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 环境保护 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共17PPT)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_28
学习目标】1. 了解森林的效益、分布和现状。
2. 了解雨林的环境效应。
3. 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4. 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5. 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活动过程】阅读课本31 页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 森林在哪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森林的效益很多,因此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考它们分别反映了森林的哪些功能?天然净化器或吞碳吐氧机” —,“天然吸尘器” —吞水吐雨器”—,“天然蓄水池”—过滤器”—,“绿色卫士”—绿色美容师”—,“天然消音器”—阅读课本31 页第二段和结合下图,思考下列问题。
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图3. 历史上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多少?今天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目前世界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5. 为什么中纬度湿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阅读课本32 页第一、二段和活动,思考下列问题。
6.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危害。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下是森林的别称,思7. 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8. 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两极冰川融化森林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大气CO2 含量增加活动二:阅读课本32—34 页和结合相关资料,理解雨林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效益。
1. 从活动一“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图” 中,指出热带雨林的集中分布集中区及其特点?2. 结合左图,分析热带雨林是如何调节碳平衡的?3. 结合右图,分析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有什么影响?4. 思考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阅读课本34 页,思考下列问题。
5. 为什么说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库?6.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指责。
请问西欧人和巴西人关于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的争论的实质是什么?活动三:阅读课本35—37 页和结合相关图片,分析雨林的脆弱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课件 (共112张ppt)
案例:洞庭湖和青海湖的变化
1、湖泊干涸、对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
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温,增湿)、调蓄水 量(减少洪水)、美化环境(旅游圣地)、动植物的 栖息地等功能丧失。湖泊面积缩减、水面缩小 还往往导致湖水矿化度增加。
2021/2/9
你是如何看待“围湖造田”的?
2021/2/9
2021/2/9
• 东北三江平原沼泽面积8640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 湿地之一。目前4/3开发为商品粮基地后,则失去其作 为湿地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及野生动物栖 息地的作用。
2021/2/9
阅读材料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 冲积平原,是我国最大的以沼泽为主的湿地分布区。本区的资源 利用以农业开垦、商品粮生产为主
2021/2/9
3、湿地的价值
生态价值 ——“地球之肾”
调节气候
调蓄水量 净化水体 释放氧气 美化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1/2/9
运水
2021/2/9
经济价值
鱼塘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提供水资源 提供矿物资源 提供能源和水运
社会效益
观光与旅游 教育与科研价值
湿地的生态效益
• 维持生物多样性 • 调蓄洪水 • 降解污染物
•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 求量不断增长,加大了对边疆开发和建设的力度,三江平原先后 出现过三次开荒高潮。
•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在三江平原湿地中划定三个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六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 1998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做出了保护湿地的决定,明确了严格 禁止湿地开荒,并对已开垦的湿地进行农用地结构调整。
人教地理高二选修6 4.1森林及其保护课件 (共34张PPT)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 .8.921. 8.9Monday, August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5: 24:3005 :24:300 5:248/ 9/2021 5:24:30 AM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上 午5时2 4分21. 8.905:2 4Augus t 9,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8月9 日星期 一5时24 分30秒 05:24:3 09
合作探究1: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概念: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指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 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合作探究1: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合作探究1: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森林的特点 ①最强大、最复杂、最长久的生态系统 ②最丰富的物种库(迄今被文献订名和记录的仅有174万种中2/3以上 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 ) ③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2、森林面积变化及其原因 (1)原始林面积变化: 8000年前:约占陆地面积的47.7% 2000年: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修6-4-1森 林 及 其 保 护(共32张ppt)
4.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如病虫害、火山喷发造成森林火灾)
人为原因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导致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过度采伐;毁林开荒;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环境 污染(酸雨造成树木干枯);人为火灾;外来物种引进……
5.森林破坏的危害
由图结合森林的作用思考,森林破 坏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2)中国森林资源分布
分布特点:
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 疆地区,开发利用困难。
总量特点:
中国
世界
总量 (亿 公顷)
15.8
38.66
人均占有 量(公顷)
0.11
0.6
森林覆盖 率(%)
16.55
30
分布不均,总量大,人均少, 覆盖率低。
3.森林的价值 (1)生态价值
调节气候
美化环境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章
概念
人为
特点
原因
危害
防治 措施
分布
自然
森林及其保护
第一节
课标:
1.了解世界森林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2.理解原始森林锐减的原因、危害及相应的解决 措施。 3.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 识。
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PART1
1.认识森林
什么是森林?
