。
折扣券(或者是打折活动)-许多公司在报纸和杂志上向公众提供折扣券。
价格歧视理论与市场定价策略
价格歧视理论与市场定价策略在市场经济中,价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对于产品或服务都有不同的需求和购买能力,因此如何巧妙地制定价格,以实现最大利润,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一环。
而价格歧视理论和市场定价策略的研究,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找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价格歧视理论是指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的购买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无论是基于个人的差异、区域的差异还是时间的差异,价格歧视都更具市场灵活性和个体需求的特定性。
这种精确的市场定位,使企业能够实施区别对待和提供差异化服务的策略,从而达到最大化利润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标。
价格歧视理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第一度价格歧视,即企业完全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力并设定相对较高的价格。
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捕捉到每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
具有高度专业知识或买卖双方信息完全不对称的行业,如医疗服务、法律服务等,常常采取这种定价策略。
第二种是第二度价格歧视,这种差异化定价是基于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差异。
例如,宽带服务的价格根据用户所订阅的速度和流量来区分,或者航空公司根据不同的旅客类型和飞行时间来设定机票价格。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需求的细微差异。
第三种是第三度价格歧视,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定价策略。
这种策略是根据市场上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设定不同的价格。
例如,学生、老人和儿童优惠票价,或者会员和非会员的差异化定价。
这种定价策略不仅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而差异化定价,还能够吸引潜在的顾客,扩大市场份额。
市场定价策略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的核心之一。
根据价格歧视理论,企业可以灵活地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环境。
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市场定价策略的组合。
例如,结合第一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实现差异化定价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市场定价策略时,企业需要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以确定最佳的价格差异化方案。
(市场-定价策略)价格歧视的构成要件
和宝马NA(卖车给原告的竞争者)。
对此,原告补充证明宝马NA是宝马AG的全资子公司。
因此,我们必须面临一个法律问题,即原告最后提到的这个事实能否使两个独立的公司构成《鲁宾逊-帕特曼法》目的下的单一主体。
如果能,原告就适当宣称了将相同货物以不同价格进行出售的单一主体。
如果不能,本案就不存在进行歧视的主体,因为“歧视”要求一个经营者至少在两次的交易中以不同的价格将相同的产品卖给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
对这一问题上诉法院认定宝马AG和宝马NA在这项交易中属于《鲁宾逊-帕特曼法》下的“单一主体”,给出的理由为:根据1984年最高法院判决的CopperweldCrop.诉IndependenceTubeCrop.案。
该案法院判决《谢尔曼法》第一条所用的“共谋”一词不包括全资子公司与母公司间订立的合同。
因为它们具有完全统一的利益;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通常的公司行为是由同一个公司意思支配和决定的,而且无论母公司是否对子公司进行严格的控制它们都拥有共同的目标。
宝马AG将货物销售给全资子公司NA的行为不构成《鲁宾逊-帕特曼法》下的买卖,这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转让,无论NA事实上是否独立,它仅仅是一个受转让方,而非AG的买方,如果AG以高于对NA的价格将相同的货物卖给NA的竞争者不构成对法案的违反。
也许在已经很复杂的反垄断领域,单独以所有权关系进行判断的方法将更为简便:只要是完全的所有权就可以确定公司和他的全资销售子公司构成法案下的单一主体,就可以确定他们之间的交易不是《鲁宾逊-帕特曼法》下的买卖。
因此,我们判决在《鲁宾逊-帕特曼法》下,宝马AG对宝马NA的所有权使它们构成单一卖方。
笔者对本案的评述如下:所谓的价格歧视是指经营者对相同交易条件的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价格或提供价格以外的其他不合理利益的行为,它会实质性的削弱竞争或主张垄断。
本案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实施价格歧视的主体。
根据反垄断法的要求,要证明存在价格歧视,首先必须证明实施价格歧视的主体是单一的,也就是说,歧视的来源必须是相同的。
差别定价策略名词解释
差别定价策略名词解释
差别定价策略所谓差别定价,也叫价格歧视,就是企业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反映成
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销售某种产品或劳务。
差别定价有四种形式:顾客差别定价、产
品形式差别定价、产品部位差别定价、销售时间差别定价等,简单为您介绍下,希望对您
有所帮助。
(1)顾客差别定价。
即企业按照不同的价格把同一种产品或劳务卖给不同的顾客。
例如,某汽车经销商按照价口标价把某种型号汽车卖给顾客a,同时按照较低价格把同一种
型号汽乍卖给顾客b.这种价格歧视表明.顾客的需求强度和商品知识有所不同.
