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注意与注意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注意与注意力的培养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注意的概念、分类、外部表现及功能,了解有关注意的理论,能够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注意品质,积极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是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即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现代心理学将注意定义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性:指向性、集中性。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生理运动的变化
三、注意的类型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四、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整合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第二节 注意的理论
一、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模型
(一)过滤器理论模型
由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提出,认为注意相当于一个过滤器,它按照“全”或“无”的法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一些信息通过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其他通道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
(二)衰减理论模型
由特瑞斯曼(A.M.Treisman)于1960年提出,认为不被注意或未被追随的信息也可通过过滤装置,但被衰减,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通过而得到高级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
(三)反应选择理论模型
由多依奇(Deutsch)提出,后经诺曼(D.A.Norman)加以完善和发展。该理论认为,早期的信息加工是没有选择性的,信息都可得到识别,信息是否被注意,是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做出的反应选择。
(四)多阶段选择理论模型
约翰斯顿与汉斯等(Johnstone&Heinz)提出,认为选择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且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任务的需要。
二、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模型
心理学家卡内曼(D.Kahneman)于1973年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他认为,当人同时做几样活动时,如果活动不超过资源总量,这些活动就可同时进行,如超过,那么在进行第2、3项活动时,就会使第1项活动的反应退步。
三、注意的搜索理论
(一)特征整合理论
由特瑞斯曼(A.M.Treisman)(1982.1992)提出,她对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和特定朝向的线条)和物体本身进行了区分,并根据这一区分构建理论。
(二)指导搜索理论
Wolfe(1998)提出指导搜索理论,认为:对基本特征的初始加工将产生一个激活地图,视觉画面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激活水平,然后注意会根据激活水平指向激活度最高的项目。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及其培养
一、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定义: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2)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
即注意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的时间特性。分狭义和广义的两种。 (三)注意的分配
定义: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条件 :(1)多种活动中有一种达到自动化程度;(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有密切关系。
(四)注意的转移
定义:指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人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是注意的动力特征,也是注意灵活性的表现。
影响因素:(1)原来注意紧张度和活动的性质;(2)个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3)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一)自我暗示法
(二)情景想象法
(三)培养间接兴趣
(四)记录法
(五)自我奖惩法
(六)训练听课技巧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概念: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 2.注意有哪些外部表现?
3.举例说明注意的类型。
4.联系实际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注意品质。