概念 概念
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4.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
工业社会 商业性伐木、修路、开矿、开辟大型牧场
原 始 社 会
农 业 社 会
工 业 社 会
工 业 社 会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就有1200万公顷 的森林消失,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20公顷的森林化为乌 有。现在全世界森林锐减的地区都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 贫困所迫,他们不得已,用宝贵的森林资源换取外汇,如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口木材是他 们外汇收入的一大来源,他们只要能挣到钱,就不会去保 护森林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ppt课件1
二、保护森林
1.国际: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 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 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
设 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 4 题,材料中反映出我国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人均占有量偏少, 不能说明森林品种质量较差。第 5 题,题干中的关键词为“快速有效提 高”。营造防护林体系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森林覆盖 率,而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天然林保护工程都是对森林的保护措施,可以 减少对森林的破坏、砍伐。 答案:4.D 5.A
(2)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腾到空中的水汽 减少,致使降水量减少。
(3)森林被砍伐,其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进 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
(4)地理环境中的气候、土壤、生物、地貌、水文等要素是相互影 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由于雨林遭受破坏,必然会导致水旱灾害 多发,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土地退化加速,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生态恶 化。这也体现了雨林的生态效益及其脆弱性。
6.随着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地区的深入,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 公路、过度采伐木材而使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 减。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 D 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 20%,可能的原因是什 么? (3)虽然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 (4)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破坏造成的影 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优质课件 (共49张PPT)
5.毁林的后果
“十” 字 架 的表土层
心土
思考:护坡林为什么能使地面径流减少? 图中森林起到了什么作用?
山坡上的水和土流入河里,会产生什么后果?
泥沙径流 微量清水 入河 河流
表土层 心土
如果山坡上没有森林,从坡上到坡下径流量 山坡上的水和土流失了,有什么后果? 及其含沙量将怎样变化?这将引起什么灾害?
你还能说出更多的生态功能吗?
生态功能 (1)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2)过滤尘埃,吸收噪声 (3)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4)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5)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6)美化环境 (7)杀菌除病 (8)指示环境污染
由于森林的生态功能比经济功能大,因此, 人们把森林比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第一节
概念
森林及其保护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指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 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物、微生 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森林的状况 (1)世界: 2000 年世界森林面积为 38.66 亿公顷,约 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其中 2/3 为密林,1/3 为 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的疏林。 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 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
作为中学 生,我们 能为保护 森林做些 什么呢?
P58“思考”向导
2.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如:不用一次性筷子 生活中节约纸张 积极使用再生纸 不寄贺年片 参加义务植树等
本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
疏林
密林
(2)我国: 2000 年我国森林面积为 1.58 亿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ppt课件
解析:第(1)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森林的覆盖率与径流减 少率、侵蚀减少率呈正相关。第(2)题,森林覆盖率的增加, 使得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从而起到涵养水源的作 用,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相反植被 遭破坏,会造成水土的流失。第(3)题,自然地理要素主要 包括降水、风、地形、土壤,这些因素都对水土流失有影响。 答案:(1)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 率也在增加(答呈正相关亦可) (2)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 (3)降水 风 地形 土壤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答案:(1)A C (2)“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 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 (3)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滥砍滥伐;②采育结合,积极营 造人工林;③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①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②对水质的 影响: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
(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 该采取何种措施?
(4)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 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解答时应首先明确 我国森林的分布区及图例所示地区的位置,然后再针对林业 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具体保护措施。我国的三大林区为 东北林区(A)、西南林区(B)和南方林区(C),其中东北林区 为最大的天然林区,南方林区为人工林区。我国的生态工程 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所在的地区不同, 其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平原农田 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和营造农田小气候,沿海防护林主要是防 风防浪。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4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学习目标:1.了解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2.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能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
3.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学习重点: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2.森林的生态功能。
3.保护森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情景导入先思考———————森林是人类的摇篮。
从提供栖息地、食物和衣物开始,森林对人类的作用发展至今已经变得非常复杂,除了物质作用和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作用外,还具有强大的生态环保作用。
下面我们一同来学习森林及其保护的内容。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森林的特点2.森林面积的历史变化及原因3.森林的生态功能及毁林的危害二、保护森林 1.世界2.中国(1)政府⎩⎪⎨⎪⎧1984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森林法》)2002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2)民间团体: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不同表现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但不同区域其生态功能的主要表现不同,森林破坏引起的危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森林保护的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森林保护法规,加强森林管理和保护2.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3.坡度大于25°的山区须退耕还林4.森林采伐与抚育更新造林相结合5.多途径解决林区能源短缺问题6.建立森林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休闲观光旅游7.控制人口的过快增加,解决贫困人口问题———————方法技巧很重要———————图解破坏森林的危害。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1森林及其保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答案:(1)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上升,河流中下游河床淤积抬高;涵养水源能力 下降,河流径流量变率增大,旱涝灾害发生频率上升;湿地减少,生态功能遭到破坏; 河流的水生生物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 (2)生产、生活中排放有毒化学物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 如臭氧层破坏、酸雨和全球变暖也会导致森林破坏;生物入侵及病虫害暴发导致 森林破坏。