(2)产品形式差别定价。
即为企业对相同型号或形式的产品分别制订相同的价格.但是,相同型号或型式产品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和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并不成比例。
(3)产品部位差别定价。
即企业对于处在不同位置的产品或服务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即使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没有任何差异.
比如剧院,虽然相同座位的成本费用都一样,差别定价但是相同座位的票价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人们对剧院的相同座位的偏好相同。
(4)销售时间差别定价。
即企业对于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甚至不同钟点的产品或服务
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定价策略包括
价格歧视定价策略包括歧视定价类型包括两种:基于对象、基于空间。
基于对象是指根据顾客的身份、收入水平实施价格歧视.;基于空间是指依据地理区域的不同来制定实施歧视定价。
歧视定价在现市场的分类:信息商品市场力量的广泛存在使歧视价格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信息商品高度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又造成信息在买卖双方之间分布得极端不对称,再加之信息商品种类、版本众多,销售渠道分散,使信息商品价格歧视成为可能。
另外,与一般商品相比,信息商品的定价中存在更多、更复杂的价格歧视,这是与信息商品的自身特点和成本结构密切相关的。
信息商品市场中的歧视定价有三种:1.个人化定价当一家垄断厂商能够向每个消费者索取其愿为每单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时,厂商就实现了完全价格歧视或一级价格歧视。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服务的个性化设计或定制服务越来越容易实现,定制服务使信息商品对消费者具有最大的效用;然后,分析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购买力、累计总额等信息;最后,对价格进行个人化。
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成熟和良好的交互性,厂商可以一对一地建立智能定价系统,彻底剥夺消费者剩余。
2.群体定价群体定价指对不同的顾客群体设置不同的价格。
信息商品的供应商鉴于不同的顾客群体对价格的敏感性不同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定价。
具体而言,就是愿意购买同一信息商品的许多消费者形成一个购买集体,而厂商则将该信息商品打折出售给该购买集体。
价格折扣可固定,也可根据消费者数量的多少来决定折扣的高低,一般买者越多折扣越大。
实际上是厂商设计了一种隐蔽的自我选择机制,实施了三级价格歧视。
厂商通过调查将消费者分为有耐心参加集体竞价、对价格敏感者和没有耐心、时间的机会成本较高、不愿参加集体竟价的价格麻痹者两组。
信息商品较低的边际成本使厂商在集体竞价中即使以低于市场价格成交仍有利可图。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消费者之间交流信息和搜寻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使愿意购买同一信息商品的消费者形成购买集体成为可能,否则在一般市场中要将许多具有相同购买意愿的消费者集合起来,其成本之高昂难以想象。
价格歧视与市场定价策略
价格歧视与市场定价策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常常面临着如何制定价格的问题。
价格的确定不仅仅是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也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参考。
在市场定价策略中,价格歧视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它指的是企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对同一产品或服务采取不同的价格定价策略。
一、价格歧视的类型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个体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对每个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例如,电影院对学生提供学生票价,对老年人提供优惠票价,以吸引不同群体的消费者。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数量或频率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例如,批发商对大量购买的客户给予折扣,以鼓励大宗采购。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所属的市场细分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例如,航空公司对不同舱位的机票定价不同,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舒适度和价格的需求。
二、价格歧视的原因价格歧视的出现是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差异以及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不同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支付能力和购买意愿存在差异,企业通过价格歧视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销售量和利润。
首先,价格歧视可以提高企业的销售量。
通过根据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制定不同价格,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
例如,高端品牌通过定价策略将产品定位为奢侈品,吸引高收入人群购买,从而提高销售量和品牌形象。
其次,价格歧视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
通过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制定不同价格,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消费者的剩余价值。
例如,电商平台通过个性化推荐和差异化定价,将高需求的产品定价较高,从而提高利润。
三、价格歧视的影响价格歧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价格歧视可以提高市场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制定不同价格,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例如,航空公司通过不同舱位的价格歧视,将高需求的乘客安排在高价舱位,低需求的乘客安排在低价舱位,从而提高座位利用率和航班收益。
垄断市场的定价策略研究
垄断市场的定价策略研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垄断已经成为市场中的重要现象之一。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的定价策略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和市场地位。
本文将探讨垄断市场的定价策略,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价格歧视策略垄断企业通过对不同消费者或市场区域采取不同的价格政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垄断企业可以将市场分割成多个细分市场,为每个市场设定不同的价格。
例如,针对需求较为弹性的消费者,垄断企业可以设定较低的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对于需求不太弹性的消费者,可以设定较高的价格,以增加利润。
二、竞争定价策略在面对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垄断企业可能会选择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这种竞争定价策略在一些高度竞争的行业中比较常见,如电信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通过降低价格,垄断企业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进而提高利润。
然而,这种策略可能会引发价格战,对企业利润造成负面影响。
三、高价定价策略在某些情况下,垄断企业可以选择采取高价定价策略。
通过设定较高的价格,垄断企业可以实现较高的利润,并维持其市场地位。
这种策略通常适用于存在垄断壁垒或高度差异化产品的行业。
企业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可以在顾客心中创造品牌价值,从而接受相对较高的价格。
四、弹性定价策略弹性定价策略是指垄断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和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产品定价。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需关系、成本变化和竞争情况等因素,改变产品价格以保持市场份额和利润。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企业可以在需求高峰时提高价格,在需求低谷时降低价格,以平衡市场供需关系。
五、防御定价策略在市场竞争加剧时,垄断企业可以采取防御定价策略,以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企业可以减少价格折扣,限制促销和优惠活动,以减少消费者转向竞争对手的可能性。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创新、差异化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式,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
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价格歧视是一种定价策略,指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之间的需求弹性差异,差异化定价,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通过价格歧视,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细分,针对不同消费者实施不同的价格策略,以获取最大的利润。
一、第一程度价格歧视第一程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在不同消费者之间根据其个体需求的差异而设置不同的价格,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种歧视策略通常需要企业了解并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以个性化的方式进行定价。
例如,航空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不同的机票价格。
由于不同旅客对出行时间的灵活性和舒适度的要求不同,航空公司可以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如提供灵活退改签的高价机票和无法退改签的低价机票,以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实现收益最大化。
二、第二程度价格歧视第二程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数量或购买频率而制定不同价格。
该策略可以通过销售套餐、团购或订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施。
以电信行业为例,电信公司往往会推出不同的套餐计划,根据消费者的话费使用情况和通信需求量而制定不同的资费标准。
对于高频率和高用量的用户,电信公司会提供更大的套餐容量和优惠价格,以吸引他们更具体购买公司的服务。
三、第三程度价格歧视第三程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通过对市场进行细分,并在不同市场中设置不同的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种策略通常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或不同渠道上实施的。
例如,餐饮连锁企业可以在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价格策略,根据当地消费水平和消费者的支付能力,而设定区域性价格。
在高收入地区可以设定较高的价格,而在低收入地区则可以设定较低的价格,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四、阶梯定价阶梯定价是一种将产品划分为不同层次,为每个层次制定不同价格的策略。
企业将产品的不同特性与不同价位相匹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一家汽车厂商可以设计和销售豪华型、中档型和经济型汽车。
豪华型汽车价格较高,适合富裕阶层的消费者;经济型汽车价格较低,适合收入较低的消费者;中档型汽车则适合中等收入群体。
价格歧视与市场定价的微观经济学解释
价格歧视与市场定价的微观经济学解释在市场经济中,价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价格歧视作为一种市场定价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文将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价格歧视的本质、类型及其与市场定价的关系进行解释。
一、价格歧视的本质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消费者或消费者群体的特征,对同一产品或服务进行差异化定价的行为。
其本质在于根据市场需求的异质性,实现利润最大化。
价格歧视的实施通常基于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弹性差异的认识。