【补偿训练】 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三大林区分别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其中 最大的天然林区为(填字母)________,最大的人工林区为(填字母)________。 (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 _____________。
【补偿训练】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重要的橡胶产区,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报道,该地区的居民大量地毁林种植橡胶,试分析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 题。 (2)如果你是环保专家,请就上述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解析】本题思路分析如下:
答案:(1)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旱季缺水;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 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2)措施:合理规划与布局,严格控制橡胶林面积;发展立体农业,改变单一种植模式;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环保宣传与执法。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基础达标】 (2020·苏州高二检测)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下图, 完成1、2题。
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森林的保护措施
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严禁乱砍滥伐。 ②毁林开荒的地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调整农业 生产结构。 ③能源缺乏的地区,开发新能源(沼气),营造薪炭 林。 ④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计划采伐,采育结合。 ⑤鼓励保护性开发,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⑥建设自然保护区、防护林工程。 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们的环境保 护意识。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森林的特点
①最强大、最复杂、最长久的生态系统 ②最丰富的物种库(迄今被文献订名和记录的仅有 174万种中2/3以上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 ) ③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2、森林的分类
(1)按森林疏密
密林
2/3
疏林——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 1/3
(3)沿海防护林体系。我国的大陆海岸线全长1.8 万多千米,跨11个省(区、市),195个县(市、区),其中12 个岛屿县、沿海县总面积2 50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2.6%。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海岸线为主线, 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以增加森林植被为中心,区别不同 的海岸地貌类型,建立一个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的 防护林体系。任务完成后,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 24.9%增加到39.1%,水土流失量减少50%,生态环境 明显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屏障将大大加强。
是对长江中上游水源林的破坏。 长江洪水灾害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洪水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 来量 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
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
自然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原因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 原因
滥伐 森林
6、我国主要的林业生态工程 (1)“三北”防护林体系。西北、华北、东北的
“三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形成 长达4 000~5 000千米的风沙线,水土流失严重,旱涝 灾害频繁发生,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当地的自然承载能力。 从1978年开始,国家开展了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 最”的“三北”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从新疆到黑 龙江的13个省级行政区域内551个县(旗、市),按照规 划,有步骤地大规模营造防护林。计划到2050年,共造 林3 500万公顷,使万里风沙线的生态状况和社会经济 状况大大改观。
4、人类破坏森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破坏,使地表裸露,造成地
表土壤遭受风蚀和水蚀的机会增加,引发土地荒漠化 和水土流失。
(2)加重河床、湖泊的泥沙淤积,降低河道行洪、 湖泊蓄洪的能力,增加洪涝的发生概率与危害程度。
(3)降低植被的蓄水保水能力,使地表径流增大, 蒸发量增大,增加了干旱和洪涝的危害程度。
微量清 水入河
河 流
泥沙径流 表土层 心土
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
(4)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物种灭绝速度加 快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5)造成土壤的侵蚀程度加剧,引起土壤肥力的下 降。
(6)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增 加,使得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洪涝、干旱和其 他气象灾害加剧。
(4)平原绿化工程。为了保护农田,国家在被称为 “森林空白地带”的平原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原绿 化工程。2000年,全部平原县都达到了平原护林分布图”,完 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
(2)长江中上游的森林遭受破坏后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2)受人为影响程度
天然林 不足40% “半天然”林 人工林
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 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
案例探究 教材本节案例①(课本57页)滥伐森林与洪水加剧 教材以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
为例,说明了滥伐森林与洪水加剧的关系。 1998年灾情加剧的原因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长江流域是我国经 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耕作 方式,森林的过度采伐和人为破坏,使长江中上游地区 森林植被大大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大量增加,每年土壤 侵蚀量达22.4亿吨,因此长江有变成另一条“黄河” 的危险。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国家决定建设长江中上 游防护林体系,从1989年起,用30~40年时间,在本地 区11个省、市、区的200个县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 积2 000万公顷,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 上,土壤年侵蚀量减少4亿多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 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
(3)为保护我国水源地,在A地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是
,其目的是保护
、
、
的水源。
(4)我国发展林业的优势在于
。
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其原因有哪些?
答案:(1)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2)水土流失,长江泥沙含量增加,洪涝灾害频发;三 峡水库受泥沙淤积影响。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4)山区面积大,宜林地区广;纬度跨度大,森林树种 丰富 重砍伐,轻抚育更新,毁林开荒严重;森林火灾;病虫 害严重。
中上游滥伐森林,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 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大量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造成河道泄洪能 力降低,湖泊淤积,蓄洪能力降低
围湖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 造田 洪峰的能力减弱
3、森林的生态功能:
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净:净化空气 美:美化环境 物:繁衍生物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尘:吸烟除尘 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总之,是地球之肺,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