根据群体的需求弹性高低,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二、价格歧视的类型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价格歧视手段的不同,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1. 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一度价格歧视又被称为个性化定价或完全价格歧视,指的是根据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为其设定具体的个性化价格。
这种定价策略的特点是最大程度地捕捉消费者的剩余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并将其转化为生产者的利润。
例如,个人保险公司对每个客户的保费进行个性化定价,根据客户的个人健康状况、年龄等因素确定保费。
2. 第二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又称为数量歧视或折扣歧视,指的是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在这种歧视下,销售商通过设定阶段性的价格,鼓励消费者增加购买数量,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典型的案例是手机公司针对批量购买者提供的折扣价。
3. 第三度价格歧视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消费者群体的特征,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消费者群体之间的特征可以是性别、年龄、收入等因素,这些因素通常与消费者的需求弹性相关。
例如,电影院对学生提供学生票、老年人提供优惠票等等。
这种定价策略是最常见的价格歧视形式。
三、价格歧视与市场定价的关系价格歧视是市场定价中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是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价格歧视通过差异化定价,灵活应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弹性,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和利润。
营销策划价格歧视与定价策略
基于时间变化的定价 策略:根据市场供求 关系和时间变化,如 季节性、节假日等, 制定灵活的定价策略 。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价格歧视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缺点
优点:提高市场份额,增加销售 额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同消费者群 体,如学生、老年人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缺点:降低消费者满意度,可能 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实施方式:通过不同的价格策略, 如团购、优惠券等实现价格歧视
PART 3
定价策略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成本导向定价法
定义:以产品的成本为基础,加 上一定的利润比例来确定产品价 格的定价方法。
价格歧视与定价策略失败原因分析:缺乏市场调研、定价策略不合理、竞争环境变化等
避免失败的措施:加强市场调研、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关注竞争环境变化等
分析案例中的成功因素和失败原因
成功因素:产品差异化、市 场定位准确、营销策略得当、 品牌形象良好
失败原因:定价策略不合理、 市场调研不足、产品同质化
严重、营销策略缺乏创新
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价格歧视和定价策略类型
基于消费者心理的价 格歧视:根据消费者 的心理预期和需求, 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如折扣、赠品等。
基于产品差异化的定 价策略:根据产品的 差异化程度,如品牌、 功能、质量等,制定 不同的价格策略。
基于市场细分的定价 策略:根据不同的市 场细分,如目标客户 群体、地域、渠道等 ,制定不同的价格策 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目的:通过与竞争对手的价格比 较,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具体方法:根据竞争对手的产品 价格,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成 本等因素,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
关于定价的英语话题
关于定价的英语话题
1.定价策略(Pricing Strategies):讨论不同类型的定价策略,如成本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价值导向定价等。
2.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讨论价格歧视的概念和实践,以及如何在不同市场条件下运用价格歧视策略。
3.价格敏感度(Price Sensitivity):讨论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以及如何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来了解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
4.价格定位(Price Positioning):讨论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定在市场上的不同位置,以吸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5.价格波动(Price Fluctuations):讨论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应对价格波动以保持利润水平。
6.定价与竞争(Pricing and Competition):讨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制定定价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吸引消费者。
7.定价与成本(Pricing and Costs):讨论如何将成本因素纳入定价策略,以确保盈利能力并维持业务发展。
8.定价与市场接受度(Pricing and Market Acceptance):讨论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期望来制定价格,以提高市场接受度。
9.定价与品牌形象(Pricing and Brand Image):讨论如何在品牌形象和定价之间取得平衡,以吸引消费者并增强品牌价值。
10.定价与营销策略(Pricing and Marketing Strategy):讨论如何在整体营销策略中协调定价和其他要素,以实现业务目标。
市场价格歧视与定价策略
市场价格歧视与定价策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定价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
针对不同的市场群体,企业可能会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市场价格歧视。
市场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不同消费者或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弹性、购买力以及偏好,制定不同的定价方案。
市场价格歧视有三种形式: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在第一度价格歧视中,企业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
比如,航空公司常常会根据不同乘客的购买时间、提前预订情况以及需求灵活性,制定不同的机票价格。
这种价格歧视的目的是能够最大化企业的利润。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不同质量的产品来实现价格歧视。
例如,电信运营商提供低、中、高不同档次的手机套餐,各个套餐的价格和服务内容都有所区别。
这样的定价策略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做出差异化的回应,从而保持市场份额和利润的最大化。
第三度价格歧视则是根据消费者的特征或市场情况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例如,学生、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可以享受到折扣,并且企业还会根据季节、地理位置等因素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定价策略可以使得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
市场价格歧视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在于企业可以针对不同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提高市场销售额和利润。
然而,如果价格歧视实施不当,可能会引起消费者对公平性的质疑,甚至触犯反垄断法律。
因此,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需要权衡利弊,确保合法合理。
除了市场价格歧视,企业还可以利用其他的定价策略来达到不同的目标。
例如,溢价定价策略是指企业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定价,以展示产品的高品质和独特价值。
这种策略适用于高端奢侈品和少数特殊产品。
折扣定价策略则是企业为了快速消化库存或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而降低产品价格。
此外,还有多种定价策略如捆绑销售、阶梯定价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定价方式。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定价策略是一个需要谨慎考虑的决策过程。
定价策略和价格歧视
定价策略和价格歧视是市场营销中重要的概念。本演示将介绍定价策略的 定义,价格歧视的原理和不同类型的定价策略,以及价格歧视的不同程度 。
XC by Xiaomi Cao
定价策略的定义
市场定价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设置 价格。
成本导向定价
以成本为基础确定价格,添加 预期利润。
价值定价
定价策略和价格歧视的优缺点
优点 最大化利润 增加市场份额 提高产品形象
缺点 可能引发不公平感 复杂的定价策略实施 可能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品 质和价值设置价格。
价格歧视的概念和原理
1 定义
2 原理
根据消费者个体的不同特性,确定不同的价格。
利市场细分,根据不同需求和支付意愿制定 个性化的定价。
不同类型的定价策略
降价策略
在销售周期中不断降低价格来吸 引更多消费者。
高价策略
将价格定得比竞争对手更高,以 提高品牌形象和产品价值。
折扣策略
通过提供折扣来吸引新客户或增 加销量。
第一程度的价格歧视
学生折扣
根据学生身份提供特定折扣,吸 引年轻人消费。
老年人优惠
为老年人提供价格优惠,满足他 们的消费需求。
企业定价
与大型企业达成协议,提供定制 价格和服务。
第二程度的价格歧视
1
会员计划
2
通过会员注册和付费来获得更低的价格和
独家权益。
3
促销活动
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历史和偏好,定向促销 活动。
区域定价
根据地理位置和市场需求,在不同地区设 置不同的价格。
第三程度的价格歧视
拍卖
通过竞标的方式确定商品或服 务的最高价格。
价格歧视
(二)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1、格歧视的定义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以不同的价格销售不同的商品。
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要视价格歧视的具体形式而定。
教材中的说法不准确。
2、一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每一个产品均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来出售。
而消费者的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由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来表现的。
因此,一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购买每一个单位的商品都是按照它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来支付的,所以,消费者剩余等于零,全部被生产者剥夺了。
既然生产者有能力全部剥夺消费者剩余,且这部分消费者剩余到了生产者那里就不再是心理上的感觉,而是真正的收入,这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当然要把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所以生产者会尽可能的降低产品的价格直到不能再降为止,结果最后的价格是P=MC,此是价格已经是最低了。
一级价格歧视的实施条件是:消费者的数量比较少,或者消费者每一次的购买量是单个的;生产者对消费者的需求曲线非常了解,可以将消费者购买的每一个单位商品的价格定到消费者几乎要拒绝但又没有拒绝的水平。
比较适合实施一级价格歧视的产品主要是服务业: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律师事务所的服务等。
3、二级价格歧视(secon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与一级价格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要求没有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格,它是按消费者购买的不同数量,在不同的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剩余大于零,但也被剥夺了一部分。
二级价格歧视具有鼓励消费者多消费、生产者多生产的作用,因为消费者多消费,消费者剩余才能增加;生产者多生产,生产者剩余才能增加。
(看教材第226页的图7-8)二级价格歧视实施的条件:消费者的消费量比较容易登记和计量,从而可以在消费后按照不同的消费量分段计价。
比较适合实施二级价格歧视的产品有:出租车、电信产品、电、水、煤气等。
电商价格歧视策略探讨不同价格歧视策略在电商中的应用和实践
电商价格歧视策略探讨不同价格歧视策略在电商中的应用和实践电商价格歧视策略探讨不同价格歧视策略在电商中的应用和实践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商平台在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提高销售额,电商平台普遍采取了不同的价格歧视策略。
本文将探讨不同的价格歧视策略在电商中的应用和实践。
一、第一价格歧视策略第一价格歧视策略是指根据消费者的个体特征或购买历史,个别定价的策略。
这种策略在电商平台上常见的体现形式是个性化定价或差异化定价。
1. 个性化定价个性化定价是根据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浏览记录、购买历史等个体特征,对不同消费者进行差异化的价格定制。
通过分析用户的购物偏好和消费水平,电商平台可以对顾客进行精准定价,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盈利。
2. 差异化定价差异化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在不同的时间段或不同的地区设定不同的价格。
例如,电商平台在促销活动期间通常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第二价格歧视策略第二价格歧视策略是指向不同消费者提供相同产品或服务,但采取不同定价的策略。
这种策略在电商平台上常见的体现形式是会员制度和优惠券。
1. 会员制度电商平台通常会设立会员制度,会员享受更低的价格或其他优惠政策。
通过引导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并享受会员权益,电商平台可以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增加用户的购买频次。
2. 优惠券优惠券是电商平台常用的一种促销方式,通过发放优惠券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消费者可以在购物时使用优惠券,享受相应的折扣或额外的优惠。
三、第三价格歧视策略第三价格歧视策略是指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和支付意愿,进行差异化定价的策略。
这种策略在电商平台上常见的体现形式是动态定价和预售价格。
1. 动态定价动态定价是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和产品的实时情况,自动调整价格的策略。
电商平台通过监测用户行为、竞争对手定价以及市场变化等因素,动态调整价格,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收益。
2. 预售价格预售价格是一种在产品正式上市前提前开售,并以较低的价格进行预售的策略。
基于三级价格歧视与两部收费制的中国移动定价策略的研究
基于三级价格歧视与两部收费制的中国移动定价策略的研究随着移动通信产品普及率的提高,竞争的日益加剧,移动通信产品变得越来越不具有价格弹性,但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
各移动通信运营企业单靠过去的单纯降价来提高市场份额已非常难,以价格歧视为依据的差别定价逐渐受到各大运营商的重视。
以经济学的垄断定价理论为切入点,分别将三级价格歧视定价策略和两部收费方法相结合。
对移动通信如此定价的实质进行深入地分析论证。
在经济学中,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在出售完全一样的或经过差异化的同类产品时,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
由于这些价格并不完全反映其产品的真实价值,所以价格歧视运用了非线性定价策略。
价格歧视作为一种理论,属于定价策略的范畴,无任何褒贬之意。
价格歧视如果被垄断者所用,依靠其垄断地位采取高于单一价格的歧视性高价时,将会造成对消费者的掠夺,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失,同时会削弱竞争,在垄断市场上,在具有较多竞争对手、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价格歧视以各种各样的灵活形式被广泛运用。
它是一种有效的价格策略,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其经营目标,并且顺应了消费者的心理差异,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的需要。
而三级价格歧视即是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中,制造商对每个群体内部不同的消费者收取相同的价格,但不同群体的价格不同。
在每一个群体内部与统一定价相似,存在正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与完全竞争相比降低了社会总福利。
而两部定价即是指厂商在销售产品或服务时一般先向顾客收取一笔购买权的固定费,然后收取每单位的使用费。
研究表明通过两部定价机制,制造商可以得到供应链纵向整合的最优结果并实现参与者对利润的分配。
图1三级价格歧视效果分析 移动公司实行三级价格歧视首先要利用客户的不同特征将客户分组,然后根据各组不同的需求弹性定价,最终获得比单一定价更多的利润。
即先将客户分类,在需求弹性大的市场上制定的价格,在需求较低的市场上制定较高的价格,以侵占跟多的客户即为三级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在市场中的应用与效果
价格歧视在市场中的应用与效果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或组织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或市场分别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种定价策略在市场中广泛应用,并产生着重大的经济效果与影响。
本文将探讨价格歧视的常见应用方式以及其带来的效果和影响。
一、第一种价格歧视:个体市场的价格歧视个体市场的价格歧视是指企业针对不同的个体消费者或买方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歧视通常基于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支付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差异化定价。
个体市场的价格歧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提供优惠券、会员制度、积分兑换等。
这种歧视策略的目的是最大化收益,并通过调整价格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个体市场的价格歧视可以产生多种效果。
首先,它可以激励消费者增加购买力,因为某些价格较低的产品或服务可能成为他们的首选。
其次,个体市场的价格歧视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尤其是在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市场中。
最后,它可以促进市场竞争,因为消费者对更具优惠的价格更有吸引力,从而推动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二、第二种价格歧视:区域市场的价格歧视区域市场的价格歧视是指企业针对不同地理区域的市场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歧视通常基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市场竞争程度、收入水平等因素进行差异化定价。
区域市场的价格歧视可以通过设立不同销售点、特定地区的折扣活动、地域限制的价格等方式实现。
区域市场的价格歧视同样具有一定的效果和影响。
首先,它可以提高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满足不同地区需求的多样性。
其次,区域市场的价格歧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抵御市场竞争压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利润率。
最后,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因为一些地区可能会受益于较低的价格,并吸引更多的人流、资金和资源。
三、第三种价格歧视:时间市场的价格歧视时间市场的价格歧视是指企业针对不同时间段内的市场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歧视通常基于供需关系的波动、季节性因素、特定时间段的市场需求等进行差异化定价。
时间市场的价格歧视可以通过灵活的定价机制、阶梯性的价格策略、限时促销等方式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价格歧视与定价策略一价格歧视1 价格歧视的定义及其实例2 价格歧视成立的条件3 价格歧视的基本原理(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二定价策略1 最优两部定价2 捆绑和搭售3 其它定价策略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作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无法选择自己的定价策略。
但是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中,特别是在寡占和垄断市场中,在定价方面,厂商都会具有或多或少的主动权。
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告诉我们,在SCP分析框架下的市场行为中,企业最常用,也是最重要、最有力的行为就是价格行为。
常用的定价策略包括非统一定价或者差别定价法,企业在实践中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加成定价法,这是企业在实际中最常用的定价方法;以及生产多种产品的厂商在面临需求和生产有关联的产品组合时的定价策略、在同一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定价问题等等。
这一章中,我主要讨论价格歧视下的定价策略,同时简单介绍其它的定价策略。
一价格歧视的一般理论首先观察下列经济现象:电影票-许多电影院对儿童和老年人收取的价格低于其他观众。
在竞争市场上很难解释这个事实。
在竞争市场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为儿童和老年人提供一个座位的边际成本与为其他人提供一个座位的边际成本相同。
但如果电影院有某种地区性垄断力量,而且,如果儿童与老年人对电影票的支付意愿低,就很容易解释这个事实了。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院通过价格歧视增加利润。
飞机票价-飞机上的座位以许多不同价格出售。
许多航空公司对周六停留一个晚上的两个城市间的往返票收取低价格。
乍一看这有点令人费解。
为什么乘客是否周六停留一个晚上与飞机票价有关呢?原因在于这条规定是区分公务乘客和个人乘客的一种方法。
公务乘客支付意愿高,而且很可能不想周六停留一晚上。
与此相比,出于个人原因旅行的乘客支付意愿低,并更愿意周六停留一晚。
因此,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对周六停留一晚上的乘客收取低价格而成功地实行价格歧视。
折扣券(或者是打折活动)-许多公司在报纸和杂志上向公众提供折扣券。
买者为了得到下次购买时0.5美元的折扣而剪下折扣券。
为什么公司提供这些折扣券?为什么它们并不把产品价格降低0.5美元?回答是折扣券使公司可以实行价格歧视。
公司知道,并不是所有顾客都愿意花时间剪下折扣券。
此外,剪折扣券的意愿与顾客对物品的支付意愿是相关的。
富裕而繁忙的经理不大可能花时间从报纸上剪下折扣券,而且,他也许愿意为许多物品支付较高价格。
一个失业者更可能剪下折扣券并且支付意愿较低。
因此,通过只对这些剪下折扣券的顾客收取较低价格,企业就可以成功地实行价格歧视。
(一)价格歧视的定义价格歧视传统的定义是由相同产品卖给不同的消费者时收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但是该定义并不严谨,(1)如果商品的价格差别是由于不同的运输成本造成的,那么这种价格差别其实与价格歧视无关;(2)索取相同的价格反倒是真正的价格歧视。
大多数学者认为,施蒂格勒对价格歧视的定义比较好,即当两个或者多个相似地产品出售价格与它们的边际成本之比存在差异时,就存在价格歧视。
例如,一本15美元的精装书和5美元的平装书,其中的包装成本并不能完全解释高达10美元的价格差,这其中就存在价格歧视。
在这里,厂商并不是依据产品的成本差别向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而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来实施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成立地条件:第一,实施价格歧视的厂商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
在竞争市场中,价格歧视是不可能的。
在竞争市场上,有许多以市场价格出售同一种物品的企业,没有一个企业愿意向任何一个顾客收取低价格,因为企业可以以市场价格出售它想出售的所有物品;而如果任何一个企业想向顾客收取高价格,顾客就会向另一个企业购买。
对于一个价格歧视的企业来说,它应该有某种市场力量,价格歧视通常都是发生在垄断市场或者是寡头垄断市场中。
第二,价格歧视要求厂商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划分顾客。
这个支付意愿包括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以及同一消费者在不同购买量下的支付意愿。
厂商可以从地域、年龄、收入、消费习惯等多个方面来划分顾客。
但是隐蔽信息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却制约了价格歧视的实行。
第三,厂商必须能够阻止通过转售(或套利)的发生。
如果被厂商索取低价的消费者群体A能够转售产品给被索取高价的消费者群体B,所开出的价格低于垄断厂商向B索取的价格,但高于A自己购买的价格,那么A群体就能够从转售中获利,而B群体中的任一成员都不会直接向垄断厂商购买了。
限制转卖是使所有类型的价格歧视成立的必要条件。
转售或者套利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转售的交易成本,如果转售的交易成本大于价格差,那么套利所获的利润为负。
某些特定商品相关的交易成本使得套利成本高昂。
比如服务,特别是私人服务,这些服务一般不可交易或这交易成本十分高,医院为病人提供的医疗;公交车中乘车卡分为学生卡、老年卡和一般卡。
第二个因素是区域市场之间的套利受到限制。
比如运输成本和进口关税非常高,比如英文课本,高级汽车在欧洲和北美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第三,厂商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或者修改产品来禁止或防止转售。
例如,一些软件厂商以较低的价格向学生提供软件版本,但是这些学生版的软件功能有限,甚至是只提供一些最基本的功能,由于高端用户对产品性能要求比较高,所以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高端用户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产品。
问题:联系实际经济生活中企业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来限制消费者的套利发生?(二)价格歧视的类型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程度取决于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信息,价格歧视的分类起源于庇古(1920),这种分类是以企业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为完全价格歧视。
在一级价格歧视中,企业拥有或者能够获得每一个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企业获得最大的消费者剩余。
在二级价格歧视中,企业不能确定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企业通过一种自我选择机制(设立一个个圈套,消费者自己钻进去),使消费者把自己定位在某个支付意愿区间,这样企业能够获得部分消费者剩余。
在三级价格歧视或者市场划分,企业能够观察到群体之间的支付意愿差别,然后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实行价格歧视,而在某个群体内部没有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在一级价格歧视中,厂商此时对每位消费者收取一种不同的价格,该价格正好等于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产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只要这个价格超过生产的边际成本),这样厂商就攫取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一级价格歧视的福利分析。
评论: (1)边际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中支付意愿或者保留价格最少并且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说商品一直出售知道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等于边际成本时为止,这里假设消费者会购买。
因此根据市场效率配置原则,或者是福利最大化,完全价格歧视是最有效率的,与非价格歧视的垄断定价不一样,那里,企业的供给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并且导致了社会净损失,而完全价格歧视的产量正好等于合适的产量。
(2)实行完全价格歧视的垄断企业能够获得所有剩余,因此企业的生产活动(生产数量)根据合适信号来进行生产,没有实行价格歧视的垄断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而放弃一些产出。
从产品的质量角度,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实行完全价格歧视的企业有激励生产最优质量的产品。
因而,实行完全价格歧视的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是相一致的,他们的产量、产品选择、质量达到社会最优。
但是垄断利润越高,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地位的支出越大,相应完全价格歧视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
(3)完全价格歧视可以使社会总福利达到最大,能够带来帕累托最优的有效率的产量,没有扭曲效率,但是却影响了分配。
(4)完全价格歧视实际上是一个两部定价法(two-part tariff )**{,}P A ,其中,*P MC ,*A 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的消费者剩余,也即完全歧视的定价原则为:价格=边际成本(*P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的消费者剩余(*A )。
2 三级价格歧视或者市场划分(market segmentation)在现实中,由于消费者并没有带着表示他们支付愿意的标志进入商店,完全价格歧视是很少存在的。
销售者实行完全价格歧视对信息的要求非常高,那么销售者怎样获得消费者的精确支付意愿信息,或者是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没有那个消费者会说出自己的保留价格或者支付意愿,实际上消费愿意通过一些信息假装或故意错误传达自己的需求程度。
而在实际生活中,销售者通常是根据消费者的特征来进行价格歧视,例如火车、飞机都有专门的学生票,在特定的购物时间内收取较低的价格,以及优惠券制度等。
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或市场划分,需要销售者了解不同群体(或者市场)的市场需求曲线以及能够阻止群体之间的套利。
垄断企业在群体或者同一市场采取相同的价格,而在群体之间实行差别化价格。
我们假设垄断企业能够把市场划分成两个群体,其中边际成本为c 。
垄断企业的利润为:1122()()p c q p c q π=-+-,其中1p 和2p 是两个群体或者区域市场的价格,1q 和2q 是两个群体或者区域市场的数量。
因为两个群体或者区域市场是分开的,所以每个市场价格唯一取决于市场中的供给量。
那么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定价行为如何?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12()()MR q c MR q ==。
由于边际成本在两个市场都是相等,因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
根据垄断一般理论,11111111()(1)dp MR q p q p dq ε=+=-,因而我们利润最大化条件转变为:121211(1)(1)p p c εε-=-=我们记两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为11(,)a q p q 和22(,)a q p q ,市场1中对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市场2的需求弹性,因此12a a p p 。
垄断者在需求弹性较小的区域市场或群体价格很高,因为需求弹性较小的区域对价格变动不灵敏,而在需求弹性较大的区域市场或者群体,高价格会使消费大幅度的降低其需求量。
例题:课本P77评论:三级价格歧视对福利有何影响?在三级价格歧视下,社会福利包括三个部分:区域市场或者群体1的消费者福利、区域市场或者群体2的消费者福利和生产者福利。
(1)利润增加,因为企业也可以在两个区域市场或者群体实施相同的价格,我们可以预期三级价格歧视下的利润不小于同一价格的利润。
(2)需求弹性较小的区域市场或者群体的福利降低,因为这个市场的价格提高;相反需求弹性较大的区域市场或者群体的福利提高,因为这个市场的价格降低。
(3)不能确定总的社会福利在三级价格歧视下是否比同一价格的社会福利大,或者说三级价格歧视是否存在潜在帕累托改进(potential Pareto improvement, PPI )。
在三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付出的比竞争情形下多,而且三级价格歧视下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其效率不如完全竞争或者完全价格歧视。
但与单一价格的垄断结果相比,不完全价格歧视可能增进、减少市场总剩余,或使市场总剩余不变,这取决于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